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中国核功勋致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6:07:31
于敏
  于敏  河北省宁河县人,1926年生,男,中共党员,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49年在北京大学物理系攻读研究生并兼任助教。1951年起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从事核物理理论研究工作。1960年底开始从事核武器理论研究。1965年调入二机部第九研究院,历任理论部副主任、理论研究所副所长、所长、研究院副院长、院科技委副主任、院高级科学顾问等职。

  在氢弹原理突破中解决了核武器物理中一系列基础问题,提出了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起了关键作用。后长期领导并参加核武器的理论研究、级计,解决了大量关键性的理论问题。从70年代起,在倡导、推动若干高科技项目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1987年和1989年各获一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奖,19 85年荣获“五一劳动将章”,1987年获“全国劳动规范”称号,1992年获光华奖特等奖。

于敏
  于敏  河北省宁河县人,1926年生,男,中共党员,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49年在北京大学物理系攻读研究生并兼任助教。1951年起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从事核物理理论研究工作。1960年底开始从事核武器理论研究。1965年调入二机部第九研究院,历任理论部副主任、理论研究所副所长、所长、研究院副院长、院科技委副主任、院高级科学顾问等职。

  在氢弹原理突破中解决了核武器物理中一系列基础问题,提出了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起了关键作用。后长期领导并参加核武器的理论研究、级计,解决了大量关键性的理论问题。从70年代起,在倡导、推动若干高科技项目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1987年和1989年各获一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奖,19 85年荣获“五一劳动将章”,1987年获“全国劳动规范”称号,1992年获光华奖特等奖。



王淦昌
  王淦昌  江苏省常熟县人,1907年生,男,中共党员,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2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0年赴德国柏林大学留学,1934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曾任山东大学、浙江大学教授1950年5月以后,历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苏联杜布纳联合核子研究所副所长,二机部第九研究所副所长、第九研究院副院长,二机部副部长兼原子能研究所所长,核工业部科技委副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二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核学会第一届理事长,第三、四、五、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1998年逝世。

  核武器研制的主要科学技术领导人之一,核武器研究实验工作的开拓者。在从事核武器研制期间,指导并参加了中国原子弹、氢弹研制工作。他是原子弹冷试验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指导了中国第一次地下核试验,领导并具体组织中国第二、三次地下核试验。主持指导的爆轰物理试验、炸药工艺、近区核爆炸探测、抗电磁干扰、抗核加固技术和激光模拟核爆炸试验等都取得重要成果。1964年他与苏联著名科学家巴索夫同时独立地提出激光惯性约束核聚变的新概念。他是中国惯性约束核聚变研究的奠基者,积极促成建立了高功率激光物理联合实验室并一直指导惯性约束核聚变的研究。积极指导原子能研究所开展电子束泵浦氟化氢激光器等的研究。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邓稼先
  邓稼先  安徽省怀宁县人,1924年生,男,中共党员,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后在北京大学任教。1948年10月赴美国普渡大学物理系留学,1950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历任中国科学院控物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二机部第九研究所理论部主任、第九研究院副院长、院长,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核工业部科技委副主任等职。中共第十二届中央委员。1986年逝世。

  在原子弹、氢弹研究中,领导开展了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议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对原子弹的物理过程进行了大量模拟计算和分析,迈出了中国独立研究核武器的第一步。领导完成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得核试验的爆轰模拟试验。原子弹爆炸试验成功后,立即组织力量,探索氢弹设计原理,选定技术途径。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86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87年和1989年各获一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朱光亚
  朱光亚  湖北省武汉市人,1924年生,男,中共党员,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1946年赴美国密执安大学从事实验核物理研究工作,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后于1950年春回国。历任北京大学、东北人民大学(现吉林大学)副教授、教授,二机部原子能研究所研究员、研究室副主任,核武器研究所副所长、核武器研究院副院长,国防科委副主任,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主任,第四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首任院长、党组书记。第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中共第九届、十届中央候补委员,十一至十四届中央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现任第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

