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z]中美之间的对抗By she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1:03:27
此次钓岛事件结束以后,日本会选择一个时机在装备上寻求至少3方面的突破的。1、空空导弹方面。2、地对地弹道导弹方面。3、宋宜昌先生所言的日本版的“布拉莫斯”。

答:这3项中第1项,属于正常的规划,升级现有装备,使其具有发射主动的空对空导弹能力,日本做也得做不做也得做,这是它结构上的巨大缺陷,包括AAM-4(99)这样的半挑子项目,升级大部分主力战机的航电与火控,其实这些事倭人20年前就想着做,就是因为其技术外延和产业结构上的缺陷,造成计划运行成本庞大,整合附加值和系统负担大,财力所限,至今进展极其缓慢。


第2项,只能说日本的意愿和实际受到的限制成正比,这是明确受限严重违背其和平宪法的进攻性武器,且不说实际的技术状态,其发展的理由也很差强,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拥有此类武器是“法定”的,而日本作为非正常的受限国家,与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进行进攻性武器竞赛,首先就是合法性极度缺失,从实战角度,这也是可以被替代的,如果说其实际的战术迫切性,它没有台湾迫切,台湾的限制相对还宽松一些,但台湾的发展状态大家也看到了。


而且,日本发展弹道导弹,只能以朝鲜作为借口,用中国当做假想敌,会带来“毁灭性”的结果
第3项,是日本最有可能获得突破的口子,但我们要看到,这是长期以来倭人的野心,实际上倭人的冲压研究很早就开始了,有没有钓岛,其发展都是固定的,所以这个口子与目前的局势无关,但具体倭人的冲压项目,据我所知,美国是“技术隔离”的,究其实用性和战术性能,有很多指标上的硬伤,而项目突破也不会偏离射程限制300公里的老调子,这是画皮也好障眼法也罢,肯定会这样。


具体来说,是否真能达到,也不是纯限制的问题,而是技术上的一个坎,就算达到,以目前日本可选择的制导模式,在特定的实战条件下,能够起到多大作用也是不确定的,更主要的,在这个领域压制它的手段,我们太多了,就说冲压,我们的固冲和一些整体冲压的项目,在某些航天院所需要费很大力气负责发展的协调管理,为什么?项目太多,很多项目需要整合精简,别的帖子谈到过具体的下游,如洪都就算一个,这些东西个人不负责证实,大家自己去分析。


接着昨天的话题最后再个人谈一点。


实际上,应该这么说,东海作战不是不可能,也不是能力上有什么根本问题,而是我们,包括美国,以目前的部署状态,对于一旦出现的战争升级,控制力可能不够,缓冲余地不够,所以这次美军取消和推迟了演习,这要从头捋一下,具体地说,个人主张南海用高压,以我们目前的能力看,战场建设必然有所侧重,核心预设必须放在有相对把握,相对成熟,可靠性保障更加完善的地方,按照个人之前的思路,如果最终在南海调动对手解决附属问题的情况没有按理想状态完成,那么,对于整体的战略走势我们也不会有什么损失,本身就是锦上添花的事。


如果,南海现阶段无法调动倭人,那么逐步做实后的战略航线问题上,日本的战略成本会持续增大,这种战略成本的高昂程度,美国人的习惯是历来都会让盟友买单的,呵呵。


那么,按照我们既定的竞赛模式,日本仅从资源地缘上就基本上属于严重的雪上加霜,如果日本自己开始关键节点航道的护航,无论政治解释和其所谓的相关方自卫权的界定,都会是漏洞百出,而且,海自从根本上已经被成功调动了,已经成为刀俎下的鱼肉。


在甚,倭人认命被美国敲竹杠,继续龟缩不出或只在体系边缘游走,那么,我们体系完善后,台湾问题的解决如果到了一定的可操作成熟期,他再不为调动也一样被收割,因为他不出来,我们会找他去,那是体系的结构状态,可以做到部分保有控制力。


所以,在南海基本盘无大问题的情况下,我体系基本搭建完胜,我对军事手段的控制力与多样化灵活性的操作面形成,那么东海正面解决问题的窗口开启,收回若干主权领土,我们可保持在相对区域阶次的付诸军事手段,不仅打得下来我还控制得住,我还会驻守,海事力量也能调到饱和状态,而且有完全能力随时设立禁航和禁飞区,直接逐点逐区域战区隔断,战术遮断,这些能力随着体系的成熟都不再是个问题,就算实在不行进行局域覆盖,甚至抹了岛都有可能,你能怎的?


美军依然会在战争的级别控制上取舍,在摊牌边缘游走,而我们不一样了,会有很多选择,这次,美军取消演习我们可以将它视为美军阶段性事态控制的底线,其实,东海也可以打,为什么不可以?但相对先南联动的代价大,相对缓冲小,给自己给和美国留的余地都不大,真要是事赶事很容易形成摊牌,如果出现不确定的情况,真打了也就打了,但现阶段的成本确实偏高,我们在考虑整体战略环境和战略能源安全,乃至地缘诉诸点的先后次序上看,侧重于立足南海联动破击更利于我们的良性运作,更有战略可操作的合理性。


不过,前面所说,如战略空间被挤压严重,摊牌也就摊牌了,看谁有魄力,呵呵,目前看来,美国人魄力不足,这相对也是看穿了其钓岛现阶段的底牌,美国不希望现阶段有直接对抗的激化行为,因为他自己的能力上有缺陷,这他自己知道。


因此,个人主张东海要有动作,要建立一整套相互衔接的行为体系,和打还是有区别的,不一定就是军事手段的直接介入,而是海事手段,执法解释和实际执法力度,在上升到警事手段或准军事手段的强力推进。


只有这样压缩对手在钓岛的所谓操作空间,不给对方周旋的余地,给我们自己争取多一些的既成事实,才能在综合手段的作用下得以有效的“止战”,而这个止战也是相对的,就是逼着一步步挤,一步步的包夹,一次次的推线,温水煮青蛙,如对方撕破脸,造成的一切后果与我方无关,所以个人说,未来的半年至3年,都是东海的“高危”走廊,不止我们,美倭都要想清楚,这一套动作下来,基本局势已经是相对固定了。


此时,争取的时间显示出来了,回头一看,总体战略布局上已经补子,体系已然在望,那么再摊不摊牌,现阶段的这种必然关系就没那么大了,也许,那时随着中东某些事态乃至西亚和中亚出现的部分流动性真空,我们会有陆上的力量直接突出去,别管几种势力,警务层面可以操作的东西我们还没拿出来,金新月,也是好地方啊,诸多人心向往之。


问:关于中国目前不可能在内部自我协调的过程中,使用武力手段来操作解套解套,因为中美实力差距太大。


答:你陷入了一个思维定式的误区,这些东西我在那些地缘贴里说了很多,就不赘述了。


装备方面的事说不说的容易陷入唯武器论的误区,只需考虑三个方面,老兄就可开拓一下思维。


1,虽然说影子敌人是美国没错,但谁说要跟老美摊牌?你愿意他还不一定愿意,这不仅包括能源,经贸和金融层面的问题,老美的QE3的后手也是在调整能源结构上做文章,这充分说明了中美在自己的战略结构调整上都为对方号脉了,有共识。


所以,未来3年,美军的部署是会具有极大弹性的,那种美国只会以代理人拖我陷入热战加以战略袭扰的思维要更新,我个人的更新为:美军会以多种手段“协调”代理人逐点布控或击发敏感节点,且不排除“标点”介入,用以“围剿”我方的海洋战略决心,那么,对于代理人的选择,美国有想法,我们也有想法,老兄以为我们一旦谈及军事手段就是和美国人开战吗?呵呵,美国地缘链条衔接不上留有空白的地方多了,可联动的地方也多了,我们选择打击目标的弹性也很大。


2,美军的全球部署是美国资本利益和国家核心利益的支持保障,是能源货币的依托,他要兼顾的不止是一两个高危点或敏感点,他在不断的调整与运动中,以其目前的调整来看,它的核心利益不是相对集中的,它的诉求点很多,有可能转化为高危点的地方更多。


目前的美国相对处于他的低谷阶段,分散精力的事情却没有被有效的战略松绑,打个最简单的比喻,在当时与我们有默契的情况下,二次波湾战争中,面对被禁运多年的伊拉克,美军的实际部署规模是几个航母与两栖特混攻击群?多少地面力量和地缘支点的维护升级?这只是伊拉克,而中东,印度洋和大西洋的战略部署节点,美国需要多少群来维持?美军11个战斗群,(两栖群除外,因为体系大国对抗,两栖群无法有效进行独立战役运作,只能伴随)其中最大部署在6-8个群,其实正常在6个群,因为另外的需要维护和保养,还有一些在轮替部署的路上。


如果集中4个群以上在东亚,慢说力量是否能有效遏制,一旦联动,那么中东核心利益立国之本不要了?伊朗局势出现恶化怎么办?对于有体系的大国,美军并没有多少实际经验,但一个方向双群的投送是必须的,这是实际作战需要,否则有大量体系漏洞,对于伊朗这样的有部分体系支撑的敌手,4个群是动武的最低运作条件,实际上要保有绝对优势至少要6个群,看出问题了吧?


