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宅帖,非技术控慎入:超音速与亚音速反舰导弹优劣初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2 15:58:51
众所周知,前苏联和西方在反舰导弹发展上泾渭分明,前者都是重型、冲压发动机的超音速反舰导弹而后者多采用小型的、固体火箭或者涡喷发动机的亚音速反舰导弹,因此在一般人看来似乎前苏联在冲压发动机技术方面似乎要好于美国,而导致这样的差异,的确1933年前苏联首次研制出编号为GIRD-08冲压发动机的原理样机,而美国的Model 010冲压发动机在1949年才试飞成功,但美国对冲压发动机的实用化研究在二战中就开始了,在1944年根据太平洋战争的教训,美国海军考虑研制一种远程的防空系统来保护航母编队,于是其委托霍普金斯大学的应用物理试验室(APL)对冲压发动机进行试验,1947年APL研制出一个直径为15.2厘米的模型-COBRA,COBRA在P-47进行模拟试飞以检验冲压发动机在起飞和飞行中的稳定性,在同年底一个更大的直径为25厘米模型在6千米的高空投放,其速度达到2M,而在1947年这个速度达到了M2.4,由于试验结果非常成功,所以美国海军随后启动了大黄蜂实验性导弹计划,并在此的基础上发展了SAM-N-6黄铜骑士远程舰空导弹. 与之同时,波音公司从1949年开始开始研制为美国空军研制采用冲压发动机为动力的CIM-10波马克远程地空导弹,并于1957年投入使用,是美国早期的远程防空系统,1951年试飞的X-7试验机对冲压发动机技术进行了进一步的验证,并且在飞行中突破了3马赫,另外其他几个项目也采用了冲压发动机技术包括共和飞机公司的XF-103截击机和北美公司的SM-64,60年代中期美国海军开始考虑研制空射冲压导弹,由此提出了“先进小体积冲压发动机计划‘(Advanced Low-Volume Ramjet -ALVRJ)ALVRJ,因此对于美国来说发展相当于SS-N-22或者SS-N-26这样的超音速反舰导弹似乎并不存在技术太大的困难。

除了美国外,其他西方国家在上世纪90年代也曾掀起超音速反舰导弹的热潮,除了我们熟悉的法国和德国联合研制的ANF/ANS超音速反舰导弹,英国也设想过超音速海鹰、法国和意大利联合的奥拖马特-2指标也超过了音速,此外以色列的迦拍列-4反舰导弹的最初计划也是超音速,但最后这些导弹项目都无疾而终,西方目前的空射冲压发动机导弹挂上边的大约只有法国的VESTA冲压发动机试验器计划,但这个计划近期并没有向反舰导弹转化的意思。更多用于ASMP空地导弹的升级上面。而对于现有的反舰导弹的改进主要集中在提高射程,如飞鱼导弹最新的MM40BLOCK3采用了涡喷发动机,射程提高到180公里,而鱼叉的射程更是超过了200公里,同时导弹更加智能化,采用吸波涂料及改变弹体外形,让其雷达反射面积更小等,这些都提高亚音速反舰导弹的突防能力。那么超音速和亚音速反舰导弹之间如何比较?

首先超音速反舰导弹的优势在哪里?其最大的优势就是速度快,速度快意味着超音速反舰导弹飞完两样的距离要比亚音速导弹要少的多,以SS-N-22导弹为例子,其最大速度为M2。5左右,而普通的反舰导弹只有M0。8左右,同样100公里的射程,SS-N-22只需要后者约1/3的时间,这要大大缩短了对方防御系统的反应时间,使其来不及拦截或者难以组织第二次拦截,突防成功率就提高了。威胁大,由于超音速反舰导弹的速度要大的多,因此在击中舰艇时有更大的动能,对舰艇毁伤效果要更大。但凡事有利也有不利,超音速反舰导弹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就是射程,印度人曾自豪的说PJ-10“布拉莫斯‘导弹要比鱼叉导弹的射程要远的多,这里实际上偷换了一个概念;就是导弹在不同飞行剖面的射程是不一样;高空空气稀薄,阻力小,射程远,而低空大气稠密,阻力大,射程小,PJ-10号称射程290公里,其飞行剖面是高-低弹道,而鱼叉是低空飞航加末段掠海,如果PJ-10采用两样的弹道其射程就大幅降低到120公里,而早期型射程就达到130公里,与之相比PJ-10的重量近3吨,而鱼叉的重量不到700公斤。只相当于前者的1/4,也就是要想达到同样的射程,超音速反舰导弹在目前的条件下要付出更大的重量和体积,这也是为什么美国海军没有研制的主要原因,毕竟这样的大的块头挂在飞机对飞行甲板的冲击是非常大的,而体积的小巧的鱼叉象F/A-18、A-6这样的飞机挂4枚没有问题,以一次出动20架计算,则可以向目标编队发射80枚导弹,这样的饱和攻击能力已经可以压垮大数对手的防空能力,造成这样的结果一个原因是超音速导弹的升阻比较小(超音速反舰导弹弹体必须保持光顺,以降低阻力,同时也不能使用亚音速导弹那样的大型弹翼),发动机的燃料消耗较大,这样的衍生的问题就是超音速反舰导弹的雷达反射面要大于亚音速导弹,且不容易象后者采用复杂曲面外形来提高隐身能力。

