试论八旗汉军与满洲的差异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1:58:12


                                         ]                                                                          试论八旗汉军与满洲的差异性
   “满洲、蒙古、汉军俱隶八旗。每旗自都统、副都统、参领、佐领,下逮领催、闲散之人,体统则尊卑相承,形势则臂指相使。”旗人隶属于八旗,他们“隐然以一旗为一省,一参领为一府,一佐领为一县矣”。清政府以八旗组织为界构筑起“旗民分治”的社会控制与管理方式,旗人与民人保持着居则分城,官则分缺,业则例有分限,刑则固有等差的社会界限。在八旗内部,满洲统治者在满、汉关系问题上持有的暧昧态度与调整措施,很难使旗人之外的广大“民人”分清八旗内各部分人的身份。加之20世纪50年代的民族识别中,满族身份的确定以是否具有旗籍为依据,故八旗内部的各种身份差异就更容易被“旗人-民人”这一对立社会范畴所掩盖。通过梳理八旗汉军与满洲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及意识形态领域的种种差异,我们发现存在于他们之间的种种差异不过是“首崇满洲”这一满洲本位政策使然。
   
    汉军是八旗中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清朝入关前,汉军完成了八旗建制。如后人指出的,“我国龙兴河漠,基王业于辽阳,其时部落之故人为满洲,汉人先附者为汉军。汉军云者,以别于汉人未附者也”。汉军在汉人归附的基础上组建起来,在清朝建立和统一的过程中他们取得了旗人身份。但在八旗组织中,八旗满洲始终是清朝统治者依恃的核心力量。“前清开国时,汉军旗与满洲八旗界限甚严,饮食坐卧俱不得同在一处,出军,则备充前敌,驻扎,则别为一营,官级只能就汉军中升擢,不能与满蒙八旗相掺”。国初规定:“满洲、蒙古壮丁,每二名披甲一副。汉军壮丁,每五名披甲一副。”不仅汉军旗人披甲的机会少于满、蒙兵丁,而且在八旗编制方面,前锋营、健锐营、内外火器营等重要部门,都由满洲、蒙古组成,而无汉军名额;较为次要的藤牌营、(长)枪营都由汉军组成,而无满洲、蒙古。
   
    清朝兴起及入关初期,满洲统治者面临的一大难题是,“汉人有所顾忌而不敢尽忠于朝廷,满人又有所凭藉而无以取信于天下矣”。而汉军旗人以其特殊的身份在满洲和汉人集团之间保持了某种利害上的平衡。与汉人比,汉军与满洲同为征服者,他们有着一致的利益要求。由于华夷杂糅,辽东汉人的风俗早已“迫近胡俗”。如魏斐德指出的:“汉族边民与夷狄部落之间,并无明确界限,因而双方相互同化的现象是不可避免的。”在明末辽东的动荡局势中,他们在政治上越来越倾向于后金。崇德七年,汉军副都统祖可法曾说:“讲和之事,利于明,而不利于我;使明得阴修战备,而我国反习逸忘劳。”在清朝的征服战争中,汉军对满洲统治者忠心耿耿,殚精竭虑。汉军旗人张存仁,曾为明大凌河副将,在大凌河之战中他投靠了后金,崇德元年被任命为都察院承政。张存仁受到重用后,在向皇太极疏陈攻取锦州之策中,一再强调“攻心之策,得人得地”的道理,他说:“欲成大业者,非人地兼得,未易为也。人地兼得之术,莫过于攻心。今我兵大势压境,彼必议弃锦归宁。再急,必议弃宁归关。祖(大寿)帅跋扈畏罪,岂肯轻离窠穴。事若缓,则虑持久。事若急,则虑身家。祖帅背恩失信,人多以为无颜再降。臣确知彼心,惟便是图,本无定见。一当危急,诸所不顾。”从后来锦州之战的结局看,张存仁的上疏确实一针见血,他的攻心之策反映了他对满洲统治者的一片忠心。在八旗驻防各要地的过程中,满洲统治者也很重视汉军。顺治十六年(1659)翰林院掌院学士折库纳称“今各省驻防出征,多用汉军”。后人总结说:“顺治初,诸督抚多自文馆出。盖国方新造,用满臣与民阂,用汉臣又与政地阂,惟文馆诸臣本为汉人,而侍直既久,情事相浃,政令皆习闻,为最宜也。”康熙中期以后,随着对汉地社会的征服和军事占领最终转化为较稳定的合法性政治统治后,八旗汉军逐渐失去了他们曾拥有过的优势地位。不仅如此,发生在17世纪后期的三藩之乱,更严重削弱了满洲统治者对八旗汉军的政治信任。汉军在八旗制内被边缘化了,于是导致他们与八旗满洲之间的地位差异越发明显。
   