3,美国的临战部署
实际上,美国我们的所谓围堵是个战略框架上的命题,而对中国全面战争的临战部署,永远是个伪命题,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中国对于这种可能性要做的非常简单,构建拒止体系,让对方的操作成本完全不可接受为止,谁说和美国进入战争状态要按剧本来?呵呵,航母对战?解放军不缺心眼。


纠正你一个说法,体系对抗不是简单的装备叠加,打个比方,美军186架F-22,不是200架,能够体系支撑其轮换部署(不是固定部署)的就近部署地就嘉手纳那么有数的几个,饱和投送量在12-22架之间,F-22因为开发的时代限制,它的维护保养,实际有效作战半径的取舍,包括供氧等技术缺陷造成的飞行包线的一些限制,基本上实战意义远非你说的那么大,具体的作战模式你要有兴趣我可以一一回答你。

那么看,美国对于中国事态的介入等级是完全被严格控制的,他目前的存在力量不是不够,是根本不够,只能在小范围做文章,即使局部介入的介入方式还会严谨推演,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个人上面有关代理人协调的部分描述,10年内,中美彻底摊牌基本上就应该排除这种可能性,这根本不符合美国的核心利益,而10年后更不可能,为什么,即使大一点范围的局部中美军事摩擦,美国也没有必然取胜的绝对能力,相反会严重挫伤美国对于全球的控制力,继而被二流化,这就是日美目前互相利用的微妙之处,美国透支日本为了更好的控制,日本就其安保地位拖美国下水,美国有可能部分战略松绑,日本有可能正常化等等都是阶段上的可能性,但没有必然性。

说了这么多,我简明扼要的总结一下,一,为什么非要和美国打,你不情我不愿?二,美国自身力有不逮,临战部署无法支撑在另一个仅次于他的体系大国家门口的大规模体系对抗,三,战略上相互留出弹性,真要打,为什么不打美国管不着或想不到甚至使不上力气的地方?


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美国保有对华的全面战略遏制态势,而中国在战略方向上寻求破局,当然这样的此消彼长有着诸多严重不确定的因素,但就目前来看,双方都没有摊牌的意愿,也没有摊牌的能力,这就是现实,而中国为了长期的一些内部解套,在某种与美利益整合与交换的前提下,在各自利益洗牌的作用下,在某些美国利益的边缘地带打击一下二级或三级代理人,甚至一级代理人,就没什么不可能的


问:关于福特级航母。


答:呵呵,这就是你所害怕的?我们从实际作战情况来定义,全面对抗的情况下,福特级航母威慑能力大于具体的实战运用空间,真打起来,实战中还真没那么威风,那么大用处,体系下它不过一个力量节点,受限制的地方多如牛毛,你想具体探讨一下吗?


不说数据和虚的,咱说点实际的,实际上,90年代初乃至10年中,是解放军和美军装备差距最大的时期,而且那时候咱们别说体系了,根本不具备,任何一个节点任何一个方面和美军最小的差距也在25年以上,绝对全方位的代差,可那时候,美军动手了没有?如果以你的误差视角来计算,以美国当时的国力同比值,地缘政治环比值,还有台湾问题的“合理”诉诸和操作点,那美军早动手了,解放军也早完了,呵呵。


事实上,这一切并没有发生。现阶段,我只能说,美国对华的战争窗口期已经关闭,或者仅5年而已,而且美军对具体战役需求要付出的代价与90年代相比不是几倍十几倍的概念,是几何形的,是连锁的。


未来所谓战略机遇期的体系对抗,只能是代理人模式下的一些形态,中美之间直接对抗,美军直接介入或我对美军直接展开动作的可能性被已经双方压缩到极窄的地方,一个是美日安保的具体条款,一个是反分裂国家法激活的台湾问题,除此之外,都是虚的。


问:关于全体系对抗。


答:什么叫全体系对抗?


无论空天一体战,网络中心战,空海一体战,都是以C4ISR为势态感知核心终端配属势态感知节点下的非对称作战模式,中美其实都有这样的体系能力,只不过是个能力大小问题,成熟问题,那么,打掉你的关键节点就是相应的体系对抗模式,这对中美是一样的,这可以通过发展不同的相互交联的节点平台与体系下的具体装备来做到。


举例,为了对抗美军的航母编队,我们发展了空海一体的远程精确打击系统,这包括海洋监视遥感卫星,导航定位与电子中继卫星,红外,合成孔径等不同侦测体制的卫星等等这样的天基平台,多种相控阵等雷达体制的预警机,海洋巡逻与中继机,地面的超地平线雷达,航空兵部队大集群,保有空情综合管理的,及水面水下的远程精确火力构成体系,最核心的反舰弹道导弹系统,花了这么多钱这么长时间构建的体系目的非常明确,就是拒止和打击航母群,有效压缩你美国舰载航空兵的作战半径,抵消你的部署弹性优势。


美国人不傻,他经过诸多确认证实了这一体系存在,那么他发展出空海一体理论,利用大作战半径的X-47B这样的隐形无人机或者濒海战斗舰来点掉你的体系节点。


那么问题出来了,3种既简单的假设,我只能泛泛空洞的谈点看法,事实上战术设定没这么儿戏。


1,中国反舰弹道导弹提升其有效打击射程,达到2000公里以上,而且不必要前出部署的情况下,X-47B及改型战斧作战半径限制,本土攻击的级别提高,怎么操作?如果反舰弹道导弹的射程突破3000公里,X-47B和关岛一线部署的B2相比还有优势吗?而动B2就其隐身与反隐身体系和其的支撑体系乃至战争级别的界定又是另一个范畴的事了,呵呵。


2,如果解放军掌握了航母的具体范围,开始有效摧毁了美国的部分天基平台的节点,美军也一样这么报复,那么解放军借此使用模糊定位理论并为反舰弹道导弹换上EMP弹头,这时候大范围的海空压制开始,美军面临的是解放军大量协调下的突击群,而自身势态感知节点被EMP部分毁伤。


单航母开始起飞拦截,电子设备又为了兼容系数而降低使用,如双航母或以上数量航母集中在一个方向,EMP先期效果显现后再波次,继而不计战损交换比的各种方向的各种飞行包线各种攻击规划的精确弹药开始进入投放,中段或末端,水面和水下力量开始不计成本的突击,美国如何确保其有效拦截?这时候中国航母战斗群的牵制作用开始体现,具体作用到美国具体的战术及战役应对中,你如何选择战役方向和战役目的?所以中国一艘航母可以牵制美军2艘以上的航母这是肯定的,别忘了,这是别人家门口,中国的航母在体系作战条件下从来没打算全身而退,战争打到这个地步,美军可以抽调力量瓦解其全球节点部署了,地缘联爆导致其控制力崩溃,别说没看到大使馆系列事件,这个地球想趁乱分一杯羹的人大有人在,至此中美双输的局面,所以美国的决策层对这样大规模介入直接对抗的情况比热点某些兄台显得保守和谨慎多了。


