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军的精确对地攻击时代来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5:59:20
最近有人讨论的时候经常会说到精确对地攻击能力,实际上对于今天的俺国空军来说,精确制导对地白菜化的时候已经来临。

对地攻击,特别是精确对地打击为什么会比困难,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各国对地探测能力尤其是对战术级的目标,如小型建筑物、车辆这些目标没有得到较大的提高,我们知道普通雷达的探测精度、分辨率这些指标与天线孔径呈比例关系,也就是说天线孔径越大,分辨能力越高,如果想探测车辆这些的目标,那么它的分辨率至少要达到3米左右,那么机载雷达在一定距离上如20公里处实现这样的分辨率,它的雷达天线孔径要达到400米左右,这样大的天线别说是机载雷达,就是地面雷达也难以实现。

各国空军以前的对地攻击能力更多的依赖光电系统来探测目标,早期多采用电视摄像机,后来考虑到昼夜全天候作战能力,增加了前视红外探测系统,光电系统的优点就是不辐射能量,因此隐蔽性较好,但是它的缺点就是工作波长短,探测距离近,另外就是不能得到目标的距离,这样就无法提供目标的坐标,从而不能直接用于火控数据的解算,所以光电系统多带一个激光测距仪来测量目标的距离,但是激光在大气层中传输距离受到限制,特别是机载吊舱功率和电源受到较大的限制,这样就进一步降低了其工作距离,另外光电吊舱重量和体积较大,需要占据较大的机内空间或者飞机的挂架,另外本身价格也比较昂贵,这样就造成了精确制导对地攻击能力门槛较高。许多国家作战飞机可能有数十架甚至上百架,但是配套的光电吊舱可能以个位数来计算。

如何廉价、快速的为作战飞机提供精确制导对地攻击能力,解决之道还是要提高雷达的对地探测能力,随着雷达信号/数据处理能力的提高,为雷达分辩能力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首先提高雷达对地的模式是多普勒锐化(DBS),它相当于把雷达波束分割、变细来提高对地探测能力,但是雷达波束不是无限可分,所以它的分辩能力提高相对有限,紧接着就是合成孔径模式(SAR),如果大家找一下上世纪90年代以来机载雷达的升级,就会发现几乎所有的雷达都纳入了SAR模式,SAR模式的原理就是把雷达小天线作为单个辐射单元,将此单元沿一直线不断移动,在不同位置上接收同一地物的回波信号并进行相关解调压缩处理,从而在雷达信号/数据处理系统中“合成”一个较大的天线孔径,这样达到提高雷达对地探测能力的目标,早期的SAR模式是非聚焦阵列,也就是说天线单元信号之间的相位差没有进行补偿,所以造成天线长度受到限制,否则由于相位差的存在会影响雷达信号积累的效果,而聚焦阵列通过对各单元的相位误差进行补偿,可以得到一个较大的天线阵列,进一步提高雷达的探测能力,现代机载雷达在SAR模式下的分辩率已经可以做到1米以下,具备对于小型目标的探测能力,这样就为作战飞机精确攻击地面目标打下了基础。

机载雷达探测到目标只是精确打击地面目标的第一步,更重要的还能把炸弹准确的扔到目标上,我们知道炸弹在空中飞行这个过程虽然看起来简单,但是炸弹受到的外部影响却很多,包括风、气流、载机的振动等,因此炸弹需要能够知道自己的位置,然后纠正弹道的偏差,早期的制导炸弹同样采用光电系统,如电视制导或者激光制导,同探测系统一样,它存在着作用距离近、容易受气候条件限制、体积和重量较大,容易受干扰、造价高等缺点,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低成本的惯性导航系统,惯导系统最大的优点就是体积小、重量轻、不受外界干扰,但是它的缺点就是精度随着距离的增加而下降,因此惯导系统也需要一个外部系统来纠正它存在的误差,这就是INS/GPS复合制导系统,GPS系统的特点就是它的导航定位精度不距离和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但是它容易受压制和干扰,两者结合就产生一种可以在全天候、各种距离范围内工作的制导系统。同时随着技术的进步,也让它的成本大为降低,可以在更大规模普及。

