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资源的总体状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3 06:01:32
发现一个不错的资料,大家一起看看吧。
[土地资源] 1998年,西藏有耕地面积343.14万亩,人均耕地1.41亩,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占耕地2/3面积以上的水浇地坡度小,土地肥沃,耕种时间长,作物产量较高。旱地多为坡耕地,坡度大,分布零散,休耕时间长,土壤质地较差,漏水漏肥,是西藏的中低产田。由于受自然条件和农业技术条件的限制,西藏垦殖系数和复种指数都不高。全区平均垦殖系数仅为0.2%左右;复种指数也只有100.2%. 西藏农业用地比重大,生态环境恶劣的地域面积大,砂地、冰川、沼泽、裸地、戈壁面积达55504万亩,约占土地面积的30.7%。在农业用地中,草地、林地占99.3%,而居民点、工矿交通用地则只有38万亩。广阔的水域(3361万亩)基本上处于未利用状态。

  [植物资源] 西藏是中国植物最富集的省区之一,也是中国森林资源和药用植物资源的一大宝库。全区有林地10754.93面积万亩,木材积蓄量达17.03亿立方米。目前已知的高等植物有6400多种,几乎包含了北半球从热带到寒带的各种植物物种科属和生态类型,同时还保留了一部分古老的孑遗植物种群,是最丰富、最独特的野生植物宝库。 目前已知的野生植物有6897种,其中苔藓植物62科;蕨类植物44科;裸子植物7科;被子植物163科。在这些野生植物中既有药用植物、树脂树胶类植物、纤维植物和淀粉植物,又有珍稀植物和特有植物。 西藏药用植物有1000多种,其中常用的中草药400多种,具有特殊用途的藏药300多种,较著名的药材有天麻、贝母、三七、黄连、大黄和鸡血藤等;菌类有200多种,其中虫草、灵芝、茯苓是珍贵的中药材,松茸、猴头、獐子菌是名特食用菌。 西藏珍稀植物很多,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有39种。其中,西藏水叶松、西藏白皮松和喜马拉雅长叶云杉,是喜马拉雅山南坡特有的树种。中国仅在西藏吉隆和札达两县有分布。

  [动物资源] 到目前为止,在西藏已发现野生哺乳动物142种,鸟类488种98亚种,其中有22种西藏(青藏)高原特有种。爬行类56种,两栖类45种;鱼类68种, 野生脊椎动物。西藏野生脊椎动物共计799种,构成了西藏的动物资源优势。在这些动物中,虎、豹、猴、野牦牛、马鹿、白唇鹿、羚类、猞猁、麝、小熊猫、水獭、藏马鸡、雉类、鹤类、蟒等123种野生脊椎动物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占全国重点保护动物的1/3以上。其中,滇金丝猴、孟加拉虎、云豹、西藏野驴、野牦牛等45种野脊椎动物,是濒危灭绝或西藏特有的珍稀保护动物。 水生生物。根据各种研究资料表明,西藏已发现的浮游动物有760多种,其中原生动物458种,昆虫208种,鳃足类56种;水生源植物—硅澡隶属2目,7个亚目,11科,35属,共计340种。 陆生无脊椎动物(昆虫)。陆生无脊椎动物(昆虫)在西藏有2307种,其中中华缺翅虫,墨脱缺翅虫是中国的重点保护动物。西藏的有益昆虫繁多,例如蜜蜂有103种,昆虫中的蝙蝠蛾类有9种。

  [矿产资源]西藏拥有特殊的地质构造,被学界公认地处全球三个重要的成矿带,具有很好的成矿条件。西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的资料显示:截至2005 年,西藏已经探明的矿种多达101种,探明矿产地1858 处,探明储量的矿床达132个。其中铬、铜、铁、硼、黄金不仅是目前中国短缺的矿产资源,也是今后一个时期此类矿产的重要后备基地。 在已经发现的矿产资源中,西藏有17种矿产位居全国各省(区、市)前9位。 其中,铬铁矿已探明的储量居全国之首,锂的远景储量居世界前列,是中国锂矿资源的基地之一。铜的远景储量居全国第二位。 除此之外,西藏的金、铅、锌、钼、锑、铁、铂族金属以及石油、天然气等非金属矿产也都具有广阔的勘查前景。西藏矿产资源的潜在价值在6000亿元以上。另外,西藏现有盐湖2000多个,面积6万平方公里,盐湖中的矿产资源高达十几种,仅日喀则地区的大扎布盐湖,其潜在开发价值就高达数千亿元。 在有色金属和稀有金属矿中,西藏锂的远景储量居世界前列,是中国锂矿资源的基地之一。西藏锂的远景储量居全国第二位。 在非金属矿中,硼的储量大、分布广,已探明的储量在国内名列第三位。此外,冶金辅助原料菱镁矿,探明的储量居全国第三位。化学工业需要的重晶石、砷,储量分别居全国第三、第四位;建材工业上广泛利用的石膏、陶瓷土,储量分别居全国第二、第五位;国防、电子工业不可缺少的白云母,储量居全国第四位。能源矿产的蕴藏量也有新的发现,已探明的泥炭储量达800多万吨,居全国第四位。

