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版文工团——艺工队退出历史舞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0:11:21
《凤凰周刊》2010年15期 《凤凰周刊》 嘤鸣
http://blog.ifeng.com/article/23519698.html

为了更进一步精简员额,日前传出台湾“国防部”将在2014年裁撤“艺术中心艺术工作队”。事实上,这也是自1985年起不断地裁减之后,硕果仅存的一支艺工队—相当于解放军的“文工团”。如果计划不变,台湾的军中艺工队,即将成为绝响的广陵散。

另一方面,出身香港、目前在好莱坞发展的华人导演吴宇森,有意将二战时期援助中国政府抗日的美国飞虎队的故事拍成电影“飞虎群英”(暂译)。吴宇森最近几次和台湾“国防部”接洽,希望提供档案资料。“国防部”一方面对“飞虎群英”摩拳擦掌,希望一举抢回对二战历史的诠释权;另一方面也借此发挥,希望投资一部电视连续剧,“发扬军人武德,提振国军士气”。

这两条新闻,交迭出一个印象:台湾军方的宣传策略,纵使慢如牛步,仍在与时俱进地调整,并已决定放弃自己包山包海的旧作风,宁愿交给专业性更强、更依赖市场法则运作的机制,为自己包装形象。

一言以蔽之:艺工队谢幕,好莱坞登场。

艺工队的前世今生

以文艺表演的方式进行政治宣传工作,是国军在抗战期间发展起来的重要政工手段,这期间在军中及军校成立的大量演剧团队,即是日后台军艺工队的前身。

台湾大叶大学工业关系学硕士余熙明曾在其论文《国军艺宣大队政治教育功能探讨》中讲述了国军早期建立军中文艺表演团队的历史来源:“国军深知艺术之渗透力、感染力,因此透过戏剧等形式,遂行政治教育及康乐目的。”

早期,战时抗敌演剧宣传队并没有在军中普及,而是由各个部队学校自办剧团。当时在四川等后方的军事机关或整训部队,成立了大批平剧、话剧等剧团组织,其中组织较健全、人才较出众的剧团,亦不输于社会剧团。当时国民政府国防部在颁布的“各级部队中山俱乐部组设办法”中,即规定:中山俱乐部的经常工作项目有推行并改进各地方舞蹈及地方戏一项。因此,其他的地方剧都应有尽有。

抗战后期,京剧演出即已在各部队盛行,许多部队都拥有剧团,以宣慰士兵。从《国军政工史稿》中一段文字“演剧工作除中国万岁剧团外,有演剧队25队,而各机关学校部队,亦多自组剧团剧社,平剧组织尤为普遍”,即可显示平剧在军中之普遍。

举例来说,1944年蒋介石发表“告知识青年书”,提出“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口号,号召青年从军,成立“青年远征军”。为调剂战地官兵生活情绪,“青年远征军”的各部队剧团组织应运而生,尤其是京剧剧团。当时青年远征军所属各单位的京剧剧团有新22师的“二二剧团”、汽六团的“征轮剧团”、新38师后归新一军的“鹰扬剧团”、某部队的“四维剧团”,另外50师、20团、宪兵营等也各有京剧剧团演出。其中以“鹰扬剧团”最为著名,其成员中有12位毕业自“国立歌剧学校”,角色齐全,获得不错的评价。

1946年6月,国民政府的军事委员会改组为国防部,原来军事委员会政治部仿效美军新闻制度改组为国防部新闻局,主管军中政治工作。各级部队新闻组织共分10种,其编制中有新闻工作大队或新闻工作队(即相当于后来的艺工队)计有特种、甲种、乙种、丙种、丁种5种,而新闻工作大队或新闻工作队系从事文化艺术宣传的部队,合计就有143个团队。

