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中国歼七、歼八Ⅱ协同作战新方案探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1 17:21:58
<P>所有关心中国空军的人们都知道,由于技术、经费、时间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在中国空军中具有第三代战斗机作战能力的飞机数量还偏少,在未来的战争中将主要用于重点作战空域,保证战争的顺利展开,我国广大领空繁重的空防任务还是少不了数量众多的歼七、歼八系列战机,但它们在与第三代战斗机的对抗中都存在着某些严重的缺陷,最主要的缺陷是:①歼七尽量已改进到具有良好的近距缠斗能力,但依然缺乏超视距作战能力。②歼八Ⅱ高空高速性能不错,直径1.2米的机头雷达罩足以装下大功率的火控雷达,但长须鲸般的机身实在不适于近距缠斗。因此如何更好地使用这些第二代战斗机,从多方面挖掘作战潜力是很有必要。
性能比较
从上述的分析中人们时常会很自然地联想到如何让上述两种飞机有效结合起来,协同作战,扬长避短,这就为二者的协同作战提供了一种需求。我们再来看看这两种飞机有没有协同作战的可行性。一种可行的协同作战首先要保证能充分发挥原有飞机的性能,不会为迁就协同作战的需要而严重压制某种飞机的性能,在此我们先对歼七和歼八Ⅱ对协同作战影响较大的某些技术参数进行比较。
技术参数比较
机型性能指标 歼七MG 歼八ⅡM
最大速度(Mach) 2.0 2.2
加速度 歼七MG略小于歼八ⅡM
最大航程(千米) 2200 1900
作战半径(千米) 700 800
最大升限(米) 18200 18500
备注 上述比较选取两型飞机中较新型号进行比较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这两种飞机技术参数上虽有差异,但差别不是很大,在以歼八Ⅱ为先导的协同作战中,歼七可实现跟得上,不被甩掉,同时两机性能都可得到较充分的发挥。
经典协同方案比较
在这之前已经有很多人为充分发挥歼七、歼八Ⅱ型飞机的作战能力提出了不同的作战方案,比较经典的方案有以下几种,我们先在此一一进行分析:
方案一.既然歼八Ⅱ型飞机不适于缠斗,那我们就充分发挥其高速性能,始终与敌机保持一定的距离,只进行超视距空战,不让敌机进入近距格斗。歼七已不适应现代空战,基本用于近距对地攻击和空中巡逻警戒。
方案二. 让歼七、歼八Ⅱ型飞机混合编队,首先由歼八Ⅱ与敌机进行超视距空战,一旦敌机逼近,则由歼七冲上前与敌机展开格斗,或歼七在歼八Ⅱ的掩护下,利用敌机的探测死角高速逼近,对敌机进行近距攻击,歼八Ⅱ利用高速性能摆脱敌机的纠缠,避免进入缠斗。
● 方案一分析:方案一在某些条件下是行之有效的,但我们应该看到,若想有效地引导中距导弹攻击敌机,发射距离不宜过远,过远则容易使敌机觉察后逃出导弹的攻击范围或在电子干扰的掩护下通过机动造成导弹脱靶,典型的攻击距离一般是在中距导弹不可逃逸区边缘附近,按现有敌我双方中距主动弹的性能来看,也就在40公里左右。在这样的距离上,还要对导弹进行前期引导,当主动弹进入自导阶段方可脱离,因此一旦控制不好双方极容易进入近距空战,况且潜在对手的电子战能力具有一定的优势,主动中距弹毫不逊色于我,甚至更好,当我方导弹进入自导阶段,敌方导弹同样也进入自导阶段,要想靠歼八Ⅱ的高速摆脱导弹的攻击,希望实在不大,可能还不如敌机机动+电子干扰下的生存力。另外腿短+笨拙的特点决定了歼八Ⅱ在空防作战中主要用于空中截击和要地防空,一味的后退拉开与敌机的距离无异于让出领空,正中对方下怀。歼七只用作近距对地支援,白白浪费了其优秀的格斗能力。 </P>
<P>
J-7III</P>
<P></P>
<P>J-7G
● 方案二分析:从方案一我们已经可以看出,让歼八Ⅱ单打独斗地与敌机进行超视距空战,优势并不明显,若是歼七紧紧伴随歼八Ⅱ正好让对方多目标攻击能力得以发挥,将会出现两架飞机同时被对方一方飞机锁定攻击状况,可若是让歼七在歼八Ⅱ后方不远空域待机,即使出现敌我双方都摆脱了对方首轮中距弹攻击的状况,歼八Ⅱ为摆脱再次被对方中距弹一发射就锁定的状况,必然要在对方主动中距弹20公里雷达探测范围之外就开始机动摆脱、后退,这样就使歼七一下子处在了对方中距弹的最佳攻击范围之内,而可怜的歼七此时由于距离过远尚无法对敌机发起攻击。至于歼七在歼八Ⅱ的掩护下,利用敌机的探测死角高速逼近,对敌机进行近距攻击,可敌机的进攻都是在预警机、电子干扰机的支援下进行的,难度很大,弄得不好还会落入对方战术陷阱,对方可佯装浑然不觉,一旦歼七进入有效超视距攻击范围,立即转向锁定。
新协同方案分析 </P>
<P>
J-8II</P>
<P></P>
<P>J-8II
这里我将提出一种新的战术方案供大家探讨。此方案是利用了大型火控雷达锁定目标的距离普遍大于目前中距弹有效发射距离的特点制定的,较适用于要地空防作战,典型作战半径以不超过400千米为宜。在这之前必须对歼七、歼八Ⅱ型进行一些必要的改进,内容主要是在歼七和歼八Ⅱ之间安装数据链,以实现两机数据流的传输,并以歼七、歼八Ⅱ各一架编组,歼八Ⅱ为长机。现在就以一典型空防作战来介绍此协同方案,敌机为F16或幻影2000。 </P>
<P></P>
<P></P>
<P></P>
<P>
一组台湾空军所属的21飞行中队在美训练的照片
</P>

