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莉看世界之马英九专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1 22:46:41
<P>
2005年01月11日 12:28


<P>人生就是跟自己赛跑,用这样的态度去面对人生,你会产生推动自己不断学习、进步的能量,而且你眼中会看到一个更远、更高的目标。每天醒来,你都会因此而感到生气勃勃。——马英九</P>
<P>第一部分</P>
<P>集智慧与魅力于一身,虽在官场仍不失学者风范、运动家毅力及诗人气质,这种种的美誉都因一个人而发,这就是外人眼中的台北市长马英九。毫无疑问,马英九是现在台湾最具人望和号召力的政治明星之一。作为国民党副主席,他从担任蒋经国英文秘书起步,仕途几经起伏,却外圆内方,左右逢源;作为台北市市长,他胸怀宏图大略,励精图治,为台北市民带来不少振奋人心的新气象。在凡事政治化的台湾政坛,仍力图建设台北市,使其成为真正的国际都市。</P>
<P>二零零四年十二月三十日下午十六时,由台湾领导人选举风波引发的“选举无效”诉讼案由高等法院宣判,国亲败诉。宣判后的一个小时,在台北市长办公室里,我们见到了这位曾因判决结果而神色凝重的国民党副主席和依旧从容儒雅的市府首长。</P>
<P>小莉:市长,我知道今天最大的新闻对蓝军来说就是“选举无效”的诉讼宣判,对这样的结果你怎么看?</P>
<P>马英九:我不意外。</P>
<P>小莉:你为什么觉得不意外呢?</P>
<P>马英九:各种因素,法院在这个过程当中他们调查的范围,以及台湾的司法生态。</P>
<P>小莉:
有没有打算再进一步做一些什么动作?</P>
<P>马英九:
看到判决书以后再决定怎么处理,我判断的话我们会上诉。</P>
<P>小莉:就算您对于台湾现在目前的这种司法情况来看,如果继续上诉会有更好的结果吗?</P>
<P>马英九:这就很难说了,但是如果在穷尽所有的司法途径之前我们不应该轻言放弃。</P>
<P>二零零四年,台湾的领导人大选余波未熄,随之而来的两场诉讼纷争未了。国亲两党都宣称要继续上诉最高法院。但在一道道严规戒律的背后,台湾的司法生态隐忧暗涌,使得蓝军对上诉结果并不乐观。倒是年底的立法委员选举,由于执政党选前在意识形态上的极端导向,使得蓝军取得优势,抢下一百一十四的过半国会议席。</P>
<P>小莉:我们知道今年立委的选举是再度夺得过半的议席,事实上,外界对这个结果是有一点意外的,我不知道选前,现在实事求是来看,您意外吗?还是在预料之中?</P>
<P>马英九:选前我们是审慎地乐观,在选前一天晚上,我跟主席和秘书长在讨论选情的时候,秘书长还是说应该没有问题,可以过半,我们当初就担心就算能过半,可能席次赢得很少,这样的话可能形势上过半,但实质上没有过半,换句话说,民进党总是有办法用各种方式来割喉割到断,不过后来选举结果比我们预期确实要超过。</P>
<P>二零零四年十二月十一日的立委选举,共选出了二百二十五个立法委员。泛蓝阵营夺得一百一十四席,其中国民党七十九席,亲民党三十四席,新党一席。而民进党加上台联共夺得一百零一席,此外,无党籍立委十席。但事实上,由于至少有两席是国民党人以无党派身份参选,再加上无党联盟,还有无任何政党推荐的人当中有倾向泛蓝者,使得蓝军实际上能够影响的席次将接近一百二十席。尽管这一数字跟绿军掌控的席次可以拉大差距,但在马英九看来,蓝军能否利用这一优势制衡执政党以及缓和两岸关系还得看蓝军内部能否团结。</P>
<P>马英九:如果是泛蓝能够团结,这应该是有效的,就算泛蓝能够团结,要想扭转两岸目前的情况,非常不容易,因为我们毕竟不是执政党,我们没有办法去主导两岸政策,所以到时还是看陈水扁和民进党政府的表现,这点来讲,我们确实是蛮担心的。</P>
<P>果然,选战中因为亲民党席位大幅下降,导致了国亲之间的嫌隙。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在立委选举揭晓翌日放言国亲现阶段是“合作不合并”。随后,宋楚瑜更是避走美国,阴差阳错地没有和连战会面,引发外界对连宋合作破灭的联想。马英九认为不管是国民党还是亲民党,都没有分裂的本钱。</P>
