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地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4 01:04:36
以前曾经答应某版发个武汉地铁的帖子,后来没来得及。借这个月武汉地铁2号线通车,一并补上。

   武汉地铁,又称武汉轨道交通系统,主体规划由十二条线路組成。1号线在2004年开始投入运营,计划2012年12月28日2号线正式试运营(如果世界没有完蛋的话),并有多条线路正在施工建设。另外还有规划有数条武汉地方铁路,名称为武汉地铁2X号线。地方铁路由各区自己规划修建,主要是各远城区自己的内线,一般不作为武汉地铁的正式线路。目前也不知道这些线路的运营方式。

路网概况

   武汉地铁1号线主要行走在汉口和近郊的东西湖区,平均站距约1.2公里。目前开通的1号线全部为高架,由于车辆运行对沿线居民生活影响较大,因此大部分只能以中低时速行走。2号线以后的线路较多采用地下线路,且多采用盾构法施工,故施工时间较长。目前投入运营的武汉地铁1号线,为全高架铁路。另有武汉地铁2号线、武汉地铁3号线与武汉地铁4号线正在施工中,这三条线路均为地下铁,其中2号线有望于2012年12月28日投入运营。
行走在地底的线路目前均采用双洞单线式构造,规划中7号线听说为单洞双线,不过目前还没有见到正式工可文件,有待证实。正式线路走向为右上左下。轨道宽度为1435毫米的标准轨距,供电系统采用直流750伏的第三轨供电,将来7号,11号,12号线规划采用直流1500伏的接触网供电。第三轨供电的线路全部采用B型车,接触网线路规划为A型车。

   武汉地铁1号线采用4B编组,且没有预留扩编能力,由于早期设计时1号线设计小时客流量为9000人,因此2004年开通运营时,1号线也被称为武汉轻轨。不过2010年1号线二期延长线工程投入运营后,实际客流量高峰期已突破3万,按照轻轨与地铁界定的分界线(高峰期3万人/小时),1号线被叫做地铁也不为过。不过习惯上还是称为轻轨。

   目前武汉地铁2号线的车厢现均为6B编组,6编列车能容下2030名乘客。将来可扩编成8节编组。所有列车都会停靠沿途所有车站(幽灵车站除外,详见下文)。

历史

可行性探讨
   武汉早已开始地铁项目的论证,但是因为资金以及过江隧道技术不到位,迟迟没有将计划付诸实施。比如1979年武汉市人防办在一张武汉地图上画的两条黑色的地铁线,由于时间太久,此图无法考证。目前可考证的是1996年的武汉早期地铁规划图。

   武汉地铁的建设、运营单位是武汉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该公司是在原武汉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的基础上,于2007年5月15日经武汉市委、市政府批准成立的大型国有独资企业。
   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于2009年在武汉市主持召开了《武汉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09-2020)》评估会,并通过了该规划。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12线规划。主城区4条轨道过江通道将承担45%的过江出行量。
   根据远景按规划,12条轨道交通线路分为3个层次:第一层次为镇间骨架线路,2、3、4号线跨越两江,连通三镇。第二层次为镇内主干线路,1号线和5号线分别贯穿汉口及武昌镇内的东西方向。第三层次为跨江辅助线路,由6号线,7号线和8号线组成。到2040年,将建成9条地铁干线和3条城市快线,全长约540公里,其中有7条过江地铁通道穿越长江和汉江。届时,有66%的人口和岗位位于地铁站点600米步行半径范围内,全市居民进入武汉市一小时经济圈。

线路开通进度
   2004年7月28日,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开通黄浦路站至宗关站,长10.234公里,设站10座,开通9座(太平洋站未通)。线网总长10.234公里。
   2006年4月8日,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最后一个车站太平洋站开通。
   2010年7月29日,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东延伸段(黄浦路站至堤角站),长6.99公里,设站6座;西延伸段(宗关站至东吴大道站),长11.26公里,设站11座,开通9座(金山大道站、竹叶海站未通)。线网总长28.87公里。
2012年12月28日,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预计开通金银潭站至光谷广场站,长27.985公里,设站21座。线网总长56.85公里。

一期路网

2012年武汉地铁地图
   除已开通的武汉地铁1号线外,现有武汉轨道交通二号线一期工程,三号线一期工程和四号线一期工程正在施工中。按规划,到2013年将建成地铁1号线、2号线一期和4号线一期三条线路,形成约70公里的线网骨架,届时武汉三镇,七个主城区以及东西湖区(远城区)将实现轨道交通互联。

各线路建设批复情况
   武汉地铁目前正处于初期建设阶段,不同线路可能处于不同的状态,除1号线目前正式运营、2号线(一期)、4号线(含一期、二期)、3号线已全面开工外,部分线路正处于小范围施工和准备施工的阶段,如1号线汉口北延长线。其他线路正在等待发改委正式批复工程可行性报告后全面开工。

以前曾经答应某版发个武汉地铁的帖子,后来没来得及。借这个月武汉地铁2号线通车,一并补上。

   武汉地铁,又称武汉轨道交通系统,主体规划由十二条线路組成。1号线在2004年开始投入运营,计划2012年12月28日2号线正式试运营(如果世界没有完蛋的话),并有多条线路正在施工建设。另外还有规划有数条武汉地方铁路,名称为武汉地铁2X号线。地方铁路由各区自己规划修建,主要是各远城区自己的内线,一般不作为武汉地铁的正式线路。目前也不知道这些线路的运营方式。

路网概况

   武汉地铁1号线主要行走在汉口和近郊的东西湖区,平均站距约1.2公里。目前开通的1号线全部为高架,由于车辆运行对沿线居民生活影响较大,因此大部分只能以中低时速行走。2号线以后的线路较多采用地下线路,且多采用盾构法施工,故施工时间较长。目前投入运营的武汉地铁1号线,为全高架铁路。另有武汉地铁2号线、武汉地铁3号线与武汉地铁4号线正在施工中,这三条线路均为地下铁,其中2号线有望于2012年12月28日投入运营。
行走在地底的线路目前均采用双洞单线式构造,规划中7号线听说为单洞双线,不过目前还没有见到正式工可文件,有待证实。正式线路走向为右上左下。轨道宽度为1435毫米的标准轨距,供电系统采用直流750伏的第三轨供电,将来7号,11号,12号线规划采用直流1500伏的接触网供电。第三轨供电的线路全部采用B型车,接触网线路规划为A型车。

