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科技沙龙:科学家决策国家技术,妥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22:24:51
科学家是人类社会的宝贵财富,对科学水平落后的中国来说,更是可贵的稀有资源,尊重科学家,充分发挥科学家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是中国现代化的重要条件之一。科学家有一定的技术预测能力,吸收一定数量的科学家参加国家技术决策咨询是必要的,但以科学家为主体,左右技术发展则是值得研究的。
<P>  <B>一、科学家“越位”</B>

  ■ “技术优先、科学随后”是一般规律

  一个企业、一个国家对技术和科学的需求总是由近及远、由浅层次到深层次。“技术优先,科学随后”是世界各国技术和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技术和科学相比,无疑是发展的重点。杨振宁教授指出,美国的“<B>工业发展开始于19世纪,发展研究开始于1900年,原理的研究开始于1950年</B>”,“<B>先实际后原理,先短、中期后长期,是由经济规律决定的,绝对不是偶然的</B>”。“不是科学,而是技术和创新使美国经济腾飞”(罗伯特·布德瑞,1999)。“同样的经济规律支配了日本的科技发展”,(杨振宁,1982)对技术落后的中国来说更应如此。

  目前,我国生产技术水平比发达国家落后10~25年,各行各业发展的关键技术依赖引进,受制于人。如信息通信产业的操作系统、CPU;机床行业的高级数控;轿车行业的设计和发动机;造船行业的低速柴油机、通信导航系统和自动化机舱等等都依赖引进。造船技术水平比日本落后15年,管理水平落后18年,信息化水平落后19年。(徐学光,1999)从总体来看,我国处在世界主流经济的边缘、国际分工的外围和产业链的下游,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小。以IT产业为例,发达国家掌握核心技术,获取70%的利润,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掌握制造技术,获取20%的利润,中国组装生产,获取10%的利润,(吕政,2002)处在“外国人赚大钱,中国人混饭吃”的境地。几十年的实践证明,<B>产业技术落后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改变产业技术的落后面貌是我国技术发展的根本任务和当务之急</B>。

  ■ 科学家“越位”与企业技术专家“缺位”并存</P>
<P>  谁应成为判断和决定技术发展方向的主体?是根据科学家的判断和需要发展技术,还是根据企业家和企业技术专家的判断和需要发展技术?是根据技术水平高低发展技术,还是按市场和产业需要发展技术?几十年来,我国技术发展的主流是前者,不是后者。与美国“工业界在选择研究方向上起主导作用”相反。

  我国技术发展规划、计划、重大技术项目的选择、重大技术设施的建设和评价等等历来是科学家的天下,企业家、企业技术专家很少有发言权。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2000名左右的专家中,来自企业的只有1%左右。国家如此,地方也大体如此,如某特大城市1996~2003年的科技计划立项评估专家2469人,企业专家仅占9.3%。

  中国的现实是,无论是科学家还是管理机构,似乎都认同这样一条规矩:科学家即权威,大科学家即大权威。在几乎所有的科技决策过程中,必然有众多大科学家“指点江山”。他们的结论往往不只是作为最终决策的依据之一,而是决策的唯一依据,甚至就是在进行决策。

  ■ 后果:科学研究与技术应用严重脱节

  <B>这样的技术决策咨询专家结构必然导致技术投入向科学家倾斜,向高校和科研院所倾斜,偏离经济发展轨道</B>。2002年,我国财政科技拨款共688亿元,其中独立科研院所498亿元,占72.4%;高校137亿元,占19.9%;企业53亿元,仅占7.7%。独立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科学家是我国的科研主体。他们的偏好是学术水平,填补空白,追求在国内外学术界的地位,对科学家来说这无可厚非,但作为国家技术投入就值得研究了。

  国家实行“出成果、出人才”的科研方针,科学家“先研究技术,后找市场”,与企业“出产品、出效益”,“先研究市场,后研究技术”的方针背道而驰,生产了大量不能发芽的技术种子。