<P>马英九:我觉得事实上,因为选举有些恩怨,选后难免在谈话之间就会有些情绪,但我不觉的这样的一个情绪就会造成所谓的破局或者分裂,因为泛蓝的领袖再怎么样都非常了解,真的没有分裂的本钱,因为一旦大家分道扬镳的话两边都没有办法存活下去,两边都会萎缩甚至于泡沫化,所以一定要团结才行,我相信现在看到的只是一时的表象。</P>
<P>立委选情对蓝营来说无疑是个逆转。但这一逆转与危机相生相伴,微弱的优势难以使利好态势长久保鲜。对于泛蓝的整合,马英九显然有更高的期待。</P>
<P>马英九:它一定要合作,合作是最起码的,如果不合作,如果彼此有歧见甚至于有冲突,那这时候最高兴大概就是泛绿了,这时候泛蓝不要说分裂了,只要有歧见,都会使得许多政策没办法贯彻,使得许多制衡没办法达成,所以泛蓝的立委必须要有非常强烈的团队意识才有可能维持这种对反对党制衡的优势,否则的话,很容易被各个击破。</P>
<P>立委选战泛蓝过半,将台湾执政党在意识形态上的越行越远拉回到现实。但是立委选举投票率创下新低,只有百分之五十九,这和大选高达百分之八十的投票率相比,反应到选票上有很大的差距,立委选举,绿军少了二百二十四万票,蓝军少了一百八十九万票,这使得蓝军以百分之四十六的支持率险胜绿军的百分之四十三。</P>
<P>小莉:您比较忧心这一点?</P>
<P>马英九:因为大家现在对泛绿大家都清楚这次的投票结果,它没有办法真正心连心,它本身政绩有限执政能力有限,可是制造很多意识形态的议题造成友方对我们不信任,像这样子,大家都看得很清楚,可是这些对泛绿失望的任并没有全部转向泛蓝,泛蓝表现也没有让他们感到很安心,这就是台湾目前最大的问题,泛蓝应该先改革,然后再团结,这样才有机会拉大差距,将来执政的时候才能比较大的正当性,推动一些对台湾有力的政策,否则的话,就算泛蓝执政,如果他领先的幅度有限同样会遭到类似问题。……所以我觉得为什么我在选举开票那一天,就是12月11号就说我们虽然赢了,但是高兴一个晚上就可以了,因为我们问题多的很,我最怕就是国民党一赢了选举之后就昏了头,所以我有时候讲出来的话也许当场有些人不高行了,我一定要将让大家很清楚了解我们过半可以让民进党不敢为所欲为,它的那些对台湾有害的意识形态主张可能实现机会减少很多,但是他不去做这些不该做的事情并不代表我们就能赢得大家支持。</P>
<P>所以马英九认为蓝军在立委选举中险胜是支持者不得不的选择而不是必要的选择。</P>
<P>马英九:在四年前败选时候我就说要改革,要团结,光团结恐怕不行,要先改革,让大家看到希望比较容易团结人心。</P>
<P>小莉:您觉得改革现在最大的需要改革的地方在哪里?</P>
<P>马英九:很多领域都需要改革,泛蓝必须要提出令人接受的愿景,让民众了解泛蓝要把大家推到那里去,告诉大家怎样达到这个目的,泛蓝有了一些包袱赶快处理,包括国民党党产问题,组织问题,党风问题,许许多多都应该尽快解决,否则的话,民众的耐心是有限的。</P>
<P>由国民党内部改革引发的纷争持续不断,有的甚至演化为敌对党派向其施加压力的武器,党产问题就是其中之一。二零零四年十月,民进党成立“党产追讨小组”,认为国民党党产是国民党执政时,以不当方式取得,应该归还民众。民进党以此为由对国民党党产展开大清算行动,将原本就纠缠不清的诘难推至白热化。</P>
<P>马英九:党产的问题当然是可以讨论的,但只谈党产的问题未免格局太小,我一向主张应该定一部政党法,而不是党产处理的办法,那太技术性太针对性了,很明显在倾向斗争,不是一个很正常合理的立法方式,真正的应该对政党的行为,包括这个组织,它的党员,它的运作方式,以及它的财产各个层面都有些规范。否则的话只要我是多数我就定一个针对你来清算的法律,这到最后冤冤相报永无休止。</P>
<P>改革之路能否让国民党脱胎换骨,收获民心,并最终走向泛滥团结,我们尚难定论。两千年败选之后,国民党内改革的呼声已汹涌而至,然而,党内一直周旋于内部组织名称调整、人事精简等擦边球的打法上,在人事问题既得利益分配上矛盾重生,使国民党缺乏卧薪尝胆的的尝试。随着四年后的今天,历史再度重演,国民党人也逐渐意识到,长年累月积存下来的陈垢一天未除,兴利图强自然力不从心。</P>
<P>国民党主席连战宣示交棒,台北市长职满六周年,第二部分,小莉看世界带您看身兼国民党党职和台北市长的马英九。</P>
<P></P></P><P>
2005年01月11日 12:28


