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苏波战争到卡廷森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7:45:54
卡廷森林事件和苏波战争已经过去快一百年了,但这两件事到现在好像还没有弄清楚,至少是因果关系混沌不清,现在大多数人齐声谴责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灭绝人性,杀人不眨眼!真是这样吗?且看下面分解:

(1)东欧的混乱

    1918年,东线的德军开始向西撤走。由德国扶植的地方政权、其它在德军撤走后自行成立的地方政权,以及意欲把那些地区纳入苏俄的布尔什维克人开始争夺那些同盟国遗下的空间。结果几乎整个东线陷入混乱。                             
    1918年11月18日,苏维埃最高当局下令西方面军向西进发,务求以有限资源占据尽量多的土地。
  1919年初,波军和苏军尚未接到各自政府的命令已开始交战,维尔纽斯的波兰人自行组织的部队与布尔什维克军为了争夺控制区而交火。最后是较有组织的苏俄部队获胜,逼使波兰人向西撤退。1919年1月5日,红军进入明斯克,几乎没有遭遇抵抗,短命的白俄罗斯人民共和国垮台。同一时间,越来越多的波兰地方武装进入白俄罗斯及立陶宛,与当地支持布尔什维克的团体多次交火。新组建的波兰陆军开始派遣部队开往东面去支援那些地方武装,而苏俄也向西增兵。
  在1919年春,苏俄通过征兵,组成了人数达230万的红军。由于大部分红军投入了内战,只有少数在该年被派往西面;在1919年2月,西方面军只有4万6千人。在1919年2月,波兰陆军总共有11万人,4月扩充至17万人,其中8万人是战斗部队。到1919年9月,波兰陆军有54万人,其中23万人在苏俄前线。
  到2月14日,波兰人已经在尼曼河一线建立了据点。大约在2月14日,波军遇到红军的先头部队,后者未发一枪便后撤。从立陶宛,经白俄罗斯延伸到乌克兰的前线逐渐形成。


第一次波苏冲突
  第一次大型武装冲突在大约2月14日至16日发生。二月下旬,苏军停止前进。波军与苏军同时又与乌克兰人作战。
  1919年3月初,波兰军队率先展开攻势,越过尼曼河,攻占平斯克,到达利达外围。4月,布尔什维克人攻占格罗德诺,不久却被波军逐出。
  波军继续东进,4月17日占领利达,18日占领新格鲁多克,19日重夺维尔纽斯,把立陶宛-白俄罗斯共和国政权赶离其宣称的首都。8月8日,波军攻占明斯克,同月28日首次出动坦克作战。经过激战后,邻近别列津纳河的博布鲁伊斯克被波军攻占。到10月2日,波军到达道加瓦河,控制了从杰斯纳河至陶格夫匹尔斯的区域。
  直至1920年初,波军的进展大致顺利。由于红军需要把主力用于对抗白军,只好在北起拉脱维亚、南抵乌克兰的西面战线逐步后退。1919年初夏,白军在俄国内战中占了上风,进逼莫斯科,毕苏斯基认为白军比布尔什维克人对波兰的威胁更大,因为白俄不愿接受波兰独立,而布尔什维克人至少宣布瓜分波兰为无效。毕苏斯基不理会协约国的施压,不肯参与推翻列宁政府,无形中在1919年夏秋之际挽救了布尔什维克政权。毕苏斯基后来写道,如果白军获胜,波兰在东面最多只能取得“种族边界”(寇松线)。与此同时,列宁向波兰提出把明斯克、日托米尔及赫梅利尼茨基地区划归波兰;波兰军方领袖卡济梅尔兹·索斯恩科夫斯基认为这个提议比他们本来要求的更好。
    1921年3月18日,波兰第二共和国、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和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在拉脱维亚首都里加签署《 里加和约》,苏俄将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划归波兰,标志着波苏战争的结束。这次战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波苏边界。

   毕苏斯基认为该条约是一项懦夫行为,为此向乌克兰人致歉,因为它实际上违反了禁止单独谈判和平的波兰与乌克兰的军事同盟条款。波兰当局更扣留了它的乌克兰盟友,使波兰与其少数族裔乌克兰人的关系更差                                

   波兰在1920年秋也战胜了立陶宛,夺回维尔纽斯地区,成立了一个由波兰人主导的“中立陶宛管治委员会”。那里经公民投票以及1922年2月20日的议会表决后,被并入波兰。因此,波兰和立陶宛的关系在以后多年一直欠佳(狂妄的波兰)。



外交阵线,第一部分:联盟 

 1919年,各种波兰和俄国派系进行了几次不成功的和平谈判的努力。同时,由于波兰政客难以接受立陶宛的独立与领土要求,特别是要放弃维尔纽斯(立陶宛历史上的首都,但波兰人占多数),波兰与立陶宛关系恶化,波兰谈判代表与拉脱维亚临时政府推进关系,在1919年末、1920年初,波兰和拉脱维亚军队进行了对抗俄国的联合行动(Zima行动)。
  波兰与流亡的乌克兰民族主义者领导人西蒙·彼得留拉在1920年4月21日签订《华沙条约》。代表乌克兰人民共和国的彼得留拉连同一些乌克兰部队在败于布尔什维克人后逃到波兰寻求庇护,他仅能控制邻近波兰国境的小片地区。根据彼得留拉与毕苏斯基的协议,彼得留拉同意波兰对西乌克兰的领土要求,波乌两国未来以兹不鲁克河为两国之间的国界。彼得留拉得到波兰承诺乌克兰的独立,波兰会提供军事上的支援协助他的政府返回基辅。
  两人即时面对本土的反对声音。毕苏斯基受到国内的国家民主党人强烈反对,他们反对乌克兰独立。彼得留拉也因为与波兰结盟及放弃了西乌克兰而被许多乌克兰政客抨击。
  与彼得留拉的联盟使战役开始时有1万5千亲波兰的乌克兰部队参战,在战争中,经过招兵及吸纳从苏俄部队脱离的逃兵后,增至3万5千人。可是到最后,这支兵力并不足以实现彼得留拉寻求乌克兰独立的心愿,或是毕苏斯基渴望他的Miedzymorze联盟拥有乌克兰盟邦的梦想                                     毕苏斯基元帅
   1920年红军的攻势
  1920年初,红军已经击败了白军,邓尼金失败了,又与拉脱维亚及爱沙尼亚签订和约。波兰前线变成红军最重视的战场,苏俄加强投入资源及部队到那里。1920年1月,红军在别列津纳河附近及白俄罗斯开始集结70万人。
  在波军展开基辅攻势时,红军的西南方面军约有82,847人,包括28,568前线部队。波军兵力估计有12,000至52,000人。当苏方在1920年中反攻时,形势已经改变,苏方有约79万人,至少比波军多5万人;图哈切夫斯基估计自己有16万可随时作战的部队;毕苏斯基估计敌军有20至22万人。
  在1920年内,将近80万红军人员被投进对波兰的战争,其中40万2千人派往西方面军,而35万5千人派往西南方面军。西方面军有38万2千人,而西南方面军有28万3千人。
  波兰前线的红军部队在1920年初增加如下:
  1920年1月1日-4个步兵师、1个骑兵旅
  1920年2月1日-5个步兵师、5个骑兵旅
  1920年3月1日-8个步兵师、4个骑兵旅
  1920年4月1日-14个步兵师、3个骑兵旅
  1920年4月25日-20个步兵师、5个骑兵旅
  波兰部队从1918年的约10万人增至1920年初的逾50万人。1920年8月,波兰陆军共有737,767人,一半在前线。扣除苏方的人员损失,波苏两军在人数上相若,到了华沙战役时,波军可能在人数及后勤上轻微占优。
  苏俄最高当局计划在4月下旬或5月发动新攻势。波兰已经发觉苏方正预备新攻势,波兰方面决定先发制人。1920年的基辅攻势是为了打败波军南翼的红军,及在乌克兰扶植亲波兰的彼得留拉政府。

