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有亲近感日本人减少 谁在操纵对华民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8:49:00
<P></P>
<P>图为日本和平团体抗议小泉参拜靖国神社。
  (法新社图片)</P>
<P>12月18日,日本内阁抛出了最新的“外交问题舆论调查”,结果令不少人大吃一惊:对中国抱有亲近感的日本人大幅减少,认为日中关系不好的人大幅上升。对中国抱有亲近感的受访者为37%,较去年调查下降了10个百分点!同时也创下此项调查自1978年开始以来的最低点。对中国没有亲近感的受访者为58%,比去年上升10个百分点。同时,认为目前日中关系良好的受访者只有28%,下降了近19个百分点;认为日中关系不好的;为61%,比去年上升了18个百分点。

  <B>调查公布时机耐人寻味</B>

  日本内阁为了把握日本国民“对外交的意识”,从1986年开始,每年都委托独立的调查机构进行“外交问题舆论调查”。今年的调查是在2004年10月进行的。调查的项目包括日本与中国、美国、俄罗斯、韩国、东南亚各国的关系,对外经济合作、文化交流,以及日本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等内容。调查采用了当面访问3000名20岁以上的男女,随机抽样进行统计的老办法。首先随机确定访问的对象,由调查员进行当面访问,如果访问成功才可以回收答案进行统计,今年的成功回收率为68.9%。应该指出,虽然调查显示,在对中国没有亲近感的受访者中,20多岁的年轻人占有绝对的比例,但是在调查中,20多岁的受访者回收率刚过50%,而有效回收率较高的则是50到70岁之间的人群。

  “外交问题舆论调查”在日本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其结果也是基本可信的。但细心的人可以发现,这次的调查在11月2日就完成了,却拖到12月18日才公布,其中的原因耐人寻味。就在调查公布前两天,也就是12月16日,日本方面宣布发给“台独”头子李登辉访日签证。选在这个时间发布这个所谓的调查,似乎显示了日本政府对发给李登辉签证这件事的心虚。

  <B>谁在煽动厌华情绪</B>

  结果发表后,日本媒体纷纷发表评论,认为这一结果是目前日中关系“政冷经热”现状的最具体反映。从表面上看,日本人的“厌华”情绪是因为中国批评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开发东海资源等原因所致,然而深层次的原因远不止于此。

  首先,导致日本民众“厌华”的事件,很多都是由日本政府的不当行为引起的。

  今年元旦,从小泉首相参拜靖国神社开始,日本政府就在对华外交上做出了强硬的姿态。之后日本政府虽然嘴上不断表示要和中国搞好关系,中日关系很重要,但是暗地里做出了不少伤害中国的举动。中国和俄罗斯谈安大线输油管道,被日本横插一杠;小泉和其他政府高官不但频频表示要继续参拜靖国神社,还要求中国停止指责;中国合理开发东海资源也受到日本干涉,日本还拒绝了中方的合作建议;《新防卫大纲》还把中国视为潜在威胁,等等。给李登辉发放签证更是在挑战中日关系的底线,不但伤害了中国的国民感情、更损害了中国的核心利益。李登辉是何许人,日方非常清楚,不久前小泉还表示不支持“台独”,但是日本政府却做出如此决定,令人难以理解。这件事情使得明年的中日关系更不明朗,国家行为不可避免地会影响个人行为。日本民众对中国的好感降低,从某种程度上说,正是日本政府对华外交不力的一种体现。

  其次,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的增长,也是误导民众情绪的原因。

  日本右翼分子否认侵华战争、煽动中国威胁论的言论和行为,在今年的表现都比较突出。远的不说,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前几天又在朝日电视台的清谈节目上大放厥词,称中国政府以日本为“假想敌”,以转移人民的注意力,缓和社会上因不平等现象而产生的对抗情绪。石原还别有用心地说,今年七八月间亚洲杯足球赛举行时,中国球迷不断向日本国家队喝倒彩,当时的外相川口顺子没有向中国提出抗议,是一种令人遗憾的“懦弱”表现。越来越多的政客以各种方式鼓动民众参拜靖国神社,并且指责中国等国家的反对是“干涉日本内政”,甚至诬蔑中国的做法是“霸权主义”。遗憾的是,日本政府对右翼的这些举动往往不加制止,推卸责任。不断升级的历史教科书问题,被说成个别出版社的问题,政府管不了;开车闯我领馆,被说成是个别流氓的发泄;右翼政客发表诬蔑中国的言论,也说是言论自由,无权干涉……中日友好的基础就这样逐渐被腐蚀。

  媒体在对华报道中的恶意炒作是导致民众“厌华”情绪的最直接因素。

  日本媒体的对华负面报道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否认对华侵略等历史问题,支持参拜靖国神社;对中国内政指手画脚,夸大中国的社会问题;从各种角度制造“中国威胁论”;渲染中国人犯罪问题,丑化中国人形象。日本媒体标榜民主自由,但中日之间一旦发生问题,一些媒体一定要拼命从中方身上找个理由,哪怕是强词夺理,然后大肆渲染或编造己方遭到的所谓“危机”。如有的著名大报纸经常对中国进行诬蔑,负面报道越来越多,揣测性报道时有所见。12月20日,一家报纸又借炒作旧题材,胡说中国欲对日本图谋不轨等等。这家报纸前几天还发表文章,称中国人大讨论制定《反分裂法》是对日美的挑衅,中国的内政问题居然成了外国媒体随意发挥的话题,令人气愤。可以想见,日本报纸经常这样做,对民众的判断肯定会造成影响。

