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砖引玉:网络新闻“免费午餐”时代还能维持多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1:00:31


周三中午使用手机上网发邮件,发现某门户网站首页挂着个标题“【深】校长用生命上完最后一课”,看着像《冰点》的调调,又一想当天星期三,的确是出《冰点》的日子,于是猜想这十有八九是《冰点》的文章。点开一看,果然标题下标注着“来源:XXXX报”。感叹XX报文章影响巨大之余,一个想法忽然涌上心头——如果从网上看新闻如此便捷,那我何必要去付费订阅实体报纸?
       
记得去年曾经读过XX报刊载的一篇题为《当网媒跟屁虫,传统纸媒只有死路一条》的评论,文章精辟指出了当下纸媒与网媒的某种共生互补关系:纸媒通过免费发布电子版并经过网络广泛转载以扩大自身报道影响力,而网媒则依靠免费转载纸媒报道而获得内容资源。而形成这种互补关系的关键无疑是纸媒电子版免费发布制度。应该说这一制度是历史形成的,以往一些影响力较大的纸媒尤其是政策性报刊通过在网上发布与纸版内容一致的电子版,有效填补了纸质版的发行空白,扩大了政策性新闻报道的宣传覆盖范围。但随着电信部门的不断扩张和邮政部门的相对萎缩,随着越来越多的受众更习惯于通过网络而非传统纸媒获得资讯,随着纸媒行业自身属性越来越从“舆论阵地”转变为“市场主体”,纸媒全文电子版同步免费发布的做法正显得越来越不合时宜。

首先,全文电子版同步免费发布制度对纸媒出版单位自身是一种伤害。须知向社会提供免费文献资源是图书馆的职能而不是报社杂志社的职能。在以往,报社杂志社与图书馆同是准营利性事业单位,是“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组成部分。而近年来,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图书馆系统逐渐转向政府全额拨款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报刊媒体行业则愈来愈市场化、企业化,在这种条件下,纸媒出版单位继续坚持通过网络免费发布电子文献资源无异于一种“企业办社会”行为。坚持这一做法不仅造成纸媒出版单位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不必要消耗,而且客观上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实体报刊读者的分流,进而侵蚀实体报刊发行量。

其次,全文电子版同步免费发布制度对纸媒记者、作者、编辑是一种伤害。报纸、杂志所刊载的文字、图片等内容无疑都是记者、作者、编辑们辛勤劳动的成果,尽管这种劳动成果是以信息而非实物形式被体现。在市场化条件下,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及其品质直接体现于产品价格,而免费发布与纸质版内容完全一致的电子版实质是对纸媒采编人员劳动成果的自我贬低和自我无视,等于是在主动放弃版权。而无偿转载纸媒电子文献资源的各种门户网站大多是营利性的,这样纸媒采编人员等于是在为那些营利机构免费打工,报道影响力固然得以扩大,但对采编人员切身利益的提升却有限(前文提到的某门户网站转载中青报文章时甚至没有标注作者姓名),长此以往必将不可避免地削弱纸媒从业者的工作积极性。

第三,全文电子版同步免费发布制度对付费购买实体报刊的读者是一种伤害。在电子版与纸质版内容完全一致甚至前者还比后者检索阅读更为便捷的条件下,读者付费购买实体报刊无异于是一种对报刊出版机构的“捐助”行为。当然,这种基于对特定报刊的热爱的高尚行为并非没有合理性,但如果直接或间接免费阅读电子版的读者数量远远大于付费阅读纸质版的读者数量,那么就等于是少数付费读者在间接补贴多数免费读者。如果这还可以接受的话,那么一些门户网站通过无偿转载纸媒电子版内容而实现自身营利,这就等于付费的纸质版读者在间接补贴那些营利机构,这在伦理上就无论如何有些说不过去了。

若全文电子版同步免费发布制度长期维持下去,将可能导致两种消极后果。

一是实体报刊发行量持续减少。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日益市场化,全社会用于公费订阅报刊的经费在可预见将来难以大幅增长。同时,随着各地报刊零售网点的减少,读者购买实体报刊的便捷性下降,难度增加,在这种条件下,全文电子版同步免费发布制度必将诱使越来越多付费购买实体报刊的读者放弃纸质版而转向阅读电子版。

