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颗单板纳星在轨实验 曾为神九保驾护航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6:53:32
中国首颗单板纳星在轨实验 曾为神九保驾护航

2012年07月26日  来源:解放军报 



北京时间5月10日15时06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卫星十四号”送入太空,并成功搭载发射了“天拓一号”微小卫星。中新社发 尚春雅 摄




  浩瀚宇宙,茫茫太空,它显得如此微小:重量不足10千克,体积只相当于普通手提箱。这个卫星家族中的“小不点”,就是国防科大航天科学与工程学院自主设计研制的我国首颗单板纳星——“天拓一号”。它的研制成功与在轨科学试验,为我国微小卫星新技术探索和后续研究发展奠定了基础。
  自主创新,打响单板纳星攻坚战
  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
  5月10日15时06分,我国首颗单板纳星“天拓一号”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科研人员告诉记者:“天拓一号”是我国第一颗将核心功能部件集成在单块电路板上的新概念纳星,也称单板纳星。
  进入新世纪,卫星的研制加速向低成本、批量化、可存储的微小卫星方向发展。面对航天领域的严峻挑战,国防科大航天科学与工程学院不甘落后,积极开展微小卫星及相关技术研究,建立起全国第一个“纳星研究生创新基地”,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科研骨干为核心、在读研究生为主体的微小卫星攻关团队,通过超前谋划与预先研究,相继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技术。
  2010年9月,“天拓一号”微小卫星被批准立项,一场向航天领域新技术探索与攻关的攻坚战由此打响。
  微小卫星,关键在于“小”,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怎样才能让“天拓一号”小下来呢?最核心的问题在于体系结构。传统大卫星研制,各单机组件往往使用金属盒单独封装,相互之间通过电缆连接,但微小卫星研制显然不能“照葫芦画瓢”,必须自主创新,走高度集成化之路。
  在近两年夜以继日的探索和攻关中,科研人员将许多“不可能”变成了“可能”。他们通过综合电子一体化设计和机电热一体化设计,最终实现了将电源控制、星务管理、姿态确定与控制和测控数传等核心功能部件全部集成在单块电路板上,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并实现了单板纳星体系结构,大大降低了整星结构质量,提高了功能密度和技术性能,走出了一条新概念、新技术、低成本的创新发展之路。
  设计研制世界上首颗单板纳星,没有任何资料可供借鉴,技术难度大,要求高。为了确保“天拓一号”顺利遨游太空,科研人员对关键部件、关键环节都严格把关。卫星弹射分离试验是一个十分关键的环节,科研人员反复进行了300多次非火工弹射分离试验、6次带火工品弹射分离试验,直至排除隐患。最终,实现了卫星的完美发射。
  在轨实验,为“神九”保驾护航
  6月18日,国家交通部救捞局给国防科大发来感谢信,感谢“天拓一号”为神舟九号飞船应急搜救提供的实时信息服务和技术支持。
  “天拓一号”助力神九,关键在于它拥有星载AIS系统(船舶自动识别系统)。该系统能快速完成大范围海域内船舶位置、航向、航速等信息的侦收,实现了对我国现有岸基AIS系统的有效补充。“天拓一号”是我国首次开展星载AIS系统侦收试验。
  飞船应急搜救是载人航天发射时为确保航天员生命安全必不可少的应急措施。前苏联和美国在首次进行载人发射时,都动用了上百架飞机和数十万人组成应急搜救队伍,美国甚至动用了两艘航母。
  在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前后,我国科研人员每天24小时从“天拓一号”接收应急搜救海域进行AIS报文侦收,并及时将侦收的AIS数据传送给有关部门,确保提供迅速、及时、准确的应急安全保障。
  据统计,“天拓一号”星载AIS系统开展在轨试验期内,共侦收了4万余条AIS报文,并绘出我国第一张全球船舶AIS海图。6月初,有关部门专门召开了“天拓一号”AIS数据推介会,向全国相关单位推荐和发布了“天拓一号”星载AIS侦收数据。从此,我国AIS发展及数据应用拥有了一个新平台。
  此外,“天拓一号”还开展了一系列空间科学试验。据介绍,传统大卫星一般采用宇航级元器件,虽然性能优良,但费用高昂。“天拓一号”的元器件90%以上为工业级元器件,大大降低了整星费用,为降低卫星研制成本探索出一条新路。
  集智攻关,再攀世界科技新高峰
  “天拓一号”从正式立项到今年5月发射升空,只用了短短1年9个月时间,创造了我国新型卫星研制周期的新纪录,而创造这一奇迹的是一支平均年龄还不到30岁的年轻团队。
  如此神奇的速度、如此年轻的队伍,看似不可思议,其实有迹可循。
  新世纪新阶段,该院紧贴航天技术发展前沿,不断调整优化学科结构,逐步建设形成涉及7个一级学科、16个二级学科的航天学科群,先后建设了“本科生无人飞行器创新基地”和“纳星研究生创新基地”,形成了航天器结构、控制、星务、测控等分系统的设计与实验平台,实现了人才与成果双丰收。
  在“天拓一号”研制中,他们充分发挥领军人物的主导作用和团队的集体智慧,群策群力,集智攻关,先后突破一体化设计、核心功能部件集成、体系结构验证、空间环境探测试验、光学成像试验以及星载AIS搭载试验等一系列核心关键技术。
  如今,随着“天拓一号”成功遨游太空,这支年轻的纳星科研团队已成为我国航天领域新的生力军。他们,在向着世界新的航天科技高峰奋力攀登。(王握文 刘俊)



