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金融衍生品的规模感觉像是基础货币的乘数效应,发帖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0:57:07


如题,虽然我不是很了解金融,但是从简单的数学推导上,我感觉这东西应该和基础货币差不多,有个乘数效用。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吧(不知道对不对,轻喷吧)
一个人工业创业家从银行借款100万,然后他付给银行的利息是50%,这是第一个合同,此时的利润率是50%(但是之后会变小)
然后银行为了承担风险,找了个下家,说我给你这些利息的50%,但是你得为我承担一半的成本。也就是说第一个下家承担50万的成本,获得25万的利润,此时的利润率是50%(这是第二个合同)
以此类推,第一个下家还会去找第二个下家。。。。。。。无穷找下去之后,所有人承担上家一半的成本,分享上家一半的利润。最后的结果就是所有人的利润率变成了25%。
而此时合同的总额变成了100/(1-0.5)=200万(但是第一份合同不能算金融衍生品吧?),乘数系数就是1/(1-0.5)=2。

当然还可以更普通一点(自己想的模型,不知道是否与实际相符,求指教,求轻喷),假设每一家承担上家t成的成本,分担上家t成的利润,而第一家的利润率是k,那么最后乘数系数就是1/(1-t),而每一家的利润率就是(1-t)*k。(当然我这里忽略了交易成本)
这里我如果取t=0.8,k还是50%,那么合同总额就放大了5倍,每一家的利润率为10%
如果取t=0.9,k=50%,那么合同总额就放大了10倍,每一家的利润率为5%。
但是因为金融衍生品的目的就是赚钱,所以t不可能取很大(导致一个大的乘数效应,而乘数效应越大的同时,单笔合同的利润率也越低),t的取值就取决于实体经济的利润率,实体经济利润率越高,给银行的回报k才能越大,这样(1-t)*k才能有条件让t取较大值。

也就是说金融衍生品有乘数扩大的效应,但是取决于实体经济。实体经济的利润率就那么大,你t取个0.9算夸张了吧?这样也不过扩大了10倍而已。怎么会有几百万亿的规模?
还有在这个模型中,如果取t=0.9,那么合同总额就是1000万。假设最坏的情况发生,企业家创业失败。那么虽然从合同总额来看是有1000完合同的坏账,但是由于每个人都有9成的成本由下家承担,所以实际上所有人的损失加在一起还是100万(不考虑利息损失的情况下,这时候你能拿回成本就不错了。。。。)。也就是说金融衍生品放大了合同总额,但并没有放大合同中所有人的损失总额。那么谈什么崩溃是不是夸张了点?

如题,虽然我不是很了解金融,但是从简单的数学推导上,我感觉这东西应该和基础货币差不多,有个乘数效用。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吧(不知道对不对,轻喷吧)
一个人工业创业家从银行借款100万,然后他付给银行的利息是50%,这是第一个合同,此时的利润率是50%(但是之后会变小)
然后银行为了承担风险,找了个下家,说我给你这些利息的50%,但是你得为我承担一半的成本。也就是说第一个下家承担50万的成本,获得25万的利润,此时的利润率是50%(这是第二个合同)
以此类推,第一个下家还会去找第二个下家。。。。。。。无穷找下去之后,所有人承担上家一半的成本,分享上家一半的利润。最后的结果就是所有人的利润率变成了25%。
而此时合同的总额变成了100/(1-0.5)=200万(但是第一份合同不能算金融衍生品吧?),乘数系数就是1/(1-0.5)=2。

当然还可以更普通一点(自己想的模型,不知道是否与实际相符,求指教,求轻喷),假设每一家承担上家t成的成本,分担上家t成的利润,而第一家的利润率是k,那么最后乘数系数就是1/(1-t),而每一家的利润率就是(1-t)*k。(当然我这里忽略了交易成本)
这里我如果取t=0.8,k还是50%,那么合同总额就放大了5倍,每一家的利润率为10%
如果取t=0.9,k=50%,那么合同总额就放大了10倍,每一家的利润率为5%。
但是因为金融衍生品的目的就是赚钱,所以t不可能取很大(导致一个大的乘数效应,而乘数效应越大的同时,单笔合同的利润率也越低),t的取值就取决于实体经济的利润率,实体经济利润率越高,给银行的回报k才能越大,这样(1-t)*k才能有条件让t取较大值。