此后,国军在国共战争中失利,随国民政府转进台湾后,这些剧团承担起了一个始料未及的历史使命:将各个地方戏曲带到台湾,为这些传统戏曲在台湾薪传香火。尤其在国民政府和国军最初来台的二三十年间,由于物质条件不佳,较少娱乐休闲生活,听这些戏曲可解思乡之愁,所以在当时这些戏曲都在部队频繁演出,获得其生存于台湾的空间,故能在台湾保留下来。

“正面宣传政府,负面宣传敌人”

1949年随着国民党败走赴台的,包括抗战时期成立的军中演剧队第二队、第三队和其他零零星星来台的康乐团队(中国民国号称要成为世界上富强康乐之国,其文娱团队遂被称为“康乐团队”)或部分团队。1950年4月,台湾“国防部”将这些团队改编成“国军康乐总队”,下辖两支话剧队、两支巡回康乐车队、七支电影队、一支杂技队。

1958年再整编,因应征召的台籍士兵渐成为国军基层主力,康乐总队成立了一支歌仔戏队(歌仔戏为台湾的地方戏)。话剧、杂技、电影和音乐队一并保留。

1965年,“康乐总队”改称“艺术工作总队”,再增设美工队、歌剧队、国光合唱团,并改编综艺队、电视辅导队等组织。此后组织逐渐稳定,军方所有艺术宣传工作,都由艺工总队负责规划和监督。

艺工队的全名,随着时代和当时军队的编制略有不同。但时代愈早,它的功能性愈强,编制就愈大。

除了直属“国防部”的艺工队外,各军种总司令部也有自己的艺工队,各自以军种特色命名。例如“陆光”、“海光”、“蓝天”、“宪光”(隶属宪兵司令部),以及最早隶属警备总部的“白雪”艺工队—起这个名字,当然是自许艺工队表演的内容如同“阳春白雪”一样高雅。

从1965年到1985年的20年间,军方艺工队对军内和军外都发生了一定的影响。特别在早年电视不普及或者军方多管制的时代,军人在营区内,除了看艺工队表演,几乎没有其他娱乐。

40岁上下的台湾人,对艺工队的印象大多停留在歌舞表演。但事实上,在早年艺工队里,歌舞和话剧并重。

根据艺工队自己队史的统计,可以确认演过的剧目共72出,早年的主题不外四个字:反共抗俄。之后出现部分社会性的主题,例如探讨亲情的《大爱》,鼓吹留学生学成后应该的返国贡献的《台北—纽约》等。

分析艺工队话剧队的演出戏目可以发现,其技法上都师法过简化以后的写实主义。所谓简化的写实主义,一方面是受限于舞台及其他硬件条件,服装、道具不可能完全写实,有时会以绘制的布景取代实物;另一方面,这类话剧的内容,绝不可能像西方写实主义一样,具备强烈的社会批判性。相对的,“正面宣传政府、负面宣传敌人”才是他们最重要,甚或是唯一的任务。

歌舞,是艺工队另一个重点演出项目,包括台湾本岛和外岛各个基地、军眷聚居的眷村,都是艺工队负责表演的地区。在人力充裕时,艺工队还会应邀到乡下地区为一般民众表演,但随着日后人力吃紧、电视愈来愈普及,这类需求也就愈来愈少。

而近年来最特别的一次任务,是陈水扁执政时,为了争取民众对军购特别预算的支持,“国防部”责令各艺工队下乡巡回演出。“白雪”艺工队甚至安排了“全民支持‘国防’”的戏码,在侨务委员会的安排下,前往海外巡演。成千上万份军购说帖,也随着“白雪”的巡回演出,发到侨胞的手上。

此外,艺工队也会到“荣民之家”演出。歌舞队中不乏妙龄女郎,演出时五光十色,衣着光鲜性感,为那些早年随国民党来台如今已届迟暮的老荣民们,提供精神上的调剂。

艺工队之沉浮

1960、1970年代,国军正处于精训勤练、无日不思“反攻大陆,解救同胞”的岁月,这也是艺工队在军中地位最高的时期。除非在当兵前已经是知名影歌星,否则,能被挑进艺工队的人要么是有强硬背景,要么是先人积德、祖坟冒烟。甚至直到作者服役的1993年,在同营的另一个连上,还发生过一名大学戏剧系毕业的新进士兵,因为甄选艺工队失败,连着几天郁郁寡欢,最后于深夜在厕所上吊自杀的事件。