不过此举简单只对单个武器而言,因此它需要卫星导航定位信号,如果想建立一个覆盖全球的卫星导航定位星座,根本就不是普通国家所能做到的,目前也只有美国一家的GPS,前苏联/俄罗斯的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可谓举步维艰,举欧洲之力的伽利略系统也是几经波折才走上正轨,我国的北斗系统经过建设具备了覆盖本地区的能力,这样就为我国空军精确制导武器的普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机载雷达的SAR模式和INS/GPS武器相结合,就可以为作战飞机提供一种廉价的、快速的精确制导对地打击手段,举一个例子,我国引进的苏-27SK、歼-11没有精确对地攻击能力,但是只需要把雷达增加SAR模式,然后把现役的普通炸弹加装INS/GPS套件,它就具备了对地精确打击能力,并且它所需要的改装时间和费用也较低,另外一个例子就是歼-10,受限于机腹进气方式,歼-10的机身离地高度较低,而激光制导炸弹有大型控制翼面,无法挂载,所以歼-10服役以来,精确制导能力一直受到限制,而如果改用卫星制导武器,这样歼-10就具备了挂载4枚500公斤级的精确制导武器的能力,其对地攻击能力提高是非常可观,而这几乎不需要对机身结构进行较大的改进,实际上对于INS/GPS制导武器来说,甚至不需要机载雷达具备SAR模式,只需要有惯导这样的高精度导航设备,能够为武器提供投放时的初始对准就可以了,当然它的投放灵活性没有前者高,从珠海航展的消息来年我国L-15和JL-9这样的低档作战飞机都安装了激光惯导系统,甚至一些反舰导弹也采用激光惯导,所以对于这些作战飞机来说,可以十分方便的进行相关的改装。

由于卫星信号不受时间和距离的增加而降低,所以为炸弹提高射程提供了保障,通过为炸弹增加滑翔弹翼,提高系统的升力,增加了飞翔距离,这样就可以提高系统的投放距离,同时增加发动机和末制导导引头还可提高进一步提高武器的射程和命中精度。

因此北斗系统的建设,对于人民解放军的三军综合作战能力是一个非常大的促进,也是我国成为当今第二个能够提供完整精确打击能力国家,这对于提高我国的影响力乃至国际地缘政治都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

最近有人讨论的时候经常会说到精确对地攻击能力,实际上对于今天的俺国空军来说,精确制导对地白菜化的时候已经来临。

对地攻击,特别是精确对地打击为什么会比困难,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各国对地探测能力尤其是对战术级的目标,如小型建筑物、车辆这些目标没有得到较大的提高,我们知道普通雷达的探测精度、分辨率这些指标与天线孔径呈比例关系,也就是说天线孔径越大,分辨能力越高,如果想探测车辆这些的目标,那么它的分辨率至少要达到3米左右,那么机载雷达在一定距离上如20公里处实现这样的分辨率,它的雷达天线孔径要达到400米左右,这样大的天线别说是机载雷达,就是地面雷达也难以实现。

各国空军以前的对地攻击能力更多的依赖光电系统来探测目标,早期多采用电视摄像机,后来考虑到昼夜全天候作战能力,增加了前视红外探测系统,光电系统的优点就是不辐射能量,因此隐蔽性较好,但是它的缺点就是工作波长短,探测距离近,另外就是不能得到目标的距离,这样就无法提供目标的坐标,从而不能直接用于火控数据的解算,所以光电系统多带一个激光测距仪来测量目标的距离,但是激光在大气层中传输距离受到限制,特别是机载吊舱功率和电源受到较大的限制,这样就进一步降低了其工作距离,另外光电吊舱重量和体积较大,需要占据较大的机内空间或者飞机的挂架,另外本身价格也比较昂贵,这样就造成了精确制导对地攻击能力门槛较高。许多国家作战飞机可能有数十架甚至上百架,但是配套的光电吊舱可能以个位数来计算。

