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制空权的角度驳斥所谓美英盟军故意推迟发动诺曼底战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1:00:21


现在有很多人认为美英一直是在故意推迟发动诺曼底战役,好坐收渔翁之利。对此,我决定从美英盟军与德军制空权争夺这一角度对所谓美英故意推迟发动诺曼底战役这一观点谈谈自己的看法。

众所周知,两栖登陆战役是最为复杂和困难的战争样式,作战风险极大。在诺曼底战役期间,美英盟军总兵力当然优势极大,但是登陆战役的特点是,进攻方最初投入的兵力是很有限的,而且在占领足够宽度的战场之前,他是很脆弱的,兵力展不开,没多少重武器,很拥挤,后勤也完全无法保证。据美英盟军估计,在D日只能送上8个师(其中3个为空降师),次日可增加两个师,到第五天,海岸上应有15个师,此后因为部队增多。补给所需船只也随之增多,于是增援速度反而降低,到D+10日始可达17个师。

处于对方的德军,因为要据守很长的海岸线,其第一线兵力也相当单薄,不过他们在欧陆上却可以利用极便利的交通网来调动其增援兵力,这却是美英盟军所望尘莫及的。在这个阶段,双方兵力的增加可以预估如下:
         D日        D+1        D+3        D+7        D+10
联军师数        8        10        13        16        17
德军师数        8        12        15        22        27

从以上数字估计看来,美英盟军若欲登陆成功,其机会实在很小。以D日而言,虽然双方都是8个师,但德军方面包括有两个装甲师,而美英盟军方面却有3个空降师,其实力尚不及一般步兵师。虽然,美英盟军的师(尤其是美军)人数较多,装备也较佳。但德军却占有地利,而且其战斗经验也较丰富。就常理而言,攻与守兵力之比应为3:1,何况两栖作战是更为困难。即使美英盟军能够勉强上岸,则在D日所能占领的也不过是狭窄的滩头,如果此后德军增援的速度真如预计的那样迅速,则在D+10日以前美英盟军被赶下海去的可能性也就非常巨大。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制空权对登陆一方的美英盟军来说就是具有生死攸关意义,只有掌握了绝对制空权,才能阻止后方德军对登陆滩头德军的增援,阻止德军战机部队对己方登陆部队的空袭,美英登陆先头部队才有在岸上站稳脚跟的机会。因此美英盟军若想取得诺曼底战役的胜利,就必须通过与德国空军的空中作战来取得西欧上空的制空权。

在这里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美英盟军空军在西线战场的空中作战有一个最典型的特点,那就是战略空袭,在这种空中作战模式中,美英盟军空中力量所面对的绝不仅仅是德国的空军,而是主要是一个包括地面雷达网,探照灯,高射炮和战斗机在内的综合的防空系统——这个防空系统甚至可以加上恶劣的气候条件和漫长的航程所增加的机械故障的可能性。而作为处于防御状态的德国空军,在空战中可以占到的便宜是相当地大的,光是可以有地面指挥中心和雷达的引导这一点上,防御方的空军占到的便宜,可不是一星半点,就算是十比一的数量差距,防御一方,完全可以把所有的空军集中起来,在雷达的引导下攻击敌人最弱的地方,造成局部的数量优势。1939 年 9 月德国侵占波兰,英国于 1940 年 1 月开始对德进行试探性战 略轰炸,但规模很小。1942 年 8 月美国第 8 航空队进驻英国后,开始了美英联合实施轰炸。而美英对德国真正意义上的战略空袭从1943开始拉开帷幕。对德国本土实施战略轰炸任务的主要力量是由英国皇家空军和美国第8战略航空队、第15战略航空队来承担的,英国采用的是夜间轰炸,而财大气粗的美国人则执行昼间轰炸。

在德军空中战斗机和地面防空火力的联合打击下,执行昼间轰炸任务的美国陆航B17轰炸机群损失异常惨重。1943年4月17日,美国陆航第八航空队派出117架B17在没有战斗机护航的情况下闯入德国不莱梅上空。德国空军战斗机部队马上就让美国人领略到了他们的厉害,20架Me109战斗机在美国轰炸机群中横冲直撞,空战结束后,被击落击伤的B17竟有62架之多,占参战飞机总数的一半以上。然而美国人再次派出363架B17轰炸施魏因富特的滚珠轴承厂,结果飞临目标上空的美军轰炸机遭到德军战斗机的拦截,美国人不顾一切的进行了轰炸,虽然让该厂产量下降了17%,但自己也有60架轰炸机被击落,损失率高达19%。10月14日,290架B17再次光临施魏因富特,这次美国人吸取了教训,派出大批战斗机护航,可是德军的抵抗更令人吃惊,他们一共派出了800架Me-109战斗机和725架Me-110战斗机迎战。如此巨大规模的攻击使美军轰炸机承受了难以想象的损失,60架B17被击落,138架被击伤,几乎返航的每一架轰炸机都带有德军攻击后剩下的弹洞。施魏因富特上空的大屠杀使得美国陆航不得不暂停对德国本土的空袭。可以说整个1943年,在德军防空力量的猛烈打击下,参加昼间轰炸的美国陆航轰炸机群损失是惊人的,仅1943年10月这一个月的时间里就有25%的美国轰炸机在作战行动中损失掉。美国轰炸机部队的空勤机组也在伴随轰炸机月均20%的巨大损失而迅速消耗,美国轰炸机的大量损失使机组成员的损失率也保持在较高的标准,第8航空队在1943年的5月、6月和10月时的空勤机组损失比例(被俘、伤亡)已经接近了总员额37%的标准。而执行夜间轰炸任务的英国空军遭遇同样不容乐观,英国皇家空军轰炸机部队在德国夜间战斗机和高射炮的打击下,在1943年春季的夜间空袭总损失率已经达到了很难承受的16.2%,即使在采用了佯动牵制、箔条干扰等各种手段后也只是把损失率降低到了10.7%,英国空军轰炸机部队在8月23日到9月3日期间对柏林的三次夜间轰炸中,出动的1447架轰炸机中有126架没有返回英国,而返回的轰炸机中也有相当部分战伤报废。如果没有美国第八航空队在1943年1月开始对德国本土进行昼间轰炸的配合,那么英国皇家空军到1943年秋季就已经无法继续维持轰炸机的攻势。

