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博弈论分析钓鱼岛问题的若干想法 [原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6:51:17


      刚才在隔壁的帖子里,有CDer问我,“用博弈论理论来给我们分析分析,我们怎么要回钓鱼岛?”我想要回答这个问题,大概需要另开一贴了。

    首先,我并不认同这位网友的出发点,钓鱼岛的归属权并不是亟待解决的事情。现在,真正需要我们认真考虑的是整个国家如何能够强大起来。钓鱼岛的问题的背后,根本的根本是中国与国外势力的较量。所以钓鱼岛的原则,还是以维持现状为主,根据形势与机会逐步占据优势为辅。

    关于博弈论在国际政治中的应用,其实是很有限的。究其原因就是实际的问题涉及的变量太多,非量化要素太多,模型的解对于具体问题的解决只能提供参考。那么为什么我们还要谈博弈论呢?因为它可以给我们一个明确的思路和方向,这对于我们这些不在庙堂社稷的人来说,还是有很正面的意义的。博弈论能带给我们的是一种思考方式,而非具体问题的答案。

    钓鱼岛问题涉及的问题有很多,如果实际地区建设博弈模型估计超出了这盘文章的出发点,也不是我一个人在短时间能够完成的。这里我们设计一个极度简化的模型,先从基础模型(与现实相差最远的模型)开始:

    设有两个国家,C与J,分别有两个策略:妥协Com; 与强硬Tou. 单次博弈的收益如下:
                                       J
                           Com            Tou
         Com           (1,1)           (-10, 5)
    C   
         Tou           (5, -10)        (-100, -100)

      给出这个收益的假设是,如果双方妥协,那么对于双方来说,收益都很低,但都是正的收益。如果一方强硬,一方妥协,那么强硬的一方获得政治资本,妥协的一方失去政治资本。如果双方的策略都是强硬, 那么结果就是战争,对于双方来说都是极端不利的。(这个假设在现实中也是正确的,日本并不像同中国开战,与日本开战,也不是现阶段我们想要的)

    好了,这个模型相对于实际问题,简化了非常之多。但是我们还是可以窥见一些东西的。首先,这里并不存在简单纳什解。如果考虑复合策略,那么,只要双方认为对方存在大于12.6%的可能性选择强硬,那么最终的均衡解就是(妥协,妥协)。这个解的前提条件就是如果一旦出现(强硬,强硬)的解就意味着战争。这个更像是核武的威慑模型,不同的是在核威慑模型中,对立解的损失会更大,也就时说哪怕对方存在很小的可能选择对立,那么己方也不会选择对立。这给我们一个启示,如果我们能让对方相信我们有更高的可能选择[强硬], 那么对方选择强硬的可能性就更小。这也是为什么我认为通过不同渠道(战呼局你懂的)释放强硬信号是有利于让小日本保持克制的,进一步有利于维持和平局面的。

    那么,这样就够了么?显然不是的,这个模型存在很多与现实的地方,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来得到现实的近似解。今天时间不够啦,哪天有空我再继续。

    先做一个预告:1. 首先,现实生活中,这个博弈是多次重复的,我们可以将之看作无限重复博弈,这会带来很多不一样的解。
                  2. 进一步的,因为实际中的收益是与博弈历史相关的一个函数,那么一旦进入(强硬,强硬)解,随着这个解的重复,以妥协脱出这个解的国家损失会越来越大,以强硬脱出这个解的国家
                  收益会越来越大。这个特殊博弈将会有一个阙值,超过这个阙值,双方都不得不继续下去,直到战争爆发。
                  3. 另一方面,实际中两个国家的收益是非对称的。比如说,(妥协,妥协)解,对于中国来说可能有更大的收益,因为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要快得多。这会带来很多有趣有意义的推论,比
                  如说其对对方认为的行为组合产生影响。
                  4. 还有就是,如果把美国加入到博弈中,也会对模型产生很大的影响。

    暂时就这么多了,其实这个过程可以无限地进行下去,不过这会让模型迅速膨胀到可怕的程度,就先这样吧~

      刚才在隔壁的帖子里,有CDer问我,“用博弈论理论来给我们分析分析,我们怎么要回钓鱼岛?”我想要回答这个问题,大概需要另开一贴了。

    首先,我并不认同这位网友的出发点,钓鱼岛的归属权并不是亟待解决的事情。现在,真正需要我们认真考虑的是整个国家如何能够强大起来。钓鱼岛的问题的背后,根本的根本是中国与国外势力的较量。所以钓鱼岛的原则,还是以维持现状为主,根据形势与机会逐步占据优势为辅。

    关于博弈论在国际政治中的应用,其实是很有限的。究其原因就是实际的问题涉及的变量太多,非量化要素太多,模型的解对于具体问题的解决只能提供参考。那么为什么我们还要谈博弈论呢?因为它可以给我们一个明确的思路和方向,这对于我们这些不在庙堂社稷的人来说,还是有很正面的意义的。博弈论能带给我们的是一种思考方式,而非具体问题的答案。