   武汉地铁1号线采用4B编组,且没有预留扩编能力,由于早期设计时1号线设计小时客流量为9000人,因此2004年开通运营时,1号线也被称为武汉轻轨。不过2010年1号线二期延长线工程投入运营后,实际客流量高峰期已突破3万,按照轻轨与地铁界定的分界线(高峰期3万人/小时),1号线被叫做地铁也不为过。不过习惯上还是称为轻轨。

   目前武汉地铁2号线的车厢现均为6B编组,6编列车能容下2030名乘客。将来可扩编成8节编组。所有列车都会停靠沿途所有车站(幽灵车站除外,详见下文)。

历史

可行性探讨
   武汉早已开始地铁项目的论证,但是因为资金以及过江隧道技术不到位,迟迟没有将计划付诸实施。比如1979年武汉市人防办在一张武汉地图上画的两条黑色的地铁线,由于时间太久,此图无法考证。目前可考证的是1996年的武汉早期地铁规划图。

   武汉地铁的建设、运营单位是武汉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该公司是在原武汉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的基础上,于2007年5月15日经武汉市委、市政府批准成立的大型国有独资企业。
   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于2009年在武汉市主持召开了《武汉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09-2020)》评估会,并通过了该规划。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12线规划。主城区4条轨道过江通道将承担45%的过江出行量。
   根据远景按规划,12条轨道交通线路分为3个层次:第一层次为镇间骨架线路,2、3、4号线跨越两江,连通三镇。第二层次为镇内主干线路,1号线和5号线分别贯穿汉口及武昌镇内的东西方向。第三层次为跨江辅助线路,由6号线,7号线和8号线组成。到2040年,将建成9条地铁干线和3条城市快线,全长约540公里,其中有7条过江地铁通道穿越长江和汉江。届时,有66%的人口和岗位位于地铁站点600米步行半径范围内,全市居民进入武汉市一小时经济圈。

线路开通进度
   2004年7月28日,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开通黄浦路站至宗关站,长10.234公里,设站10座,开通9座(太平洋站未通)。线网总长10.234公里。
   2006年4月8日,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最后一个车站太平洋站开通。
   2010年7月29日,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东延伸段(黄浦路站至堤角站),长6.99公里,设站6座;西延伸段(宗关站至东吴大道站),长11.26公里,设站11座,开通9座(金山大道站、竹叶海站未通)。线网总长28.87公里。
2012年12月28日,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预计开通金银潭站至光谷广场站,长27.985公里,设站21座。线网总长56.85公里。

一期路网

2012年武汉地铁地图
   除已开通的武汉地铁1号线外,现有武汉轨道交通二号线一期工程,三号线一期工程和四号线一期工程正在施工中。按规划,到2013年将建成地铁1号线、2号线一期和4号线一期三条线路,形成约70公里的线网骨架,届时武汉三镇,七个主城区以及东西湖区(远城区)将实现轨道交通互联。

各线路建设批复情况
   武汉地铁目前正处于初期建设阶段,不同线路可能处于不同的状态,除1号线目前正式运营、2号线(一期)、4号线(含一期、二期)、3号线已全面开工外,部分线路正处于小范围施工和准备施工的阶段,如1号线汉口北延长线。其他线路正在等待发改委正式批复工程可行性报告后全面开工。


武汉地铁12条线路示意图

1号线

武汉地铁1号线(俗称“武汉轻轨”)
标识色: 地铁蓝
地铁一号线(U1)是武汉市第一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也是中西部地区第一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常被称为轻轨,实为轻型地铁。其一期工程于2004年7月28日开通,二期工程于2010年7月29日开通。一号线位于汉口地区,采用全高架设计,东西方向横贯汉口的东西湖区、硚口区、江汉区和江岸区。西起东吴大道,东至堤角。全长28.87公里,共设27座车站,目前开通25座车站。共分为两个阶段完成,一期工程10个车站已经完工,并于2004年7月28日投入使用。二期工程15个车站已经完工,并于2010年7月29日投入全程试运营阶段。此外,一号线的北延长线将从堤角北行至汉口北,此工程预计于2013年完工,并将与一号线贯通运营。一号线采用4B编组。

2号线

武汉地铁2号线列车
标识色: 梅花红
地铁二号线(U2)为穿过长江的地铁,一期工程计划于2012年底开通。二号线大部分位於地下,行驶西北—东南方向,将从地下穿越长江,连接汉口与武昌地区,沿途经过汉口的东西湖区和江汉区以及武昌的武昌区和洪山区。二号线一期工程线路起始于东西湖区的金银潭到常青花园后进入江汉区,经汉口火车站,沿青年路、解放大道到中山公园,穿江汉路,并在其附近下穿长江到武昌区的积玉桥,而后至洪山广场,最后沿武珞路与珞瑜路从中南路到傅家坡,再向东南沿虎泉街到光谷广场。
二号线一期全长27.985公里,共设车站21座,最大站间距3360米,为江汉路站至积玉桥站区间;最小站间距800米,为螃蟹甲站至体育南路站区间,平均站间距1376米。此外,二号线南延长线工程(光谷广场—流芳火车站),以及北延长线工程(金银潭—宏图大道)正在研究中,预计将于2013年申请工可,2015年开通,并与二号线贯通运行。
二号线初期采用6B编组,远期随客流增长将会扩编至8B。


未开通线路

武汉地铁3号线
标识色: 鹦鹉绿
   武汉地铁3号线(U3)是一条过汉江的地铁,一期工程计划于2015年底开通。
   3号线全线位于地下,是连接汉口、汉阳的骨干线路,也是第一条下穿汉江的地铁线路,连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王家墩CBD、后湖片区,沟通主城与新城。线路起于汉口三金潭,沿建设大道北延长线、建设大道南行,过香港路后右转,从武汉图书馆和交通银行大楼所夹地块间穿行,后线路拐上长江日报路,转入马场角小路,在范湖站与2号线换乘。之后线路左转向南纵贯王家墩CBD,出王家墩CBD在宗关站与1号线换乘,并在江汉二桥以东下穿汉江。进入汉阳后线路沿龙阳大道向东南方向走行,线路终点设于沌口经济开发区。
   3号线采用6B编组。