其实在艺工队服役相当不易。因为慰劳偏远驻军时,舞台、灯光与服装等设备都要自己带。曾有艺工队退伍役男在博客上回忆:“去一趟小金门劳军,陆海空三种交通工具都要用上。连人带装备,现在光想都觉得累人。”

另一位曾在艺工队服役的人也在博客上提到,到艺工队若没两把刷子,根本混不下去。会工艺的,要美工兼木工兼绘图做道具;能驾驶的,从大巴士到小车都得开得转;熟悉电工的,要灯光、音控、架线、供电保障几项全能,如果节目进行中断电,表演后的休假保证泡汤。

艺工队的女性,早期除了随国民党来台的资深艺人外,干部多来自军校,一般演员、舞者则是公开招考入队。这些通过招考入队的舞者,对军中文化和一些以男性为主的禁忌,不如老演员和干部那么了解。

“陆光”艺工队某一年在台湾南部一个炮兵单位巡演,单位为了制造效果,将两部自走炮车开在舞台边,增加气氛。没想到一位台上的歌者表演得太忘我,边唱边从舞台走上炮车,接着就往炮管上一坐。台下的营长当下脸色铁青,因为相传这会让炮管“阳萎”,再也打不准。不管这个荒诞的迷信后来有没有应验,但可以想象,未来它只要有一点故障或失准,这笔账都要算在那位女歌手头上。

随着时间流逝,艺工队在军中和军外的地位慢慢发生变化,其中最能代表这一变化的就数台湾男艺人对于服役的态度了。

艺工队之所以现在还在台湾享有高知名度,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年轻的男演员或歌手,如果在当兵前就发迹出名,一当兵就意味着要在演艺圈消失两年。就算能进艺工队,也只能为特定对象表演。再怎么大红大紫的明星,两年不活动,在社会上的人气也会消散大半。要再聚拢,谈何容易。

因此,当兵对男艺人而言,就算能在艺工队里继续维持、磨练表演能力,仍是“职业生涯杀手”。早年如徐乃麟、阳帆,晚一些如张雨生、黄品源,在入伍前都是走偶像路线,红透半边天的歌手。但一当兵,沉寂两年,重返演艺圈之后,或欲振乏力,或寻求转型,徐、阳改当主持人,张雨生则转入幕后。

另一个更知名的例子就是2010年春晚“重聚”的小虎队。吴奇隆、陈志朋和苏有朋三人,1989年初一出道立刻走红,像龙卷风一样狂飙两年半。但为什么在1991年年中小虎队形同实质解散?除了苏有朋考上大学,对外宣称要专心念书以外,最大的问题就是陈志朋和吴奇隆都面临当兵。吴奇隆后来因为手臂习惯性脱臼得以免役,但陈志朋进了“海光”艺工队,三人也不再有同台的机会。

艺工队的社会影响

把“艺工队”的概念稍微放大一点,更能看出其在台湾近代社会文化中扮演的角色。所谓“放大的艺工队”,指的是在1960、1970年代,台湾的电子媒体,特别是电视台,几乎都在党政军控制下。

简言之,由于政治目的相同、专业性质接近,早期电视台就成了军中艺工队的新领地。

1962年,台湾第一家无线电视台“台湾电视”(以下简称“台视”)开播,台视由台湾省政府主导,开播当天的节目之一,就是“宪光”艺工队表演。

7年后,由国民党掌控的“中国电视公司”(以下简称“中视”)成立。

1971年,由“国防部”主控的“中华电视台”(以下简称“华视”)成立。早期的几部电视剧几乎全由艺工总队包办。前几年才过世的演员郎雄,就系出于艺工总队话剧队,而成了华视的基本演员。