<P>人生就是跟自己赛跑,用这样的态度去面对人生,你会产生推动自己不断学习、进步的能量,而且你眼中会看到一个更远、更高的目标。每天醒来,你都会因此而感到生气勃勃。——马英九</P>
<P>第一部分</P>
<P>集智慧与魅力于一身,虽在官场仍不失学者风范、运动家毅力及诗人气质,这种种的美誉都因一个人而发,这就是外人眼中的台北市长马英九。毫无疑问,马英九是现在台湾最具人望和号召力的政治明星之一。作为国民党副主席,他从担任蒋经国英文秘书起步,仕途几经起伏,却外圆内方,左右逢源;作为台北市市长,他胸怀宏图大略,励精图治,为台北市民带来不少振奋人心的新气象。在凡事政治化的台湾政坛,仍力图建设台北市,使其成为真正的国际都市。</P>
<P>二零零四年十二月三十日下午十六时,由台湾领导人选举风波引发的“选举无效”诉讼案由高等法院宣判,国亲败诉。宣判后的一个小时,在台北市长办公室里,我们见到了这位曾因判决结果而神色凝重的国民党副主席和依旧从容儒雅的市府首长。</P>
<P>小莉:市长,我知道今天最大的新闻对蓝军来说就是“选举无效”的诉讼宣判,对这样的结果你怎么看?</P>
<P>马英九:我不意外。</P>
<P>小莉:你为什么觉得不意外呢?</P>
<P>马英九:各种因素,法院在这个过程当中他们调查的范围,以及台湾的司法生态。</P>
<P>小莉:
有没有打算再进一步做一些什么动作?</P>
<P>马英九:
看到判决书以后再决定怎么处理,我判断的话我们会上诉。</P>
<P>小莉:就算您对于台湾现在目前的这种司法情况来看,如果继续上诉会有更好的结果吗?</P>
<P>马英九:这就很难说了,但是如果在穷尽所有的司法途径之前我们不应该轻言放弃。</P>
<P>二零零四年,台湾的领导人大选余波未熄,随之而来的两场诉讼纷争未了。国亲两党都宣称要继续上诉最高法院。但在一道道严规戒律的背后,台湾的司法生态隐忧暗涌,使得蓝军对上诉结果并不乐观。倒是年底的立法委员选举,由于执政党选前在意识形态上的极端导向,使得蓝军取得优势,抢下一百一十四的过半国会议席。</P>
<P>小莉:我们知道今年立委的选举是再度夺得过半的议席,事实上,外界对这个结果是有一点意外的,我不知道选前,现在实事求是来看,您意外吗?还是在预料之中?</P>
<P>马英九:选前我们是审慎地乐观,在选前一天晚上,我跟主席和秘书长在讨论选情的时候,秘书长还是说应该没有问题,可以过半,我们当初就担心就算能过半,可能席次赢得很少,这样的话可能形势上过半,但实质上没有过半,换句话说,民进党总是有办法用各种方式来割喉割到断,不过后来选举结果比我们预期确实要超过。</P>
<P>二零零四年十二月十一日的立委选举,共选出了二百二十五个立法委员。泛蓝阵营夺得一百一十四席,其中国民党七十九席,亲民党三十四席,新党一席。而民进党加上台联共夺得一百零一席,此外,无党籍立委十席。但事实上,由于至少有两席是国民党人以无党派身份参选,再加上无党联盟,还有无任何政党推荐的人当中有倾向泛蓝者,使得蓝军实际上能够影响的席次将接近一百二十席。尽管这一数字跟绿军掌控的席次可以拉大差距,但在马英九看来,蓝军能否利用这一优势制衡执政党以及缓和两岸关系还得看蓝军内部能否团结。</P>
<P>马英九:如果是泛蓝能够团结,这应该是有效的,就算泛蓝能够团结,要想扭转两岸目前的情况,非常不容易,因为我们毕竟不是执政党,我们没有办法去主导两岸政策,所以到时还是看陈水扁和民进党政府的表现,这点来讲,我们确实是蛮担心的。</P>
<P>果然,选战中因为亲民党席位大幅下降,导致了国亲之间的嫌隙。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在立委选举揭晓翌日放言国亲现阶段是“合作不合并”。随后,宋楚瑜更是避走美国,阴差阳错地没有和连战会面,引发外界对连宋合作破灭的联想。马英九认为不管是国民党还是亲民党,都没有分裂的本钱。</P>
<P>马英九:我觉得事实上,因为选举有些恩怨,选后难免在谈话之间就会有些情绪,但我不觉的这样的一个情绪就会造成所谓的破局或者分裂,因为泛蓝的领袖再怎么样都非常了解,真的没有分裂的本钱,因为一旦大家分道扬镳的话两边都没有办法存活下去,两边都会萎缩甚至于泡沫化,所以一定要团结才行,我相信现在看到的只是一时的表象。</P>
