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舰上2个天才的设计.(附带对这2个设计缺陷的意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03:41:43


先声明我是个80后军迷,我这个年龄段的军迷都经历过旅大对金刚的无语岁月,在辽宁号入役之时我可是含着眼泪在看的电视,所以就别给我扣什么帽子了,这里只是就事论事说2个辽宁号上的设计细节.

细节1:阻拦索.

辽宁号的阻拦索设计简直太天才了,每组阻拦索中间安装了3根弓形条以支撑阻拦索的高度,如此的设计能让飞机的后轮压过阻拦索之后阻拦索能以最快的速度回弹以迎接尾钩,在国外航母上好象还没怎么见过类似的设计,这种设计能保证阻拦索比没装弓型支撑条的阻拦索的回弹速度快上很多倍,国外那种那种飞机轮子压过阻拦索之后在阻拦索还没有回弹到设计高度结果导致错过尾钩的情况在辽宁号上出现的概率应该少很多,为设计团队的这个设计叫声好先.

不过个人觉得这个设计有个缺陷,如果降落的飞机的航向稍有偏差(虽然是小概率的事情,但也是不可避免的),着陆航线与支撑阻拦索的弓型支撑条的朝向稍有一点不垂直的话,万一尾钩钩住阻拦索的同时也会有钩到弓型支撑条的概率(如果弓型支撑条的强度足够,那必然会导致飞机结构严重受损,如果弓型支撑条是低强度设计,那必然会被尾钩拉出安装槽高速飞过甲板),不知道设计团队是怎么考虑这个问题的.

细节2:挡焰板.

辽宁号挡焰板的动作机构没有采用传统的液压柱结构而是采用了结构相对复杂的多的旋转动作支撑结构,这样的结构相对于液压柱结构能最大限度的减小动作机构的体积,用液压柱结构的话必然会让动作机构穿透到下层甲板去,而辽宁号这种旋转动作支撑结构所占用的体积飞行甲板一层足够放置,这无疑是个天才的设计,同样的效果却最大限度的避免了空间的浪费.

看CCTV对挡焰板近景的细节视频发现个问题,辽宁号挡焰板每组6块之间采用了的是直角并列排放,这样的排放形式必然会有每块挡焰板之间留有小缝隙的情况存在,尽管高速气流冲击下造成的空气膜效应会一定程度上阻挡住通过这些小缝隙冲击到挡焰板后方的气流,但总还是有少许气流通过这些小缝隙吹到挡焰板后方的,其实解决这个问题很简单,为什么不把每组挡焰板的6个组成块设计成错位咬合结构??每相邻的2块板之间设计一个类似于地板拼装时的咬合结构不就能彻底密封住冲击到挡焰板的气流了??
发一个示意图以说明下.
Untitled-1 copy.jpg

只是就一些辽宁号的设计细节发表点看法,对于辽宁号本身,我只想说,在军舰甲板上踢足球这种曾经在中国海军眼中奢侈得无以伦比的官兵娱乐活动现在中国也玩得起了,加油中国,加油辽宁号,加油后续国妈!!!

先声明我是个80后军迷,我这个年龄段的军迷都经历过旅大对金刚的无语岁月,在辽宁号入役之时我可是含着眼泪在看的电视,所以就别给我扣什么帽子了,这里只是就事论事说2个辽宁号上的设计细节.

细节1:阻拦索.

辽宁号的阻拦索设计简直太天才了,每组阻拦索中间安装了3根弓形条以支撑阻拦索的高度,如此的设计能让飞机的后轮压过阻拦索之后阻拦索能以最快的速度回弹以迎接尾钩,在国外航母上好象还没怎么见过类似的设计,这种设计能保证阻拦索比没装弓型支撑条的阻拦索的回弹速度快上很多倍,国外那种那种飞机轮子压过阻拦索之后在阻拦索还没有回弹到设计高度结果导致错过尾钩的情况在辽宁号上出现的概率应该少很多,为设计团队的这个设计叫声好先.

不过个人觉得这个设计有个缺陷,如果降落的飞机的航向稍有偏差(虽然是小概率的事情,但也是不可避免的),着陆航线与支撑阻拦索的弓型支撑条的朝向稍有一点不垂直的话,万一尾钩钩住阻拦索的同时也会有钩到弓型支撑条的概率(如果弓型支撑条的强度足够,那必然会导致飞机结构严重受损,如果弓型支撑条是低强度设计,那必然会被尾钩拉出安装槽高速飞过甲板),不知道设计团队是怎么考虑这个问题的.

细节2:挡焰板.

辽宁号挡焰板的动作机构没有采用传统的液压柱结构而是采用了结构相对复杂的多的旋转动作支撑结构,这样的结构相对于液压柱结构能最大限度的减小动作机构的体积,用液压柱结构的话必然会让动作机构穿透到下层甲板去,而辽宁号这种旋转动作支撑结构所占用的体积飞行甲板一层足够放置,这无疑是个天才的设计,同样的效果却最大限度的避免了空间的浪费.