也就是说金融衍生品有乘数扩大的效应,但是取决于实体经济。实体经济的利润率就那么大,你t取个0.9算夸张了吧?这样也不过扩大了10倍而已。怎么会有几百万亿的规模?
还有在这个模型中,如果取t=0.9,那么合同总额就是1000万。假设最坏的情况发生,企业家创业失败。那么虽然从合同总额来看是有1000完合同的坏账,但是由于每个人都有9成的成本由下家承担,所以实际上所有人的损失加在一起还是100万(不考虑利息损失的情况下,这时候你能拿回成本就不错了。。。。)。也就是说金融衍生品放大了合同总额,但并没有放大合同中所有人的损失总额。那么谈什么崩溃是不是夸张了点?


你根本没有看到金融市场的放大效应到底有多大     假设A金融商和B金融商在期货市场对冲        此时A的的本金为100亿    但他的负债率为百分之90

A此时只需要输掉大于10亿美金        他就资不抵债了             假设现在大家都知道A资不抵债了      谁还会借钱给A        而A的债权人因为A的资不抵债会要求A支付自己的本金    假设A再多输点呢?   再假设A是一个庞大的但现在已经严重资不抵债的银行呢?   这种效应才是摧垮金融市场的根本!   

金融市场多的是三角债务     A欠B  B欠C  C欠A    一环损失    链条即断裂      崩溃有何困难之处

你根本没有看到金融市场的放大效应到底有多大     假设A金融商和B金融商在期货市场对冲        此时A的的本金为100亿    但他的负债率为百分之90

A此时只需要输掉大于10亿美金        他就资不抵债了             假设现在大家都知道A资不抵债了      谁还会借钱给A        而A的债权人因为A的资不抵债会要求A支付自己的本金    假设A再多输点呢?   再假设A是一个庞大的但现在已经严重资不抵债的银行呢?   这种效应才是摧垮金融市场的根本!   

金融市场多的是三角债务     A欠B  B欠C  C欠A    一环损失    链条即断裂      崩溃有何困难之处
大家一起来吹
动物园里看猴子 发表于 2012-6-27 14:19
你根本没有看到金融市场的放大效应到底有多大     假设A金融商和B金融商在期货市场对冲        此时A的的本 ...

我在主贴里也说了,放大的是总的合同金额,但是不会放大所有的损总和。
也就是说一人无法偿还100元时,所有人的损失加起来是100元,而不是所有人都损失100元
至于你说的断链之后互相影响,这是个人都清楚,不需要你来科普。问题是具体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结果,这才是需要研究的。就像我主贴是说的,100元的合同放大成了1000元的合同,但是当最初借款人无能力偿还时,所有的损失还是100元,而不是1000元。1000元只是坏账的合同额。
我小学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完全看不懂
top120 发表于 2012-6-27 14:59
我在主贴里也说了,放大的是总的合同金额,但是不会放大所有的损总和。
也就是说一人无法偿还100元时, ...

所以你这种数据解释不了 华尔街的金融危机是怎么蔓延的      
你如果真的知道    何得出   “谈什么崩溃是不是夸张了点”这种严重错误的观点呢?   
非常奇妙;P
     
这到底怎么回事,如果1美元衍生出10美元,多出来的9美元可以拿出来买东西吗?
对头,所以我们要去杠杆化
top120 发表于 2012-6-27 14:59
我在主贴里也说了,放大的是总的合同金额,但是不会放大所有的损总和。
也就是说一人无法偿还100元时, ...
你这个好像和一般意义上的衍生品不一样吧。衍生品交易很少涉及实物,最初是作为规避风险的工具。衍生品的特点就是高度依赖信用系统。所以衍生品的危害最大就是透支信用。货币乘数归根结底还是刻画信用创造能力的指标,相比衍生品这个指标直接对应货币更直观,准确度更高。衍生品市场太复杂了,根本没有足够靠谱及时的数据来完成这个计算。a商借钱给b商,b商再把钱存给c商这样就可以看到现金依然是一笔,但是债务却有两笔。显然其中金额的一半不是真实存在的现金,是没有现实基础的虚拟资本,虚拟资本要存在就要有个基础,就是信用。ac两家银行的信用和b商的信用。这和数学里的虚数差不多,参与计算,但是实际不存在。这个系统的风险就在通过金融创新,各种衍生品几乎是在无限的生产信用,这显然和现实不符。
克罗地亚狂想曲 发表于 2012-6-27 16:25
这到底怎么回事,如果1美元衍生出10美元,多出来的9美元可以拿出来买东西吗?
可以的。

克罗地亚狂想曲 发表于 2012-6-27 16:25
这到底怎么回事,如果1美元衍生出10美元,多出来的9美元可以拿出来买东西吗?