如何廉价、快速的为作战飞机提供精确制导对地攻击能力,解决之道还是要提高雷达的对地探测能力,随着雷达信号/数据处理能力的提高,为雷达分辩能力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首先提高雷达对地的模式是多普勒锐化(DBS),它相当于把雷达波束分割、变细来提高对地探测能力,但是雷达波束不是无限可分,所以它的分辩能力提高相对有限,紧接着就是合成孔径模式(SAR),如果大家找一下上世纪90年代以来机载雷达的升级,就会发现几乎所有的雷达都纳入了SAR模式,SAR模式的原理就是把雷达小天线作为单个辐射单元,将此单元沿一直线不断移动,在不同位置上接收同一地物的回波信号并进行相关解调压缩处理,从而在雷达信号/数据处理系统中“合成”一个较大的天线孔径,这样达到提高雷达对地探测能力的目标,早期的SAR模式是非聚焦阵列,也就是说天线单元信号之间的相位差没有进行补偿,所以造成天线长度受到限制,否则由于相位差的存在会影响雷达信号积累的效果,而聚焦阵列通过对各单元的相位误差进行补偿,可以得到一个较大的天线阵列,进一步提高雷达的探测能力,现代机载雷达在SAR模式下的分辩率已经可以做到1米以下,具备对于小型目标的探测能力,这样就为作战飞机精确攻击地面目标打下了基础。

机载雷达探测到目标只是精确打击地面目标的第一步,更重要的还能把炸弹准确的扔到目标上,我们知道炸弹在空中飞行这个过程虽然看起来简单,但是炸弹受到的外部影响却很多,包括风、气流、载机的振动等,因此炸弹需要能够知道自己的位置,然后纠正弹道的偏差,早期的制导炸弹同样采用光电系统,如电视制导或者激光制导,同探测系统一样,它存在着作用距离近、容易受气候条件限制、体积和重量较大,容易受干扰、造价高等缺点,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低成本的惯性导航系统,惯导系统最大的优点就是体积小、重量轻、不受外界干扰,但是它的缺点就是精度随着距离的增加而下降,因此惯导系统也需要一个外部系统来纠正它存在的误差,这就是INS/GPS复合制导系统,GPS系统的特点就是它的导航定位精度不距离和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但是它容易受压制和干扰,两者结合就产生一种可以在全天候、各种距离范围内工作的制导系统。同时随着技术的进步,也让它的成本大为降低,可以在更大规模普及。

不过此举简单只对单个武器而言,因此它需要卫星导航定位信号,如果想建立一个覆盖全球的卫星导航定位星座,根本就不是普通国家所能做到的,目前也只有美国一家的GPS,前苏联/俄罗斯的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可谓举步维艰,举欧洲之力的伽利略系统也是几经波折才走上正轨,我国的北斗系统经过建设具备了覆盖本地区的能力,这样就为我国空军精确制导武器的普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机载雷达的SAR模式和INS/GPS武器相结合,就可以为作战飞机提供一种廉价的、快速的精确制导对地打击手段,举一个例子,我国引进的苏-27SK、歼-11没有精确对地攻击能力,但是只需要把雷达增加SAR模式,然后把现役的普通炸弹加装INS/GPS套件,它就具备了对地精确打击能力,并且它所需要的改装时间和费用也较低,另外一个例子就是歼-10,受限于机腹进气方式,歼-10的机身离地高度较低,而激光制导炸弹有大型控制翼面,无法挂载,所以歼-10服役以来,精确制导能力一直受到限制,而如果改用卫星制导武器,这样歼-10就具备了挂载4枚500公斤级的精确制导武器的能力,其对地攻击能力提高是非常可观,而这几乎不需要对机身结构进行较大的改进,实际上对于INS/GPS制导武器来说,甚至不需要机载雷达具备SAR模式,只需要有惯导这样的高精度导航设备,能够为武器提供投放时的初始对准就可以了,当然它的投放灵活性没有前者高,从珠海航展的消息来年我国L-15和JL-9这样的低档作战飞机都安装了激光惯导系统,甚至一些反舰导弹也采用激光惯导,所以对于这些作战飞机来说,可以十分方便的进行相关的改装。

