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三门峡后传(续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6:01:52
原来是老天爷不买账了。1964年的汛期来得又早又猛,5月份,当年第一个洪峰在上游形成,打乱了试验进程,三门峡不得不匆匆中止试验蓄水滞洪,这一滞就是一个月,6月份才泄洪排沙。

这下麻烦就来了。虽说监测结果表明,潼关以上河段冲刷,潼关以下库区冲淤基本平衡,渭河更是大量冲刷,可是原本黄河在自然状态下向来是大水冲刷,小水淤积的,不修三门峡,大水时上述河段也是冲刷的。现在这么一折腾,壅水淤积和泄空冲刷、人造洪峰和天然洪峰叠加在一起,到底哪个因素是冲刷的主要原因?权重能有多少?人造洪峰到底起没起作用?——因为数据彻底乱了套,这些都分析不出来了,到最后也没研究出个所以然来。

得,试验又白做了。

不要紧,失败是成功的娘嘛,今年不行,明年再做试验不就成了?

还真不行。等不到明年(1964年)年底,年中汛期时就出大事了,到后来这试验就搁置了下来,一搁置就是40年。

1964年发生了什么大事呢?原来1964年是一个丰水丰沙年,汛期上游来水量比平均值大63%。前面说了,黄河是“大水大沙”的,水多沙就多,这年上游丰沛的来水带来了​丰沛的泥沙,一共27.77亿吨泥沙淤积在三门峡水库里,只排出8.32亿吨,换句话说,70%的泥沙没排出去。

年年这样淤积,水库哪里受得了?三门峡的库容迅速减少,330米高程以下的库容在1962年时损失了1/3,到1964年就损失了一半%。这意味着再过5年,三门峡水库就可能淤满报废。

更不用说上游的“翘尾巴”已经到了令人无法接受的程度了,伴随的是盐碱滩的面积的迅速扩大。要知道,陕西当时的平原耕地只有1000多万亩,是陕西农业最主要的地区,基本都集中在关中平原。原来是老天爷不买账了。1964年的汛期来得又早又猛,5月份,当年第一个洪峰在上游形成,打乱了试验进程,三门峡不得不匆匆中止试验蓄水滞洪,这一滞就是一个月,6月份才泄洪排沙。

这下麻烦就来了。虽说监测结果表明,潼关以上河段冲刷,潼关以下库区冲淤基本平衡,渭河更是大量冲刷,可是原本黄河在自然状态下向来是大水冲刷,小水淤积的,不修三门峡,大水时上述河段也是冲刷的。现在这么一折腾,壅水淤积和泄空冲刷、人造洪峰和天然洪峰叠加在一起,到底哪个因素是冲刷的主要原因?权重能有多少?人造洪峰到底起没起作用?——因为数据彻底乱了套,这些都分析不出来了,到最后也没研究出个所以然来。

得,试验又白做了。

不要紧,失败是成功的娘嘛,今年不行,明年再做试验不就成了?

还真不行。等不到明年(1964年)年底,年中汛期时就出大事了,到后来这试验就搁置了下来,一搁置就是40年。

1964年发生了什么大事呢?原来1964年是一个丰水丰沙年,汛期上游来水量比平均值大63%。前面说了,黄河是“大水大沙”的,水多沙就多,这年上游丰沛的来水带来了​丰沛的泥沙,一共27.77亿吨泥沙淤积在三门峡水库里,只排出8.32亿吨,换句话说,70%的泥沙没排出去。

年年这样淤积,水库哪里受得了?三门峡的库容迅速减少,330米高程以下的库容在1962年时损失了1/3,到1964年就损失了一半%。这意味着再过5年,三门峡水库就可能淤满报废。

更不用说上游的“翘尾巴”已经到了令人无法接受的程度了,伴随的是盐碱滩的面积的迅速扩大。要知道,陕西当时的平原耕地只有1000多万亩,是陕西农业最主要的地区,基本都集中在关中平原。
有人要说了,你前面叽里呱啦说了那么多三门峡的不是,竟然就找不出一点可以赞扬的地方么?纯粹选择性失明嘛。倒也不是,平心而论,三门峡也是发挥了一些效益的,但相对于高昂的投资和建设初衷而言,这些“效益”显得有些得不偿失。

比如说,三门峡一个很大的成绩就是防凌。大家都知道,黄河由于特殊的路线,使得每年开春在中游和下游都会发生凌汛,这个小学地理课本里都有说的,我就不啰嗦成因了,这里说说怎么个防凌法。