但事情往往是两面的,在美军轰炸机群承受着巨大损失的同时,德军战斗机部队面临的情形一样悲惨。执行昼间轰炸任务的美军B17轰炸机自卫火力极强,看过《孟菲斯美女号》的人都知道B-17的防护有多强,5挺 7.62毫米机枪,机鼻、机背、机腹和腰部两侧机枪支架各装一挺,同时美军采用的是大编队的轰炸机执行轰炸任务,多架轰炸机在同一方向上的火力可以很强大,每架轰炸机一个方向上2-3挺机枪,有四五架同时开火就可以有十来挺的火力密度。这些轰炸机群已经不是靠飞行员的技术在战斗,而是完全依靠严整的战斗编队来互相保护,它们是空中的舰队,飞行的方阵步兵。德国空军战斗机面对这种对手,个人技术已经是次要的了,只能以大机群密集编队正面迎击,这不是空战,这是阵地战,和海战中舰队战列对轰,陆战中火枪手对射一样,拼的就是个消耗而已。这种消耗战中,德国人吃了大亏。道理很简单,德国人是在用飞行员去拼人家的轰炸机机组成员。美国人训练一个轰炸机组,里头一大半人都不需要会开飞机,他们只要会操作机枪就可以了,而德国人战斗机飞行员却必须都要会开飞机,美国人是用步兵在和德国人的飞行员作战,这个拼法,美国人稳赚。

1943年德国空军对盟军空军的拦截美英盟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德国空军战斗机飞行员的每月损失率(阵亡、受伤及失踪)自1943年开始大幅增加,并随着空战的加剧在8月份达到9.4%的高位,但在11月份下降到2.4%。此后,在战争的剩余日子里,战斗机飞行员的损失率开始有增无减的恐怖增长。1943年4月,月初可执行任务的飞行员到月末时损失了10.9%。而此后的战争岁月中只有一个月低于这一损失率(1943年11月损失率为9.9%)。从7月到10月,德国空军每个月损失14%-16%的战斗机飞行员。1943年在战斗机部队中服役的飞行员平均人数是2105人。而这一年中阵亡、受伤及失踪的战斗机飞行员是2967人,是平均数的141%。这些无可辩驳的数据表明到这年底德国空军已经陷入到绝望的困境中。

可以说,自1943 年开始的美军重型轰炸机与德军战斗机部队的空中交战最终演变成了一场激烈的“消耗战”,双方都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大家都在咬牙硬挺着,就看谁能够挺到最后。

美国轰炸机部队在1944年1月开始重新返回德国本土上空,美国陆军航空队这次重返德国的作战行动除了轰炸机实力大增外,在1943年夏季美国陆航一次只能出动300余架轰炸机的美国轰炸机部队,到1944年初期已经可以一次投入800~900架轰炸机来执行轰炸任务。更重要的是具备全程护航能力的P51野马也开始大规模出现在德国空军面前。同时,美国陆航的空战方针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陆航第8航空军的新任指挥官,曾经指挥轰炸东京的杜立特中将上任后给第8航空军战斗机部队松绑。他废除了前任指挥官颁布的 “第8航空军战斗机部队的首要职责是保证轰炸机部队的安全”的命令,改为“第8航空军战斗机部队的首要职责是消灭德国空军”,这一战术的转变预示着西欧上空空战的新局面的到来。可以说野马战机的出现以及美军空战战术的转变将执行防空任务的德军战斗机部队逼入了绝境。德军战斗机部队面对先飞来了一大堆的P51野马战机,面临着两难选择。起飞迎战不?迎战,大半个小时后,燃油耗尽该降落了,这个时候B-17和B-24都来了。该么办呀?不起飞,等B-17和B-24来了在起飞?头顶上都是比你高7000米的P-51,你还爬得上来?这一两难局面使得德国空军战斗机部队在与美军空战愈来愈被动。