http://www.chinanews.com/mil/2012/07-26/4060151.shtml

中国首颗单板纳星在轨实验 曾为神九保驾护航

2012年07月26日  来源:解放军报 



北京时间5月10日15时06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卫星十四号”送入太空,并成功搭载发射了“天拓一号”微小卫星。中新社发 尚春雅 摄



  浩瀚宇宙,茫茫太空,它显得如此微小:重量不足10千克,体积只相当于普通手提箱。这个卫星家族中的“小不点”,就是国防科大航天科学与工程学院自主设计研制的我国首颗单板纳星——“天拓一号”。它的研制成功与在轨科学试验,为我国微小卫星新技术探索和后续研究发展奠定了基础。
  自主创新,打响单板纳星攻坚战
  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
  5月10日15时06分,我国首颗单板纳星“天拓一号”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科研人员告诉记者:“天拓一号”是我国第一颗将核心功能部件集成在单块电路板上的新概念纳星,也称单板纳星。
  进入新世纪,卫星的研制加速向低成本、批量化、可存储的微小卫星方向发展。面对航天领域的严峻挑战,国防科大航天科学与工程学院不甘落后,积极开展微小卫星及相关技术研究,建立起全国第一个“纳星研究生创新基地”,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科研骨干为核心、在读研究生为主体的微小卫星攻关团队,通过超前谋划与预先研究,相继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技术。
  2010年9月,“天拓一号”微小卫星被批准立项,一场向航天领域新技术探索与攻关的攻坚战由此打响。
  微小卫星,关键在于“小”,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怎样才能让“天拓一号”小下来呢?最核心的问题在于体系结构。传统大卫星研制,各单机组件往往使用金属盒单独封装,相互之间通过电缆连接,但微小卫星研制显然不能“照葫芦画瓢”,必须自主创新,走高度集成化之路。
  在近两年夜以继日的探索和攻关中,科研人员将许多“不可能”变成了“可能”。他们通过综合电子一体化设计和机电热一体化设计,最终实现了将电源控制、星务管理、姿态确定与控制和测控数传等核心功能部件全部集成在单块电路板上,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并实现了单板纳星体系结构,大大降低了整星结构质量,提高了功能密度和技术性能,走出了一条新概念、新技术、低成本的创新发展之路。
  设计研制世界上首颗单板纳星,没有任何资料可供借鉴,技术难度大,要求高。为了确保“天拓一号”顺利遨游太空,科研人员对关键部件、关键环节都严格把关。卫星弹射分离试验是一个十分关键的环节,科研人员反复进行了300多次非火工弹射分离试验、6次带火工品弹射分离试验,直至排除隐患。最终,实现了卫星的完美发射。
