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想...】德国交错轮的2B历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7:37:23


德国人在一战时期搞了A7V


之后又搞了LK I/II


LK I/II复活以后就变成了早期试验(轻型拖拉机)....


早期试验后来变成了大型早期试验(大型拖拉机)


之后有了3,4号坦克
VK2001一开始是这样的


后来是这样的


最后VK3001神马的变成了这个样子


结论:德国的几乎所有坦克都是小间距负重轮设计,在后期因为小轮子设计出现了某种问题,但是又由于某些问题而无法使用大直径负重轮,所以不得不改用大直径交错负重轮





德国人在一战时期搞了A7V

a7v_intplan1.jpg (91.38 KB, 下载次数: 2)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2-7-21 21:33 上传



之后又搞了LK I/II

Lk1_komp.gif (12.93 KB, 下载次数: 2)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2-7-21 21:33 上传



LK I/II复活以后就变成了早期试验(轻型拖拉机)....

1207846061_leichttraktor_krupp_a.jpg (154.94 KB, 下载次数: 2)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2-7-21 21:33 上传



早期试验后来变成了大型早期试验(大型拖拉机)

grosstraktor0rc.jpg (76.11 KB, 下载次数: 2)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2-7-21 21:33 上传



之后有了3,4号坦克
VK2001一开始是这样的

daimler_vk2001_1.jpg (35.82 KB, 下载次数: 3)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2-7-21 21:33 上传



后来是这样的

tam_panzer4_frontq.jpg (45.25 KB, 下载次数: 3)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2-7-21 21:34 上传



最后VK3001神马的变成了这个样子

extr66.jpg (17.81 KB, 下载次数: 2)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2-7-21 21:43 上传



结论:德国的几乎所有坦克都是小间距负重轮设计,在后期因为小轮子设计出现了某种问题,但是又由于某些问题而无法使用大直径负重轮,所以不得不改用大直径交错负重轮



俺觉得负重轮大小是与悬挂装置紧密关联,1930年代早期汉斯的坦克多用平衡式,这种悬挂形式在当时不大可能采用大直径负重轮,到了1935年后,汉斯也做了不少改用较大负重轮的尝试,不过几乎都是其他的悬挂形式了,比如采用板弹簧的II号C型、采用仿克里斯蒂式悬挂的II号D、E型、采用扭杆的III号A型、VI号DWI、II
水多加面、面多加水的奇葩。
愤婴 发表于 2012-7-21 22:41
俺觉得负重轮大小是与悬挂装置紧密关联,1930年代早期汉斯的坦克多用平衡式,这种悬挂形式在当时不大可能采 ...
3A不是螺旋弹簧么。。?
wswaw 发表于 2012-7-21 23:16
3A不是螺旋弹簧么。。?

说实话III号A型采用何种悬挂我之前一直也不大确定,从图例来看是明显的螺旋弹簧
2012-7-22 10:26 上传





来自【[Armor] - [Panzer Tracts No.03-1] - Panzerkampfwagen III Ausf. A, B, C, D. Leichttraktor, Krupp M.K.A 1934-38】
三号/四号都是好短的JJ啊

真红骑士 发表于 2012-7-22 10:28
来自【[Armor] -  - Panzerkampfwagen III Ausf. A, B, C, D. Leichttraktor, Krupp M.K.A 1934- ...


类似的资料看到过,但之前一直没有注意到是螺旋弹簧(coil springs)悬挂形式,那么就是跟克里斯蒂式悬挂很像了,不过它有拖带轮且没有轮—履两种行进能力,另外,还是谢了
真红骑士 发表于 2012-7-22 10:28
来自【[Armor] -  - Panzerkampfwagen III Ausf. A, B, C, D. Leichttraktor, Krupp M.K.A 1934- ...


类似的资料看到过,但之前一直没有注意到是螺旋弹簧(coil springs)悬挂形式,那么就是跟克里斯蒂式悬挂很像了,不过它有拖带轮且没有轮—履两种行进能力,另外,还是谢了
结论:德国的几乎所有坦克都是小间距负重轮设计,在后期因为小轮子设计出现了某种问题,但是又由于某些问题而无法使用大直径负重轮,所以不得不改用大直径交错负重轮


个人看法,这个2B设计的初衷是为了缩小底盘的长度,大家可以想一想如果继续用III,VI那种行动小轮,到45吨级的豹和56吨级的虎I,那将是多么可怕的场景啊,而且装甲厚度必然受影响
老鼠倒是返璞归真了,只是重量嘛...

西北和东南 发表于 2012-7-22 11:16
老鼠倒是返璞归真了,只是重量嘛...


