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飞行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23:15:02
在中国空军飞行员队伍里,有这样一批特殊的群体,她们飞遍大江南北,执行空运空投、抢险救灾、人工降雨、科研试飞等“急、难、险、重”任务,以精湛的飞行技艺报效祖国,她们就是享誉“铁翼飞天女”美称的中国女飞行员。至今,中国已培养出数百名女飞行员,她们翱翔在祖国蓝天上,代代不让须眉,为祖国和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p></p></P>
毛泽东说:细妹子不简单,飞的好高啊<p></p></B></P>
翻开中国的近代航空史,从1909年9月21日冯如女士驾驶自制飞机试飞成功开始,据不完全统计,旧中国通过各种渠道培养的女飞行员约20人左右。这些女飞行员都是在欧美等国学习过的海外华侨,为中国最早的女飞行员。<p></p></P>
1950年底,新中国决定培养自己的女飞行员,由当时的空军司令员刘亚楼亲自负责,选调女飞行学员进航校学习。1951年4月,第一批从空军预科总队及华东军政大学选调的55名女飞行学员,被集中到牡丹江第七航空学校。这所学校的前身是东北老航校,学习条件和生活环境十分艰苦,使用的飞机也破旧不堪,几架飞机共用一副螺旋桨和一副轮胎是习以为常的事情。第一批女飞行员就是在这样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开始了航空理论学习和飞行训练。<p></p></P>
器材奇缺,没有完善的教材教具,给教学带来了很大难度。学习航理课没有地球仪,就用苹果代替;学驾驶飞机时,她们东拼西凑,凑出完整的飞机保证训练。飞机上没有通信设备,就在飞机尾巴上挂根红布条,提醒空中其它飞机和地面指挥员,起飞着陆也只靠旗号和地面标志来完成。俗话说“离地三尺七分险”,女飞行员们飞上天空的心理紧张程度要比男飞行员大的多,在空中常常会手忙脚乱,顾此失彼。尽管困难重重,但她们并没有就此退缩,7个月后,新中国第一批女飞行员以优异成绩全部毕业,被分配到航空兵运输机部队服役,开始了新机种“里-2”飞机的改装训练。开训不久,女飞行员们就接到国际“三八”妇女节在首都北京举行受阅典礼的命令。1952年3月8日,首都各界妇女代表7000余人、各国驻华大使的夫人以及中外记者云集北京。下午,受阅的6架“里-2”飞机按计划准时编队飞过天安门上空,接受检阅。<p></p></P>
<P>    新中国第一批女飞行员的成功受阅,向世界宣告中国空军填补了一项空白。为此,当时的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一起在中南海颐年堂接见了第一批女飞行员。毛泽东问刘亚楼司令员:“她们都成器了吗?”刘亚楼回答说:“成器了,都能单独执行任务了。”毛泽东听后点点头,用湖南方言风趣地说:“细妹子不简单,飞得好高啊……!”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和勉励,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女飞行员。<p></p></P>
她们经历过战争与核试验<p></p></B></P>
迄今为止,中国已是世界上拥有女飞行员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空军女飞行员们在战争中经受了炮火硝烟的考验,为中国的国防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p></p></P>
抗美援朝战争中,第一批女飞行员王坚等人飞过鸭绿江,赴朝参战,负责接送部队首长,运送作战部队转场,执行空运任务。在自卫还击战争中,女飞行员往返于前线和后方,空运作战人员、伤员和物资,出色完成了任务。<p></p></P>
1966年10月16日,中国西部大漠上空腾起一朵壮观的蘑菇云,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在这项振国威、扬军威的伟大工程中,女飞行员亦参加了核试验的飞行任务,运送第一颗原子弹的机组中就有女领航长于富兰、飞行员于志苓和领航员张连芳。<p></p></P>
