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古时期为什么没有书写的泥板传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1 04:55:52
两河流域,苏美尔都有大量泥板传世,中国只有岩画陶器之类,没有泥板,是因为土壤结构问题吗?两河流域,苏美尔都有大量泥板传世,中国只有岩画陶器之类,没有泥板,是因为土壤结构问题吗?


因为咱不用泥板,苏美尔的气候适合泥板的保存,黄河长江流域下雨太多了,空气湿度大

因为咱不用泥板,苏美尔的气候适合泥板的保存,黄河长江流域下雨太多了,空气湿度大
气候原因应该是主要的。一个是泥土的条件,还一个是空气的湿度、温度
与其刻在甲骨上,为什么不用灰墨写在布上?
brotherluo 发表于 2012-12-28 14:06
与其刻在甲骨上,为什么不用灰墨写在布上?
甲骨只是占卜,不是什么书籍

有周代简片出土,而从甲骨文的册字字形判断,商代时期应该有竹简木简,只不过没有挖到
对比一下中东和天朝的气候,这问题不就很明显了吗。
泥板?中国也要有对应的气候啊
泥版又不是古代文明共用的文字记录工具,除了两河流域哪有谁用。上古文明的文字记载工具本就是按照各地区的物产和气候各有不同的,几个每个文明都有自己的独到特点。问中国人为什么不用泥版,就像问欧洲人为啥不用埃及纸草而要用成本昂贵的羊皮纸一样。
brotherluo 发表于 2012-12-28 14:06
与其刻在甲骨上,为什么不用灰墨写在布上?
在古代织布容易嘛?特别是夏商时候
“唯在殷商,有册有典”,说明在商朝的时候就应该有竹简了
brotherluo 发表于 2012-12-28 14:06
与其刻在甲骨上,为什么不用灰墨写在布上?
甲骨文时代,有纺织技术吗?
两河流域气候干燥,有利于泥版的保存。
没有那个市场需求
汤姆哥 发表于 2012-12-29 12:31
甲骨文时代,有纺织技术吗?
纺织技术的出现时间可比文字早多了
次级炮灰 发表于 2012-12-29 13:15
纺织技术的出现时间可比文字早多了
有布你不做衣服而是拿墨在上面乱涂?皇上也没你这么败家的。哦,不对,皇上舍得,问题是天下有几个皇上。
haiboisbest 发表于 2012-12-29 15:47
有布你不做衣服而是拿墨在上面乱涂?皇上也没你这么败家的。哦,不对,皇上舍得,问题是天下有几个皇上。
这话我早说了,对我说做啥

brotherluo 发表于 2012-12-28 14:06
与其刻在甲骨上,为什么不用灰墨写在布上?


什么“布”?你可不要说是棉布,那会儿中土还没有棉花呢。要说是绸布,以那时的丝绸产量,不会有人舍得拿绸布写字的。要是麻布,纤维太粗,写出来怕看不清楚。况且说来说去,那时有没有“笔”也得打个问号。
brotherluo 发表于 2012-12-28 14:06
与其刻在甲骨上,为什么不用灰墨写在布上?


什么“布”?你可不要说是棉布,那会儿中土还没有棉花呢。要说是绸布,以那时的丝绸产量,不会有人舍得拿绸布写字的。要是麻布,纤维太粗,写出来怕看不清楚。况且说来说去,那时有没有“笔”也得打个问号。