超音速引起隐身方面另外一个劣势就是红外特征明显,由于发动机高负荷运转,加上气动加热让超音速反舰导弹的弹体温度要远高于亚音速导弹,其红外信号特征相应要大于后者,特别是采用涡喷发动机的亚音速导弹,速度快的衍生的其他缺点包括;对飞行控制系统要求高,信号/数据处理时间有限,对电子对抗能力不利,由于速压的影响,导弹难以采用大机动弹道以避开对方的防御系统。因此超音速反舰导弹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优点和缺点一样鲜明。

前面说超音速反舰导弹最大的特点就是利用其速度快压缩对方的反应时间,从而提高突防概率,对于传统机械扫描雷达来说的确如此,现代雷达为防止虚警,扫描到目标后并不马上确认目标,而需要再次或者三次扫描之后再确认,然后进行识别与跟踪,同时各舰在拦截时更多的依靠自己的探测系统进行探测,甚至各探测系统彼此也是分离的,这样就缩小了的探测范围,延长的反应时间,在抗击超音速反舰导弹时当然力不从心, 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全舰综合武器系统概念,就是通过数据总线将不同的探测系统联连在一起,融合成一个统一的目标航迹图,同时舰艇的探测系统也在发展,出现了相控阵雷达,其特点就是功率大,对小面积目标搜索距离远,特别是其实现了电子扫描,可以在计算机控制灵活的改变波束指向,如探测到目标后,可以将波束回扫进行再次确认,这样就大大降低了反应时间,同时远程红外警戒系统的使用也提高舰艇对反舰导弹的探测距离,这其高空突防概率就大大降低,那么非神盾舰呢?90年代出现的协同交战要系统将综合武器系统的概念扩展至整个编队,就是编队探测与作战数据共享,本舰的探测范围已经不局限于自己的传感器,出现不是神盾的神盾舰,美国CEC一个试验就是普通舰艇通过CEC得到神盾舰的数据,提高向武器系统对准目标来袭方向,最大发挥武器系统的性能,提高拦截距离,这样超音速反舰导弹高空突防的能力就被大打折扣。那么低空呢?这时候超音速反舰导弹低空射程近的缺点就暴露无遗,同时由于反应时间短,其飞行高度往往比亚音速反舰导弹要高,加上更加明显的红外特征,其发现概率可能要高于后者。再加上超音速反舰导弹的成本和费用要高于亚音速反舰导弹,这也许是为什么西方国家不约而同的放弃的原因,而对于前苏联/俄罗斯来说对付美国拥有预警机和高性能舰载航母编队,高射速和大威力仍旧是不二的法宝,至于被发现概率高,只能通过提高饱和攻击能力来弥补。低空飞航射程低,只有通过更大的重量来弥补,这也是为什么前苏联会出现重量超过5吨的反舰导弹。