  如我国高技术研究计划,15年来投资几百亿元,产出是47900篇论文,1658件专利,论文很多,专利很少,产品更少。目前,我国每年3万项左右科技成果中,规模(年销售收入10亿元)转化率不到1‰,浪费了大量的科研资源。其结果是“卫星上天与马桶漏水”并存,少量尖端技术,如神州五号载人飞船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而量大面广的生产技术却很落后,使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很差。经济增长成本高出世界平均水平25%以上,生产同一单位产值,消耗是日本的8倍,美国的4倍,印度的2.5倍(韩保江,2004)。更重要的是,产业技术空心化,影响经济安全,使中国成为发达国家经济技术附庸的可能性严重地摆在我们面前。

  <B>二、症结在政府 </B>

  科学家不太熟悉市场,不太了解产业发展技术需求,不能急产业所急,想产业所想,是他们的工作性质和专业局限造成的。政府依靠他们,用非所长,是政府的责任。根源在于国家建立了不管经济发展的科学与技术主管部门,笼统地讲,他们的职责是要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科学与技术支撑,但实际上却并不具体承担产业技术发展任务。没有评价与考核,几乎没有具体约束,因而,往往游离于经济建设主战场之外,所谓科技与经济两张皮,(准确地说,是技术与经济两张皮,因为科学与经济两张皮天经地义)首先是国家的技术管理职能“错位”造成的。

  另一方面,政府科学与技术主管部门的许多领导人是来自科研院所的科学家,他们对科学家的熟悉、了解程度远远超过企业家和企业工程技术专家。更重要的是他们与科学家有共同语言,有共同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有追求技术高、精、尖的偏好,往往认为企业工程技术专家水平较低,缺少研发能力,自觉不自觉地使我国的科技政策和投资、奖励以科学家为主要的服务对象,有利于科学家,不利于技术专家。

  ■ 后果</P>
<P>  之一:我国重理论,轻实践的文化传统得到强化

  <B>科学家的社会地位和待遇很高,企业工程技术专家的社会地位和待遇很低,与“美国的发明家和实际革新家比科学家获得了更高的地位和声望”(纳特·C·罗伯逊,1977)相反。由此造成了严重的的社会后果:科技人员乐意到高校和科研院所工作,不愿到创造社会财富的企业工作。美国70%左右的博士在企业工作,我国仅5%左右。</B>

  之二:形成政府——科学家联盟

  科学家是我国科技发展政策、投资和奖励的受益者,因而对科学与技术主管部门的咨询工作一呼百应,热情很高;科学与技术主管部门则感到工作得心应手、轻车熟路,科学技术主管部门与科学家之间不自觉的、在一定程度上结成了松散的利益共同体,互相信任,互相依赖。政府管理部门认为自己依靠大批科学家决策,既是民主的,又是科学的;科学家则常常名利双收,既很荣耀,又可使国家技术决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自己的偏好。

  比如,在制定“十五”863计划时,数千名国内一流的科学家为了挤身于评审专家行列,宁可舍弃参与课题研究的资格,这种现象无论怎么解释都不能说是正常的。实际上,大家心照不宣的一个基本结论就是,这些要求参加评审的专家代表着他们身后某个地方、机构或研究团队的利益。科技计划评审和决策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也正是这些专家学者们平衡利益的过程!至于最终能不能出成果、出人才,尤其是出产品,出效益与评审专家几乎毫无干系,他们不必为此承担责任。

  因而,使计划经济时期仿效苏联形成的脱离经济、脱离市场的错误的技术发展路线继续贯彻执行。中国政府不是实行科学的政府——产业技术战略,而是形成政府——科学家联盟,从根本上背离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技术发展的规律。

  ■ 企业应是技术发展的主要承载者和主体

  技术发展的主要领导者是企业家,技术突破的主要载体是企业工程技术专家,没有企业家队伍的崛起和觉醒,没有企业工程技术专家的发明创造,中国的现代化是很难想象的。

  技术创新的鼻祖熊彼特指出,企业家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家出于竞争需要和对利润的追求,重视企业研发,企业研发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是技术发展、技术创新和科教兴国的基本规律。

  在这个规律的作用下,技术与科学发展有一系列特点:企业为主,政府为辅;技术优先,科学随后;企业研究技术,大学研究科学;大企业支撑大科研,大科研支撑大企业;20%的大企业研发对技术进步的贡献率为80%;企业是技术转移的主体等等。

  技术研发企业化是企业家对研发制度的重大创新。中国经济转轨,决定了科技转轨,科研主体从独立科研院所向企业的战略转变,决定了国家科技管理从以独立科研院所为主体向企业的战略转变,只有遵循市场经济技术与科学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才能事半功倍,否则,在计划经济的科技轨道上滑行,只能进一步扩大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