武汉地铁4号线
标识色: 芳草绿
   武汉地铁4号线(U4)为过长江地铁,一期工程计划于2013年底开通,二期工程计划于2014年底开通。
   地铁4号线(地铁)大部分也將位於地下,行驶东西方向,连接汉阳与武昌地区,从永安堂沿汉阳大道到钟家村,在鹦鹉洲通道附近过长江到武昌火车站,沿中南路、中北路、团结大道至武汉火车站;在长江大桥上游鹦鹉洲通道附近过江。沿途经过汉阳区、武昌区以及青山区。
   4号线采用6B编组。


武汉地铁5号线
标识色: 扬子蓝
   武汉地铁5号线(U5)为规划中的地铁线。
   武汉地铁5号线起点为武汉火车站,终点为南湖和青菱。是武昌地区内线。


武汉地铁6号线
标识色: 古琴褐
   武汉地铁6号线(U6)为过汉江地铁,计划于2017年开通。
   6号线一期工程起点位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三角湖,沿太子湖路、体育中心,穿越南太子湖,沿江城大道北行,然后折向东,并行三环线,再向北过江堤中路、博览中心,走鹦鹉大道至钟家村、琴台路,穿越汉江后,到汉口沿中山大道向东,至三民路,穿越京汉大道向北,过江汉路、大智路,走香港路、菱角湖路、唐家墩路,过发展大道,沿姑嫂树路,穿越张公堤,西行沿花园中路,过常青花园,到东方马城,穿越银水湖,沿金山大道至终点吴家山,线路全长约33.5公里。投资达189.4亿元。
六号线预计将采用6A编组。


武汉地铁7号线
标识色: 青铜色
   武汉地铁7号线(E2)为过长江地铁(城市快线),计划于2017年开通。
   武汉地铁7号线一期工程全长29.8公里,全部为地下线路,其中三阳路站~徐家棚站区间隧道穿越长江,共设站18座,其中换乘站9座。最大站间距3400m,为三阳路站~徐家棚站(越江段),最小站间距820m,为王家墩东站~新华路站,平均站间距1722m。
   7号线是汉口中心区与武昌中心区的快速直达通道,沟通北部和南部两大新城组群。全线工程起点前川,终点纸坊。由黄陂向南,经天河机场、金银湖、东方马城、王家墩、新华路体育场,沿三阳路行,并在其附近过长江,然后折向武昌火车站、经南湖组团至纸坊。
   7号线一期预计将采用8A车辆编组,DC1500V上部接触网授电。


武汉地铁8号线
标识色: 云苔紫
   武汉地铁8号线(U7)为过长江地铁,一期工程计划于2016年开通。
   8号线工程起点位于武汉东西湖区金银潭大道,往南过后湖大道、幸福大道、竹叶山、赵家条,走黄浦大街,过永清街拐向芦沟桥路,穿越长江,到徐家棚,过和平大道,走徐东大街,到梨园,走东湖路,过湖北省博物馆、中南医院、水果湖、洪山路、八一路、武珞路到雄楚大道、南湖大道。线路全长约31.8km,其正线全为地下隧道工程。
8号线预计将采用8A编组。


武汉地铁9号线
标识色: 东湖蓝
   武汉地铁9号线(U9)为地铁,尚在规划中。
   9号线由鲁巷至纸坊镇。由鲁巷向南经由民院路,民族大道,穿过汤逊湖,在沿阳光大道到达纸坊。


武汉地铁10号线
标识色: 云鹤黄
轨道交通十号线(E3),为过长江、汉江地铁(城市快线),尚在规划中。
轨道交通十号线起点常福,终点阳逻。由常福向北沿318国道,经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沿芳草路过汉江,穿王家墩、汉口火车站后沿发展大道、二七路过长江,沿友谊大道至武汉火车站,经化工新城到阳逻。作用:贯通汉阳、汉口、武昌三镇,连接汉口站(沪汉蓉高速铁路客站)、武汉站(京广高速铁路客站),串起西南、东南两大新城组群。两次穿越长江,一次在二七长江大桥的上游过江,另一次在阳逻长江大桥附近过江[16]。途经常福新城,武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汉阳经济发展区、青山区,故选用稳定、平和的归元金来标识。


武汉地铁11号线
标识色:  凤凰橙
   武汉地铁11号线(E1),为过长江地铁(城市快线),尚在规划中。
   11号线起点蔡甸,终点豹澥。由蔡甸向东沿汉蔡公路,四新大道过武汉国际博览中心过长江,经武咸公路、雄楚大道、南湖大道至豹澥。经四新大道在杨泗港附近过江。


武汉地铁12号线
标识色: 归元金
   武汉地铁12号线(U8),为地铁,尚在规划中。
   12号线起点古田,终点武湖。从古田长丰大道、经发展大道,穿过汉口火车站,沿后湖大道到堤角,顺着汉施公路到达武湖。



准备在十二五规划期间建设完工的还有:联通天河机场的机场线;东西湖区1号线延长线,起点为金山大道站,止点为径河站;黄陂区1号线延长线从堤角到汉口北。




未开通线路

武汉地铁3号线
标识色: 鹦鹉绿
   武汉地铁3号线(U3)是一条过汉江的地铁,一期工程计划于2015年底开通。
   3号线全线位于地下,是连接汉口、汉阳的骨干线路,也是第一条下穿汉江的地铁线路,连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王家墩CBD、后湖片区,沟通主城与新城。线路起于汉口三金潭,沿建设大道北延长线、建设大道南行,过香港路后右转,从武汉图书馆和交通银行大楼所夹地块间穿行,后线路拐上长江日报路,转入马场角小路,在范湖站与2号线换乘。之后线路左转向南纵贯王家墩CBD,出王家墩CBD在宗关站与1号线换乘,并在江汉二桥以东下穿汉江。进入汉阳后线路沿龙阳大道向东南方向走行,线路终点设于沌口经济开发区。
   3号线采用6B编组。