  1957年从事核反应堆的研究工作,领导设计、建成轻水零功率装置并开展了堆物理试验,跨出了我国自行设计、建造核反应堆的第一步。他是我国核武器研制的科学技术领导人,负责并领导我国原子弹、氢弹的研制工作。

  1962年主持编写了《原子弹装置科研、设计、制造与试验计划纲要及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对争取在两年内实现第一次原子弹爆炸试验的目标起了重要作用。参与组织领导我国历次原子弹、氢弹的试验,为“两弹”技术突破及其武器化工作作出了重大贡献。70年代以来参与组织秦山核电站筹建和放射性同位素应用开发研究,80年代后参与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的制定与实施以及国防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工作。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吴自良
  吴自良  浙江省浦江县人,1917年生,男,物理冶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37年毕业于天津北洋大学工学院航空工程系,后在云南垒允中央飞机厂、昆明中央机器厂设计师、工程师。1943年赴美国匹兹堡卡内基理工学院冶金系学习获理学博士学位,后任该校金属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员,1949年任锡腊丘斯大学材料系主任研究工程师。1950年底回国,1951年任北方交通大学冶金系教授,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陶瓷所(后为上海冶金所)副所长、所学术委员会主任。

  1954年领导完成了中央军委下达的抗美援朝前方需要的特种电阻丝研制任务,获得奖励。50年代,用国内富产元素锰、钼等代替短缺的铬,研制苏联40X低合金钢的代用钢取得成功,对建立中国合金钢系统起了开创作用。60年代,在困难的条件下,冶金所承担气体扩散法分离铀同位素用的“甲分离膜的制造技术”任务,与原子能所、复旦大学等单位的科研人员联合攻关,组成第十研究室,他兼任该室主任,主持这项工作。在他的领导下,经过艰苦探索和反复试验,于1964年试制成功并投入使用。1984年获国家发展奖一等奖。

陈能宽
  陈能宽  湖南省慈利县人,1923年生,男,中共党员,金属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46年唐山交通大学矿冶系毕业。1947年赴美国留学,1949年获硕士学位,1950年获美国耶鲁大学研究院物理冶金博士学位。曾任美国堆普金斯大学和威斯汀豪斯公司研究员。1955年回国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应用物理所研究员,二机第九研究所理论部主任、第九研究院副院长、院科技委主任、院高级科学顾问等职。1986年任核工业部科技委副主任,1988年兼任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

  在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及核武器的发展研制工作中,主要领导组织了核装置轰物理、炸药和装药物理化学、特殊材料及冶金、实验核物理等学科领域的研究工作。组织并参加了聚合爆轰波人工热核反应研究以及核装置球面同步起爆的方案制定和研究,在较短的时间内,攻克了技术难关,实现预期目标。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4年获国家发明奖二等奖,1985年获三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周光召
  周光召  湖南省长沙市人,1929年生,男,理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5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研究生院。1957年赴苏联莫斯科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工作。1961年回国,历任二机部第九研究院理论研究所副所长、所长,二机部九局总工程师,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所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院长。1992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会执行主席,1996年当选为中国科协主席,中共第十二届中央委员。现为第九届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被十个国家和地区的科学院聘为外籍院士。

  在粒子物理研究方面作出了贡献,世界公认他是矢量部分守恒定理的奠基人之一。60年代初开始核武器的理论研究工作,领导并参与了爆炸物理、辐射流体力学、高温高压物理、二维流体力学、中子物理等多个领域的研究工作,取得了许多具有实际价值的重要成果,为核武器的理论设计奠定了基础。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87年获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一等奖。

钱三强
  钱三强  浙江省湖州市人,1913年生,男,中共党员,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后赴法国巴黎大学居里实验室和法兰西学院原子核化学实验室从事原子核物理研究工作,获博士学位,1946年获法国科学院亨利·德巴微物理学奖金。1948年回国,历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北平研究院原子能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控物理所(后改为原子能所)所长、计划局局长、副秘书长,二机部副部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中国核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科学院特邀顾问。1992年逝世。

