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涡扇发动机五十年发展血泪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7:00:21


中国涡扇发动机五十年发展血泪史


涡扇发动机全称为涡轮风扇发动机,主要优点是油耗低,最先进的涡扇发动机推力也不比涡喷的小,所以涡扇发动机是绝大多数现代飞机采用的发动机技术,三代战机更是无一例外全部采用了涡扇发动机。上世纪50年代美国普惠公司推出世界上首台涡扇发动机。中国不甘落寞,奋起直追,在1963年也开始启动涡扇发动机的研制工作,因为很多细节和项目还没解密,所以下面只是这四十七年发展史的一览表。


1963年,涡扇五项目启动

1964年,另一个涡扇发动机项目"涡扇六"相继启动

1968年,涡扇六实现台架试车

1970年, 根据三机部的要求,成都发动机厂从1970年起就承担涡扇8(WS-8)发动机的试制任务。于1971年3月基本完成整机设计和资料编制工作,1972年完成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的测定任务。涡扇8发动机是仿制美国JT-3D的大推力涡扇发动机,配备给瞄着波音707开发的运十大客机用。

1971年12月,三机部和市国防工办研究决定,将涡扇8发动机的设计复测工作由成都转到上海汽附一厂进行。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正式访华。中国开始和英国罗罗公司接触,谈判希望引进生产斯贝MK-511型民用涡扇发动机一事。

1973年,涡扇五发展严重滞后,生产质量也严重下降,配套的某战机项目决定放弃换装涡扇五发动机的计划,涡扇五项目被迫下马,以失败告终。

1974年,三机部和上海市共同对涡扇8发动机进行定型前必做的18项试验项目。在18项试验中,强度振动试验占13项,其中大部分又是以热端部件为主,性能试验几乎都集中在燃烧部件。试验结果表明,所选用的材料、结构、热处理和表面处理工艺都是合适的。

1974年英方处于抑制苏联的动机,英国罗罗公司主动提出可以提供斯贝MK-202型军用涡扇发动机的生产许可证,中方惊喜的马上同意。

1975年12月13日,中英双方正式签订斯贝MK-202型军用涡扇发动机引进合同。合同规定中国可以按照许可证在中国国内生产组装此型发动机。斯贝MK-202型涡扇发动机推力为9325公斤,自重1857公斤,推重比5.02,属于中型推力双转子涡扇发动机。斯贝MK-202使中国航空界首次接触到西方国际水准的涡扇发动机技术,造成对中国航空业界极大的震撼和无数的工艺技术改革浪潮,是中国涡扇发动机发展的里程碑。

1979年,中国装配出首台斯贝MK-202样机,并通过了150小时试车的考验,

1980年,中国装配的两台斯贝MK-202发动机在英国罗罗公司顺利通过各项主要性能的试车考验,中国装配生产斯贝MK-202发动机宣告成功。中国同时开始MK-202发动机国产化的行动并开始考虑山寨MK-202发动机的项目。

1980年10月,涡扇六性能达到设计指标。

1982年10月, 涡扇六通过规定试车。

1982年,上海市航办批准装有国产涡扇8发动机的波音707飞机升空试飞。此项工厂验证性试飞技术由航发厂负责,试飞任务由上飞厂、飞机研究所、航发厂共同完成。 试飞顺利地完成了试飞大纲规定的地面及飞行试验项目,共计8个起落、飞行21小时46分,地面开车11小时05分。测试结果均符合设计要求。

1983年,涡扇六项目发展严重滞后,配套的多型战机与运输机(歼九、歼十三、强六)

项目再次因等不及而决定放弃采用涡扇六发动机或飞机研制计划本身也下了马,有着二十年历史

的涡扇六项目遂失败下马。

1984-1985年,仿制美国JT-3D的涡扇八WS-8发动机下马。涡扇八发动机之前试制了3轮12台,累计地面台架试车2200小时(3台发动机,373小时42分+681小时22分+1146小时),空中试飞(1台发动机串装在707上)21小时46分。

1986年,涡扇十项目(WS-10)启动,项目被命名为“太行”项目,目的是开发大推力的新一代涡扇发动机。WS-10“太行”设计方案来源于中国购进空客时接触到的美国通用电器(GE)和法国斯奈克玛(snecma) 合作生产的CFM-56民用发动机技术,中国通过对CFM-56运用逆向工程技术取得了一定的技术与设计方案,“太行”的制造工艺来源于斯贝MK-202的技术。CFM-56民用发动机,推力10886公斤,自重2005公斤,推重比 5.4,斯贝MK202军用发动机,推力9325公斤,自重1857公斤,推重比5.02,因CFM-56性能略胜,所以“太行”决定采用CFM-56设计方案。涡扇十项目在中国引进苏-27后还衍生出过短命的涡扇-10A计划,目的是山寨AL-31F发动机。