武汉地铁4号线
标识色: 芳草绿
   武汉地铁4号线(U4)为过长江地铁,一期工程计划于2013年底开通,二期工程计划于2014年底开通。
   地铁4号线(地铁)大部分也將位於地下,行驶东西方向,连接汉阳与武昌地区,从永安堂沿汉阳大道到钟家村,在鹦鹉洲通道附近过长江到武昌火车站,沿中南路、中北路、团结大道至武汉火车站;在长江大桥上游鹦鹉洲通道附近过江。沿途经过汉阳区、武昌区以及青山区。
   4号线采用6B编组。


武汉地铁5号线
标识色: 扬子蓝
   武汉地铁5号线(U5)为规划中的地铁线。
   武汉地铁5号线起点为武汉火车站,终点为南湖和青菱。是武昌地区内线。


武汉地铁6号线
标识色: 古琴褐
   武汉地铁6号线(U6)为过汉江地铁,计划于2017年开通。
   6号线一期工程起点位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三角湖,沿太子湖路、体育中心,穿越南太子湖,沿江城大道北行,然后折向东,并行三环线,再向北过江堤中路、博览中心,走鹦鹉大道至钟家村、琴台路,穿越汉江后,到汉口沿中山大道向东,至三民路,穿越京汉大道向北,过江汉路、大智路,走香港路、菱角湖路、唐家墩路,过发展大道,沿姑嫂树路,穿越张公堤,西行沿花园中路,过常青花园,到东方马城,穿越银水湖,沿金山大道至终点吴家山,线路全长约33.5公里。投资达189.4亿元。
六号线预计将采用6A编组。


武汉地铁7号线
标识色: 青铜色
   武汉地铁7号线(E2)为过长江地铁(城市快线),计划于2017年开通。
   武汉地铁7号线一期工程全长29.8公里,全部为地下线路,其中三阳路站~徐家棚站区间隧道穿越长江,共设站18座,其中换乘站9座。最大站间距3400m,为三阳路站~徐家棚站(越江段),最小站间距820m,为王家墩东站~新华路站,平均站间距1722m。
   7号线是汉口中心区与武昌中心区的快速直达通道,沟通北部和南部两大新城组群。全线工程起点前川,终点纸坊。由黄陂向南,经天河机场、金银湖、东方马城、王家墩、新华路体育场,沿三阳路行,并在其附近过长江,然后折向武昌火车站、经南湖组团至纸坊。
   7号线一期预计将采用8A车辆编组,DC1500V上部接触网授电。


武汉地铁8号线
标识色: 云苔紫
   武汉地铁8号线(U7)为过长江地铁,一期工程计划于2016年开通。
   8号线工程起点位于武汉东西湖区金银潭大道,往南过后湖大道、幸福大道、竹叶山、赵家条,走黄浦大街,过永清街拐向芦沟桥路,穿越长江,到徐家棚,过和平大道,走徐东大街,到梨园,走东湖路,过湖北省博物馆、中南医院、水果湖、洪山路、八一路、武珞路到雄楚大道、南湖大道。线路全长约31.8km,其正线全为地下隧道工程。
8号线预计将采用8A编组。


武汉地铁9号线
标识色: 东湖蓝
   武汉地铁9号线(U9)为地铁,尚在规划中。
   9号线由鲁巷至纸坊镇。由鲁巷向南经由民院路,民族大道,穿过汤逊湖,在沿阳光大道到达纸坊。


武汉地铁10号线
标识色: 云鹤黄
轨道交通十号线(E3),为过长江、汉江地铁(城市快线),尚在规划中。
轨道交通十号线起点常福,终点阳逻。由常福向北沿318国道,经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沿芳草路过汉江,穿王家墩、汉口火车站后沿发展大道、二七路过长江,沿友谊大道至武汉火车站,经化工新城到阳逻。作用:贯通汉阳、汉口、武昌三镇,连接汉口站(沪汉蓉高速铁路客站)、武汉站(京广高速铁路客站),串起西南、东南两大新城组群。两次穿越长江,一次在二七长江大桥的上游过江,另一次在阳逻长江大桥附近过江[16]。途经常福新城,武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汉阳经济发展区、青山区,故选用稳定、平和的归元金来标识。


武汉地铁11号线
标识色:  凤凰橙
   武汉地铁11号线(E1),为过长江地铁(城市快线),尚在规划中。
   11号线起点蔡甸,终点豹澥。由蔡甸向东沿汉蔡公路,四新大道过武汉国际博览中心过长江,经武咸公路、雄楚大道、南湖大道至豹澥。经四新大道在杨泗港附近过江。


武汉地铁12号线
标识色: 归元金
   武汉地铁12号线(U8),为地铁,尚在规划中。
   12号线起点古田,终点武湖。从古田长丰大道、经发展大道,穿过汉口火车站,沿后湖大道到堤角,顺着汉施公路到达武湖。



准备在十二五规划期间建设完工的还有:联通天河机场的机场线;东西湖区1号线延长线,起点为金山大道站,止点为径河站;黄陂区1号线延长线从堤角到汉口北。




识别系统

武汉地铁标志
   2009年1月20日,武汉地铁正式启用全新的识别系统。该识别系统更换了新的地铁标识,同时明确了全部十二条线路的标识色。

标识(Logo)
   武汉地铁新LOGO(形象标识)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为国际化的地铁标识字母M(地铁英文Metro之意),下半部分是象征地域特色WuHan首字母缩写“WH”的变形。其中,“H”被拆分成三个等体积色块,象征“两江交汇、三镇鼎立”的武汉地域特征,也预示着武汉地铁未来将贯穿东西、纵行南北、连通三镇。根据使用场合的不同,采用渐变的蓝色和上红下蓝两种色彩方案。

线路标识用色
   武汉规划建设的12条地铁线路分别用12种色彩表示,每种色彩将代表一条线路,方便市民识别。其中U系列为市域地铁线,E系列为地铁快线。详细见个条目说明。