这里还需要明确一点的是西欧上空的远程护航任务远非P51野马战机对德国战斗机、美军飞行员对德军飞行员那么简单。对美国陆航的P51的飞行员来说,护航任务的战区远在千里之外的敌占区上空。在与敌人交手之前,他们必须身处在战斗机的狭小座舱内,随时留意各种仪表的不同读数,分析判断飞机的运行状态,及时进行操控以保持飞机在编队中的位置,而且必须在数万英尺的上空的低温环境下反复进行这一系列动作,时间长达数个小时,飞行员的体力与精力均要经受极大的损失,可以说野马战斗机在西欧上空获得的每一次空战胜利都是极为不易的。

自1944年开始,美军第八航空队开始集中力量空袭德国的飞机制造厂,力图从根本上摧毁德国空军的力量源泉。对于这场持续一周的规模空前的空中打击,被后人称之为“大轰炸周”。1944年2月20日,“大轰炸周”拉开帷幕,美国陆航战斗机部队在这持续一周的一系列激烈战斗中打断了德国空军的脊背(德军在这周内阵亡、失踪225名战斗机飞行员,另有100余人受伤,这相当于战斗机部队实力的20%)。德国空军战斗机部队在1944年头5个月的战斗中损失了差不多2262名飞行员——那年可以执行任务的战斗机飞行员几乎100%都损失掉了。在5月中旬与赫尔曼戈林的会谈中,阿道夫加兰德承认4月份帝国航空队(主要负责德国北部的防空任务)已经损失了38%的战斗机飞行员,而第3航空队(负责德国德国南部及法国的防空任务)则损失了24%的战斗机飞行员。 美军的空中攻势对德国空军单发战斗机部队的冲击也十分严重。1944年1月及2月间德军损失的单发战斗机达到总数的30%以上,而三月份损失的单发战斗机更是超过了50%。随后在接下来的三个月中,每月单发战斗机损失率都在40%以上。德国空军战斗机部队到1944年5月就已经消耗掉了全部的潜力,之后的德国空军战斗机部队已经失去了大规模作战的能力, 1944年夏季之后的德国战斗机部队除了偶然爆发出的亮点之外,其作战行动只能起到了显示曾经强大的德国空军仍然存在的有限作用。

从德军战斗机部队的战斗日志及记录中可以看出这一情况。3月13日,II./JG2紧急出动16架飞机,返航的飞行员宣称击落了2架野马,可能击落另两架,但中队有一架飞机在返航时坠毁(飞行员丧生),2架飞机失踪,1架因飞行员跳伞而坠毁,另1架在吕贝克(Lübeck)附近坠毁。III./JG3”Udet”的战斗日志同样让人看得十分郁闷。3月15日,大队出动了20架飞机:2名飞行员丧亡(飞机被毁),2人被迫跳伞逃生,还有2人进行迫降。第2天紧急出动了9架飞机:2人阵亡,4人受伤(1人重伤),还有一人跳伞逃生。3月17日的任务导致大队有1名飞行员阵亡,另有2名飞行员受伤(1人重伤)。于是在三天的时间内,该大队的约25名飞行员中就有5人阵亡,6人受伤(2人重伤)。

美英盟军通过1943年、1944年上半年的与德国空军艰苦卓绝的空战,最终取得了整个西欧战场上空的制空权后于1944年3月6日开始对通往诺曼底铁路系统进行集中空袭,此种有计划的轰炸很快就显示效力。5月初,德军方面即已认清情况非常严重。维持法国境内德军的补给,每天需要从德国开出100列火车,4月间平均为每天60列,而到5月初又降到30列。所以增强海防工事的材料都无法运输,而在海岸附近储积弹药和燃料的计划也无从实现。到5月底,所指定的80个目标只有4个尚未全毁,通过法国的运输量已减少70%。此种阻绝作战相当成功,使隆美尔增强防御的努力受到很大妨碍,同时也使第一线德军难以获得适当增援。总计在D日之前三个月内,美英空军共投炸弹6.6万吨。丘吉尔说:“绕着诺曼底创造了一个铁路沙漠。”

综上所述,整个西线战场的制空权争夺战直到1944年上半年才最终决出了胜负,美英盟军才取得了绝对制空权,并以绝对制空权为依托,集中力量打击德军在诺曼底战区的后勤补给系统,系统的摧毁了西线德军对诺曼底前线德军的增援力量,最终确保了诺曼底战役的胜利进行。因此,仅从制空权这一角度来看,那些质疑美英盟军故意拖延开辟第二战场的观点无疑是罔顾历史事实的。



现在有很多人认为美英一直是在故意推迟发动诺曼底战役,好坐收渔翁之利。对此,我决定从美英盟军与德军制空权争夺这一角度对所谓美英故意推迟发动诺曼底战役这一观点谈谈自己的看法。

