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雨中的企业号航天飞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4 14:14:34


The space shuttle Enterprise is draped with torn fabric that had protected it before Sandy passed though, leaving the spacecraft shrouded on the deck of the Intrepid Sea, Air & Space Museum, on the Hudson River in New York, on October 30, 2012. (AP Photo/Peter Morgan)

被编织布覆盖的企业号航天飞机,可见垂尾受轻微损坏。

链接里面还有不少Sandy过后的照片,非常震撼。
http://www.theatlantic.com/infoc ... er-landfall/100396/

2011年12月12号,企业号被吊运上海空博物馆的无畏号航母上。





这就是老兵的境遇么?真是凄凉啊……

s_s44_52748016.jpg (175.85 KB, 下载次数: 4)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2-11-3 15:38 上传



The space shuttle Enterprise is draped with torn fabric that had protected it before Sandy passed though, leaving the spacecraft shrouded on the deck of the Intrepid Sea, Air & Space Museum, on the Hudson River in New York, on October 30, 2012. (AP Photo/Peter Morgan)

被编织布覆盖的企业号航天飞机,可见垂尾受轻微损坏。

链接里面还有不少Sandy过后的照片,非常震撼。
http://www.theatlantic.com/infoc ... er-landfall/100396/

2011年12月12号,企业号被吊运上海空博物馆的无畏号航母上。

1280px-Space_Shuttle_Enterprise_delivered_to_the_Intrepid_Museum.jpg (215.76 KB, 下载次数: 5)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2-11-3 15:45 上传





这就是老兵的境遇么?真是凄凉啊……
MD的确厉害呀!!至今我们仍未尝试过在跑道上返回的滋味......
破烂都要进垃圾堆!不管你愿意不愿意!!
进博物馆还算凄凉啊,那进飞机坟场的怎么算
称作奋进号的比较多
fugui 发表于 2012-11-4 00:58
称作奋进号的比较多
Endeavor 是另外一架,在洛杉矶呢。
Enterprise 是试验机。
称作奋进号的比较多
这一架是从未上天的验证机,奋进号是另一架。
变成舰载机展览?无语了
fugui 发表于 2012-11-4 00:58
称作奋进号的比较多
0V101和OV105不是同一架航天飞机
lotus 发表于 2012-11-4 10:29
Endeavor 是另外一架,在洛杉矶呢。
Enterprise 是试验机。

那个航天飞机叫Endeavour,不是Endeavor,来自古英式英语
走向你我 发表于 2012-11-3 19:02
破烂都要进垃圾堆!不管你愿意不愿意!!
如果美帝敢于扔这个破烂的话,我想土鳖还是很愿意当个收破烂的人的。。。
感谢三位朋友指正呵呵
进博物馆还算凄凉啊,那进飞机坟场的怎么算
有些处境就好些,起码有瓦遮头。
运10状况如何了?
比暴风雪号境遇好多了
要看飞机退役有多惨,还是去俄罗斯吧,万里飞机坟场,那叫一个惨!!
MD最新的舰载机么
这飞机今年8月还去看过
2012-11-5 12:34 上传



谈起‘垃圾点’,这个更像一点。{:soso_e129:}





谈起‘垃圾点’,这个更像一点。{:soso_e129:}

b_large_czw1_2e640006ca0e5c44.jpg (87.87 KB, 下载次数: 3)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2-11-5 17:13 上传



5zoaw8.jpg (180.35 KB, 下载次数: 2)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2-11-5 17:07 上传

miaomiaomiao 发表于 2012-11-5 17:08
谈起‘垃圾点’,这个更像一点。
蛋疼死了,天价造出来没用两次进垃圾堆。
miaomiaomiao 发表于 2012-11-5 17:08
谈起‘垃圾点’,这个更像一点。
这个是挑战者?
neogong349 发表于 2012-11-5 20:40
这个是挑战者?
苏联的暴风雪。厂房塌了。。
a13937114111 发表于 2012-11-5 20:49
苏联的暴风雪。厂房塌了。。
太悲催了。。。

neogong349 发表于 2012-11-5 20:58
太悲催了。。。


一起悲催的还有厂房上的工人,8人死亡,不过他们不是执行太空任务,估计抚恤不会太多。

坐美国的航天飞机上天,很危险,是有可能死人的,但坐毛子航飞机上面的天棚,也是同样的危险。
neogong349 发表于 2012-11-5 20:58
太悲催了。。。