基辅行动及苏联的接连胜利
  4月24日,波兰展开其主要攻势“基辅行动”,目标是建立一个独立的乌克兰国,成为毕苏斯基计划中的联盟一员。波兰第三军团轻易地打败乌克兰的红军,不过后者损失轻微。波乌联军在5月7日进占基辅。
  红军在5月29日反攻。北方的波兰第一军团被击败,俄军第十五集团军夺回道加瓦河与别列津纳河之间的地区。
  1920年5月24日,南方的波兰部队初次遭遇谢苗·布琼尼的第一骑兵集团军。6月5日,布琼尼以哥萨克骑兵突破了波乌联军的战线。苏俄随后利用流动骑兵去打击波军后方,针对通讯及补给。到了6月10日,波军全面后撤,6月13日放弃基辅。
  在乌克兰的波兰第三军团司令爱德华·雷兹-希米格维决定向西北突破苏军战线。波兰在乌克兰的部队虽然顺利后撤,却无法支援北方前线及加强在奥塔河的防御。
  由于兵力不足,波兰在三百多公里的前线只有薄弱的12万人及约460门炮,且无战略预备队,防御工事几乎全无。
  面对波兰战线的是红军的西北方面军,由图哈切夫斯基指挥,兵力有10万8千人以上的步兵及1万1千骑兵,722门炮及2,913挺机关枪。在某些扼要地点,俄军的兵力是波军的四倍。
  图哈切夫斯基在7月4日沿斯摩棱斯克-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一线发动攻势,越过奥塔河及别列津纳河。北方的第三骑兵军打算从北面包抄波军,移近立陶宛及东普鲁士的边界。第四、第十五及第三集团军向西压迫,在南方有第十六集团军支援。到了7月7日,波军被逼全线后退。由于波军顽强抵抗,图哈切夫斯基企图突破波军战线,把波军压逼到西南方的平斯克沼泽的计划落空。
  7月14日,维尔纽斯失守。在南方的加利西亚,谢苗·布琼尼的骑兵深入波兰后方,向利沃夫及札莫希奇前进。波兰人在7月初意识到苏俄的目标不再限于把边界西移,波兰的独立也岌岌可危。
  俄军差不多每日前进20英哩。白俄罗斯境内的格罗德诺在7月19日失守;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在8月1日也被俄军占领。波军打算用第四军团及波勒斯卡兵团据守布格河之线,但是一星期后便告失守。苏俄的西北方面军在8月2日越过纳雷夫河,距离华沙只有60英哩。西南方面军把波军逐出乌克兰后,围攻波兰第六军团据守的利沃夫。此时波兰的政客试图向莫斯科求和却不得要领。
  在加利西亚利沃夫附近的波军发动了一次成功的反击,阻延了俄军,也制止了波军在南部战场后退。可是华沙附近的形势继续恶化,波军无法扩大南部反攻的战果。为了迎接即将来临的华沙战役,部队陆续集结。


外交阵线,第二部分:政治游戏
  当局势转为对波兰不利时,毕苏斯基在政坛上的力量也减弱,而其对手的力量则上升。在苏军逼近华沙之际,毕苏斯基差不多在最后一刻重拾其影响力,特别在军事上。利奥波德的政府在6月初辞职。在苏联共产党的指示下,一个名为“波兰临时革命委员会”的傀儡政府在7月28日成立,以管理被红军占领的地区。在胜利在望的时候,苏军司令之间的不和也在滋长,正是由于最高司令之间缺乏合作,最终导致他们在华沙战役大败。
  英国首相戴维·劳合·乔治向波兰施压,劝他们接受苏俄的和平条件。1920年7月,英国宣布向波兰供应大量在一战后过剩的军事物资,不过反对英国援助“白色波兰”的英国劳工联合会却以威胁发动大罢工为手段,迫使付运波兰的武器无法离开英国的港口。戴维·劳合·乔治对于支援波兰人并不热心,可是受到右翼内阁成员如寇松及温斯顿·丘吉尔施压才向波兰提供那些物资。1920年7月11日,英国政府向苏俄发出“实质上的”最后通牒,要求苏俄停止对波兰及俄军(在俄罗斯南部由弗兰格尔领导的白军)的敌对行动,以及接受以寇松线作为苏俄与波兰的临时边界,直至永久边界经谈判后确立。如果苏俄拒绝,英国威胁将以一切可以用到的方法协助波兰,不过在现实上英国也受到国内政局限制。7月17日,布尔什维克人拒绝,并且反而建议直接与波兰谈判。英国的回应是如果苏俄继续向波兰进攻,就中止与苏俄的贸易谈判,苏俄对此不予理会。
  1920年8月6日,英国工党出版了一份小册子,宣称英国工人永不会在这场战争中成为波兰的盟友,而工会也阻止补给品运往在阿尔汉格尔斯克协助白俄军的英国远征军。法国、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及德国工人也拒绝转运供应波兰的战争物资。
  立陶宛为了取得维尔纽斯及附近地区,也出于苏俄在外交上施压,在1920年7月决定支持苏俄。可以当成是波苏战争一部分的波兰-立陶宛战争在同年8月发生。
  波兰的盟友很少。法国在1919年派出400人的顾问团到波兰,又协助主要由波兰裔组成、在一战时由法国指挥的“蓝军”从法国到达波兰。匈牙利愿意派出3万人的骑兵军支援波兰,可是捷克斯洛伐克不肯让他们过境;然而一些装载武器的火车还是从匈牙利抵达波兰。


形势转变:华沙战役
  1920年8月10日,俄军的哥萨克人越过维斯瓦河,企图在主力从东面展开攻势时从西面攻占华沙。8月13日,俄军的初次攻势被击退。波兰第一军团抵挡了向华沙的直接攻势,又阻止了向拉德齐明的进攻。
  苏方总司令图哈切夫斯基认为一切按自己计划进行。可是波兰方面已经可以解读红军的无线电通信,图哈切夫斯基正跌进毕苏斯基及其参谋长塔德乌什·罗兹瓦杜瓦斯基布下的圈套。在北面,俄军越过维斯瓦河后,正在进入一个波军兵力薄弱的真空地带。在将会决定战争胜负的华沙南面,图氏只部署少量兵力去据守连接西北方面军与西南方面军的中间地区。另外,布琼尼的第一骑兵集团军在利沃夫受阻。苏俄最高指挥当局在图氏的坚持下,曾下令第一骑兵集团军向北面的华沙及卢布林进发,可是布琼尼没有遵从,因为西南方面军司令耶格罗夫与图哈切夫斯基不和。西南方面军政委斯大林的政治把戏是促使布琼尼及耶格罗夫违抗命令的决定性因素。追求个人胜利的斯大林只顾夺取利沃夫,红军在围攻该城时却遇到顽抗。
  波兰第五军团在8月14日从莫德林要塞地区反攻,越过弗克拉河。它面对数量上及物资上占优的苏俄第三及第十五集团军。在一日之内,苏军朝华沙及莫德林的推进停止,随后变成撤退。第五军团以闪电般的行动驱赶筋疲力尽的苏军。波军在一天内前进30公里,把苏军在北方的包抄攻势瓦解。到了8月16日,毕苏斯基指挥后备军全面投入反攻。波军贯彻了毕氏的计划,从南面出击,找到敌军方面军之间的巨大缺口。波军两支部队继续向北追击,到达图哈切夫斯基的后方,8月18日把其大部分部队包围。在同一天,远在明斯克总部的图哈切夫斯基终于明白苏军已经大败,下令他的残部后撤及重新整编,可是前方不是太迟才收到命令就是根本收不到。
  在前线中央的苏军陷入一片混乱。图哈切夫斯基下令全军向布格河撤退,可是他在那时根本无法与大部分在华沙附近的部队联络,所有计划因为通讯问题而变得乱七八糟。
  苏军没有秩序地后撤,各个师陷入恐慌及瓦解。由于红军失败之大极其突然,波兰有人称华沙战役为“维斯瓦河的奇迹”。2004年发现的文件证明波兰的破解密码员成功破解红军的加密无线电通讯对于波军的胜利起了重大作用。
  布琼尼的骑兵向利沃夫的前进受阻,于是取道防守薄弱的地区,在8月29日到达札莫希奇并试图攻占它。8月31日,布琼尼放弃围攻利沃夫,改为试图支援从华沙后撤的俄军。虽然布琼尼的部队逃过包围,可是遭受严重损失且士气大减。布琼尼的残部在9月6日向弗拉基米尔-沃伦斯基撤退,不多久又被波军击败。
  图哈切夫斯基在9月组成了一条新防线,可是波军在尼曼河战役又再逼使俄军后退。波军继续全线东进,在10月初到达捷尔诺波尔-杜布诺-明斯克-迪沙一线。
  1920年8月10日,俄军的哥萨克人越过维斯杜拉河,企图在主力从东面展开攻势时从西面攻占华沙。8月13日,俄军的初次攻势被击退。波兰第一军团抵挡了向华沙的直接攻势,又阻止了向拉德齐明的进攻。

  苏方总司令图哈切夫斯基认为一切按自己计划进行。可是波兰方面已经可以解读红军的无线电通信,图哈切夫斯基正跌进毕苏斯基及其参谋长塔德乌什·罗兹瓦杜瓦斯基布下的圈套。在北面,俄军越过维斯瓦河后,正在进入一个波军兵力薄弱的真空地带。在将会决定战争胜负的华沙南面,图氏只部署少量兵力去据守连接西北方面军与西南方面军的中间地区。另外,布琼尼的第一骑兵集团军在利沃夫受阻。苏俄最高指挥当局在图氏的坚持下,曾下令第一骑兵集团军向北面的华沙及卢布林进发,可是布琼尼没有遵从,因为西南方面军司令耶格罗夫与图哈切夫斯基不和。西南方面军政委斯大林的政治把戏是促使布琼尼及耶格罗夫违抗命令的决定性因素。追求个人胜利的斯大林只顾夺取利沃夫,红军在围攻该城时却遇到顽抗。
                                 
    波兰第五军团在8月14日从莫德林要塞地区反攻,越过弗克拉河。它面对数量上及物资上占优的苏俄第三及第十五集团军。在一日之内,苏军朝华沙及莫德林的推进停止,随后变成撤退。第五军团以闪电般的行动驱赶筋疲力尽的苏军。波军在一天内前进30公里,把苏军在北方的包抄攻势瓦解。到了8月16日,毕苏斯基指挥后备军全面投入反攻。波军贯彻了毕氏的计划,从南面出击,找到敌军方面军之间的巨大缺口。波军两支部队继续向北追击,到达图哈切夫斯基的后方,8月18日把其大部分部队包围。在同一天,远在明斯克总部的图哈切夫斯基终于明白苏军已经大败,下令他的残部后撤及重新整编,可是前方不是太迟才收到命令就是根本收不到。