能,虽然那9美元是未来的甚至是虚拟的根本不存在的,但是也有人收,期货就是个例子
克罗地亚狂想曲 发表于 2012-6-27 16:25
这到底怎么回事,如果1美元衍生出10美元,多出来的9美元可以拿出来买东西吗?


能,虽然那9美元是未来的甚至是虚拟的根本不存在的,但是也有人收,期货就是个例子


下家承担一半成本显然这是上家和下家的另外一个独立合同,这相当于拿原金额50%的信用做抵押付息原收益50%又贷出了一笔原金额50%的钱,这部分钱对应银行的信用。很显然这样计算,最后这个原100现在200的合约里面,又多了100的信用对应那多出来的100。现在系统相较于最开始多了n-2个成员,多了100元的信用。分配到每家银行就是100/(n-1)。数字是做不了假的,有得必有支,合同扩增了一倍,银行必须为此提供额外的信用。这样的交易越多,银行就必须提供更多的信用,而cds又让这种信用提供也产生了交叉,所以当某家银行出现问题,信用破产后就会让复杂的信用系统产生缺口。如果是小银行还好,要是那种提供了很多信用的银行倒闭,那就相当于大厦的主梁断掉。结局可想而知。

下家承担一半成本显然这是上家和下家的另外一个独立合同,这相当于拿原金额50%的信用做抵押付息原收益50%又贷出了一笔原金额50%的钱,这部分钱对应银行的信用。很显然这样计算,最后这个原100现在200的合约里面,又多了100的信用对应那多出来的100。现在系统相较于最开始多了n-2个成员,多了100元的信用。分配到每家银行就是100/(n-1)。数字是做不了假的,有得必有支,合同扩增了一倍,银行必须为此提供额外的信用。这样的交易越多,银行就必须提供更多的信用,而cds又让这种信用提供也产生了交叉,所以当某家银行出现问题,信用破产后就会让复杂的信用系统产生缺口。如果是小银行还好,要是那种提供了很多信用的银行倒闭,那就相当于大厦的主梁断掉。结局可想而知。
top120 发表于 2012-6-27 14:59
我在主贴里也说了,放大的是总的合同金额,但是不会放大所有的损总和。
也就是说一人无法偿还100元时, ...
LZ我也不太懂,你看可不可以这么算:
A借100元,预期收益20元,然后他给B说1年后还110元,以一个自行车抵押打了个借条.
市场行情好,自行车涨到了200元,B觉得手里揣个借条不爽,要拓展业务,拿借条去借钱,说这些借条抵押值200元,找C借了120元,预计还130元,打了个新借条
C估值借条值200元自行车+30元,抵押打了个150元的借条给D
逐级类推.到第N级,借出了500元
当最后A没有收益时,抵押品只有一两自行车,此时由于经济不景气,自行车掉到50元,第N级已依据借条借出500元,结果亏450元.
你所说的是逐级分摊,危险性不大.金融是不是还有像我说的这种逐级抵押问题?
而且看以上模型,如果抵押品自行车价值固定在100元,那么逐级抵押按60%价格算,那么借出为100*60%*60%......最后为0,风险是可控的,但往往由于金融本身引起经济虚假繁荣,导致抵押品价格估值不断100,200,300的上涨.由此引起其借出额不断上涨.
就像房子,实际使用者认可价格为土地+建筑成本+利润估计为20W,有人抵押得12W,市面上多了12W导致市面钱增多,于是价格涨到30w,有人看涨继续买,买完套钱,不断如此,结果市面上泛滥300万的钱,各级金融机构出现300W的帐.
给你举个模型你就明白你的看法错在什么地方了,例如,A从B借到100w,约定还110w;B以105w价格打包出售给C;C为了安全起见,以2.5w向保险公司D进行投保。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对于B来说就是盈利5w,对于c也一样也是盈利2.5w,d盈利2.5w,那么就要对这些盈利进行分红,你的看法中少了这个分红的过程。其实我举得例子就是次贷危机的简化,B就是两房,C就是投行,A就是被包装为3A信用评级的借贷。无数资金进入这个链条,不断进行重复和循环,当链条断裂时,保险公司账目就是亏损97.5w,投行账目亏损105w,两房亏损105w。
