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士悌参谋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8:58:08
毕士悌参谋长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有勇有谋,冲锋在前打头阵,是毕士悌在战场上的鲜明个性特征。1935年4月29日,中革军委决定迅速渡过金沙江,建立根据地。毛泽东亲自下令干部团抢占皎平渡,作为红军主力北上入川的主要渡口。
目录
基本资料
个人简介
军政生涯
人物评价
编辑本段基本资料
  姓名:毕士悌
  生卒:1898年~1936年2月22日
  描述:
  国籍:朝鲜
编辑本段个人简介
  有勇有谋,冲锋在前打头阵,是毕士悌在战场上的鲜明个性特征。1935年4月29日,中革军委决定迅速渡过金沙江,建立根据地。毛泽东亲自下令干部团抢占皎平渡,作为红军主力北上入川的主要渡口。领受任务后,毕士悌参与指挥干部团化装成国民党部队,徒步急行军140公里,
   
毕士悌
在无一伤亡的情况下,按时抢占皎平渡。由于战场情况急剧变化,其他渡口的船只均被敌人烧毁,全军都须在皎平渡渡江。而通安州地势险要,居高临下,可以直接控制皎平渡,因此,军委严令:不惜一切牺牲,拿下通安州!毕士悌受命亲率干部团前卫营,担负这一重任。由于从金沙江边到通安州,只有一条很陡很窄的山间小路,盘旋在悬崖峭壁的半山腰上。敌人占据有利地形,边射击边从山顶往下滚石头。毕士悌冒着枪林弹雨,冲杀在前。他身先士卒,机警地贴着绝壁,巧妙利用敌人的射击死角躲闪跃进。紧随其后的红军战士,模仿他的战术动作,一举攻占了敌人扼守的火焰山隘口,继而乘胜直奔通安州,最终以极小的代价夺取了通安州,使大部队顺利渡过金沙江。
  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红军干部团被改编成红军学校特科团,毕士悌继续任参谋长。当张国焘公开分裂红军,强令红军学校原四方面军学员南下时,毕士悌带领原干部团的干部坚持北上。在毛泽东的直接领导下,毕士悌参与指挥所属部队,踏过岷山千里雪,突破天险腊子口,攻克哈达铺,穿越渭河封锁线,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吴起镇。
  1936年2月22日,毕士悌在率部东渡黄河、挺进抗日前线的战斗中,将最后一滴热血洒在黄河岸旁。
编辑本段军政生涯
  1921年6月,毕士悌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第十六期,专修炮科专业,至1924年初毕业后,即辗转奔向中国革命中心――广州,经驻粤朝鲜革命者推荐,考入黄埔军校,在这里,听孙中山演讲,得周恩来指点,毕士悌转而信仰共产主义,1925年夏他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跟随叶挺独立团,在北伐战争中屡建奇功。
  1927年至1930年,毕士悌曾先后在苏联中山大学和莫斯科步兵学校学习。1932年7月,奉命进入中央苏区,曾任红一军团参谋长和工农红军学校总教官。
  长征开始后,毕士悌任军委干部团参谋长。干部团的主要任务是保卫中央领导同志的安全,并负责储备、培训和为部队输送干部。毕士悌所部不但要时刻准备打仗,而且打的还是硬仗、恶仗。
  万里征途,红军几乎天天有战斗。湘江之战是红军离开中央苏区后最为惨烈的一役。毕士悌身先士卒,用刺刀、手榴弹同敌军展开殊死搏斗,干部团激战数日,打退了敌军数次进攻,终于掩护中共中央及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简称中革军委)领导机关安全渡过湘江。
  1935年2月,二克遵义之战打响,毕士悌同干部团指战员在“开展战局的关键”时节,一天强行军60公里,夺占娄山关,保障中央红军取得长征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
  1935年4月底,中央决定从滇北强渡金沙江,周恩来、刘伯承亲自到干部团作指示,要求干部团一定要在5月1日前完成奇袭占领皎平渡这一具有战略意义的任务。毕士悌亲自率领前卫连一昼夜强行军180余里,在守渡口的敌军还在酣睡的时候,如同神兵天降一般到达了目的地,不费一枪一弹、不损一兵一将便占领了渡口并缴获了船只。为保护渡口安全,第二天清晨,毕士悌又受命率领军委干部团前卫营强行军40里,执行夺取通安州这一十分艰巨的重大任务。身为军委干部团参谋长的毕士悌,亲自带领侦察排,冲杀在前卫营的最前面。在他的带领下,红军勇士们奋勇杀敌,以伤亡12人的代价击溃敌一个团,俘敌数百,有效地巩固了皎平渡渡口,保障了整个中央红军北渡金沙江任务的胜利完成。由于表现突出,中央军委通令嘉奖干部团,由此干部团声威大震。
  1935年9月,毕士悌随红一方面军主力长征到达陕北后,任红十五军团第七十五师参谋长,之后便率领部队参与了直罗镇战役,为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奠基西北作出了重要贡献。