老鼠并未返璞归真,相反它的负重轮和悬挂结构恐怕比虎的早期型还要复杂
西北和东南 发表于 2012-7-22 11:16
老鼠倒是返璞归真了,只是重量嘛...


老鼠并未返璞归真,相反它的负重轮和悬挂结构恐怕比虎的早期型还要复杂
曾经看到过老外的某纪录片,当时对于汉斯的交错负重轮。
是解释为通过增加负重轮与履带即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提高行驶稳定性。以便提供更好的射击平台。
是曾经在央视的《军事天地》播出的老外纪录片。
但片中提到,这种结构最大缺点,是交错的负重轮之间空隙极小。容易被杂物把负重轮卡死,最大的问题就是在毛子那种冰天雪地,很容易被冻住。这可能就是汉斯坦克在苏德战场最窝囊的一个主要原因(水土不服),另一个主要原因是——二战盟军阵营,只有毛子的坦克是最强的。
愤婴 发表于 2012-7-22 11:22
老鼠并未返璞归真,相反它的负重轮和悬挂结构恐怕比虎的早期型还要复杂
德国人真的是闲的蛋疼啊,这么多的轮子……看的都牙疼
回头看了下斐迪南,很奇葩的没有采用重叠负重轮,很奇葩的那个纵向扭杆悬挂。

保时捷悬挂的缺点就是负重轮成组搭配,坏了一个,另一个也报废,纵置扭杆的动行程似乎也不够。但按照二战时期坦克的越野行驶速度,基本也就30km/h的水平,斐迪南那种结构的悬挂应该可以应付了,德国车为啥不朝这个方向发展下,结构简单,生产方便,坏了还容易更换。
西北和东南 发表于 2012-7-22 11:16
老鼠倒是返璞归真了,只是重量嘛...
耗子那个负重轮……四排……
zyssn571 发表于 2012-7-22 11:43
曾经看到过老外的某纪录片,当时对于汉斯的交错负重轮。
是解释为通过增加负重轮与履带即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
    很可能是悬挂系统满足不了车重的要求,所以只能通过增加悬挂单元数量来满足设计要求,进而造成负重轮的增加,在车长受限的情况下通过交错布局来适应。这种交错布局基本都出现在“黑豹”、“虎”、“虎王”上,而这些坦克的重量即使放在当代都不轻。
mdmdmd 发表于 2012-7-22 22:44
很可能是悬挂系统满足不了车重的要求,所以只能通过增加悬挂单元数量来满足设计要求,进而造成负重轮 ...
不至于吧,老虎和虎王确实都很重.黑豹可是中型坦克.重量即使高一些,也未必非得采用这种负重轮布局.
话说,其实虎式的另一个竞标方案——虎P也是采用的常见布局。而且后来发展成了同样很重型的“非迪南/象”式自行反坦克炮。汉斯当年也有一个重型的“灰熊”是在IV号的底盘上搞的。
可见,重量只是一个方面。
更多的恐怕技术继承是个很重要的方面。
zyssn571 发表于 2012-7-22 23:14
不至于吧,老虎和虎王确实都很重.黑豹可是中型坦克.重量即使高一些,也未必非得采用这种负重轮布局.
话说, ...
   黑豹这个“中型”绝对是骗人的:D,M26、IS-2都没它重,却叫重型坦克。不过保时捷“虎”确实符合你的观点。
使用大直径轮是从虎式开始,应该是汉斯为节约橡胶做的改动,汉斯除了煤和钢其他啥都缺
zyssn571 发表于 2012-7-22 23:14
不至于吧,老虎和虎王确实都很重.黑豹可是中型坦克.重量即使高一些,也未必非得采用这种负重轮布局.
话说, ...

黑豹其实和IS-2差不多重,45吨左右.之所以叫中型是因为当时汉斯是以火炮口径作为划分标准,而不是坦克重量.另外斐迪南的悬挂系统非常特殊,根本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扭杆.
zyssn571 发表于 2012-7-22 11:43
曾经看到过老外的某纪录片,当时对于汉斯的交错负重轮。
是解释为通过增加负重轮与履带即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
二战坦克又不能行进间开炮。谈何“提高行驶稳定性。以便提供更好的射击平台。”
newmangling 发表于 2013-12-3 00:35
二战坦克又不能行进间开炮。谈何“提高行驶稳定性。以便提供更好的射击平台。”
短停射击可能也容易更快挺稳吧。
影霜 发表于 2012-7-23 01:24
使用大直径轮是从虎式开始,应该是汉斯为节约橡胶做的改动,汉斯除了煤和钢其他啥都缺
我看到一个说法是因为小直径负重轮需要悬挂做得更长,在每个悬挂承重很高的情况下无法同时兼顾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