上世纪80年代初,华北地区进行军事演习,邓小平亲临演习现场检阅部队。女飞行员们除担任空运任务外,还奉命执行大机群编队空降任务,15号机女机长王淑艳和17号机女机长王蕴华参加了此次编队飞行。洪连珍机组在空运中荣立集体三等功。在东南沿海的大规模军事演习中,第五批女飞行员王惠所在的机组因完成任务好,受到了通报表彰。<p></p></P>
她们被誉为“铁翼飞天女”<p></p></B></P>
正是这批批女飞行员,哪里需要她们就赶赴哪里,哪里有危难她们就出现在哪里,她们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贡献力量,为人民空军赢得了荣誉,被誉为“铁翼飞天女”。<p></p></P>
上世纪50年代,黑龙江大兴安岭发生一起惊动全国的百余名筑路工人被大雪围困的事件。当时,被困工人断粮,牲口断料,情况万分危急,秦桂芳机组冒着严寒,连续40多天到灾区空投,将工人们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p></p></P>
1966年3月,河北邢台发生强烈地震,女领航主任王善富、通信长任庆芳与机组同志一起将周恩来总理送到震灾地区。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女飞行员武秀梅驾机将领导人送到灾区现场。<p></p></P>
1963年夏,鄂豫两省遭遇特大洪水灾害,女飞行员诸惠芳机组转战湖北、河南,苦战十几天,超低空飞行,将数十吨物资安全投入指定目标。1998年,松花江洪水滔天,岳喜翠机组从南到北抢运救灾物资,连续飞行一个多月。在1992年,广东新丰江水库严重缺水,香港和深圳用水告急,航空兵某部女飞行员王桂菊机组连续工作41天,定点向水库降雨12.2亿立方米,及时解决了港、深两地生活用水和工农业用水问题。<p></p></P>
<P>    1984年10月1日,北京举行隆重的国庆35周年阅兵。受阅飞机通过天安门上空需要晴朗的天气,但自9月下旬以来,北京上空的云层很厚,为此,国务院决定实施人工消云。邢淑华、贾亚琴等5位女飞行员参加了这次试验。国庆当天,邢淑华机组还担任报告空中天气实况的任务。由于通报准确,保证了受阅飞机准时起飞,阅兵顺利进行。<p></p></P>
她们创造了许多“第一”<p></p></B></P>
女飞行员不是一朵供别人欣赏的花,她们的飞行经历也并非一帆风顺。有人驾驶的飞机突遭重创,但安全返航;有人夜航遇险,但幸免生还;有人罹患重病,治愈后坚持重返蓝天。中国空军历届女飞行员就是这样,不谓艰险、不谓磨难,创造了许多奇迹和“第一”。她们那些鲜为人知的事迹,女飞行员中第一位将军、第一位作家、第一位试飞员、第一位研究生、唯一的母女飞行员……直到最近几年才渐渐浮出水面。 <p></p></B></P>
岳喜翠是中国空军第三批女飞行员,女飞行员的杰出代表,曾荣立一等功一次,被授予功勋飞行员金质奖章,1991年被评为“中国十大女杰”,名列首位,并当选为中共中央候补委员。1994年,岳喜翠成为中国空军第一个女副师长,1997年任某军区空军参谋长助理, 2000年任某军区空军副参谋长,成为中国空军第一名女高级指挥官。在岳喜翠的身后,排列着太多耀眼的人生记录:改装过5种战机,成功完成了神舟-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模型高空空投任务,成功进行中国首次大面积飞机人工降雪试验,安全飞行6100多小时……<p></p></P>
<P>    《我是蓝天的女儿》,是大陆畅销书之一,书的作者苗晓红,是中国空军第二代女飞行员。1956年入伍、飞行35年的她,先后担任过机长、飞行教员、训练参谋、副大队长等职,多次执行重要专机任务。她以亲身经历讲述了新中国女飞行员的真实生活和精神世界,诉说了她们不同的个人经历、家庭、爱情和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p></p></P>
<P>    试飞是一项艰巨而危险的工作,1984年张玉梅被选入试飞部队,成为中国唯一的女试飞员。在10年的试飞生涯中,她圆满地完成了中国第一代某新型飞机航空电子综合系统、国产“运七”飞机出厂定型等数十项重大科研项目的试飞任务。<p></p></P>