  1936年1月,为扩大和发展革命根据地,中央军委决定红军离开陕北开始东征,主力红军东渡黄河。2月20日晚,毕士悌亲自率领第七十五师第二二三团一营渡河先遣支队,乘坐5只小木船,顺着小河汊划入黄河实行偷渡。小船在前进过程中被敌人发现,敌军迅速向红军发起攻击。毕士悌当即下令:变偷渡为强渡!他一面组织先遣队员们火力反击,一面号召大家奋力划船向前急进。船到达对岸后,不到1个小时,红军就攻占了敌人的碉堡,迫使守敌1个连投降。为了保障整个部队安全渡河,毕士悌没顾得上休息,就又率领部队继续追歼残敌。就在他奋勇追击敌人的时候,一颗子弹射入了他的腹部,毕士悌身受重伤,倒在了黄河岸边。当战士们纷纷围上来时,毕士悌强忍伤痛,一再催促大家不要耽搁时间,一定要消灭敌人。即使在昏迷之中,他也在喃喃自语: “前方情况如何?毛主席过河了没有?”当得知大部队都胜利地渡过黄河之后,毕士悌的脸上露出了微笑。
  1936年2月22日,毕士悌终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为中国的革命事业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编辑本段人物评价
  在两万五千里长征的铁流中,至少有30名朝鲜籍的干部和战士与中国红军并肩征战,军委干部团的参谋长毕士悌便是他们中间的杰出代表。

毕士悌参谋长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有勇有谋,冲锋在前打头阵,是毕士悌在战场上的鲜明个性特征。1935年4月29日,中革军委决定迅速渡过金沙江,建立根据地。毛泽东亲自下令干部团抢占皎平渡,作为红军主力北上入川的主要渡口。
目录
基本资料
个人简介
军政生涯
人物评价
编辑本段基本资料
  姓名:毕士悌
  生卒:1898年~1936年2月22日
  描述:
  国籍:朝鲜
编辑本段个人简介
  有勇有谋,冲锋在前打头阵,是毕士悌在战场上的鲜明个性特征。1935年4月29日,中革军委决定迅速渡过金沙江,建立根据地。毛泽东亲自下令干部团抢占皎平渡,作为红军主力北上入川的主要渡口。领受任务后,毕士悌参与指挥干部团化装成国民党部队,徒步急行军140公里,
   
毕士悌
在无一伤亡的情况下,按时抢占皎平渡。由于战场情况急剧变化,其他渡口的船只均被敌人烧毁,全军都须在皎平渡渡江。而通安州地势险要,居高临下,可以直接控制皎平渡,因此,军委严令:不惜一切牺牲,拿下通安州!毕士悌受命亲率干部团前卫营,担负这一重任。由于从金沙江边到通安州,只有一条很陡很窄的山间小路,盘旋在悬崖峭壁的半山腰上。敌人占据有利地形,边射击边从山顶往下滚石头。毕士悌冒着枪林弹雨,冲杀在前。他身先士卒,机警地贴着绝壁,巧妙利用敌人的射击死角躲闪跃进。紧随其后的红军战士,模仿他的战术动作,一举攻占了敌人扼守的火焰山隘口,继而乘胜直奔通安州,最终以极小的代价夺取了通安州,使大部队顺利渡过金沙江。
  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红军干部团被改编成红军学校特科团,毕士悌继续任参谋长。当张国焘公开分裂红军,强令红军学校原四方面军学员南下时,毕士悌带领原干部团的干部坚持北上。在毛泽东的直接领导下,毕士悌参与指挥所属部队,踏过岷山千里雪,突破天险腊子口,攻克哈达铺,穿越渭河封锁线,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吴起镇。
  1936年2月22日,毕士悌在率部东渡黄河、挺进抗日前线的战斗中,将最后一滴热血洒在黄河岸旁。
编辑本段军政生涯
  1921年6月,毕士悌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第十六期,专修炮科专业,至1924年初毕业后,即辗转奔向中国革命中心――广州,经驻粤朝鲜革命者推荐,考入黄埔军校,在这里,听孙中山演讲,得周恩来指点,毕士悌转而信仰共产主义,1925年夏他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跟随叶挺独立团,在北伐战争中屡建奇功。
  1927年至1930年,毕士悌曾先后在苏联中山大学和莫斯科步兵学校学习。1932年7月,奉命进入中央苏区,曾任红一军团参谋长和工农红军学校总教官。
  长征开始后,毕士悌任军委干部团参谋长。干部团的主要任务是保卫中央领导同志的安全,并负责储备、培训和为部队输送干部。毕士悌所部不但要时刻准备打仗,而且打的还是硬仗、恶仗。
  万里征途,红军几乎天天有战斗。湘江之战是红军离开中央苏区后最为惨烈的一役。毕士悌身先士卒,用刺刀、手榴弹同敌军展开殊死搏斗,干部团激战数日,打退了敌军数次进攻,终于掩护中共中央及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简称中革军委)领导机关安全渡过湘江。
  1935年2月,二克遵义之战打响,毕士悌同干部团指战员在“开展战局的关键”时节,一天强行军60公里,夺占娄山关,保障中央红军取得长征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