1995年,国产化率达到了70%的斯贝MK-202发动机国产版样机完成150小时试车。国产版的斯贝MK-202发动机被编号为涡扇九(WS-9)发动机。

1995年,为山寨苏-27的俄罗斯AL-31F发动机而产生的涡扇十衍生计划涡扇-10A被放弃。中央军委做出决定,涡扇十项目原版的“太行”发动机不仅要能装上歼11(国产版苏27、苏30),而且还要装在当时正在开发的歼十战斗机上。这就意味着,这次如果涡扇十再不成功,中国两种主战机型都将无国产发动机可用,这就是所谓的“一发拖两机”的大胆决定。但愿这个“拖”是拖动的“拖”,不是“拖后腿”的“拖”。

1999年,全面国产化斯贝MK-202发动机(既是所有零件全部国产化)的项目正式启动,项目被命名为“秦岭”发动机项目。为了生产三万六千个零件中30%中国不能生产的关键部件,中国航空业又开始了一轮工艺技术改革的浪潮。

2001年10月27日,第一台所有零件全部国产化的斯贝MK-202军用涡扇发动机通过全面测试,宣布国产化成功。该国产版斯贝MK-202中型推力双转子军用涡扇发动机被正式命名为“秦岭”发动机。

2002年六月一日,第一台“秦岭”发动机被装配在国产“飞豹”双发战机上,首次上天飞行成功。斯贝MK-202发动机所有零件全部国产化的涡扇九(WS-9)行动遂大功告成。

2004年,涡扇十(WS-10)项目进展严重受阻,“太行”发动机测试中遇到和“昆仑”涡喷发动机同样的喘振停车的重大故障。

2005年,涡扇十(WS-10)项目经过全面改进的第一台“太行”发动机通过各项测试,获得了军方可以装上飞机的许可。

2009年,第一台“太行”发动机装配在歼十上首飞成功。后续量产成熟化过程开始,直至今日2012年仍在持续进行。

中国涡扇发动机五十年发展血泪史


涡扇发动机全称为涡轮风扇发动机,主要优点是油耗低,最先进的涡扇发动机推力也不比涡喷的小,所以涡扇发动机是绝大多数现代飞机采用的发动机技术,三代战机更是无一例外全部采用了涡扇发动机。上世纪50年代美国普惠公司推出世界上首台涡扇发动机。中国不甘落寞,奋起直追,在1963年也开始启动涡扇发动机的研制工作,因为很多细节和项目还没解密,所以下面只是这四十七年发展史的一览表。


1963年,涡扇五项目启动

1964年,另一个涡扇发动机项目"涡扇六"相继启动

1968年,涡扇六实现台架试车

1970年, 根据三机部的要求,成都发动机厂从1970年起就承担涡扇8(WS-8)发动机的试制任务。于1971年3月基本完成整机设计和资料编制工作,1972年完成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的测定任务。涡扇8发动机是仿制美国JT-3D的大推力涡扇发动机,配备给瞄着波音707开发的运十大客机用。

1971年12月,三机部和市国防工办研究决定,将涡扇8发动机的设计复测工作由成都转到上海汽附一厂进行。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正式访华。中国开始和英国罗罗公司接触,谈判希望引进生产斯贝MK-511型民用涡扇发动机一事。

1973年,涡扇五发展严重滞后,生产质量也严重下降,配套的某战机项目决定放弃换装涡扇五发动机的计划,涡扇五项目被迫下马,以失败告终。

1974年,三机部和上海市共同对涡扇8发动机进行定型前必做的18项试验项目。在18项试验中,强度振动试验占13项,其中大部分又是以热端部件为主,性能试验几乎都集中在燃烧部件。试验结果表明,所选用的材料、结构、热处理和表面处理工艺都是合适的。

1974年英方处于抑制苏联的动机,英国罗罗公司主动提出可以提供斯贝MK-202型军用涡扇发动机的生产许可证,中方惊喜的马上同意。

1975年12月13日,中英双方正式签订斯贝MK-202型军用涡扇发动机引进合同。合同规定中国可以按照许可证在中国国内生产组装此型发动机。斯贝MK-202型涡扇发动机推力为9325公斤,自重1857公斤,推重比5.02,属于中型推力双转子涡扇发动机。斯贝MK-202使中国航空界首次接触到西方国际水准的涡扇发动机技术,造成对中国航空业界极大的震撼和无数的工艺技术改革浪潮,是中国涡扇发动机发展的里程碑。