在前线中央的苏军陷入一片混乱。图哈切夫斯基下令全军向布格河撤退,可是他在那时根本无法与大部分在华沙附近的部队联络,所有计划因为通讯问题而变得乱七八糟。

  苏军没有秩序地后撤,各个师陷入恐慌及瓦解。由于红军失败之大极其突然,波兰有人称华沙战役为“维斯瓦河的奇迹”。2004年发现的文件证明波兰的破解密码员成功破解红军的加密无线电通讯对于波军的胜利起了重大作用。

  布琼尼的骑兵向利沃夫的前进受阻,于是取道防守薄弱的地区,在8月29日到达札莫希奇并试图攻占它。8月31日,布琼尼放弃围攻利沃夫,改为试图支援从华沙后撤的俄军。虽然布琼尼的部队逃过包围,可是遭受严重损失且士气大减。布琼尼的残部在9月6日向弗拉基米尔-沃伦斯基撤退,不多久又被波军击败。

  图哈切夫斯基在9月组成了一条新防线,可是波军在尼曼河战役又再逼使俄军后退。波军继续全线东进,在10月初到达捷尔诺波尔-杜布诺-明斯克-迪沙一线。

  在南面,彼得留拉的乌克兰军在9月18日控制了兹不鲁克河左岸,次月又再向东前进。

  在前线中央的苏军陷入一片混乱。图哈切夫斯基下令全军向布格河撤退,可是他在那时根本无法与大部分在华沙附近的部队联络,所有计划因为通讯问题而变得乱七八糟。

  苏军没有秩序地后撤,各个师陷入恐慌及瓦解。由于红军失败之大极其突然,波兰有人称华沙战役为“维斯瓦河的奇迹”。2004年发现的文件证明波兰的破解密码员成功破解红军的加密无线电通讯对于波军的胜利起了重大作用。                                    


  布琼尼的骑兵向利沃夫的前进受阻,于是取道防守薄弱的地区,在8月29日到达札莫希奇并试图攻占它。8月31日,布琼尼放弃围攻利沃夫,改为试图支援从华沙后撤的俄军。虽然布琼尼的部队逃过包围,可是遭受严重损失且士气大减。布琼尼的残部在9月6日向弗拉基米尔—沃伦斯基撤退,不多久又被波军击败。苏军近15万人被俘,只有近8万人回归(近6万人被处决或虐待致死)。

  图哈切夫斯基在9月组成了一条新防线,可是波军在尼曼河战役又再逼使俄军后退。波军继续全线东进,在10月初到达捷尔诺波尔-杜布诺-明斯克-迪沙一线。

  在南面,彼得留拉的乌克兰军在9月18日控制了兹不鲁克河左岸,次月又再向东前进。

1921年3月18日,波兰第二共和国、俄罗斯苏维埃联邦议会主义共和国和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在拉脱维亚首都里加签署《里加和约》,苏俄将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划归波兰,标志着波苏战争的结束。这次战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波苏边界。

  毕苏斯基认为该条约是一项懦夫行为,为此向乌克兰人致歉,因为它实际上违反了禁止单独谈判和平的波兰与乌克兰的军事同盟条款。波兰当局更扣留了它的乌克兰盟友,使波兰与其少数族裔乌克兰人的关系更差。

   波兰在1920年秋也战胜了立陶宛,夺回维尔纽斯地区,成立了一个由波兰人主导的“中立陶宛管治委员会”。那里经公民投票以及1922年2月20日的议会表决后,被并入波兰。因此,波兰和立陶宛的关系在以后多年一直欠佳。

   波兰白军狂妄地认为:他们已是俄罗斯的主宰!没想到他们在近20年后在西乌克兰付出并偿还了血债!红军战俘近6万人被波兰军政府处决,苏联人怎会轻易忘记?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波兰还不是一个独立主权国家,它的领土分别由沙皇俄国、德国和奥匈帝国占领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波兰获得独立。独立后的波兰立即参与了帝国主义列强对苏俄的武装干涉(多么的不自量力呀),1921年3月,苏俄同波兰签订里加条约,规定把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各分成两半,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划归波兰,其余部分留在苏俄境内。斯大林认为,里加条约是在苏军失利的条件下签订的,并不公正,在1939年波兰面临瓦解的形势下,苏联出兵波兰的最好理由,是援救西乌克兰人和西白俄罗斯人,使他们与苏联境内的乌克兰和白俄罗斯重新统一起来。也就是说,苏联可以作为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的解放者出兵波兰。9月14日,莫洛托夫问德国驻苏大使舒伦堡:德军何时可以攻陷华沙?第二天,里宾特洛甫就这一问题回电说:德军在最近几天内就可以占领华沙,欢迎苏联立即采取军事行动,希望苏联尽早确定出兵波兰的时间。9 月16  日,莫洛托夫再次召见舒伦堡,宣布苏联即将出兵波兰,也许在明后天,苏联将提出以下出兵的理由:由于波兰已趋于瓦解,第三国可能会乘机浑水摸鱼,苏联有责任保护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同胞。舒伦堡一听就明白,苏联是想以防范德国作为其出兵波兰的借口。他表示不能接受。
   9月17日下午2 时,斯大林亲自接见舒伦堡,告诉他说,苏军将于下午6 时起越过苏波边界,并表示,同意修改苏军出兵波兰的缘由的提法。随后,莫洛托夫在广播讲话中说:“谁也不知道波兰领导人现在在何处。波兰人民被他们倒霉的领导人交由命运任意摆布……苏联政府认为,向自己居住在波兰的乌克兰同胞和白俄罗斯同胞伸出援助之手是自己的神圣职责……苏联政府已吩咐红军总指挥部命令军队越过边界去保卫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当天,苏联军队进入波兰东部。波兰军队腹背受敌,更是难以招架。9月18日,苏军与德军在布列斯特一立托夫斯克会师。波兰政府被迫逃离本国,几经辗转,最后流亡伦敦。9月28日,德军占领华沙。

   苏军进入波兰后,一周之内向西推进了250—350公里,大致抵达了苏德在波兰划定的分界线,而德军已经越过分界线,占领了原划定给苏联的部分地区。这时,斯大林并不想固守苏德秘密附加议定书规定的界线,而是想把分界线以东波兰民族聚居的地区划给德国。他懂得如下道理:波兰人丧失独立后是决不会善罢甘休的,一定会为恢复独立坚持不懈地斗争,那么就让希特勒去背这个包袱吧,苏联只需要收复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人居住的地区。不过,把这条原已划定的分界线向东移动后,应让希特勒为此给苏联提供报酬:把原划给德国势力范围的立陶宛纳入苏联势力范围之内。在斯大林看来,就对苏联的安全而言,立陶宛比整个华沙省和卢布林省的地位更重要。
   9月25日,斯大林会见德国大使舒伦堡时,提出了这一建议。9月27日下午6时,里宾特洛甫再次飞抵莫斯科,与斯大林和莫洛托夫举行了长时间会谈。第二天,双方签订了《苏德友好和边界条约》,规定把波兰民族居住的地区划归德国,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划归苏联。新的秘密议定书规定:立陶宛划入苏联的势力范围。斯大林如愿以偿。1939  年11  月1 日和2 日,西白俄罗斯和西乌克兰分别并入苏联的白俄罗斯和乌克兰加盟共和国。波兰第四次被瓜分了,苏联和法西斯德国有了共同边界。其实,苏联只是收复了沙皇俄国的故地而已!

卡廷森林“惨案”
   1939年9月1日,纳粹德国对波兰发动闪击战,占领波兰西部地区。9月17日,苏联从东部进入波兰,占领寇松线以东的全部波兰领土,俘虏约25万名波兰军队官兵。苏联随后将波兰官兵分别关押在一些新建的战俘营。其中的斯塔罗别利斯克、科泽利斯克和奥斯塔什科夫3个战俘营,关押着包括9000名军官在内的共约1.5万名波兰战

苏联政府认为波兰战俘是一个大包袱(一方面,苏联在紧张的备战中为其要消耗宝贵的人力和物力;另一方面,波兰战俘可能随时反抗苏军的监禁),遂决定先处理掉波兰战俘中的军官。除掉了军官,其余的士兵就会处于群龙无首的境地。

  苏联有关方面认为,最好的办法是从肉体上将他们消灭掉。1940年3月5日,苏联内务人民委员(内务部长)贝利亚专门就对2万余名以波兰军官为主的战俘和犯人实施枪决一事写出报告上交斯大林和联共(布)中央审批,随即获得批准。