<P>当接到空袭通报后,待机的混编机组立即在预警雷达的指引下飞往预定作战空域,其中歼七携中距主动弹和近距格斗弹各2枚、副油箱1个,歼八Ⅱ携中距主动弹4枚、近距格斗弹2枚、副油箱1个。当歼八Ⅱ在80千米之外发现并锁定目标时,歼七立即接通加力前出约15~20千米,歼八Ⅱ利用其雷达盯4打2的功能,同时盯住歼七和敌机,计算出歼七上中距弹所需发射参数,并通过数据链引导歼七对准目标,直接控制歼七中距弹的发射,歼七发射中距弹后立即掉头以最大速度脱离,中距弹的前期引导交给了歼八Ⅱ,这时候就算是敌机与我机同时发射导弹,也会出现当我主动弹已经进入自导阶段,歼八Ⅱ已经可以高速脱离之时,敌弹由于速度差和距离差的缘故,对我歼七和歼八Ⅱ均未进入自导阶段,处于被动挨打的位置上,就算敌机也可以通过数据链接力接导,那它也不过把自身降到了与歼七相同的位置上,丧失了其本应具有的优势。若敌机没有数据链接力引导能力并为摆脱攻击而实施机动,放弃对中距弹的前期引导,则这时我机在摆脱敌弹攻击的同时,歼七又可以再次前出,发射第二枚中距弹,并抓住有利战机快速接敌进入近距空战。
此种战法的优点在于:①适用于要地防空是因为在空防作战中,可以得到地面和空中预警雷达的引导,及时掌握敌情,快速抓住战机,避免遭敌偷袭,并可克服我机腿短的缺陷。②比上述两个经典方案相比,歼七和歼八Ⅱ的作战能力更能得到充分发挥,并使我方在超视距空战中处于有利的位置上,毕竟在跑得快方面我机毫不逊色,是强项。③此协同战法所需的改装量小,根据我国现有技术水平,并不存在明显的技术瓶颈,且符合我方长机带僚机的作战传统,组织管理上轻车熟路。 </P>