3,实际上,都是伪命题,X-47B进入螺旋发展的某一阶段。


距离实用尚有时日,濒海战斗舰的传感器测试被证明与体系的衔接还有较大问题,美军协同交战模式也在进一步的验证中,尚无法应付高强度高烈度大范围的作战需求,实际部署甚至作战还有很多问题要解决。


而中国的两款四代机也处于螺旋发展的某阶段,实质上与X-47B或F-35B/C的进度并无太大差距,在先期妥协诸如超巡这样的技术指标(因为和美国的部署模式有差别,无特殊紧迫性,其实F-35一样不能超巡)2016-2018年都可进入试装,而体系各环节都在逐步完善,这个时间段我们的进度快于美国,为什么?我们是技术追赶期,发展的上游阶段速度本身就快,美国是技术更新期,技术进入相对瓶颈,我们有美国做模版,技术跟踪,针对开发,省时省力,美国没这样的捷径,最重要的是,我们不寻求与美国的全面对抗,只求在拒止体系上的局部压制和抗衡,对全面优势无需求,说白了,我们又不想去美国家门口打仗,所以针对装备的开发合用适用就好,不追求全面压制的技术指标。


所以现阶段中美如进入某种程度的军备竞赛,本身就不是谁赢谁输的问题,恶化经济环境没有指向性,而且目前美国的国力不足以进行这种竞赛,一方面,对于具体项目的开发对于美国而言,如我上面所述,本身就“不公平”,费时费力费资源,起点还要高,不如正常的规律性发展好统筹,另一方面,美国的事太多了,摊子太大了,呵呵,他的精力不是无限的。


问:关于EMP。


答:两个误区,呵呵。


EMP不一定是核装药的,而DF-21/25等等也不一定是一次投射的,如果高爆常规装药的数种弹头及各种制导模式及末端运动模式,那么必然是警告性威慑为主,一旦EMP作战使用,多波次,大梯次,多维点多方位点多时间差次是必然的,为什么?EMP要个整体效应是其一,我们不一定打得“非常准”是其二,呵呵。另外,美军的空海一体已经赋予“他土”攻击的权限,模式一旦启动就已经升级。


我们很多人过于神话美军体系的协调能力,对于大空情的情况下,引导若干个团规模的航空兵展开精确攻击和引导几个联队拦截兵力都不是简单的事,在我周边的相对空域海域,我们不是伊拉克和前南,我们有精确打击的能力,一旦掌握具体坐标范围,岸基航空兵所带来的压力,远不是几个航母战斗群能解决的,航母是欺负低端对手和小国的,制电磁权和制空权不能完全优势确保的情况下,实际作战和部署支持使用限制很大,几个波次不同方向不同火力投送的打击之下,同时兼以EMP/云爆这样的工具,双方其实成本都很高,都没什么好果子吃,只不过跨海作战的相对更被动。


问:关于电磁炮和f35。


答:电磁炮的事唠叨两句,其实这玩意并不神秘,我也不想用什么“虚”论据来解释我们的进度,诸如老兄所说保密等级和国家情况不同,中美展示形式上也不同,很多具体论文已经有过,感兴趣的会仔细看,进度差别不大,也就是没你想的那么大,实用程度在5年之内,装备进度根据具体因素无法确定,咱们只谈作战使用。


实际上这东西美国,中国,俄罗斯,德法,甚至印度以色列都在做,当然实用程度上天差地别,
就美国而言,我曾经谈论过一些,那玩意很多地方在实用可行上存在诸多问题,具体来说,比较常见的技术解决方向,比如弹丸不均匀的烧蚀会导致某段飞行速度下降从而影响到弹道轨迹精度,这是其一,所以材料部位上有很多可以反复验证需要成熟的东西,还有需要量化弹轨之间的排斥,这对重复发射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也就是实战价值,样炮对于实战成熟度上,就是个意义,对于侵彻威力,最简单的超高速状态下热力学与流体力学等侵彻也需要大量基础验证。


再就是某些高精滑动触点,还有耐流开关,最关键的特殊电容等等,老美这么着急,显然有点坐不住了,看着自己多年来营造的技术神话被一个个追上,且有赶超趋势,一脑袋白毛汗,若说洛伦兹力的应用,玩耦合感应的线圈炮,请老美都全面展示一下不更具威慑力?呵呵。

所有的工程验证都是要建立在为实用化服务的基础之上的,可靠性是最重要的参考依据,比如间热电热发射的工程阶段比较接近实用化的门槛,因为相对来说,化学能间热对于某些脉冲电源的要求要低一些,而且在此领域我们本身就有很多不为人道的没有渲染的成果,而仅针对EMG概念来说,里面有些东西和航母用的电弹是一个研究方向,比如旋转电机脉冲功率概念,致密脉冲电源,和对于轨道耐蚀材料等等等等的研究上这世界上也就这么两家真在大张旗鼓的工程实施,一家是有大量的技术和工程积累,一家是有银子且有相应储备要奋起直追,但真的需要进入实战使用范畴,怎么个界定,就是实战价值,老兄可以去找一下这次美国电磁炮的有效射程,不用我点破你也能意识到
在前文的体系对抗范畴内,这个射程太近了,对体系大国这玩意几乎没有实战价值。


谁能在战时让你的舰队大摇大摆到达射击位置?你美国把编队开到这么近,发愁我们找不到吗?深入岸基航空兵的打击范围之内,给我们多几次演练测试的机会?


这玩意的意义价值远远大于实战价值,就如同747平台的反导激光器,说起来是技术上的里程碑之一,咱先不谈化学能还是自由电子,就其这么大的机体深入敌方去拦截上升段的弹道导弹,从实战角度而言,就是去送死,当然,这些东西其实是美国人的阶段技术验证,也就是摸索,拿出来展示是由他的考虑的,也可能有他战略误导的成分在,但归根结底离真正的有效部署,具备体系对抗的实战价值还有一段路要走,只不过是装备验证的过程,这些东西的实战价值远远赶不上X-47B和F-18E/F或电战型,F-35和信息栅格。

至于F-35的问题更好解释,其实F-35不在于他的平台作战性能,他的性能是缩水的,就空战而言他不如F-22甚至很多三代半,不是说F-35的平台性能超过F-22,那为什么研发?


他的研发本身就是美军新的体系作战的产物,他在美军的作战体系中是被当做网络中心战的平台节点和传感器战术节点来使用的,如果脱离体系暴露,没有体系支撑,他的单平台作战能力不足道
这东西看在谁的手里,这种东西在美军手里能发挥出作用,给了没有体系或体系不健全的国家,没用。


你给越南200架F-35照样被中国空军压制的找不着北,因为他根本就没有支撑F-35作战的庞大和昂贵的体系,一个不能接驳体系的平台本身就会被电磁压制,先期战场控制监视,怎么回事都不知道的情况下就可能被摧毁了,甚至根本起飞不了,这就是成熟作战体系的威力。

但是对于体系对抗,我们的适用平台依然在发展,一切都脱胎于美军的模范示范,并针对我们的情况进行适配,呵呵,拜我们全球化背景下飞速发展的电子工业所赐,宝石台这样的航空综合管理系统,光电红外,孔径分布这样的东西,我们也都有了,很多图片上的证据已经存在,那么,在体系作用下,系统上的针锋相对也不是不可能,局部的更难说,不过,对于和美军玩体系,我们确实有差距,那么怎么办,很简单,非对称。


纠正老兄一个概念,F-35结束验证试飞成熟后和F-22不是全部部署在中国正面的,有心没钱,有钱没客观条件,维护保养检修,加固基地软硬件支持,后勤体系,大范围的升级相应系统,基建,这不是靠嘴说,就算美国本土或海外其他的空军基地,部署多少架也不是想当然的,只要有机场就能要多少有多少?不是这样的,他需要很多支撑,能具备条件或改造的,以形成一定的装备规模,这个装备规模是经过技术论证和实际操作的,不是每个机场都能部署F-22和F-35,不是能部署的每个机场都能部署十几架甚至几十架,那是有数的,呵呵,起码要具备战时快速修复能力。