  1940年4月初,处决波兰战俘的行动正式开始。数百名被俘的波兰军官被从上述三个战俘营带上汽车,秘密运往行刑地卡廷森林。行刑人员站在波兰战俘身后,用手枪对着他们的后脑开枪。掩埋之后,苏方人员在上面铺上了厚厚一层土。不久,第二批战俘又被运到该地被同样处理。直至当年5月中旬,苏联方面在卡廷森林共处决波兰战俘4421人。他们被分别埋入8个大坑,上面铺满松树和白烨树。除卡廷森林外,苏联方面还在斯塔罗别利斯克战俘营枪决了3820人,奥斯塔什科夫集中营枪决了6311人,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的其他战俘营和监狱枪决了7305人。加上卡廷森林枪决的4421人,共计21857人,其中包括约1.5万名波兰官兵俘虏。

   卡廷大屠杀具体发生在位于卡廷森林(俄罗斯斯摩棱斯克以西约19公里,临近卡廷和Gnezdovo的村庄)的科泽利斯克战俘营。在斯大林的命令下,除在卡廷森林外,同时发生的屠杀还有在斯塔洛柏斯克和奥斯塔什科夫战俘营的处决战俘行动以及发生在西白俄罗斯和西乌克兰的处决政治犯行动处决地点包括设于斯摩棱斯克的内务人民委员部总部、当地一个屠场,以及加里宁、哈尔科夫莫斯科等苏联城市的监狱。在这些屠杀之中,卡廷大屠杀规模最大。现代波兰准对卡廷大屠杀的调查覆盖上述所有的屠杀。

   1941年,德军占领卡廷森林。1943年,纳粹德国揭发在卡廷森林发现集体墓地。德国的揭发导致使苏联与设于伦敦的波兰流亡政府断绝外交关系。苏联一直否认卡廷大屠杀,直到1990年才承认内务人民委员部实施并隐瞒了卡廷大屠杀。俄罗斯检察总长的一项调查证实苏联需要为卡廷大屠杀负责,但是并未按波兰政府的意愿将其承认为战争罪行或种族屠杀,因而无须对尚健在的屠杀参与者进行起诉。

   1940年,苏联总共处决了两万余名波兰俘虏,而1920年波兰处决了5万多名苏联红军俘虏,他们是怎么处决的这些苏军俘虏,现在却没人关心!真可谓一报还一报!  




  

卡廷森林事件和苏波战争已经过去快一百年了,但这两件事到现在好像还没有弄清楚,至少是因果关系混沌不清,现在大多数人齐声谴责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灭绝人性,杀人不眨眼!真是这样吗?且看下面分解:

(1)东欧的混乱

    1918年,东线的德军开始向西撤走。由德国扶植的地方政权、其它在德军撤走后自行成立的地方政权,以及意欲把那些地区纳入苏俄的布尔什维克人开始争夺那些同盟国遗下的空间。结果几乎整个东线陷入混乱。                             
    1918年11月18日,苏维埃最高当局下令西方面军向西进发,务求以有限资源占据尽量多的土地。
  1919年初,波军和苏军尚未接到各自政府的命令已开始交战,维尔纽斯的波兰人自行组织的部队与布尔什维克军为了争夺控制区而交火。最后是较有组织的苏俄部队获胜,逼使波兰人向西撤退。1919年1月5日,红军进入明斯克,几乎没有遭遇抵抗,短命的白俄罗斯人民共和国垮台。同一时间,越来越多的波兰地方武装进入白俄罗斯及立陶宛,与当地支持布尔什维克的团体多次交火。新组建的波兰陆军开始派遣部队开往东面去支援那些地方武装,而苏俄也向西增兵。
  在1919年春,苏俄通过征兵,组成了人数达230万的红军。由于大部分红军投入了内战,只有少数在该年被派往西面;在1919年2月,西方面军只有4万6千人。在1919年2月,波兰陆军总共有11万人,4月扩充至17万人,其中8万人是战斗部队。到1919年9月,波兰陆军有54万人,其中23万人在苏俄前线。
  到2月14日,波兰人已经在尼曼河一线建立了据点。大约在2月14日,波军遇到红军的先头部队,后者未发一枪便后撤。从立陶宛,经白俄罗斯延伸到乌克兰的前线逐渐形成。


第一次波苏冲突
  第一次大型武装冲突在大约2月14日至16日发生。二月下旬,苏军停止前进。波军与苏军同时又与乌克兰人作战。
  1919年3月初,波兰军队率先展开攻势,越过尼曼河,攻占平斯克,到达利达外围。4月,布尔什维克人攻占格罗德诺,不久却被波军逐出。
  波军继续东进,4月17日占领利达,18日占领新格鲁多克,19日重夺维尔纽斯,把立陶宛-白俄罗斯共和国政权赶离其宣称的首都。8月8日,波军攻占明斯克,同月28日首次出动坦克作战。经过激战后,邻近别列津纳河的博布鲁伊斯克被波军攻占。到10月2日,波军到达道加瓦河,控制了从杰斯纳河至陶格夫匹尔斯的区域。
  直至1920年初,波军的进展大致顺利。由于红军需要把主力用于对抗白军,只好在北起拉脱维亚、南抵乌克兰的西面战线逐步后退。1919年初夏,白军在俄国内战中占了上风,进逼莫斯科,毕苏斯基认为白军比布尔什维克人对波兰的威胁更大,因为白俄不愿接受波兰独立,而布尔什维克人至少宣布瓜分波兰为无效。毕苏斯基不理会协约国的施压,不肯参与推翻列宁政府,无形中在1919年夏秋之际挽救了布尔什维克政权。毕苏斯基后来写道,如果白军获胜,波兰在东面最多只能取得“种族边界”(寇松线)。与此同时,列宁向波兰提出把明斯克、日托米尔及赫梅利尼茨基地区划归波兰;波兰军方领袖卡济梅尔兹·索斯恩科夫斯基认为这个提议比他们本来要求的更好。
    1921年3月18日,波兰第二共和国、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和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在拉脱维亚首都里加签署《 里加和约》,苏俄将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划归波兰,标志着波苏战争的结束。这次战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波苏边界。

   毕苏斯基认为该条约是一项懦夫行为,为此向乌克兰人致歉,因为它实际上违反了禁止单独谈判和平的波兰与乌克兰的军事同盟条款。波兰当局更扣留了它的乌克兰盟友,使波兰与其少数族裔乌克兰人的关系更差                                

   波兰在1920年秋也战胜了立陶宛,夺回维尔纽斯地区,成立了一个由波兰人主导的“中立陶宛管治委员会”。那里经公民投票以及1922年2月20日的议会表决后,被并入波兰。因此,波兰和立陶宛的关系在以后多年一直欠佳(狂妄的波兰)。



外交阵线,第一部分:联盟 

 1919年,各种波兰和俄国派系进行了几次不成功的和平谈判的努力。同时,由于波兰政客难以接受立陶宛的独立与领土要求,特别是要放弃维尔纽斯(立陶宛历史上的首都,但波兰人占多数),波兰与立陶宛关系恶化,波兰谈判代表与拉脱维亚临时政府推进关系,在1919年末、1920年初,波兰和拉脱维亚军队进行了对抗俄国的联合行动(Zima行动)。
  波兰与流亡的乌克兰民族主义者领导人西蒙·彼得留拉在1920年4月21日签订《华沙条约》。代表乌克兰人民共和国的彼得留拉连同一些乌克兰部队在败于布尔什维克人后逃到波兰寻求庇护,他仅能控制邻近波兰国境的小片地区。根据彼得留拉与毕苏斯基的协议,彼得留拉同意波兰对西乌克兰的领土要求,波乌两国未来以兹不鲁克河为两国之间的国界。彼得留拉得到波兰承诺乌克兰的独立,波兰会提供军事上的支援协助他的政府返回基辅。
  两人即时面对本土的反对声音。毕苏斯基受到国内的国家民主党人强烈反对,他们反对乌克兰独立。彼得留拉也因为与波兰结盟及放弃了西乌克兰而被许多乌克兰政客抨击。
  与彼得留拉的联盟使战役开始时有1万5千亲波兰的乌克兰部队参战,在战争中,经过招兵及吸纳从苏俄部队脱离的逃兵后,增至3万5千人。可是到最后,这支兵力并不足以实现彼得留拉寻求乌克兰独立的心愿,或是毕苏斯基渴望他的Miedzymorze联盟拥有乌克兰盟邦的梦想                                     毕苏斯基元帅
   1920年红军的攻势
  1920年初,红军已经击败了白军,邓尼金失败了,又与拉脱维亚及爱沙尼亚签订和约。波兰前线变成红军最重视的战场,苏俄加强投入资源及部队到那里。1920年1月,红军在别列津纳河附近及白俄罗斯开始集结70万人。
  在波军展开基辅攻势时,红军的西南方面军约有82,847人,包括28,568前线部队。波军兵力估计有12,000至52,000人。当苏方在1920年中反攻时,形势已经改变,苏方有约79万人,至少比波军多5万人;图哈切夫斯基估计自己有16万可随时作战的部队;毕苏斯基估计敌军有20至22万人。
  在1920年内,将近80万红军人员被投进对波兰的战争,其中40万2千人派往西方面军,而35万5千人派往西南方面军。西方面军有38万2千人,而西南方面军有28万3千人。
  波兰前线的红军部队在1920年初增加如下:
  1920年1月1日-4个步兵师、1个骑兵旅
  1920年2月1日-5个步兵师、5个骑兵旅
  1920年3月1日-8个步兵师、4个骑兵旅
  1920年4月1日-14个步兵师、3个骑兵旅
  1920年4月25日-20个步兵师、5个骑兵旅
  波兰部队从1918年的约10万人增至1920年初的逾50万人。1920年8月,波兰陆军共有737,767人,一半在前线。扣除苏方的人员损失,波苏两军在人数上相若,到了华沙战役时,波军可能在人数及后勤上轻微占优。
  苏俄最高当局计划在4月下旬或5月发动新攻势。波兰已经发觉苏方正预备新攻势,波兰方面决定先发制人。1920年的基辅攻势是为了打败波军南翼的红军,及在乌克兰扶植亲波兰的彼得留拉政府。