<P>立委选情对蓝营来说无疑是个逆转。但这一逆转与危机相生相伴,微弱的优势难以使利好态势长久保鲜。对于泛蓝的整合,马英九显然有更高的期待。</P>
<P>马英九:它一定要合作,合作是最起码的,如果不合作,如果彼此有歧见甚至于有冲突,那这时候最高兴大概就是泛绿了,这时候泛蓝不要说分裂了,只要有歧见,都会使得许多政策没办法贯彻,使得许多制衡没办法达成,所以泛蓝的立委必须要有非常强烈的团队意识才有可能维持这种对反对党制衡的优势,否则的话,很容易被各个击破。</P>
<P>立委选战泛蓝过半,将台湾执政党在意识形态上的越行越远拉回到现实。但是立委选举投票率创下新低,只有百分之五十九,这和大选高达百分之八十的投票率相比,反应到选票上有很大的差距,立委选举,绿军少了二百二十四万票,蓝军少了一百八十九万票,这使得蓝军以百分之四十六的支持率险胜绿军的百分之四十三。</P>
<P>小莉:您比较忧心这一点?</P>
<P>马英九:因为大家现在对泛绿大家都清楚这次的投票结果,它没有办法真正心连心,它本身政绩有限执政能力有限,可是制造很多意识形态的议题造成友方对我们不信任,像这样子,大家都看得很清楚,可是这些对泛绿失望的任并没有全部转向泛蓝,泛蓝表现也没有让他们感到很安心,这就是台湾目前最大的问题,泛蓝应该先改革,然后再团结,这样才有机会拉大差距,将来执政的时候才能比较大的正当性,推动一些对台湾有力的政策,否则的话,就算泛蓝执政,如果他领先的幅度有限同样会遭到类似问题。……所以我觉得为什么我在选举开票那一天,就是12月11号就说我们虽然赢了,但是高兴一个晚上就可以了,因为我们问题多的很,我最怕就是国民党一赢了选举之后就昏了头,所以我有时候讲出来的话也许当场有些人不高行了,我一定要将让大家很清楚了解我们过半可以让民进党不敢为所欲为,它的那些对台湾有害的意识形态主张可能实现机会减少很多,但是他不去做这些不该做的事情并不代表我们就能赢得大家支持。</P>
<P>所以马英九认为蓝军在立委选举中险胜是支持者不得不的选择而不是必要的选择。</P>
<P>马英九:在四年前败选时候我就说要改革,要团结,光团结恐怕不行,要先改革,让大家看到希望比较容易团结人心。</P>
<P>小莉:您觉得改革现在最大的需要改革的地方在哪里?</P>
<P>马英九:很多领域都需要改革,泛蓝必须要提出令人接受的愿景,让民众了解泛蓝要把大家推到那里去,告诉大家怎样达到这个目的,泛蓝有了一些包袱赶快处理,包括国民党党产问题,组织问题,党风问题,许许多多都应该尽快解决,否则的话,民众的耐心是有限的。</P>
<P>由国民党内部改革引发的纷争持续不断,有的甚至演化为敌对党派向其施加压力的武器,党产问题就是其中之一。二零零四年十月,民进党成立“党产追讨小组”,认为国民党党产是国民党执政时,以不当方式取得,应该归还民众。民进党以此为由对国民党党产展开大清算行动,将原本就纠缠不清的诘难推至白热化。</P>
<P>马英九:党产的问题当然是可以讨论的,但只谈党产的问题未免格局太小,我一向主张应该定一部政党法,而不是党产处理的办法,那太技术性太针对性了,很明显在倾向斗争,不是一个很正常合理的立法方式,真正的应该对政党的行为,包括这个组织,它的党员,它的运作方式,以及它的财产各个层面都有些规范。否则的话只要我是多数我就定一个针对你来清算的法律,这到最后冤冤相报永无休止。</P>
<P>改革之路能否让国民党脱胎换骨,收获民心,并最终走向泛滥团结,我们尚难定论。两千年败选之后,国民党内改革的呼声已汹涌而至,然而,党内一直周旋于内部组织名称调整、人事精简等擦边球的打法上,在人事问题既得利益分配上矛盾重生,使国民党缺乏卧薪尝胆的的尝试。随着四年后的今天,历史再度重演,国民党人也逐渐意识到,长年累月积存下来的陈垢一天未除,兴利图强自然力不从心。</P>
<P>国民党主席连战宣示交棒,台北市长职满六周年,第二部分,小莉看世界带您看身兼国民党党职和台北市长的马英九。</P>
<P></P></P>
