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扼杀”中国造船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22:44:42
谁在“扼杀”中国造船业


(2012-04-27)  编辑发布:中国船舶在线  



  “客户又弃船了,今年新单子没接到,手持订单却流失不少。”在调研中一些造船业者屡次向记者抱怨道。
  最近,中国造船业几乎天天都有负面消息。除了熔盛重工和扬子江船业等少数特例,中国造船企业普遍哀鸿遍野。据世界银行统计,今年全球造船企业亏损额预计将会达到500亿美元。标普已经将许多欧洲造船企业的信用评级降至BBB+,仅比垃圾级别高两级。
  中国造船业去年和今年业绩连续大幅衰退着实让人震惊。去年,中国新接船舶订单量为3622万载重吨,同比下降51.9%;截至去年12月底,手持船舶订单量为1.4991亿载重吨,同比下降23.5%。今年1-2月,中国一直引以为傲的造船完工量也同比下降15.1%至719万载重吨,新接船舶订单量更是同比锐减40.1%至494万吨,由此导致手持订单同比下降24.7%至1.47亿吨。
  面对糟糕的业绩,中国造船企业的高管们将责任归咎于全球航运市场低迷、人民币走强,但这只是一个为自己开脱责任的借口。对比中国和韩国的造船业,我们也许可以发现一些问题。根据克拉克森的数据,2010年,中国新接船舶订单量占世界比重为48.5%,去年中国新接船舶订单量占世界比重下降为46.9%,下降1.6个百分点。而同时期,韩国新接船舶订单量占世界比重由2010年的38.3%上升至去年的42.5%。进入2012年,中韩两国的差距进一步拉大,且这一逆转令人咋舌。1-2月,中国新接船舶订单量占世界比重降至12.9%,折损大半,而同时期,韩国新接船舶订单量占世界比重则升至85.5%。
  为何会导致如此的逆转?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专家表示,问题的直接原因在于错误的产品策略。他指出,中国政府相关部门和造船企业对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传授的两大要义都未予以重视。该两大要义为:第一,随着各国的成熟,企业的竞争优势资源在发生改变。充足的熟练工人、廉价的资本与价格一度是竞争力的关键,到后来产品和工艺的创新成为了竞争力的核心。第二,产品策略不仅仅指企业能提供什么样的产品,也包括企业不提供什么样的产品。
  中国造船企业将这些要义弃之一旁,试图在廉价资本和制造技术方面而非通过产品创新和开拓与现代重工、三星重工、大宇、STX等造船大佬比拼,它们继续制造着过去领先世界如今却连年亏损的散货船产品。据了解,截至2月末,中国生产的船舶产品中仍有60%是低附加值的散货船和中小型集装箱船。
  此外,当企业或产品经营失败时,中国政府相关部门给造船企业指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合并重组,有时还会直接提供资金的扶持,其理论依据是规模经济可以使绑在一起的三个输家变成一个赢家,中船重工就是这种想法的一个缩影。去年年初,中船重工通过旗下上市企业中国重工在证券市场上募资100亿元,将中船重工旗下资产:武船重工、河柴重工、平阳重工、中南装备、江峡船机、衡山机械等6家企业100%股权,渤船重工和北船重工等5个舰船及海洋工程装备产业能力建设项目,大船重工和山船重工等3个海洋工程及大型舰船的改装、修理及拆解建设项目,以及大船重工3个能源装备与环保装备建设项目注入中国重工内,使中国重工一举成为A股造船上市企业的巨型母舰。然而巨大的规模并没有产出更大的收益,这些资产注入后,中国重工一直面临整合难的问题,其股价也比整合之初跌去了38%。
  另外,中国造船企业生产的船舶产品中的77%高端配件需要从国外采购。根据相关的成本分析表明,目前,整个产业链中真正赚钱的不是整船制造,而是高端零配件的制造。经历前几年发展壮大的中国造船企业在本该与现代重工、三星重工和STX等世界顶尖造船企业进行高端博弈的时候,却在与越南和印度等新兴国家造船企业进行竞争。
  因此,我们失望地看到,在今年炙手可热的产品中,无论是海工船、LNG船还是邮轮建造领域,中国造船企业都不是龙头老大。
  有业内人士认为,造成这一情况的部分原因在于中国造船企业的制度特性。造船企业只有不断拼命做大才能获得国家更多补贴和优惠政策,在市场不好的时候,大企业通常比小企业更易获得国家的扶持。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心理学家丹尼尔 ·卡内曼(Daniel Kahneman)曾对有些企业为什么宁愿花钱执行糟糕的扩张保命计划,致使新项目开发的资金不足作出解释说,在有些国家,企业的行为经常像一名输了钱的赌徒,不把钱赢回来就不离开赌桌,而企业高管直到自己走人的时候才会让企业的亏损浮出水面。
  在过去,以吃苦耐劳的造船人所组成的中国造船企业曾被证明十分优秀,但在不断变化的世界格局面前,固步尘封则可能将中国造船业推入万劫不复的境地。看看吧,有多少欧美船东今年蜂拥至韩国的造船厂,而中国的造船厂则鲜有人问津。  
  
