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后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3:15:05
三门峡工程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之作,这一点就是当年的决策者和建设者都无法否认。三门峡水库对黄河的危害有哪些,几十年来,又是怎么一步步把黄河搞成今天这个样子的?现在就给大家讲一讲三门峡水库蓄水以后的故事。

三门峡工程位于潼关以下114公里处,河床高程247米,坝高106米,设计正常蓄水位350米,相应库容354亿立方米,防洪库容100亿立方米。三门峡水库纸面上的设计指标非常美妙:它控制了黄河流域面积的92%、90%的上游来水,以及几乎100%的全河来沙;黄河的三个主要洪水源,三门峡控制了两个;黄河千年一遇的洪峰流量3.6万立方米/秒,到了三门峡这儿,一下就能削减到6000立方米/秒。

唯一一点不美妙的地方,就是泥沙。当时三门峡上游每年来沙约17亿吨,体积约13亿立方米,按正常蓄水位计算,只需要27年,三门峡水库就淤满了。对于这个问题,当年的水利专家给出的解决方案有两个:一个是水土保持,另一个是异重流排沙。三门峡工程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之作,这一点就是当年的决策者和建设者都无法否认。三门峡水库对黄河的危害有哪些,几十年来,又是怎么一步步把黄河搞成今天这个样子的?现在就给大家讲一讲三门峡水库蓄水以后的故事。

三门峡工程位于潼关以下114公里处,河床高程247米,坝高106米,设计正常蓄水位350米,相应库容354亿立方米,防洪库容100亿立方米。三门峡水库纸面上的设计指标非常美妙:它控制了黄河流域面积的92%、90%的上游来水,以及几乎100%的全河来沙;黄河的三个主要洪水源,三门峡控制了两个;黄河千年一遇的洪峰流量3.6万立方米/秒,到了三门峡这儿,一下就能削减到6000立方米/秒。

唯一一点不美妙的地方,就是泥沙。当时三门峡上游每年来沙约17亿吨,体积约13亿立方米,按正常蓄水位计算,只需要27年,三门峡水库就淤满了。对于这个问题,当年的水利专家给出的解决方案有两个:一个是水土保持,另一个是异重流排沙。
水土保持大家应该很清楚,啥叫异重流排啥捏?异重流有点像鸡尾酒,就是当高含沙水流进入水库遭遇库区清水后,由于密度差而潜入清水底部运行的一种现象,专家们认为,异重流可以冲起库底的淤泥,所以淤积不会很严重。应当说这个方案还是很有一些技术含量的。
1960年9月,三门峡正式蓄水。到1961年6月20日,水位维持在330米以上历时165天,最高水位332.5米,下泄的全是清水,且多次断流,最大日平均流率2210立方米/秒。

糟糕的是……就在这165天时间里,淤积就迅速发展至潼关以上,上游水位迅速抬升,三门峡被迫降低水位,从21日起,改为汛期中水位运用,全部闸门敞开11天,直到8月25日部分闸门仍然敞开。此时潼关最大日平均流率5200立方米/秒,含沙量211公斤/立方米,出库最大日平均流率3950立方米/秒,含沙量仅30公斤/立方米。换句话说,库内淤积的状况丝毫没有得到改善。

放水不过两个月,三门峡再次蓄水,最高水位达332.53米,并保持330米水位一直到11月上旬。此时在陕西华县出现拦门沙,库内出现淤积三角洲。

到1962年3月,离开始蓄水不过1年半,库区淤积问题就已充分暴露:潼关河床迅速淤高4.5米,在那里形成一个拦门沙,即使水库水位下降,潼关以上的水位也很难下降。渭河河口也出现一个拦门沙,威胁关中平原和工业重镇——古都西安。
顺便说一句,三门峡工程在设计时有一个假设前提,即认为水库的水面是平的,可是实际上,水库的水是一个斜面,“高峡出平湖”的场景是不存在的,这样就无法准确计算淹没和淤​积的范围。当时黄万里就已经指出:“现行法假定库内水是平的,又假设坝址的Q-t线(流率-水位关系线)作为进库线,这是不合理也不安全的。必须改用不定流的方法计算。即使在技术经济报告中用现行法计算,未必就可当作近似的结果。对于防洪库量的确定,对于水库淤​积后淹没高程的计算,可能距离实际发生的情形很远”——不幸的是,同样的错误又在三峡工程出现了,所以我们才会看到,三峡坝前175米水位时,库尾水尾已经达到181.8米,高出理论值6米还多;所以我们才会知道,三峡的防洪库容其实远远达不到对外宣传的220亿立方米。
平心而论,国家对黄河的泥沙问题不能说不重视。五十年代初,黄委和水利水电科学研究所都各自成立了泥沙研究所,都是以黄河泥沙为重点研究对象,后者还研究官厅水库建成后永定河的泥沙变化。两个研究所里集中了几乎当时中国所有的泥沙专家。

三门峡工程开工前一年,水利水电研究所派出一支队伍前往郑州,与黄委会的研究力量共同组成了黄河下游研究组(以下简称黄河组),留在北京的人员继续以永定河实测资料为基础​进行黄河泥沙河道研究(以下简称永定河组)。一年后各自的研究报告出炉了,结果大相径庭:黄河组认为:黄河下游河槽将很快下切变窄变深,河道趋于稳定,不再游荡;而永定河组的结论则完全相反,他们认为黄河下游滩地将大量坍塌,河槽将变浅变宽,河道游荡依旧,防汛抢险局势将更加严峻。出于众所周知、显而易见的原因,最终黄河组的报告被采纳。​