那么事情好办了,不是说和中国打起来,美国就能把全部数量的F-35(未大批量服役)和那一百多架F-22A拉到亚洲,他别的地方不管了?即使不管了,也要用能用的基地,完善的能支持的基地就那么几个,嘉手纳,普天间,韩国(未定)二链之外的关岛等等,都在我远程精确打击范围之内,真到了实际作战的时候,那就是死地,为什么这么说,我根本不考虑空战的问题,美国可用以对地攻击的的规模和毁伤概率我都不去计算,在体系作战的情况下,我让你在某个作战阶段根本飞不起来,直接远程了你的前进基地就可以了。


当然,你如果飞起来了,我也让你降落不了,因为你的机场已经被打击了,而你要快速修复就要丢失时间,战时状态,每一分钟都有无数个可能,瞬息万变,而且,彻底摧毁也不是低概率的事,战机一旦失去,结果就未知了。


问:关于我们和美军的战略投送能力。


答:个人认为,我们和美军的战略投送有两个本质区别,美国为全球存在与部署,摊子大,诉诸点多,我们近期为积极防御,中期为地缘战略相持,远期为利益链存在与部署,就操自己的心,美军有条件,所以是依赖体系作战,我们“条件没那么好”,所以依托体系作战,说实话这个要感恩美军,呵呵。


从对美军依赖体系的观察与思索,到我们走出依托体系的新路数,把战场的决定权归还于”人“的因素,估计美国人也没想到,造成的结果,美军寻求在全球范围的任何一点协调下的局部优势军事存在,我们不寻求,也没有意图去和美国战略割据,我们就管自己的范围内的战略空间不被压缩,战略能源航道及供求市场不被隔离,就这么简单。

在我们的综合海空实力尚不能主动寻机与美在西太正面摊牌寻求“破局”的时候,我们的主要精力,近期要放在以绝对优势或相对优势下,依托不断快速壮大的力量体系向南,进而向西,在印度洋方面获得突破,甩开业已形成的岛链围堵的正面,中期内力量边缘要前出波斯湾,接近中东的核心区域,这也是美国利益的核心所在,远期继而徐图非洲,那里是美军相对的空白,这样下来咱们和美国才不务虚,实打实的有的谈,谈的腰杆舒服。


而东海方向则建立强大的拒止体系辅以远程精确打击及陆基航空兵的强大压制力量为主,也就是说向南是攻势舰队,而东面保有相对的“存在舰队”进行伺机,这个力量构成的点就在于,我们的反舰弹道导弹,在于其系统建制体系完善程度,这是一种极为有效也是对传统意义海战具有相对颠覆意义的部署模式,它可以牵制和调动对手原来的岛链部署,压缩对手有效的作战半径,从而解放我大部机动力量。

大海权的建设,现在已经定调了,也批复了,国家媒体也跟着炒,不过对于大陆强权到海洋强权的破局,历史上还没有一次真正成功的例子,这也是多年战略意图上举棋不定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这个过程漫长而充满各种不确定因素,属于战略赌博,但随着我们利益结构的变化也没办法了,硬着头皮也得上,人家随时会以各种方式来干扰和打断你,让你得不偿失,德国就是个真实的例子,
如果德国当时的战略转型和调整,哪怕完成基础的海军造舰计划,战争的走向也未可知,但就是被生生打断了,对方宁可用大范围的战略交换去打断,用提前的战略诱导,用大量自己的损去换取战争提前爆发。


当然,很重要的还有内部因素,借用你自身内部的阻力去了结你,比如,诱导决策者的战略判断,淡化具体时期的海权思想,把海军控制在你自己的港口,用既得的战场利益和阶段的战场判断营造海军无用的战略假象,达到在关键时期搁置其海权发展的效果,你别说,别管威廉还是希特勒,这些动作都奏效了。


在可见的未来,我们就没全球部署的规划,起码没有在美国后院投射部署的意图,即使有能力,也没意向,我们远期就想维护自己的原料地和战略通道,奔着利益链条行走,我们就想做好自己的事,这个之间的矛盾点可以协调,很多时候,内部的事可能会在地缘发酵出来,这也是我们自身的内部调节,不关你美国的事,也许会有些交换,这是双赢的布局,不过,如果想一起输也有这个可能。


我和他在这个看法上有区别,他认为此阶段向外部发酵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甚至不存在,我认为在操作上有存在的可能,而且可能性不小,当然,具体看需求,但我认为5-10内,这是个“高危”的存在,至于以少胜多,没那个诉求,只想在相对环境建立局部或非对称优势,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保有全面反制的能力,因为我们只在自己的战略空间内考虑问题,目前就是家门口的问题,没想和美国争夺东太在大西洋印度洋逐利,也不想和俄罗斯争夺北冰洋。


其实我们在这一点上没多大分歧,我只是说,在我们家门口美国如果想以军力达到目的解决问题,是不现实的,那只是个战略势态的遏制,不是作战部署,实战条件下没用的,说几句冷言冷语不难,当年美西战争的时候,这样的话也多了,干货却没多少,脱离现实吹牛固然不对,但一味闭着眼强调自己不行,什么都不做,也不是个科学客观的态度。


还是老话,如果没有某种巨大的保留和顾忌,以当时针对原苏联的临战部署体系,美国早不用代理人10年20年前赤膊上阵的收拾你了,还会留你到今天?事实上有相对的接近点,但这一切并没有发生,什么再起作用?你能回避军事环节的主要因素吗?呵呵。


我们要正视美国的超强地位,但也没必要去过度神话他,连基本的,现实的战术执行的可行性都不去探讨,这是病!美国也有他的问题,远谈不上信息营造中的那么无懈可击,这是个比烂的时代,我们有我们的问题,美国在其相对结构性上,财政问题上也是个严重的亚健康状态,甚至亚健康都算不上,所以放眼国际,你只要环比下来,就会发现我们目前还算好的,甚至在表面上还是首屈一指,既然都不怎么样,还是相互理解吧,都别装大个的。




问:关于战略机遇期。


答:很多人没有看到外战的可行性,这是不能排除的,如果内部利益被协调好,那么整体利益上寻求一个解套的突破口,是现实的,具体操作上只不过选择对象而已,如果出现这一“极端”现象,那么任何进程都将是不确定的,个人估计过,多方压力下,10年内出现局部的军事冲突,不是没可能,相反可能性非常大,就看既定的执行是否纳入轨道,有一点要说明,特殊时期不能在内部形成统一的时候有可能更危险,你的愿望是美好的,是理性的,但这个东西也要考虑非理性的抗压能力
你是从宏观角度下看问题,从生产资料和全球政经格局下的生产模式与完成方式,甚至政治需要下看问题。


我是从地缘下战略方向,战役处理,甚至内部某些焖锅效应下看问题,各取所需的利益交换中,这世界就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你太理想化了,如你所愿的话,在生产能源乃至结构矛盾的解释中,很多战争或局部摩擦根本就不可能发生,没意义,事实上都发生了,美国提出G2和C2本身就证明人家已经有意识有觉悟了,呵呵。


国际政治形态与秩序,能源及产业链结构,地缘转化必然会不以任何人意志为转移,从而发生深刻的剧变,所以上面提出的那个战略机遇期这个概念咱们一定要明白,什么是战略机遇期?就是可以相互作用无大战的时期,所谓战略机遇期就是大规模的战争准备期和整备期。


目前中美其实都在做准备,比如内部的政治供求结构发生变化的连锁反应,能源格局的调整,新金体系的建立过程,出现能源革命的情况等等,这都会是激发点和催化点,但最终的战争会以什么形式展开,过渡,转化升级都是不可预知的,甚至战争的双方是谁现阶段都不能完全确定。