<P>
台湾幻影2000战斗机



漳州市环境科学研究所军事环境分析部 矮脚虎(王伟慧) </P>

<P>原文无图,文章图片为丝路花雨配图.
</P><P>所有关心中国空军的人们都知道,由于技术、经费、时间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在中国空军中具有第三代战斗机作战能力的飞机数量还偏少,在未来的战争中将主要用于重点作战空域,保证战争的顺利展开,我国广大领空繁重的空防任务还是少不了数量众多的歼七、歼八系列战机,但它们在与第三代战斗机的对抗中都存在着某些严重的缺陷,最主要的缺陷是:①歼七尽量已改进到具有良好的近距缠斗能力,但依然缺乏超视距作战能力。②歼八Ⅱ高空高速性能不错,直径1.2米的机头雷达罩足以装下大功率的火控雷达,但长须鲸般的机身实在不适于近距缠斗。因此如何更好地使用这些第二代战斗机,从多方面挖掘作战潜力是很有必要。
性能比较
从上述的分析中人们时常会很自然地联想到如何让上述两种飞机有效结合起来,协同作战,扬长避短,这就为二者的协同作战提供了一种需求。我们再来看看这两种飞机有没有协同作战的可行性。一种可行的协同作战首先要保证能充分发挥原有飞机的性能,不会为迁就协同作战的需要而严重压制某种飞机的性能,在此我们先对歼七和歼八Ⅱ对协同作战影响较大的某些技术参数进行比较。
技术参数比较
机型性能指标 歼七MG 歼八ⅡM
最大速度(Mach) 2.0 2.2
加速度 歼七MG略小于歼八ⅡM
最大航程(千米) 2200 1900
作战半径(千米) 700 800
最大升限(米) 18200 18500
备注 上述比较选取两型飞机中较新型号进行比较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这两种飞机技术参数上虽有差异,但差别不是很大,在以歼八Ⅱ为先导的协同作战中,歼七可实现跟得上,不被甩掉,同时两机性能都可得到较充分的发挥。
经典协同方案比较
在这之前已经有很多人为充分发挥歼七、歼八Ⅱ型飞机的作战能力提出了不同的作战方案,比较经典的方案有以下几种,我们先在此一一进行分析:
方案一.既然歼八Ⅱ型飞机不适于缠斗,那我们就充分发挥其高速性能,始终与敌机保持一定的距离,只进行超视距空战,不让敌机进入近距格斗。歼七已不适应现代空战,基本用于近距对地攻击和空中巡逻警戒。
方案二. 让歼七、歼八Ⅱ型飞机混合编队,首先由歼八Ⅱ与敌机进行超视距空战,一旦敌机逼近,则由歼七冲上前与敌机展开格斗,或歼七在歼八Ⅱ的掩护下,利用敌机的探测死角高速逼近,对敌机进行近距攻击,歼八Ⅱ利用高速性能摆脱敌机的纠缠,避免进入缠斗。
● 方案一分析:方案一在某些条件下是行之有效的,但我们应该看到,若想有效地引导中距导弹攻击敌机,发射距离不宜过远,过远则容易使敌机觉察后逃出导弹的攻击范围或在电子干扰的掩护下通过机动造成导弹脱靶,典型的攻击距离一般是在中距导弹不可逃逸区边缘附近,按现有敌我双方中距主动弹的性能来看,也就在40公里左右。在这样的距离上,还要对导弹进行前期引导,当主动弹进入自导阶段方可脱离,因此一旦控制不好双方极容易进入近距空战,况且潜在对手的电子战能力具有一定的优势,主动中距弹毫不逊色于我,甚至更好,当我方导弹进入自导阶段,敌方导弹同样也进入自导阶段,要想靠歼八Ⅱ的高速摆脱导弹的攻击,希望实在不大,可能还不如敌机机动+电子干扰下的生存力。另外腿短+笨拙的特点决定了歼八Ⅱ在空防作战中主要用于空中截击和要地防空,一味的后退拉开与敌机的距离无异于让出领空,正中对方下怀。歼七只用作近距对地支援,白白浪费了其优秀的格斗能力。 </P>
<P>
J-7III</P>
<P></P>
<P>J-7G
● 方案二分析:从方案一我们已经可以看出,让歼八Ⅱ单打独斗地与敌机进行超视距空战,优势并不明显,若是歼七紧紧伴随歼八Ⅱ正好让对方多目标攻击能力得以发挥,将会出现两架飞机同时被对方一方飞机锁定攻击状况,可若是让歼七在歼八Ⅱ后方不远空域待机,即使出现敌我双方都摆脱了对方首轮中距弹攻击的状况,歼八Ⅱ为摆脱再次被对方中距弹一发射就锁定的状况,必然要在对方主动中距弹20公里雷达探测范围之外就开始机动摆脱、后退,这样就使歼七一下子处在了对方中距弹的最佳攻击范围之内,而可怜的歼七此时由于距离过远尚无法对敌机发起攻击。至于歼七在歼八Ⅱ的掩护下,利用敌机的探测死角高速逼近,对敌机进行近距攻击,可敌机的进攻都是在预警机、电子干扰机的支援下进行的,难度很大,弄得不好还会落入对方战术陷阱,对方可佯装浑然不觉,一旦歼七进入有效超视距攻击范围,立即转向锁定。
新协同方案分析 </P>
<P>
J-8II</P>
<P></P>
<P>J-8II
这里我将提出一种新的战术方案供大家探讨。此方案是利用了大型火控雷达锁定目标的距离普遍大于目前中距弹有效发射距离的特点制定的,较适用于要地空防作战,典型作战半径以不超过400千米为宜。在这之前必须对歼七、歼八Ⅱ型进行一些必要的改进,内容主要是在歼七和歼八Ⅱ之间安装数据链,以实现两机数据流的传输,并以歼七、歼八Ⅱ各一架编组,歼八Ⅱ为长机。现在就以一典型空防作战来介绍此协同方案,敌机为F16或幻影2000。 </P>
<P></P>
<P></P>
<P></P>
<P>
一组台湾空军所属的21飞行中队在美训练的照片
</P>