董锁箴与刘宇环是中国空军中一对母女飞行员。1956年高考后,董锁箴同时接到了沈阳医学院和空军招收女飞行员两张录取通知书,她义无返顾地走进了空军预校的大门,成为中国空军第二批女飞行员,从此,一飞就是27年,驾过4种机型,飞行3200多小时, 6次立功。33年后的1989年,女儿刘宇环也接到了北方航空公司招收空姐和飞行学院招飞这样两张录取通知书。刘宇环走上母亲的飞翔之路,成为中国空军第六批女飞行员,也是中国空军首批本科女飞行员。<p></p></P>
第六批女飞行员中的靳文雅是中国空军首位女飞行员研究生。1993年她毕业留校担任了飞行教官,之后任飞行大队副教导员。由于现代化军事科技对飞行员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飞行员已经不能够仅仅局限于操纵和把握飞机状态。为了适应科技练兵的需要,靳文雅考入空军指挥学院,成为作战指挥专业的第一名女研究生。    <p></p></P>
<P>    50年来,中国空军七批女飞行员中先后涌现出功勋飞行员刘晓莲;全国十大杰出妇女之一岳喜翠;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军妇女先进个人程晓健;优秀飞行人员标兵洪连珍等几十位英雄人物,她们凭借自己的勇敢和毅力,突破了女飞行员生理和心理上的障碍,写下无数的感人事迹。如今,中国空军考虑到当前军事高科技的需要,将在总结培养女飞行员的训练经验的基础之上,用更先进的技术和方法优化教学,培养更多素质够高、技术过硬,完全适应现代高技术战争需要的女飞行员.</P>
<P>
<b>飞行准备中的女飞行员</b></P>
<P> </P>
<P>
<b>即将出征的中国空军女飞行员群像</b></P>
<P> </P>
<P>
<b>聚精会神学习航空理论</b></P>
<P> </P>
<P>
<b>女飞行机长</b></P>
<P> </P>
<P>
<b>首放单放的女飞行学员</b></P>
<P> </P>
<P>
<b>体能训练中的女飞行员</b></P>
<P> </P>
<P>
<b>中国第一位女飞行员将军岳喜翠</b></P>在中国空军飞行员队伍里,有这样一批特殊的群体,她们飞遍大江南北,执行空运空投、抢险救灾、人工降雨、科研试飞等“急、难、险、重”任务,以精湛的飞行技艺报效祖国,她们就是享誉“铁翼飞天女”美称的中国女飞行员。至今,中国已培养出数百名女飞行员,她们翱翔在祖国蓝天上,代代不让须眉,为祖国和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p></p></P>
毛泽东说:细妹子不简单,飞的好高啊<p></p></B></P>
翻开中国的近代航空史,从1909年9月21日冯如女士驾驶自制飞机试飞成功开始,据不完全统计,旧中国通过各种渠道培养的女飞行员约20人左右。这些女飞行员都是在欧美等国学习过的海外华侨,为中国最早的女飞行员。<p></p></P>
1950年底,新中国决定培养自己的女飞行员,由当时的空军司令员刘亚楼亲自负责,选调女飞行学员进航校学习。1951年4月,第一批从空军预科总队及华东军政大学选调的55名女飞行学员,被集中到牡丹江第七航空学校。这所学校的前身是东北老航校,学习条件和生活环境十分艰苦,使用的飞机也破旧不堪,几架飞机共用一副螺旋桨和一副轮胎是习以为常的事情。第一批女飞行员就是在这样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开始了航空理论学习和飞行训练。<p></p></P>
器材奇缺,没有完善的教材教具,给教学带来了很大难度。学习航理课没有地球仪,就用苹果代替;学驾驶飞机时,她们东拼西凑,凑出完整的飞机保证训练。飞机上没有通信设备,就在飞机尾巴上挂根红布条,提醒空中其它飞机和地面指挥员,起飞着陆也只靠旗号和地面标志来完成。俗话说“离地三尺七分险”,女飞行员们飞上天空的心理紧张程度要比男飞行员大的多,在空中常常会手忙脚乱,顾此失彼。尽管困难重重,但她们并没有就此退缩,7个月后,新中国第一批女飞行员以优异成绩全部毕业,被分配到航空兵运输机部队服役,开始了新机种“里-2”飞机的改装训练。开训不久,女飞行员们就接到国际“三八”妇女节在首都北京举行受阅典礼的命令。1952年3月8日,首都各界妇女代表7000余人、各国驻华大使的夫人以及中外记者云集北京。下午,受阅的6架“里-2”飞机按计划准时编队飞过天安门上空,接受检阅。<p></p></P>