在这之前,相对的和平时期,不代表没有局部冲突的可能,政治性的泄压战争的可能性从内部调节上来看甚至会很大,因为这是一个达到相对统一,建立新需求模式的必要过程


此次钓岛事件结束以后,日本会选择一个时机在装备上寻求至少3方面的突破的。1、空空导弹方面。2、地对地弹道导弹方面。3、宋宜昌先生所言的日本版的“布拉莫斯”。

答:这3项中第1项,属于正常的规划,升级现有装备,使其具有发射主动的空对空导弹能力,日本做也得做不做也得做,这是它结构上的巨大缺陷,包括AAM-4(99)这样的半挑子项目,升级大部分主力战机的航电与火控,其实这些事倭人20年前就想着做,就是因为其技术外延和产业结构上的缺陷,造成计划运行成本庞大,整合附加值和系统负担大,财力所限,至今进展极其缓慢。


第2项,只能说日本的意愿和实际受到的限制成正比,这是明确受限严重违背其和平宪法的进攻性武器,且不说实际的技术状态,其发展的理由也很差强,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拥有此类武器是“法定”的,而日本作为非正常的受限国家,与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进行进攻性武器竞赛,首先就是合法性极度缺失,从实战角度,这也是可以被替代的,如果说其实际的战术迫切性,它没有台湾迫切,台湾的限制相对还宽松一些,但台湾的发展状态大家也看到了。


而且,日本发展弹道导弹,只能以朝鲜作为借口,用中国当做假想敌,会带来“毁灭性”的结果
第3项,是日本最有可能获得突破的口子,但我们要看到,这是长期以来倭人的野心,实际上倭人的冲压研究很早就开始了,有没有钓岛,其发展都是固定的,所以这个口子与目前的局势无关,但具体倭人的冲压项目,据我所知,美国是“技术隔离”的,究其实用性和战术性能,有很多指标上的硬伤,而项目突破也不会偏离射程限制300公里的老调子,这是画皮也好障眼法也罢,肯定会这样。


具体来说,是否真能达到,也不是纯限制的问题,而是技术上的一个坎,就算达到,以目前日本可选择的制导模式,在特定的实战条件下,能够起到多大作用也是不确定的,更主要的,在这个领域压制它的手段,我们太多了,就说冲压,我们的固冲和一些整体冲压的项目,在某些航天院所需要费很大力气负责发展的协调管理,为什么?项目太多,很多项目需要整合精简,别的帖子谈到过具体的下游,如洪都就算一个,这些东西个人不负责证实,大家自己去分析。


接着昨天的话题最后再个人谈一点。


实际上,应该这么说,东海作战不是不可能,也不是能力上有什么根本问题,而是我们,包括美国,以目前的部署状态,对于一旦出现的战争升级,控制力可能不够,缓冲余地不够,所以这次美军取消和推迟了演习,这要从头捋一下,具体地说,个人主张南海用高压,以我们目前的能力看,战场建设必然有所侧重,核心预设必须放在有相对把握,相对成熟,可靠性保障更加完善的地方,按照个人之前的思路,如果最终在南海调动对手解决附属问题的情况没有按理想状态完成,那么,对于整体的战略走势我们也不会有什么损失,本身就是锦上添花的事。


如果,南海现阶段无法调动倭人,那么逐步做实后的战略航线问题上,日本的战略成本会持续增大,这种战略成本的高昂程度,美国人的习惯是历来都会让盟友买单的,呵呵。


那么,按照我们既定的竞赛模式,日本仅从资源地缘上就基本上属于严重的雪上加霜,如果日本自己开始关键节点航道的护航,无论政治解释和其所谓的相关方自卫权的界定,都会是漏洞百出,而且,海自从根本上已经被成功调动了,已经成为刀俎下的鱼肉。


在甚,倭人认命被美国敲竹杠,继续龟缩不出或只在体系边缘游走,那么,我们体系完善后,台湾问题的解决如果到了一定的可操作成熟期,他再不为调动也一样被收割,因为他不出来,我们会找他去,那是体系的结构状态,可以做到部分保有控制力。


所以,在南海基本盘无大问题的情况下,我体系基本搭建完胜,我对军事手段的控制力与多样化灵活性的操作面形成,那么东海正面解决问题的窗口开启,收回若干主权领土,我们可保持在相对区域阶次的付诸军事手段,不仅打得下来我还控制得住,我还会驻守,海事力量也能调到饱和状态,而且有完全能力随时设立禁航和禁飞区,直接逐点逐区域战区隔断,战术遮断,这些能力随着体系的成熟都不再是个问题,就算实在不行进行局域覆盖,甚至抹了岛都有可能,你能怎的?


美军依然会在战争的级别控制上取舍,在摊牌边缘游走,而我们不一样了,会有很多选择,这次,美军取消演习我们可以将它视为美军阶段性事态控制的底线,其实,东海也可以打,为什么不可以?但相对先南联动的代价大,相对缓冲小,给自己给和美国留的余地都不大,真要是事赶事很容易形成摊牌,如果出现不确定的情况,真打了也就打了,但现阶段的成本确实偏高,我们在考虑整体战略环境和战略能源安全,乃至地缘诉诸点的先后次序上看,侧重于立足南海联动破击更利于我们的良性运作,更有战略可操作的合理性。


不过,前面所说,如战略空间被挤压严重,摊牌也就摊牌了,看谁有魄力,呵呵,目前看来,美国人魄力不足,这相对也是看穿了其钓岛现阶段的底牌,美国不希望现阶段有直接对抗的激化行为,因为他自己的能力上有缺陷,这他自己知道。


因此,个人主张东海要有动作,要建立一整套相互衔接的行为体系,和打还是有区别的,不一定就是军事手段的直接介入,而是海事手段,执法解释和实际执法力度,在上升到警事手段或准军事手段的强力推进。


只有这样压缩对手在钓岛的所谓操作空间,不给对方周旋的余地,给我们自己争取多一些的既成事实,才能在综合手段的作用下得以有效的“止战”,而这个止战也是相对的,就是逼着一步步挤,一步步的包夹,一次次的推线,温水煮青蛙,如对方撕破脸,造成的一切后果与我方无关,所以个人说,未来的半年至3年,都是东海的“高危”走廊,不止我们,美倭都要想清楚,这一套动作下来,基本局势已经是相对固定了。


此时,争取的时间显示出来了,回头一看,总体战略布局上已经补子,体系已然在望,那么再摊不摊牌,现阶段的这种必然关系就没那么大了,也许,那时随着中东某些事态乃至西亚和中亚出现的部分流动性真空,我们会有陆上的力量直接突出去,别管几种势力,警务层面可以操作的东西我们还没拿出来,金新月,也是好地方啊,诸多人心向往之。


问:关于中国目前不可能在内部自我协调的过程中,使用武力手段来操作解套解套,因为中美实力差距太大。


答:你陷入了一个思维定式的误区,这些东西我在那些地缘贴里说了很多,就不赘述了。


装备方面的事说不说的容易陷入唯武器论的误区,只需考虑三个方面,老兄就可开拓一下思维。


1,虽然说影子敌人是美国没错,但谁说要跟老美摊牌?你愿意他还不一定愿意,这不仅包括能源,经贸和金融层面的问题,老美的QE3的后手也是在调整能源结构上做文章,这充分说明了中美在自己的战略结构调整上都为对方号脉了,有共识。


所以,未来3年,美军的部署是会具有极大弹性的,那种美国只会以代理人拖我陷入热战加以战略袭扰的思维要更新,我个人的更新为:美军会以多种手段“协调”代理人逐点布控或击发敏感节点,且不排除“标点”介入,用以“围剿”我方的海洋战略决心,那么,对于代理人的选择,美国有想法,我们也有想法,老兄以为我们一旦谈及军事手段就是和美国人开战吗?呵呵,美国地缘链条衔接不上留有空白的地方多了,可联动的地方也多了,我们选择打击目标的弹性也很大。


2,美军的全球部署是美国资本利益和国家核心利益的支持保障,是能源货币的依托,他要兼顾的不止是一两个高危点或敏感点,他在不断的调整与运动中,以其目前的调整来看,它的核心利益不是相对集中的,它的诉求点很多,有可能转化为高危点的地方更多。


目前的美国相对处于他的低谷阶段,分散精力的事情却没有被有效的战略松绑,打个最简单的比喻,在当时与我们有默契的情况下,二次波湾战争中,面对被禁运多年的伊拉克,美军的实际部署规模是几个航母与两栖特混攻击群?多少地面力量和地缘支点的维护升级?这只是伊拉克,而中东,印度洋和大西洋的战略部署节点,美国需要多少群来维持?美军11个战斗群,(两栖群除外,因为体系大国对抗,两栖群无法有效进行独立战役运作,只能伴随)其中最大部署在6-8个群,其实正常在6个群,因为另外的需要维护和保养,还有一些在轮替部署的路上。


如果集中4个群以上在东亚,慢说力量是否能有效遏制,一旦联动,那么中东核心利益立国之本不要了?伊朗局势出现恶化怎么办?对于有体系的大国,美军并没有多少实际经验,但一个方向双群的投送是必须的,这是实际作战需要,否则有大量体系漏洞,对于伊朗这样的有部分体系支撑的敌手,4个群是动武的最低运作条件,实际上要保有绝对优势至少要6个群,看出问题了吧?