  [能源资源] 西藏能源资源主要有水能、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林草和畜粪等可再生能源。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非可再生能源资源发现较少。 西藏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达2亿多千瓦,年电能可达17600亿千瓦时,占全国的29.7%;其中初步调查可开发水能5660万千瓦,年发电量约3300亿千瓦时(折合标准煤13200万吨),占全国的17.1%。水能资源绝大部分集中于藏东南地区。 西藏太阳能资源居全国首位,是世界上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年日照时数在1500-3400小时之间,辐射总量大部分地区为6000-8000兆焦/平方米。直射比例大,年际变化小,与水能在地域分布上有互补特点。 西藏是中国地热活动最强烈的地区,各种地热显示有1000多处,几乎遍及全区。中高温资源主要分布在藏南、藏西和藏北。 西藏有两条风带,推测年风能储量930亿千瓦时。除藏东地区风能资源较贫乏外,大部分地区属风能较丰富区和可利用区。风能资源最丰富的是藏北地区,年平均有效风能密度为200瓦/平方米左右;其次为喜马拉雅山脉地区,年平均有效风能密度为140瓦/平方米左右。

  [气候资源] 西藏高原光能资源丰富,日照时间长,太阳总辐射量大,平均在6000兆焦/平方米以上。热量资源随地形、气温的时空分布以及海拔高度的变化较明显,因此,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差异较大。西藏绝大部分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下,但喜马拉雅山脉南坡及藏东南靠近边境的部分地区,降水量分布极其丰沛。

  [水资源] 西藏是中国河流与湖泊最多的省区之一。据不完全统计,流域面积大于1万平方公里的河流有20余条,面积大于1平方公里的湖泊有612个,湖泊总面积为24183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湖泊面积的30%;根据水系和湖泊的分布特点,区内湖泊相应地划分为3个区,即藏东南外流湖区、藏南外流—内陆湖区、藏北内陆湖区。 西藏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据《中国水资源评价》资料,多年平均降水量为7132亿立方米,径流量为4482亿立方米。水能理论蕴藏量在1万千瓦以上的河流有356条。

  [旅游资源] 西藏具有优越和独特的旅游资源。有山景、水景、地景、天景和生景,交相辉映,更显丰富多彩。西藏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也是藏传佛教的发源地和广布之地。人文景观种类繁多,具有独特的民族、民俗风貌。西藏有众多的寺庙殿堂、古城佛塔、石窑壁画等景物,物尽其妙。许多著名的寺庙、古墓,如大昭寺、哲蚌寺、色拉寺、萨迦寺、扎什伦布寺、夏鲁寺和藏王墓、古格王国遗址等均为国家或自治区重点文化保护单位。 目前西藏旅游区只限于中部地区,仅形成了以拉萨、日喀则、泽当为中心的旅游网络,而藏东及藏北的旅游资源还基本处于闲置状态。现已开发的旅游资源当中,人文资源所占比重大,尤其是宗教旅游占突出地位,对风情、习俗、文化旅游资源利用还不充分,自然旅游资源利用得更少。由于高原奇异的景观大都处于偏远、海拔高及自然地理的突变区,远离城市,交通极为不便,虽然有较高的旅游价值,但开发难度大,因而未能利用起来。目前开发项目有登山、风情观光、参观寺庙等几大项,而综合性的游览及旅游商业活动并未展开。
http://www.mlr.gov.cn/kczygl/kcz ... 0120723_1123619.htm发现一个不错的资料,大家一起看看吧。
[土地资源] 1998年,西藏有耕地面积343.14万亩,人均耕地1.41亩,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占耕地2/3面积以上的水浇地坡度小,土地肥沃,耕种时间长,作物产量较高。旱地多为坡耕地,坡度大,分布零散,休耕时间长,土壤质地较差,漏水漏肥,是西藏的中低产田。由于受自然条件和农业技术条件的限制,西藏垦殖系数和复种指数都不高。全区平均垦殖系数仅为0.2%左右;复种指数也只有100.2%. 西藏农业用地比重大,生态环境恶劣的地域面积大,砂地、冰川、沼泽、裸地、戈壁面积达55504万亩,约占土地面积的30.7%。在农业用地中,草地、林地占99.3%,而居民点、工矿交通用地则只有38万亩。广阔的水域(3361万亩)基本上处于未利用状态。