<P>    新中国第一批女飞行员的成功受阅,向世界宣告中国空军填补了一项空白。为此,当时的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一起在中南海颐年堂接见了第一批女飞行员。毛泽东问刘亚楼司令员:“她们都成器了吗?”刘亚楼回答说:“成器了,都能单独执行任务了。”毛泽东听后点点头,用湖南方言风趣地说:“细妹子不简单,飞得好高啊……!”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和勉励,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女飞行员。<p></p></P>
她们经历过战争与核试验<p></p></B></P>
迄今为止,中国已是世界上拥有女飞行员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空军女飞行员们在战争中经受了炮火硝烟的考验,为中国的国防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p></p></P>
抗美援朝战争中,第一批女飞行员王坚等人飞过鸭绿江,赴朝参战,负责接送部队首长,运送作战部队转场,执行空运任务。在自卫还击战争中,女飞行员往返于前线和后方,空运作战人员、伤员和物资,出色完成了任务。<p></p></P>
1966年10月16日,中国西部大漠上空腾起一朵壮观的蘑菇云,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在这项振国威、扬军威的伟大工程中,女飞行员亦参加了核试验的飞行任务,运送第一颗原子弹的机组中就有女领航长于富兰、飞行员于志苓和领航员张连芳。<p></p></P>
上世纪80年代初,华北地区进行军事演习,邓小平亲临演习现场检阅部队。女飞行员们除担任空运任务外,还奉命执行大机群编队空降任务,15号机女机长王淑艳和17号机女机长王蕴华参加了此次编队飞行。洪连珍机组在空运中荣立集体三等功。在东南沿海的大规模军事演习中,第五批女飞行员王惠所在的机组因完成任务好,受到了通报表彰。<p></p></P>
她们被誉为“铁翼飞天女”<p></p></B></P>
正是这批批女飞行员,哪里需要她们就赶赴哪里,哪里有危难她们就出现在哪里,她们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贡献力量,为人民空军赢得了荣誉,被誉为“铁翼飞天女”。<p></p></P>
上世纪50年代,黑龙江大兴安岭发生一起惊动全国的百余名筑路工人被大雪围困的事件。当时,被困工人断粮,牲口断料,情况万分危急,秦桂芳机组冒着严寒,连续40多天到灾区空投,将工人们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p></p></P>
1966年3月,河北邢台发生强烈地震,女领航主任王善富、通信长任庆芳与机组同志一起将周恩来总理送到震灾地区。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女飞行员武秀梅驾机将领导人送到灾区现场。<p></p></P>
1963年夏,鄂豫两省遭遇特大洪水灾害,女飞行员诸惠芳机组转战湖北、河南,苦战十几天,超低空飞行,将数十吨物资安全投入指定目标。1998年,松花江洪水滔天,岳喜翠机组从南到北抢运救灾物资,连续飞行一个多月。在1992年,广东新丰江水库严重缺水,香港和深圳用水告急,航空兵某部女飞行员王桂菊机组连续工作41天,定点向水库降雨12.2亿立方米,及时解决了港、深两地生活用水和工农业用水问题。<p></p></P>
<P>    1984年10月1日,北京举行隆重的国庆35周年阅兵。受阅飞机通过天安门上空需要晴朗的天气,但自9月下旬以来,北京上空的云层很厚,为此,国务院决定实施人工消云。邢淑华、贾亚琴等5位女飞行员参加了这次试验。国庆当天,邢淑华机组还担任报告空中天气实况的任务。由于通报准确,保证了受阅飞机准时起飞,阅兵顺利进行。<p></p></P>
她们创造了许多“第一”<p></p></B></P>