顺便说一句:黄河组的组长,就是日后被称为中国泥沙淤积方面大牛的钱宁……
望三门,三门开:
“黄河之水天上来!”
神门险,鬼门窄,
人门以上百丈崖。
黄水劈门千声雷,
狂风万里走东海。

望三门,三门开:
黄河东去不回来。
昆仑山高邙山矮,
禹王马蹄长青苔。
马去“门”开不见家,
门旁空留“梳妆台”。

梳妆台啊,千万载,
梳妆台上何人在?
乌云遮明镜,
黄水吞金钗。
但见那:辈辈艄工洒泪去,
却不见:黄河女儿梳妆来。
梳妆来啊,梳妆来!
黄河女儿头发白。
挽断“白发三千丈”,
愁杀黄河万年灾!
登三门,向东海:
问我青春何时来?!

何时来啊,何时来?……
━━盘古生我新一代!
举红旗,天地开,
史书万卷脚下踩。
大笔大字写新篇:
社会主义━━我们来!

我们来呵,我们来,
昆仑山惊邙山呆:
展我治黄河万里图,
先扎黄河腰中带━━
神门平,鬼门削,
人门三声化尘埃!

望三门,门不在,
明日要看水闸开。
责令李白改诗句:
“黄河之水手中来!”
银河星光落天下,
清水清风走东海。
走东海,去又来,
讨回黄河万年债!
黄河女儿容颜改,
为你重整梳妆台。
青天悬明镜,
湖水映光彩,
黄河女儿梳妆来!

梳妆来呵,梳妆来!
百花任你戴,
春光任你采,
万里锦绣任你裁!
三门闸工正年少,
幸福闸门为你开。
并肩挽手唱高歌呵,
无限青春向未来!

aihamaidi 发表于 2012-5-26 17:23
三峡坝前175米水位时,库尾水尾已经达到181.8米,高出理论值6米还多;所以我们才会知道,三峡的防洪库容其实远远达不到对外宣传的220亿立方米。
...


远远低于220亿立方米,你是怎么算的,或者你的根据是什么,不然就是造谣。

连翁立达,杨勇这样的人都不敢否定三峡,其实在另外一个主贴里面,他们已经对三峡没有任何话说了,他们只反金沙江水电。
aihamaidi 发表于 2012-5-26 17:23
三峡坝前175米水位时,库尾水尾已经达到181.8米,高出理论值6米还多;所以我们才会知道,三峡的防洪库容其实远远达不到对外宣传的220亿立方米。
...


远远低于220亿立方米,你是怎么算的,或者你的根据是什么,不然就是造谣。

连翁立达,杨勇这样的人都不敢否定三峡,其实在另外一个主贴里面,他们已经对三峡没有任何话说了,他们只反金沙江水电。
随着三门峡大小闸门隆隆降下,浑浊的河水挡在坝前,一时间,坝下的河水真的清了。据当年在花园口负责监测河清的人员记述:“含沙量大大减少,河水碧绿,河床变为卵石覆盖,并渐次向下游推移,现在已达(监测)断面。同时深泓点冲刷迅速,曾在三天内下降2.5米。河槽水深加大,水位下降。全河段普通趋向整齐归顺,主流无大幅度的摆动,流路稳定,水流弯曲度增大,新成滩地和中心滩有所降低。”

怎么样,清水出库,冲刷下游河道,将河道冲深,增加行洪能力,河道再也不乱摆了,看上去是不是很美妙,永定河组的预测简直就是胡说八道嘛。

——且慢下这样的结论。

之所以花园口的监测人员会观察到这样美妙的场景,原有有好几个:一是花园口离大坝比较近,清水的挟沙能力还比较强;二是这一段河底比较特殊,是卵石加沙的床质,颗粒较小的沙子冲走以后,大的卵石就冲不动了,密密麻麻覆盖在河床上,河床就再也不能供沙了。

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当年花园口这里有一个大坝!叫做花园口枢纽。由于花园口枢纽的存在,三门峡下泄的清水原本已经有所退减,到这里被束集而重新得到加强,再次增加了冲刷能力,一直能够冲到下游的童寨。

今天花园口枢纽已经不存在了,这又是咋回事捏?
说到花园口枢纽,就要歪一歪楼,先说说苏联老大哥指导完成的《黄河综合利用规划》。根据这份规划,黄河干流上要修建46座拦河大坝,这些梯级枢纽完成后,总的装机容量达2300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1100亿度,相当于中国1954年发电量的10倍;500吨的拖轮可以从入海口直达兰州。

1997年,这份报告经过修改后继续有效,只是枢纽的数量从46个缩减到36个,截至目前已经建成12座,分别是龙羊峡、李家峡、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大峡、青铜峡、三盛公、万家寨、天桥、三门峡和小浪底。航运的问题则不提了。

花园口枢纽,就是这46个梯级中的一个,1959年12动工。请注意,那正好是那个全民热情和愚昧夹杂的大跃进年代,河南省恨不得一两年内就实现全面水利化,不遗余力大搞水力,动员了13万民工上阵,总共花了不到半年,1960年5月便宣告竣工,你说疯狂不?