  客观地说,解放以来,我国的科学与技术取得了不小的成就,纵向比,成绩很大,但横向比,差距很大,面对我国产业技术落后的现实,国人心焦。美国30年技术世界第一,50年科学世界第一,日本和韩国20多年技术世界先进,局部领先,中国赶了50多年,还差一二十年,而且遥遥无期,看不到尽头。

  <B>三、出路在于改革</B>

  何去何从?是继续执行脱离经济、脱离市场的错误的技术发展路线,还是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技术发展路线?是引进、引进、再引进,成为发达国家的经济技术附庸,还是在关键产业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掌握国家经济命脉?答案是明确的。

  解决三个关键问题:一是实行产业技术发展优先的方针,建立以产业技术为核心的研发体系,形成科研院所、高校与产业、企业互动的国家技术研发网络;二是确立企业研发的主体地位;三是实行有效的政府——产业技术战略。我国迫切需要政府和产业界合作,加快产业技术发展。只有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大企业为主导的产业技术研发体系,才能进入企业研发的新时代。这是21世纪中国振兴的重大的经济和科技工程,只有国家层面的科学的顶层设计和改革,才能担此重任。

  <B>1、重组国家科技管理职能,建立国家产业技术发展局</B>

  目前,我国的科研主体已发生重大转变,迫切要求科技上层建筑的战略转变,只有建立国家产业技术发展局,聚焦于对经济发展起关键作用的产业技术,才能更好地贴近产业、贴近市场,满足产业和市场发展的技术需求。在我国技术落后、经济落后的现阶段,运用国家权力推动产业技术进步,是十分迫切、十分必要的,也是完全可能的。

  事实上,发达国家基本上都是由经济部门推动产业技术进步的。发达国家的科技管理一是以美国为代表,科技投入由国防和各产业部直接管理;二是大多数国家,如英国、日本等以经济综合管理部为主管理科技,基础研究则放在教育部门,合称教研部;从总体上看,两者科技管理都比我国有效。

  我国是大国、穷国,长期面临“小科技与大经济”的矛盾,我们必须十分注重投资效率和效益,把有限的资金投向最能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技术上。目前,国家科技管理政出多门,计划繁杂,资金分散,大大提高政府科技领导能力的课题紧迫地、严重地摆在我们面前。实践证明经济部门抓科技比科技部门抓科技实在,效果好。

  因此,建立国家产业技术发展局是十分必要的。国家产业技术发展局的组建原则和主要工作内容是:隶属发改委,从经济发展战略需要出发发展关键技术,普遍采用招投标制;按产业设电子信息、机械、化医、轻纺等技术司,由熟悉行业技术发展趋势和需求的技术专家、投资专家组成;实行应用研究、发展研究、技术引进、消化吸收、技术攻关、技术推广一条龙服务;实行关键技术计划指导,一般技术市场调节的技术发展方针;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整合技术资源的政策和措施;实行以行业和企业工程技术专家为主,吸收一定数量科学家参加的技术决策咨询机制;建立产业部、行业协会、大企业及专门信息研究机构组成的技术和科学信息网络;组建产业技术与科学发展研究会等等。

  <B>2、把支持企业研发作为全国科技工作的重点,大力促进企业技术中心发展</B>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研发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企业技术基础薄弱,技术积累甚少,加上国企体制不顺,困难重重。发达国家的企业实验室达到今天的水平和规模,是在市场经济漫长的发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历经百年。而我国企业技术中心起步于世界市场经济已很成熟、非常发达的全球化阶段。如果仅凭“看不见的手”,让其自然成长,对我国参与世界经济竞争十分不利,代价太大,因此,要通过国家政策和投入,体现国家意志,在总体上实现市场和计划对企业技术中心的合力干预,使其尽快成长。建议由中央主持召开《全国企业技术中心大会》,颁布《加快企业技术中心发展的决定》。

  <B>3、国家财政科技(民口)投入60%应投入企业</B></P>
<P>  通过大项目、大投入,把突破产业技术瓶颈与培育企业技术中心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市场驱动,以企业为龙头和核心的产学研机制。