由于卫星信号不受时间和距离的增加而降低,所以为炸弹提高射程提供了保障,通过为炸弹增加滑翔弹翼,提高系统的升力,增加了飞翔距离,这样就可以提高系统的投放距离,同时增加发动机和末制导导引头还可提高进一步提高武器的射程和命中精度。

因此北斗系统的建设,对于人民解放军的三军综合作战能力是一个非常大的促进,也是我国成为当今第二个能够提供完整精确打击能力国家,这对于提高我国的影响力乃至国际地缘政治都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

先记下,然后读!大侠的文章不错
猪大的白菜


由反舰导弹改型而来的空对地导弹在西方已经属于逐步淘汰阶段;而在中国才刚刚兴起没多少年。

重量1吨以上,GPS制导,中等射程(300~500公里), 适合F-16,J-10这类平台携带的的战术隐身巡航弹, 西方已经发展出很多型号,2000年前后开始大批服役。而中国这方面至今仍然是个空白。所以空对地巡航导弹中国至少还落后一整代,甚至还不如巴国,因为人家幻影-III也有Ra’ad导弹。

由反舰导弹改型而来的空对地导弹在西方已经属于逐步淘汰阶段;而在中国才刚刚兴起没多少年。

重量1吨以上,GPS制导,中等射程(300~500公里), 适合F-16,J-10这类平台携带的的战术隐身巡航弹, 西方已经发展出很多型号,2000年前后开始大批服役。而中国这方面至今仍然是个空白。所以空对地巡航导弹中国至少还落后一整代,甚至还不如巴国,因为人家幻影-III也有Ra’ad导弹。
棍子用精确制导炸弹倒是不少,可没见筷子用
看了半天,觉得最后一段最好理解,哈哈
拜读,谢谢
歼-10载几吨激光制导炸弹是没有问题的。今年2月(不是前几天的那次轰炸)j10在西藏的首次精确轰炸的电视就可以清楚地看到j10扔下的炸弹头部有激光指向器。
的确是好文章,我记得上次有个人说,tg是疯狂的把所有的战机都开发的具有精确对地能力了,连歼七,强五都有了,太疯狂了,我记得美帝每次升级一批飞机具备对地能力都要宣传,然后还不停地说由于经费不足什么什么的,只能分批的改,那里像tg这样,闷声的做,太狠了。
ps:个人觉得是,应该是说是tg的jdam炸弹的指导套件已经可以量产了吧。这个成本真心低啊,记得美帝才2万美金一套呢。


不好意思,网络不好,连击了。

不好意思,网络不好,连击了。
Bearcat 发表于 2012-3-25 14:38
中等射程(300~500公里), 适合F-16,J-10这类平台携带的的战术隐身巡航弹至今仍然是个空白。这 ...
技术确实存在差距,但一方面周边国家普遍缺乏纵深而更远的第二岛链却够不到,另一方面这东西成本比较高~~~{:cha:}
为什么激光制导炸弹有大型控制翼面而卫星制导就不需要大型控制翼面呢?是因为卫星制导的精度够高不需要做过大的机动动作吗?
北斗系统对PLA综合作战能力的促进确实是有目共睹的
{:soso_e179:}
拜读肥猪大的文
中等射程(300~500公里), 适合F-16,J-10这类平台携带的的战术隐身巡航弹至今仍然是个空白。这 ...
这种蛋蛋可能有,有篇八股说在海军指挥下空军拦截了隐身巡航导弹,但射程不明。
激光制导炸弹、制导火箭炮、激光制导炮弹。。。这年头,不带个精确制导,你出门都不好意思跟人家打招呼
树上一条虫 发表于 2012-3-25 15:18
列兵同志,你很快要杯具的。赶快修改。
好文,顶起!!