来源:航运交易公报





http://www.shipol.com.cn/xw/cshq/220141.htm谁在“扼杀”中国造船业


(2012-04-27)  编辑发布:中国船舶在线  



  “客户又弃船了,今年新单子没接到,手持订单却流失不少。”在调研中一些造船业者屡次向记者抱怨道。
  最近,中国造船业几乎天天都有负面消息。除了熔盛重工和扬子江船业等少数特例,中国造船企业普遍哀鸿遍野。据世界银行统计,今年全球造船企业亏损额预计将会达到500亿美元。标普已经将许多欧洲造船企业的信用评级降至BBB+,仅比垃圾级别高两级。
  中国造船业去年和今年业绩连续大幅衰退着实让人震惊。去年,中国新接船舶订单量为3622万载重吨,同比下降51.9%;截至去年12月底,手持船舶订单量为1.4991亿载重吨,同比下降23.5%。今年1-2月,中国一直引以为傲的造船完工量也同比下降15.1%至719万载重吨,新接船舶订单量更是同比锐减40.1%至494万吨,由此导致手持订单同比下降24.7%至1.47亿吨。
  面对糟糕的业绩,中国造船企业的高管们将责任归咎于全球航运市场低迷、人民币走强,但这只是一个为自己开脱责任的借口。对比中国和韩国的造船业,我们也许可以发现一些问题。根据克拉克森的数据,2010年,中国新接船舶订单量占世界比重为48.5%,去年中国新接船舶订单量占世界比重下降为46.9%,下降1.6个百分点。而同时期,韩国新接船舶订单量占世界比重由2010年的38.3%上升至去年的42.5%。进入2012年,中韩两国的差距进一步拉大,且这一逆转令人咋舌。1-2月,中国新接船舶订单量占世界比重降至12.9%,折损大半,而同时期,韩国新接船舶订单量占世界比重则升至85.5%。
  为何会导致如此的逆转?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专家表示,问题的直接原因在于错误的产品策略。他指出,中国政府相关部门和造船企业对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传授的两大要义都未予以重视。该两大要义为:第一,随着各国的成熟,企业的竞争优势资源在发生改变。充足的熟练工人、廉价的资本与价格一度是竞争力的关键,到后来产品和工艺的创新成为了竞争力的核心。第二,产品策略不仅仅指企业能提供什么样的产品,也包括企业不提供什么样的产品。
  中国造船企业将这些要义弃之一旁,试图在廉价资本和制造技术方面而非通过产品创新和开拓与现代重工、三星重工、大宇、STX等造船大佬比拼,它们继续制造着过去领先世界如今却连年亏损的散货船产品。据了解,截至2月末,中国生产的船舶产品中仍有60%是低附加值的散货船和中小型集装箱船。
  此外,当企业或产品经营失败时,中国政府相关部门给造船企业指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合并重组,有时还会直接提供资金的扶持,其理论依据是规模经济可以使绑在一起的三个输家变成一个赢家,中船重工就是这种想法的一个缩影。去年年初,中船重工通过旗下上市企业中国重工在证券市场上募资100亿元,将中船重工旗下资产:武船重工、河柴重工、平阳重工、中南装备、江峡船机、衡山机械等6家企业100%股权,渤船重工和北船重工等5个舰船及海洋工程装备产业能力建设项目,大船重工和山船重工等3个海洋工程及大型舰船的改装、修理及拆解建设项目,以及大船重工3个能源装备与环保装备建设项目注入中国重工内,使中国重工一举成为A股造船上市企业的巨型母舰。然而巨大的规模并没有产出更大的收益,这些资产注入后,中国重工一直面临整合难的问题,其股价也比整合之初跌去了38%。
  另外,中国造船企业生产的船舶产品中的77%高端配件需要从国外采购。根据相关的成本分析表明,目前,整个产业链中真正赚钱的不是整船制造,而是高端零配件的制造。经历前几年发展壮大的中国造船企业在本该与现代重工、三星重工和STX等世界顶尖造船企业进行高端博弈的时候,却在与越南和印度等新兴国家造船企业进行竞争。
  因此,我们失望地看到,在今年炙手可热的产品中,无论是海工船、LNG船还是邮轮建造领域,中国造船企业都不是龙头老大。
  有业内人士认为,造成这一情况的部分原因在于中国造船企业的制度特性。造船企业只有不断拼命做大才能获得国家更多补贴和优惠政策,在市场不好的时候,大企业通常比小企业更易获得国家的扶持。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心理学家丹尼尔 ·卡内曼(Daniel Kahneman)曾对有些企业为什么宁愿花钱执行糟糕的扩张保命计划,致使新项目开发的资金不足作出解释说,在有些国家,企业的行为经常像一名输了钱的赌徒,不把钱赢回来就不离开赌桌,而企业高管直到自己走人的时候才会让企业的亏损浮出水面。
  在过去,以吃苦耐劳的造船人所组成的中国造船企业曾被证明十分优秀,但在不断变化的世界格局面前,固步尘封则可能将中国造船业推入万劫不复的境地。看看吧,有多少欧美船东今年蜂拥至韩国的造船厂,而中国的造船厂则鲜有人问津。  
  