  今后,国家工程中心要尽可能建在大企业。还可仿效美国,在华为、海尔、联想等一些有条件的大企业建立国家技术中心,国家投资,企业运营管理。

  4、修改现行科技法律、法规与奖励办法对现行科技法律、法规与奖励办法进行一次全面清理和修改,突出企业主体地位,使企业成为主要的服务对象。

  5、大力提高企业工程技术专家的社会地位和待遇

  党、人大、政协、工程院、科技等机构要大力吸收企业工程技术专家,让他们在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创造科技人员流向企业,一流人才流向一流企业的经济社会环境。

  6、设立国家产业技术发展基金会

  国家产业技术发展基金会面向全国,企业申请、专家评审、择优支持。

  7、树立一系列新的科研观念

  ·<B>发达国家都是靠企业研发现代化的,无一例外。没有强大的企业研发,就没有企业和国家的现代化。
</B>
  ·2002年全国23096个大中型企业购买科研院所和高校的技术42.9亿元,仅占企业技术研发经费支出的3.7%,高校和独立院所不可能为现代化提供主要的技术支撑,王选是特例,不是惯例。世界上没有依靠高校和独立科研院所现代化的先例。

  ·技术企业化,企业技术化是发达国家的共同特点,也是中国的必然选择。

  ·大企业支撑大科研,大科研支撑大企业,20%的大企业研发对技术进步的贡献率为80%。

  例如:华为对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超过1000所大学和科研院所。每年几十亿(2003年31.8亿)投资,10000人专注于通讯市场技术和产品研发,持之以恒,硕果累累。目前已开始向世界主流市场——美国,主流产品——通讯设备发起冲击,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是中国的希望。华为技术中心是华为的核心资源,也是国家的宝贵财富。美国正是凭借私营大企业实验室雄厚的技术实力称霸世界。
</P>
<P>
  总之,<B>科学家在我国技术决策咨询上“越位”,企业工程技术专家“缺位”是政府技术管理职能“错位”造成的</B>,是导致我国新型研发体系发育缓慢,产业技术落后的基本原因之一,必须进行一系列改革和调整,各归其位,惟如此,才能使中国走上技术发展的健康道路,促进现代化建设。</P>科学家是人类社会的宝贵财富,对科学水平落后的中国来说,更是可贵的稀有资源,尊重科学家,充分发挥科学家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是中国现代化的重要条件之一。科学家有一定的技术预测能力,吸收一定数量的科学家参加国家技术决策咨询是必要的,但以科学家为主体,左右技术发展则是值得研究的。
<P>  <B>一、科学家“越位”</B>

  ■ “技术优先、科学随后”是一般规律

  一个企业、一个国家对技术和科学的需求总是由近及远、由浅层次到深层次。“技术优先,科学随后”是世界各国技术和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技术和科学相比,无疑是发展的重点。杨振宁教授指出,美国的“<B>工业发展开始于19世纪,发展研究开始于1900年,原理的研究开始于1950年</B>”,“<B>先实际后原理,先短、中期后长期,是由经济规律决定的,绝对不是偶然的</B>”。“不是科学,而是技术和创新使美国经济腾飞”(罗伯特·布德瑞,1999)。“同样的经济规律支配了日本的科技发展”,(杨振宁,1982)对技术落后的中国来说更应如此。

  目前,我国生产技术水平比发达国家落后10~25年,各行各业发展的关键技术依赖引进,受制于人。如信息通信产业的操作系统、CPU;机床行业的高级数控;轿车行业的设计和发动机;造船行业的低速柴油机、通信导航系统和自动化机舱等等都依赖引进。造船技术水平比日本落后15年,管理水平落后18年,信息化水平落后19年。(徐学光,1999)从总体来看,我国处在世界主流经济的边缘、国际分工的外围和产业链的下游,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小。以IT产业为例,发达国家掌握核心技术,获取70%的利润,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掌握制造技术,获取20%的利润,中国组装生产,获取10%的利润,(吕政,2002)处在“外国人赚大钱,中国人混饭吃”的境地。几十年的实践证明,<B>产业技术落后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改变产业技术的落后面貌是我国技术发展的根本任务和当务之急</B>。