  日本媒体对华报道经常捕风捉影,断章取义。当年沈阳朝鲜人闯馆事件发生时,日本记者录下了近两个小时的带子,最后在日本播出的只有两分钟,就是武警战士拉那几个朝鲜人的镜头,这个镜头在日本被播了几百遍。对中国开发东海资源的报道也是如此,本来中国连日方所说的“中间线”都没有越过,但是电视上看到的却是画得很粗的“中间线”和同样画得很大的中国油田。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B>日本方面必须拿出诚意</B>

  对于此次调查显示日本“厌华”人数的急剧增加,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所研究员金熙德先生认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近年来中日摩擦的加剧,在很多事情上是公开正面对立。日本人常常炒作中国球迷在亚洲杯上起哄的事,其实在这之前,连续发生了珠海日本人集体“买春”等事件,同样也激起了中国一部分民众的“厌日”情绪。再往前追溯,从上世纪90年代起,日本就掀起了一股“翻案风潮”,一大批人跳出来否认历史,加之“新生代”政客主张与台湾发展关系,严重挑战中国的底线。与此同时,日本国内又有一批不负责任的政客和媒体跟着搅和,而民众容易听信这些宣传,这就为日后中日两国民众误解不断加深埋下了伏笔。因此,日本人“厌华”人数看起来是突然增加,其实是反映了这么多年来中日之间矛盾的积累。

  金熙德先生认为,改善中日关系,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只有继续全面发展两国关系,一步一步地做。中国政府一直在尽全力增进两国民众对对方的好感,过去是这么做的,今后也会这么做。但是靠中国单方面的努力是不够的,日本方面必须拿出改善关系的诚意。否则,中日多年来积累的良好的民间外交基础也会风雨飘摇。

  《环球时报》 2004年12月22日 第一版</P><P></P>
<P>图为日本和平团体抗议小泉参拜靖国神社。
  (法新社图片)</P>
<P>12月18日,日本内阁抛出了最新的“外交问题舆论调查”,结果令不少人大吃一惊:对中国抱有亲近感的日本人大幅减少,认为日中关系不好的人大幅上升。对中国抱有亲近感的受访者为37%,较去年调查下降了10个百分点!同时也创下此项调查自1978年开始以来的最低点。对中国没有亲近感的受访者为58%,比去年上升10个百分点。同时,认为目前日中关系良好的受访者只有28%,下降了近19个百分点;认为日中关系不好的;为61%,比去年上升了18个百分点。

  <B>调查公布时机耐人寻味</B>

  日本内阁为了把握日本国民“对外交的意识”,从1986年开始,每年都委托独立的调查机构进行“外交问题舆论调查”。今年的调查是在2004年10月进行的。调查的项目包括日本与中国、美国、俄罗斯、韩国、东南亚各国的关系,对外经济合作、文化交流,以及日本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等内容。调查采用了当面访问3000名20岁以上的男女,随机抽样进行统计的老办法。首先随机确定访问的对象,由调查员进行当面访问,如果访问成功才可以回收答案进行统计,今年的成功回收率为68.9%。应该指出,虽然调查显示,在对中国没有亲近感的受访者中,20多岁的年轻人占有绝对的比例,但是在调查中,20多岁的受访者回收率刚过50%,而有效回收率较高的则是50到70岁之间的人群。

  “外交问题舆论调查”在日本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其结果也是基本可信的。但细心的人可以发现,这次的调查在11月2日就完成了,却拖到12月18日才公布,其中的原因耐人寻味。就在调查公布前两天,也就是12月16日,日本方面宣布发给“台独”头子李登辉访日签证。选在这个时间发布这个所谓的调查,似乎显示了日本政府对发给李登辉签证这件事的心虚。

  <B>谁在煽动厌华情绪</B>

  结果发表后,日本媒体纷纷发表评论,认为这一结果是目前日中关系“政冷经热”现状的最具体反映。从表面上看,日本人的“厌华”情绪是因为中国批评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开发东海资源等原因所致,然而深层次的原因远不止于此。

  首先,导致日本民众“厌华”的事件,很多都是由日本政府的不当行为引起的。

  今年元旦,从小泉首相参拜靖国神社开始,日本政府就在对华外交上做出了强硬的姿态。之后日本政府虽然嘴上不断表示要和中国搞好关系,中日关系很重要,但是暗地里做出了不少伤害中国的举动。中国和俄罗斯谈安大线输油管道,被日本横插一杠;小泉和其他政府高官不但频频表示要继续参拜靖国神社,还要求中国停止指责;中国合理开发东海资源也受到日本干涉,日本还拒绝了中方的合作建议;《新防卫大纲》还把中国视为潜在威胁,等等。给李登辉发放签证更是在挑战中日关系的底线,不但伤害了中国的国民感情、更损害了中国的核心利益。李登辉是何许人,日方非常清楚,不久前小泉还表示不支持“台独”,但是日本政府却做出如此决定,令人难以理解。这件事情使得明年的中日关系更不明朗,国家行为不可避免地会影响个人行为。日本民众对中国的好感降低,从某种程度上说,正是日本政府对华外交不力的一种体现。