    康熙二十七年,汉军正白旗人华善和镶黄旗佟国纲疏陈奏言要求改归满洲。在清代,旗人“按国初各部落及汉人之归附者,分隶满、蒙、汉八旗。”一般情况下,隶属关系不得改变,不过因为某些特殊的原因,“亦时有改易”。但以汉军身份改隶满洲的却非常少。石、佟家族地位显赫,为笼络世家大族,康熙帝特准许他们改旗,使他们在名誉上享受满洲旗人的待遇。但是这种待遇和出身满洲有根本之区别,就其实质而言,只给其名而不给其实。雍正年间修纂的《八旗通志》仍将华善列为正白旗汉军名臣,而佟国纲虽被编入镶黄旗满洲名臣之列,但在当时及其以后的八旗杂档中,佟氏也多被列为汉军。石、佟改旗背后隐藏的实际是八旗内部满汉之间巨大的地位差距。汉军与满洲的差异首先表现在政治生活领域。研究清代八旗驻防的学者注意到“畿辅驻防始终以满洲统治者最倚重的八旗满洲兵丁为主,顺治初期间有八旗蒙古兵丁,康熙朝又有添设,但八旗汉军始终不预其内,这是与其他各省驻防殊为不同之处”。汉军不得预畿辅地区,一方面由于畿辅是其控制的核心地区,另一方面也由于满洲统治者对汉军始终存有戒惕之心,所谓“京师为辇毂重地”。八旗满洲官兵居之,则犹室家之有门户,如同子弟之护父兄,手足之捍头目。直隶一省有府九个、州二十个、县一百二十个。此处靠近京师,犹如藩篱,位置非常重要。雍正元年,监察御史杭奕禄提出:“嗣后除直隶巡抚、顺天府府尹及各府州县副职以外,凡守巡,通、永、霸、吕、天津此五道,保定等八府知府,通州等二十州知州,良乡等一百二十县知县以及四路缉匪同知之缺,俱于满洲内挑选可信、贤能会汉文之文员补任,至直隶三总兵、九副将、十四参将、十八游击之缺,亦于满洲内挑选可信善于管切之武员补任。如此于拱卫京师大有裨益,且八旗户口亦多有安置也。”此建议与康熙朝令满洲兵丁防守京城的目的如出一辙。在清朝的官僚体制中,汉军逐渐与汉人靠拢与划一。雍正年间,江南道监察御史严瑞龙提出“汉军御史宜归并汉缺,不必另立汉军之名也……将各部汉军郎中、员外郎中、员外等缺一并裁去,今于额设各缺内将汉军、汉人一体补授,每遇升转,汉军与汉人亦一体较俸。但遇考选之月,仍另立汉军之缺。如此则考选既当,而台规亦得以划一矣”。如果说汉军旗人与汉人在官缺、待遇方面的靠拢趋势只是更加清晰地划清了他们与满洲的界限,那么,“满洲亦应与汉军汉人相同,外省自州县以上府道以下,守备以上总兵以下之官宜应补放”的呼声则是对汉军、汉人权力的公然侵蚀,如此之举“则有才能之官员俱可得以使用,而满洲闲散未成丁者将备受鼓励,各习文武之才”。满洲人在清朝官僚体系中占据越来越多的位置,它表明满洲权力不断向基层扩张,他们对社会的控制能力在加强。与此同时,在满洲统治者的眼里,汉军也不再像初入关时那般重要了。乾隆帝即位后,清朝立国已有百年,统治日臻巩固,满洲生齿日繁,这就使更多的满洲官员担任地方军政要职不仅成为可能,而且也是解决八旗生计所必须。于是,扩大满人入仕途径的问题便更为迫切。乾隆二年九月,乾隆帝采纳御史舒赫德的建议,改变以前中央政府各部中的满洲、蒙古郎中只准保举地方布按两司的旧规定,准许他们和汉官一起保举道员。而后不久,保举范围进一步扩大,中央政府中任职的满洲科道官员在内升时又取得了优先拣选的权利。外放官员,满洲郎中保举的官职也降低到了道级以下的府。乾隆六年二月,乾隆帝敕令:“满汉进士,原属一体,嗣后满洲进士,亦著照依甲第名次,选用知县,俾其渐悉民瘼,学习外任之事。”按此规定,知县以上的各级官员皆可任用满官,至此,朝廷内外各级行政机构几乎均为八旗满洲开放。关于八旗武职官员的升转问题,乾隆帝以绿旗营营伍废弛,兵力软弱,“是以分用满员,以资钤辖”的冠冕堂皇理由,将大批旗员补用绿营守备以上的各级官员。根据兵部奏报,至乾隆三十八年,在直隶、山西、陕西、甘肃、四川五省副将至守备1826缺中,满洲、蒙古在绿营者,已经超出原定额647名的一倍以上。至此,满洲官员不但掌握着中央与地方的主要权力,而且在绝对数额上也将及半数。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清朝官僚机构中以汉军出任满缺的却屈指可数。乾隆四十八年,谕令“现在满洲内阁学士出有二缺”,赵 “本系汉军旗人”,因其“在馆效力有年”,并且满、汉文翻译水平好,“即著补授一缺”。乾隆年间,“汉军破格用满缺者,范时纪曾任满缺户部侍郎,范宜清曾任盛京工部侍郎满缺,李侍尧曾任热河副都统,孙庆成曾任满缺户部侍郎兼护军统领”。他们以汉军身份入满缺有其特殊原因。比如,李永芳六世孙李侍尧,乾隆帝以“天下奇才”任为满洲副都统时,部臣皆以“违例”加以反对,高宗坚持说,李侍尧是“李永芳孙,安可与他汉军比也”。