竹简、木简的最早历史肯定不止商周时代,前面应该至少历经了数千年的从发生到演进再到成熟的过程。西周初期时这种文字书籍范式已经是一个高度完善的体系了。从相关文字作品及器物铭文的内容和书写格式就可以看出。
    尤其是书写格式最能直观地说明问题。传统汉字文章书写格式,在近代受到西方文明体系冲击以前的近三千年里一直是采用竖列、自上而下自右往左的排列方式。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汉字形式甲骨文,其书写格式就是如此。
    而甲骨文不过是拿甲骨占卜后,顺手在占卜道具上写上的一些只言片语。它不是什么正儿八经的“文书”,也不是像金文、铭文那样的刻在礼器上的严肃的纪念性文字,更不是什么日常通用的文字载体!它上面的书写格式应该就体现当时的人平时书写的习惯,就像我们今天随手在非纸面的什么东西上涂鸦“大爷到此一游”时,很自然就会采用自左往右、自上而下的横行书写一样。
    而汉字的这种书写格式,除去东亚区受华夏文明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次生文明外,在世界上几乎是独此一家。其他文明体系的文字书写无一例外都是成横行书写,顶多书写方向不同。考虑到世界上所有人群中都是惯使右手者占绝对多数,横行书写似乎才是理所当然的本能。汉字的传统书写格式,只有文字载体的因素才能很好的解释。竹木简削成条状,用绳子连成百叶窗状,打竖展开是很不便的,也不便于长时间手持观看,自然只能打横摊开。而这样一来,每片竹片就是相对人成竖直状态,你只能将字顺着竹简一列一列的竖着写。
    我认为,商代甲骨文上的书写格式是如此一致,没有例外。这足以说明当时的人们平时就是那么写字的,已经习惯成自然了。当时的普通流传的书写载体肯定是竹木简或类似的东西了。华夏先民采用的都是一些易得、便于携带,但又易损毁、难长时间保存的书写载体,加上中土湿润温暖的气候,掩埋于地下几乎不可能历经3、4千年而不朽。
    不像两河流域,一则气候干燥,二则采用了长时间掩埋后易保存,但日常使用中笨重麻烦、不便携带和传播的“泥版”作书写载体。
    个人觉得,文化的主体是人,“字”,终究是写给人看的、是给人使用的。对书写载体的选择,体现出两个民族对待“文字”、“文化历史”的不同态度。从侧面看,这两个文明的发展程度已经高下立判。

竹简、木简的最早历史肯定不止商周时代,前面应该至少历经了数千年的从发生到演进再到成熟的过程。西周初期时这种文字书籍范式已经是一个高度完善的体系了。从相关文字作品及器物铭文的内容和书写格式就可以看出。
    尤其是书写格式最能直观地说明问题。传统汉字文章书写格式,在近代受到西方文明体系冲击以前的近三千年里一直是采用竖列、自上而下自右往左的排列方式。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汉字形式甲骨文,其书写格式就是如此。
    而甲骨文不过是拿甲骨占卜后,顺手在占卜道具上写上的一些只言片语。它不是什么正儿八经的“文书”,也不是像金文、铭文那样的刻在礼器上的严肃的纪念性文字,更不是什么日常通用的文字载体!它上面的书写格式应该就体现当时的人平时书写的习惯,就像我们今天随手在非纸面的什么东西上涂鸦“大爷到此一游”时,很自然就会采用自左往右、自上而下的横行书写一样。
    而汉字的这种书写格式,除去东亚区受华夏文明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次生文明外,在世界上几乎是独此一家。其他文明体系的文字书写无一例外都是成横行书写,顶多书写方向不同。考虑到世界上所有人群中都是惯使右手者占绝对多数,横行书写似乎才是理所当然的本能。汉字的传统书写格式,只有文字载体的因素才能很好的解释。竹木简削成条状,用绳子连成百叶窗状,打竖展开是很不便的,也不便于长时间手持观看,自然只能打横摊开。而这样一来,每片竹片就是相对人成竖直状态,你只能将字顺着竹简一列一列的竖着写。
    我认为,商代甲骨文上的书写格式是如此一致,没有例外。这足以说明当时的人们平时就是那么写字的,已经习惯成自然了。当时的普通流传的书写载体肯定是竹木简或类似的东西了。华夏先民采用的都是一些易得、便于携带,但又易损毁、难长时间保存的书写载体,加上中土湿润温暖的气候,掩埋于地下几乎不可能历经3、4千年而不朽。
    不像两河流域,一则气候干燥,二则采用了长时间掩埋后易保存,但日常使用中笨重麻烦、不便携带和传播的“泥版”作书写载体。
    个人觉得,文化的主体是人,“字”,终究是写给人看的、是给人使用的。对书写载体的选择,体现出两个民族对待“文字”、“文化历史”的不同态度。从侧面看,这两个文明的发展程度已经高下立判。
竹简、木简的最早历史肯定不止商周时代,前面应该至少历经了数千年的从发生到演进再到成熟的过程。西周初期 ...
苏美尔对文字是什么态度?
brotherluo 发表于 2012-12-28 14:06
与其刻在甲骨上,为什么不用灰墨写在布上?
oh my god!织布是要到什么时候的事情了?!
oh my god!织布是要到什么时候的事情了?!
纺织是文字产生前的事情,前面都说了
竹简、木简的最早历史肯定不止商周时代,前面应该至少历经了数千年的从发生到演进再到成熟的过程。西周初期 ...
书写方式每个文明圈都有不同。比如阿拉伯就是从右到左。而复活节岛人的文字居然是回旋式写法
布绝不是
fdbiology 发表于 2013-1-2 13:18
ok,但是织布绝不是

