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盟战争:从七年战争看一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8:52:56


1. 从美洲到中国:波及世界的欧洲七年大战
七年战争发生在1754年至1763年,而主要冲突则集中于1756年-1763年。当时欧洲上的主要强国均参与了这场战争,其影响覆盖了欧洲,北美,中美洲,西非海岸,印度,以及菲律宾。

这场战争由欧洲列强之间的对抗所驱动。英国与法国和西班牙在贸易与殖民地上相互竞争。同时普鲁士,这个日益崛起的强国与奥地利正同时在神圣罗马帝国的体系内外争夺霸权。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之后不久,列强间进行了“伙伴交换”("Switched Partner"):普鲁士与英国建立了联盟,同时互为传统对手的法国和奥地利缔结了同盟关系。英普同盟日后陆续有德意志小邦(特别是汉诺威)以及葡萄牙参与,而法奥同盟则包括瑞典,萨克森,以及后来加入的西班牙。俄罗斯帝国起初与奥地利同盟。但在1762年沙皇彼得三世即位后改变了立场,并同瑞典一样与普鲁士单独缔结了合约。

1763年法国,西班牙与英国签订的《巴黎和约》(Treaty of Paris),以及萨克森,奥地利与普鲁士签订的《胡贝尔图斯堡和约》 (Treaty of Hubertusburg)共同标志着战争的结束。这次战争在欧洲以攻城战,对城镇的纵火,以及造成惨重损失的野战而著称。战争总共造成了约90万~140万人死亡。

七年战争是法国革命战争前欧洲各主要国家都相继卷入的最后一次大规模战争,由于战场范围广,丘吉尔称之为真正的“世界战争”。在远东,俄国为了保证后方安全,防止清朝趁机扩展势力范围,于1755年唆使准格尔汗王达瓦齐和阿睦尔撒纳发动叛乱,一系列战争直到1760年才结束,牵制了乾隆帝的大部分兵力,因此中国清朝也间接地参与了战争。这次战争最大的赢家是英国。

七年战争是联盟战争。一切联盟战争都要求盟国之间协调一致,共同对敌。而七年战争的两大集团内部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战略上的分歧,尤以法奥俄集团更为严重。这个集团的各成员国不仅战略目标各异,形不成合力,而且互相拆台,使它们雄厚的战争潜力得不到应有的发挥,结果授敌以可乘之隙,犯了联盟战争之大忌。本来这次战争在多个时间节点存在结束的可能,但是正如同上一个世纪的“三十年战争”那样,联盟为各个参战国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源,使得这次大战足足进行了三十余场会战,数以万计的有生力量一再被歼灭, 直接推动了“会战”思想在欧洲的传播,代替了雇佣兵时代的“机动战”思想,为更加惨烈的“拿破仑战争”奠定了军事科学上的基础。似乎是一种预兆,二百年后的一战,完全就是七年战争的再组合版本和扩大版本。

2. 一战的真正误判:对联盟战争的低估
第一次世界大战(英语:World War I、WW I、Great War;简称一战)是一场于1914年7月28日至1918年11月11日间主要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战。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卷入这场战争。在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这场战争被称之为“世界大战”。由于主要战场在欧洲,故20世纪早期的中文又常称为“欧战”。战争过程主要是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的战斗。德国、奥匈、土耳其、保加利亚属同盟国阵营,英国、法国、日本、俄国﹑意大利和中国则属协约国阵营。在战争期间,很多亚洲、欧洲和美洲的国家加入协约国。中国于1917年8月14日对德、奥宣战。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大约有6,500万人参战,1,000万左右的人丧生,2,000万左右的人受伤。战争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据估计损失约1,700亿美元(当时币值)。

这里必须说明的是,“总体战”(Total War)尽管是鲁登道夫发明的一个概念,但是总体战的实践在人类战争史上并不鲜见。根据利德尔·哈特的研究,早期人类战争组织形式,是全体部落成员或城邦公民的战争,也就是说,人类最早的战争就是“全体的”,人人都有参战的义务。例如马拉松会战时,历史学家希罗多德也是步兵方阵的一员,所以他的《希波战争史》才会写的如此精彩。 凯撒的《高卢战记》里记录的高卢人作战,则是男人在前面冲锋陷阵,女人、儿童和老人在后方鼓劲呐喊。在《睡虎地秦墓竹简》里记载,所有身长七尺以上男子都要服兵役,墓主人年轻时便参加了国家的兵役检查。而在七年战争期间,普鲁士甚至把所有14岁以上男子征兵。可见,总体战有着悠久的历史。一旦与现代化的组织力量和工业结合起来,其威力无比强大。