    在经济待遇方面,汉军与满洲之间存在诸多不平等。例如,在京的八旗满洲、蒙古兵丁遇有婚丧之事,均享有资生银两,在京汉军官员如遇丧事,可以支借俸银。但是,在京汉军兵丁遇有喜丧之事,既不能享受与满洲、蒙古兵同等的待遇,也不能循汉军官员借俸之例。遇有丧事,汉军兵丁往往无从措办。针对这一状况,雍正时期,协理河南道事汉军监察御史刘永澄曾上奏“祈皇上一视同仁,于京城汉军兵丁或亦照满洲、蒙古与内务府兵丁之例赏给”一折。再如,满、蒙养育兵与汉军养育兵有食米与不食米的区别。养育兵是雍正时期为解决八旗生计问题而增设的具有福利性质的兵种。雍正二年,满洲户口滋盛,余丁繁多,雍正帝考虑到“欲增编佐领,恐正项米石不敷”,故而将旗下满洲、蒙古、汉军内,共挑四千八百人为教养兵,训练艺业。所挑人等,每月给三两钱粮。乾隆年间,养育兵的数量不断增加,乾隆三年规定,每二名出缺为三名,照汉军例月给银二两。十八年又规定,出缺作为四名,再恩赏一名,月给银一两五钱。乾隆二十六年规定,满、蒙养育兵发给米,而汉军养育兵不发米。这样,在八旗内部人数较少的养育兵内,满汉之间也有了食米和不食米的区别。对满洲人所享有的特殊待遇,昭 的解释是:“国初自定中原后,复遭三逆之乱,故八旗士卒,多争先用命,效死疆场,丁口稀少。上尝怃然曰:‘吾二十年之久,始得获一满洲士卒之用,何可不后恤也?’故当时时加赏恤,至为之代偿债务,凡抚字之术,无不备施。虽一时不无滥溢,而满洲士卒感戴如天,凡征讨之所,争先致死焉。”这里,优待满洲的目的显而易见。

    在社会生活中,汉军是八旗内被另类对待的群体。雍正时期,镶红旗汉军副都统金以坦在奏请勒令八旗满洲、蒙古、汉军各动公银刷印清文书籍等事折中,提出颁行清文书籍时,对满洲、蒙古仍颁行原版,“颁行八旗汉军、汉人者另加注释,即于满语之下以汉字注明,此即系汉语中某物,至于引经据史,亦将原汉文注出”。这样才能避免“汉军、汉人学习者止知满语之名,而不知汉语中之何物”。在满语文的学习方面,汉军旗人是与汉人有着更多相似之处的特殊人群。由于满语文在入关后渐渐衰落,汉军旗人对此学习缺乏兴趣,其学习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雍正九年,福州驻防准备提保为领催的十余人“仅会满洲履历,此外清语皆不能对答”。雍正十年,奉天将军那苏图奏称:“奉天八旗汉军设立清文义学,业经三年有余,而读书子弟不尽通晓书义。”清廷认为:“八旗汉军官员自参佐领及骁骑校等员,不能清语者居多,即有一二人能于清语,未免字韵音声总与满音不恰……只缘失学未获教训诱讲论之所致。”乾隆元年,高宗引见汉军子弟陈遵等人时,问及满语。陈遵等人满语水平不佳,只能“温习履历,问及他语,具不能奏对”。高宗明谕,如果今后引见八旗汉军子弟时,若仍“不能清语之人”,将“不准列入保举”。对待汉军与汉人的通婚,满洲统治者并未禁止雍正五年,福州将军蔡良奏:“驻防兵丁均系旗人,竟有与汉人做亲者……查得此地四旗……一万二千六百余名之内,兵壮娶民人之女以及营兵之女为妻者共二百一十四名,将女聘与营兵为妻者二名,余皆四旗互相嫁娶。”蔡良向世宗提出保证:“奴才现在严行查禁,此后总不许与汉人联姻,只许四旗互相嫁娶,仍令各旗将有子而未定妻室者,有女而未许聘与人者,俟将来一有聘定,在未行嫁娶之前,俱先行报明,查过入册,奴才仍不时查察。”世宗对此的朱批是:“但既往者原难追究,将来者当加严禁。”雍正十三年,福州将军衮泰奏请“更闻得别省汉军驻防地方,多有将女儿许配民人者,总以定例未载,相沿成习,伏思汉军与满洲、蒙古均属旗人,所有定例相应划一遵行……嗣后凡汉军旗人之女悉照满洲、蒙古之例,不许卖与汉人,亦不许私于汉人结姻。倘有仍蹈前辙,均照定例治罪,如此则旗例划一,而便与遵守稽查矣”。此时,世宗的回答却是:“向来既未定例禁约,此非目前要务,姑且缓之。”从上述雍正帝对两个奏折的批语可见,他对汉军与汉人私自通婚的态度愈加宽容,这说明满洲统治者并未将汉军与满洲等同看待。