众所周知,两栖登陆战役是最为复杂和困难的战争样式,作战风险极大。在诺曼底战役期间,美英盟军总兵力当然优势极大,但是登陆战役的特点是,进攻方最初投入的兵力是很有限的,而且在占领足够宽度的战场之前,他是很脆弱的,兵力展不开,没多少重武器,很拥挤,后勤也完全无法保证。据美英盟军估计,在D日只能送上8个师(其中3个为空降师),次日可增加两个师,到第五天,海岸上应有15个师,此后因为部队增多。补给所需船只也随之增多,于是增援速度反而降低,到D+10日始可达17个师。

处于对方的德军,因为要据守很长的海岸线,其第一线兵力也相当单薄,不过他们在欧陆上却可以利用极便利的交通网来调动其增援兵力,这却是美英盟军所望尘莫及的。在这个阶段,双方兵力的增加可以预估如下:
         D日        D+1        D+3        D+7        D+10
联军师数        8        10        13        16        17
德军师数        8        12        15        22        27

从以上数字估计看来,美英盟军若欲登陆成功,其机会实在很小。以D日而言,虽然双方都是8个师,但德军方面包括有两个装甲师,而美英盟军方面却有3个空降师,其实力尚不及一般步兵师。虽然,美英盟军的师(尤其是美军)人数较多,装备也较佳。但德军却占有地利,而且其战斗经验也较丰富。就常理而言,攻与守兵力之比应为3:1,何况两栖作战是更为困难。即使美英盟军能够勉强上岸,则在D日所能占领的也不过是狭窄的滩头,如果此后德军增援的速度真如预计的那样迅速,则在D+10日以前美英盟军被赶下海去的可能性也就非常巨大。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制空权对登陆一方的美英盟军来说就是具有生死攸关意义,只有掌握了绝对制空权,才能阻止后方德军对登陆滩头德军的增援,阻止德军战机部队对己方登陆部队的空袭,美英登陆先头部队才有在岸上站稳脚跟的机会。因此美英盟军若想取得诺曼底战役的胜利,就必须通过与德国空军的空中作战来取得西欧上空的制空权。

在这里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美英盟军空军在西线战场的空中作战有一个最典型的特点,那就是战略空袭,在这种空中作战模式中,美英盟军空中力量所面对的绝不仅仅是德国的空军,而是主要是一个包括地面雷达网,探照灯,高射炮和战斗机在内的综合的防空系统——这个防空系统甚至可以加上恶劣的气候条件和漫长的航程所增加的机械故障的可能性。而作为处于防御状态的德国空军,在空战中可以占到的便宜是相当地大的,光是可以有地面指挥中心和雷达的引导这一点上,防御方的空军占到的便宜,可不是一星半点,就算是十比一的数量差距,防御一方,完全可以把所有的空军集中起来,在雷达的引导下攻击敌人最弱的地方,造成局部的数量优势。1939 年 9 月德国侵占波兰,英国于 1940 年 1 月开始对德进行试探性战 略轰炸,但规模很小。1942 年 8 月美国第 8 航空队进驻英国后,开始了美英联合实施轰炸。而美英对德国真正意义上的战略空袭从1943开始拉开帷幕。对德国本土实施战略轰炸任务的主要力量是由英国皇家空军和美国第8战略航空队、第15战略航空队来承担的,英国采用的是夜间轰炸,而财大气粗的美国人则执行昼间轰炸。

在德军空中战斗机和地面防空火力的联合打击下,执行昼间轰炸任务的美国陆航B17轰炸机群损失异常惨重。1943年4月17日,美国陆航第八航空队派出117架B17在没有战斗机护航的情况下闯入德国不莱梅上空。德国空军战斗机部队马上就让美国人领略到了他们的厉害,20架Me109战斗机在美国轰炸机群中横冲直撞,空战结束后,被击落击伤的B17竟有62架之多,占参战飞机总数的一半以上。然而美国人再次派出363架B17轰炸施魏因富特的滚珠轴承厂,结果飞临目标上空的美军轰炸机遭到德军战斗机的拦截,美国人不顾一切的进行了轰炸,虽然让该厂产量下降了17%,但自己也有60架轰炸机被击落,损失率高达19%。10月14日,290架B17再次光临施魏因富特,这次美国人吸取了教训,派出大批战斗机护航,可是德军的抵抗更令人吃惊,他们一共派出了800架Me-109战斗机和725架Me-110战斗机迎战。如此巨大规模的攻击使美军轰炸机承受了难以想象的损失,60架B17被击落,138架被击伤,几乎返航的每一架轰炸机都带有德军攻击后剩下的弹洞。施魏因富特上空的大屠杀使得美国陆航不得不暂停对德国本土的空袭。可以说整个1943年,在德军防空力量的猛烈打击下,参加昼间轰炸的美国陆航轰炸机群损失是惊人的,仅1943年10月这一个月的时间里就有25%的美国轰炸机在作战行动中损失掉。美国轰炸机部队的空勤机组也在伴随轰炸机月均20%的巨大损失而迅速消耗,美国轰炸机的大量损失使机组成员的损失率也保持在较高的标准,第8航空队在1943年的5月、6月和10月时的空勤机组损失比例(被俘、伤亡)已经接近了总员额37%的标准。而执行夜间轰炸任务的英国空军遭遇同样不容乐观,英国皇家空军轰炸机部队在德国夜间战斗机和高射炮的打击下,在1943年春季的夜间空袭总损失率已经达到了很难承受的16.2%,即使在采用了佯动牵制、箔条干扰等各种手段后也只是把损失率降低到了10.7%,英国空军轰炸机部队在8月23日到9月3日期间对柏林的三次夜间轰炸中,出动的1447架轰炸机中有126架没有返回英国,而返回的轰炸机中也有相当部分战伤报废。如果没有美国第八航空队在1943年1月开始对德国本土进行昼间轰炸的配合,那么英国皇家空军到1943年秋季就已经无法继续维持轰炸机的攻势。