  中国原子能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50年代领导建成中国第一个重水型原子反应堆和第一台回旋加速器,并领导研制了一批重要仪器设备,使我国的堆物理、堆工程技术、钚化学放射生物学、放射性同位素制备、高能加速器技术、受控热核聚变等科研工作,都先后开展起来,在苏联政府停止对中国的技术援助后,一方面迅速选调一批优秀核科技专家去二机部,直接负责原子弹研制中各个环节的攻坚任务,一方面会同中国科学院有关领导人,组织联合攻关,使许多关键技术得到及时解决,为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的研制成功作出了重要贡献。早在1960年,即在原子能所组织中了物理理论与实验两个研究组开展氢弹的预研工作,为氢弹研制作了理论准备,促成了中国在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后仅两年零八个月,就研制成功了氢弹。


郭永怀
  郭永怀  山东省荣成市人,1909年生,男,中共党员,空气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学部委员。

  1935年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1940年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应用数学系留学并获硕士学位。1941年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理工学院研究可压缩流体力学,1945年获博士学位后留校任研究员,1946年起在美国康奈尔大学任副教授、教授。1957年回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二机部第九研究所副所长、第九研究院副院长等职。1968年逝世。

  在我国原子弹、氢弹的研制工作中领导和组织爆轰力学、高压物态议程、空气动力学、飞行力学、结构力学和武器环境实验科学等研究工作,解决了一系列重大问题。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程开甲
  程开甲  江苏省吴江市人,1918年生,男,中共党员,核武器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4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物理系,1946年赴英国爱丁堡大学留学、工作,1948年获博士学位后任英国皇家化学工业研究所研究员。1950年回国,历任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副教授、教授,二机部核武器研究所副所长、核武器研究院副院长,国防科工委核试验基地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基地副司令员、科技委常任委员、顾问。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顾问。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的开拓者之一,我国核武器试验事业的创始人之一。在国内第一个计算出原子弹爆炸的弹心温度和压力,其内爆机理研究解决了原子弹的关键问题,为原子弹爆炸威力、弹体结构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他创建了核试验研究所,成功地设计和主持了首次原子弹、氢弹、导弹核武器和增强型原子弹等不同方式的几十次核试验,推动了核武器设计、改进和试验技术协调发展。他是核试验总体技术的设计者,及时提出了向地下核试验方式转变的建议并在较短的时间里组织实现了大气层试验向平洞与竖井试验的转变。创立我国自己的系统核爆炸及其效应理论,为我军的核武器应用奠定了基础。开创了核爆炸的测试研究,对武器的研制及改进、效应及其防护研究起到重要作用。开创了抗核加固技术新领域并完成首次抗加试验。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彭桓武
  彭桓武  湖北省麻城市人,1915年生,男,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35年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1938年赴英国爱丁堡大学留学,从事固体物理、量子场论等理论研究,获哲学博士和科学博士学位。1945年与N·玻恩共同获得英国爱丁堡皇家学会的麦克杜加耳--布列兹班奖。1948年被选为皇家爱尔兰科学院院士。1947年回国,历任中国科学院控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二机部第九研究所副所长、第九研究院副院长等职。

  领导并参加原子弹、氢弹的原理突破和战略核武器的理论研究、设计工作。在中子物理、辐射流体力学、凝聚态物理、爆轰物理等多种学科领域取得了对实践有重要指导意义的一系列理论成果,并为中国核事业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1972年调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所长,1978-1983年任理论物理所所长。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好!支持,兄弟以后多发猛料!
王淦昌提出的激光控制核聚变理论若实现生产,人类将彻底解决能源问题应该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至死,有多少人知道??看看国猪们,靠,厚此无可厚非,何以薄彼啊???
强烈建议固顶,要不俺一天顶两遍。
[em00][em00]
[em08][em08][em08]
还有 很多没说出来的人啊!
核大姐这个称号有多少人知道!一群将青春,梦想,未来全部献给祖国的人啊!
她们到现在还是孤单一人啊!
还有清华有2界的xx系毕业生全部消失了N久他们都全部是………………
大家也应该记得他们啊!
敬礼!!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6-3 18:44:00编辑过]
好!致敬!!
支持
致敬!!!
强烈建议固顶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6-8 11:29:08编辑过]
英雄
向他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