    从康熙朝开始,汉军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方面与满洲的差距日渐扩大。与此同时,在公开的意识形态领域,汉军也越来越微不足道了。满洲统治者认为:“汉军与绿旗官兵,未可尽恃。”康熙帝曾多次盛赞满洲兵丁:“满兵一心奉法,假如千人会于一处,死则同死,断无离心。”“凡地方有绿旗兵丁处,不可无满兵。满兵纵至粮缺,艰难困迫而死,断无二心。若绿旗兵丁,至粮绝时少或窘迫,即至怨愤作乱。”对汉军心怀疑虑使得满洲统治者对他们持有了某种偏见。旗人的衰落是承平日久后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然而,康熙帝往往把汉军的腐化堕落与其风俗败坏联系在一起。他认为,“从前汉军人材壮健,骑射亦优,与满洲相去无几。近日汉军渐以庸懦,皆似绿旗。汉军人等相聚会时,多谈无益之事,在满汉之间恣肆行事,习俗甚坏”。他甚至质问:“汉军居父母之丧,亲朋聚会,演戏饮酒”,这种不善之习“满洲所无,亦汉人所未有,惟汉军则有之。又汉军外官赴任,每借京债,饰治行装,务为奇异。且多带家人,致债主至任所催迫,而又为家人谋给衣食,势必苛取于民,以资用度。且亲朋债主时往任所,请托需45索。是官虽一人,实数人为之,以致 削小民,民何以堪?又汉军外官不能骑射,乃指称行猎,多带鹰犬,借宿村庄,滋害于民。禽兽本生于山野,岂生于村庄耶?又汉军外官服用多僭越非分,终日群居,以马吊饮酒为乐。此等物力从何而出,宁非苛取诸民者乎?”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汉军习俗极其恶陋”。雍正统治时期,汉军的形象更是一落千丈。雍正帝经常折辱他们,他曾严厉指出,“你们汉军习气甚是不好,做武官者尤为甚,内外官员每好交通信息,彼此营私,汉军到任时,百姓无不惧怕,有一二分不好处,百姓就说到十分。汉人到任,预先就得民心,即有十分不好处,百姓只说得一二分,朕不论汉军、汉人,只要廉慎尽职,朕即用之。朕视天下臣工如同臂指,若因朕任用而敢于狂妄生事,朕断断不容”。而且,雍正朝官员的履历摺中留下了许多点评汉军官员的批记,如正黄旗汉军人、陕西汉阴县知县徐耀“像包衣贪碎人”;镶蓝旗汉军、特授山西绛州知州李 ,“但有些汉军油气”;镶红旗汉军、特授延平府知府郭朝鼎,“经许多人言好,甚不配,亦不似有暗才,不过像一老汉军”;正白旗汉军、候补同知马世藻,“老实人,不过非混账汉军耳”。等等。雍正把营私、狡猾、油气一类的特质特征归为“汉军习气”,并要求汉军官员“将你们汉军朋比寅缘奢侈, 刺风俗,竭力为朕改易挽回”。显然,在雍正的言语中,他将汉军视为“你们”,“你们”当然是被排斥在“我们满洲”之外的另一个集合体了,正因为如此,汉军的种种恶习殊为可恶也就不难理解了。

    康熙帝在1680年代批评“汉军习尚之恶,已至于极”,这或许可以看做是清廷对待汉军态度公开转向的一个明显信号。雍正时期,“汉军习气”、“汉军油气”、“混账汉军”已成为雍正帝贬斥汉军人物的常用语辞,不过这时汉军还没有被完全等同于汉人。乾隆时期,终而有“汉军其初本系汉人”的正式官方界定。满洲统治者视八旗为根本的隔离与优养政策虽使旗人凌驾于民人之上,但却没有保证所有旗人都过上稳定富足的生活。早在康熙初年,作为国家根本的八旗兵丁“衣食不给”,至乾隆统治中期,入关后的旗人已经延续七、八辈“当顺治初年到京之一人,此时几成一族,以彼时所给之房地,养现今之人口,是一分之产,而养数倍之人矣”。由于人口增长,额兵钱粮有限,旗人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已难以为继。“富强霸术利害相参,赈济恩施久远难恃”。在国家财力不支的情况下,汉军来源于汉人这一事实成为他们率先被八旗抛弃的依据。后来宗室昭 论及汉军出旗之事,还说:“(汉军)虽曰旗籍,皆辽沈边氓及明之溃军败卒。今生齿日繁,其从龙丰沛旧臣,尚不能生计富饶,而聚若辈数万人于京华,又无以令其谋生之道,其当轴者宜有远略欤?”乾隆朝实施的“汉军出旗为民令”表明清初满洲统治者张扬的“满汉之人均属一体”的政策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毫无疑问,对八旗汉军的重新定位表明,推行与强化“首崇满洲”已经成为清政府改造八旗结构和调整王朝意识形态的一项重要内容。乾隆帝敕撰的《清朝文献通考》中明言,“我朝封爵之制,亲亲之外,次及勋臣,所以隆报功之典,广世禄之恩也。次所记载首满洲,次蒙古,又次汉军……若汉人以军功封者,则次于汉军之后焉。”满洲贵族深知“得朝鲜人十,不若得蒙古人一;得蒙古人十,不若得满洲部落人一。族类同,则语言同,水土同,衣冠居处同,城郭土著射猎习俗同。故命文臣依国语制国书,不用蒙古、汉字;而蒙古、汉军各编旗籍,不入满洲八旗。所以齐风气,一心志,固基业”的道理。八旗内部汉军与满洲的差异因汉军“出旗为民”更加公开了,满洲统治者以此确保了其核心地位,在社会生活中,他们也更加公开地承担着满洲旗人特权保护者的角色。然而,正是在维护与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满洲统治者也陷于更加封闭与狭隘的集团圈子,事实上,他们在不自觉中日益丧失着自我疗救的信心和能力。

                                         ]                                                                          试论八旗汉军与满洲的差异性
   “满洲、蒙古、汉军俱隶八旗。每旗自都统、副都统、参领、佐领,下逮领催、闲散之人,体统则尊卑相承,形势则臂指相使。”旗人隶属于八旗,他们“隐然以一旗为一省,一参领为一府,一佐领为一县矣”。清政府以八旗组织为界构筑起“旗民分治”的社会控制与管理方式,旗人与民人保持着居则分城,官则分缺,业则例有分限,刑则固有等差的社会界限。在八旗内部,满洲统治者在满、汉关系问题上持有的暧昧态度与调整措施,很难使旗人之外的广大“民人”分清八旗内各部分人的身份。加之20世纪50年代的民族识别中,满族身份的确定以是否具有旗籍为依据,故八旗内部的各种身份差异就更容易被“旗人-民人”这一对立社会范畴所掩盖。通过梳理八旗汉军与满洲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及意识形态领域的种种差异,我们发现存在于他们之间的种种差异不过是“首崇满洲”这一满洲本位政策使然。
   