不过话说回来,在那个年代,没有不疯狂的东西。想想建个人民大会堂也只花了10个时间,建个水坝只花半年有什么好奇怪的?再往深里想想,当时主政河南的正是大名鼎鼎的吴芝圃,就更没有什么好奇怪的了。

花园口枢纽修好以后,由于泥沙淤积计算失误,问题接踵而来。1963年,距离枢纽建成不过三年,泥沙淤积就已经到了无法忍受的程度,加之枢纽建成后下游长期断流,当年5月,随着一声巨响,花园口枢纽被爆破拆除。同时被拆除还有同样属于46个梯级中的山东位山枢纽。换句话说,当时在黄河干流上修建了三座大坝,没几年就轰隆炸掉了两座。

所以现在知道毛爷爷那句“三门峡不行就把它炸掉”的名言不是随便说说了吧,这不光是一个气度问题,而是实践出真知——人家已经这么干过两回了,再炸一个三门峡,真的不是不可能。
说回下游的情况。光看花园口以上河段,还是形势大好的;不过俗话说得好,模范不莫非,从西往东看。这西边吃烙饼,东边就只能喝稀饭了。除了极个别河段,整个三门峡以东的黄​河下游可以说是一塌糊涂。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黄河铁谢以下河床为泥沙床质,清水流经这里冲刷河道,河底泥沙重新卷起向下游输送,但由于非汛期上游来水有限,泥沙冲到再下游的高村就再也冲不动了,高村以下河段扔然是淤积状态,只有汛期才能实现全下游的冲刷;可是自然状态下,黄河的淤积主要发生在汛期高水位时,因此淤积基本集中在滩地;三门峡成库后,清水下泄流率和流量都不大,所以形成的水位不高,因此冲刷全部集中在河槽里——换句话说,淤积的位置和冲刷的位置不一样,真正淤积的没冲走,不该冲走的全冲走了。

那么,下游一年冲走多少泥沙呢?1060年10月到1962年3月,下游河道共冲刷9.4亿吨,同期在库区淤积17.5亿吨;1962年3月到1964年10月,下游河道共冲刷13.4亿吨,同期在库区淤积了25.2亿吨。几十亿吨泥沙的冲淤变化,使得下游河道发生了剧烈的改变。

首先是河滩的大规模坍塌。河道没有像黄河组预计的那样变窄变深,却是如永定河组预计的那样普遍变宽变浅了,除了高村以上若干河段情况较好,一般宽度都增加了1~2倍,具体表现就是河滩的大规模坍塌。从1960年冬天到1964年秋,铁谢到花园口损失滩地61.4平方公里,花园口到东坝头是186.7平方公里;东坝头到高村是71.3平方公里;高村到陶城埠是76.4平方公里,累计损失滩地395.8平方公里。

在自然状态下,黄河滩地坍塌其实是年年发生的,并不是什么稀罕的事。只不过这坍塌汛后又又随即会淤回,上面还会厚厚地覆盖一层肥沃的淤泥,有利农作物生长,年复一年,总面​积基本不变——这就是为什么黄河边的滩地在两岸老百姓口中被充满感情地称为“水浇地”的原因。如今水库一建,价值连城的水浇地成了泡影。

剩下那些没被冲走的滩地,命运也好不到哪里去。水库蓄水后,残余滩地淤积的不再是肥沃的淤泥,而是粗沙,基本再不能耕种了,这样变相废弃的滩地没有查到全部的统计资料,不知道有多少。

随即而来的三年大饥荒,河南是受灾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倘若沿河的滩地不损失,能够种上粮食,不知道能救活多少河南人民?

伴随滩地坍塌的是河道的剧烈摆动。除了受花园口枢纽控制的河段情况较好,其余所有监测断面均发生了剧烈的河道变化,无一例外,有的甚至摆动了5、6公里之多,而且来回反复不定。

黄河下游是典型的分叉型河流,原本指望清水下泄能够整理河道,减少支叉发育,结果也泡了汤。监测结果表明,除了靠花园口枢纽的支叉因集束水流有所减少以外,铁谢、官庄峪等几个河段的支叉基本没有太多改变,有的河段支叉反而增加了。

综合以上,防汛形势不是舒缓了,而是更严峻了。根据黄河水利科学研究所80年代的总结,1、由于河势多变,建库后的几年里,河南、山东两省的抢险次数、抢险用石料使用量,反而比建库以前更多;2、建库前汛期洪水有涨有落,堤坝一旦出险,只要坚持较短时间,即可因水势降低而脱险,建库后来水过程趋于平稳,反而导致险工长期不能脱险,抢险时间比以前更长;3、险工坝头的局部冲刷普遍加大,被迫增加河工投入。从60年代到80年代,山东陶城埠以上的险工长度从98.9公里增加到164公里,增加2/3,大部分都是在1964年以前增加的。
对于三门峡蓄水后清水出库的后果,黄万里早有过精准的预言。他说:“‘有坝万事足,无泥一河清’的设计思想会造成历史上严重的后果……出库的清水将产生可怖的急速冲刷,防止它要费很大的力量。6000秒立方的清水可能要比短期的10000秒立方的浑水难以防止,就是一年四季只有600秒立方的清水,也是不易应付的。”