那么欧洲各国当局到底低估了什么呢?有人从军事角度认为他们低估了现代工业的威力和速射机枪、火炮对于防守优势的加强;有人从经济角度认为低估了现代经济体系对战争的支持力度和战争破坏的惨烈;有人从政治角度认为是误判了帝国主义竞争的惨烈和对民族狂热的放纵。但是正如保罗·肯尼迪在《大国崛起》里面所论证的,如果抛开同盟的因素,几乎所有参战国家在某个时间点都将处于崩溃;法国1917年在失败的攻势作战后发生了兵变;奥匈帝国1916年遭到惨重损失几乎无法支持;意大利在北方前线同样损失惨重而失去了战力;俄国干脆在勃鲁西洛夫攻势后,由于前线的骇人听闻的伤亡最终引发了革命。但是在现代同盟体系下,这些国家大多坚持到了最后——尤其是美国的参战带来了巨额支援。这种情况与七年战争如出一辙(其实和三十年战争也是一样,当时如果不是瑞典、英国、法国纷纷加入争夺,这场战争早该结束了)。一个接着一个新生力量加入赌局,然后战火范围不断扩大,直至变成世界战争。同盟力量就是如此可怕。

3. 总结
对于现代战争来说,联盟战争是极为可怕的一种形式。毛泽东说,所谓政治就是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然而,联盟的存在令国家失去了判断利益取舍的灵活性,这也是为何英国在19世纪坚持不结盟的“大陆均衡政策”,美国在20世纪早期坚持“孤立主义”。我国也坚持“不称霸”的基本政策。称霸意味着要做盟主,做盟主意味着要承担其联盟内部的无限责任,意味着消耗巨大的国力在不必要的地域,反而为下一个强权的崛起腾出了空间。英国最终投入到对德国的围剿,不得不为美国和日本腾出了大西洋和太平洋;美国为了围剿苏联而要对中国修复关系,结果苏联陷入阿富汗之后遭到了多方的消耗。但是对于小国来说,联盟有时是安身立命的本钱,比如朝鲜和韩国,这也是为何半岛维持60年僵局的根本原因。“朝秦暮楚”,摇摆不定乃是现代国际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然而诸侯奔走不得保住社稷的,也比比皆是。对于中国来说,在此乱世自持的本钱,当是“尊王攘夷”,而不可陷入楚王“问鼎中原”式的争霸方式。“高筑墙,广积粮,不称霸”依旧是中国思考国际问题的出发点,要发展国防,发展经济,霸主或“称王”只是后人的评价罢了,而不应当像梁惠王那样时时刻刻问着怎么才能“称王”。在这样的乱世之中,应当多读读《管子》,这才是有益的,毕竟,“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1. 从美洲到中国:波及世界的欧洲七年大战
七年战争发生在1754年至1763年,而主要冲突则集中于1756年-1763年。当时欧洲上的主要强国均参与了这场战争,其影响覆盖了欧洲,北美,中美洲,西非海岸,印度,以及菲律宾。

这场战争由欧洲列强之间的对抗所驱动。英国与法国和西班牙在贸易与殖民地上相互竞争。同时普鲁士,这个日益崛起的强国与奥地利正同时在神圣罗马帝国的体系内外争夺霸权。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之后不久,列强间进行了“伙伴交换”("Switched Partner"):普鲁士与英国建立了联盟,同时互为传统对手的法国和奥地利缔结了同盟关系。英普同盟日后陆续有德意志小邦(特别是汉诺威)以及葡萄牙参与,而法奥同盟则包括瑞典,萨克森,以及后来加入的西班牙。俄罗斯帝国起初与奥地利同盟。但在1762年沙皇彼得三世即位后改变了立场,并同瑞典一样与普鲁士单独缔结了合约。

1763年法国,西班牙与英国签订的《巴黎和约》(Treaty of Paris),以及萨克森,奥地利与普鲁士签订的《胡贝尔图斯堡和约》 (Treaty of Hubertusburg)共同标志着战争的结束。这次战争在欧洲以攻城战,对城镇的纵火,以及造成惨重损失的野战而著称。战争总共造成了约90万~140万人死亡。

七年战争是法国革命战争前欧洲各主要国家都相继卷入的最后一次大规模战争,由于战场范围广,丘吉尔称之为真正的“世界战争”。在远东,俄国为了保证后方安全,防止清朝趁机扩展势力范围,于1755年唆使准格尔汗王达瓦齐和阿睦尔撒纳发动叛乱,一系列战争直到1760年才结束,牵制了乾隆帝的大部分兵力,因此中国清朝也间接地参与了战争。这次战争最大的赢家是英国。

七年战争是联盟战争。一切联盟战争都要求盟国之间协调一致,共同对敌。而七年战争的两大集团内部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战略上的分歧,尤以法奥俄集团更为严重。这个集团的各成员国不仅战略目标各异,形不成合力,而且互相拆台,使它们雄厚的战争潜力得不到应有的发挥,结果授敌以可乘之隙,犯了联盟战争之大忌。本来这次战争在多个时间节点存在结束的可能,但是正如同上一个世纪的“三十年战争”那样,联盟为各个参战国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源,使得这次大战足足进行了三十余场会战,数以万计的有生力量一再被歼灭, 直接推动了“会战”思想在欧洲的传播,代替了雇佣兵时代的“机动战”思想,为更加惨烈的“拿破仑战争”奠定了军事科学上的基础。似乎是一种预兆,二百年后的一战,完全就是七年战争的再组合版本和扩大版本。