但事情往往是两面的,在美军轰炸机群承受着巨大损失的同时,德军战斗机部队面临的情形一样悲惨。执行昼间轰炸任务的美军B17轰炸机自卫火力极强,看过《孟菲斯美女号》的人都知道B-17的防护有多强,5挺 7.62毫米机枪,机鼻、机背、机腹和腰部两侧机枪支架各装一挺,同时美军采用的是大编队的轰炸机执行轰炸任务,多架轰炸机在同一方向上的火力可以很强大,每架轰炸机一个方向上2-3挺机枪,有四五架同时开火就可以有十来挺的火力密度。这些轰炸机群已经不是靠飞行员的技术在战斗,而是完全依靠严整的战斗编队来互相保护,它们是空中的舰队,飞行的方阵步兵。德国空军战斗机面对这种对手,个人技术已经是次要的了,只能以大机群密集编队正面迎击,这不是空战,这是阵地战,和海战中舰队战列对轰,陆战中火枪手对射一样,拼的就是个消耗而已。这种消耗战中,德国人吃了大亏。道理很简单,德国人是在用飞行员去拼人家的轰炸机机组成员。美国人训练一个轰炸机组,里头一大半人都不需要会开飞机,他们只要会操作机枪就可以了,而德国人战斗机飞行员却必须都要会开飞机,美国人是用步兵在和德国人的飞行员作战,这个拼法,美国人稳赚。

1943年德国空军对盟军空军的拦截美英盟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德国空军战斗机飞行员的每月损失率(阵亡、受伤及失踪)自1943年开始大幅增加,并随着空战的加剧在8月份达到9.4%的高位,但在11月份下降到2.4%。此后,在战争的剩余日子里,战斗机飞行员的损失率开始有增无减的恐怖增长。1943年4月,月初可执行任务的飞行员到月末时损失了10.9%。而此后的战争岁月中只有一个月低于这一损失率(1943年11月损失率为9.9%)。从7月到10月,德国空军每个月损失14%-16%的战斗机飞行员。1943年在战斗机部队中服役的飞行员平均人数是2105人。而这一年中阵亡、受伤及失踪的战斗机飞行员是2967人,是平均数的141%。这些无可辩驳的数据表明到这年底德国空军已经陷入到绝望的困境中。

可以说,自1943 年开始的美军重型轰炸机与德军战斗机部队的空中交战最终演变成了一场激烈的“消耗战”,双方都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大家都在咬牙硬挺着,就看谁能够挺到最后。

美国轰炸机部队在1944年1月开始重新返回德国本土上空,美国陆军航空队这次重返德国的作战行动除了轰炸机实力大增外,在1943年夏季美国陆航一次只能出动300余架轰炸机的美国轰炸机部队,到1944年初期已经可以一次投入800~900架轰炸机来执行轰炸任务。更重要的是具备全程护航能力的P51野马也开始大规模出现在德国空军面前。同时,美国陆航的空战方针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陆航第8航空军的新任指挥官,曾经指挥轰炸东京的杜立特中将上任后给第8航空军战斗机部队松绑。他废除了前任指挥官颁布的 “第8航空军战斗机部队的首要职责是保证轰炸机部队的安全”的命令,改为“第8航空军战斗机部队的首要职责是消灭德国空军”,这一战术的转变预示着西欧上空空战的新局面的到来。可以说野马战机的出现以及美军空战战术的转变将执行防空任务的德军战斗机部队逼入了绝境。德军战斗机部队面对先飞来了一大堆的P51野马战机,面临着两难选择。起飞迎战不?迎战,大半个小时后,燃油耗尽该降落了,这个时候B-17和B-24都来了。该么办呀?不起飞,等B-17和B-24来了在起飞?头顶上都是比你高7000米的P-51,你还爬得上来?这一两难局面使得德国空军战斗机部队在与美军空战愈来愈被动。

这里还需要明确一点的是西欧上空的远程护航任务远非P51野马战机对德国战斗机、美军飞行员对德军飞行员那么简单。对美国陆航的P51的飞行员来说,护航任务的战区远在千里之外的敌占区上空。在与敌人交手之前,他们必须身处在战斗机的狭小座舱内,随时留意各种仪表的不同读数,分析判断飞机的运行状态,及时进行操控以保持飞机在编队中的位置,而且必须在数万英尺的上空的低温环境下反复进行这一系列动作,时间长达数个小时,飞行员的体力与精力均要经受极大的损失,可以说野马战斗机在西欧上空获得的每一次空战胜利都是极为不易的。

