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济≠知识经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6 15:49:31
http://www.nanfangdaily.com.cn/southnews/spqy/200502010005.asp</P>     上世纪90年代,联合国研究机构提出“知识经济”的新概念。近几年来,我国的浙江、广东在文化大省建设中相继提出了“文化经济”,并首次把“文化经济”作为建设文化大省的实践课题。这一命题是进一步诠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当今世界科技、经济、文化发展趋势中分析出来的,是从文化发展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中提炼出来的,是从科学发展观和建设文化大省战略思想中引申出来的,在理论上体现出与时俱进的创新,在实践中具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意义。
   
  两种经济模式的相同点
   
  知识经济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第一产业支柱、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的智能型经济,是一种区别于过去以传统工业为产业支柱、以稀缺自然资源为主要依托的新型经济。文化经济指的是文化资源与其他生产要素紧密结合,文化与经济互相渗透、互相交融、互为条件、优化发展的经济模式。文化经济和知识经济作为新型的经济运行模式,它们有诸多共同特点。

  一是体现了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传统经济的指导思想是单一地、尽可能多地利用自然资源,以获取更大利润。文化经济和知识经济则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科学、合理、综合、高效地利用现有资源的同时,使经济社会的运行建立在文化、知识、智慧、价值观念、精神动力、人文环境以及高新科技和文化发展所形成的巨大创新能力和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之上,从而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是资产投入的无形化。传统工业经济需要大量资金、设备和自然资源,有形资产起决定性作用。而文化经济和知识经济则主要依靠知识、智力、信息等,无形资产的投入起决定性作用。当然它们也需要资金投入,对于高技术产业甚至需要风险资金投入,但是如果没有信息、知识、智力作为支撑,它们就失去了自己存在的基础,也就形成不了高新技术产业。

  三是蕴含着新的价值取向。农业经济的价值体现在对劳动力和土地的占有上;工业经济的价值体现在对资源和金钱的占有上;而文化经济和知识经济的价值则体现在对智力和知识的占有、配置和合理使用上。文化和知识成为决定社会财富分配的最主要因素,因而能够促进“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真正实现,这也说明了它们在本质上都是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形态。

  四是以创新作为灵魂。文化创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发展观念创新是文化经济和知识经济的最主要生产要素,而这种以知识和文化为竞争力的经济时代,又必然促进人们文化素质的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推动学习型社会的形成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两种经济模式的差异
   
  第一,强调的侧重点不同。知识经济和文化经济都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但知识经济的核心是技术,高新技术是先决条件,一切依靠技术,通过产、学、研结合推动创新高新技术来发展生产力,增加社会财富。它需要的是高知识、高技术的人才,并依靠这些人才运用知识和技能,直接参与相应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而文化经济的侧重点在于人,在于包括各个文化层次的人所创造的人文环境和文化优势。它能够使文化素养各异的人们所形成的文化观念能动地作用于生产、经营、管理、服务、消费等各个环节,使经济活动的各个领域无不融汇着文化的精华。

  同时,以文化资源优势为依托的文化经济必然要求努力开发具有本民族或地方文化特色的产品,使其更具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个性文化特色,通过提高产品的文化含量来提升产品的高附加值,从而使文化在挖掘与承传、转型与发展、差异与交流、整合与创新、生产与需求等更广泛的领域与经济的运行紧密结合起来。

  第二,发展条件不同。知识经济是在充分知识化的社会中发展的经济,因而知识经济必须在高新技术非常发达的国家才能出现和发展。而文化经济虽然也要求高度发达的高新技术,但又不完全依赖高新技术,它强调的是以文化为发展经济的理念,依靠的是文化资源优势。它要求发展经济必须吸纳更多的文化因素,发展文化必须利用经济手段。

  发展文化经济,就是为了优化配置和合理使用文化资源,实现文化经济一体化,以文化竞争力推动经济社会的飞跃发展。事实上,自20世纪末以来,以高新技术为依托的知识经济使国际范围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如果仅仅从这个领域追赶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发展水平将会更加悬殊。但是像我们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却具有一些发达国家所不具有的文化资源优势,悠久的文化历史,雄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文化遗产。这为发展文化经济提供了先决的优势条件,也是参与未来的国际竞争,缩短与发达国家发展差距的一条主要出路。因此,文化经济既可以在发达国家发展,也可以在发展中国家发展,甚至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也可以通过发展文化产业,使人文资源和文化优势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三,涉及的范围不同。知识经济由于重点在于技术,强调更多的是科学精神,所以往往会囿于自然科学。而文化经济既重视自然科学也重视社会科学,既重视科技创新又重视思维创新,有效地把弘扬科学精神和倡导人文精神有机统一起来,能充分发挥文化对经济的能动作用。

  文化经济的竞争力,根源在于文化力,主要表现为文化的生产、消费、传播、创新对经济、社会、政治发展的推动、导向、凝聚和鼓舞。因而文化经济更重视理论思维创新,强调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方面的创新。通过理论创新,不断总结新经验,指导新实践;通过制度创新,不断完善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通过文化创新,创造出更加灿烂的中国先进文化,培育“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的现代公民和既体现民族精神又能反映时代特征的人文精神,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从而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从两种经济类型的不同点可以看出,文化经济较之知识经济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适应面也更加宽阔,尤其是切合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而经济技术又不十分发达的地区实际。它既承认专业技术人才的作用,也能发挥缺少技术但有思想、有文化、德艺双馨人才的作用。在未来的社会里,一方面经济社会在高新技术的推动下飞速发展,一方面经济的增长将越来越依靠文化经济的发展,它们互相渗透、互相交融,将共同构成未来经济发展的主流。因此,我们必须深刻领会发展文化经济的重大战略意义,把握机遇,加快发展。