一起悲催的还有厂房上的工人,8人死亡,不过他们不是执行太空任务,估计抚恤不会太多。

坐美国的航天飞机上天,很危险,是有可能死人的,但坐毛子航飞机上面的天棚,也是同样的危险。
F44 发表于 2012-11-4 12:25
那个航天飞机叫Endeavour,不是Endeavor,来自古英式英语
這兩個拼法通用  美國人通常拼成 Endeavor
NASA 選擇用古老拼法
是因此機以發現澳洲紐西蘭的英國軍艦 HMS Endeavour 命名
miaomiaomiao 发表于 2012-11-5 23:45
一起悲催的还有厂房上的工人,8人死亡,不过他们不是执行太空任务,估计抚恤不会太多。

坐美国的航天 ...
一次死的人比爆一个挑战者死的人还多。。。
进取号啊,谢耳朵的最爱的说。
neogong349 发表于 2012-11-6 08:10
一次死的人比爆一个挑战者死的人还多。。。
挑战者其实没爆,液氢液氧气化形成的巨大气动压力把它打解体了而已,整个过程都没发生爆炸
挑战者其实没爆,液氢液氧气化形成的巨大气动压力把它打解体了而已,整个过程都没发生爆炸
中国彩电80年代末就普及了。
ping.shakl 发表于 2012-11-9 13:53
中国彩电80年代末就普及了。
但科普工作的难题直至今天也没解决

在T+74.140,挑战者号下传最后一组数据之前,NASA收集了足够的数据。

在T+72.974,液氧箱内部压力下降,证明此前一直存在问题的液氢箱的下部发生泄漏,气化的液氢推动液氢箱向上位移,挤裂了液氧箱,此时如果有爆炸,压力传感器将不可能传回下降的数据,火焰传感器也不可能不发出报警信号。

T+73.134,右侧固体火箭助推器撞击液氢箱,液氢箱彻底破裂,同时导致液氧箱破裂,大量液氢液氧泄漏,但0.013秒后才检测到有水产生,证明只有极少量液氢液氧被明火引燃,同时,压力传感器和火焰传感器依然没有提供有爆炸产生倾向的数据。

T+73.172,挑战者号接受到了20G的过载,0.221秒后,SSME主发动机因为燃料压力下降到红线以下而启动紧急关机程序,证明此时挑战者号的机身还很完整,主发动机、主计算机、电气系统、通讯系统依然在工作,1.425秒后,E204的图像才首次确认挑战者号的机身前段脱离了机身中段,一切都证明根本没有爆炸发生,挑战者号解体于液氢液氧气化带来的巨大气动压力,如果有爆炸发生,几百吨液氢液氧将瞬间把挑战者号炸成碎片。

只是,科普不到位啊,很多人看见液氢液氧气化形成的烟云,以及固体火箭助推器喷出的尾焰,就说是爆炸了,本人虽然不才,但航天飞机还是见过3个的,STS-51L任务的事故报告和遥感系统记录还是粗略看过的。
F44 发表于 2012-11-9 22:29
但科普工作的难题直至今天也没解决

在T+74.140,挑战者号下传最后一组数据之前,NASA收集了足够的数据 ...
感谢科普。
会不会有纪录片描述这悲壮一幕?
F44 发表于 2012-11-9 22:29
但科普工作的难题直至今天也没解决

在T+74.140,挑战者号下传最后一组数据之前,NASA收集了足够的数据 ...
这么说,如果航天飞机的驾驶舱如果当年做成可分离的救生逃逸舱的话,这些宇航员还有活命的希望?

太可惜了,如果当初不省这些银子就好了。要是我决策,驾驶舱就是个独立的返回舱,一拽就走,说不定连哥伦比亚号那样的事故都能活下来。估计需要多花2吨的代价吧。

miaomiaomiao 发表于 2012-11-9 22:51
这么说,如果航天飞机的驾驶舱如果当年做成可分离的救生逃逸舱的话,这些宇航员还有活命的希望?

太可 ...