黄万里不是什么先知先觉的圣人,当时的水利科学的技术水平,已经足以预计黄河未来的发展趋势,不是那种特别高精尖的、极少数人才能理解和掌握的前沿知识,只由他老黄这种海龟独家掌握。看看永定河组那份被“枪毙”了的论证报告吧,报告组里就没几个吃过洋面包的(即使有,吃的也不是黄万里那种美国面包,而是俄国大列巴),从意识形态上说,和老黄这种小资反革命完全南辕北辙,但结论照样和黄万里的基本一样。

旧社会永定河边的老河工流传着一句描述河滩坍塌-淤积的谚语“吓唬庸人,不拉亏空”(汛期永定河滩地坍塌的场面很大,看上去很吓人,但这些坍塌的滩地总会在别的时候,在别的地方淤回,一冲一淤基本平衡,不会拉下亏空,黄​河的情形也是如此),连没啥文化的河工都明白的道理,那些“歌德-但丁(盯)派”砖家们就敢于装糊涂,你说他们牛不?
961年秋天,三门峡的威胁终于转化成为实质性的灾害。

首先是这年10月下旬,当坝前水位为332.5米,流率2000立方秒时,由于上游拦门沙壅水顶托,一场根本不是洪水的“洪水”,使得上游陕西华县水位达到337.84米,高出坝前水位5米多。渭河原本是基本不发洪水的,沿河老百姓没什么防洪概念,防洪设施更是少得可怜,潼关以上的陕西段黄河也很少闹水灾,一场“洪水”下来,损失极​其惨重,陕西大荔的朝邑5000群众被洪水包围,经驻地解放军冒死营救方脱困。人是出来了,但家全冲没了,顺带淹没了两岸25万亩耕地。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土地盐碱化。三门峡水库蓄水使得关中平原地下水位上升,水分蒸发后,在土壤中留下了白花花的盐碱,当年秋天,关中库区农业显著减产。

下游情况也很不妙。

郑州有座黄河铁路大桥,建于1905年,是当时京广铁路的卡脖子路段。因为河底泥沙的缘故,大桥从施工的时候就问题不断:还在基础施工的时候,由于泥沙实在太深太软,结果​一夜之间被洪水冲歪了38个桥墩;1918年大水,33号桥墩居然在大水的冲击下向下游移动了55厘米。所以这座铁桥虽然战略地位极其重要,但先天不足。
建国后,为了确保京广大动脉的畅通,在桥墩下先后抛石十多万方,但在大自然的力量下,人力是脆弱的,1958年大水,黄河铁路大桥下的河床被淘深至82.2米高程,而按照桥梁设计指标,河底最低不能超过87米,换句话说,就是桥墩悬空了有差不多5米,下面的地基直接暴露在洪水的冲击下!结果是11号桥墩被冲垮,京广铁路中​断达15天。

好了,现在三门峡清水下泄,冲刷能力比洪水还强,前面说了,河槽在清水冲刷下(清水流量只有2000多,1958年洪水可有22300立方米秒),3天就能冲深2.5米,这个铁路大动脉,你是要还是不要捏?
KPI重出江湖?

说三门峡怎么夹了很多三峡啊???

三峡库容是不是220亿不是特别重要,因为上游还有几十个中大型水库将要诞生。


至于重力梯度,重庆百姓淹死完了再说!


还有板桥呢,可以拿出来说说啊,反正失败的东西可以全拿出来嘛,反三峡被打脸,反金沙江被打脸,拿以前的失败的东西出来出出气也正常。对了,还有歼8,歼12,也可以拿出来反歼20的。

成功的小浪底为什么不说呢?科学的东西都是摸索着前行的,哪有100%成功的呢。

还有那个远远小于220亿立方米的防洪库容,我看就是造谣,恕我直言。

还有板桥呢,可以拿出来说说啊,反正失败的东西可以全拿出来嘛,反三峡被打脸,反金沙江被打脸,拿以前的失败的东西出来出出气也正常。对了,还有歼8,歼12,也可以拿出来反歼20的。

成功的小浪底为什么不说呢?科学的东西都是摸索着前行的,哪有100%成功的呢。

还有那个远远小于220亿立方米的防洪库容,我看就是造谣,恕我直言。
其实,就在三门峡上、下游同时告急的这两年里,老天爷给足了面子,没有凑热闹添乱子。1960~1962年,三门峡上游来水来沙条件较上10年平均值相比,非汛期基本持平​;汛期来水虽然偏丰27%,但来沙反而偏少15%,总体条件是相当优越的。如果那两年老天爷不买账,发场大洪水下来,上下游的情形将更加难看,更加不可收拾。

怎么办,水不能再蓄了,这已经是公开的秘密,地球银都知道的。但是黄万里之类反革命分子的下场如何,也是地球银都知道的,所以除了陕西省上窜下跳闹个不停,其余从上到下都​在装傻,一级一级翘首以盼,看上面的意思再说。1962年3月20日起,水电部终于沉不住气,在郑州召开会议,将三门峡的水库调度方式来了个180度大转弯:从当初的“拦​蓄上游全部来沙”改为“滞洪排沙”。此时距离三门峡工程完工仅仅过去1年半。
那有人要说了,当初设计三门峡工程时,不是考虑了水土保持减沙,和异重流排沙这些预付措施了么?