自1944年开始,美军第八航空队开始集中力量空袭德国的飞机制造厂,力图从根本上摧毁德国空军的力量源泉。对于这场持续一周的规模空前的空中打击,被后人称之为“大轰炸周”。1944年2月20日,“大轰炸周”拉开帷幕,美国陆航战斗机部队在这持续一周的一系列激烈战斗中打断了德国空军的脊背(德军在这周内阵亡、失踪225名战斗机飞行员,另有100余人受伤,这相当于战斗机部队实力的20%)。德国空军战斗机部队在1944年头5个月的战斗中损失了差不多2262名飞行员——那年可以执行任务的战斗机飞行员几乎100%都损失掉了。在5月中旬与赫尔曼戈林的会谈中,阿道夫加兰德承认4月份帝国航空队(主要负责德国北部的防空任务)已经损失了38%的战斗机飞行员,而第3航空队(负责德国德国南部及法国的防空任务)则损失了24%的战斗机飞行员。 美军的空中攻势对德国空军单发战斗机部队的冲击也十分严重。1944年1月及2月间德军损失的单发战斗机达到总数的30%以上,而三月份损失的单发战斗机更是超过了50%。随后在接下来的三个月中,每月单发战斗机损失率都在40%以上。德国空军战斗机部队到1944年5月就已经消耗掉了全部的潜力,之后的德国空军战斗机部队已经失去了大规模作战的能力, 1944年夏季之后的德国战斗机部队除了偶然爆发出的亮点之外,其作战行动只能起到了显示曾经强大的德国空军仍然存在的有限作用。

从德军战斗机部队的战斗日志及记录中可以看出这一情况。3月13日,II./JG2紧急出动16架飞机,返航的飞行员宣称击落了2架野马,可能击落另两架,但中队有一架飞机在返航时坠毁(飞行员丧生),2架飞机失踪,1架因飞行员跳伞而坠毁,另1架在吕贝克(Lübeck)附近坠毁。III./JG3”Udet”的战斗日志同样让人看得十分郁闷。3月15日,大队出动了20架飞机:2名飞行员丧亡(飞机被毁),2人被迫跳伞逃生,还有2人进行迫降。第2天紧急出动了9架飞机:2人阵亡,4人受伤(1人重伤),还有一人跳伞逃生。3月17日的任务导致大队有1名飞行员阵亡,另有2名飞行员受伤(1人重伤)。于是在三天的时间内,该大队的约25名飞行员中就有5人阵亡,6人受伤(2人重伤)。

美英盟军通过1943年、1944年上半年的与德国空军艰苦卓绝的空战,最终取得了整个西欧战场上空的制空权后于1944年3月6日开始对通往诺曼底铁路系统进行集中空袭,此种有计划的轰炸很快就显示效力。5月初,德军方面即已认清情况非常严重。维持法国境内德军的补给,每天需要从德国开出100列火车,4月间平均为每天60列,而到5月初又降到30列。所以增强海防工事的材料都无法运输,而在海岸附近储积弹药和燃料的计划也无从实现。到5月底,所指定的80个目标只有4个尚未全毁,通过法国的运输量已减少70%。此种阻绝作战相当成功,使隆美尔增强防御的努力受到很大妨碍,同时也使第一线德军难以获得适当增援。总计在D日之前三个月内,美英空军共投炸弹6.6万吨。丘吉尔说:“绕着诺曼底创造了一个铁路沙漠。”

综上所述,整个西线战场的制空权争夺战直到1944年上半年才最终决出了胜负,美英盟军才取得了绝对制空权,并以绝对制空权为依托,集中力量打击德军在诺曼底战区的后勤补给系统,系统的摧毁了西线德军对诺曼底前线德军的增援力量,最终确保了诺曼底战役的胜利进行。因此,仅从制空权这一角度来看,那些质疑美英盟军故意拖延开辟第二战场的观点无疑是罔顾历史事实的。