  1935年4月底,中央决定从滇北强渡金沙江,周恩来、刘伯承亲自到干部团作指示,要求干部团一定要在5月1日前完成奇袭占领皎平渡这一具有战略意义的任务。毕士悌亲自率领前卫连一昼夜强行军180余里,在守渡口的敌军还在酣睡的时候,如同神兵天降一般到达了目的地,不费一枪一弹、不损一兵一将便占领了渡口并缴获了船只。为保护渡口安全,第二天清晨,毕士悌又受命率领军委干部团前卫营强行军40里,执行夺取通安州这一十分艰巨的重大任务。身为军委干部团参谋长的毕士悌,亲自带领侦察排,冲杀在前卫营的最前面。在他的带领下,红军勇士们奋勇杀敌,以伤亡12人的代价击溃敌一个团,俘敌数百,有效地巩固了皎平渡渡口,保障了整个中央红军北渡金沙江任务的胜利完成。由于表现突出,中央军委通令嘉奖干部团,由此干部团声威大震。
  1935年9月,毕士悌随红一方面军主力长征到达陕北后,任红十五军团第七十五师参谋长,之后便率领部队参与了直罗镇战役,为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奠基西北作出了重要贡献。
  1936年1月,为扩大和发展革命根据地,中央军委决定红军离开陕北开始东征,主力红军东渡黄河。2月20日晚,毕士悌亲自率领第七十五师第二二三团一营渡河先遣支队,乘坐5只小木船,顺着小河汊划入黄河实行偷渡。小船在前进过程中被敌人发现,敌军迅速向红军发起攻击。毕士悌当即下令:变偷渡为强渡!他一面组织先遣队员们火力反击,一面号召大家奋力划船向前急进。船到达对岸后,不到1个小时,红军就攻占了敌人的碉堡,迫使守敌1个连投降。为了保障整个部队安全渡河,毕士悌没顾得上休息,就又率领部队继续追歼残敌。就在他奋勇追击敌人的时候,一颗子弹射入了他的腹部,毕士悌身受重伤,倒在了黄河岸边。当战士们纷纷围上来时,毕士悌强忍伤痛,一再催促大家不要耽搁时间,一定要消灭敌人。即使在昏迷之中,他也在喃喃自语: “前方情况如何?毛主席过河了没有?”当得知大部队都胜利地渡过黄河之后,毕士悌的脸上露出了微笑。
  1936年2月22日,毕士悌终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为中国的革命事业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编辑本段人物评价
  在两万五千里长征的铁流中,至少有30名朝鲜籍的干部和战士与中国红军并肩征战,军委干部团的参谋长毕士悌便是他们中间的杰出代表。

哦,排名靠前。听说过此人,了解不多,由此看此人死的太可惜了。当时在战争中如果不死的话后来一定,,,。
参加长征的红军中至少有30名朝鲜籍干部和战士,毕士悌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毕士悌,原名金勋,1898年生于朝鲜平安北道,是红军东征中牺牲的唯一一位外籍将领,时任红15军团75师参谋长,年仅38岁。 毕士悌在中学时,就是当时学生运动中有影响的人物之一,后因引起了日本占领当局的注意,遂秘密前往中国。毕士悌到中国后,曾在云南讲武堂学习,任过黄埔军校教官,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调到叶挺独立团任第三营营长。1927年,党组织派毕士悌到苏联学习,进一步增强了他的政治和军事素质。 1930年夏,毕士悌回国,前往中共满洲省委工作,协助吉林磐石县委创立了磐石工农义勇军,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的诞生打下基础。1932年7月,毕士悌被派往中央苏区工作,先后任红军第23军军长、红一军团参谋长等职。1934年1月,毕士悌作为红军中少有的外籍高级将领,光荣出席了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并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 1934年10月,红军开始长征,毕士悌任干部团参谋长,表现出了优秀的军事才能。在夺取通安镇的战斗中,干部团以牺牲4人、伤8人的代价,消灭了数百敌人,仅俘虏的就有600余人,其中还有一个团长。到达陕甘根据地后,毕士悌被调入红15军团75师任参谋长。在直罗镇战役中,敌师长牛元峰趁黑夜率残部逃跑时,毕士悌等奉命率75师指战员,一气追了25里,消灭了残敌一个营,并活捉牛元峰。 1936年2月,中央决定红一方面军以抗日先锋军的名义东征。军委决定毕士悌率领75师223团第1营为先锋营。20日夜,先锋营在山西石楼贺家坳地段渡河,但渡船还未到达对岸,就被敌人发现。毕士悌果断下令强渡,全营战士在毕士悌指挥下,一边划船疾进,一边还击敌人,登岸后立即向敌人展开了进攻。为了保证整个军团安全渡河,毕士悌又率部奋勇追敌,战斗中不幸腹部中弹。他不顾自己的伤势,告诉战友:“你们不要管我,赶快继续前进。”后来在昏迷中,他仍不停地喃喃自语:“前方情况如何?毛主席过河没有?”由于伤势过重,毕士悌英勇牺牲了,这位朝鲜籍的英雄把他最后的脚印留在了中国的黄河岸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