  [植物资源] 西藏是中国植物最富集的省区之一,也是中国森林资源和药用植物资源的一大宝库。全区有林地10754.93面积万亩,木材积蓄量达17.03亿立方米。目前已知的高等植物有6400多种,几乎包含了北半球从热带到寒带的各种植物物种科属和生态类型,同时还保留了一部分古老的孑遗植物种群,是最丰富、最独特的野生植物宝库。 目前已知的野生植物有6897种,其中苔藓植物62科;蕨类植物44科;裸子植物7科;被子植物163科。在这些野生植物中既有药用植物、树脂树胶类植物、纤维植物和淀粉植物,又有珍稀植物和特有植物。 西藏药用植物有1000多种,其中常用的中草药400多种,具有特殊用途的藏药300多种,较著名的药材有天麻、贝母、三七、黄连、大黄和鸡血藤等;菌类有200多种,其中虫草、灵芝、茯苓是珍贵的中药材,松茸、猴头、獐子菌是名特食用菌。 西藏珍稀植物很多,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有39种。其中,西藏水叶松、西藏白皮松和喜马拉雅长叶云杉,是喜马拉雅山南坡特有的树种。中国仅在西藏吉隆和札达两县有分布。

  [动物资源] 到目前为止,在西藏已发现野生哺乳动物142种,鸟类488种98亚种,其中有22种西藏(青藏)高原特有种。爬行类56种,两栖类45种;鱼类68种, 野生脊椎动物。西藏野生脊椎动物共计799种,构成了西藏的动物资源优势。在这些动物中,虎、豹、猴、野牦牛、马鹿、白唇鹿、羚类、猞猁、麝、小熊猫、水獭、藏马鸡、雉类、鹤类、蟒等123种野生脊椎动物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占全国重点保护动物的1/3以上。其中,滇金丝猴、孟加拉虎、云豹、西藏野驴、野牦牛等45种野脊椎动物,是濒危灭绝或西藏特有的珍稀保护动物。 水生生物。根据各种研究资料表明,西藏已发现的浮游动物有760多种,其中原生动物458种,昆虫208种,鳃足类56种;水生源植物—硅澡隶属2目,7个亚目,11科,35属,共计340种。 陆生无脊椎动物(昆虫)。陆生无脊椎动物(昆虫)在西藏有2307种,其中中华缺翅虫,墨脱缺翅虫是中国的重点保护动物。西藏的有益昆虫繁多,例如蜜蜂有103种,昆虫中的蝙蝠蛾类有9种。

  [矿产资源]西藏拥有特殊的地质构造,被学界公认地处全球三个重要的成矿带,具有很好的成矿条件。西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的资料显示:截至2005 年,西藏已经探明的矿种多达101种,探明矿产地1858 处,探明储量的矿床达132个。其中铬、铜、铁、硼、黄金不仅是目前中国短缺的矿产资源,也是今后一个时期此类矿产的重要后备基地。 在已经发现的矿产资源中,西藏有17种矿产位居全国各省(区、市)前9位。 其中,铬铁矿已探明的储量居全国之首,锂的远景储量居世界前列,是中国锂矿资源的基地之一。铜的远景储量居全国第二位。 除此之外,西藏的金、铅、锌、钼、锑、铁、铂族金属以及石油、天然气等非金属矿产也都具有广阔的勘查前景。西藏矿产资源的潜在价值在6000亿元以上。另外,西藏现有盐湖2000多个,面积6万平方公里,盐湖中的矿产资源高达十几种,仅日喀则地区的大扎布盐湖,其潜在开发价值就高达数千亿元。 在有色金属和稀有金属矿中,西藏锂的远景储量居世界前列,是中国锂矿资源的基地之一。西藏锂的远景储量居全国第二位。 在非金属矿中,硼的储量大、分布广,已探明的储量在国内名列第三位。此外,冶金辅助原料菱镁矿,探明的储量居全国第三位。化学工业需要的重晶石、砷,储量分别居全国第三、第四位;建材工业上广泛利用的石膏、陶瓷土,储量分别居全国第二、第五位;国防、电子工业不可缺少的白云母,储量居全国第四位。能源矿产的蕴藏量也有新的发现,已探明的泥炭储量达800多万吨,居全国第四位。