另外一个例子就是歼-10,受限于机腹进气方式,歼-10的机身离地高度较低,而激光制导炸弹有大型控制翼面,无法挂载,所以歼-10服役以来,精确制导能力一直受到限制,
#################


雷霆-2、雷霆-3激光制导炸弹。





另外一个例子就是歼-10,受限于机腹进气方式,歼-10的机身离地高度较低,而激光制导炸弹有大型控制翼面,无法挂载,所以歼-10服役以来,精确制导能力一直受到限制,
#################


雷霆-2、雷霆-3激光制导炸弹。





另外一个例子就是歼-10,受限于机腹进气方式,歼-10的机身离地高度较低,而激光制导炸弹有大型控制翼面,无法挂载,所以歼-10服役以来,精确制导能力一直受到限制,
*************************


歼10投掷雷霆-2激光制导炸弹。


另外一个例子就是歼-10,受限于机腹进气方式,歼-10的机身离地高度较低,而激光制导炸弹有大型控制翼面,无法挂载,所以歼-10服役以来,精确制导能力一直受到限制,
*************************


歼10投掷雷霆-2激光制导炸弹。
先摸再看
貌似筷子没有整合LS500
先顶后看。小飞猪的文章要学习
2012-3-25 16:00 上传


要是全换雷石 吼吼
小猪的文章不错
歼-10挂激光制导炸弹不存在困难吧。
楼主科普下机载雷达对地面目标定位方面的知识吧,使用合成孔径模式,雷达对地面目标定位的精度,是怎么保证惯导+卫星复合制导炸弹初始装订参数的要求的?我总是觉得很不可思议
春困秋乏 发表于 2012-3-25 15:42
另外一个例子就是歼-10,受限于机腹进气方式,歼-10的机身离地高度较低,而激光制导炸弹有大型控制翼面,无 ...
3不是激光制导吧
猪大的文章偶一直很佩服
junshijian001 发表于 2012-3-25 16:11
3不是激光制导吧
LT-2、LT-3都是500公斤口径的炸弹,但是两者气动布局、导引头完全不同,LT-2是第一代激光制导炸弹,LT-3则跨越数代,直接进入先进制导弹药的行列,如果详细分析两者技术上的不同,等于翻开了精确制导弹药发展的教科书。LT-2使用小孔径激光导引头,LT-3是陀螺稳定激光导引头;LT-2风标定向滚转弹体,X形前后翼,LT-3飞控弹翼在后部。LT-2由导引头组件、中部弹体、尾翼组件组成,模块化设计。LT-3使用了低阻力修长的弹体,降阻设计让射程更远。两者的模块化组件都能快速安装在基型自由落体炸弹上。LT-2在一对平行激光导引线中攻击目标,LT-3则在激光扇面中攻击目标。激光瞄准吊舱瞄准距离15公里,命中目标的圆概率误差约6.5 米。LT-3还增加了捷联惯性制导和GPS,作为滑翔段的中段制导,命中精度提高到3米。

LT-3长3.58米,直径0.38米,翼展0.95米,重564公斤,射程24公里。还有一个穿透式战斗部,可穿透1.5米钢筋混凝土。

春困秋乏 发表于 2012-3-25 16:23
LT-2、LT-3都是500公斤口径的炸弹,但是两者气动布局、导引头完全不同,LT-2是第一代激光制导炸弹,LT-3则 ...
学习了,一直以为是电视制导
一直没见到J11挂载精确制导炸弹,难道是后续的石榴来实现
猪哥的文章先顶后看!
好文章,学习了
“精确制导对地白菜化”让我想起了周星星电影中白菜帮子乱飞的场景
rongzhili.au 发表于 2012-3-25 14:56
歼-10载几吨激光制导炸弹是没有问题的。今年2月(不是前几天的那次轰炸)j10在西藏的首次精确轰炸的电视就可 ...
是晚上那个?
白天的好像只是低阻炸弹啊
说错了勿怪
很好的科普文章,不过详细一些就更好了。
2012-3-25 17:07 上传


说的应该是这个,FT-3在强-5和歼-7上面完成测试
意思就是以后用火箭弹少了呗。
歼-10和机身外挂眯,与机身和地面距离较近,因此可能无法挂LGB。
所以出路可能在于挂JDAM这样的武器,本猪有个强烈的感觉;以后东亚某国空军的飞机,不挂个JDAM出来,估计都不好意思见人。
先顶再看,好文难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