平心而论,当年设计这份减沙排沙方案是认真的,不像后来有些工程那样纯粹是骗预算。就拿这水土保持来说,几十年来,国家在黄土高原上的绿化是下了真功夫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说森林覆盖没提高那是睁眼说瞎话。

问题来了:几十年大造林木,一方面是黄河流域总流失面积的20%都披上了绿装,但另一方面,实测又显示,从1955年到1990年,三门峡河段的输沙量反而从13.8亿吨增加到了16亿吨!

是不是统计部门造假的时候口径没对齐呢?平心而论,统计部门没必要,也不大可能造这个假,所以数据应当是可信的。要解释这个古怪的现象,必须从黄河的来水来沙特点说起。
黄河流域的最大特点,就是供水区和供沙区的二元化:河口镇以上,来水占50%,来沙却仅占9%;河口-龙门区间,来水仅占16%,来沙却占了57%。具体地说,就是黄河兰州以上河段和伊河、洛河、沁河主要供水,而陕北、晋西地区及北洛河主要供沙。

有两条河必须拎出来单独说一说,一条是泾河,主要供沙;一条是渭河,主要供水。现在知道“泾渭分明”这个成语还有更深一层意思了吧,中国人的老祖宗早就知道黄河流域水沙来​源二元化这个现象了。

供水区和供沙区不在一起,这意味着啥捏?

我们知道,黄河流域最大的供沙区就是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是百万年来,强劲的季风从大西北和中亚带来沙土,年复一年堆积而成的。这种黄土中胶结物含量低,抗剪力小;又吸水性​强,干燥的时候强度还不错,一遇水就立刻软化坍塌,所谓“晴天一块铜,雨天一泡脓”是也。你看陕北的窑洞,都是雨天坍塌,没有晴天晒塌的,那玩意儿越晒越结实。

回头再说“水土保持”,无非就是植树种草,用植被覆盖裸土,不让它们冲走。可问题在于,一旦水土保持住了,就意味着土壤里含水量上去了,前面说了,这黄土最见不得水,见水就跨,黄土高原是干旱少雨的,土壤里原本没啥水分,所以黄土强度还不错,搞了水土保持后,黄土的强度反而差了。

嘿嘿,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吧,黄土高原为啥只供沙?——因为没水。没有水,再多的沙也冲不下去,沙源最多也就河水能直接冲刷到的那些地方;现在“水土保持”了,这下可好,有水了,整个黄土高原都成为黄河的沙源了,你说这沙能不多才怪了。
事还没完。黄土在堆积形成的过程中,受雨水深入,在土层内形成了许多纵向垂直发育的细小裂缝,雨水沿这些垂直裂隙浸渗到底,孔隙的水压力使黄土岸垂直剥落,直壁步步后退,这样年复一年,崖壁一层一层往里剥,没完没了地充当沙源,子子孙孙无穷匮也,任凭你绿化搞得多好也没用。

事到这儿还没算完。黄河的来水来沙年度分配不均衡是出了名的,以三门峡1950~1960年的实测数据看,非汛期来水占39%,汛期占61%;而来沙呢,非汛期仅占7%,汛期占了93%!黄土高原一年坍塌的黄土,黄河汛期几天就能全给你冲到下游去,你让下游肿么个防范法捏?
那有人就要说了,难道黄土高原就不该种树种草,不能搞水土保持,任由这么光秃秃地裸露着么?

要说清楚这个问题,我们不妨追溯一下黄土高原的历史地理,有两点非常关键:1、在历史时期,黄土高原曾经被茂盛的植被所覆盖;2、即便是在这植被覆盖良好的时期,黄河依旧是浑浊的。

这话怎么这么自相矛盾捏?我们下面就来慢慢解释。
等LZ继续发帖。这水利确实是水很深,学问大着涅。
我听说陕西一直想把三门峡给拆了,当然河南坚决不肯。。。以后这种建在两省直接的大型工程,一省收益一省受害的情况应该要有一个专门的协调机构来协调处理
aihamaidi 发表于 2012-5-26 18:24
随着三门峡大小闸门隆隆降下,浑浊的河水挡在坝前,一时间,坝下的河水真的清了。据当年在花园口负责监测河 ...
做为对花园口枢纽工程大坝专门查找过资料的人   纠正你以下发言   ”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当年花园口这里有一个大坝!叫做花园口枢纽。由于花园口枢纽的存在,三门峡下泄的清水原本已经有所退减,到这里被束集而重新得到加强,再次增加了冲刷能力,一直能够冲到下游的童寨。


花园口枢纽大坝       修建于1958年   炸毁于1960年     修建之初本意是为了拦截黄河水用于农田灌溉         但由于修建标准太低    1960年主汛期不得不炸掉这个土坝     1959年一直到1960年上半年由于黄河流域降水量空前减少    连这个小小的土坝都没有冲毁        三门峡蓄水是在黄河流域主汛期结束以后    也就是说在三门峡蓄水以前    花园口枢纽大坝已经炸毁     
aihamaidi 发表于 2012-5-26 18:27
说到花园口枢纽,就要歪一歪楼,先说说苏联老大哥指导完成的《黄河综合利用规划》。根据这份规划,黄河干流 ...
微博看多了       容易迷失方向    给你在网上找一段吧      