女飞行员不是一朵供别人欣赏的花,她们的飞行经历也并非一帆风顺。有人驾驶的飞机突遭重创,但安全返航;有人夜航遇险,但幸免生还;有人罹患重病,治愈后坚持重返蓝天。中国空军历届女飞行员就是这样,不谓艰险、不谓磨难,创造了许多奇迹和“第一”。她们那些鲜为人知的事迹,女飞行员中第一位将军、第一位作家、第一位试飞员、第一位研究生、唯一的母女飞行员……直到最近几年才渐渐浮出水面。 <p></p></B></P>
岳喜翠是中国空军第三批女飞行员,女飞行员的杰出代表,曾荣立一等功一次,被授予功勋飞行员金质奖章,1991年被评为“中国十大女杰”,名列首位,并当选为中共中央候补委员。1994年,岳喜翠成为中国空军第一个女副师长,1997年任某军区空军参谋长助理, 2000年任某军区空军副参谋长,成为中国空军第一名女高级指挥官。在岳喜翠的身后,排列着太多耀眼的人生记录:改装过5种战机,成功完成了神舟-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模型高空空投任务,成功进行中国首次大面积飞机人工降雪试验,安全飞行6100多小时……<p></p></P>
<P>    《我是蓝天的女儿》,是大陆畅销书之一,书的作者苗晓红,是中国空军第二代女飞行员。1956年入伍、飞行35年的她,先后担任过机长、飞行教员、训练参谋、副大队长等职,多次执行重要专机任务。她以亲身经历讲述了新中国女飞行员的真实生活和精神世界,诉说了她们不同的个人经历、家庭、爱情和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p></p></P>
<P>    试飞是一项艰巨而危险的工作,1984年张玉梅被选入试飞部队,成为中国唯一的女试飞员。在10年的试飞生涯中,她圆满地完成了中国第一代某新型飞机航空电子综合系统、国产“运七”飞机出厂定型等数十项重大科研项目的试飞任务。<p></p></P>
董锁箴与刘宇环是中国空军中一对母女飞行员。1956年高考后,董锁箴同时接到了沈阳医学院和空军招收女飞行员两张录取通知书,她义无返顾地走进了空军预校的大门,成为中国空军第二批女飞行员,从此,一飞就是27年,驾过4种机型,飞行3200多小时, 6次立功。33年后的1989年,女儿刘宇环也接到了北方航空公司招收空姐和飞行学院招飞这样两张录取通知书。刘宇环走上母亲的飞翔之路,成为中国空军第六批女飞行员,也是中国空军首批本科女飞行员。<p></p></P>
第六批女飞行员中的靳文雅是中国空军首位女飞行员研究生。1993年她毕业留校担任了飞行教官,之后任飞行大队副教导员。由于现代化军事科技对飞行员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飞行员已经不能够仅仅局限于操纵和把握飞机状态。为了适应科技练兵的需要,靳文雅考入空军指挥学院,成为作战指挥专业的第一名女研究生。    <p></p></P>
<P>    50年来,中国空军七批女飞行员中先后涌现出功勋飞行员刘晓莲;全国十大杰出妇女之一岳喜翠;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军妇女先进个人程晓健;优秀飞行人员标兵洪连珍等几十位英雄人物,她们凭借自己的勇敢和毅力,突破了女飞行员生理和心理上的障碍,写下无数的感人事迹。如今,中国空军考虑到当前军事高科技的需要,将在总结培养女飞行员的训练经验的基础之上,用更先进的技术和方法优化教学,培养更多素质够高、技术过硬,完全适应现代高技术战争需要的女飞行员.</P>
<P>
<b>飞行准备中的女飞行员</b></P>
<P> </P>
<P>
<b>即将出征的中国空军女飞行员群像</b></P>
<P> </P>
<P>
<b>聚精会神学习航空理论</b></P>
<P> </P>
<P>
<b>女飞行机长</b></P>
<P> </P>
<P>
<b>首放单放的女飞行学员</b></P>
<P> </P>
<P>
<b>体能训练中的女飞行员</b></P>
<P> </P>
<P>
<b>中国第一位女飞行员将军岳喜翠</b></P>
<P>拘我所知女飞行员都是不来月经的,也不知是天生的,还是做过什么手脚。。。。</P><P>别骂我,我这也听别人说的。。。</P>[em04][em04][em04][em04][em04]
要尊重 巾帼英雄 嘛
8年才招一批[em06]
2楼的,是谁给说的这样不负责任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