5f89488anb5eda5267ccf&690.jpg (27.94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10-7 15:20 上传


2. 一战的真正误判:对联盟战争的低估
第一次世界大战(英语:World War I、WW I、Great War;简称一战)是一场于1914年7月28日至1918年11月11日间主要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战。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卷入这场战争。在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这场战争被称之为“世界大战”。由于主要战场在欧洲,故20世纪早期的中文又常称为“欧战”。战争过程主要是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的战斗。德国、奥匈、土耳其、保加利亚属同盟国阵营,英国、法国、日本、俄国﹑意大利和中国则属协约国阵营。在战争期间,很多亚洲、欧洲和美洲的国家加入协约国。中国于1917年8月14日对德、奥宣战。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大约有6,500万人参战,1,000万左右的人丧生,2,000万左右的人受伤。战争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据估计损失约1,700亿美元(当时币值)。

400px-Map_1914_WWI_Alliances.jpg (53.98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10-7 15:18 上传


这里必须说明的是,“总体战”(Total War)尽管是鲁登道夫发明的一个概念,但是总体战的实践在人类战争史上并不鲜见。根据利德尔·哈特的研究,早期人类战争组织形式,是全体部落成员或城邦公民的战争,也就是说,人类最早的战争就是“全体的”,人人都有参战的义务。例如马拉松会战时,历史学家希罗多德也是步兵方阵的一员,所以他的《希波战争史》才会写的如此精彩。 凯撒的《高卢战记》里记录的高卢人作战,则是男人在前面冲锋陷阵,女人、儿童和老人在后方鼓劲呐喊。在《睡虎地秦墓竹简》里记载,所有身长七尺以上男子都要服兵役,墓主人年轻时便参加了国家的兵役检查。而在七年战争期间,普鲁士甚至把所有14岁以上男子征兵。可见,总体战有着悠久的历史。一旦与现代化的组织力量和工业结合起来,其威力无比强大。

那么欧洲各国当局到底低估了什么呢?有人从军事角度认为他们低估了现代工业的威力和速射机枪、火炮对于防守优势的加强;有人从经济角度认为低估了现代经济体系对战争的支持力度和战争破坏的惨烈;有人从政治角度认为是误判了帝国主义竞争的惨烈和对民族狂热的放纵。但是正如保罗·肯尼迪在《大国崛起》里面所论证的,如果抛开同盟的因素,几乎所有参战国家在某个时间点都将处于崩溃;法国1917年在失败的攻势作战后发生了兵变;奥匈帝国1916年遭到惨重损失几乎无法支持;意大利在北方前线同样损失惨重而失去了战力;俄国干脆在勃鲁西洛夫攻势后,由于前线的骇人听闻的伤亡最终引发了革命。但是在现代同盟体系下,这些国家大多坚持到了最后——尤其是美国的参战带来了巨额支援。这种情况与七年战争如出一辙(其实和三十年战争也是一样,当时如果不是瑞典、英国、法国纷纷加入争夺,这场战争早该结束了)。一个接着一个新生力量加入赌局,然后战火范围不断扩大,直至变成世界战争。同盟力量就是如此可怕。

3. 总结
对于现代战争来说,联盟战争是极为可怕的一种形式。毛泽东说,所谓政治就是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然而,联盟的存在令国家失去了判断利益取舍的灵活性,这也是为何英国在19世纪坚持不结盟的“大陆均衡政策”,美国在20世纪早期坚持“孤立主义”。我国也坚持“不称霸”的基本政策。称霸意味着要做盟主,做盟主意味着要承担其联盟内部的无限责任,意味着消耗巨大的国力在不必要的地域,反而为下一个强权的崛起腾出了空间。英国最终投入到对德国的围剿,不得不为美国和日本腾出了大西洋和太平洋;美国为了围剿苏联而要对中国修复关系,结果苏联陷入阿富汗之后遭到了多方的消耗。但是对于小国来说,联盟有时是安身立命的本钱,比如朝鲜和韩国,这也是为何半岛维持60年僵局的根本原因。“朝秦暮楚”,摇摆不定乃是现代国际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然而诸侯奔走不得保住社稷的,也比比皆是。对于中国来说,在此乱世自持的本钱,当是“尊王攘夷”,而不可陷入楚王“问鼎中原”式的争霸方式。“高筑墙,广积粮,不称霸”依旧是中国思考国际问题的出发点,要发展国防,发展经济,霸主或“称王”只是后人的评价罢了,而不应当像梁惠王那样时时刻刻问着怎么才能“称王”。在这样的乱世之中,应当多读读《管子》,这才是有益的,毕竟,“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本朝又是最大书架。
不管怎么战,意大利永远都是猪队友!
中国联盟战最大特色就是打完外面的,然后联盟内部翻脸继续打
一战开打是因为有个刺客,其实没这个刺客,也会开打,只是开战点火方式不同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