3,美国的临战部署
实际上,美国我们的所谓围堵是个战略框架上的命题,而对中国全面战争的临战部署,永远是个伪命题,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中国对于这种可能性要做的非常简单,构建拒止体系,让对方的操作成本完全不可接受为止,谁说和美国进入战争状态要按剧本来?呵呵,航母对战?解放军不缺心眼。


纠正你一个说法,体系对抗不是简单的装备叠加,打个比方,美军186架F-22,不是200架,能够体系支撑其轮换部署(不是固定部署)的就近部署地就嘉手纳那么有数的几个,饱和投送量在12-22架之间,F-22因为开发的时代限制,它的维护保养,实际有效作战半径的取舍,包括供氧等技术缺陷造成的飞行包线的一些限制,基本上实战意义远非你说的那么大,具体的作战模式你要有兴趣我可以一一回答你。

那么看,美国对于中国事态的介入等级是完全被严格控制的,他目前的存在力量不是不够,是根本不够,只能在小范围做文章,即使局部介入的介入方式还会严谨推演,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个人上面有关代理人协调的部分描述,10年内,中美彻底摊牌基本上就应该排除这种可能性,这根本不符合美国的核心利益,而10年后更不可能,为什么,即使大一点范围的局部中美军事摩擦,美国也没有必然取胜的绝对能力,相反会严重挫伤美国对于全球的控制力,继而被二流化,这就是日美目前互相利用的微妙之处,美国透支日本为了更好的控制,日本就其安保地位拖美国下水,美国有可能部分战略松绑,日本有可能正常化等等都是阶段上的可能性,但没有必然性。

说了这么多,我简明扼要的总结一下,一,为什么非要和美国打,你不情我不愿?二,美国自身力有不逮,临战部署无法支撑在另一个仅次于他的体系大国家门口的大规模体系对抗,三,战略上相互留出弹性,真要打,为什么不打美国管不着或想不到甚至使不上力气的地方?


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美国保有对华的全面战略遏制态势,而中国在战略方向上寻求破局,当然这样的此消彼长有着诸多严重不确定的因素,但就目前来看,双方都没有摊牌的意愿,也没有摊牌的能力,这就是现实,而中国为了长期的一些内部解套,在某种与美利益整合与交换的前提下,在各自利益洗牌的作用下,在某些美国利益的边缘地带打击一下二级或三级代理人,甚至一级代理人,就没什么不可能的


问:关于福特级航母。


答:呵呵,这就是你所害怕的?我们从实际作战情况来定义,全面对抗的情况下,福特级航母威慑能力大于具体的实战运用空间,真打起来,实战中还真没那么威风,那么大用处,体系下它不过一个力量节点,受限制的地方多如牛毛,你想具体探讨一下吗?


不说数据和虚的,咱说点实际的,实际上,90年代初乃至10年中,是解放军和美军装备差距最大的时期,而且那时候咱们别说体系了,根本不具备,任何一个节点任何一个方面和美军最小的差距也在25年以上,绝对全方位的代差,可那时候,美军动手了没有?如果以你的误差视角来计算,以美国当时的国力同比值,地缘政治环比值,还有台湾问题的“合理”诉诸和操作点,那美军早动手了,解放军也早完了,呵呵。


事实上,这一切并没有发生。现阶段,我只能说,美国对华的战争窗口期已经关闭,或者仅5年而已,而且美军对具体战役需求要付出的代价与90年代相比不是几倍十几倍的概念,是几何形的,是连锁的。


未来所谓战略机遇期的体系对抗,只能是代理人模式下的一些形态,中美之间直接对抗,美军直接介入或我对美军直接展开动作的可能性被已经双方压缩到极窄的地方,一个是美日安保的具体条款,一个是反分裂国家法激活的台湾问题,除此之外,都是虚的。


问:关于全体系对抗。


答:什么叫全体系对抗?


无论空天一体战,网络中心战,空海一体战,都是以C4ISR为势态感知核心终端配属势态感知节点下的非对称作战模式,中美其实都有这样的体系能力,只不过是个能力大小问题,成熟问题,那么,打掉你的关键节点就是相应的体系对抗模式,这对中美是一样的,这可以通过发展不同的相互交联的节点平台与体系下的具体装备来做到。


举例,为了对抗美军的航母编队,我们发展了空海一体的远程精确打击系统,这包括海洋监视遥感卫星,导航定位与电子中继卫星,红外,合成孔径等不同侦测体制的卫星等等这样的天基平台,多种相控阵等雷达体制的预警机,海洋巡逻与中继机,地面的超地平线雷达,航空兵部队大集群,保有空情综合管理的,及水面水下的远程精确火力构成体系,最核心的反舰弹道导弹系统,花了这么多钱这么长时间构建的体系目的非常明确,就是拒止和打击航母群,有效压缩你美国舰载航空兵的作战半径,抵消你的部署弹性优势。


美国人不傻,他经过诸多确认证实了这一体系存在,那么他发展出空海一体理论,利用大作战半径的X-47B这样的隐形无人机或者濒海战斗舰来点掉你的体系节点。


那么问题出来了,3种既简单的假设,我只能泛泛空洞的谈点看法,事实上战术设定没这么儿戏。


1,中国反舰弹道导弹提升其有效打击射程,达到2000公里以上,而且不必要前出部署的情况下,X-47B及改型战斧作战半径限制,本土攻击的级别提高,怎么操作?如果反舰弹道导弹的射程突破3000公里,X-47B和关岛一线部署的B2相比还有优势吗?而动B2就其隐身与反隐身体系和其的支撑体系乃至战争级别的界定又是另一个范畴的事了,呵呵。


2,如果解放军掌握了航母的具体范围,开始有效摧毁了美国的部分天基平台的节点,美军也一样这么报复,那么解放军借此使用模糊定位理论并为反舰弹道导弹换上EMP弹头,这时候大范围的海空压制开始,美军面临的是解放军大量协调下的突击群,而自身势态感知节点被EMP部分毁伤。


单航母开始起飞拦截,电子设备又为了兼容系数而降低使用,如双航母或以上数量航母集中在一个方向,EMP先期效果显现后再波次,继而不计战损交换比的各种方向的各种飞行包线各种攻击规划的精确弹药开始进入投放,中段或末端,水面和水下力量开始不计成本的突击,美国如何确保其有效拦截?这时候中国航母战斗群的牵制作用开始体现,具体作用到美国具体的战术及战役应对中,你如何选择战役方向和战役目的?所以中国一艘航母可以牵制美军2艘以上的航母这是肯定的,别忘了,这是别人家门口,中国的航母在体系作战条件下从来没打算全身而退,战争打到这个地步,美军可以抽调力量瓦解其全球节点部署了,地缘联爆导致其控制力崩溃,别说没看到大使馆系列事件,这个地球想趁乱分一杯羹的人大有人在,至此中美双输的局面,所以美国的决策层对这样大规模介入直接对抗的情况比热点某些兄台显得保守和谨慎多了。