其实NASA一直认为即使当时挑战者号里的人穿了宇航服,他们其中比较幸运的人都有可能会活下来,所以自STS-51L任务失败以后,NASA宇航员再也不能只穿着一身运动服坐航天飞机了。

当年设计航天飞机的时候,本来有逃生系统,和你说的那种方案大体差不多,但NASA认为航天飞机绝对安全,不需要那些东西。

但说实话,这次事故和航天飞机一点关系没有,全是NASA那帮二货自作自受,明知气温和气象条件都不行,还要射,结果低温连续灭了主密封圈和备密封圈,但按照技术要求,密封圈失效并不致命,氧化铝会立即封堵在密封圈该封堵的开口上,但后来又来了两次在美国载人航天史上都很罕见的风切变,直接把氧化铝密封层打碎。这个时候,STS-51L任务不可能成功,但也不至于死人,如果启动轨道器逃逸程序,挑战者号可以靠自带的15吨燃料和2台轨道机动发动机返回卡角。关键在于,从T+58.978开始,一直到15秒后灾难发生,挑战者号连续发出了右助推器压力异常、右助推器推力下降、液氢箱压力异常、液氢箱泄压阀开启、助推器应急偏转程序、主发动机应急偏转程序等等信号,这些,无论是驾驶员,还是休斯顿的控制室,都能看得到,但当时谁也没去看,只要有一个人在看,都不至于死人。你可以看一下,1980年代NASA发射航天飞机时,休斯顿的控制室里只坐着零零星星的一些人,倒是后面站着看热闹的人不少,当时他们认为航天飞机就是安全,和民航飞机是一样的,不用管那么多。
miaomiaomiao 发表于 2012-11-9 22:51
这么说,如果航天飞机的驾驶舱如果当年做成可分离的救生逃逸舱的话,这些宇航员还有活命的希望?

太可 ...


其实NASA一直认为即使当时挑战者号里的人穿了宇航服,他们其中比较幸运的人都有可能会活下来,所以自STS-51L任务失败以后,NASA宇航员再也不能只穿着一身运动服坐航天飞机了。

当年设计航天飞机的时候,本来有逃生系统,和你说的那种方案大体差不多,但NASA认为航天飞机绝对安全,不需要那些东西。

但说实话,这次事故和航天飞机一点关系没有,全是NASA那帮二货自作自受,明知气温和气象条件都不行,还要射,结果低温连续灭了主密封圈和备密封圈,但按照技术要求,密封圈失效并不致命,氧化铝会立即封堵在密封圈该封堵的开口上,但后来又来了两次在美国载人航天史上都很罕见的风切变,直接把氧化铝密封层打碎。这个时候,STS-51L任务不可能成功,但也不至于死人,如果启动轨道器逃逸程序,挑战者号可以靠自带的15吨燃料和2台轨道机动发动机返回卡角。关键在于,从T+58.978开始,一直到15秒后灾难发生,挑战者号连续发出了右助推器压力异常、右助推器推力下降、液氢箱压力异常、液氢箱泄压阀开启、助推器应急偏转程序、主发动机应急偏转程序等等信号,这些,无论是驾驶员,还是休斯顿的控制室,都能看得到,但当时谁也没去看,只要有一个人在看,都不至于死人。你可以看一下,1980年代NASA发射航天飞机时,休斯顿的控制室里只坐着零零星星的一些人,倒是后面站着看热闹的人不少,当时他们认为航天飞机就是安全,和民航飞机是一样的,不用管那么多。
F44 发表于 2012-11-9 13:48
挑战者其实没爆,液氢液氧气化形成的巨大气动压力把它打解体了而已,整个过程都没发生爆炸
爆炸本来就是气体急速膨胀。 我猜你想说没有出现爆轰(detonation), 可是爆轰也好爆燃也好, 都是爆炸。


挑战者号的飞飞甚至是在昏迷状态下被淹死的。
另外企业号是打算做正式航天飞机上天的,但不断地测试,还不如再造一架划算和省心,所以就成了小白兔了

挑战者号的飞飞甚至是在昏迷状态下被淹死的。
另外企业号是打算做正式航天飞机上天的,但不断地测试,还不如再造一架划算和省心,所以就成了小白兔了
鬼眼老三 发表于 2012-11-10 17:08
爆炸本来就是气体急速膨胀。 我猜你想说没有出现爆轰(detonation), 可是爆轰也好爆燃也好, 都是爆炸。
气体膨胀这谁都知道了,当时NASA主要的调查点在于有没有generation of high temperatures,也就是液氢液氧有没有燃烧,如果没有燃烧,只是由液态转化为气态,那么这种膨胀释放的能量、产生的体积变化和波传导距离其实并不大,还不足以被定义为explosion。在后来NASA提供给白宫和国会的事故报告中,也提到了No explosion。
2012-11-11 20:35 上传

MD的确厉害呀!!
MikeH 发表于 2012-11-6 00:42
這兩個拼法通用  美國人通常拼成 Endeavor
NASA 選擇用古老拼法
是因此機以發現澳洲紐西蘭的英國軍艦  ...
我很长一段时间一直以为这两是同名异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