  ■ 科学家“越位”与企业技术专家“缺位”并存</P>
<P>  谁应成为判断和决定技术发展方向的主体?是根据科学家的判断和需要发展技术,还是根据企业家和企业技术专家的判断和需要发展技术?是根据技术水平高低发展技术,还是按市场和产业需要发展技术?几十年来,我国技术发展的主流是前者,不是后者。与美国“工业界在选择研究方向上起主导作用”相反。

  我国技术发展规划、计划、重大技术项目的选择、重大技术设施的建设和评价等等历来是科学家的天下,企业家、企业技术专家很少有发言权。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2000名左右的专家中,来自企业的只有1%左右。国家如此,地方也大体如此,如某特大城市1996~2003年的科技计划立项评估专家2469人,企业专家仅占9.3%。

  中国的现实是,无论是科学家还是管理机构,似乎都认同这样一条规矩:科学家即权威,大科学家即大权威。在几乎所有的科技决策过程中,必然有众多大科学家“指点江山”。他们的结论往往不只是作为最终决策的依据之一,而是决策的唯一依据,甚至就是在进行决策。

  ■ 后果:科学研究与技术应用严重脱节

  <B>这样的技术决策咨询专家结构必然导致技术投入向科学家倾斜,向高校和科研院所倾斜,偏离经济发展轨道</B>。2002年,我国财政科技拨款共688亿元,其中独立科研院所498亿元,占72.4%;高校137亿元,占19.9%;企业53亿元,仅占7.7%。独立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科学家是我国的科研主体。他们的偏好是学术水平,填补空白,追求在国内外学术界的地位,对科学家来说这无可厚非,但作为国家技术投入就值得研究了。

  国家实行“出成果、出人才”的科研方针,科学家“先研究技术,后找市场”,与企业“出产品、出效益”,“先研究市场,后研究技术”的方针背道而驰,生产了大量不能发芽的技术种子。

  如我国高技术研究计划,15年来投资几百亿元,产出是47900篇论文,1658件专利,论文很多,专利很少,产品更少。目前,我国每年3万项左右科技成果中,规模(年销售收入10亿元)转化率不到1‰,浪费了大量的科研资源。其结果是“卫星上天与马桶漏水”并存,少量尖端技术,如神州五号载人飞船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而量大面广的生产技术却很落后,使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很差。经济增长成本高出世界平均水平25%以上,生产同一单位产值,消耗是日本的8倍,美国的4倍,印度的2.5倍(韩保江,2004)。更重要的是,产业技术空心化,影响经济安全,使中国成为发达国家经济技术附庸的可能性严重地摆在我们面前。

  <B>二、症结在政府 </B>

  科学家不太熟悉市场,不太了解产业发展技术需求,不能急产业所急,想产业所想,是他们的工作性质和专业局限造成的。政府依靠他们,用非所长,是政府的责任。根源在于国家建立了不管经济发展的科学与技术主管部门,笼统地讲,他们的职责是要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科学与技术支撑,但实际上却并不具体承担产业技术发展任务。没有评价与考核,几乎没有具体约束,因而,往往游离于经济建设主战场之外,所谓科技与经济两张皮,(准确地说,是技术与经济两张皮,因为科学与经济两张皮天经地义)首先是国家的技术管理职能“错位”造成的。

  另一方面,政府科学与技术主管部门的许多领导人是来自科研院所的科学家,他们对科学家的熟悉、了解程度远远超过企业家和企业工程技术专家。更重要的是他们与科学家有共同语言,有共同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有追求技术高、精、尖的偏好,往往认为企业工程技术专家水平较低,缺少研发能力,自觉不自觉地使我国的科技政策和投资、奖励以科学家为主要的服务对象,有利于科学家,不利于技术专家。

  ■ 后果</P>
<P>  之一:我国重理论,轻实践的文化传统得到强化

  <B>科学家的社会地位和待遇很高,企业工程技术专家的社会地位和待遇很低,与“美国的发明家和实际革新家比科学家获得了更高的地位和声望”(纳特·C·罗伯逊,1977)相反。由此造成了严重的的社会后果:科技人员乐意到高校和科研院所工作,不愿到创造社会财富的企业工作。美国70%左右的博士在企业工作,我国仅5%左右。</B>