来源:航运交易公报





http://www.shipol.com.cn/xw/cshq/220141.htm
我怎么看到有人反驳呢?


韩国知识经济部的数据显示,2012年一季度,韩国获得了价值79亿美元,共60艘船舶的订单,为193万总修正吨,占首季度全球380万总修正吨的50.7%。

  知识经济部在发布的新闻稿中表示,韩国船厂获得的订单包括海军训练舰、天然气船和大型货船。

  尽管目前全球缓慢的经济增速和欧债危机导致2012年一季度的新船订单量环比下降58.9%,降至199艘,但韩国还是签下了多份订单。

  韩国的船厂新签下的订单包括浮式生产储存卸货船(FPSO)和浮式储油再气化装置(FSRU)在内的高科技船舶及液化天然气船(LNG)FPSO和FSRU的订单价值分别为20亿美元和28亿美元,9艘LNG订单价值超过19亿美元。

  按造船数量计算,中国则是全球最大的造船国家。2012年一季度中国获得73份订单。但仅为105万总修正吨,价值19亿美元。

  韩国知识经济部还表示,由于海运市场不景气,韩国造船业一季度的出口业绩不尽如人意。据初步统计,现代重工和三星重工在内的造船商出口额则同比缩水了25%,降至123亿。

  由于市场仍存在不确定性,因此第二季度的出口额应该会同第一季度持平。
造船业一单难求,多家造船厂零产出,破产随处可见。
整合重组和提高产品层次也并不矛盾 只不过在中国这件事多少都有政府强制的因素

分散的小厂 也就造造散货船
藐视核心技术开发,这是造船业自己种下的苦果,浙江民间造船,热火朝天的时候,想到过相关部件,比如柴油机,螺旋桨,曲轴,电子设备,阀门的材料自主加工和设计问题吗,没有,等到危机来了,才这样那样,那么来钱容易的时候,为什么不能提前预防呢
人无感恩之心,也就无从准备,无从提高自己。中国很多企业在前20年的快速增长,
他们很多人以为是自己的本事大,从未表示要感谢中国市场,感谢世界市场。所以
不知道如何改善自己。我某年与某航空公司某地公司的DW书记谈天,他从头到底就是一句话,
我们只要这么搞,几年后就是世界第一。我问他你现在搞什么?说不出来,问他将来怎么
发展,说不出来,来来回回就一句话。他不懂,他公司的发展,不是由于他公司包括他在内
的管理层管得好,而是一个特殊市场给了他的机遇。这样的人如何会未雨绸缪,看清自己呢?
那种只会做个壳子的厂,垮了就垮了好了。能造潜艇航母的厂,不是海运市场不景气就会垮掉的。
一直感觉很少企业在用心设计,总觉得产品充满高调,浮夸,如果真是这样是该改变下作风了
造汽 发表于 2012-9-5 04:10
人无感恩之心,也就无从准备,无从提高自己。中国很多企业在前20年的快速增长,
他们很多人以为是自己的本 ...
整个制造业都是这样。  广东的汪洋曾经想改变这种劣币驱逐良币的发展模式, 主动倒逼产业升级。

但是来料代工加工的惯性就像一列刹不住车的火车, 谈何容易。

2008年的一场危机, 几十万亿的信贷一下来, 直接导致列车更加无法转向和刹车。  

简单的通过制造产能来解决产能过剩的办法......当潮水一退去的时候, 满沙特搁浅的都是以前喊着世界第一人们,蓦然回首才发现自己没穿裤衩。
放心的是,沪东,江南,黄埔,大连,葫芦岛,还有武船等是不会倒的,这些才是中国造船的脊梁!这些船厂只会不断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