郑州黄河花园口旅游区
景区水上乐园,这里原是花园口水利枢纽工程。始建于1958年的花园口水利枢纽工程,原是大跃进时期的产物。当时的人们想把黄河从此拦腰截断,改变黄河的流向,造福两岸人民。但由于设计标准偏低,建成后的土坝于1960年大水时又被迫炸开,仅余这十八孔闸桥、消力池和河中一段神奇般残留至今的残坝。该水上乐园水域面积为461亩

http://slfjq.mwr.gov.cn/xjqdt/201104/t20110428_264672.html
水害,水害
三门峡水库1960年9月开始蓄水,经过一年半的时间,到1962年2月,水库就淤了15亿吨泥沙。不仅三门峡到潼关的峡谷里淤了,而且潼关以上,渭河和北洛河的入黄口处,也淤了“拦门沙”。

  面对三门峡工程出现的淤积问题,周恩来一方面承担责任,检讨自己未能将工程办好;一方面总结、消化历史上的治黄经验,借鉴、分析苏联水利建设经验,认真谋划如何改建。




  从1962年3月起,三门峡水库决定由“蓄水拦沙”运用,改为“滞洪排沙”运用。但淤积仍继续发展,到1964年11月,总计淤了50亿吨,渭河的淤积影响,已到距西安三十多公里的耿镇附近。当时,陕西省意见很大,水电部和黄委会在解决方案上又有分歧。为统一思想,尽快作出治黄决策,解决三门峡淤积问题,1964年12月5日至18日,周恩来在北京主持召开了治黄会议。

  会上,北京水利水电学院院长汪胡桢认为“节节蓄水,分段拦泥”的办法是正确的,不同意改建三门峡枢纽,被称为“不动”派。河南省科委的杜省吾认为“黄河本无事,庸人自扰之”,黄土下泻乃黄河的必然趋势,绝非修建水工建筑物等人为力量所能改变,主张炸掉大坝,被称为“炸坝”派。黄委会主任王化云主张以拦为主,辅之以排,实行“上拦下排”的方针,被称为“拦泥”派。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主任林一山主张干支流沿程引洪放淤,灌溉农田,以积极态度吃掉黄河水和泥沙,被称为“放淤”派。周恩来认真听取大家发言,引导大家互相听取不同见解,辩证地看问题。

  12月18日,周恩来作总结讲话,提出治理黄河总的战略方针是“要把黄河治理好,把水土结合起来解决,使水土资源在黄河上中下游都发挥作用,让黄河成为一条有利于生产的河”。他要求各派都要克服片面性,要从全局看问题。“不要自己看到一点就要别人一定同意。个人的看法总有不完全的地方,别人就有理由也有必要批评补充。”他认为泥沙淤积是“当前的关键问题”,“是燃眉之急,不能等。”“对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改建问题,要下决心,要开始动工,不然泥沙问题更不好解决。”他综采各家之长,决定三门峡大坝左岸增建两条隧洞,改建四根发电引水钢管(即二洞四管改建方案),以加大泄流排沙能力,先解库区淤积之急。他说:“决定二洞四管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既然决定了,就要担负起责任。”他嘱咐在设计和施工中“要兢兢业业地做。如果发现问题,一定要提出来,随时给北京打电话,哪一点不行,赶快研究”。《周恩来选集》下卷,第433—438页。

  周恩来主持召开的北京治黄会议,不仅决定了对三门峡枢纽工程的改建,挽救了一个接近失败的工程,而且明确了治理黄河的战略方针,大大推动了治理黄河的伟大事业。

  三门峡第一次改建即二洞四管工程,1965年1月开工。四管工程于1966年5月竣工,7月29日投入运用。两洞工程于1968年8月先后竣工。1968年8月16日二洞四管全部投入运用。

  二洞四管工程提高了三门峡枢纽的泄流排沙能力,减缓了库区淤积,为进一步改建赢得了时间。但泄流排沙能力仍感不足。为此,1969年6月,周恩来委托刘建勋、纪登奎在三门峡市主持召开了晋、陕、鲁、豫四省治黄会议,研究了三门峡工程的第二次改建和黄河近期治理问题。

  为加强第二次改建的技术力量,周恩来提议清华大学水利系师生到三门峡去,参加研究怎样解决三门峡工程改造的问题。1970年1月,周恩来对他们说,黄河的泥沙问题研究得怎么样了?要把黄河泥沙整个的情况摸清楚,沙从什么地方来的,淤在哪里,怎样处理,这是你们去主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次改建,于1970年至1973年12月挖开8个施工导流底孔和改建了5个电站坝的进水口,大大提高了泄流排沙的能力。


6月快要到了,新一轮三峡。。。。。。。
楼主这么说话,问问三门峡市人民同意不。
忙碌的蚂蚁 发表于 2012-5-26 22:07
微博看多了       容易迷失方向    给你在网上找一段吧      

郑州黄河花园口旅游区
花园口枢纽1959年12动工,1960年5月竣工,1963年5月爆破拆除,这三个数字皆出于黄河水利工作老前辈尹学良的《黄河下游的河性》一书。
这里有必要先对黄土高原的植被做一番简述。