看CCTV对挡焰板近景的细节视频发现个问题,辽宁号挡焰板每组6块之间采用了的是直角并列排放,这样的排放形式必然会有每块挡焰板之间留有小缝隙的情况存在,尽管高速气流冲击下造成的空气膜效应会一定程度上阻挡住通过这些小缝隙冲击到挡焰板后方的气流,但总还是有少许气流通过这些小缝隙吹到挡焰板后方的,其实解决这个问题很简单,为什么不把每组挡焰板的6个组成块设计成错位咬合结构??每相邻的2块板之间设计一个类似于地板拼装时的咬合结构不就能彻底密封住冲击到挡焰板的气流了??
发一个示意图以说明下.
Untitled-1 copy.jpg

只是就一些辽宁号的设计细节发表点看法,对于辽宁号本身,我只想说,在军舰甲板上踢足球这种曾经在中国海军眼中奢侈得无以伦比的官兵娱乐活动现在中国也玩得起了,加油中国,加油辽宁号,加油后续国妈!!!
不懂,不过楼主似乎很厉害的养子
我怎么想起汉斯的负重轮了。。。
不明觉历
技术贴,等高人解答
弓形条美国人的航母上有,楼主自己找找图片看
1 老美,毛子阻拦索都是这么搞的。
拦阻索的那个所谓弓形设计,美国俄国航母就有啊
咬合的图不错~~~~~~~~~
这个技术含量有点高,还是让高人来解毒吧。
那个撑起钢索的拱形铁条不是啥我们的新发明
额,你是说这个?
关于弓形条,完全可以设计成近端牢固远端较弱额设计,既可以避免强行勾住损坏着舰钩,也可以避免弓形条全部脱落影响甲板安全
挡焰板可不只是块钢板,背后还有冷却系统,升起来时已经严丝合缝了,何必搞咬合结构
揽锁其实可以磁性相赤悬浮的,你觉得怎么样
LS说的不无道理啊
挡焰板中间的缝隙可以忽略不计的吧
wzcbjfu 发表于 2012-9-26 12:01
揽锁其实可以磁性相赤悬浮的,你觉得怎么样
看来电磁环境还不够复杂
中南海万金油 发表于 2012-9-26 12:00
挡焰板可不只是块钢板,背后还有冷却系统,升起来时已经严丝合缝了,何必搞咬合结构
你所说的严丝合缝是基于视觉还是基于公差还是基于气流呢??

2个硬件之间哪怕是最小的公差对于气流来说也是会有穿过的空间吧,这个星球目前的科技能造出严丝合缝得连气流都穿不过去的活动机构吗??
十四笔画 发表于 2012-9-26 12:11
挡焰板中间的缝隙可以忽略不计的吧
气流穿过那些缝隙所造成的影响确实可以小到忽略不计算,不过个人觉得既然挡焰板是以完全隔绝气流而设计的,那在结构上做出一点小改动就能做到完全隔绝气流通过,那又为什么还需要去接受允许那些可以忽略不计的气流通过挡焰板呢??如果完全隔绝气流的设计成本过高那还说得过去,只是一点小改动就能完全隔绝气流,同样的成本下把效果做到极致难道不是做工业设计的人员所应该去追求的吗??
看来电磁环境还不够复杂
底下埋电磁体 需要的时候通电 设计好了能保证悬浮稳定性的
wzcbjfu 发表于 2012-9-26 12:16
底下埋电磁体 需要的时候通电 设计好了能保证悬浮稳定性的
怎么穿透甲板?缆索如何磁化?
回答你第一个问题       两根阻拦索的弓形支撑条不用在一条直线上,可以略有偏差  并且应该不是刚性支撑的   这样  即便发生起落架轮子压到支撑条 或者尾钩从支撑条上跳过,也可以被下一根阻拦索捕获    第二个不发表意见
skyline1204 发表于 2012-9-26 12:12
你所说的严丝合缝是基于视觉还是基于公差还是基于气流呢??

2个硬件之间哪怕是最小的公差对于气流来说也 ...
热胀冷缩哦
看图上的弓形条,好像是只有一端固定,另一端仅仅是放在甲板上而已。这样设计根本没有LZ担心的问题
怎么穿透甲板?缆索如何磁化?
那就是高人的事啦啦啦啦
很有见地
第一个没看明白,第二个看明白了,但觉得没必要。


我也是80后  但是楼主担心了,那个弓形的可以设计成弹夹结构,万一前面一跟被飞机钩住拉走了,下面一根在收到压力后回继续弹起,所以无需在意,中国古代的连弩可以参考.弹起结构的那玩意材料可以选用PVC等,飞出后也不一定能伤到人,如果也因此成立几组绳索,相信甲板下方也不太好布置,另外因为要拦阻飞机,所以那个拦阻索的压力是很大的,着舰钩就算飞机歪掉的情况下,相信通过回拉力和飞机的力量是绝不会钩住那个弓形的玩意.