基辅行动及苏联的接连胜利
  4月24日,波兰展开其主要攻势“基辅行动”,目标是建立一个独立的乌克兰国,成为毕苏斯基计划中的联盟一员。波兰第三军团轻易地打败乌克兰的红军,不过后者损失轻微。波乌联军在5月7日进占基辅。
  红军在5月29日反攻。北方的波兰第一军团被击败,俄军第十五集团军夺回道加瓦河与别列津纳河之间的地区。
  1920年5月24日,南方的波兰部队初次遭遇谢苗·布琼尼的第一骑兵集团军。6月5日,布琼尼以哥萨克骑兵突破了波乌联军的战线。苏俄随后利用流动骑兵去打击波军后方,针对通讯及补给。到了6月10日,波军全面后撤,6月13日放弃基辅。
  在乌克兰的波兰第三军团司令爱德华·雷兹-希米格维决定向西北突破苏军战线。波兰在乌克兰的部队虽然顺利后撤,却无法支援北方前线及加强在奥塔河的防御。
  由于兵力不足,波兰在三百多公里的前线只有薄弱的12万人及约460门炮,且无战略预备队,防御工事几乎全无。
  面对波兰战线的是红军的西北方面军,由图哈切夫斯基指挥,兵力有10万8千人以上的步兵及1万1千骑兵,722门炮及2,913挺机关枪。在某些扼要地点,俄军的兵力是波军的四倍。
  图哈切夫斯基在7月4日沿斯摩棱斯克-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一线发动攻势,越过奥塔河及别列津纳河。北方的第三骑兵军打算从北面包抄波军,移近立陶宛及东普鲁士的边界。第四、第十五及第三集团军向西压迫,在南方有第十六集团军支援。到了7月7日,波军被逼全线后退。由于波军顽强抵抗,图哈切夫斯基企图突破波军战线,把波军压逼到西南方的平斯克沼泽的计划落空。
  7月14日,维尔纽斯失守。在南方的加利西亚,谢苗·布琼尼的骑兵深入波兰后方,向利沃夫及札莫希奇前进。波兰人在7月初意识到苏俄的目标不再限于把边界西移,波兰的独立也岌岌可危。
  俄军差不多每日前进20英哩。白俄罗斯境内的格罗德诺在7月19日失守;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在8月1日也被俄军占领。波军打算用第四军团及波勒斯卡兵团据守布格河之线,但是一星期后便告失守。苏俄的西北方面军在8月2日越过纳雷夫河,距离华沙只有60英哩。西南方面军把波军逐出乌克兰后,围攻波兰第六军团据守的利沃夫。此时波兰的政客试图向莫斯科求和却不得要领。
  在加利西亚利沃夫附近的波军发动了一次成功的反击,阻延了俄军,也制止了波军在南部战场后退。可是华沙附近的形势继续恶化,波军无法扩大南部反攻的战果。为了迎接即将来临的华沙战役,部队陆续集结。


外交阵线,第二部分:政治游戏
  当局势转为对波兰不利时,毕苏斯基在政坛上的力量也减弱,而其对手的力量则上升。在苏军逼近华沙之际,毕苏斯基差不多在最后一刻重拾其影响力,特别在军事上。利奥波德的政府在6月初辞职。在苏联共产党的指示下,一个名为“波兰临时革命委员会”的傀儡政府在7月28日成立,以管理被红军占领的地区。在胜利在望的时候,苏军司令之间的不和也在滋长,正是由于最高司令之间缺乏合作,最终导致他们在华沙战役大败。
  英国首相戴维·劳合·乔治向波兰施压,劝他们接受苏俄的和平条件。1920年7月,英国宣布向波兰供应大量在一战后过剩的军事物资,不过反对英国援助“白色波兰”的英国劳工联合会却以威胁发动大罢工为手段,迫使付运波兰的武器无法离开英国的港口。戴维·劳合·乔治对于支援波兰人并不热心,可是受到右翼内阁成员如寇松及温斯顿·丘吉尔施压才向波兰提供那些物资。1920年7月11日,英国政府向苏俄发出“实质上的”最后通牒,要求苏俄停止对波兰及俄军(在俄罗斯南部由弗兰格尔领导的白军)的敌对行动,以及接受以寇松线作为苏俄与波兰的临时边界,直至永久边界经谈判后确立。如果苏俄拒绝,英国威胁将以一切可以用到的方法协助波兰,不过在现实上英国也受到国内政局限制。7月17日,布尔什维克人拒绝,并且反而建议直接与波兰谈判。英国的回应是如果苏俄继续向波兰进攻,就中止与苏俄的贸易谈判,苏俄对此不予理会。
  1920年8月6日,英国工党出版了一份小册子,宣称英国工人永不会在这场战争中成为波兰的盟友,而工会也阻止补给品运往在阿尔汉格尔斯克协助白俄军的英国远征军。法国、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及德国工人也拒绝转运供应波兰的战争物资。
  立陶宛为了取得维尔纽斯及附近地区,也出于苏俄在外交上施压,在1920年7月决定支持苏俄。可以当成是波苏战争一部分的波兰-立陶宛战争在同年8月发生。
  波兰的盟友很少。法国在1919年派出400人的顾问团到波兰,又协助主要由波兰裔组成、在一战时由法国指挥的“蓝军”从法国到达波兰。匈牙利愿意派出3万人的骑兵军支援波兰,可是捷克斯洛伐克不肯让他们过境;然而一些装载武器的火车还是从匈牙利抵达波兰。


形势转变:华沙战役
  1920年8月10日,俄军的哥萨克人越过维斯瓦河,企图在主力从东面展开攻势时从西面攻占华沙。8月13日,俄军的初次攻势被击退。波兰第一军团抵挡了向华沙的直接攻势,又阻止了向拉德齐明的进攻。
  苏方总司令图哈切夫斯基认为一切按自己计划进行。可是波兰方面已经可以解读红军的无线电通信,图哈切夫斯基正跌进毕苏斯基及其参谋长塔德乌什·罗兹瓦杜瓦斯基布下的圈套。在北面,俄军越过维斯瓦河后,正在进入一个波军兵力薄弱的真空地带。在将会决定战争胜负的华沙南面,图氏只部署少量兵力去据守连接西北方面军与西南方面军的中间地区。另外,布琼尼的第一骑兵集团军在利沃夫受阻。苏俄最高指挥当局在图氏的坚持下,曾下令第一骑兵集团军向北面的华沙及卢布林进发,可是布琼尼没有遵从,因为西南方面军司令耶格罗夫与图哈切夫斯基不和。西南方面军政委斯大林的政治把戏是促使布琼尼及耶格罗夫违抗命令的决定性因素。追求个人胜利的斯大林只顾夺取利沃夫,红军在围攻该城时却遇到顽抗。
  波兰第五军团在8月14日从莫德林要塞地区反攻,越过弗克拉河。它面对数量上及物资上占优的苏俄第三及第十五集团军。在一日之内,苏军朝华沙及莫德林的推进停止,随后变成撤退。第五军团以闪电般的行动驱赶筋疲力尽的苏军。波军在一天内前进30公里,把苏军在北方的包抄攻势瓦解。到了8月16日,毕苏斯基指挥后备军全面投入反攻。波军贯彻了毕氏的计划,从南面出击,找到敌军方面军之间的巨大缺口。波军两支部队继续向北追击,到达图哈切夫斯基的后方,8月18日把其大部分部队包围。在同一天,远在明斯克总部的图哈切夫斯基终于明白苏军已经大败,下令他的残部后撤及重新整编,可是前方不是太迟才收到命令就是根本收不到。
  在前线中央的苏军陷入一片混乱。图哈切夫斯基下令全军向布格河撤退,可是他在那时根本无法与大部分在华沙附近的部队联络,所有计划因为通讯问题而变得乱七八糟。
  苏军没有秩序地后撤,各个师陷入恐慌及瓦解。由于红军失败之大极其突然,波兰有人称华沙战役为“维斯瓦河的奇迹”。2004年发现的文件证明波兰的破解密码员成功破解红军的加密无线电通讯对于波军的胜利起了重大作用。
  布琼尼的骑兵向利沃夫的前进受阻,于是取道防守薄弱的地区,在8月29日到达札莫希奇并试图攻占它。8月31日,布琼尼放弃围攻利沃夫,改为试图支援从华沙后撤的俄军。虽然布琼尼的部队逃过包围,可是遭受严重损失且士气大减。布琼尼的残部在9月6日向弗拉基米尔-沃伦斯基撤退,不多久又被波军击败。
  图哈切夫斯基在9月组成了一条新防线,可是波军在尼曼河战役又再逼使俄军后退。波军继续全线东进,在10月初到达捷尔诺波尔-杜布诺-明斯克-迪沙一线。
  1920年8月10日,俄军的哥萨克人越过维斯杜拉河,企图在主力从东面展开攻势时从西面攻占华沙。8月13日,俄军的初次攻势被击退。波兰第一军团抵挡了向华沙的直接攻势,又阻止了向拉德齐明的进攻。