使用车型
   编组中的M表示牵引车,Tc表示带驾驶室的拖卡。
型号          建造时期           运营线路              车厢数量        编组                          备注
B型车        200?-2004         武汉地铁1号线        48          Tc+M+M+Tc                长春轨道客车股份公司制造
B型车        2010-2011         武汉地铁1号线        84          Tc+M+M+Tc                中国南车株洲电力机车制造
B型车        2011-2012         武汉地铁2号线        180          Tc+M+M+M+M+Tc        中国南车株洲电力机车制造


武汉地铁1号线使用车辆,左边为2期,右边为1期
   一号线一期工程使用的车辆由中国长春轨道客车股份公司设计、制造,国产化率达70%,车体为国内首次使用全焊接结构的铝合金车体,拖车司机室部分为玻璃钢结构。总共订购了48辆,共计12列,2动2拖4辆编组。
   一号线二期工程使用的车辆由中国南车集团株洲电力机车制造的B型车,共订购了84辆车。
车辆四辆编组,两动两拖,列车结构速度100km/h,最高运营速度80km/h,平均旅行速度36.6km/h。采用受流器下部接触受电,线路走行轨为负极轨。第三轨采用钢/铝复合轨。列车坐席:176人,最大载客量(9人/m2):1276人。

   二号线一期使用的车辆是由中国南车集团株洲电力机车制造的B型车,共订购了41列/246辆车,采取6车编组,4辆动车,2辆拖车。每列车计划载客人数为2030人。二号线原先订购了30列/180辆车,但该规划是针对二号线初期高峰小时最高断面客流量2.0万人次、日均50.8万人客运量设计。新一轮客流预测分析显示,2号线一期工程初期高峰断面客流预测将达2.6万人次,日客流将达到80万人次,将超过原设计近期高峰小时断面客流2.49万人次、日客流70万人次的近期客流强度。因此2号线一期工程初期投入运用车辆需达到34列,考虑备用车3列和检修车4列,共需列车41列,较原计划增购车辆11列/66辆。并预留有扩编至8B编组,日均客流139.9万的空间。以上车辆相对于武汉地铁1号线地铁车辆进一步优化了设计:为降低车内噪声,车辆地板将采用双层铝蜂窝地板,能降噪约3到5分贝;为实现更节能,将采用性能更加先进、更轻量化的新型牵引传动系统,每辆车比1号线车辆轻约1吨,6辆编组的列车一年由此可少用电6万度。


地铁信号系统
    2004年,武汉在全国率先使用采用移动闭塞技术的Alcatel公司SelTrac S40型CBTC,实现了自动驾驶、无人自动折返和高精度自动定点停车等功能。



车站
   典型的武汉地铁1号线车站通常为双侧式月台构造。在一些终点站和旧终点站通常会设立岛式月台方便列车调头。车站一般采用棚顶结构,一些武汉地铁1号线二期建于地面的车站,通常有玻璃天棚或雨罩包裹外部。
   武汉地铁2号线则基本使用岛式月台。而且中南路与洪山广场两个车站是跨月台转车站。


换乘形式
连续同台换乘

武汉地铁的连续同台换乘
   2号线与4号线的洪山广场站与中南路站皆为跨月台转车站。为了方便去行及回行两个方向两条线路的换乘,这两个车站设计成了以其中一个车站进行去行方向换乘,而另一个车站进行回行方向的换乘。换乘方式类似港鐵的觀塘綫及荃灣綫的太子站及旺角站。
   比如,如果搭乘2号线从汉口方向过来,要换乘到4号线武昌火车站方向,可在洪山广场站跨月台换乘,而要换乘到4号线武汉火车站方向,可在中南路站跨月台换乘。反之亦然。也就是说中南路站为2号线光谷广场方向与4号线武昌火车站方向同台换乘,2号线常青花园方向与4号线武汉火车站方向同台换乘;洪山广场站则相反,2号线光谷广场方向与4号线武汉火车站方向同台换乘,2号线常青花园方向与4号线武昌火车站方向同台换乘。


车站装饰

2号线一期6个特色装修站
   2号线一期有6个特色装修站,分别是汉口火车站、中山公园站、江汉路站、洪山广场站、宝通寺站、光谷广场站。其装修方案将结合区域特色及武汉文化进行个性化设计。一期其余15个车站为标准站,将采用统一元素进行标准化装修。
   4号线6个特色装修站
武汉火车站、周家大湾站、武昌火车站、首义路站、钟家村站、王家湾站为4号线6座个性装修车站。

识别系统

武汉地铁标志
   2009年1月20日,武汉地铁正式启用全新的识别系统。该识别系统更换了新的地铁标识,同时明确了全部十二条线路的标识色。

标识(Logo)
   武汉地铁新LOGO(形象标识)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为国际化的地铁标识字母M(地铁英文Metro之意),下半部分是象征地域特色WuHan首字母缩写“WH”的变形。其中,“H”被拆分成三个等体积色块,象征“两江交汇、三镇鼎立”的武汉地域特征,也预示着武汉地铁未来将贯穿东西、纵行南北、连通三镇。根据使用场合的不同,采用渐变的蓝色和上红下蓝两种色彩方案。

线路标识用色
   武汉规划建设的12条地铁线路分别用12种色彩表示,每种色彩将代表一条线路,方便市民识别。其中U系列为市域地铁线,E系列为地铁快线。详细见个条目说明。


使用车型
   编组中的M表示牵引车,Tc表示带驾驶室的拖卡。
型号          建造时期           运营线路              车厢数量        编组                          备注
B型车        200?-2004         武汉地铁1号线        48          Tc+M+M+Tc                长春轨道客车股份公司制造
B型车        2010-2011         武汉地铁1号线        84          Tc+M+M+Tc                中国南车株洲电力机车制造
B型车        2011-2012         武汉地铁2号线        180          Tc+M+M+M+M+Tc        中国南车株洲电力机车制造