二是纸媒内容的品质与纯度下降。并可能导致新闻有偿化和广告植入化。由于实体报刊发行量的下降必将导致纸媒出版机构包括广告收入在内的各种收入的下降,又由于纸媒实体版与电子版同步刊载的广告几乎不会随基本的图文内容一同被转载,因此广告的影响力无法随报道影响力的扩大而同步扩大,这就在客观上要求广告形式由独立的、显性的转变为植入的和隐蔽的,因为唯其如此才有可能随基本图文内容一同被广泛转载和传播。这就等于逼迫记者、作者们做软文,因而必将降低新闻报道和其他内容的品质与纯度。

我想从长远看,纸媒电子版收费化可能是大方向。而在现阶段,要化解(或者至少缓解)纸媒危机,改革不合时宜的全文电子版同步免费发布制度恐怕是必要的,免费电子版未必不能有,但至少在内容上应该和收费的纸质版有所差异,不能完全一致,你至少需要给购买实体报刊的读者一个付费的理由。



周三中午使用手机上网发邮件,发现某门户网站首页挂着个标题“【深】校长用生命上完最后一课”,看着像《冰点》的调调,又一想当天星期三,的确是出《冰点》的日子,于是猜想这十有八九是《冰点》的文章。点开一看,果然标题下标注着“来源:XXXX报”。感叹XX报文章影响巨大之余,一个想法忽然涌上心头——如果从网上看新闻如此便捷,那我何必要去付费订阅实体报纸?
       
记得去年曾经读过XX报刊载的一篇题为《当网媒跟屁虫,传统纸媒只有死路一条》的评论,文章精辟指出了当下纸媒与网媒的某种共生互补关系:纸媒通过免费发布电子版并经过网络广泛转载以扩大自身报道影响力,而网媒则依靠免费转载纸媒报道而获得内容资源。而形成这种互补关系的关键无疑是纸媒电子版免费发布制度。应该说这一制度是历史形成的,以往一些影响力较大的纸媒尤其是政策性报刊通过在网上发布与纸版内容一致的电子版,有效填补了纸质版的发行空白,扩大了政策性新闻报道的宣传覆盖范围。但随着电信部门的不断扩张和邮政部门的相对萎缩,随着越来越多的受众更习惯于通过网络而非传统纸媒获得资讯,随着纸媒行业自身属性越来越从“舆论阵地”转变为“市场主体”,纸媒全文电子版同步免费发布的做法正显得越来越不合时宜。

首先,全文电子版同步免费发布制度对纸媒出版单位自身是一种伤害。须知向社会提供免费文献资源是图书馆的职能而不是报社杂志社的职能。在以往,报社杂志社与图书馆同是准营利性事业单位,是“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组成部分。而近年来,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图书馆系统逐渐转向政府全额拨款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报刊媒体行业则愈来愈市场化、企业化,在这种条件下,纸媒出版单位继续坚持通过网络免费发布电子文献资源无异于一种“企业办社会”行为。坚持这一做法不仅造成纸媒出版单位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不必要消耗,而且客观上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实体报刊读者的分流,进而侵蚀实体报刊发行量。

其次,全文电子版同步免费发布制度对纸媒记者、作者、编辑是一种伤害。报纸、杂志所刊载的文字、图片等内容无疑都是记者、作者、编辑们辛勤劳动的成果,尽管这种劳动成果是以信息而非实物形式被体现。在市场化条件下,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及其品质直接体现于产品价格,而免费发布与纸质版内容完全一致的电子版实质是对纸媒采编人员劳动成果的自我贬低和自我无视,等于是在主动放弃版权。而无偿转载纸媒电子文献资源的各种门户网站大多是营利性的,这样纸媒采编人员等于是在为那些营利机构免费打工,报道影响力固然得以扩大,但对采编人员切身利益的提升却有限(前文提到的某门户网站转载中青报文章时甚至没有标注作者姓名),长此以往必将不可避免地削弱纸媒从业者的工作积极性。

第三,全文电子版同步免费发布制度对付费购买实体报刊的读者是一种伤害。在电子版与纸质版内容完全一致甚至前者还比后者检索阅读更为便捷的条件下,读者付费购买实体报刊无异于是一种对报刊出版机构的“捐助”行为。当然,这种基于对特定报刊的热爱的高尚行为并非没有合理性,但如果直接或间接免费阅读电子版的读者数量远远大于付费阅读纸质版的读者数量,那么就等于是少数付费读者在间接补贴多数免费读者。如果这还可以接受的话,那么一些门户网站通过无偿转载纸媒电子版内容而实现自身营利,这就等于付费的纸质版读者在间接补贴那些营利机构,这在伦理上就无论如何有些说不过去了。