  苏方总司令图哈切夫斯基认为一切按自己计划进行。可是波兰方面已经可以解读红军的无线电通信,图哈切夫斯基正跌进毕苏斯基及其参谋长塔德乌什·罗兹瓦杜瓦斯基布下的圈套。在北面,俄军越过维斯瓦河后,正在进入一个波军兵力薄弱的真空地带。在将会决定战争胜负的华沙南面,图氏只部署少量兵力去据守连接西北方面军与西南方面军的中间地区。另外,布琼尼的第一骑兵集团军在利沃夫受阻。苏俄最高指挥当局在图氏的坚持下,曾下令第一骑兵集团军向北面的华沙及卢布林进发,可是布琼尼没有遵从,因为西南方面军司令耶格罗夫与图哈切夫斯基不和。西南方面军政委斯大林的政治把戏是促使布琼尼及耶格罗夫违抗命令的决定性因素。追求个人胜利的斯大林只顾夺取利沃夫,红军在围攻该城时却遇到顽抗。
                                 
    波兰第五军团在8月14日从莫德林要塞地区反攻,越过弗克拉河。它面对数量上及物资上占优的苏俄第三及第十五集团军。在一日之内,苏军朝华沙及莫德林的推进停止,随后变成撤退。第五军团以闪电般的行动驱赶筋疲力尽的苏军。波军在一天内前进30公里,把苏军在北方的包抄攻势瓦解。到了8月16日,毕苏斯基指挥后备军全面投入反攻。波军贯彻了毕氏的计划,从南面出击,找到敌军方面军之间的巨大缺口。波军两支部队继续向北追击,到达图哈切夫斯基的后方,8月18日把其大部分部队包围。在同一天,远在明斯克总部的图哈切夫斯基终于明白苏军已经大败,下令他的残部后撤及重新整编,可是前方不是太迟才收到命令就是根本收不到。

在前线中央的苏军陷入一片混乱。图哈切夫斯基下令全军向布格河撤退,可是他在那时根本无法与大部分在华沙附近的部队联络,所有计划因为通讯问题而变得乱七八糟。

  苏军没有秩序地后撤,各个师陷入恐慌及瓦解。由于红军失败之大极其突然,波兰有人称华沙战役为“维斯瓦河的奇迹”。2004年发现的文件证明波兰的破解密码员成功破解红军的加密无线电通讯对于波军的胜利起了重大作用。

  布琼尼的骑兵向利沃夫的前进受阻,于是取道防守薄弱的地区,在8月29日到达札莫希奇并试图攻占它。8月31日,布琼尼放弃围攻利沃夫,改为试图支援从华沙后撤的俄军。虽然布琼尼的部队逃过包围,可是遭受严重损失且士气大减。布琼尼的残部在9月6日向弗拉基米尔-沃伦斯基撤退,不多久又被波军击败。

  图哈切夫斯基在9月组成了一条新防线,可是波军在尼曼河战役又再逼使俄军后退。波军继续全线东进,在10月初到达捷尔诺波尔-杜布诺-明斯克-迪沙一线。

  在南面,彼得留拉的乌克兰军在9月18日控制了兹不鲁克河左岸,次月又再向东前进。

  在前线中央的苏军陷入一片混乱。图哈切夫斯基下令全军向布格河撤退,可是他在那时根本无法与大部分在华沙附近的部队联络,所有计划因为通讯问题而变得乱七八糟。

  苏军没有秩序地后撤,各个师陷入恐慌及瓦解。由于红军失败之大极其突然,波兰有人称华沙战役为“维斯瓦河的奇迹”。2004年发现的文件证明波兰的破解密码员成功破解红军的加密无线电通讯对于波军的胜利起了重大作用。                                    


  布琼尼的骑兵向利沃夫的前进受阻,于是取道防守薄弱的地区,在8月29日到达札莫希奇并试图攻占它。8月31日,布琼尼放弃围攻利沃夫,改为试图支援从华沙后撤的俄军。虽然布琼尼的部队逃过包围,可是遭受严重损失且士气大减。布琼尼的残部在9月6日向弗拉基米尔—沃伦斯基撤退,不多久又被波军击败。苏军近15万人被俘,只有近8万人回归(近6万人被处决或虐待致死)。

  图哈切夫斯基在9月组成了一条新防线,可是波军在尼曼河战役又再逼使俄军后退。波军继续全线东进,在10月初到达捷尔诺波尔-杜布诺-明斯克-迪沙一线。

  在南面,彼得留拉的乌克兰军在9月18日控制了兹不鲁克河左岸,次月又再向东前进。

1921年3月18日,波兰第二共和国、俄罗斯苏维埃联邦议会主义共和国和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在拉脱维亚首都里加签署《里加和约》,苏俄将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划归波兰,标志着波苏战争的结束。这次战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波苏边界。

  毕苏斯基认为该条约是一项懦夫行为,为此向乌克兰人致歉,因为它实际上违反了禁止单独谈判和平的波兰与乌克兰的军事同盟条款。波兰当局更扣留了它的乌克兰盟友,使波兰与其少数族裔乌克兰人的关系更差。

   波兰在1920年秋也战胜了立陶宛,夺回维尔纽斯地区,成立了一个由波兰人主导的“中立陶宛管治委员会”。那里经公民投票以及1922年2月20日的议会表决后,被并入波兰。因此,波兰和立陶宛的关系在以后多年一直欠佳。

   波兰白军狂妄地认为:他们已是俄罗斯的主宰!没想到他们在近20年后在西乌克兰付出并偿还了血债!红军战俘近6万人被波兰军政府处决,苏联人怎会轻易忘记?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波兰还不是一个独立主权国家,它的领土分别由沙皇俄国、德国和奥匈帝国占领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波兰获得独立。独立后的波兰立即参与了帝国主义列强对苏俄的武装干涉(多么的不自量力呀),1921年3月,苏俄同波兰签订里加条约,规定把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各分成两半,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划归波兰,其余部分留在苏俄境内。斯大林认为,里加条约是在苏军失利的条件下签订的,并不公正,在1939年波兰面临瓦解的形势下,苏联出兵波兰的最好理由,是援救西乌克兰人和西白俄罗斯人,使他们与苏联境内的乌克兰和白俄罗斯重新统一起来。也就是说,苏联可以作为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的解放者出兵波兰。9月14日,莫洛托夫问德国驻苏大使舒伦堡:德军何时可以攻陷华沙?第二天,里宾特洛甫就这一问题回电说:德军在最近几天内就可以占领华沙,欢迎苏联立即采取军事行动,希望苏联尽早确定出兵波兰的时间。9 月16  日,莫洛托夫再次召见舒伦堡,宣布苏联即将出兵波兰,也许在明后天,苏联将提出以下出兵的理由:由于波兰已趋于瓦解,第三国可能会乘机浑水摸鱼,苏联有责任保护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同胞。舒伦堡一听就明白,苏联是想以防范德国作为其出兵波兰的借口。他表示不能接受。
   9月17日下午2 时,斯大林亲自接见舒伦堡,告诉他说,苏军将于下午6 时起越过苏波边界,并表示,同意修改苏军出兵波兰的缘由的提法。随后,莫洛托夫在广播讲话中说:“谁也不知道波兰领导人现在在何处。波兰人民被他们倒霉的领导人交由命运任意摆布……苏联政府认为,向自己居住在波兰的乌克兰同胞和白俄罗斯同胞伸出援助之手是自己的神圣职责……苏联政府已吩咐红军总指挥部命令军队越过边界去保卫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当天,苏联军队进入波兰东部。波兰军队腹背受敌,更是难以招架。9月18日,苏军与德军在布列斯特一立托夫斯克会师。波兰政府被迫逃离本国,几经辗转,最后流亡伦敦。9月28日,德军占领华沙。

   苏军进入波兰后,一周之内向西推进了250—350公里,大致抵达了苏德在波兰划定的分界线,而德军已经越过分界线,占领了原划定给苏联的部分地区。这时,斯大林并不想固守苏德秘密附加议定书规定的界线,而是想把分界线以东波兰民族聚居的地区划给德国。他懂得如下道理:波兰人丧失独立后是决不会善罢甘休的,一定会为恢复独立坚持不懈地斗争,那么就让希特勒去背这个包袱吧,苏联只需要收复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人居住的地区。不过,把这条原已划定的分界线向东移动后,应让希特勒为此给苏联提供报酬:把原划给德国势力范围的立陶宛纳入苏联势力范围之内。在斯大林看来,就对苏联的安全而言,立陶宛比整个华沙省和卢布林省的地位更重要。
   9月25日,斯大林会见德国大使舒伦堡时,提出了这一建议。9月27日下午6时,里宾特洛甫再次飞抵莫斯科,与斯大林和莫洛托夫举行了长时间会谈。第二天,双方签订了《苏德友好和边界条约》,规定把波兰民族居住的地区划归德国,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划归苏联。新的秘密议定书规定:立陶宛划入苏联的势力范围。斯大林如愿以偿。1939  年11  月1 日和2 日,西白俄罗斯和西乌克兰分别并入苏联的白俄罗斯和乌克兰加盟共和国。波兰第四次被瓜分了,苏联和法西斯德国有了共同边界。其实,苏联只是收复了沙皇俄国的故地而已!