所以除非冲压发动机技术出现突破,导弹可以更高速度飞行,在目标的技术条件下似乎超音速和亚音速反舰导弹难分谁优谁劣,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各国发展超燃冲压发动机一个重要原因。
众所周知,前苏联和西方在反舰导弹发展上泾渭分明,前者都是重型、冲压发动机的超音速反舰导弹而后者多采用小型的、固体火箭或者涡喷发动机的亚音速反舰导弹,因此在一般人看来似乎前苏联在冲压发动机技术方面似乎要好于美国,而导致这样的差异,的确1933年前苏联首次研制出编号为GIRD-08冲压发动机的原理样机,而美国的Model 010冲压发动机在1949年才试飞成功,但美国对冲压发动机的实用化研究在二战中就开始了,在1944年根据太平洋战争的教训,美国海军考虑研制一种远程的防空系统来保护航母编队,于是其委托霍普金斯大学的应用物理试验室(APL)对冲压发动机进行试验,1947年APL研制出一个直径为15.2厘米的模型-COBRA,COBRA在P-47进行模拟试飞以检验冲压发动机在起飞和飞行中的稳定性,在同年底一个更大的直径为25厘米模型在6千米的高空投放,其速度达到2M,而在1947年这个速度达到了M2.4,由于试验结果非常成功,所以美国海军随后启动了大黄蜂实验性导弹计划,并在此的基础上发展了SAM-N-6黄铜骑士远程舰空导弹. 与之同时,波音公司从1949年开始开始研制为美国空军研制采用冲压发动机为动力的CIM-10波马克远程地空导弹,并于1957年投入使用,是美国早期的远程防空系统,1951年试飞的X-7试验机对冲压发动机技术进行了进一步的验证,并且在飞行中突破了3马赫,另外其他几个项目也采用了冲压发动机技术包括共和飞机公司的XF-103截击机和北美公司的SM-64,60年代中期美国海军开始考虑研制空射冲压导弹,由此提出了“先进小体积冲压发动机计划‘(Advanced Low-Volume Ramjet -ALVRJ)ALVRJ,因此对于美国来说发展相当于SS-N-22或者SS-N-26这样的超音速反舰导弹似乎并不存在技术太大的困难。

除了美国外,其他西方国家在上世纪90年代也曾掀起超音速反舰导弹的热潮,除了我们熟悉的法国和德国联合研制的ANF/ANS超音速反舰导弹,英国也设想过超音速海鹰、法国和意大利联合的奥拖马特-2指标也超过了音速,此外以色列的迦拍列-4反舰导弹的最初计划也是超音速,但最后这些导弹项目都无疾而终,西方目前的空射冲压发动机导弹挂上边的大约只有法国的VESTA冲压发动机试验器计划,但这个计划近期并没有向反舰导弹转化的意思。更多用于ASMP空地导弹的升级上面。而对于现有的反舰导弹的改进主要集中在提高射程,如飞鱼导弹最新的MM40BLOCK3采用了涡喷发动机,射程提高到180公里,而鱼叉的射程更是超过了200公里,同时导弹更加智能化,采用吸波涂料及改变弹体外形,让其雷达反射面积更小等,这些都提高亚音速反舰导弹的突防能力。那么超音速和亚音速反舰导弹之间如何比较?

首先超音速反舰导弹的优势在哪里?其最大的优势就是速度快,速度快意味着超音速反舰导弹飞完两样的距离要比亚音速导弹要少的多,以SS-N-22导弹为例子,其最大速度为M2。5左右,而普通的反舰导弹只有M0。8左右,同样100公里的射程,SS-N-22只需要后者约1/3的时间,这要大大缩短了对方防御系统的反应时间,使其来不及拦截或者难以组织第二次拦截,突防成功率就提高了。威胁大,由于超音速反舰导弹的速度要大的多,因此在击中舰艇时有更大的动能,对舰艇毁伤效果要更大。但凡事有利也有不利,超音速反舰导弹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就是射程,印度人曾自豪的说PJ-10“布拉莫斯‘导弹要比鱼叉导弹的射程要远的多,这里实际上偷换了一个概念;就是导弹在不同飞行剖面的射程是不一样;高空空气稀薄,阻力小,射程远,而低空大气稠密,阻力大,射程小,PJ-10号称射程290公里,其飞行剖面是高-低弹道,而鱼叉是低空飞航加末段掠海,如果PJ-10采用两样的弹道其射程就大幅降低到120公里,而早期型射程就达到130公里,与之相比PJ-10的重量近3吨,而鱼叉的重量不到700公斤。只相当于前者的1/4,也就是要想达到同样的射程,超音速反舰导弹在目前的条件下要付出更大的重量和体积,这也是为什么美国海军没有研制的主要原因,毕竟这样的大的块头挂在飞机对飞行甲板的冲击是非常大的,而体积的小巧的鱼叉象F/A-18、A-6这样的飞机挂4枚没有问题,以一次出动20架计算,则可以向目标编队发射80枚导弹,这样的饱和攻击能力已经可以压垮大数对手的防空能力,造成这样的结果一个原因是超音速导弹的升阻比较小(超音速反舰导弹弹体必须保持光顺,以降低阻力,同时也不能使用亚音速导弹那样的大型弹翼),发动机的燃料消耗较大,这样的衍生的问题就是超音速反舰导弹的雷达反射面要大于亚音速导弹,且不容易象后者采用复杂曲面外形来提高隐身能力。