武汉地铁1号线使用车辆,左边为2期,右边为1期
   一号线一期工程使用的车辆由中国长春轨道客车股份公司设计、制造,国产化率达70%,车体为国内首次使用全焊接结构的铝合金车体,拖车司机室部分为玻璃钢结构。总共订购了48辆,共计12列,2动2拖4辆编组。
   一号线二期工程使用的车辆由中国南车集团株洲电力机车制造的B型车,共订购了84辆车。
车辆四辆编组,两动两拖,列车结构速度100km/h,最高运营速度80km/h,平均旅行速度36.6km/h。采用受流器下部接触受电,线路走行轨为负极轨。第三轨采用钢/铝复合轨。列车坐席:176人,最大载客量(9人/m2):1276人。

   二号线一期使用的车辆是由中国南车集团株洲电力机车制造的B型车,共订购了41列/246辆车,采取6车编组,4辆动车,2辆拖车。每列车计划载客人数为2030人。二号线原先订购了30列/180辆车,但该规划是针对二号线初期高峰小时最高断面客流量2.0万人次、日均50.8万人客运量设计。新一轮客流预测分析显示,2号线一期工程初期高峰断面客流预测将达2.6万人次,日客流将达到80万人次,将超过原设计近期高峰小时断面客流2.49万人次、日客流70万人次的近期客流强度。因此2号线一期工程初期投入运用车辆需达到34列,考虑备用车3列和检修车4列,共需列车41列,较原计划增购车辆11列/66辆。并预留有扩编至8B编组,日均客流139.9万的空间。以上车辆相对于武汉地铁1号线地铁车辆进一步优化了设计:为降低车内噪声,车辆地板将采用双层铝蜂窝地板,能降噪约3到5分贝;为实现更节能,将采用性能更加先进、更轻量化的新型牵引传动系统,每辆车比1号线车辆轻约1吨,6辆编组的列车一年由此可少用电6万度。


地铁信号系统
    2004年,武汉在全国率先使用采用移动闭塞技术的Alcatel公司SelTrac S40型CBTC,实现了自动驾驶、无人自动折返和高精度自动定点停车等功能。



车站
   典型的武汉地铁1号线车站通常为双侧式月台构造。在一些终点站和旧终点站通常会设立岛式月台方便列车调头。车站一般采用棚顶结构,一些武汉地铁1号线二期建于地面的车站,通常有玻璃天棚或雨罩包裹外部。
   武汉地铁2号线则基本使用岛式月台。而且中南路与洪山广场两个车站是跨月台转车站。


换乘形式
连续同台换乘

武汉地铁的连续同台换乘
   2号线与4号线的洪山广场站与中南路站皆为跨月台转车站。为了方便去行及回行两个方向两条线路的换乘,这两个车站设计成了以其中一个车站进行去行方向换乘,而另一个车站进行回行方向的换乘。换乘方式类似港鐵的觀塘綫及荃灣綫的太子站及旺角站。
   比如,如果搭乘2号线从汉口方向过来,要换乘到4号线武昌火车站方向,可在洪山广场站跨月台换乘,而要换乘到4号线武汉火车站方向,可在中南路站跨月台换乘。反之亦然。也就是说中南路站为2号线光谷广场方向与4号线武昌火车站方向同台换乘,2号线常青花园方向与4号线武汉火车站方向同台换乘;洪山广场站则相反,2号线光谷广场方向与4号线武汉火车站方向同台换乘,2号线常青花园方向与4号线武昌火车站方向同台换乘。


车站装饰

2号线一期6个特色装修站
   2号线一期有6个特色装修站,分别是汉口火车站、中山公园站、江汉路站、洪山广场站、宝通寺站、光谷广场站。其装修方案将结合区域特色及武汉文化进行个性化设计。一期其余15个车站为标准站,将采用统一元素进行标准化装修。
   4号线6个特色装修站
武汉火车站、周家大湾站、武昌火车站、首义路站、钟家村站、王家湾站为4号线6座个性装修车站。
运作

运营时间
   目前武汉地铁营运时间为工作日每日清晨6:00至当晚22:00,节假日每日清晨6:30至当晚22:00。
   周一至周五,地铁的平峰运营间隔是6分钟一班。高峰运营间隔是4分30秒。

票务
   地铁站内有售票窗口及自动售票机,可以接受硬币和纸币。武汉地铁为自动检票,将带IC芯片的车票靠近闸机的检票区域,闸机转杆自动打开,人转动转杆过去后转杆锁定。另有一种伸缩式活板闸机,检票成功后闸机活板缩进放行乘客,通过后活板伸出、自动关上,此类闸机目前多用于一号线的无障碍通道。
   现在部分人会用武汉通,此卡可用于地铁站、大部分公共汽车、以及市内其他接受此卡的商业设施,如超市、电影院、轮渡等,操作方法同一般车票:如果卡内已经充值了有效车票,刷卡后闸机打开。刷卡可享受八折优惠。此卡可在地铁车站及市内其他地方购买。如果出现故障,可以持票向站内工作人员咨询。早期地铁集团同时发行了一种专用于地铁内部的储值票,操作方式及优惠同武汉通。


票价
   武汉地铁采用限时分段计价(每相邻两站之间为1个区间),起价1.5元,可乘坐6个区间,7-9个区间2元,10-12个区间2.5元,13-15个区间3元,16-20个区间3.5元,21-25个区间4元。(2010年7月28日一号线全线通车后,由于实际运营的为25个站,全程票价为4元封顶)。
   入闸后乘客有三小时时间出闸,超过三小时后须按单程票最高票价补交。
   2010年2月1日开始,使用“武汉通”的乘客可以享受8折优惠。
   2012年11月,武汉通过了2号线票价,起价2元,可以乘坐9公里,3元可乘坐14公里,3元以上每增加1元可乘坐的公里数比上一区段递增2公里,即4元可乘坐21公里,5元可乘坐30公里,6元封顶。65岁以上老人可免费乘地铁。另外,使用武汉通刷卡打9折,学生刷卡打7折。


相关法规
   2012年9月,武汉市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武汉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其中规定在列车内进食最高可罚款200元。该规定与港铁类似,是内地第一个通过的地铁禁食法规。