1979年,中国装配出首台斯贝MK-202样机,并通过了150小时试车的考验,

1980年,中国装配的两台斯贝MK-202发动机在英国罗罗公司顺利通过各项主要性能的试车考验,中国装配生产斯贝MK-202发动机宣告成功。中国同时开始MK-202发动机国产化的行动并开始考虑山寨MK-202发动机的项目。

1980年10月,涡扇六性能达到设计指标。

1982年10月, 涡扇六通过规定试车。

1982年,上海市航办批准装有国产涡扇8发动机的波音707飞机升空试飞。此项工厂验证性试飞技术由航发厂负责,试飞任务由上飞厂、飞机研究所、航发厂共同完成。 试飞顺利地完成了试飞大纲规定的地面及飞行试验项目,共计8个起落、飞行21小时46分,地面开车11小时05分。测试结果均符合设计要求。

1983年,涡扇六项目发展严重滞后,配套的多型战机与运输机(歼九、歼十三、强六)

项目再次因等不及而决定放弃采用涡扇六发动机或飞机研制计划本身也下了马,有着二十年历史

的涡扇六项目遂失败下马。

1984-1985年,仿制美国JT-3D的涡扇八WS-8发动机下马。涡扇八发动机之前试制了3轮12台,累计地面台架试车2200小时(3台发动机,373小时42分+681小时22分+1146小时),空中试飞(1台发动机串装在707上)21小时46分。

1986年,涡扇十项目(WS-10)启动,项目被命名为“太行”项目,目的是开发大推力的新一代涡扇发动机。WS-10“太行”设计方案来源于中国购进空客时接触到的美国通用电器(GE)和法国斯奈克玛(snecma) 合作生产的CFM-56民用发动机技术,中国通过对CFM-56运用逆向工程技术取得了一定的技术与设计方案,“太行”的制造工艺来源于斯贝MK-202的技术。CFM-56民用发动机,推力10886公斤,自重2005公斤,推重比 5.4,斯贝MK202军用发动机,推力9325公斤,自重1857公斤,推重比5.02,因CFM-56性能略胜,所以“太行”决定采用CFM-56设计方案。涡扇十项目在中国引进苏-27后还衍生出过短命的涡扇-10A计划,目的是山寨AL-31F发动机。

1995年,国产化率达到了70%的斯贝MK-202发动机国产版样机完成150小时试车。国产版的斯贝MK-202发动机被编号为涡扇九(WS-9)发动机。

1995年,为山寨苏-27的俄罗斯AL-31F发动机而产生的涡扇十衍生计划涡扇-10A被放弃。中央军委做出决定,涡扇十项目原版的“太行”发动机不仅要能装上歼11(国产版苏27、苏30),而且还要装在当时正在开发的歼十战斗机上。这就意味着,这次如果涡扇十再不成功,中国两种主战机型都将无国产发动机可用,这就是所谓的“一发拖两机”的大胆决定。但愿这个“拖”是拖动的“拖”,不是“拖后腿”的“拖”。

1999年,全面国产化斯贝MK-202发动机(既是所有零件全部国产化)的项目正式启动,项目被命名为“秦岭”发动机项目。为了生产三万六千个零件中30%中国不能生产的关键部件,中国航空业又开始了一轮工艺技术改革的浪潮。

2001年10月27日,第一台所有零件全部国产化的斯贝MK-202军用涡扇发动机通过全面测试,宣布国产化成功。该国产版斯贝MK-202中型推力双转子军用涡扇发动机被正式命名为“秦岭”发动机。

2002年六月一日,第一台“秦岭”发动机被装配在国产“飞豹”双发战机上,首次上天飞行成功。斯贝MK-202发动机所有零件全部国产化的涡扇九(WS-9)行动遂大功告成。