无线电视由台视、中视和华视三台垄断的情况,直到16年后才打破。自台视成立的1962年,台湾的电视事业足有25年牢牢地掌握在国民党的政军体制手上。再加上国民党直接掌控的中国电影公司和中国广播公司,可以说,在1980年代以前,国民党全面控制了台湾的文教娱乐产业,就算不能确保它们产出的作品为政策保驾护航,至少也不能离主旋律太远。

而在这个体制形成之初,电视台需要的人才,无论幕前的演员、歌星,还是幕后制作、工程,都要依靠军中艺工队来培养、训练、供应。

1980年代,由于“反攻大陆”政策早已被放弃,李登辉领导的政府,开始推动名为“精实案”的第一波大裁军。

在精实案的要求下,1985年,艺工总队裁撤歌剧队,缩编话剧队,增设学生大队、艺工队及勤务队,负责北部地区劳军活动及康乐演出。2000年7月,“国防部”再裁撤了艺术工作总队部,改编成艺宣中心“艺术工作队”,改隶政治作战总队。

2004年,执政的民进党政府继续推动“精进案”。当时的“国防部长”汤曜明,只说了一句“国军只专责战训本务,要艺工队干什么?”,便决定来年4月将国军艺工队全部裁撤。

此后,围绕艺工队的存废,军内外一直争论不休。到今天,其终究难逃被裁撤的命运。

对照台湾从1960年代初到1980年代中的25年间,广义的“军中艺工队”在台湾的文化、娱乐产业里,扮演了建立体制的角色。但经过了这沉闷的25年,台湾的民间力量和要求政治民主的声音,开始从方方面面萌发。民众要求媒体言论尺度要更开放,同时,更多的商业竞争机制,被引进媒体业。《凤凰周刊》2010年15期 《凤凰周刊》 嘤鸣
http://blog.ifeng.com/article/23519698.html

为了更进一步精简员额,日前传出台湾“国防部”将在2014年裁撤“艺术中心艺术工作队”。事实上,这也是自1985年起不断地裁减之后,硕果仅存的一支艺工队—相当于解放军的“文工团”。如果计划不变,台湾的军中艺工队,即将成为绝响的广陵散。

另一方面,出身香港、目前在好莱坞发展的华人导演吴宇森,有意将二战时期援助中国政府抗日的美国飞虎队的故事拍成电影“飞虎群英”(暂译)。吴宇森最近几次和台湾“国防部”接洽,希望提供档案资料。“国防部”一方面对“飞虎群英”摩拳擦掌,希望一举抢回对二战历史的诠释权;另一方面也借此发挥,希望投资一部电视连续剧,“发扬军人武德,提振国军士气”。

这两条新闻,交迭出一个印象:台湾军方的宣传策略,纵使慢如牛步,仍在与时俱进地调整,并已决定放弃自己包山包海的旧作风,宁愿交给专业性更强、更依赖市场法则运作的机制,为自己包装形象。

一言以蔽之:艺工队谢幕,好莱坞登场。

艺工队的前世今生

以文艺表演的方式进行政治宣传工作,是国军在抗战期间发展起来的重要政工手段,这期间在军中及军校成立的大量演剧团队,即是日后台军艺工队的前身。

台湾大叶大学工业关系学硕士余熙明曾在其论文《国军艺宣大队政治教育功能探讨》中讲述了国军早期建立军中文艺表演团队的历史来源:“国军深知艺术之渗透力、感染力,因此透过戏剧等形式,遂行政治教育及康乐目的。”