  作者系中共湛江市委常委、宣传部长http://www.nanfangdaily.com.cn/southnews/spqy/200502010005.asp</P>     上世纪90年代,联合国研究机构提出“知识经济”的新概念。近几年来,我国的浙江、广东在文化大省建设中相继提出了“文化经济”,并首次把“文化经济”作为建设文化大省的实践课题。这一命题是进一步诠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当今世界科技、经济、文化发展趋势中分析出来的,是从文化发展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中提炼出来的,是从科学发展观和建设文化大省战略思想中引申出来的,在理论上体现出与时俱进的创新,在实践中具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意义。
   
  两种经济模式的相同点
   
  知识经济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第一产业支柱、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的智能型经济,是一种区别于过去以传统工业为产业支柱、以稀缺自然资源为主要依托的新型经济。文化经济指的是文化资源与其他生产要素紧密结合,文化与经济互相渗透、互相交融、互为条件、优化发展的经济模式。文化经济和知识经济作为新型的经济运行模式,它们有诸多共同特点。

  一是体现了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传统经济的指导思想是单一地、尽可能多地利用自然资源,以获取更大利润。文化经济和知识经济则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科学、合理、综合、高效地利用现有资源的同时,使经济社会的运行建立在文化、知识、智慧、价值观念、精神动力、人文环境以及高新科技和文化发展所形成的巨大创新能力和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之上,从而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是资产投入的无形化。传统工业经济需要大量资金、设备和自然资源,有形资产起决定性作用。而文化经济和知识经济则主要依靠知识、智力、信息等,无形资产的投入起决定性作用。当然它们也需要资金投入,对于高技术产业甚至需要风险资金投入,但是如果没有信息、知识、智力作为支撑,它们就失去了自己存在的基础,也就形成不了高新技术产业。

  三是蕴含着新的价值取向。农业经济的价值体现在对劳动力和土地的占有上;工业经济的价值体现在对资源和金钱的占有上;而文化经济和知识经济的价值则体现在对智力和知识的占有、配置和合理使用上。文化和知识成为决定社会财富分配的最主要因素,因而能够促进“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真正实现,这也说明了它们在本质上都是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形态。

  四是以创新作为灵魂。文化创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发展观念创新是文化经济和知识经济的最主要生产要素,而这种以知识和文化为竞争力的经济时代,又必然促进人们文化素质的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推动学习型社会的形成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两种经济模式的差异
   
  第一,强调的侧重点不同。知识经济和文化经济都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但知识经济的核心是技术,高新技术是先决条件,一切依靠技术,通过产、学、研结合推动创新高新技术来发展生产力,增加社会财富。它需要的是高知识、高技术的人才,并依靠这些人才运用知识和技能,直接参与相应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而文化经济的侧重点在于人,在于包括各个文化层次的人所创造的人文环境和文化优势。它能够使文化素养各异的人们所形成的文化观念能动地作用于生产、经营、管理、服务、消费等各个环节,使经济活动的各个领域无不融汇着文化的精华。

  同时,以文化资源优势为依托的文化经济必然要求努力开发具有本民族或地方文化特色的产品,使其更具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个性文化特色,通过提高产品的文化含量来提升产品的高附加值,从而使文化在挖掘与承传、转型与发展、差异与交流、整合与创新、生产与需求等更广泛的领域与经济的运行紧密结合起来。

  第二,发展条件不同。知识经济是在充分知识化的社会中发展的经济,因而知识经济必须在高新技术非常发达的国家才能出现和发展。而文化经济虽然也要求高度发达的高新技术,但又不完全依赖高新技术,它强调的是以文化为发展经济的理念,依靠的是文化资源优势。它要求发展经济必须吸纳更多的文化因素,发展文化必须利用经济手段。

  发展文化经济,就是为了优化配置和合理使用文化资源,实现文化经济一体化,以文化竞争力推动经济社会的飞跃发展。事实上,自20世纪末以来,以高新技术为依托的知识经济使国际范围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如果仅仅从这个领域追赶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发展水平将会更加悬殊。但是像我们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却具有一些发达国家所不具有的文化资源优势,悠久的文化历史,雄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文化遗产。这为发展文化经济提供了先决的优势条件,也是参与未来的国际竞争,缩短与发达国家发展差距的一条主要出路。因此,文化经济既可以在发达国家发展,也可以在发展中国家发展,甚至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也可以通过发展文化产业,使人文资源和文化优势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三,涉及的范围不同。知识经济由于重点在于技术,强调更多的是科学精神,所以往往会囿于自然科学。而文化经济既重视自然科学也重视社会科学,既重视科技创新又重视思维创新,有效地把弘扬科学精神和倡导人文精神有机统一起来,能充分发挥文化对经济的能动作用。

  文化经济的竞争力,根源在于文化力,主要表现为文化的生产、消费、传播、创新对经济、社会、政治发展的推动、导向、凝聚和鼓舞。因而文化经济更重视理论思维创新,强调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方面的创新。通过理论创新,不断总结新经验,指导新实践;通过制度创新,不断完善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通过文化创新,创造出更加灿烂的中国先进文化,培育“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的现代公民和既体现民族精神又能反映时代特征的人文精神,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从而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从两种经济类型的不同点可以看出,文化经济较之知识经济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适应面也更加宽阔,尤其是切合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而经济技术又不十分发达的地区实际。它既承认专业技术人才的作用,也能发挥缺少技术但有思想、有文化、德艺双馨人才的作用。在未来的社会里,一方面经济社会在高新技术的推动下飞速发展,一方面经济的增长将越来越依靠文化经济的发展,它们互相渗透、互相交融,将共同构成未来经济发展的主流。因此,我们必须深刻领会发展文化经济的重大战略意义,把握机遇,加快发展。

  作者系中共湛江市委常委、宣传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