    汉军是八旗中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清朝入关前,汉军完成了八旗建制。如后人指出的,“我国龙兴河漠,基王业于辽阳,其时部落之故人为满洲,汉人先附者为汉军。汉军云者,以别于汉人未附者也”。汉军在汉人归附的基础上组建起来,在清朝建立和统一的过程中他们取得了旗人身份。但在八旗组织中,八旗满洲始终是清朝统治者依恃的核心力量。“前清开国时,汉军旗与满洲八旗界限甚严,饮食坐卧俱不得同在一处,出军,则备充前敌,驻扎,则别为一营,官级只能就汉军中升擢,不能与满蒙八旗相掺”。国初规定:“满洲、蒙古壮丁,每二名披甲一副。汉军壮丁,每五名披甲一副。”不仅汉军旗人披甲的机会少于满、蒙兵丁,而且在八旗编制方面,前锋营、健锐营、内外火器营等重要部门,都由满洲、蒙古组成,而无汉军名额;较为次要的藤牌营、(长)枪营都由汉军组成,而无满洲、蒙古。
   
    清朝兴起及入关初期,满洲统治者面临的一大难题是,“汉人有所顾忌而不敢尽忠于朝廷,满人又有所凭藉而无以取信于天下矣”。而汉军旗人以其特殊的身份在满洲和汉人集团之间保持了某种利害上的平衡。与汉人比,汉军与满洲同为征服者,他们有着一致的利益要求。由于华夷杂糅,辽东汉人的风俗早已“迫近胡俗”。如魏斐德指出的:“汉族边民与夷狄部落之间,并无明确界限,因而双方相互同化的现象是不可避免的。”在明末辽东的动荡局势中,他们在政治上越来越倾向于后金。崇德七年,汉军副都统祖可法曾说:“讲和之事,利于明,而不利于我;使明得阴修战备,而我国反习逸忘劳。”在清朝的征服战争中,汉军对满洲统治者忠心耿耿,殚精竭虑。汉军旗人张存仁,曾为明大凌河副将,在大凌河之战中他投靠了后金,崇德元年被任命为都察院承政。张存仁受到重用后,在向皇太极疏陈攻取锦州之策中,一再强调“攻心之策,得人得地”的道理,他说:“欲成大业者,非人地兼得,未易为也。人地兼得之术,莫过于攻心。今我兵大势压境,彼必议弃锦归宁。再急,必议弃宁归关。祖(大寿)帅跋扈畏罪,岂肯轻离窠穴。事若缓,则虑持久。事若急,则虑身家。祖帅背恩失信,人多以为无颜再降。臣确知彼心,惟便是图,本无定见。一当危急,诸所不顾。”从后来锦州之战的结局看,张存仁的上疏确实一针见血,他的攻心之策反映了他对满洲统治者的一片忠心。在八旗驻防各要地的过程中,满洲统治者也很重视汉军。顺治十六年(1659)翰林院掌院学士折库纳称“今各省驻防出征,多用汉军”。后人总结说:“顺治初,诸督抚多自文馆出。盖国方新造,用满臣与民阂,用汉臣又与政地阂,惟文馆诸臣本为汉人,而侍直既久,情事相浃,政令皆习闻,为最宜也。”康熙中期以后,随着对汉地社会的征服和军事占领最终转化为较稳定的合法性政治统治后,八旗汉军逐渐失去了他们曾拥有过的优势地位。不仅如此,发生在17世纪后期的三藩之乱,更严重削弱了满洲统治者对八旗汉军的政治信任。汉军在八旗制内被边缘化了,于是导致他们与八旗满洲之间的地位差异越发明显。
   