超音速引起隐身方面另外一个劣势就是红外特征明显,由于发动机高负荷运转,加上气动加热让超音速反舰导弹的弹体温度要远高于亚音速导弹,其红外信号特征相应要大于后者,特别是采用涡喷发动机的亚音速导弹,速度快的衍生的其他缺点包括;对飞行控制系统要求高,信号/数据处理时间有限,对电子对抗能力不利,由于速压的影响,导弹难以采用大机动弹道以避开对方的防御系统。因此超音速反舰导弹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优点和缺点一样鲜明。

前面说超音速反舰导弹最大的特点就是利用其速度快压缩对方的反应时间,从而提高突防概率,对于传统机械扫描雷达来说的确如此,现代雷达为防止虚警,扫描到目标后并不马上确认目标,而需要再次或者三次扫描之后再确认,然后进行识别与跟踪,同时各舰在拦截时更多的依靠自己的探测系统进行探测,甚至各探测系统彼此也是分离的,这样就缩小了的探测范围,延长的反应时间,在抗击超音速反舰导弹时当然力不从心, 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全舰综合武器系统概念,就是通过数据总线将不同的探测系统联连在一起,融合成一个统一的目标航迹图,同时舰艇的探测系统也在发展,出现了相控阵雷达,其特点就是功率大,对小面积目标搜索距离远,特别是其实现了电子扫描,可以在计算机控制灵活的改变波束指向,如探测到目标后,可以将波束回扫进行再次确认,这样就大大降低了反应时间,同时远程红外警戒系统的使用也提高舰艇对反舰导弹的探测距离,这其高空突防概率就大大降低,那么非神盾舰呢?90年代出现的协同交战要系统将综合武器系统的概念扩展至整个编队,就是编队探测与作战数据共享,本舰的探测范围已经不局限于自己的传感器,出现不是神盾的神盾舰,美国CEC一个试验就是普通舰艇通过CEC得到神盾舰的数据,提高向武器系统对准目标来袭方向,最大发挥武器系统的性能,提高拦截距离,这样超音速反舰导弹高空突防的能力就被大打折扣。那么低空呢?这时候超音速反舰导弹低空射程近的缺点就暴露无遗,同时由于反应时间短,其飞行高度往往比亚音速反舰导弹要高,加上更加明显的红外特征,其发现概率可能要高于后者。再加上超音速反舰导弹的成本和费用要高于亚音速反舰导弹,这也许是为什么西方国家不约而同的放弃的原因,而对于前苏联/俄罗斯来说对付美国拥有预警机和高性能舰载航母编队,高射速和大威力仍旧是不二的法宝,至于被发现概率高,只能通过提高饱和攻击能力来弥补。低空飞航射程低,只有通过更大的重量来弥补,这也是为什么前苏联会出现重量超过5吨的反舰导弹。

所以除非冲压发动机技术出现突破,导弹可以更高速度飞行,在目标的技术条件下似乎超音速和亚音速反舰导弹难分谁优谁劣,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各国发展超燃冲压发动机一个重要原因。
确实如此。不过如果仅仅以饱和攻击突防的话,超音速导弹也可以通过增加发射数量突防的。
毛子为啥玩超音速,是因为其作战平台远逊于美帝,至于冲压发动机,美帝曾经落后过毛子,但是现在仍然是NO.1


其实还是技术和取舍的问题。

美帝有最强大的海军航空兵和最完善的防空体系,大型不便飞机搭载、舰载射程较近的超音速导弹自然属于鸡肋。

而熊兔面对的敌人不是鹰就是鹰的小弟,防空体系都相当不俗,而自身没有超强的海军航空兵可以多架次投射反舰导弹海淹死敌人,有限的海军反舰导弹发射架和防御性海军依托路基可以上重型战斗轰炸机甚至直接上轰炸机反舰。对于导弹的重量要求远不如杀伤概率要求大,因此发展超音速。