  之二:形成政府——科学家联盟

  科学家是我国科技发展政策、投资和奖励的受益者,因而对科学与技术主管部门的咨询工作一呼百应,热情很高;科学与技术主管部门则感到工作得心应手、轻车熟路,科学技术主管部门与科学家之间不自觉的、在一定程度上结成了松散的利益共同体,互相信任,互相依赖。政府管理部门认为自己依靠大批科学家决策,既是民主的,又是科学的;科学家则常常名利双收,既很荣耀,又可使国家技术决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自己的偏好。

  比如,在制定“十五”863计划时,数千名国内一流的科学家为了挤身于评审专家行列,宁可舍弃参与课题研究的资格,这种现象无论怎么解释都不能说是正常的。实际上,大家心照不宣的一个基本结论就是,这些要求参加评审的专家代表着他们身后某个地方、机构或研究团队的利益。科技计划评审和决策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也正是这些专家学者们平衡利益的过程!至于最终能不能出成果、出人才,尤其是出产品,出效益与评审专家几乎毫无干系,他们不必为此承担责任。

  因而,使计划经济时期仿效苏联形成的脱离经济、脱离市场的错误的技术发展路线继续贯彻执行。中国政府不是实行科学的政府——产业技术战略,而是形成政府——科学家联盟,从根本上背离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技术发展的规律。

  ■ 企业应是技术发展的主要承载者和主体

  技术发展的主要领导者是企业家,技术突破的主要载体是企业工程技术专家,没有企业家队伍的崛起和觉醒,没有企业工程技术专家的发明创造,中国的现代化是很难想象的。

  技术创新的鼻祖熊彼特指出,企业家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家出于竞争需要和对利润的追求,重视企业研发,企业研发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是技术发展、技术创新和科教兴国的基本规律。

  在这个规律的作用下,技术与科学发展有一系列特点:企业为主,政府为辅;技术优先,科学随后;企业研究技术,大学研究科学;大企业支撑大科研,大科研支撑大企业;20%的大企业研发对技术进步的贡献率为80%;企业是技术转移的主体等等。

  技术研发企业化是企业家对研发制度的重大创新。中国经济转轨,决定了科技转轨,科研主体从独立科研院所向企业的战略转变,决定了国家科技管理从以独立科研院所为主体向企业的战略转变,只有遵循市场经济技术与科学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才能事半功倍,否则,在计划经济的科技轨道上滑行,只能进一步扩大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

  客观地说,解放以来,我国的科学与技术取得了不小的成就,纵向比,成绩很大,但横向比,差距很大,面对我国产业技术落后的现实,国人心焦。美国30年技术世界第一,50年科学世界第一,日本和韩国20多年技术世界先进,局部领先,中国赶了50多年,还差一二十年,而且遥遥无期,看不到尽头。

  <B>三、出路在于改革</B>

  何去何从?是继续执行脱离经济、脱离市场的错误的技术发展路线,还是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技术发展路线?是引进、引进、再引进,成为发达国家的经济技术附庸,还是在关键产业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掌握国家经济命脉?答案是明确的。

  解决三个关键问题:一是实行产业技术发展优先的方针,建立以产业技术为核心的研发体系,形成科研院所、高校与产业、企业互动的国家技术研发网络;二是确立企业研发的主体地位;三是实行有效的政府——产业技术战略。我国迫切需要政府和产业界合作,加快产业技术发展。只有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大企业为主导的产业技术研发体系,才能进入企业研发的新时代。这是21世纪中国振兴的重大的经济和科技工程,只有国家层面的科学的顶层设计和改革,才能担此重任。

  <B>1、重组国家科技管理职能,建立国家产业技术发展局</B>

  目前,我国的科研主体已发生重大转变,迫切要求科技上层建筑的战略转变,只有建立国家产业技术发展局,聚焦于对经济发展起关键作用的产业技术,才能更好地贴近产业、贴近市场,满足产业和市场发展的技术需求。在我国技术落后、经济落后的现阶段,运用国家权力推动产业技术进步,是十分迫切、十分必要的,也是完全可能的。

  事实上,发达国家基本上都是由经济部门推动产业技术进步的。发达国家的科技管理一是以美国为代表,科技投入由国防和各产业部直接管理;二是大多数国家,如英国、日本等以经济综合管理部为主管理科技,基础研究则放在教育部门,合称教研部;从总体上看,两者科技管理都比我国有效。