感情麻布不是布啊?
我觉得不能断定上古时期中国没有出现“泥板书”、“布帛书”,关键是在于中国地理环境无法保存这些上古遗迹,因此没有考古证明。祖先能够在古陶上勾画装饰图案,很自然也会在其他物件上刻画图案、文字等,只是无需或刻意烧成陶器。而当时极可能的是有专用书写、记录的方法,如原始意义上的木简、竹简一类。纺织品本身就不是作为文字载体而发展的,其致密程度不能适应当时的漆、墨书写。字小洇得一塌糊涂;字大浪费材料。帛书已为考古证明,尽管不适合纪录文字,但是也无法证明上古时期就没有出现过。
流传的泥书许多是当时学校的遗留物,或者就是商铺的遗留物,要知道苏,苏美与中国不同,苏美那是当时规模最大的贸易中心之一。这一点完全不同于夏商。
夏商或更早的古华夏基本与外界没有交流,也就比美洲文明稍微好一些, 据现在的侧面考证与古印度的交流是最早的具有体系特征的,譬如古天文领域,不过这也还更可能是西南地区,而不是中原。
其次就是玉石之路,这个规模也较小,而且西域要到大概商周才开始于中亚构成贸易系统,不过规模也较小。人类活动只具有部落特征性质。
再考虑到夏更可能是木器文化,而商早期还掩埋在豫东地区泥土下面,所以更早期文字遗存要么指望夏文化的发掘,要么就是商早期的豫东发现。这个要有耐心也要有信心···

以上!
jihe 发表于 2013-1-1 22:00
苏美尔对文字是什么态度?
两河古人的文字是写给“神”看的,我们的文字是留给“人”用的。
好比关于史前冰川消融大洪水的神话传说,全世界比较古老的民族都有。但他们西亚的神话中,“人”面对大水毫无反抗能力,可怜兮兮的人类像狗一样趴在地上,等着“神”来“救赎”;而唯有中国的大洪水传说是讲述“人”治水的故事。
高下立判!
灰白那提斯 发表于 2013-1-2 10:46
书写方式每个文明圈都有不同。比如阿拉伯就是从右到左。而复活节岛人的文字居然是回旋式写法
阿拉伯文、希伯来文这样的古闪语孑遗虽然从右往左写,但还是横行。
复活节岛上的古铭文成圆圈装旋转对称排列,写成了一个圆盘,这很明显与玛雅系的古印第安文明有联系。著名的“2012”传言就是来源于玛雅日历盘,而玛雅日历盘正是采用这种书写方式。但是这种行文格式明显带有宗教祭祀的意味,是一种“与神沟通”的范式,而绝不是日常通用的文字书写格式。
    玛雅人的日历盘、玛雅金字塔上宰杀活人祭品的献祭台、御神碑、庙宇雕饰等地方都采用如上所说的圆盘状文书。但除此之外,玛雅文明现已发现的其他地方的文字都是采用横行书写,并且这一类玛雅文才是占现已发现的多数。
魔法少女凯申 发表于 2013-1-3 12:01
阿拉伯文、希伯来文这样的古闪语孑遗虽然从右往左写,但还是横行。
复活节岛上的古铭文成圆圈装旋转对称 ...
圆盘书法这个古希腊也有,至今没破译。话说复活节人虽然去过美洲,但是去的是南美洲。南美洲还没有存在过像样的文字呢。。
魔法少女凯申 发表于 2013-1-1 16:44
竹简、木简的最早历史肯定不止商周时代,前面应该至少历经了数千年的从发生到演进再到成熟的过程。西周初期 ...
醍醐灌顶啊 很好的解说
甲骨文。

苏美尔人的泥板是贸易(?)用的,我们的甲骨文是祭祀用的,总之上古时期,文字总归是用于最需要的场合,相应地,书写的材料也肯定是与用途相关的。
苏美尔人为贸易用的文字比我们的祭祀用的甲骨文要落后?按18楼的说法我看确实是高下立判,只不过人家是高文明我们是低文明而已。
灰白那提斯 发表于 2013-1-4 10:55
圆盘书法这个古希腊也有,至今没破译。话说复活节人虽然去过美洲,但是去的是南美洲。南美洲还没有存在过 ...
这就不清楚了。
qmsqms 发表于 2013-1-4 18:53
苏美尔人为贸易用的文字比我们的祭祀用的甲骨文要落后?按18楼的说法我看确实是高下立判,只不过人家是高文 ...
你怎么知道我们祖先只有祭祀用的甲骨文?人家回帖里面已经说得很清楚,断章取义很有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