3,实际上,都是伪命题,X-47B进入螺旋发展的某一阶段。


距离实用尚有时日,濒海战斗舰的传感器测试被证明与体系的衔接还有较大问题,美军协同交战模式也在进一步的验证中,尚无法应付高强度高烈度大范围的作战需求,实际部署甚至作战还有很多问题要解决。


而中国的两款四代机也处于螺旋发展的某阶段,实质上与X-47B或F-35B/C的进度并无太大差距,在先期妥协诸如超巡这样的技术指标(因为和美国的部署模式有差别,无特殊紧迫性,其实F-35一样不能超巡)2016-2018年都可进入试装,而体系各环节都在逐步完善,这个时间段我们的进度快于美国,为什么?我们是技术追赶期,发展的上游阶段速度本身就快,美国是技术更新期,技术进入相对瓶颈,我们有美国做模版,技术跟踪,针对开发,省时省力,美国没这样的捷径,最重要的是,我们不寻求与美国的全面对抗,只求在拒止体系上的局部压制和抗衡,对全面优势无需求,说白了,我们又不想去美国家门口打仗,所以针对装备的开发合用适用就好,不追求全面压制的技术指标。


所以现阶段中美如进入某种程度的军备竞赛,本身就不是谁赢谁输的问题,恶化经济环境没有指向性,而且目前美国的国力不足以进行这种竞赛,一方面,对于具体项目的开发对于美国而言,如我上面所述,本身就“不公平”,费时费力费资源,起点还要高,不如正常的规律性发展好统筹,另一方面,美国的事太多了,摊子太大了,呵呵,他的精力不是无限的。


问:关于EMP。


答:两个误区,呵呵。


EMP不一定是核装药的,而DF-21/25等等也不一定是一次投射的,如果高爆常规装药的数种弹头及各种制导模式及末端运动模式,那么必然是警告性威慑为主,一旦EMP作战使用,多波次,大梯次,多维点多方位点多时间差次是必然的,为什么?EMP要个整体效应是其一,我们不一定打得“非常准”是其二,呵呵。另外,美军的空海一体已经赋予“他土”攻击的权限,模式一旦启动就已经升级。


我们很多人过于神话美军体系的协调能力,对于大空情的情况下,引导若干个团规模的航空兵展开精确攻击和引导几个联队拦截兵力都不是简单的事,在我周边的相对空域海域,我们不是伊拉克和前南,我们有精确打击的能力,一旦掌握具体坐标范围,岸基航空兵所带来的压力,远不是几个航母战斗群能解决的,航母是欺负低端对手和小国的,制电磁权和制空权不能完全优势确保的情况下,实际作战和部署支持使用限制很大,几个波次不同方向不同火力投送的打击之下,同时兼以EMP/云爆这样的工具,双方其实成本都很高,都没什么好果子吃,只不过跨海作战的相对更被动。


问:关于电磁炮和f35。


答:电磁炮的事唠叨两句,其实这玩意并不神秘,我也不想用什么“虚”论据来解释我们的进度,诸如老兄所说保密等级和国家情况不同,中美展示形式上也不同,很多具体论文已经有过,感兴趣的会仔细看,进度差别不大,也就是没你想的那么大,实用程度在5年之内,装备进度根据具体因素无法确定,咱们只谈作战使用。


实际上这东西美国,中国,俄罗斯,德法,甚至印度以色列都在做,当然实用程度上天差地别,
就美国而言,我曾经谈论过一些,那玩意很多地方在实用可行上存在诸多问题,具体来说,比较常见的技术解决方向,比如弹丸不均匀的烧蚀会导致某段飞行速度下降从而影响到弹道轨迹精度,这是其一,所以材料部位上有很多可以反复验证需要成熟的东西,还有需要量化弹轨之间的排斥,这对重复发射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也就是实战价值,样炮对于实战成熟度上,就是个意义,对于侵彻威力,最简单的超高速状态下热力学与流体力学等侵彻也需要大量基础验证。


再就是某些高精滑动触点,还有耐流开关,最关键的特殊电容等等,老美这么着急,显然有点坐不住了,看着自己多年来营造的技术神话被一个个追上,且有赶超趋势,一脑袋白毛汗,若说洛伦兹力的应用,玩耦合感应的线圈炮,请老美都全面展示一下不更具威慑力?呵呵。

所有的工程验证都是要建立在为实用化服务的基础之上的,可靠性是最重要的参考依据,比如间热电热发射的工程阶段比较接近实用化的门槛,因为相对来说,化学能间热对于某些脉冲电源的要求要低一些,而且在此领域我们本身就有很多不为人道的没有渲染的成果,而仅针对EMG概念来说,里面有些东西和航母用的电弹是一个研究方向,比如旋转电机脉冲功率概念,致密脉冲电源,和对于轨道耐蚀材料等等等等的研究上这世界上也就这么两家真在大张旗鼓的工程实施,一家是有大量的技术和工程积累,一家是有银子且有相应储备要奋起直追,但真的需要进入实战使用范畴,怎么个界定,就是实战价值,老兄可以去找一下这次美国电磁炮的有效射程,不用我点破你也能意识到
在前文的体系对抗范畴内,这个射程太近了,对体系大国这玩意几乎没有实战价值。


谁能在战时让你的舰队大摇大摆到达射击位置?你美国把编队开到这么近,发愁我们找不到吗?深入岸基航空兵的打击范围之内,给我们多几次演练测试的机会?


这玩意的意义价值远远大于实战价值,就如同747平台的反导激光器,说起来是技术上的里程碑之一,咱先不谈化学能还是自由电子,就其这么大的机体深入敌方去拦截上升段的弹道导弹,从实战角度而言,就是去送死,当然,这些东西其实是美国人的阶段技术验证,也就是摸索,拿出来展示是由他的考虑的,也可能有他战略误导的成分在,但归根结底离真正的有效部署,具备体系对抗的实战价值还有一段路要走,只不过是装备验证的过程,这些东西的实战价值远远赶不上X-47B和F-18E/F或电战型,F-35和信息栅格。

至于F-35的问题更好解释,其实F-35不在于他的平台作战性能,他的性能是缩水的,就空战而言他不如F-22甚至很多三代半,不是说F-35的平台性能超过F-22,那为什么研发?


他的研发本身就是美军新的体系作战的产物,他在美军的作战体系中是被当做网络中心战的平台节点和传感器战术节点来使用的,如果脱离体系暴露,没有体系支撑,他的单平台作战能力不足道
这东西看在谁的手里,这种东西在美军手里能发挥出作用,给了没有体系或体系不健全的国家,没用。


你给越南200架F-35照样被中国空军压制的找不着北,因为他根本就没有支撑F-35作战的庞大和昂贵的体系,一个不能接驳体系的平台本身就会被电磁压制,先期战场控制监视,怎么回事都不知道的情况下就可能被摧毁了,甚至根本起飞不了,这就是成熟作战体系的威力。

但是对于体系对抗,我们的适用平台依然在发展,一切都脱胎于美军的模范示范,并针对我们的情况进行适配,呵呵,拜我们全球化背景下飞速发展的电子工业所赐,宝石台这样的航空综合管理系统,光电红外,孔径分布这样的东西,我们也都有了,很多图片上的证据已经存在,那么,在体系作用下,系统上的针锋相对也不是不可能,局部的更难说,不过,对于和美军玩体系,我们确实有差距,那么怎么办,很简单,非对称。


纠正老兄一个概念,F-35结束验证试飞成熟后和F-22不是全部部署在中国正面的,有心没钱,有钱没客观条件,维护保养检修,加固基地软硬件支持,后勤体系,大范围的升级相应系统,基建,这不是靠嘴说,就算美国本土或海外其他的空军基地,部署多少架也不是想当然的,只要有机场就能要多少有多少?不是这样的,他需要很多支撑,能具备条件或改造的,以形成一定的装备规模,这个装备规模是经过技术论证和实际操作的,不是每个机场都能部署F-22和F-35,不是能部署的每个机场都能部署十几架甚至几十架,那是有数的,呵呵,起码要具备战时快速修复能力。