其实防凌的原理不复杂,就是三门峡在冬天黄河封冻之前开闸泄水,让下游河道在结冰之前尽可能抬高水位,这样河面结冰以后,冰盖下还有足够的空间让河水流淌;等到春天黄河开河的时候,三门峡再关闸蓄水,减少下游流量,这样下游即使形成了冰坝,没有水它也形不成灾害,等冰坝融化或者冲跑以后,再把水慢慢放下去。自从三门峡水库建成至今,50多年黄河下游没有发生过大的凌汛,应当说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功绩。

问题在于,这五十多年,全球气温正好处于一个回暖上升的过程中,黄河下游本来纬度就低,温度比起黄河内蒙古段暖和多了,现在气温这么一升高,凌汛发生的概率和强度自然就低了,你看黄河上游也有那么多水库,但黄河内蒙古段还是经常凌汛,因为那里纬度高啊,天冷。所以这防凌的功劳有一大半得记在老天爷头上,三门峡水库最多给个友情客串奖。

再说了,三门峡修建的初衷是防洪,可不是防凌。凌汛根本没必要劳师动众地靠修水库,你看黄河内蒙古段的凌汛,一旦严重了,空军不就派轰炸机来炸吗?那玩意儿别看桃花汛冲不开,炸弹一炸就开,反正就当是训练,也花不了多少额外的预算,比专门修个水库防凌划算多了。
另外,根据设计的初衷,三门峡应当具有灌溉效益。不过由于三门峡水库变动剧烈,运用方式又一改再改,所以到头来灌溉效益也比预期的缩水了不少。

这话咋说捏?原来水库运用方式一改,这灌溉取水口可就抓了瞎,低水位时,很多取水口都高于水面,取不到水了。要取水,还得改建泵站。

至于防洪功效,这个地球银都知道的,下游的洪水跑到上游去了,爽了下游,惨了上游。

其实呢,事情没那么简单。下游近几十年来没有大的洪水,很大原因是自70年代以来,黄河流域来水持续减少,所以这个下游无大灾,主要功劳还是老天爷的,三门峡最多也就是个奥斯卡最佳配角奖。

而且相反的是,由于三门峡的存在,下游河道的行洪能力是越来越弱,一旦老天爷不给面子,后果会相当严重。

那有人说了:下游河道不是也有部分刷深了么?不是好歹也几十亿吨泥沙冲走了么?怎么可能行洪能力反而弱了捏?

关于这个,您别急,后面会慢慢提到。

另外一个航运效益捏?彻底泡汤了。

先不说那个500吨的船队直达兰州的计划,单就说三门峡水库建成前,黄河下游的航道还有1米深,走些个小吨位船只还是没问题的;当时的郑州,还是一番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局面。现在捏?黄河早就断航啦,哪儿还有船的影子?好端端这么一条黄金水道就这么没了。

当然了,实事求是地说,把黄河断航的问题全推给三门峡水库是不对的,这里头的原因很多,比如来水减少的原因,比如船只吨位、吃水不断增长的原因,等等,但三门峡水库建成后,下游泥沙冲淤平衡规律被打乱,的确是重要原因之一。

至于发电,前面说啦,大水头发电机刚运来,还没装上就送去丹江口了,现在又送了台小水头发电机来,但还没装好呢,也就是说,从三门峡水库建成到1964年,一度电还没发过,这项也算是废了。

所以笼统地说,所谓三门峡的“效益”,截至1964年,大概就是这么一个情况。
回顾黄河防洪的问题,首先还是要从河性入手。这次是历史地理学专题报告……

大家都知道,黄河的下游历史上曾经频繁改道,特别是唐以后,改道的范围北达天津,南达江苏,几乎整个黄淮海平原都留下过黄河肆虐的身影。最近的一次大改道发生在1855年,农历6月18那一天,在河南兰阳县一个叫铜瓦厢的集镇这儿黄河决口,仅仅过了20多天,黄河就彻底改道,从由东南入黄海,改为由东北入渤海。铜瓦厢也坍入河中,冲得无影无踪。

铜瓦厢消失在黄河的滚滚洪涛中了,但作为黄河历史地理沿革的一个重大事件,铜瓦厢已经永恒地存在于史册中。

兰阳这个地名大家可能不熟,其实就是今天的河南兰考县,焦裕禄伯伯当年工作和战斗的那个地方。说起来焦伯伯当年为啥在兰考治沙?就是治当年黄河改道后留下的沙子。所以他的工作和黄河其实是有密切关系滴。

其实,黄河在1938年还有一次大改道,不过那是人为的,就是蒋介石同学想模仿关二哥水淹七军,扒开花园口给日本人洗澡,结果日本人没淹死几个,中国人自己淹死了几十万,惨不忍睹。

不过花园口这个豁口在抗战胜利后就堵上了,黄河又回归了1855年的故道,所以我们可以把这几年的历史看做黄河改道史上的一个变奏。当然,这次决口对于黄河河道的冲淤有很明显的影响,我们放在后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