  其次,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的增长,也是误导民众情绪的原因。

  日本右翼分子否认侵华战争、煽动中国威胁论的言论和行为,在今年的表现都比较突出。远的不说,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前几天又在朝日电视台的清谈节目上大放厥词,称中国政府以日本为“假想敌”,以转移人民的注意力,缓和社会上因不平等现象而产生的对抗情绪。石原还别有用心地说,今年七八月间亚洲杯足球赛举行时,中国球迷不断向日本国家队喝倒彩,当时的外相川口顺子没有向中国提出抗议,是一种令人遗憾的“懦弱”表现。越来越多的政客以各种方式鼓动民众参拜靖国神社,并且指责中国等国家的反对是“干涉日本内政”,甚至诬蔑中国的做法是“霸权主义”。遗憾的是,日本政府对右翼的这些举动往往不加制止,推卸责任。不断升级的历史教科书问题,被说成个别出版社的问题,政府管不了;开车闯我领馆,被说成是个别流氓的发泄;右翼政客发表诬蔑中国的言论,也说是言论自由,无权干涉……中日友好的基础就这样逐渐被腐蚀。

  媒体在对华报道中的恶意炒作是导致民众“厌华”情绪的最直接因素。

  日本媒体的对华负面报道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否认对华侵略等历史问题,支持参拜靖国神社;对中国内政指手画脚,夸大中国的社会问题;从各种角度制造“中国威胁论”;渲染中国人犯罪问题,丑化中国人形象。日本媒体标榜民主自由,但中日之间一旦发生问题,一些媒体一定要拼命从中方身上找个理由,哪怕是强词夺理,然后大肆渲染或编造己方遭到的所谓“危机”。如有的著名大报纸经常对中国进行诬蔑,负面报道越来越多,揣测性报道时有所见。12月20日,一家报纸又借炒作旧题材,胡说中国欲对日本图谋不轨等等。这家报纸前几天还发表文章,称中国人大讨论制定《反分裂法》是对日美的挑衅,中国的内政问题居然成了外国媒体随意发挥的话题,令人气愤。可以想见,日本报纸经常这样做,对民众的判断肯定会造成影响。

  日本媒体对华报道经常捕风捉影,断章取义。当年沈阳朝鲜人闯馆事件发生时,日本记者录下了近两个小时的带子,最后在日本播出的只有两分钟,就是武警战士拉那几个朝鲜人的镜头,这个镜头在日本被播了几百遍。对中国开发东海资源的报道也是如此,本来中国连日方所说的“中间线”都没有越过,但是电视上看到的却是画得很粗的“中间线”和同样画得很大的中国油田。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B>日本方面必须拿出诚意</B>

  对于此次调查显示日本“厌华”人数的急剧增加,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所研究员金熙德先生认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近年来中日摩擦的加剧,在很多事情上是公开正面对立。日本人常常炒作中国球迷在亚洲杯上起哄的事,其实在这之前,连续发生了珠海日本人集体“买春”等事件,同样也激起了中国一部分民众的“厌日”情绪。再往前追溯,从上世纪90年代起,日本就掀起了一股“翻案风潮”,一大批人跳出来否认历史,加之“新生代”政客主张与台湾发展关系,严重挑战中国的底线。与此同时,日本国内又有一批不负责任的政客和媒体跟着搅和,而民众容易听信这些宣传,这就为日后中日两国民众误解不断加深埋下了伏笔。因此,日本人“厌华”人数看起来是突然增加,其实是反映了这么多年来中日之间矛盾的积累。

  金熙德先生认为,改善中日关系,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只有继续全面发展两国关系,一步一步地做。中国政府一直在尽全力增进两国民众对对方的好感,过去是这么做的,今后也会这么做。但是靠中国单方面的努力是不够的,日本方面必须拿出改善关系的诚意。否则,中日多年来积累的良好的民间外交基础也会风雨飘摇。

  《环球时报》 2004年12月22日 第一版</P>
美国的狗~
<P>对日本不抱任何幻想</P>
宣传的作用是可怕的,不过日本的人民真的就那么好骗么?
<P>对待真正的敌人要针锋相对</P>
<P>37%~说明我国还是很不错的</P><P>看看我们中对日本有亲近感的人吧</P><P>能有3.7%就不错啦~~~~~~~~~~</P><P>真是一样米养百样人........日本怎么净出那些东西~~~~</P>
中日友好过去没有现在也没有,以后也不会有~!!!!!!!!
<P>那么中国对日本有‘亲近感’的人有多少呢?</P>
<P>中国人讨厌日本是因为日本政府是所作所为。</P>
我本来不打算回帖.但是楼上那么朋友的签名实在太逗,让我忍不住回了.顺便顶一下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