  [能源资源] 西藏能源资源主要有水能、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林草和畜粪等可再生能源。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非可再生能源资源发现较少。 西藏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达2亿多千瓦,年电能可达17600亿千瓦时,占全国的29.7%;其中初步调查可开发水能5660万千瓦,年发电量约3300亿千瓦时(折合标准煤13200万吨),占全国的17.1%。水能资源绝大部分集中于藏东南地区。 西藏太阳能资源居全国首位,是世界上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年日照时数在1500-3400小时之间,辐射总量大部分地区为6000-8000兆焦/平方米。直射比例大,年际变化小,与水能在地域分布上有互补特点。 西藏是中国地热活动最强烈的地区,各种地热显示有1000多处,几乎遍及全区。中高温资源主要分布在藏南、藏西和藏北。 西藏有两条风带,推测年风能储量930亿千瓦时。除藏东地区风能资源较贫乏外,大部分地区属风能较丰富区和可利用区。风能资源最丰富的是藏北地区,年平均有效风能密度为200瓦/平方米左右;其次为喜马拉雅山脉地区,年平均有效风能密度为140瓦/平方米左右。

  [气候资源] 西藏高原光能资源丰富,日照时间长,太阳总辐射量大,平均在6000兆焦/平方米以上。热量资源随地形、气温的时空分布以及海拔高度的变化较明显,因此,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差异较大。西藏绝大部分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下,但喜马拉雅山脉南坡及藏东南靠近边境的部分地区,降水量分布极其丰沛。

  [水资源] 西藏是中国河流与湖泊最多的省区之一。据不完全统计,流域面积大于1万平方公里的河流有20余条,面积大于1平方公里的湖泊有612个,湖泊总面积为24183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湖泊面积的30%;根据水系和湖泊的分布特点,区内湖泊相应地划分为3个区,即藏东南外流湖区、藏南外流—内陆湖区、藏北内陆湖区。 西藏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据《中国水资源评价》资料,多年平均降水量为7132亿立方米,径流量为4482亿立方米。水能理论蕴藏量在1万千瓦以上的河流有356条。

  [旅游资源] 西藏具有优越和独特的旅游资源。有山景、水景、地景、天景和生景,交相辉映,更显丰富多彩。西藏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也是藏传佛教的发源地和广布之地。人文景观种类繁多,具有独特的民族、民俗风貌。西藏有众多的寺庙殿堂、古城佛塔、石窑壁画等景物,物尽其妙。许多著名的寺庙、古墓,如大昭寺、哲蚌寺、色拉寺、萨迦寺、扎什伦布寺、夏鲁寺和藏王墓、古格王国遗址等均为国家或自治区重点文化保护单位。 目前西藏旅游区只限于中部地区,仅形成了以拉萨、日喀则、泽当为中心的旅游网络,而藏东及藏北的旅游资源还基本处于闲置状态。现已开发的旅游资源当中,人文资源所占比重大,尤其是宗教旅游占突出地位,对风情、习俗、文化旅游资源利用还不充分,自然旅游资源利用得更少。由于高原奇异的景观大都处于偏远、海拔高及自然地理的突变区,远离城市,交通极为不便,虽然有较高的旅游价值,但开发难度大,因而未能利用起来。目前开发项目有登山、风情观光、参观寺庙等几大项,而综合性的游览及旅游商业活动并未展开。
http://www.mlr.gov.cn/kczygl/kcz ... 0120723_1123619.htm
悲催的近代史我们没丢掉西藏已经是奇迹了,新疆要感谢左文襄公
当年TG顶住巨大压力果断收复西藏,乃一件利在千秋的事呀
有这么多的资源,更不能主打赖之流分裂出去了。
就是条件太恶劣了!
没有这个
相对面积,西藏发现的资源真心不多。
应该还有很多地方还没勘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