  我国是大国、穷国,长期面临“小科技与大经济”的矛盾,我们必须十分注重投资效率和效益,把有限的资金投向最能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技术上。目前,国家科技管理政出多门,计划繁杂,资金分散,大大提高政府科技领导能力的课题紧迫地、严重地摆在我们面前。实践证明经济部门抓科技比科技部门抓科技实在,效果好。

  因此,建立国家产业技术发展局是十分必要的。国家产业技术发展局的组建原则和主要工作内容是:隶属发改委,从经济发展战略需要出发发展关键技术,普遍采用招投标制;按产业设电子信息、机械、化医、轻纺等技术司,由熟悉行业技术发展趋势和需求的技术专家、投资专家组成;实行应用研究、发展研究、技术引进、消化吸收、技术攻关、技术推广一条龙服务;实行关键技术计划指导,一般技术市场调节的技术发展方针;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整合技术资源的政策和措施;实行以行业和企业工程技术专家为主,吸收一定数量科学家参加的技术决策咨询机制;建立产业部、行业协会、大企业及专门信息研究机构组成的技术和科学信息网络;组建产业技术与科学发展研究会等等。

  <B>2、把支持企业研发作为全国科技工作的重点,大力促进企业技术中心发展</B>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研发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企业技术基础薄弱,技术积累甚少,加上国企体制不顺,困难重重。发达国家的企业实验室达到今天的水平和规模,是在市场经济漫长的发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历经百年。而我国企业技术中心起步于世界市场经济已很成熟、非常发达的全球化阶段。如果仅凭“看不见的手”,让其自然成长,对我国参与世界经济竞争十分不利,代价太大,因此,要通过国家政策和投入,体现国家意志,在总体上实现市场和计划对企业技术中心的合力干预,使其尽快成长。建议由中央主持召开《全国企业技术中心大会》,颁布《加快企业技术中心发展的决定》。

  <B>3、国家财政科技(民口)投入60%应投入企业</B></P>
<P>  通过大项目、大投入,把突破产业技术瓶颈与培育企业技术中心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市场驱动,以企业为龙头和核心的产学研机制。

  今后,国家工程中心要尽可能建在大企业。还可仿效美国,在华为、海尔、联想等一些有条件的大企业建立国家技术中心,国家投资,企业运营管理。

  4、修改现行科技法律、法规与奖励办法对现行科技法律、法规与奖励办法进行一次全面清理和修改,突出企业主体地位,使企业成为主要的服务对象。

  5、大力提高企业工程技术专家的社会地位和待遇

  党、人大、政协、工程院、科技等机构要大力吸收企业工程技术专家,让他们在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创造科技人员流向企业,一流人才流向一流企业的经济社会环境。

  6、设立国家产业技术发展基金会

  国家产业技术发展基金会面向全国,企业申请、专家评审、择优支持。

  7、树立一系列新的科研观念

  ·<B>发达国家都是靠企业研发现代化的,无一例外。没有强大的企业研发,就没有企业和国家的现代化。
</B>
  ·2002年全国23096个大中型企业购买科研院所和高校的技术42.9亿元,仅占企业技术研发经费支出的3.7%,高校和独立院所不可能为现代化提供主要的技术支撑,王选是特例,不是惯例。世界上没有依靠高校和独立科研院所现代化的先例。

  ·技术企业化,企业技术化是发达国家的共同特点,也是中国的必然选择。

  ·大企业支撑大科研,大科研支撑大企业,20%的大企业研发对技术进步的贡献率为80%。

  例如:华为对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超过1000所大学和科研院所。每年几十亿(2003年31.8亿)投资,10000人专注于通讯市场技术和产品研发,持之以恒,硕果累累。目前已开始向世界主流市场——美国,主流产品——通讯设备发起冲击,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是中国的希望。华为技术中心是华为的核心资源,也是国家的宝贵财富。美国正是凭借私营大企业实验室雄厚的技术实力称霸世界。
</P>
<P>
  总之,<B>科学家在我国技术决策咨询上“越位”,企业工程技术专家“缺位”是政府技术管理职能“错位”造成的</B>,是导致我国新型研发体系发育缓慢,产业技术落后的基本原因之一,必须进行一系列改革和调整,各归其位,惟如此,才能使中国走上技术发展的健康道路,促进现代化建设。</P>
政府官员忙于内斗,那有时间搞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