卡廷森林“惨案”
   1939年9月1日,纳粹德国对波兰发动闪击战,占领波兰西部地区。9月17日,苏联从东部进入波兰,占领寇松线以东的全部波兰领土,俘虏约25万名波兰军队官兵。苏联随后将波兰官兵分别关押在一些新建的战俘营。其中的斯塔罗别利斯克、科泽利斯克和奥斯塔什科夫3个战俘营,关押着包括9000名军官在内的共约1.5万名波兰战

苏联政府认为波兰战俘是一个大包袱(一方面,苏联在紧张的备战中为其要消耗宝贵的人力和物力;另一方面,波兰战俘可能随时反抗苏军的监禁),遂决定先处理掉波兰战俘中的军官。除掉了军官,其余的士兵就会处于群龙无首的境地。

  苏联有关方面认为,最好的办法是从肉体上将他们消灭掉。1940年3月5日,苏联内务人民委员(内务部长)贝利亚专门就对2万余名以波兰军官为主的战俘和犯人实施枪决一事写出报告上交斯大林和联共(布)中央审批,随即获得批准。

  1940年4月初,处决波兰战俘的行动正式开始。数百名被俘的波兰军官被从上述三个战俘营带上汽车,秘密运往行刑地卡廷森林。行刑人员站在波兰战俘身后,用手枪对着他们的后脑开枪。掩埋之后,苏方人员在上面铺上了厚厚一层土。不久,第二批战俘又被运到该地被同样处理。直至当年5月中旬,苏联方面在卡廷森林共处决波兰战俘4421人。他们被分别埋入8个大坑,上面铺满松树和白烨树。除卡廷森林外,苏联方面还在斯塔罗别利斯克战俘营枪决了3820人,奥斯塔什科夫集中营枪决了6311人,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的其他战俘营和监狱枪决了7305人。加上卡廷森林枪决的4421人,共计21857人,其中包括约1.5万名波兰官兵俘虏。

   卡廷大屠杀具体发生在位于卡廷森林(俄罗斯斯摩棱斯克以西约19公里,临近卡廷和Gnezdovo的村庄)的科泽利斯克战俘营。在斯大林的命令下,除在卡廷森林外,同时发生的屠杀还有在斯塔洛柏斯克和奥斯塔什科夫战俘营的处决战俘行动以及发生在西白俄罗斯和西乌克兰的处决政治犯行动处决地点包括设于斯摩棱斯克的内务人民委员部总部、当地一个屠场,以及加里宁、哈尔科夫莫斯科等苏联城市的监狱。在这些屠杀之中,卡廷大屠杀规模最大。现代波兰准对卡廷大屠杀的调查覆盖上述所有的屠杀。

   1941年,德军占领卡廷森林。1943年,纳粹德国揭发在卡廷森林发现集体墓地。德国的揭发导致使苏联与设于伦敦的波兰流亡政府断绝外交关系。苏联一直否认卡廷大屠杀,直到1990年才承认内务人民委员部实施并隐瞒了卡廷大屠杀。俄罗斯检察总长的一项调查证实苏联需要为卡廷大屠杀负责,但是并未按波兰政府的意愿将其承认为战争罪行或种族屠杀,因而无须对尚健在的屠杀参与者进行起诉。

   1940年,苏联总共处决了两万余名波兰俘虏,而1920年波兰处决了5万多名苏联红军俘虏,他们是怎么处决的这些苏军俘虏,现在却没人关心!真可谓一报还一报!  




  

最近看了两部波兰电影《卡延森林》和《华沙保卫战》,感觉波兰和俄罗斯是一对不可调和的冤家,有着深仇大恨
深仇大恨是一方面,一衣带水是另一方面

可能历史上同一家的孩子,老大跟了鹅毛大公成了俄国人,老二跟了波兰领主成了波兰人都有可能的,但是几代人之后互相抢钱,抢粮,抢女人之后,您再让他们认祖归宗就太难了。

卡廷森林事件咱不妨换个角度看,其实就是个仇恨释放的过程——你说残忍吧,确实残忍,你说不讲道理吧,确实不讲,你说反动吧,确实反动
问题在哪里,要是把波苏两方地位换一换,一样会有卡廷事件,您信不信!!  这是历史的积怨和民族情绪交织在一起形成的——别扯到意识形态上去,那是误导。

只要不扯到意识形态,怎么评价卡廷事件都可以,可是现实的问题是:如果卡廷事件不往到意识形态上扯,他还有价值吗?? 谁还会去关心那些冤魂!!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现在舆论偏袒波兰,完全是有失偏颇的
zqyuan 发表于 2012-11-11 21:03
深仇大恨是一方面,一衣带水是另一方面

可能历史上同一家的孩子,老大跟了鹅毛大公成了俄国人,老二跟了 ...
这跟波兰的地理位置有关,是地缘政治决定的。
感觉两次还是有一定区别,一次是冲进别人家被主人打残,第二次是冲进别人家,挟私报复把主人打残。两起案情都是冲进别人家以后发生的。

毛子无论怎么干都是要占着理的。{:soso_e113:}
rainbowfire 发表于 2012-11-11 21:35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现在舆论偏袒波兰,完全是有失偏颇的
你的意思是舆论应该体谅苏联与德国签订苏德条约瓜分波兰还是体谅苏联集体屠杀波兰战俘?
zqyuan 发表于 2012-11-11 21:03
深仇大恨是一方面,一衣带水是另一方面

可能历史上同一家的孩子,老大跟了鹅毛大公成了俄国人,老二跟了 ...
最简单的意识形态就是全世界都遗忘卡廷波兰人都不遗忘。就像波兰亡国上百年仍想着复国一样。
最后一句笑屎人了,敢情苏波战争中苏联发扬了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人道主义精神来着?
要不你老列一列,苏波战争中死在苏联战俘营里有多少人来着。
前面那段什么波兰忘了一战前什么云云更是胡言乱语神经错乱,波兰亡国本身就是三次瓜分波兰的结果,波兰人以三次瓜分前的领土范围来重新建国有什么问题,莫非还要波兰人参加苏维埃来着?
超大2008 发表于 2012-11-11 21:53
最简单的意识形态就是全世界都遗忘卡廷波兰人都不遗忘。就像波兰亡国上百年仍想着复国一样。
最简单的意识形态是有人利用卡廷把波兰当枪使,而且波兰人还心甘情愿

遗忘历史是背叛,执着于历史而不顾现实是愚蠢

zqyuan 发表于 2012-11-11 22:03
最简单的意识形态是有人利用卡廷把波兰当枪使,而且波兰人还心甘情愿

遗忘历史是背叛,执着于历史而不 ...
波兰人乐意当这个枪啊!遗忘历史等于背叛,那波兰人是不会傻到遗忘在仁慈的俄罗斯沙皇统治下有多幸福的生活的……
本来只死了一批军官,后来又搭上了一个总统……
超大2008 发表于 2012-11-11 22:07
波兰人乐意当这个枪啊!遗忘历史等于背叛,那波兰人是不会傻到遗忘在仁慈的俄罗斯沙皇统治下有多幸福的生 ...
可是就是这种仇恨超越了地缘政治的局限性就是愚蠢了。  

一战和二战之间波兰干了多少蠢事,到真的是“远交近攻” 和英国法国较好,和日本人眉来眼去,老是算计着德国和毛子的土地——问题在于范雎的远交近攻策略是建立在秦国强大,以结好远方,来阻止人家干涉自己在家门口吞并土地。 波兰呢,同时在算计两个远超自己强国的利益,而远方的支持又口惠而实不至——卡廷死了两万多人,波兰人有没有反思过,自己的政策对此要负多少责任??
看波兰现在这种老是撩逗毛子和汉斯的状态 恐怕还是有被收拾的一天哪。。。
所以说历史上土耳其在欧洲跟波兰人血拼鄙人真不可怜他们!
"而1920年波兰处决了5万多名苏联红军俘虏"
这话也就中国人说,连俄国人都不好意思说。
超大2008 发表于 2012-11-11 21:52
你的意思是舆论应该体谅苏联与德国签订苏德条约瓜分波兰还是体谅苏联集体屠杀波兰战俘?
苏联对战俘的态度是有前车之鉴 请自行百度捷克军团事件
毛子死在波兰人刀下的几万人受到了所谓的甑别,红军战俘中的布尔什维克及其外围成员是主要的杀戮对象;

20年后毛子粗暴的报复行为到现在已被打上意识形态的沉重烙印,导致无力辩解,被牢牢钉在道义和政治的双重十字架上!