早期,战时抗敌演剧宣传队并没有在军中普及,而是由各个部队学校自办剧团。当时在四川等后方的军事机关或整训部队,成立了大批平剧、话剧等剧团组织,其中组织较健全、人才较出众的剧团,亦不输于社会剧团。当时国民政府国防部在颁布的“各级部队中山俱乐部组设办法”中,即规定:中山俱乐部的经常工作项目有推行并改进各地方舞蹈及地方戏一项。因此,其他的地方剧都应有尽有。

抗战后期,京剧演出即已在各部队盛行,许多部队都拥有剧团,以宣慰士兵。从《国军政工史稿》中一段文字“演剧工作除中国万岁剧团外,有演剧队25队,而各机关学校部队,亦多自组剧团剧社,平剧组织尤为普遍”,即可显示平剧在军中之普遍。

举例来说,1944年蒋介石发表“告知识青年书”,提出“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口号,号召青年从军,成立“青年远征军”。为调剂战地官兵生活情绪,“青年远征军”的各部队剧团组织应运而生,尤其是京剧剧团。当时青年远征军所属各单位的京剧剧团有新22师的“二二剧团”、汽六团的“征轮剧团”、新38师后归新一军的“鹰扬剧团”、某部队的“四维剧团”,另外50师、20团、宪兵营等也各有京剧剧团演出。其中以“鹰扬剧团”最为著名,其成员中有12位毕业自“国立歌剧学校”,角色齐全,获得不错的评价。

1946年6月,国民政府的军事委员会改组为国防部,原来军事委员会政治部仿效美军新闻制度改组为国防部新闻局,主管军中政治工作。各级部队新闻组织共分10种,其编制中有新闻工作大队或新闻工作队(即相当于后来的艺工队)计有特种、甲种、乙种、丙种、丁种5种,而新闻工作大队或新闻工作队系从事文化艺术宣传的部队,合计就有143个团队。

此后,国军在国共战争中失利,随国民政府转进台湾后,这些剧团承担起了一个始料未及的历史使命:将各个地方戏曲带到台湾,为这些传统戏曲在台湾薪传香火。尤其在国民政府和国军最初来台的二三十年间,由于物质条件不佳,较少娱乐休闲生活,听这些戏曲可解思乡之愁,所以在当时这些戏曲都在部队频繁演出,获得其生存于台湾的空间,故能在台湾保留下来。

“正面宣传政府,负面宣传敌人”

1949年随着国民党败走赴台的,包括抗战时期成立的军中演剧队第二队、第三队和其他零零星星来台的康乐团队(中国民国号称要成为世界上富强康乐之国,其文娱团队遂被称为“康乐团队”)或部分团队。1950年4月,台湾“国防部”将这些团队改编成“国军康乐总队”,下辖两支话剧队、两支巡回康乐车队、七支电影队、一支杂技队。

1958年再整编,因应征召的台籍士兵渐成为国军基层主力,康乐总队成立了一支歌仔戏队(歌仔戏为台湾的地方戏)。话剧、杂技、电影和音乐队一并保留。

1965年,“康乐总队”改称“艺术工作总队”,再增设美工队、歌剧队、国光合唱团,并改编综艺队、电视辅导队等组织。此后组织逐渐稳定,军方所有艺术宣传工作,都由艺工总队负责规划和监督。

艺工队的全名,随着时代和当时军队的编制略有不同。但时代愈早,它的功能性愈强,编制就愈大。

除了直属“国防部”的艺工队外,各军种总司令部也有自己的艺工队,各自以军种特色命名。例如“陆光”、“海光”、“蓝天”、“宪光”(隶属宪兵司令部),以及最早隶属警备总部的“白雪”艺工队—起这个名字,当然是自许艺工队表演的内容如同“阳春白雪”一样高雅。

从1965年到1985年的20年间,军方艺工队对军内和军外都发生了一定的影响。特别在早年电视不普及或者军方多管制的时代,军人在营区内,除了看艺工队表演,几乎没有其他娱乐。