    康熙二十七年,汉军正白旗人华善和镶黄旗佟国纲疏陈奏言要求改归满洲。在清代,旗人“按国初各部落及汉人之归附者,分隶满、蒙、汉八旗。”一般情况下,隶属关系不得改变,不过因为某些特殊的原因,“亦时有改易”。但以汉军身份改隶满洲的却非常少。石、佟家族地位显赫,为笼络世家大族,康熙帝特准许他们改旗,使他们在名誉上享受满洲旗人的待遇。但是这种待遇和出身满洲有根本之区别,就其实质而言,只给其名而不给其实。雍正年间修纂的《八旗通志》仍将华善列为正白旗汉军名臣,而佟国纲虽被编入镶黄旗满洲名臣之列,但在当时及其以后的八旗杂档中,佟氏也多被列为汉军。石、佟改旗背后隐藏的实际是八旗内部满汉之间巨大的地位差距。汉军与满洲的差异首先表现在政治生活领域。研究清代八旗驻防的学者注意到“畿辅驻防始终以满洲统治者最倚重的八旗满洲兵丁为主,顺治初期间有八旗蒙古兵丁,康熙朝又有添设,但八旗汉军始终不预其内,这是与其他各省驻防殊为不同之处”。汉军不得预畿辅地区,一方面由于畿辅是其控制的核心地区,另一方面也由于满洲统治者对汉军始终存有戒惕之心,所谓“京师为辇毂重地”。八旗满洲官兵居之,则犹室家之有门户,如同子弟之护父兄,手足之捍头目。直隶一省有府九个、州二十个、县一百二十个。此处靠近京师,犹如藩篱,位置非常重要。雍正元年,监察御史杭奕禄提出:“嗣后除直隶巡抚、顺天府府尹及各府州县副职以外,凡守巡,通、永、霸、吕、天津此五道,保定等八府知府,通州等二十州知州,良乡等一百二十县知县以及四路缉匪同知之缺,俱于满洲内挑选可信、贤能会汉文之文员补任,至直隶三总兵、九副将、十四参将、十八游击之缺,亦于满洲内挑选可信善于管切之武员补任。如此于拱卫京师大有裨益,且八旗户口亦多有安置也。”此建议与康熙朝令满洲兵丁防守京城的目的如出一辙。在清朝的官僚体制中,汉军逐渐与汉人靠拢与划一。雍正年间,江南道监察御史严瑞龙提出“汉军御史宜归并汉缺,不必另立汉军之名也……将各部汉军郎中、员外郎中、员外等缺一并裁去,今于额设各缺内将汉军、汉人一体补授,每遇升转,汉军与汉人亦一体较俸。但遇考选之月,仍另立汉军之缺。如此则考选既当,而台规亦得以划一矣”。如果说汉军旗人与汉人在官缺、待遇方面的靠拢趋势只是更加清晰地划清了他们与满洲的界限,那么,“满洲亦应与汉军汉人相同,外省自州县以上府道以下,守备以上总兵以下之官宜应补放”的呼声则是对汉军、汉人权力的公然侵蚀,如此之举“则有才能之官员俱可得以使用,而满洲闲散未成丁者将备受鼓励,各习文武之才”。满洲人在清朝官僚体系中占据越来越多的位置,它表明满洲权力不断向基层扩张,他们对社会的控制能力在加强。与此同时,在满洲统治者的眼里,汉军也不再像初入关时那般重要了。乾隆帝即位后,清朝立国已有百年,统治日臻巩固,满洲生齿日繁,这就使更多的满洲官员担任地方军政要职不仅成为可能,而且也是解决八旗生计所必须。于是,扩大满人入仕途径的问题便更为迫切。乾隆二年九月,乾隆帝采纳御史舒赫德的建议,改变以前中央政府各部中的满洲、蒙古郎中只准保举地方布按两司的旧规定,准许他们和汉官一起保举道员。而后不久,保举范围进一步扩大,中央政府中任职的满洲科道官员在内升时又取得了优先拣选的权利。外放官员,满洲郎中保举的官职也降低到了道级以下的府。乾隆六年二月,乾隆帝敕令:“满汉进士,原属一体,嗣后满洲进士,亦著照依甲第名次,选用知县,俾其渐悉民瘼,学习外任之事。”按此规定,知县以上的各级官员皆可任用满官,至此,朝廷内外各级行政机构几乎均为八旗满洲开放。关于八旗武职官员的升转问题,乾隆帝以绿旗营营伍废弛,兵力软弱,“是以分用满员,以资钤辖”的冠冕堂皇理由,将大批旗员补用绿营守备以上的各级官员。根据兵部奏报,至乾隆三十八年,在直隶、山西、陕西、甘肃、四川五省副将至守备1826缺中,满洲、蒙古在绿营者,已经超出原定额647名的一倍以上。至此,满洲官员不但掌握着中央与地方的主要权力,而且在绝对数额上也将及半数。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清朝官僚机构中以汉军出任满缺的却屈指可数。乾隆四十八年,谕令“现在满洲内阁学士出有二缺”,赵 “本系汉军旗人”,因其“在馆效力有年”,并且满、汉文翻译水平好,“即著补授一缺”。乾隆年间,“汉军破格用满缺者,范时纪曾任满缺户部侍郎,范宜清曾任盛京工部侍郎满缺,李侍尧曾任热河副都统,孙庆成曾任满缺户部侍郎兼护军统领”。他们以汉军身份入满缺有其特殊原因。比如,李永芳六世孙李侍尧,乾隆帝以“天下奇才”任为满洲副都统时,部臣皆以“违例”加以反对,高宗坚持说,李侍尧是“李永芳孙,安可与他汉军比也”。

    在经济待遇方面,汉军与满洲之间存在诸多不平等。例如,在京的八旗满洲、蒙古兵丁遇有婚丧之事,均享有资生银两,在京汉军官员如遇丧事,可以支借俸银。但是,在京汉军兵丁遇有喜丧之事,既不能享受与满洲、蒙古兵同等的待遇,也不能循汉军官员借俸之例。遇有丧事,汉军兵丁往往无从措办。针对这一状况,雍正时期,协理河南道事汉军监察御史刘永澄曾上奏“祈皇上一视同仁,于京城汉军兵丁或亦照满洲、蒙古与内务府兵丁之例赏给”一折。再如,满、蒙养育兵与汉军养育兵有食米与不食米的区别。养育兵是雍正时期为解决八旗生计问题而增设的具有福利性质的兵种。雍正二年,满洲户口滋盛,余丁繁多,雍正帝考虑到“欲增编佐领,恐正项米石不敷”,故而将旗下满洲、蒙古、汉军内,共挑四千八百人为教养兵,训练艺业。所挑人等,每月给三两钱粮。乾隆年间,养育兵的数量不断增加,乾隆三年规定,每二名出缺为三名,照汉军例月给银二两。十八年又规定,出缺作为四名,再恩赏一名,月给银一两五钱。乾隆二十六年规定,满、蒙养育兵发给米,而汉军养育兵不发米。这样,在八旗内部人数较少的养育兵内,满汉之间也有了食米和不食米的区别。对满洲人所享有的特殊待遇,昭 的解释是:“国初自定中原后,复遭三逆之乱,故八旗士卒,多争先用命,效死疆场,丁口稀少。上尝怃然曰:‘吾二十年之久,始得获一满洲士卒之用,何可不后恤也?’故当时时加赏恤,至为之代偿债务,凡抚字之术,无不备施。虽一时不无滥溢,而满洲士卒感戴如天,凡征讨之所,争先致死焉。”这里,优待满洲的目的显而易见。