第二个问题也许只是你认为的问题而已,


我也是80后  但是楼主担心了,那个弓形的可以设计成弹夹结构,万一前面一跟被飞机钩住拉走了,下面一根在收到压力后回继续弹起,所以无需在意,中国古代的连弩可以参考.弹起结构的那玩意材料可以选用PVC等,飞出后也不一定能伤到人,如果也因此成立几组绳索,相信甲板下方也不太好布置,另外因为要拦阻飞机,所以那个拦阻索的压力是很大的,着舰钩就算飞机歪掉的情况下,相信通过回拉力和飞机的力量是绝不会钩住那个弓形的玩意.


第二个问题也许只是你认为的问题而已,
skyline1204 发表于 2012-9-26 12:16
气流穿过那些缝隙所造成的影响确实可以小到忽略不计算,不过个人觉得既然挡焰板是以完全隔绝气流而设计的, ...
真要想隔绝气流,还是把飞机装筒子里发射吧,那样密封比较好,气流连周边都跑不出去

bihaikt 发表于 2012-9-26 12:24
热胀冷缩哦


以热胀冷缩密封的话那就会牵涉到材料的问题了,热胀多少冷缩多少什么材料才能达到保持可控热胀冷缩的适用范围等等等等,问题是结构永远比材料便宜,哪怕以最便宜的钢板辅以适当的结构就能达到完全隔绝气流的目的,那又何必去走高成本材料辅以简单结构的思路呢??

以前2个朋友改装他们的摩托车,他们都打算把他们的摩托车的最高速度通过改装提高10%,一个朋友走的改发动机的思路,花了4千多对发动机以及油路做了改进(具体怎么改的就不说了,很复杂,几句话说不清楚),结果他的摩托车成功了达到了他的设想最高速度提高了10%左右.
另一个朋友为了达到这个提高10%速度的目标,仅仅花了70元去为他的摩托车更换了副更小的后轮齿就达到了让他的摩托车最高速度提高10%的改装目标.

同样的设计目标,怎么以相对最简单成本最便宜的方法去实现不也是工业设计里需要去考量的么.
bihaikt 发表于 2012-9-26 12:24
热胀冷缩哦


以热胀冷缩密封的话那就会牵涉到材料的问题了,热胀多少冷缩多少什么材料才能达到保持可控热胀冷缩的适用范围等等等等,问题是结构永远比材料便宜,哪怕以最便宜的钢板辅以适当的结构就能达到完全隔绝气流的目的,那又何必去走高成本材料辅以简单结构的思路呢??

以前2个朋友改装他们的摩托车,他们都打算把他们的摩托车的最高速度通过改装提高10%,一个朋友走的改发动机的思路,花了4千多对发动机以及油路做了改进(具体怎么改的就不说了,很复杂,几句话说不清楚),结果他的摩托车成功了达到了他的设想最高速度提高了10%左右.
另一个朋友为了达到这个提高10%速度的目标,仅仅花了70元去为他的摩托车更换了副更小的后轮齿就达到了让他的摩托车最高速度提高10%的改装目标.

同样的设计目标,怎么以相对最简单成本最便宜的方法去实现不也是工业设计里需要去考量的么.
wzcbjfu 发表于 2012-9-26 12:27
那就是高人的事啦啦啦啦
服了,你高!
服了,你高!
思维要多彩哈
xuese 发表于 2012-9-26 12:26
看图上的弓形条,好像是只有一端固定,另一端仅仅是放在甲板上而已。这样设计根本没有LZ担心的问题
CCTV的阻拦索近景视频中,辽宁号的弓形条2端都是埋入了甲板的......
关于LZ所说的第一个细节,我就不多说什么了,大家自己看图。至于第二个细节,我暂时不清楚,不予评论。

当然,LZ的爱国热情和独立思考,是值得肯定和鼓励的。

IMG_1860.jpg

IMG_1862.jpg

IMG_1864.jpg
我记得新闻里说那几个板板貌似叫导焰板还是导流板来着,这挡和导的区别大么?技术要求一样么?可能我听错了
1美英俄都是弓形支撑,2没有必要,如果是咬合的有1片坏了,两边的都升不起
第一个尼米兹,裤子上都是这样的。。。
第二个不确定,不过真搞那么麻烦还不如做成一块板好了
你要是物理好一点 就会知道你说的错位咬合结构和直通的其实是一样的了。。
抬眼看海 发表于 2012-9-26 11:49
不懂,不过楼主似乎很厉害的养子
样子!养子?拼音错的太有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