40岁上下的台湾人,对艺工队的印象大多停留在歌舞表演。但事实上,在早年艺工队里,歌舞和话剧并重。

根据艺工队自己队史的统计,可以确认演过的剧目共72出,早年的主题不外四个字:反共抗俄。之后出现部分社会性的主题,例如探讨亲情的《大爱》,鼓吹留学生学成后应该的返国贡献的《台北—纽约》等。

分析艺工队话剧队的演出戏目可以发现,其技法上都师法过简化以后的写实主义。所谓简化的写实主义,一方面是受限于舞台及其他硬件条件,服装、道具不可能完全写实,有时会以绘制的布景取代实物;另一方面,这类话剧的内容,绝不可能像西方写实主义一样,具备强烈的社会批判性。相对的,“正面宣传政府、负面宣传敌人”才是他们最重要,甚或是唯一的任务。

歌舞,是艺工队另一个重点演出项目,包括台湾本岛和外岛各个基地、军眷聚居的眷村,都是艺工队负责表演的地区。在人力充裕时,艺工队还会应邀到乡下地区为一般民众表演,但随着日后人力吃紧、电视愈来愈普及,这类需求也就愈来愈少。

而近年来最特别的一次任务,是陈水扁执政时,为了争取民众对军购特别预算的支持,“国防部”责令各艺工队下乡巡回演出。“白雪”艺工队甚至安排了“全民支持‘国防’”的戏码,在侨务委员会的安排下,前往海外巡演。成千上万份军购说帖,也随着“白雪”的巡回演出,发到侨胞的手上。

此外,艺工队也会到“荣民之家”演出。歌舞队中不乏妙龄女郎,演出时五光十色,衣着光鲜性感,为那些早年随国民党来台如今已届迟暮的老荣民们,提供精神上的调剂。

艺工队之沉浮

1960、1970年代,国军正处于精训勤练、无日不思“反攻大陆,解救同胞”的岁月,这也是艺工队在军中地位最高的时期。除非在当兵前已经是知名影歌星,否则,能被挑进艺工队的人要么是有强硬背景,要么是先人积德、祖坟冒烟。甚至直到作者服役的1993年,在同营的另一个连上,还发生过一名大学戏剧系毕业的新进士兵,因为甄选艺工队失败,连着几天郁郁寡欢,最后于深夜在厕所上吊自杀的事件。

其实在艺工队服役相当不易。因为慰劳偏远驻军时,舞台、灯光与服装等设备都要自己带。曾有艺工队退伍役男在博客上回忆:“去一趟小金门劳军,陆海空三种交通工具都要用上。连人带装备,现在光想都觉得累人。”

另一位曾在艺工队服役的人也在博客上提到,到艺工队若没两把刷子,根本混不下去。会工艺的,要美工兼木工兼绘图做道具;能驾驶的,从大巴士到小车都得开得转;熟悉电工的,要灯光、音控、架线、供电保障几项全能,如果节目进行中断电,表演后的休假保证泡汤。

艺工队的女性,早期除了随国民党来台的资深艺人外,干部多来自军校,一般演员、舞者则是公开招考入队。这些通过招考入队的舞者,对军中文化和一些以男性为主的禁忌,不如老演员和干部那么了解。

“陆光”艺工队某一年在台湾南部一个炮兵单位巡演,单位为了制造效果,将两部自走炮车开在舞台边,增加气氛。没想到一位台上的歌者表演得太忘我,边唱边从舞台走上炮车,接着就往炮管上一坐。台下的营长当下脸色铁青,因为相传这会让炮管“阳萎”,再也打不准。不管这个荒诞的迷信后来有没有应验,但可以想象,未来它只要有一点故障或失准,这笔账都要算在那位女歌手头上。

随着时间流逝,艺工队在军中和军外的地位慢慢发生变化,其中最能代表这一变化的就数台湾男艺人对于服役的态度了。

艺工队之所以现在还在台湾享有高知名度,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年轻的男演员或歌手,如果在当兵前就发迹出名,一当兵就意味着要在演艺圈消失两年。就算能进艺工队,也只能为特定对象表演。再怎么大红大紫的明星,两年不活动,在社会上的人气也会消散大半。要再聚拢,谈何容易。