<P>第二部分</P><P>亲民、健康、谦和、谨守本分是马英九在台湾人心中的印象。对于权位,在支持者的眼中,他似乎总是被动而且不够积极。去年的岁末,马英九与七名幸运网友一同坐上摩天轮,当摩天轮旋转到最高处时,有网友问他是否感觉离台湾领导人的位置更靠近了,他说“还真是远得望不到呢”,幽默审慎的回答延续了他一贯的作风,也给人留下了模糊的猜想空间。</P><P>小莉:连主席已经说了2005年他希望能够交班。能够世代交替,您觉得现在的国民党如果有一个新的主席的话,他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或者说什么样的特质?最重要的是什么?他可能面临的第一个最大的挑战是什么?</P><P>马英九:他要能够推动改革,要能达成够团结,就这样。</P><P>小莉:假如明年你参选主席,你有这个条件吗?</P><P>马英九:如果这时候我告诉你我没有这个条件,我有没有这个条件就好像我要宣布参选一样,你问得是非常有技巧,但我要告诉你我现在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把市政做好,因为许多人都用这个来看我是不是有能力为台湾人民服务。</P><P>尽管马英九一再强调现阶段的舞台是市府工作,对外界关于他是否参选国民党主席的传言一直缄默不宣。但随着连战宣示交棒,国民党面临世代交替的关键时刻,各界挺马声浪越发殷切。联合报最新调查显示,五成半受访的台北市民希望马英九参选国民党主席,而在国民党内部,支持者多达六七成。</P><P>小莉:怕不怕承担责任?</P><P>马英九:要看什么样的责任,我能够承担得起的我当然不会怕。</P><P>小莉:很多泛蓝的支持者对您有一些期望,不论是对于党主席的位置或者是2008年的大位。如果有机会,您会继续像现在这样子做一个谦谦君子,还是也希望能够担当大任,然后带领国民党往前走?</P><P>马英九:我很清楚我的工作是台北市市长国民党的副主席,我在我工作范围内全力以赴,不管我未来要做什么这两样工作都必须要做好,这我觉得最重要。</P><P>走进市长办公室,墙壁上的牌匾赫然入目,“黄金非宝书为宝,万事皆空善不空”,马英九说,这是家训。他的父亲马鹤凌曾担任国民党中央的高级官员。马英九对父亲的教育一直追随不弃,严以律己。我们还可以看到这样一张照片,那是蒋经国去世前一年会见美国《华盛顿邮报》女老板凯萨琳•格兰姆的场面,出任蒋经国的秘书是马英九从政生涯的开始,这张照片对他来说是一种纪念,更是鞭策。一九八一年七月,马英九怀揣着美国哈佛大学的博士学位返回台湾,成为了蒋经国的英文秘书。当时的他为人谦恭、温和理性,不结党营私,深得蒋经国的喜欢。一九八四年六月,蒋经国力排众议,破格提拔年仅三十四岁的马英九任“国民党中央副秘书长”。</P><P>到一九八四年为止,马英九一路走来,政治坦途波澜不惊。担任蒋经国秘书的那段经历开启了他的政治人生,激发了他的政治智慧和谋略。也正是在这段时间,他步步为营、审时度势的稳健风格和个人特质逐日成熟。正值事业顶峰的他也许不曾想到,四年后,他将遭遇从政生涯的重大挫折。</P><P>一九九八年一月,蒋经国逝世,李登辉上台,局势随着领导人的更替变得诡谲。马英九随即由党务系统转往行政部门,先后在研考会、陆委会和法务部几经跌宕沉浮。在任法务部长期间,他大力肃贪、查贿、扫黑,赢取了广大民众的认同,更获得了“扫黑千里马”的赞誉。但在台湾,这一连串的举措开罪了太多即得利益者而遭到不满,三年后他再度被调离。直到一九九八年底,马英九在民意的支持下出马竞选台北市市长,并且成为国民党内唯一一位在选举中打败过陈水扁的人,开始了另一段能让他潜心修炼、积蓄实力的从政旅途。</P><P>既是国民党副主席又是台北市长,从对纷繁复杂的党务的料理到事无巨细都亲力亲为,马英九拿捏得恰如其分。至二零零二年,有七成多的台北民众对马英九的政绩投了满意票,比两年前高出三个百分点。三个百分点的距离足以考量马英九的勤勉和努力,也正是这三个百分点,把马英九领向又一个四年任期。时至今日,马英九任台北市长已满六周年,人气持续高企的他在回顾六年前初任市长时有着深刻的体悟。</P><P>小莉:我记得前不久您才刚刚有一个六周年的记者会,98年第一次当市长的时候是您真正从政务官进入了行政的职务,您还记得您刚到任的那一天,您想象中的市长的职务有什么不同吗?是不是觉得非常琐碎,非常不一样?现在六年后,您想完成的事情基本上完成了吗?</P><P>马英九:过去在中央,无论在研考会无论在陆委会或在法务部,研考会还是比较综合性的,但是像陆委会负责大陆事务的,法务部负责法务,它是比较专业性的,但到市府来的话,就综合性的,什么业务都有。