2004年,涡扇十(WS-10)项目进展严重受阻,“太行”发动机测试中遇到和“昆仑”涡喷发动机同样的喘振停车的重大故障。

2005年,涡扇十(WS-10)项目经过全面改进的第一台“太行”发动机通过各项测试,获得了军方可以装上飞机的许可。

2009年,第一台“太行”发动机装配在歼十上首飞成功。后续量产成熟化过程开始,直至今日2012年仍在持续进行。
工业基础薄弱
真是不容易啊 从无到有是个艰苦而又兴奋和快乐的过程,迈过了那道坎,前面一片光明!!
不容易。RR当年为了搞涡扇都直接把自己搞得破产倒闭了,其难度可想而知,西要大量的投入和时间,哪怕对于老牌工业强国都是这样。
我不认为昆仑以前中国搞过飞机涡轮发动机,只能算生产过。
怪不得我们班主任说太行是抄CFM-56的。。。
15成功以后兔子的发动机工业才算赶上世界水平吧
航空心脏病必将会被终结!
太不容易了
加油TB!
基础材料太重要了。额。为嘛我觉得学校材料学院的到处参加什么乱七八糟活动不去好好学习。。
这东西没什么好说的,需要长期不断努力。
而且必须脚踏实地才行。
相信国家。。。。。。
这是高精尖的玩意
就是要几十年以至更久的积累
而且还有很好的工业底子
一把辛酸泪!
没办法啊,基础太差了。
真的是血泪史啊 土鳖加油!
继续加油吧,这东西只能靠自己!
靠积累,靠人材。怕的就是猪头领导瞎折腾。
WS-15的推重比大概能达到多少?
augsting 发表于 2012-11-3 13:05
工业基础薄弱
补历史旧账啊
如此看来我们笑阿三“光辉”三十年不服役不也是五十步笑百步吗
ws10a到底是怎么回事?筷子上的是十还是十a啊
悲催啊,一个秦岭25年,一个太行又25年,还都是逆向的,兔子的发动机还是短板,要加油啊
kunhua922 发表于 2012-11-3 20:57
如此看来我们笑阿三“光辉”三十年不服役不也是五十步笑百步吗
光辉是一个基本的壳子都搞成这样。。。。。发动机难产其实不算丢脸,因为这个世界上能搞得屈指可数。但你印度作为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连步枪和子弹都不能自给,到处去吹牛跑火车。你觉得两个一样吗?
kunhua922 发表于 2012-11-3 20:57
如此看来我们笑阿三“光辉”三十年不服役不也是五十步笑百步吗
你真相了。
RMB+人才。希望五年内有大的突破。。
呵呵,有体制的原因,有一个馒头和四个馒头的原因,还有懦夫和倚赖的原因,但楼主没有说当年关于钱的原因也是之一.
kunhua922 发表于 2012-11-3 20:57
如此看来我们笑阿三“光辉”三十年不服役不也是五十步笑百步吗
阿三如果肯埋头低调发展,不吹牛,不是总和中国比,不是非要讨口头上的便宜,谁会嘲笑他们呢,大家咋不嘲笑伊朗呢
TG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几十年来一直坚持发动机为飞机服务的2B观念,而王师美帝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早在二战时就认识了飞机必须为发动机服务的客观规律!
如此看来我们笑阿三“光辉”三十年不服役不也是五十步笑百步吗
我们j10都服役多年了,你说能不能笑三哥呢
脚踏实地
航发,不愧为工业的明珠。
真的是血和泪啊。
衷心希望我国的航空发动机能早日赶超。


没有摸透客观规律就匆忙上马项目,加上工业能力上的巨大差距导致国产涡扇长时间的只开花不结果!

没有摸透客观规律就匆忙上马项目,加上工业能力上的巨大差距导致国产涡扇长时间的只开花不结果!
看了这个kc刷白
这个还真是“体质”问题,发动机都是围绕主机研制的,主机下马,发动机就夭折。

如果有脱离主机的发动机预研就好了,即使不装机,作为技术储备也好。
kunhua922 发表于 2012-11-3 20:57
如此看来我们笑阿三“光辉”三十年不服役不也是五十步笑百步吗
此言差矣 三锅自1947年独立以来 其工业基础和国际环境远好于兔子 还没有文革内乱的影响 冷战期间唯一能从两大敌对阵营同时得到大量军事科技援助的就只有三锅了
动力特区 发表于 2012-11-3 23:32
这个还真是“体质”问题,发动机都是围绕主机研制的,主机下马,发动机就夭折。

如果有脱离主机的发动机 ...
同感,发动机和飞机的开发因为周期不一样应该脱离。这个照说应该是吃皇粮的土鳖军工业的强项,但是西方自负盈亏的企业竟然反而比吃皇粮的土鳖搞得好,真不知惠普、罗罗他们当初是如何熬过这么长的没有收入的开发周期的。
隼鹰 发表于 2012-11-4 00:14
此言差矣 三锅自1947年独立以来 其工业基础和国际环境远好于兔子 还没有文革内乱的影响 冷战期间唯一能从 ...
土鳖其实从大抓右派时就开始基本遗失了大部分能干的专业科研知识人才,再也无法跟踪世界科技潮流了,不是文ge才有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