波兰人的卡廷悲情得到西方支持的唯一意义就在于可以用来制约和恶心毛子,至于曾经流下的血和泪,恐怕没有一个大国真心在乎和同情!
枫在飞 发表于 2012-11-11 23:43
苏联对战俘的态度是有前车之鉴 请自行百度捷克军团事件
捷克军团是泛斯拉夫主义下的产物,故有把捷克军团遣返回去的做法,苏波战争苏军是什么样子,翻翻巴别尔的骑兵军都有基本概念。
zqyuan 发表于 2012-11-11 22:18
可是就是这种仇恨超越了地缘政治的局限性就是愚蠢了。  

一战和二战之间波兰干了多少蠢事,到真的是“ ...
波兰在二次前的做法不就是典型的远交近攻嘛,你难道还想怎么着?和德苏交好?可能吗?单单是东普鲁士问题就决定了波德之间绝无和好的可能,和苏联和好?查查苏联什么时候才放弃世界革命的企图,哪个在苏联身边的国家不是满带恐惧地望着东方,基于沙俄的历史基于意识形态的差别,可能吗?
wjgg 发表于 2012-11-12 10:41
毛子死在波兰人刀下的几万人受到了所谓的甑别,红军战俘中的布尔什维克及其外围成员是主要的杀戮对象;

...
哈哈,我现在才知道原来苏波战争期间苏联红军是PLA……
超大2008 发表于 2012-11-11 21:53
最简单的意识形态就是全世界都遗忘卡廷波兰人都不遗忘。就像波兰亡国上百年仍想着复国一样。
实际上舆论只会体谅波兰干涉苏俄
Redbee 发表于 2012-11-12 11:11
实际上舆论只会体谅波兰干涉苏俄
波兰复国后波兰民族主义者的理想版图就是波兰——立陶宛全盛时期的版图,可以嘲讽波兰人不自量力,但没有人认为他们的做法在当时是错误的。同理也可用于希土之间的领土争端。
超大2008 发表于 2012-11-12 11:05
波兰在二次前的做法不就是典型的远交近攻嘛,你难道还想怎么着?和德苏交好?可能吗?单单是东普鲁士问题 ...
你没理解我的说的话:远交近攻对秦国对六国是合理的,条件是秦强而六国弱;但是是对波兰不合适,原因是波兰弱,而邻国强,而且这种力量对比是在20-30年代,对波兰来说是逐渐恶化的,也就是德国和苏联越来越强,力量对比对波兰越来越不利,而苏德两国的力量在1937年之后甚至超过了波兰的后台,法国和英国。这样波兰的所谓“远交”就成了笑话:人家宁愿和德国或者苏联做交易,也不会为了波兰的利益而冒险。 这样的条件下居然波兰还想着“近攻”——企图扩大领土,那就是找死了。
恐惧也罢,意识形态也罢,其实对基于地缘政治的结盟并没有决定性的影响,波兰人的弯没转过来
柴旭大王 发表于 2012-11-11 23:32
"而1920年波兰处决了5万多名苏联红军俘虏"
这话也就中国人说,连俄国人都不好意思说。
俄国人羞于说自己多少被外国人杀,二战被德国人杀了近300万战俘和1000万平民也没有整天挂在嘴上。


其实卡廷是毛子大清洗的一部分,同期毛子大概杀自己人杀了80万,毛子自己杀掉的红军军官比杀掉的波兰军官多了去,也比波兰20年代杀掉的红军军官多(不提士兵的话)。

所以卡廷主要是政治上的所谓阶级矛盾因素,并不完全出于种族矛盾。

还亏的是斯大林,如果毛子那边是托洛茨基和图哈切夫斯基当权,加上大清洗之前完全由犹太人组成的NKVD,这批波兰人恐怕被杀得更多。

其实卡廷是毛子大清洗的一部分,同期毛子大概杀自己人杀了80万,毛子自己杀掉的红军军官比杀掉的波兰军官多了去,也比波兰20年代杀掉的红军军官多(不提士兵的话)。

所以卡廷主要是政治上的所谓阶级矛盾因素,并不完全出于种族矛盾。

还亏的是斯大林,如果毛子那边是托洛茨基和图哈切夫斯基当权,加上大清洗之前完全由犹太人组成的NKVD,这批波兰人恐怕被杀得更多。
说句难听点的,波兰这种欧洲垫脚布早晚也是第四次被瓜分的命,就凭历史上干的那点龌龊事,亡国了都不可惜。

头一次见到给波兰洗地的,我都不知道有啥好洗的。
rainbowfire 发表于 2012-11-11 21:35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现在舆论偏袒波兰,完全是有失偏颇的
所谓墙倒众人推 加上背后黑手搅混水
zqyuan 发表于 2012-11-11 21:03
深仇大恨是一方面,一衣带水是另一方面

可能历史上同一家的孩子,老大跟了鹅毛大公成了俄国人,老二跟了 ...
宗教上也不对付,波兰是天主教,俄罗斯是东正教。
第5机械化军 发表于 2012-11-12 13:04
俄国人羞于说自己多少被外国人杀,二战被德国人杀了近300万战俘和1000万平民也没有整天挂在嘴上。
苏联从来没有否认德国人杀的平民,但是苏联人提过苏波战争时期波兰人有屠杀俘虏的行为吗?
底盘板载 发表于 2012-11-12 13:27
说句难听点的,波兰这种欧洲垫脚布早晚也是第四次被瓜分的命,就凭历史上干的那点龌龊事,亡国了都不可惜。 ...
现在也在干啊,不是由美国驻军,搞NMD吗
柴旭大王 发表于 2012-11-12 13:40
苏联从来没有否认德国人杀的平民,但是苏联人提过苏波战争时期波兰人有屠杀俘虏的行为吗?
除了德国杀苏联人杀得太多,几乎每家每户都死人没法不提以外,苏/俄很少把自己打扮成受害者和怨妇对这些小事喋喋不休。
第5机械化军 发表于 2012-11-12 13:50
除了德国杀苏联人杀得太多,几乎每家每户都死人没法不提以外,苏/俄很少把自己打扮成受害者和怨妇对这些小 ...
所谓波兰屠杀战俘这件事,波兰人不承认,俄国人也没提过,怎么就中国人发现了这个重大的历史事实。
oldcaticu44 发表于 2012-11-11 22:45
所以说历史上土耳其在欧洲跟波兰人血拼鄙人真不可怜他们!
那到冤枉波兰了。。。好歹人家是去救神罗的。。。最该怨当年出卖拜占庭的狗日威尼斯。。。
超大2008 发表于 2012-11-12 11:13
波兰复国后波兰民族主义者的理想版图就是波兰——立陶宛全盛时期的版图,可以嘲讽波兰人不自量力,但没有 ...
原来在20世纪的20-30年代,妄图执行帝国主义路线,建立一个奴役其他民族的东欧殖民帝国是“正确”的。你的是非观、价值观颠倒的可以。
更可笑“恢复历史版图的民族情节”,这种统治阶层拿来煽动民众的口号,和掩盖殖民野心的幌子,却被你当作是最核心的价值和历史事件的内因,幼稚得可以。
超大2008 发表于 2012-11-12 11:13
波兰复国后波兰民族主义者的理想版图就是波兰——立陶宛全盛时期的版图,可以嘲讽波兰人不自量力,但没有 ...
没有人认为他们的做法在当时是错误的?!看来毛子们只能算是熊~:D

按你这个说法,卡廷森林就没啥好说了,乌鸦笑猪黑~
柴旭大王 发表于 2012-11-12 14:00
所谓波兰屠杀战俘这件事,波兰人不承认,俄国人也没提过,怎么就中国人发现了这个重大的历史事实。
http://www.globoscope.ru/eng/content/articles/86/
外文网上到处可见的资料都是中国人编的?
Redbee 发表于 2012-11-12 14:42
没有人认为他们的做法在当时是错误的?!看来毛子们只能算是熊~

按你这个说法,卡廷森林就没啥好说了 ...
波兰提倡历史版图和我国以历史为依据提出南海与钓鱼岛归属本身就是如出一辙,莫非你以为这是错误的?
没啥好说?卡廷的性质是有组织有预谋针对战俘的屠杀行为,这在二战后对纳粹德国和军国日本的审判中都以同样的案例进行起诉,你认为好说还是不好说。
fdbiology 发表于 2012-11-12 14:13
原来在20世纪的20-30年代,妄图执行帝国主义路线,建立一个奴役其他民族的东欧殖民帝国是“正确”的。你 ...
奴役其它国家?笑惨了,这个名头怎么着也得苏联先戴,PS一下,自己搜搜波兰立陶宛来着,哦,还有苏联犹太人和波兰犹太人的待遇谁更好,另外还有一战后的乌克兰独立。
波兰民族本身就以其历史而骄傲,否则你以为凭什么能撑过亡国的百多年历史。
zqyuan 发表于 2012-11-12 11:51
你没理解我的说的话:远交近攻对秦国对六国是合理的,条件是秦强而六国弱;但是是对波兰不合适,原因是波 ...
恰恰是波兰完蛋才最终迎来了二战的总爆发,对于波兰而言,没有比当时做法更好的做法。无论是联德还是联苏,你认为波兰会得到更好的结局?
当然了,例如像希特勒上台时发动战争会更有意思,但不切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