……另外一方面,在这个市府,因为是地方行政机关,跟群众权益息息相关,任何政策或者政策的变动都会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所以反应是直接的,你今天宣布一个政策,早上宣布,下午就有电话过来,或者赞成或者反对,像中央可能过很久才知道,现在马上就进来,也要马上处理,这时候需要有更大的反应能力,有更强的支持力,否则民众反映非常直接的。</P><P>二零零四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捷运中正纪念堂站,马英九就职满六周年记者会在这里举行。身穿运动装的马英九以实际行动强化“阳光、活力、台北城”的健康城市理念。六年前,马英九提出了“网路新都”的构想,要让台北成为“看得见天空,就能上网”的世界第一无线城,六年后,这一梦想已经越来越清晰了。到二零零五年底,台北全市将覆盖在无线网路之下,市民随时随地都能够获取来自全世界的一手资讯。</P><P>未来二年倒计时的钟声已响起,六年来累积的优势使马英九确信,两年的时间仍是改造台北的绝佳契机。</P><P>小莉:您说未来两年是您的关键,您有没有最急迫想做的事情?</P><P>马英九:我们从六年前上任的时候就提出了白皮书,里面有五百多件要做的事情,我现在完成了九成一,其他有一部分还继续在做,比如像我提出公车八年不涨价,转乘免费,我们还在执行,(都没有跳票?),这个八年执行完了才算做完嘛,所以一定是有些项目是要等八年的,另外我在两年前竞选连任的时候也提出几百项新的政策,现在执行了大概将近四成,我们现在还继续在推动当中,这些东西我都会确定要在两年后卸任之前把它做好,至少能够做的通通都做完。</P><P>小莉:未来卸任之后希望台北市民怎样称您这个市长?是个什么样的市长?</P><P>马英九:是个全方位的市长,他在过去的八年当中把台北市变成世界级首都,这是我心愿。</P><P>二零零四年四月九号,台北市建成一百二十周年大型系列活动在中山堂揭开序幕。台北市旧称“台北府城”,始建于公元一八八四年,在建城的历史书卷上,沈葆祯是个不容忽视的人物。</P><P>马英九:那天是沈葆祯一百八十五岁生日,他在一百三十年前曾经在这里决定要把台北建成,今年是台北建成一百二十周年,花了十年时间,才把这个城建成,他在台湾只呆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可是我们现在纪念他,那天晚上我就说我们在这里纪念一个一百三十年前对台北市有贡献的人,我希望在一百三十年后还有人记得马英九在这里做了什么。</P><P>在台北民众的眼中,他是位亲民的市长。多年前,蒋经国曾经评价他是“没有缺陷的年轻人”,朋友说私下相处,他幽默得有些调皮。回到家中,妻子戏称他“实在看不出帅在哪里”,女儿在文章里写他“每天一回家,就一头栽进书房”。这就是马英九,一个拥有明星风范的公众人物,一个平易近人的市府首长,在不同的角色转换中,他张持有道,从容自得。</P><P>马英九祖籍湖南省衡山县,一九五零年出生于香港九龙的广华医院。“英九”的名字便源于他的出生地,即“英国的殖民地”和“九龙”的简语。这种复杂的身份背景被友人戏称为“大陆制造,香港出土,台湾加工”,在尚无法突破族群魔咒的台湾社会,马英九一直被外界贴上了“外省人”的标签,在台湾政坛饱受对手攻击。但他与香港的特殊渊源却使得在二零零一年二月,香港因为他的到来而刮起一阵横扫全港的“马旋风”。</P><P>小莉:(我知道您下个月又要去香港了)香港很多人觉得说您去到都受到明星般的追逐跟追捧,有人觉得说您从政以来,您的外貌可能是一个很大的长处,您怎么看待这样的评价?您觉得这样的评价对您是资产还是负债?</P><P>马英九:我觉得这样说法不一定很公平,因为政治人物最后还是要看你的内在,你的决心你的内涵你的魄力,这才是决定胜负最重要的原因,否则所有的电影明星都可以来搞政治。</P><P>在苏格拉底时期的古典希腊,人们追求完美,重视智慧和学识,粹练品德和体魄。而这三点,实际上也是马英九所力行不懈的。他接受西方的民主政治理念,又保持着中国传统文化品格。父亲马鹤凌曾引用曾国藩的一段话作为马英九的座右铭:“惟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惟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马英九把这一“至诚”“至拙”的政治哲学演绎为政治上进退有度的中庸之道,政治魅力始终表里如一。</P><p>