    在社会生活中,汉军是八旗内被另类对待的群体。雍正时期,镶红旗汉军副都统金以坦在奏请勒令八旗满洲、蒙古、汉军各动公银刷印清文书籍等事折中,提出颁行清文书籍时,对满洲、蒙古仍颁行原版,“颁行八旗汉军、汉人者另加注释,即于满语之下以汉字注明,此即系汉语中某物,至于引经据史,亦将原汉文注出”。这样才能避免“汉军、汉人学习者止知满语之名,而不知汉语中之何物”。在满语文的学习方面,汉军旗人是与汉人有着更多相似之处的特殊人群。由于满语文在入关后渐渐衰落,汉军旗人对此学习缺乏兴趣,其学习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雍正九年,福州驻防准备提保为领催的十余人“仅会满洲履历,此外清语皆不能对答”。雍正十年,奉天将军那苏图奏称:“奉天八旗汉军设立清文义学,业经三年有余,而读书子弟不尽通晓书义。”清廷认为:“八旗汉军官员自参佐领及骁骑校等员,不能清语者居多,即有一二人能于清语,未免字韵音声总与满音不恰……只缘失学未获教训诱讲论之所致。”乾隆元年,高宗引见汉军子弟陈遵等人时,问及满语。陈遵等人满语水平不佳,只能“温习履历,问及他语,具不能奏对”。高宗明谕,如果今后引见八旗汉军子弟时,若仍“不能清语之人”,将“不准列入保举”。对待汉军与汉人的通婚,满洲统治者并未禁止雍正五年,福州将军蔡良奏:“驻防兵丁均系旗人,竟有与汉人做亲者……查得此地四旗……一万二千六百余名之内,兵壮娶民人之女以及营兵之女为妻者共二百一十四名,将女聘与营兵为妻者二名,余皆四旗互相嫁娶。”蔡良向世宗提出保证:“奴才现在严行查禁,此后总不许与汉人联姻,只许四旗互相嫁娶,仍令各旗将有子而未定妻室者,有女而未许聘与人者,俟将来一有聘定,在未行嫁娶之前,俱先行报明,查过入册,奴才仍不时查察。”世宗对此的朱批是:“但既往者原难追究,将来者当加严禁。”雍正十三年,福州将军衮泰奏请“更闻得别省汉军驻防地方,多有将女儿许配民人者,总以定例未载,相沿成习,伏思汉军与满洲、蒙古均属旗人,所有定例相应划一遵行……嗣后凡汉军旗人之女悉照满洲、蒙古之例,不许卖与汉人,亦不许私于汉人结姻。倘有仍蹈前辙,均照定例治罪,如此则旗例划一,而便与遵守稽查矣”。此时,世宗的回答却是:“向来既未定例禁约,此非目前要务,姑且缓之。”从上述雍正帝对两个奏折的批语可见,他对汉军与汉人私自通婚的态度愈加宽容,这说明满洲统治者并未将汉军与满洲等同看待。

    从康熙朝开始,汉军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方面与满洲的差距日渐扩大。与此同时,在公开的意识形态领域,汉军也越来越微不足道了。满洲统治者认为:“汉军与绿旗官兵,未可尽恃。”康熙帝曾多次盛赞满洲兵丁:“满兵一心奉法,假如千人会于一处,死则同死,断无离心。”“凡地方有绿旗兵丁处,不可无满兵。满兵纵至粮缺,艰难困迫而死,断无二心。若绿旗兵丁,至粮绝时少或窘迫,即至怨愤作乱。”对汉军心怀疑虑使得满洲统治者对他们持有了某种偏见。旗人的衰落是承平日久后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然而,康熙帝往往把汉军的腐化堕落与其风俗败坏联系在一起。他认为,“从前汉军人材壮健,骑射亦优,与满洲相去无几。近日汉军渐以庸懦,皆似绿旗。汉军人等相聚会时,多谈无益之事,在满汉之间恣肆行事,习俗甚坏”。他甚至质问:“汉军居父母之丧,亲朋聚会,演戏饮酒”,这种不善之习“满洲所无,亦汉人所未有,惟汉军则有之。又汉军外官赴任,每借京债,饰治行装,务为奇异。且多带家人,致债主至任所催迫,而又为家人谋给衣食,势必苛取于民,以资用度。且亲朋债主时往任所,请托需45索。是官虽一人,实数人为之,以致 削小民,民何以堪?又汉军外官不能骑射,乃指称行猎,多带鹰犬,借宿村庄,滋害于民。禽兽本生于山野,岂生于村庄耶?又汉军外官服用多僭越非分,终日群居,以马吊饮酒为乐。此等物力从何而出,宁非苛取诸民者乎?”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汉军习俗极其恶陋”。雍正统治时期,汉军的形象更是一落千丈。雍正帝经常折辱他们,他曾严厉指出,“你们汉军习气甚是不好,做武官者尤为甚,内外官员每好交通信息,彼此营私,汉军到任时,百姓无不惧怕,有一二分不好处,百姓就说到十分。汉人到任,预先就得民心,即有十分不好处,百姓只说得一二分,朕不论汉军、汉人,只要廉慎尽职,朕即用之。朕视天下臣工如同臂指,若因朕任用而敢于狂妄生事,朕断断不容”。而且,雍正朝官员的履历摺中留下了许多点评汉军官员的批记,如正黄旗汉军人、陕西汉阴县知县徐耀“像包衣贪碎人”;镶蓝旗汉军、特授山西绛州知州李 ,“但有些汉军油气”;镶红旗汉军、特授延平府知府郭朝鼎,“经许多人言好,甚不配,亦不似有暗才,不过像一老汉军”;正白旗汉军、候补同知马世藻,“老实人,不过非混账汉军耳”。等等。雍正把营私、狡猾、油气一类的特质特征归为“汉军习气”,并要求汉军官员“将你们汉军朋比寅缘奢侈, 刺风俗,竭力为朕改易挽回”。显然,在雍正的言语中,他将汉军视为“你们”,“你们”当然是被排斥在“我们满洲”之外的另一个集合体了,正因为如此,汉军的种种恶习殊为可恶也就不难理解了。