另外现在冲压发动机已经取得突破,超音速反舰导弹可以不用大型助推器,多个进气道。制造难度和结构复杂度也远小于常规反舰导弹的涡喷和涡扇发动机。

具有隐身外形的超音速反舰导弹在各国也已经出现了,兔子在隐身技术方面的进步自然可以用在导弹上。

至于被发现概率,随着飞控技术的进步,科学规划弹道加隐身外形可以最大限度提升打击突然性的同时尽量保证高射程。比如高-中-低-超低弹道利用海平面曲线和杂波对付高性能舰载雷达,利用隐身外形和材料并采用进气道下部布置的方式减小预警机的预警距离。至于红外探测技术,目前貌似除了天基弹道导弹预警这种背景温度差极大的大型预警雷达之外,舰载预警机貌似没听说有装备,即使有了也很难做到天基红外预警的性能,要分辨出超音速反舰导弹的距离恐怕难以超过毛子27系列红外识别飞机的距离。这几十公里的预警距离和难以照射导弹的问题对超音速反舰导弹的末端突防问题不大。

其实还是技术和取舍的问题。

美帝有最强大的海军航空兵和最完善的防空体系,大型不便飞机搭载、舰载射程较近的超音速导弹自然属于鸡肋。

而熊兔面对的敌人不是鹰就是鹰的小弟,防空体系都相当不俗,而自身没有超强的海军航空兵可以多架次投射反舰导弹海淹死敌人,有限的海军反舰导弹发射架和防御性海军依托路基可以上重型战斗轰炸机甚至直接上轰炸机反舰。对于导弹的重量要求远不如杀伤概率要求大,因此发展超音速。