<P>第三部分</P><P>二零零五年一月三日,辜振甫溘然辞世。十二年前,在新加坡,当时还是海基会董事长的辜振甫与大陆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友好握手,留下了两岸交流的历史性记录。公元二零零零年,“辜汪会谈”七周年之际,辜振甫对媒体说:“春天去了,但又回来了”,但如今这位和平使者在寒冬的清晨病逝,人们不禁焦虑,两岸和平协商还能迎来又一次的春天吗?</P><P>被各界传为佳话的首次“汪辜会谈” 是在一九九二年在香港达成的“九二共识”的基础上进行的。外间评价,“九二共识”是两岸关系的黄金岁月。曾任陆委会副主席的马英九至今对大陆和台湾的定位依然有着清晰的认识。</P><P>马英九:两岸关系的定位早在十多年前我在陆委会的时候就说很清楚了,我们现在的法律,就是宪法是一中,两岸关系一国两区,很清楚的,台湾地区,大陆地区,就这样啊,我想作为绝大部分台湾老百姓都希望维持现状,不希望极统也不希望极独,这就是现状。</P><P>过去我们在一九九二年的时候跟大陆在香港谈判,当场是没有结果,回来之后双方通过函电,逐渐浮现所谓92共识,就是一个中国各自表述,我们认为一个中国根据宪法当然是中华民国,他们的一个中国当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这种情况下,双方都不能否认对方在它统辖的领土上它是一个最高的统治当局,这点不能否认,但是却没有办法给它一个法理上的地位……那至于说这个主权问题,你要把双方的定位关系弄得一清二楚,在法理上都没有疑义,那恐怕是好几代都做不到的事情,所以不必忙着在这个时候寻求一个解决,所以我常说,用英文来说的话,我们不能够在现在就solve,解决这种problem,但我们可以manage这种problem,manage到一个程度,使它不会爆发,那至于很多主权的问题,可能要留待我们的子孙去解决。</P><P>小莉:您觉得现在国民党即使提出两岸关系未来走向的一个愿景的话,(说到这里,马马抢话)可能也没办法解决两岸存在的一些矛盾?</P><P>马英九:在台湾大家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在台湾历史台湾文化,这都很对,但这都不必去“去中国化”,去排斥中华文化,这毫无必要,因为那显出我们的格局太狭窄了,就像美国从英国独立了,美国人没有想过一天想到要去英国化,我们没办法想象美国去英国化会变成什么样子,……所以在台湾的话我不说中文事实上目前都做不到啊,或者说不过中国的生活不过中国的节日,不看所有有关中国的戏剧,是不可能的事情而且没有必要。</P><P>鲍威尔访华时对台湾问题的这段谈话立即在台湾发酵,与自然界的台风相映,形成另一股强劲的政治“台风”。</P><P>马英九:我觉得美国政策的根本没有变化,但是它的态度跟它的急迫感有变化,也就是说它很担心台湾会走向所谓法理的台独,因为制宪正名都是在这条路上走的,所以它一定要阻止台湾这样做,否则的话它就会被卷入一场它自己并不想参与的对立,跟13亿人口对立,这是美国人的梦魇。</P><P>不管是大陆还是美国,马英九始终坚持求同存异的大方向,这一理念让人想起十八年前蒋经国时代的开放探亲政策。一九八七年,台湾党外势力大张旗鼓,洞察时事的蒋经国秉着求同存异的理念,宣布解除戒严,开放党禁报禁,开放民众到大陆探亲。</P><P>小莉:我知道您在蒋经国时代就做他的英文秘书,现在蒋夫人也刚刚离世,再回过头去看二十年前,蒋经国时代,蒋经国先生开放的两岸探亲,开放党禁、报禁的做法,时至今日,您还记得那时候的决策吗?</P><P>马英九:当然知道啦,那时很多人说你开放大陆探亲已经是石破天惊之举,那时候开放时强调还有三不政策,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但是一旦开放,刚开始只是人道的往还,很快地就变成探亲变成旅游变成投资,所以看看,从一九八七年开放,到现在为止,不过十几年事件,台湾跟大陆的贸易已经成长几百倍,台湾跟大陆过去一千年来都没有像现在关系这么密切的,每一年去大陆的台湾人有四百万人次,住在大陆的台湾人可能超过五十万甚至一百万,这都是以前没有发生过的,换句话说,经济的现实使得台湾跟大陆很自然地越来越整合在一起,这不是政治力量可以改变的,而这对双方都有利,不要去阻止它。