若全文电子版同步免费发布制度长期维持下去,将可能导致两种消极后果。

一是实体报刊发行量持续减少。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日益市场化,全社会用于公费订阅报刊的经费在可预见将来难以大幅增长。同时,随着各地报刊零售网点的减少,读者购买实体报刊的便捷性下降,难度增加,在这种条件下,全文电子版同步免费发布制度必将诱使越来越多付费购买实体报刊的读者放弃纸质版而转向阅读电子版。

二是纸媒内容的品质与纯度下降。并可能导致新闻有偿化和广告植入化。由于实体报刊发行量的下降必将导致纸媒出版机构包括广告收入在内的各种收入的下降,又由于纸媒实体版与电子版同步刊载的广告几乎不会随基本的图文内容一同被转载,因此广告的影响力无法随报道影响力的扩大而同步扩大,这就在客观上要求广告形式由独立的、显性的转变为植入的和隐蔽的,因为唯其如此才有可能随基本图文内容一同被广泛转载和传播。这就等于逼迫记者、作者们做软文,因而必将降低新闻报道和其他内容的品质与纯度。

我想从长远看,纸媒电子版收费化可能是大方向。而在现阶段,要化解(或者至少缓解)纸媒危机,改革不合时宜的全文电子版同步免费发布制度恐怕是必要的,免费电子版未必不能有,但至少在内容上应该和收费的纸质版有所差异,不能完全一致,你至少需要给购买实体报刊的读者一个付费的理由。

纸质媒体没有前途了 ,电子媒体的便捷性秒杀纸质媒体。我买纸质媒体通常是用来垫饭桌,吃过饭不用擦桌子。
rickufo 发表于 2013-3-4 21:50
纸质媒体没有前途了 ,电子媒体的便捷性秒杀纸质媒体。我买纸质媒体通常是用来垫饭桌,吃过饭不用擦桌子。
有铅和油墨,你要小心点。
兰色之伤 发表于 2013-3-4 23:56
有铅和油墨,你要小心点。
谢谢,我只是那来掂菜盆和放吃剩的碎骨等,不小心掉在纸上的饭菜是不再拿回吃的.
网络发展的今天,信息传递已经不是同日而语了,传统传媒必须要有所转型,才能更好地吸引用户
如果还停留在此基础上,很难和网络比拼的,正如ems说是自己最安全的快递,其实不然,还有
更多的快递正在发展着。
传统纸煤就不要跟网煤比即时性了
谢谢,我只是那来掂菜盆和放吃剩的碎骨等,不小心掉在纸上的饭菜是不再拿回吃的.
那么绝对做什么,那才多大的量.是我照把它吃了.
现在基本都是电子媒体发展了
好多年没有买过报纸了。
除了广播电视,文字形式的深度报道基本还是依赖纸质媒体来源的……尤其是在天朝的媒体体制下。
电子版是否收费是一种市场文化,中国互联网经济这十几年已经形成了不同于美国的市场习惯,强行国际接轨恐怕无法如愿。即便是南方系、环球时报和各地的强势都市报,也没有那么强的号召力让读者不看门户上海纳百川的免费新闻,而交钱去看自己的官网。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多年前就开展了部分电子版收费,记得效果不大。
纸质报纸消亡是大趋势(休闲化的杂志应该会撑得更久),但目前还远没到崩溃的地步,网络媒体也没有足够的内容原创能力。还有人说地铁报是有生命力的新媒体呢。
有手机,上新浪网,比报纸方便多了
洗脑经济时代,免费午餐网络新闻只是第一步杀招。
对着屏幕看和拿在手里翻感觉是不一样的
rickufo 发表于 2013-3-4 21:50
纸质媒体没有前途了 ,电子媒体的便捷性秒杀纸质媒体。我买纸质媒体通常是用来垫饭桌,吃过饭不用擦桌子。
我买纸质媒体通常是用来擦家里的镜子和玻璃:D
7.8年没买过报纸杂志,基本网上看。
应是广告帮着网民交了
rickufo 发表于 2013-3-4 21:50
纸质媒体没有前途了 ,电子媒体的便捷性秒杀纸质媒体。我买纸质媒体通常是用来垫饭桌,吃过饭不用擦桌子。
地铁每天都有免费报纸,不用买
智能手机普及,谁还买报纸。这就是时代变革。
感谢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