由以上模型我们可以看,如果A,B,C,D......套出的钱都用在工业生产,那么当一级出现问题时,我们可以把那一级先卡住,等东西生产出来再循环.但实际上金融资本大部分并未有流入实际生产领域,B,C,D......各级把一部分预期利润先消费掉了,但实际生产只有A一级。结果变成旁氏骗局
LZ我也不太懂,你看可不可以这么算:  A借100元,预期收益20元,然后他给B说1年后还110元,以一个自行车抵押打 ...
你说的和我说的不太一样。我说的是成本分摊,也就是说到最后合同金额趋于0,但你说相当于以货物的所有权逐级抵押,那么就肯定不是递减的。但是我的例子中上家能否还下家钱完全取决于上上家能否还钱;而你的例子中感觉每一级的还款关系相对而言更加独立,也就是说与前一级无关。比如说我先借出100元获得自行车的所有权,然后自行车上涨到200元时我又以此为抵押和下家借了150元,那么最后我能否还给下家150元其实是与我的上家没有必然联系的(因为很明显即使上家还了我100元我也没法还150元),我能否还款取决于我如何利用这150元获取利益。也就说你的例子里上下级之间的合同其实是独立的,关键在于每一个合同的放贷人能否正确评估资产价值(这才是避免风险的关键,而不是去评估第一个人的还款能力)。唯一的问题就是放贷会导致泡沫经济,但是这显然是放贷人在评估资产价值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总之,我的例子中上下级是相互依存的,而你的例子中上下级则相对独立
推荐看 《诚信的背后:摩根斯坦利的圈钱游戏》
当然实际崩不崩我觉得和金融本身关系不大,我觉得棒子够粗就行,大不了再发明一种表面玩法而已。
一切的决定因素在于工业等级,只要老美还在工业顶端,就不会崩
就一句话,庞氏骗局,钱炒钱,空中楼阁
top120 发表于 2012-6-27 18:52
你说的和我说的不太一样。我说的是成本分摊,也就是说到最后合同金额趋于0,但你说相当于以货物的所有权逐 ...
表面上看是独立的,但由于抵押品的抵押价值随这种虚假繁荣不断升高而使所有的相关金融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说B,C,D借来的钱全去买自行车去等着升值,而自行车升值与否又与借贷本身有关。一旦A还不上钱,被用来抵押的自行车就会增多,一旦自行车增多,B,C,D所买自行车就会掉价,一掉价,就都还不上钱了。也就是说金融现象导致抵押品估值夸大,抵押品估值夸大又导致金融资本不断进入。结果就是所有环节的主体欠一屁股债
所以对于200多万亿,如果保持美元信用不变是很多,但对应实物抵押估计不会太多,如果崩溃就是废纸
你把美元看成一个保持信用不变的东西,你认为金融机构欠200W亿是200W亿的金条,实际上一旦崩溃就是个清0的事,是信用崩溃。
也就是说金融形成了一个基于资产升值预期的内循环系统,与实际工业生产无关.一旦资产升值预期崩坏,资本就会逃离冲击实际消费领域.
top120 发表于 2012-6-27 18:52
你说的和我说的不太一样。我说的是成本分摊,也就是说到最后合同金额趋于0,但你说相当于以货物的所有权逐 ...
如果整个系统锚定在最初的贷款人身上,那这个连环交易不过是普通的债务链。完全谈不上有衍生,整个合同金额应该是100而不是200。
它这个标定额是类似交易额的东西,并不是实际价值的。做衍生品交易都是用保证金在做,保证金亏掉了交易就封闭了,而保证金是要实实在在投入的,所以本质上乘数只是让资金流动的速度成倍加快,而非让资金的规模成倍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