广告
   武汉地铁一号线广告代理自二期开通起由地广传媒代理。该公司前身是武汉利旗户外传媒有限公司地铁事业部,跟武汉地铁集团没有关系。
   2012年2月,省广股份本已中标武汉地铁二号线的广告代理权。后经出价较高的深圳报业集团爆料,称前者通过不正当手段中标,现已取消其标的。

武汉地铁文化
纸媒
   武汉地铁上有《武汉地铁报》,由长江日报社主办,于2012年3月15日创刊。目前是以武汉晨报(地铁读本)的形式免费发行,每周一至周五清晨上班高峰时间在1号线上投放。2号线开通后也将覆盖该线路。日后《武汉晨报》将逐步改为《武汉地铁报》,并已获得相关单位批准。
多媒体
   2011年7月29日,由武汉广播电视总台和武汉地铁集团合办的武汉地铁电视随武汉地铁一号线二期开通同时开始播放,全天播放时间达到15个小时,在车站站厅和列车内都能看到。
网络
   随着规划和建设的进展,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关注武汉地铁。其中很多人透过网络论坛如地铁族等互通有无,并积极地参与各种线上线下活动,如地铁集团所组织的施工参观活动、讨论规划、讨论武汉地铁的特色、为武汉地铁系统设计标志标识地图,等等。

事故
   2012年6月13日,一男子因失足掉下武汉地铁1号线循礼门站的站台,双足被压断,后虽送医,但因失血过多导致死亡。

幽灵车站

竹叶海车站外观


   武汉地铁1号线内售票机屏幕上显示有“竹叶海站”及“金山大道站”,但即便购买了到此处的票也将无法乘降
   武汉地铁幽灵车站是指武汉地铁中那些日常不对公众开放的车站。由于历史或商业上的原因,这些车站目前没有被使用,也无法通过一般途径进入。这些幽灵车站中,有因为规划原因没    有完工,或者、有的车站建成之后就从来未对公众开放过,还有的车站只存在结构但从未有地铁路线经过。

从未对外开放的车站
   有两个车站本来是要作为武汉地铁1号线上的客运车站,但最终没有接待过一位乘客,甚至没有建造车站出入口。
   竹叶海站座落在地铁1号线和武汉三环公路交汇点附近,呈侧式月台构造。原本是用于服务地面附近宜家家居的客户,不过由于宜家武汉店迟迟没有动工,最终导致原计划搁置,结果该车站连出入口都没有建造,如今该站只建有车站的基本架构。
   金山大道站坐落在地铁1号线2期工程西线延长线的规划站点之一,也是西线延长线的规划终点,目前该站点并未建设,只是预留站,1号线西线终点站现为东吴大道站,但是各车站现有售票系统均有金山大道站提示。

曾经关闭的车站
太平洋站是武汉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的站点之一,因地面出入口拆迁问题,没有随一期通车一起开放。当时列车通过该站时不会停车。该站于2006年4月8日正式开通运营。
好像少了一楼。。。


早期,武汉市内厂矿专用线很多。
完全可以以市内工厂外迁遗留的专用线为基础做扩展,在武昌、汉阳、汉口修建各自独立、不跨江的通勤环线。

跨江通过 3 个途径:
1. 在沿江各码头的车站下车,坐船过江,在对岸码头车站上车
2. 在长江大桥和汉江大桥附近设置联络线和 4 线车站,选取车况最好、维护最到位、故障率最低的通勤列车,上客后开上联络线,利用加速能力和制动能力优势卡国铁图定列车的空子由大桥过河
3. 在桥头车站下车,换公共汽车、公路电车。

早期,武汉市内厂矿专用线很多。
完全可以以市内工厂外迁遗留的专用线为基础做扩展,在武昌、汉阳、汉口修建各自独立、不跨江的通勤环线。

跨江通过 3 个途径:
1. 在沿江各码头的车站下车,坐船过江,在对岸码头车站上车
2. 在长江大桥和汉江大桥附近设置联络线和 4 线车站,选取车况最好、维护最到位、故障率最低的通勤列车,上客后开上联络线,利用加速能力和制动能力优势卡国铁图定列车的空子由大桥过河
3. 在桥头车站下车,换公共汽车、公路电车。
有没有人给我科普一下采用A、B、C车设计,地铁的单位造价有多少差距?有些城市上来用C车,还不预留扩编,万一以后人流加大就不好办了。难道是C车的设计比A车便宜很多?
还有,地下1公里和高架1公里的造价又大概是多少?
图太少了爷们!
中国南车集团株洲车辆厂——说法严重有误
balzac 发表于 2012-12-11 16:14
运作

运营时间

中国南车集团株洲车辆厂——说法严重有误
武汉的轻轨跟地铁是否能并线?

不然这两条线并存的浪费太大了吧?
windows15 发表于 2012-12-12 15:37
武汉的轻轨跟地铁是否能并线?

不然这两条线并存的浪费太大了吧?

目前没有相连的通道,不过车辆基本是同型的,备件可以互通,主要由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提供。
http://www.gofront.com/Zoe/cgcl/index.htm
何源 发表于 2012-12-12 00:24
中国南车集团株洲车辆厂——说法严重有误
谢谢指正,已经修改。
克罗地亚狂想曲 发表于 2012-12-11 17:20
有没有人给我科普一下采用A、B、C车设计,地铁的单位造价有多少差距?有些城市上来用C车,还不预留扩编,万 ...
主要是对于车辆尺寸与载客能力上的区别。借wiki上的解释,简单的介绍一下。当然,武汉A车全用接触网,B车全用第三轨,这也不是绝对的,A车也有用第三轨供电的。
另外,像重庆用的单轨不在划分之列,这是日本标准的产品。

A型车
长度:21-24米、有效长度22.1米
宽度:3米
每节最大载客量:310人
每节列车一侧有五个门
服役线路: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3号线、4号线、7号线、9号线、10号线、11号线、南京地铁1号线、2号线、深圳地鐵罗宝线、深圳地鐵蛇口线、深圳地鐵龙华线、深圳地鐵环中线