<P>当接到空袭通报后,待机的混编机组立即在预警雷达的指引下飞往预定作战空域,其中歼七携中距主动弹和近距格斗弹各2枚、副油箱1个,歼八Ⅱ携中距主动弹4枚、近距格斗弹2枚、副油箱1个。当歼八Ⅱ在80千米之外发现并锁定目标时,歼七立即接通加力前出约15~20千米,歼八Ⅱ利用其雷达盯4打2的功能,同时盯住歼七和敌机,计算出歼七上中距弹所需发射参数,并通过数据链引导歼七对准目标,直接控制歼七中距弹的发射,歼七发射中距弹后立即掉头以最大速度脱离,中距弹的前期引导交给了歼八Ⅱ,这时候就算是敌机与我机同时发射导弹,也会出现当我主动弹已经进入自导阶段,歼八Ⅱ已经可以高速脱离之时,敌弹由于速度差和距离差的缘故,对我歼七和歼八Ⅱ均未进入自导阶段,处于被动挨打的位置上,就算敌机也可以通过数据链接力接导,那它也不过把自身降到了与歼七相同的位置上,丧失了其本应具有的优势。若敌机没有数据链接力引导能力并为摆脱攻击而实施机动,放弃对中距弹的前期引导,则这时我机在摆脱敌弹攻击的同时,歼七又可以再次前出,发射第二枚中距弹,并抓住有利战机快速接敌进入近距空战。
此种战法的优点在于:①适用于要地防空是因为在空防作战中,可以得到地面和空中预警雷达的引导,及时掌握敌情,快速抓住战机,避免遭敌偷袭,并可克服我机腿短的缺陷。②比上述两个经典方案相比,歼七和歼八Ⅱ的作战能力更能得到充分发挥,并使我方在超视距空战中处于有利的位置上,毕竟在跑得快方面我机毫不逊色,是强项。③此协同战法所需的改装量小,根据我国现有技术水平,并不存在明显的技术瓶颈,且符合我方长机带僚机的作战传统,组织管理上轻车熟路。 </P>

<P>
台湾幻影2000战斗机



漳州市环境科学研究所军事环境分析部 矮脚虎(王伟慧) </P>

<P>原文无图,文章图片为丝路花雨配图.
</P>
这个有看头,要顶!
不知道那个双翼刀的歼8性能如何。
<P>你见过三代什么飞机带一刀吗</P>
<P>不错!</P><P>写的好!</P>
<P>嗯,一句话:把小7当成中距弹的助推级了。</P><P>这个战术的可行性较好。</P><P>但是小7在带中央副油箱带2中距弹的滞空时间也就40分钟,可禁不起两次加力啊!</P>
<P>所以说这个战术只能用于要地防空,不能用于远程奔袭或巡逻、护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