黄土高原原本覆盖着茂盛的林木,这是已经被学界广泛承认了的,一直到春秋战国时期,黄土高原基本还是保持了原生态。比如《诗经》里大量反映在黄土高原伐木、狩猎、涉水的诗句。又比如《左传》里秦、晋两国打仗,国与国之间按说应当是“国道”吧,偏偏就是连条路也没有,还要临时开道;仗打完了,十多年后去战场看看,嘿嘿,还是原样,十多年没有人来过,还能打扫打扫战场,比如收收尸,拾掇拾掇兵器家什,凭吊凭吊革命烈士什么的。当时的黄土高原,就是这么原生态。

由于林木长年累月生长,当时在黄土的表面覆盖了厚厚一层腐殖土和落叶,有效地组织了水分对下层松软土壤的进一步侵蚀,所以即使下雨,只要不是太大,黄土还是能保持一定强度,不至于垮塌。当然罗,雨太大了,黄土还是要跨的,但至少流失的规模和强度就比没有林木要小得多。

我们可以在南方找到旁证,南方一些丘陵地区的山体,是严重风化了的变质岩或者砂岩,手一捏就碎的那种,但由于植被覆盖率很高,林木大规模、长年累月地在上面覆盖了厚厚一层腐殖土和落叶作为保护,所以山岭依然郁郁葱葱,只要不是特大暴雨或者地震这样的地质灾害,水土流失照样很少。黄土高原在植被未遭破坏前,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从两汉开始,人类在黄土高原大规模垦殖、伐木,黄土高原的植被遭到破坏,一开始还不是那么严重,随着全球气候变冷(近2000年来,地球的气温总体趋势是变冷变干,嘿嘿,和大家想的不一样吧),黄土高原上的植被破坏越来越严重。

植被的破坏导致了地形的破坏。植被没了,下面的落叶也就冲泡了;落叶一冲跑,腐殖土也冲跑了;腐殖土一冲跑,再下面的黄土可就直接暴露在风雨的侵蚀之下了。这下麻烦可就大了。

失去了保护的黄土会成为什么样子,是地球银都知道的。陕西人管平地叫“原”,比如因陈忠实小说而一炮成名的白鹿原。在上古时期,黄土高原并不像今天这样千沟万壑,难得找一块平地,而是普遍平坦。只是后来由于水土流失,沟壑发育,大平原被逐渐分割为若干面积较小的“原”,进而变成沟壑纵横的破碎地形。

但凡事情都是这样,想朝好的方向发展很不容易,想搞砸却是轻而易举,只要开一个坏头,后面就一发不可收拾。黄土高原就是这样,大自然每积累1厘米后的腐殖土差不多要上百年,可植被破坏以后,要冲掉它们只需要一个雨季,想要再恢复这曾保护层,需要比形成这层保护层更多的时间。

所以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了吧,水土保持不光是树木本身的功效,还有树木常年生长所形成的土壤保护层在起作用。栽一片树林很快很简单,但要培育出一层土壤保护层,那可是需要时间积淀的。那种认为今年把荒山上栽满树木,明年水土流失就可以得到控制的想法,实在是有点太傻太天真了。
当然,鉴于黄土高原的地形地貌已经发生了严重破坏,千沟万壑的地形与水土流失一道形成了恶性循环,所以想要再恢复到原有的水平,不光要重头慢慢积累,而且还要小心看护那些已经形成了的崖壁和边坡,因为那里的土层太陡峭,是很难生长植物的,否则还是有前功尽弃的可能。

另外一个难点在前面说了,那就是由于黄土独特的性质,在实施绿化的初期,水土流失反而是有所增加的,要认识到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不要被它迷惑了,把绿化坚持搞下去,当植被覆盖率达到一定程度,黄土上的覆盖物足够厚了,水土流失自然会降下去的。

问题来了:这个恢复的过程,将是极其漫长的,需要几代人甚至更多人的努力,反正我这辈子是不指望看到了——所以指望用水土保持的方法去解决三门峡工程的泥沙问题,实在是有点远水不解近渴。
还有一个问题没回答呢。

无论是从历史地理的学术角度,还是文献记载,还是从实际勘察的结果都表明,即使当年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很好的时候,黄河依然是浑浊的,无非是含沙量比现在低一些而已,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在于水土保持固有的局限性。植被可以保护流域免受风雨侵蚀,但对于流水在河道中的泥沙冲刷则无能为力。黄河上游清水流经山、陕黄土地带时,由于河床土质松软,因此无论两岸植被覆盖多么良好,河床中的冲刷现象都是不可避免的,再清澈的河水,经过了这一段也就变浑浊了。

壮美的山陕大峡谷,就是黄河百万年来不断冲刷而形成的。中国人总是说黄河龙门是大禹开凿的,其实那是黄河水冲刷而成的。这刷下来的全是泥沙呀。

更要命的是,根据七十年代地质部勘探二大队的实测结果,黄河里大多数泥沙来源,正是这种河床的冲刷!换句话说就是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再好也没有用,人家浑浊的源头在河底,植物覆盖不到的地方呐。

所以,要想黄河清,除了恢复黄土高原的植被以外,非得祭起大杀器——把山、陕这段黄河的干、支流河底全部用混凝土石板铺底,彻底杜绝沙源,这在河工管叫“河道硬化工程”。​