这个帖子写的不错,有点道理,受教了。
这个ID很熟啊,请问楼主和守望命运是一个人么?
PS:这个帖子写的不错。。。。
张雨延 发表于 2012-7-25 22:34
这个ID很熟啊,请问楼主和守望命运是一个人么?
PS:这个帖子写的不错。。。。
呵呵,花了一点时间去写。
老希一直提放美英联军在其他地方登陆,所以即使诺曼底登陆打了一段时间,还是如此坚持。要不然肯定会有更多的部队来抵挡。说白了,是东线苏军开始转入战略反攻刺激了美英,因为让德国落入苏联之手是决不允许的!因此,即便是再困难,美英也必须付出。更何况,德国的主力都在跟苏联人较劲呢,美英这边已经是很轻松了!
不是有人指望022顶着对方的战机抗登陆嘛
madaozhizhan 发表于 2012-7-25 22:40
老希一直提放美英联军在其他地方登陆,所以即使诺曼底登陆打了一段时间,还是如此坚持。要不然肯定会 ...
德国的主力都在跟苏联人较劲呢,美英这边已经是很轻松了!
-------------------------------------------------------------
到了1944年西线牵制的德军不在少数,德军将近一半的装甲部队部署在西线!
对望命运 发表于 2012-7-25 22:45
德国的主力都在跟苏联人较劲呢,美英这边已经是很轻松了!
------------------------------------------ ...
是吗?那美英联军就真是不容易哪!
madaozhizhan 发表于 2012-7-25 22:47
是吗?那美英联军就真是不容易哪!
登陆战役本来风险就大,要不是德军自己犯了很多错误尤其是指挥体系紊乱,美英盟军还真不准会被德军赶下海去,诺曼底登陆战算是一次史无前例的冒险,甚至可以说是赌博。
二战德国空军主要还是被美国人给击败的,英国佬的贡献不大。
大家都是渣渣 发表于 2012-7-25 22:42
不是有人指望022顶着对方的战机抗登陆嘛
何方神人会持有这种想法?这是对士兵生命极不负责的表现。
madaozhizhan 发表于 2012-7-25 22:40
老希一直提放美英联军在其他地方登陆,所以即使诺曼底登陆打了一段时间,还是如此坚持。要不然肯定会 ...
是东线苏军开始转入战略反攻刺激了美英
=======================
我如果没有记错的话,1944年苏军在东线的反攻应该是从巴格拉季昂战役开始的吧,与诺曼底战役属于同一时间段。
写的很好啊,论点论据完整,资料收集的也不错,受教了
叫地地不灵 发表于 2012-7-25 23:10
写的很好啊,论点论据完整,资料收集的也不错,受教了
呵呵,谢谢。:D
对望命运 发表于 2012-7-25 22:50
登陆战役本来风险就大,要不是德军自己犯了很多错误尤其是指挥体系紊乱,美英盟军还真不准会被德军赶下海 ...
嗯,不过好在成功了。不过最佩服老美的还是那铺天盖地的B17轰炸流!
madaozhizhan 发表于 2012-7-25 23:19
嗯,不过好在成功了。不过最佩服老美的还是那铺天盖地的B17轰炸流!
二战B17生产了12000架,B24产量更大为18000架。
酸菜好吃 发表于 2012-7-25 23:06
是东线苏军开始转入战略反攻刺激了美英
=======================
我如果没有记错的话,1944年苏军在东线 ...
对呀,苏军的反攻可以随时开打,这个更容易一些。而美英联军登陆则麻烦一些。或许这个时间是美苏英都计划好了的!
支持,留名。太长了慢慢看,cd需要这样的原创!
madaozhizhan 发表于 2012-7-25 23:20
对呀,苏军的反攻可以随时开打,这个更容易一些。而美英联军登陆则麻烦一些。或许这个时间是美苏英都计划 ...
不是吧,东战场在1944年4月中旬地面即已解冻,苏军攻势在泥泞中已陷于停顿,所以当时东线战事也停顿了。
对望命运 发表于 2012-7-25 23:20
二战B17生产了12000架,B24产量更大为18000架。
嗯,说实话,B17/B29都知道,B24还真是知道的不多!
美英有没有故意推迟登陆,主观意愿这个东西是没法评估的事情。
但是,从苏联角度来说,肯定希望美英早点登陆,分担东线战场的压力。从美英来说,肯定希望等德国被苏联更大消耗,同时美英盟军做了更充分准备再登陆。最大限度的减少自己的损失。
这个基本上说,是个立场问题。
但是,不管怎么说,美英在反法西斯战争中,是有大功劳的,位列五常是实至名归。
用苏联的贡献否定美英的贡献和用美英的贡献否定苏联的贡献,都是明显歪曲事实的态度。
madaozhizhan 发表于 2012-7-25 23:23
嗯,说实话,B17/B29都知道,B24还真是知道的不多!
B24貌似是美国历史上生产数量最多的军用战机。二战时期,福特汽车公司在密西根州柳溪建造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单个厂房,用于组装B-24轰炸机。高峰时,每月制造650架B-24,厂房边上有1300张行军床,供等待接机的飞行员和机组人员休息用。在这个32.5万平方米的巨大厂房里,福特制造了8685架B-24轰炸机,几乎占18482架B-24总产量的一半,而B-24是历史上产量最大的重轰炸机,这个纪录恐怕再也不可能打破了。
酸菜好吃 发表于 2012-7-25 23:23
不是吧,东战场在1944年4月中旬地面即已解冻,苏军攻势在泥泞中已陷于停顿,所以当时东线战事也停顿了。
不是那个意思,东线战场毕竟是在陆地上,受到天气和地理环境的限制不如海上登陆难度大。不管美英和苏联是计划好了的,还是有默契或者是有较劲的意思,总之在几乎同一时刻加大进攻力度,总是更容易让德国疲于应付的!
对望命运 发表于 2012-7-25 23:25
B24貌似是美国历史上生产数量最多的军用战机。二战时期,福特汽车公司在密西根州柳溪建造了当时世界上最大 ...
嗯,这个也是刚才查资料得知的,以前真是没怎么听说过!
madaozhizhan 发表于 2012-7-25 23:26
嗯,这个也是刚才查资料得知的,以前真是没怎么听说过!
从操纵性和舒适性来讲,B17能甩B24几条大街。B24的问题在于操纵及其复杂费力,而且没有暖气。在整个飞行过程中,炸弹仓都是打开着,导致冷风挂进机舱内。机内没有厨房,卫生间。不过B24产量更高用途更广,所涉及战区也更多,内置载弹量B24更多,航程也远一些(B17载弹多于4000磅机动性和航程会受到严重影响)。
故意说不上,毕竟战役准备阶段,把事情弄得更有把握是没错的。但是没有性命攸关的压力也是事实,要真逼到那份上,就算盟军一架飞机不动用,光凭德军那几百架跟战争初期也没多大改进的攻击机,还真掀不起什么大风浪。
madaozhizhan 发表于 2012-7-25 23:25
不是那个意思,东线战场毕竟是在陆地上,受到天气和地理环境的限制不如海上登陆难度大。不管美英和苏联是 ...
两线作战的德军疲于奔命,必死无疑。你认为没有诺曼底战役,就靠毛子自己的力量能否击败德军,杀入德国本土?
isspd 发表于 2012-7-25 23:30
故意说不上,毕竟战役准备阶段,把事情弄得更有把握是没错的。但是没有性命攸关的压力也是事实,要真逼到那 ...
在没有重创德国空军之前,贸然展开诺曼底战役这种级别的登陆战役,简直就是让士兵白白去送死。况且二战德国空军也不是太弱,能够同时与美军、英军的战略空军周旋那么久,并且给美英两军造成惨重损失,足以证明德国空军的实力。
对望命运 发表于 2012-7-25 23:29
从操纵性和舒适性来讲,B17能甩B24几条大街。B24的问题在于操纵及其复杂费力,而且没有暖气。在整个飞行过 ...