    康熙帝在1680年代批评“汉军习尚之恶,已至于极”,这或许可以看做是清廷对待汉军态度公开转向的一个明显信号。雍正时期,“汉军习气”、“汉军油气”、“混账汉军”已成为雍正帝贬斥汉军人物的常用语辞,不过这时汉军还没有被完全等同于汉人。乾隆时期,终而有“汉军其初本系汉人”的正式官方界定。满洲统治者视八旗为根本的隔离与优养政策虽使旗人凌驾于民人之上,但却没有保证所有旗人都过上稳定富足的生活。早在康熙初年,作为国家根本的八旗兵丁“衣食不给”,至乾隆统治中期,入关后的旗人已经延续七、八辈“当顺治初年到京之一人,此时几成一族,以彼时所给之房地,养现今之人口,是一分之产,而养数倍之人矣”。由于人口增长,额兵钱粮有限,旗人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已难以为继。“富强霸术利害相参,赈济恩施久远难恃”。在国家财力不支的情况下,汉军来源于汉人这一事实成为他们率先被八旗抛弃的依据。后来宗室昭 论及汉军出旗之事,还说:“(汉军)虽曰旗籍,皆辽沈边氓及明之溃军败卒。今生齿日繁,其从龙丰沛旧臣,尚不能生计富饶,而聚若辈数万人于京华,又无以令其谋生之道,其当轴者宜有远略欤?”乾隆朝实施的“汉军出旗为民令”表明清初满洲统治者张扬的“满汉之人均属一体”的政策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毫无疑问,对八旗汉军的重新定位表明,推行与强化“首崇满洲”已经成为清政府改造八旗结构和调整王朝意识形态的一项重要内容。乾隆帝敕撰的《清朝文献通考》中明言,“我朝封爵之制,亲亲之外,次及勋臣,所以隆报功之典,广世禄之恩也。次所记载首满洲,次蒙古,又次汉军……若汉人以军功封者,则次于汉军之后焉。”满洲贵族深知“得朝鲜人十,不若得蒙古人一;得蒙古人十,不若得满洲部落人一。族类同,则语言同,水土同,衣冠居处同,城郭土著射猎习俗同。故命文臣依国语制国书,不用蒙古、汉字;而蒙古、汉军各编旗籍,不入满洲八旗。所以齐风气,一心志,固基业”的道理。八旗内部汉军与满洲的差异因汉军“出旗为民”更加公开了,满洲统治者以此确保了其核心地位,在社会生活中,他们也更加公开地承担着满洲旗人特权保护者的角色。然而,正是在维护与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满洲统治者也陷于更加封闭与狭隘的集团圈子,事实上,他们在不自觉中日益丧失着自我疗救的信心和能力。
认贼作父
帮楼主补一个

出自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http://wenku.baidu.com/view/74b1d04e767f5acfa1c7cdad.html
用汉军时  嫌人少
等打下天下  排座座 分果果  就嫌人多 所以排斥汉军
满洲的军事力量是建立在入关前特殊的社会结构与军事资源之上的,入关后这些全被自己破坏了,只是因为保证了汉人上层阶级的利益才能维护统治,被推翻只是时间问题。现在满洲民族能延续几乎就是奇迹了,如果没有近代西方入侵满洲亡族可以说是板上钉钉的。
jstdswz 发表于 2013-3-15 09:40
满洲的军事力量是建立在入关前特殊的社会结构与军事资源之上的,入关后这些全被自己破坏了,只是因为保证了 ...
也不一定亡族

如果没有产业革命和地理发现带来的技术进步 东北的农耕开发还是非常困难的

进入农耕地带的满州人铁定会被融合  但是非传统农耕区的就不一定了

就像金朝的生熟女真之分
zhepro 发表于 2013-3-15 10:36
也不一定亡族

如果没有产业革命和地理发现带来的技术进步 东北的农耕开发还是非常困难的
满洲入关几乎把东北清空了。清朝灭亡后,东北面临的危机将是中俄朝蒙四家的蚕食。而且,东北相较于蒙古其地理环境对农耕民族的限制比较少,如果清廷北逃的话其面临的局势会比北元更糟糕。
女真进入中原的时候带入的本族人口比重没满洲入关那么大。
汉奸和鬼子的区别
zhepro 发表于 2013-3-15 10:36
也不一定亡族

如果没有产业革命和地理发现带来的技术进步 东北的农耕开发还是非常困难的
没有西方影响,太平天国时满清就灭亡了,洪天王杀清妖可不手软的。
美名扬 发表于 2013-3-19 11:37
没有西方影响,太平天国时满清就灭亡了,洪天王杀清妖可不手软的。
因果弄反了吧  没有鸦片战争 就不会有闹大的太平天国

鸦片战争的赔款和鸦片管制松动 导致中国社会矛盾骤然紧张

上海取代广州成为对外口岸的龙头 还有洋货的倾销  导致东南各省特别是湘鄂一代的手工业者和运输者大量破产 形成了很多流民  所以太平军经过湖南取武昌时 才能聚集50万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