</P><P>戒严的解除带来贸易的高增长,也为台湾带来开放民主的新气象。</P><P>马英九:另一方面,蒋“副总统”一方面开放探亲一方面也开放台湾民主化,在最后解除戒严,开放主导,然后改革国会,这样一路开放过来,使得台湾变得民主社会,那就是说你变得民主之后决策由人民决定,或者人民选出来的政府决定,这就要面对责任,你要选择什么你要面对这个责任,就像泛绿要主张制宪正名,这后果必须要承担,我觉得这点就是说民主的同时带来自由也带来责任。</P><P>开放探亲,解除党禁、报禁,这是蒋经国时代台湾迈出的民主步伐,然而蒋经国万万没有想到晚年的这些政策让台湾在“统”和“独”的这两条道路上纠缠至今。二零零四,在台独声浪的裹胁之下,两岸多年累积起来的全部互信全然消失,台海上空始终阴霾不散。对马英九来说,经历了零四年最重要的两场选战,未来台湾的民主仍是他最关切的问题。</P><P>小莉:二零零四年即将过去,明天晚上政府门前就要举行跨年的晚会了。二零零四年对台湾来说变化很多,很多事情发生,您记得印象最深刻最难忘的事情,还有最棘手的事情?</P><P>马英九:很明显两次选举吸引了绝大多数人的注意,三二零的”总统”选举和十二月十一号的立法选举,决定了台湾政局的走向,这一年真是政治年,年头到年尾都是政治,中间台北市又碰到了淹水,造成了我们一些困扰,不过都过去了,我们后续的处理还是算不错。这一年给我们很多很多可以值得思索的地方,但是我常常觉得,台湾的选举多到一个地步使得我们耗费了很多资源,所以将来选举制度的改革包括未来的修宪都必须在这些方面落实,才能让台湾的民主以更少的社会成本来达成民主的目标。</P><P>小莉:(过去)在这一年当中,尤其是在三二零的时候您又身兼党务、选举职务,又身兼市长,那几天,可不可以告诉我们您心里的状态跟心路的历程?放下您是市长,当作是一个朋友,我们很想知道您那几天是怎么过的?有没有失眠?</P><P>马英九:不会啊我从来不失眠的。我碰到最困难的问题上床辗转发侧不会超过三分钟,因为我平常都太累了,所以上床就睡着了,而且我通常不会带着问题睡觉,有问题睡觉前都解决了,基本上对我来讲并不困难,我是台北市长,八十七万票的付托,我一定要把这个城市的安全自由都要维护,所以有人要申请集会游行,我一定要让他集会游行,除非法律上给我可以限制他的理由,如果没有我就要让他做,我知道他可能会出问题,我还是要让他做,为什么,这是自由嘛,但另一方面他如果出了问题我一定严厉处罚他,这是一个法治社会必须要做到的,从某一个角度来看,我也希望透过这个过程,让大家知道法治社会是怎么运作的,我是国民党的副主席,当我一旦开始行使权力的时候,我就是台北市长,这是很清楚的,一个政党也是要守法的,没有人能够超越法律之上。所以民主政治这是第一课,先有法制才行,没有法治,就没有民主。</P><P>小莉:新一年您最大的心愿是什么?</P><P>马英九:我基本上希望我们经济复苏的脚步能够加快,希望政局安定,尤其是希望两岸的情形能够稳定,让台湾能够面对区域经济整合的过程的时候不要被边缘化,换句话说,我们是在为台湾祈福。</P><P>台湾的未来是福祉还是忧患,将是对马英九政治智慧的严酷检验。两年前,市长连任竞选成功时,他说,台北市不会是个天堂,因为没办法让每个人的梦想都实现,但他许诺会竭力去做,不仅要让每个市民都有权利实践自己的梦,而且要让每一个梦都要伸手可及,直到圆梦的一天。两年后的今天,面对瞬息万变的台湾局势,马英九手里握着既是危机也是转机的钥匙,这把钥匙能否开启属于他自己的梦想之门呢?我们将会随着他政治能量的逐步释放而得到答案。
</P>
謝中國鴿派的文章.用心良苦哦............
小马的一中解释或许大陆能接受,就看他08年争不争气了!
<P>现在不要对岛内任何的政治势力报有希望!</P><P>台湾的政治最终受老美控制的,所以我要对付的是老美和小日本!</P>
六楼说的对,大陆解决台湾问题最终对手是美国.小日本也最终为美国马首是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