原来如此!难怪知名度稍差!记得最清楚的是看过《孟菲斯美女号》!
madaozhizhan 发表于 2012-7-25 23:38
原来如此!难怪知名度稍差!记得最清楚的是看过《孟菲斯美女号》!
B17很坚固,抗打击能力很强啊,跟P47奶瓶有的一拼。
酸菜好吃 发表于 2012-7-25 23:31
两线作战的德军疲于奔命,必死无疑。你认为没有诺曼底战役,就靠毛子自己的力量能否击败德军,杀入德国本 ...
有美英帮忙,红军当然更容易了。但要是为了一统欧陆,说不准俄国人就能狠下心来单干,即使要让自己元气大伤!
对望命运 发表于 2012-7-25 23:35
在没有重创德国空军之前,贸然展开诺曼底战役这种级别的登陆战役,简直就是让士兵白白去送死。况且二战德 ...
这样说吧,不考虑道德层面的问题。对于诺曼底我的看法一直是这样的,盟军把自己的计划直接发给德军,然后告诉德军我将于X时X地登陆,一样可以成功。
没两线夹击的快速解决,等老希把核蛋造出来,嘿嘿
百病良医小白兔 发表于 2012-7-25 23:25
美英有没有故意推迟登陆,主观意愿这个东西是没法评估的事情。
但是,从苏联角度来说,肯定希望美英早点登 ...
你说的有道理,我个人看来,只有到了1944年发动诺曼底战役条件才具备,这场战役太复杂了。
对望命运 发表于 2012-7-25 23:40
B17很坚固,抗打击能力很强啊,跟P47奶瓶有的一拼。
果然是好东西哪!
isspd 发表于 2012-7-25 23:41
这样说吧,不考虑道德层面的问题。对于诺曼底我的看法一直是这样的,盟军把自己的计划直接发给德军,然后 ...
我问你为什么美英情报机关要千方百计的动用各种欺骗计划来使希特勒以及德军领导层相信美英盟军的登陆地点是在加莱而不是诺曼底?
madaozhizhan 发表于 2012-7-25 23:43
果然是好东西哪!
不得不佩服美国佬,它的武器都是保质保量啊。
对望命运 发表于 2012-7-25 23:43
你说的有道理,我个人看来,只有到了1944年发动诺曼底战役条件才具备,这场战役太复杂了。
43年德军还没有遭到重大打击的情况下,贸然组织登陆,很容易受到重大挫折。
而且,不是一定要登陆上前线才是做贡献嘛,美英通过大量给苏联输送物资,有力支援了苏联前线作战,这个本身就是很大的贡献。
前线后方,贡献都是很重要的。
百病良医小白兔 发表于 2012-7-25 23:48
43年德军还没有遭到重大打击的情况下,贸然组织登陆,很容易受到重大挫折。
而且,不是一定要登陆上前线 ...
说的没错,就是这样。
对望命运 发表于 2012-7-25 23:48
不得不佩服美国佬,它的武器都是保质保量啊。
嗯,那个时代的老美的工业和战争潜力太深不可测了!嘿嘿,不过现在就没那么吓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