  在轨实验,为“神九”保驾护航
  6月18日,国家交通部救捞局给国防科大发来感谢信,感谢“天拓一号”为神舟九号飞船应急搜救提供的实时信息服务和技术支持。
  “天拓一号”助力神九,关键在于它拥有星载AIS系统(船舶自动识别系统)。该系统能快速完成大范围海域内船舶位置、航向、航速等信息的侦收,实现了对我国现有岸基AIS系统的有效补充。“天拓一号”是我国首次开展星载AIS系统侦收试验。
  飞船应急搜救是载人航天发射时为确保航天员生命安全必不可少的应急措施。前苏联和美国在首次进行载人发射时,都动用了上百架飞机和数十万人组成应急搜救队伍,美国甚至动用了两艘航母。
  在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前后,我国科研人员每天24小时从“天拓一号”接收应急搜救海域进行AIS报文侦收,并及时将侦收的AIS数据传送给有关部门,确保提供迅速、及时、准确的应急安全保障。
  据统计,“天拓一号”星载AIS系统开展在轨试验期内,共侦收了4万余条AIS报文,并绘出我国第一张全球船舶AIS海图。6月初,有关部门专门召开了“天拓一号”AIS数据推介会,向全国相关单位推荐和发布了“天拓一号”星载AIS侦收数据。从此,我国AIS发展及数据应用拥有了一个新平台。
  此外,“天拓一号”还开展了一系列空间科学试验。据介绍,传统大卫星一般采用宇航级元器件,虽然性能优良,但费用高昂。“天拓一号”的元器件90%以上为工业级元器件,大大降低了整星费用,为降低卫星研制成本探索出一条新路。
  集智攻关,再攀世界科技新高峰
  “天拓一号”从正式立项到今年5月发射升空,只用了短短1年9个月时间,创造了我国新型卫星研制周期的新纪录,而创造这一奇迹的是一支平均年龄还不到30岁的年轻团队。
  如此神奇的速度、如此年轻的队伍,看似不可思议,其实有迹可循。
  新世纪新阶段,该院紧贴航天技术发展前沿,不断调整优化学科结构,逐步建设形成涉及7个一级学科、16个二级学科的航天学科群,先后建设了“本科生无人飞行器创新基地”和“纳星研究生创新基地”,形成了航天器结构、控制、星务、测控等分系统的设计与实验平台,实现了人才与成果双丰收。
  在“天拓一号”研制中,他们充分发挥领军人物的主导作用和团队的集体智慧,群策群力,集智攻关,先后突破一体化设计、核心功能部件集成、体系结构验证、空间环境探测试验、光学成像试验以及星载AIS搭载试验等一系列核心关键技术。
  如今,随着“天拓一号”成功遨游太空,这支年轻的纳星科研团队已成为我国航天领域新的生力军。他们,在向着世界新的航天科技高峰奋力攀登。(王握文 刘俊)



http://www.chinanews.com/mil/2012/07-26/4060151.shtml

“天拓一号”的元器件90%以上为工业级元器件
呵呵呵,,,以后大白菜、烂大街了
这个好,船就不会迷路
靠...90%以上为工业级元器件,这个NB!
我突然想起楼主被人误会的诨名:大刀斩肉棒