另外现在冲压发动机已经取得突破,超音速反舰导弹可以不用大型助推器,多个进气道。制造难度和结构复杂度也远小于常规反舰导弹的涡喷和涡扇发动机。

具有隐身外形的超音速反舰导弹在各国也已经出现了,兔子在隐身技术方面的进步自然可以用在导弹上。

至于被发现概率,随着飞控技术的进步,科学规划弹道加隐身外形可以最大限度提升打击突然性的同时尽量保证高射程。比如高-中-低-超低弹道利用海平面曲线和杂波对付高性能舰载雷达,利用隐身外形和材料并采用进气道下部布置的方式减小预警机的预警距离。至于红外探测技术,目前貌似除了天基弹道导弹预警这种背景温度差极大的大型预警雷达之外,舰载预警机貌似没听说有装备,即使有了也很难做到天基红外预警的性能,要分辨出超音速反舰导弹的距离恐怕难以超过毛子27系列红外识别飞机的距离。这几十公里的预警距离和难以照射导弹的问题对超音速反舰导弹的末端突防问题不大。
很好的贴
YAK-28临时 发表于 2012-10-16 08:04
很好的贴
谢谢鼓励
这个要看对手。
如果你的对手多是小不点,或者防空能力很差的,那用亚音速来保证射程无疑是聚划算。
但是如果你的主要对手都拥有一圈神盾护体,电子功力也深不可测,这个时候还是选择超音速机动突防比较有效。所谓夜长梦多,你慢,人家密集阵、海麻雀、127都调转炮口过来了,电子干扰也到位了。
红外信号是明显,但是要侦查到红外信号也要等导弹出现在地平线以后,等到了这个距离,你亚音速照样躲不过,所以这方面没问题。
隐形方面,冲压发动机比涡轮发动机更好,因为没有反射量巨大的叶片。至于外形,超音速飞机都能隐形,导弹有什么难的?最差弄成六棱柱,也能达到隐形效果。
拜读了,谢谢楼主
技术宅们都不知道冲压发动机低空效率会有明显下降这个基本上是“先天不足”的问题么?看来若干年前“舆论导向”的力量依然存在啊……
超音速尤其是冲压导弹最低发射高度是个硬伤。。。。
可以两条腿走路
中国追求的是亚音速的高度,超音速的致命一击。
将两者结合是能够实现的,在直升机或预警机导引段,采用亚音速低空隐身突防,规避敌方飞机和防空雷达的搜索,抵达导弹自导引段、雷达开机后,采用超音速高速突防,迫使敌方近防武器装置失效。
最大速度只能在高空实现,所以现在的超音速导弹并不具备攻击突然性
发射高度、巡航段高度、发动机在低空的效率……一堆堆的问题,现有的超音速蛋哪儿来的什么优势?
俄罗斯后来也搞类似飞鱼那样的轻型弹了,俱乐部就是。
超音速导弹最关键还是体积无法做小隐蔽性差
呵呵,很专业啊
冲压的最低高度啊 不能掠海伤不起
要是末端超音速呢,是不是可以折中啊?
中国追求的是亚音速的高度,超音速的致命一击。
==============================
其实第一击不需要是致命击,大可以象霰弹打鸟那样,大范围小弹头,只以破坏各种电子侦察装置为目的。打瞎了以後再各种大棒性虐。
。。。。。。。有了豆腐二姨弟这个反航母法宝,其他水面舰艇不在话下,出动几只豹子每人四把叉子属于打扫战场性质。。。。
八岐刺蛇 发表于 2012-10-16 08:14
这个要看对手。
如果你的对手多是小不点,或者防空能力很差的,那用亚音速来保证射程无疑是聚划算。
但是 ...
冲压弹不能掠海 隐身永远比不过掠海的。。。。
掠海才是王道
longxia 发表于 2012-10-16 11:42
冲压弹不能掠海 隐身永远比不过掠海的。。。。
冲压弹为何不能略海?理由呢?
jjyybear 发表于 2012-10-16 11:17
冲压的最低高度啊 不能掠海伤不起
冲压的最低高度不是地球物理限定的硬性限制,而是电子机械技术不够先进的限制,随着技术的发展,冲压将能够略海。
wujingping 发表于 2012-10-16 11:21
要是末端超音速呢,是不是可以折中啊?
那末端就要使用火箭发动机,增加一级发动机+火箭燃料能效不如冲压,你还不如全程超音速冲压算了。俱乐部末端超音速型射程200,宝石倒是有300,就是这个道理。
亚音速弹错过目标后还可以再回头搜索。
八岐刺蛇 发表于 2012-10-16 12:07
冲压弹为何不能略海?理由呢?
冲压貌似有工作高度要求 掠海的冲压弹就不能上高空 所以目前木有能掠海的 至少猫不拉屎是高弹道
八岐刺蛇 发表于 2012-10-16 12:11
那末端就要使用火箭发动机,增加一级发动机+火箭燃料能效不如冲压,你还不如全程超音速冲压算了。俱乐部末 ...
宝石是高弹道吧 俱乐部应该是掠海
高超音速>亚音速>超音速
longxia 发表于 2012-10-16 12:25
冲压貌似有工作高度要求 掠海的冲压弹就不能上高空 所以目前木有能掠海的 至少猫不拉屎是高弹道
你也说了啊,略海的不能上高空,高弹道的不能略海,那就放弃高弹道专心搞略海好了。至少我知道日炙和P31都是可以纯略海攻击的,就是射程杯具了点。
八岐刺蛇 发表于 2012-10-16 12:38
你也说了啊,略海的不能上高空,高弹道的不能略海,那就放弃高弹道专心搞略海好了。至少我知道日炙和P31都 ...
射程又悲剧啊
我还是偏向于掠海。
longxia 发表于 2012-10-16 12:45
射程又悲剧啊
31P射程杯具的最主要原因在于,坚持使用固冲一体化发动机。这种保养较少,但是固冲一体化的燃料热值不行。最新的宝石导弹略海的时候也有300的射程。法国那个超音速导弹,体型差不多是P31两倍,射程也达到了200+
自新大陆 发表于 2012-10-16 12:49
我还是偏向于掠海。
略海与超音速并不矛盾。
八岐刺蛇 发表于 2012-10-16 12:55
31P射程杯具的最主要原因在于,坚持使用固冲一体化发动机。这种保养较少,但是固冲一体化的燃料热值不行。 ...
宝石掠海有300? 那高空岂不是可以到500 请上资料
longxia 发表于 2012-10-16 12:57
宝石掠海有300? 那高空岂不是可以到500 请上资料
如你所言,略海的冲压上不了高空……
八岐刺蛇 发表于 2012-10-16 13:13
如你所言,略海的冲压上不了高空……
NO  掠海冲压和高空冲压只是燃烧室进气道进气量不同 同一颗蛋蛋上实现不了通用 但是宝石是有空射行的 怎么可能光有掠海版? 上资料吧 300哪来的 印象中宝石打300就是高弹道打的
八岐刺蛇 发表于 2012-10-16 12:09
冲压的最低高度不是地球物理限定的硬性限制,而是电子机械技术不够先进的限制,随着技术的发展,冲压将能 ...
这还真不知道 看来听课不认真了 哇 要挂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