那么事情好办了,不是说和中国打起来,美国就能把全部数量的F-35(未大批量服役)和那一百多架F-22A拉到亚洲,他别的地方不管了?即使不管了,也要用能用的基地,完善的能支持的基地就那么几个,嘉手纳,普天间,韩国(未定)二链之外的关岛等等,都在我远程精确打击范围之内,真到了实际作战的时候,那就是死地,为什么这么说,我根本不考虑空战的问题,美国可用以对地攻击的的规模和毁伤概率我都不去计算,在体系作战的情况下,我让你在某个作战阶段根本飞不起来,直接远程了你的前进基地就可以了。


当然,你如果飞起来了,我也让你降落不了,因为你的机场已经被打击了,而你要快速修复就要丢失时间,战时状态,每一分钟都有无数个可能,瞬息万变,而且,彻底摧毁也不是低概率的事,战机一旦失去,结果就未知了。


问:关于我们和美军的战略投送能力。


答:个人认为,我们和美军的战略投送有两个本质区别,美国为全球存在与部署,摊子大,诉诸点多,我们近期为积极防御,中期为地缘战略相持,远期为利益链存在与部署,就操自己的心,美军有条件,所以是依赖体系作战,我们“条件没那么好”,所以依托体系作战,说实话这个要感恩美军,呵呵。


从对美军依赖体系的观察与思索,到我们走出依托体系的新路数,把战场的决定权归还于”人“的因素,估计美国人也没想到,造成的结果,美军寻求在全球范围的任何一点协调下的局部优势军事存在,我们不寻求,也没有意图去和美国战略割据,我们就管自己的范围内的战略空间不被压缩,战略能源航道及供求市场不被隔离,就这么简单。

在我们的综合海空实力尚不能主动寻机与美在西太正面摊牌寻求“破局”的时候,我们的主要精力,近期要放在以绝对优势或相对优势下,依托不断快速壮大的力量体系向南,进而向西,在印度洋方面获得突破,甩开业已形成的岛链围堵的正面,中期内力量边缘要前出波斯湾,接近中东的核心区域,这也是美国利益的核心所在,远期继而徐图非洲,那里是美军相对的空白,这样下来咱们和美国才不务虚,实打实的有的谈,谈的腰杆舒服。


而东海方向则建立强大的拒止体系辅以远程精确打击及陆基航空兵的强大压制力量为主,也就是说向南是攻势舰队,而东面保有相对的“存在舰队”进行伺机,这个力量构成的点就在于,我们的反舰弹道导弹,在于其系统建制体系完善程度,这是一种极为有效也是对传统意义海战具有相对颠覆意义的部署模式,它可以牵制和调动对手原来的岛链部署,压缩对手有效的作战半径,从而解放我大部机动力量。

大海权的建设,现在已经定调了,也批复了,国家媒体也跟着炒,不过对于大陆强权到海洋强权的破局,历史上还没有一次真正成功的例子,这也是多年战略意图上举棋不定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这个过程漫长而充满各种不确定因素,属于战略赌博,但随着我们利益结构的变化也没办法了,硬着头皮也得上,人家随时会以各种方式来干扰和打断你,让你得不偿失,德国就是个真实的例子,
如果德国当时的战略转型和调整,哪怕完成基础的海军造舰计划,战争的走向也未可知,但就是被生生打断了,对方宁可用大范围的战略交换去打断,用提前的战略诱导,用大量自己的损去换取战争提前爆发。


当然,很重要的还有内部因素,借用你自身内部的阻力去了结你,比如,诱导决策者的战略判断,淡化具体时期的海权思想,把海军控制在你自己的港口,用既得的战场利益和阶段的战场判断营造海军无用的战略假象,达到在关键时期搁置其海权发展的效果,你别说,别管威廉还是希特勒,这些动作都奏效了。


在可见的未来,我们就没全球部署的规划,起码没有在美国后院投射部署的意图,即使有能力,也没意向,我们远期就想维护自己的原料地和战略通道,奔着利益链条行走,我们就想做好自己的事,这个之间的矛盾点可以协调,很多时候,内部的事可能会在地缘发酵出来,这也是我们自身的内部调节,不关你美国的事,也许会有些交换,这是双赢的布局,不过,如果想一起输也有这个可能。


我和他在这个看法上有区别,他认为此阶段向外部发酵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甚至不存在,我认为在操作上有存在的可能,而且可能性不小,当然,具体看需求,但我认为5-10内,这是个“高危”的存在,至于以少胜多,没那个诉求,只想在相对环境建立局部或非对称优势,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保有全面反制的能力,因为我们只在自己的战略空间内考虑问题,目前就是家门口的问题,没想和美国争夺东太在大西洋印度洋逐利,也不想和俄罗斯争夺北冰洋。


其实我们在这一点上没多大分歧,我只是说,在我们家门口美国如果想以军力达到目的解决问题,是不现实的,那只是个战略势态的遏制,不是作战部署,实战条件下没用的,说几句冷言冷语不难,当年美西战争的时候,这样的话也多了,干货却没多少,脱离现实吹牛固然不对,但一味闭着眼强调自己不行,什么都不做,也不是个科学客观的态度。


还是老话,如果没有某种巨大的保留和顾忌,以当时针对原苏联的临战部署体系,美国早不用代理人10年20年前赤膊上阵的收拾你了,还会留你到今天?事实上有相对的接近点,但这一切并没有发生,什么再起作用?你能回避军事环节的主要因素吗?呵呵。


我们要正视美国的超强地位,但也没必要去过度神话他,连基本的,现实的战术执行的可行性都不去探讨,这是病!美国也有他的问题,远谈不上信息营造中的那么无懈可击,这是个比烂的时代,我们有我们的问题,美国在其相对结构性上,财政问题上也是个严重的亚健康状态,甚至亚健康都算不上,所以放眼国际,你只要环比下来,就会发现我们目前还算好的,甚至在表面上还是首屈一指,既然都不怎么样,还是相互理解吧,都别装大个的。




问:关于战略机遇期。


答:很多人没有看到外战的可行性,这是不能排除的,如果内部利益被协调好,那么整体利益上寻求一个解套的突破口,是现实的,具体操作上只不过选择对象而已,如果出现这一“极端”现象,那么任何进程都将是不确定的,个人估计过,多方压力下,10年内出现局部的军事冲突,不是没可能,相反可能性非常大,就看既定的执行是否纳入轨道,有一点要说明,特殊时期不能在内部形成统一的时候有可能更危险,你的愿望是美好的,是理性的,但这个东西也要考虑非理性的抗压能力
你是从宏观角度下看问题,从生产资料和全球政经格局下的生产模式与完成方式,甚至政治需要下看问题。


我是从地缘下战略方向,战役处理,甚至内部某些焖锅效应下看问题,各取所需的利益交换中,这世界就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你太理想化了,如你所愿的话,在生产能源乃至结构矛盾的解释中,很多战争或局部摩擦根本就不可能发生,没意义,事实上都发生了,美国提出G2和C2本身就证明人家已经有意识有觉悟了,呵呵。


国际政治形态与秩序,能源及产业链结构,地缘转化必然会不以任何人意志为转移,从而发生深刻的剧变,所以上面提出的那个战略机遇期这个概念咱们一定要明白,什么是战略机遇期?就是可以相互作用无大战的时期,所谓战略机遇期就是大规模的战争准备期和整备期。


目前中美其实都在做准备,比如内部的政治供求结构发生变化的连锁反应,能源格局的调整,新金体系的建立过程,出现能源革命的情况等等,这都会是激发点和催化点,但最终的战争会以什么形式展开,过渡,转化升级都是不可预知的,甚至战争的双方是谁现阶段都不能完全确定。


在这之前,相对的和平时期,不代表没有局部冲突的可能,政治性的泄压战争的可能性从内部调节上来看甚至会很大,因为这是一个达到相对统一,建立新需求模式的必要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