    钓鱼岛问题涉及的问题有很多,如果实际地区建设博弈模型估计超出了这盘文章的出发点,也不是我一个人在短时间能够完成的。这里我们设计一个极度简化的模型,先从基础模型(与现实相差最远的模型)开始:

    设有两个国家,C与J,分别有两个策略:妥协Com; 与强硬Tou. 单次博弈的收益如下:
                                       J
                           Com            Tou
         Com           (1,1)           (-10, 5)
    C   
         Tou           (5, -10)        (-100, -100)

      给出这个收益的假设是,如果双方妥协,那么对于双方来说,收益都很低,但都是正的收益。如果一方强硬,一方妥协,那么强硬的一方获得政治资本,妥协的一方失去政治资本。如果双方的策略都是强硬, 那么结果就是战争,对于双方来说都是极端不利的。(这个假设在现实中也是正确的,日本并不像同中国开战,与日本开战,也不是现阶段我们想要的)

    好了,这个模型相对于实际问题,简化了非常之多。但是我们还是可以窥见一些东西的。首先,这里并不存在简单纳什解。如果考虑复合策略,那么,只要双方认为对方存在大于12.6%的可能性选择强硬,那么最终的均衡解就是(妥协,妥协)。这个解的前提条件就是如果一旦出现(强硬,强硬)的解就意味着战争。这个更像是核武的威慑模型,不同的是在核威慑模型中,对立解的损失会更大,也就时说哪怕对方存在很小的可能选择对立,那么己方也不会选择对立。这给我们一个启示,如果我们能让对方相信我们有更高的可能选择[强硬], 那么对方选择强硬的可能性就更小。这也是为什么我认为通过不同渠道(战呼局你懂的)释放强硬信号是有利于让小日本保持克制的,进一步有利于维持和平局面的。

    那么,这样就够了么?显然不是的,这个模型存在很多与现实的地方,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来得到现实的近似解。今天时间不够啦,哪天有空我再继续。

    先做一个预告:1. 首先,现实生活中,这个博弈是多次重复的,我们可以将之看作无限重复博弈,这会带来很多不一样的解。
                  2. 进一步的,因为实际中的收益是与博弈历史相关的一个函数,那么一旦进入(强硬,强硬)解,随着这个解的重复,以妥协脱出这个解的国家损失会越来越大,以强硬脱出这个解的国家
                  收益会越来越大。这个特殊博弈将会有一个阙值,超过这个阙值,双方都不得不继续下去,直到战争爆发。
                  3. 另一方面,实际中两个国家的收益是非对称的。比如说,(妥协,妥协)解,对于中国来说可能有更大的收益,因为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要快得多。这会带来很多有趣有意义的推论,比
                  如说其对对方认为的行为组合产生影响。
                  4. 还有就是,如果把美国加入到博弈中,也会对模型产生很大的影响。

    暂时就这么多了,其实这个过程可以无限地进行下去,不过这会让模型迅速膨胀到可怕的程度,就先这样吧~
预留楼层1
预留楼层2
预留楼层3
占领楼层四,哈哈。
楼主学习什么专业的?博弈论现在经济学用的多,政治学和国际关系也不少。
大秦猛士 发表于 2012-9-7 12:09
占领楼层四,哈哈。
楼主学习什么专业的?博弈论现在经济学用的多,政治学和国际关系也不少。
经济学~政治学的博弈论课我去听过,不讲数学,总是觉得空对空~
楼主自己都说了,可变量太多,但是美帝的确会来插一脚的,如果把美帝也作为博弈的一方,那么可以这样说,毛子也势必是博弈的必要内容,那么用博弈论来分析就远远不够了,所以,博弈论不能适于战争分析。
小虎鲸 发表于 2012-9-7 13:01
楼主自己都说了,可变量太多,但是美帝的确会来插一脚的,如果把美帝也作为博弈的一方 ...
并非不能,变量可以控制,可以削减, 有很多方法的~
有点意思,有点复查
{:soso_e141:}占座刘明。坐等更新
xdwonder 发表于 2012-9-7 12:16
经济学~政治学的博弈论课我去听过,不讲数学,总是觉得空对空~
我就是兄台提的那个CDer,呵呵

总地来说基本同意楼主的观点。顶一下!
理论结合实际,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另外,觉得收益可以是时间的函数,c是正斜率,j是负斜率,这样更说明以后动手更符合c的利益。
我只有一个疑问:有人说博弈论是伪科学?
现实派 发表于 2012-9-7 14:31
我只有一个疑问:有人说博弈论是伪科学?
经过严谨数学证明,还有计量数据支持的,这还是伪科学啊......
test222 发表于 2012-9-7 14:29
理论结合实际,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另外,觉得收益可以是时间的函数,c是正斜率,j是负斜率,这样更说明 ...
没错~可能不是线性的,但肯定是关于时间的一个函数,更复杂一点的话,模型本身的历史解也会对收益产生影响~会是一个这样的函数,R=F(t, St-1), St-1 ={s1......st-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