{:soso_e120:}{:soso_e120:}{:soso_e120:}{:soso_e120:}
“天拓一号”的元器件90%以上为工业级元器件--这个很给力!
据统计,“天拓一号”星载AIS系统开展在轨试验期内,共侦收了4万余条AIS报文,并绘出我国第一张全球船舶AIS海图。--这个在军事上用处很大啊!
兔子又成功白菜化一项。
看到楼主,马上想起那个大刀砍肉棒的诨名,菊花一紧!
wudiddx 发表于 2012-7-26 14:10
靠...90%以上为工业级元器件,这个NB!
求科普,什么叫工业级元器件??
AIS的使用性到底意义多大?   船舶德装有AIS发射装置 才有意义。

不过90%工业化部件  倒是挺强悍的。
壤东之子 发表于 2012-7-26 20:32
求科普,什么叫工业级元器件??
这个好像一般也没有严格的标准吧

大致是 民用级 << 工业级 << 军品级 << 航天级

前两者一般结构是一致的 只不过工业级的高低温、耐腐蚀、电磁兼容性要好一些
军品元器件需要加固或者重新设计,为了成本也可以从前面中特挑
至于航天级主要为了防止高能粒子对元件造成的损伤 需要一些特殊处理


貌似不错,胜在便宜量足。

貌似不错,胜在便宜量足。
希望不要只能用短短1年9个月时间
求科普,什么叫工业级元器件??
简单说,可以大批量生产的白菜元器件。
壤东之子 发表于 2012-7-26 20:32
求科普,什么叫工业级元器件??
零部件一般分成四级:民用、工业、军工、航天。分别代表质量、耐用性等要求。航天级要求最高,民用就最低了。(这个也不是绝对的,比如某些极端工作环境下的工业级零部件比普通环境下的军工零部件要求更高)
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工业与军工级有互相融合的趋势,很多工业零部件已经具备军工级别的质量要求。不过把工业的零部件上航天,这个还真的少见。
关键在于它拥有星载AIS系统(船舶自动识别系统)。该系统能快速完成大范围海域内船舶位置、航向、航速等信息的侦收,实现了对我国现有岸基AIS系统的有效补充---------------------------打航母啊打航母,有木有


明摆着,土鳖应对近期太空战的准备就是做到能够随便找个村口用21打一堆用东莞顺德的地摊批发货组装的纳星随时补充被某个太空强权爆掉的卫星网络。
娘的,看你打1000万美元一枚的标准多又快还是我打纳星狠。
这种东西就别太期望跟和平时期用的大卫星比了。

明摆着,土鳖应对近期太空战的准备就是做到能够随便找个村口用21打一堆用东莞顺德的地摊批发货组装的纳星随时补充被某个太空强权爆掉的卫星网络。
娘的,看你打1000万美元一枚的标准多又快还是我打纳星狠。
这种东西就别太期望跟和平时期用的大卫星比了。
hzs2006 发表于 2012-7-26 14:17
“天拓一号”的元器件90%以上为工业级元器件--这个很给力!
这显然是因为在轨工作时间短……
用不着那么高档次的器件
宇宙射线能彻底破坏
被击中的工业级电子元器件

是不是用高冗余度来作补偿?
每个单元有多个备份
银灰 发表于 2012-7-26 20:39
AIS的使用性到底意义多大?   船舶德装有AIS发射装置 才有意义。

不过90%工业化部件  倒是挺强悍的。
AIS这东西没有什么意义,这个卫星对于中国的航天事业而言其实没有什么意义,但是对于国防科大的意义很大,锻炼了团队,培养了人才。
和TG其他技术的突破比起来,这个还算一般。
用工业元件撑不了多久,不过貌似这类卫星也不需要撑多久……
d7llmh 发表于 2012-7-28 02:32
宇宙射线能彻底破坏
被击中的工业级电子元器件
也不一定
如果是SOI工艺 被宇宙射线打坏的可能性就会极度下降
90%以上为工业级元器件,大大降低了整星费用
工业级成本很低呀
这是对世界和平做出的巨大贡献!
landylee 发表于 2012-7-26 13:26
呵呵呵,,,以后大白菜、烂大街了
也得火箭烂大街先啊
不太懂,貌似很高端,现在的突破越来越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