因此,当兵对男艺人而言,就算能在艺工队里继续维持、磨练表演能力,仍是“职业生涯杀手”。早年如徐乃麟、阳帆,晚一些如张雨生、黄品源,在入伍前都是走偶像路线,红透半边天的歌手。但一当兵,沉寂两年,重返演艺圈之后,或欲振乏力,或寻求转型,徐、阳改当主持人,张雨生则转入幕后。

另一个更知名的例子就是2010年春晚“重聚”的小虎队。吴奇隆、陈志朋和苏有朋三人,1989年初一出道立刻走红,像龙卷风一样狂飙两年半。但为什么在1991年年中小虎队形同实质解散?除了苏有朋考上大学,对外宣称要专心念书以外,最大的问题就是陈志朋和吴奇隆都面临当兵。吴奇隆后来因为手臂习惯性脱臼得以免役,但陈志朋进了“海光”艺工队,三人也不再有同台的机会。

艺工队的社会影响

把“艺工队”的概念稍微放大一点,更能看出其在台湾近代社会文化中扮演的角色。所谓“放大的艺工队”,指的是在1960、1970年代,台湾的电子媒体,特别是电视台,几乎都在党政军控制下。

简言之,由于政治目的相同、专业性质接近,早期电视台就成了军中艺工队的新领地。

1962年,台湾第一家无线电视台“台湾电视”(以下简称“台视”)开播,台视由台湾省政府主导,开播当天的节目之一,就是“宪光”艺工队表演。

7年后,由国民党掌控的“中国电视公司”(以下简称“中视”)成立。

1971年,由“国防部”主控的“中华电视台”(以下简称“华视”)成立。早期的几部电视剧几乎全由艺工总队包办。前几年才过世的演员郎雄,就系出于艺工总队话剧队,而成了华视的基本演员。

无线电视由台视、中视和华视三台垄断的情况,直到16年后才打破。自台视成立的1962年,台湾的电视事业足有25年牢牢地掌握在国民党的政军体制手上。再加上国民党直接掌控的中国电影公司和中国广播公司,可以说,在1980年代以前,国民党全面控制了台湾的文教娱乐产业,就算不能确保它们产出的作品为政策保驾护航,至少也不能离主旋律太远。

而在这个体制形成之初,电视台需要的人才,无论幕前的演员、歌星,还是幕后制作、工程,都要依靠军中艺工队来培养、训练、供应。

1980年代,由于“反攻大陆”政策早已被放弃,李登辉领导的政府,开始推动名为“精实案”的第一波大裁军。

在精实案的要求下,1985年,艺工总队裁撤歌剧队,缩编话剧队,增设学生大队、艺工队及勤务队,负责北部地区劳军活动及康乐演出。2000年7月,“国防部”再裁撤了艺术工作总队部,改编成艺宣中心“艺术工作队”,改隶政治作战总队。

2004年,执政的民进党政府继续推动“精进案”。当时的“国防部长”汤曜明,只说了一句“国军只专责战训本务,要艺工队干什么?”,便决定来年4月将国军艺工队全部裁撤。

此后,围绕艺工队的存废,军内外一直争论不休。到今天,其终究难逃被裁撤的命运。

对照台湾从1960年代初到1980年代中的25年间,广义的“军中艺工队”在台湾的文化、娱乐产业里,扮演了建立体制的角色。但经过了这沉闷的25年,台湾的民间力量和要求政治民主的声音,开始从方方面面萌发。民众要求媒体言论尺度要更开放,同时,更多的商业竞争机制,被引进媒体业。
裁军的对象。
国军的艺工队,是不是就是那些超短裙,露三点的?
如果中宣部是战五,那这个被裁撤的算负五么?
该裁了,这些人员多了站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