问题是,地球上还没有能够硬化黄河河底的技术水平呢,汛期一个大水,你那些混凝土石板就统统冲跑啦。记得小学那篇打捞黄河铁牛的课文吗?几千斤的大铁牛都能冲跑了,几块混凝土算得了个啥。再说了,你打算为工程投入多少预算捏?所以这项工程根本就没有可行性,因此黄河就注定不能清。
笔者这里冒着歪楼的风险,啰啰嗦嗦、不厌其烦地说了这么多貌似和坝工不相干的事情,是想说明一个道理:河流是有生命的,每条河流都有其独特之处,就像人的性格一样,千人千面,这叫“河性”——而河性恰恰是由这些貌似和坝工不相干的因素决定的,笔者在这里讲了半天黄河的河性,实在是挂一漏万,不过管中窥豹而已。

大坝工程师们必须精于大坝选址,擅长库容计算,了解泥沙冲淤规律,这自然是必须的,但又是远远不够的。他们还必须了解大坝所在河流的河性,不了解河性就谈不上治河,否则就​要遭到大自然无情的报复。美国人曾说过,筑坝这种事,决策人要有两种本领,一是懂水利工程,知道造坝条件、水流条件;二是要懂得自然地理、水文地貌,知道大坝修成之后对环​境的作用。只有两方面都懂得的人才可以主持策划对江河大动干戈的工程。

遗憾的是,当年三门峡的工程师们未必能够做到这一点。就拿三门峡工程苏方专家组组长、列宁格勒水电设计院副总工程师科洛略夫来说吧。根据龙平川《大迁徙》一书记载,原苏联​水利科学研究院院长、著名泥沙专家康恰洛夫说:

“中国找错门儿了。科洛略夫对河流一窍不通,他仅能就工程角度考虑,无法理解河流,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对于黄河这条世界上变化最大最激烈的河,就算把我们这些老头子全搬过去,一时三刻也治不了,科洛略夫不栽跟头才怪!”
对了,扯了半天河性,差点把异重流这茬忘了。

说起异重流,讲出来都不好意思,几句话就能说清楚,那就是只在1961年8月汛期水位达到顶点的时候出现过一次异重流——整个第一阶段蓄水运用期就这一次,再没有了。

从此一直到2002年黄河调水调沙试验,将近40年时间里,只是在汛期那么零零星星地出现过若干次——而且也仅仅是“出现过”而已,监测到了才明白出现了异重流,没法人为控制,排沙效果有,但不明显,对减少淤积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帮助。

这时工程人员才不得不承认:当初对异重流排沙的效用估计得太高了一点。
好啦,言归正传,话说从1962年3月20日起,三门峡水库进入一个新阶段,即调度原则从“蓄洪拦沙”摇身一变成为“滞洪排沙”。

这天随着一声令下,三门峡水库大小闸门全部洞开,尽情宣泄河水,坝前水位迅速降低。就这样连放了3个月,到6月30日,水放到302.3米,此后一直维持在306米上下。当时三门峡坝底的那几个导流深孔还好好地用水泥封着呢,最低的出水口就是位于高程300米的泄洪孔,所以这时候可以基本认为大坝是敞开了流,完全不蓄水了。

水不蓄了,就可怜了那几台15万千瓦高水头发电机,还没装好呢,就失去了用武之地,披红挂彩运到三门峡才一个月,灰不溜秋地送去了丹江口。

说回来。水是放空了,可排沙工作进行得很不顺利。水位下降初期,库尾的太安以上河段冲刷还是很明显的,但冲下来的泥沙下行不了多远,还没等出库又重新在库底淤积下来了,只是在库区挪了地方而已。实测结果也表明,这一时期上有来水含沙量是每立方米28.7公斤,出库43.3公斤,冲刷效果不明显。

转眼到了汛期,1962年的洪水不算大,潼关最大日平均流率4200秒立米。三门峡也没怎么拦,整个汛期,坝前水位基本维持在310米上下,也就是比平时高个3、4米的样子,出库流率仍然很高,最大的一天能有3010秒立米——嘿嘿,反正现在的调度原则不是“蓄洪”,而是“滞洪”,象征性地拦一下就可以了,不要继续淤积就阿弥托福。

汛期结束以后的一天,技术员拿着两组数据进了冒号的办公室:

技术员:报告领导!我带来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您想先听哪个?
冒号一听,你小子还给我卖关子啊,那有啥好消息,先说来听听吧!

技术员:报告领导,经过这个汛期的大水冲刷,渭河口的拦门沙冲开啦!我们实地测过了,从中间冲开一个深槽!

冒号:嗯,这个,很不错嘛!那啥,渭河的水位也降下来了吧?

技术员:……没呢,还在涨……这不,想和您汇报的坏消息就是这个……

冒号一听急了,把报表拿过来一看,可不是吗,上面明明白白写着:这个汛期潼关来沙6.94亿吨,最大日平均含沙量183公斤/立方米;出库泥沙才2.3亿吨,最大日平均含沙量只有58.7公斤/立方米!——得,感情不蓄洪了淤积还是这么厉害,这几个月白忙乎了。

大小冒号们挤着脑袋再看报表,总算是有点明白意思了。原来即使库内水放空,可是因为大坝的泄水孔不是开在最低处,所以上游的壅水效应仍然很明显,报表显示,没排出的泥沙有0.82亿吨淤积在潼关以上,4.64亿吨淤积在潼关以下库区内,加上两年来渭河已经被淤积抬高了4.5米,水流不畅,被壅水顶托,所以虽然拦门沙是冲开了,可淤积仍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