B型车
长度:19-21米、有效长度19.8米
宽度:2.8米
每节最大载客量:240人
每节列车一侧有四个门
服役线路:北京地铁1号线、2号线、4号线、5号线、8号线、9号线、10号线、13号线、15号线、天津轨道交通(僅1、2、3号線)、武汉地铁1号线、2号线、成都轨道交通1号线、深圳地铁龙岗线、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西安地铁2号线、沈阳地铁1号线

C型车
C型车一般比较少见,因其运输能力有限。上海曾因为使用此类型车导致无法容纳高峰客流,被媒体爆出在客流预测结果出来前就内定使用C型车。
长度:15-19米
宽度:2.6米
每节最大载客量:210人
每节列车一侧有四个门
服役线路::上海轨道交通5号线、6号线、8号线

L型车
即直线(Linear)电机列车。
长度:17.8米
宽度:2.8米
每节定员:210-220人
每节列车一侧有三个门
服役线路:广州地铁4号线、广州地铁5号线、北京地铁机场线
在国内,尽管采用C型车和L型车的线路在专业领域内被认为是轻轨,但仅在最大载客量上有所不同。这些线路本质上都属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Metro),而真正意义上的轻轨(Light rail)有时被称为现代有轨电车,有时被称为轻轨,如长春轻轨。
自由狼-台风 发表于 2012-12-11 16:46
早期,武汉市内厂矿专用线很多。
完全可以以市内工厂外迁遗留的专用线为基础做扩展,在武昌、汉阳、汉口修 ...
这个想法不错,不过这些专线基本可以算作国铁资源,转作地方用途不太好协调。另外这些线路基本为单线,扩建起来征地不算,还要考虑到周围居民区的生活,比如震动与噪音。不比新建容易。

另外关于大桥间隙用作地铁通行,这个涉及到国铁的线路图规划,协调起来的工作量不小,而且国铁通过的时候,难道让相关的地铁线路全线停运等着?或者反之?所以这样共线的方案实现起来都不容易。
重庆雄起 发表于 2012-12-11 22:57
图太少了爷们!
不好意思,几次探站都错过了,没有多少第一手的照片。还望见谅。
武汉地铁这么便宜的。7-9个区间才2元。广州3个区间就要2块了。
balzac 发表于 2012-12-12 17:22
主要是对于车辆尺寸与载客能力上的区别。借wiki上的解释,简单的介绍一下。当然,武汉A车全用接触网,B车 ...
TG这样的人流量,用B型车不可理喻,会造成“ 武汉地铁1号线采用4B编组,且没有预留扩编能力”这种错误
A车成本比B车高不了多少吧,一线和主要的二线城市还是应该用A车好
balzac 发表于 2012-12-12 17:22
主要是对于车辆尺寸与载客能力上的区别。借wiki上的解释,简单的介绍一下。当然,武汉A车全用接触网,B车 ...
我的原意是问ABC型车在成本上有多少区别
balzac 发表于 2012-12-12 17:28
这个想法不错,不过这些专线基本可以算作国铁资源,转作地方用途不太好协调。另外这些线路基本为单线,扩 ...
基于还没过江隧道技术的时代。

而且:
1. 80 年代长江大桥的长江大桥通过国铁列车的频率必然低于现在;
2. 过江通勤列车不会有区域环线列车那样密集,也不遵照固定的时刻表,只遵从国铁列车的通行空隙。

到过江隧道技术的时代,长江大桥的通行能力也趋近饱和,肯定走过江隧道 (或新建大桥) 嘛。
自由狼-台风 发表于 2012-12-15 17:01
基于还没过江隧道技术的时代。

而且:
没有京九的时候,武汉长江大桥的压力很大的,中部就这么一个铁路通道。火车没有太多其他路线可走。后来各地铁路桥多了,一桥的压力才减下来。
克罗地亚狂想曲 发表于 2012-12-15 16:26
我的原意是问ABC型车在成本上有多少区别
具体的数字没找到,不过A车贵不少,现在全用A车的,好像就南京一家,那还是因为用的本地产车辆。
balzac 发表于 2012-12-15 19:30
没有京九的时候,武汉长江大桥的压力很大的,中部就这么一个铁路通道。火车没有太多其他路线可走。后来各 ...
那么,区域环线可以沿江岸铺设,在各码头设站;乘客在码头坐船。

通勤铁路如果用动力分散列车,没有沉重的机车,可以大大降低修建标准和成本。
自由狼-台风 发表于 2012-12-15 20:41
那么,区域环线可以沿江岸铺设,在各码头设站;乘客在码头坐船。

通勤铁路如果用动力分散列车,没有沉 ...
这么说是要在中华路和江滩修全铁路了?不过这样的布局早在火车轮渡的时代就被否定了。
加紧修吧,武汉实在是太堵了
balzac 发表于 2012-12-16 17:47
这么说是要在中华路和江滩修全铁路了?不过这样的布局早在火车轮渡的时代就被否定了。
除了抚顺电铁,七八十年代中国有像样的通勤列车么?打算发展过么?

按照机辆式标准修江滩铁路,当然不现实。
balzac 发表于 2012-12-15 19:32
具体的数字没找到,不过A车贵不少,现在全用A车的,好像就南京一家,那还是因为用的本地产车辆。
关键就在于贵多少
南京两条线全用A车,不过看百度说居然这还是全国唯一盈利的地铁
克罗地亚狂想曲 发表于 2012-12-17 14:28
关键就在于贵多少
南京两条线全用A车,不过看百度说居然这还是全国唯一盈利的地铁
这个盈利有个前提,不还本息,不计算设备折旧成本。也就是只出了点水电费和1000来号人的工资。
balzac 发表于 2012-12-17 22:19
这个盈利有个前提,不还本息,不计算设备折旧成本。也就是只出了点水电费和1000来号人的工资。
不是吧,日均客流差不多100万人次,收入数百万一天,水电费和1000多人的工资需要这么多?
克罗地亚狂想曲 发表于 2012-12-18 15:16
不是吧,日均客流差不多100万人次,收入数百万一天,水电费和1000多人的工资需要这么多?
少说了点,比如车辆更换零件的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