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工程师王小勇:卫星光学遥感将向三高方向发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1:58:50
黑框大眼镜后面,闪烁着王小勇沉着、睿智的眼神。采访时爽朗的笑声和平易近人的话语,让记者如沐春风。

王小勇是吉林长春人,开朗率直的性格透露着东北汉子的本色,思路开阔、条理分明的谈风彰显着航天人特有的工作作风。在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里,王小勇被大家称为“攻关专家”,因为不论遇到怎样的难题,王小勇都能创新思路,寻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使问题迎刃而解。

“我其实个性挺强的,认准的事都要坚持去做。”说这话的时候,王小勇有些内敛,但旋即又变得兴奋,“好在我们所长和其他所领导都是对人信任、敢于放手的人,我作的技术决策,他们都能完全支持。正是因为有着宽松的环境,我们科研人员的创新思维才尤为活跃,型号系列产品的更新换代与技术升级才会顺利实现。”

这样的信任和氛围,使王小勇这位“攻关专家”在自己的创新道路上,走得顺畅而充满张力。

成长

王小勇的父亲是大学老师,母亲是中学老师。“他们都在各自的岗位上成绩优秀,做事严格。他们的严格赢得了学生的尊敬,每年节假日,我家都有许多学生上门拜访父母。许多学生已经毕业十多年了,也仍然跟我父母有联系。”谈及父母,王小勇至今仍不乏敬佩之情。而父母那“严谨做事,严格做人”的工作作风,也深深影响着王小勇,并成为他成就事业的思想基石。

上大学时,王小勇进入了当时唯一一所对口航天单位的重点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1993年,王小勇从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毕业,进入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工作,当得知这个自己即将展开职业生涯的地方,因多年来在光学遥感领域取得的卓越成就,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空间光学遥感技术的国家,他不禁欣喜万分,并暗下决心:一定要在这里干出个名堂来!

于是,凭借着一股冲劲,王小勇用心学习、苦心摸索、尽心钻研,先后承担了资源二号、遥感二号、资源一号02B、遥感四号、实践九号A卫星等一系列空间光学遥感相机的研制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工程经验,光学有效载荷专业理论水平有了质的提升。在研究所良好的成长环境中,王小勇逐渐走到了科研队伍的前端,成为遥感技术领域的领军人。这些年王小勇获得的荣誉便是对他在航天攻关路上成长的褒奖,他曾荣获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2005年、2008年,王小勇分别获得国防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07年度获得中国航天基金奖个人奖,2009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果说,当年吸引王小勇的是研究所亮眼的科研成果、卓越的创新能力、厚实的航天文化底蕴,那么,在经历了型号研制的历练后,那份吸引早已转化为创造的激情和对岗位的热爱。

攻关

航天工程是系统工程,王小勇说:“比如卫星做整星测试,前面有几十名技术人员一线作战,后面许多专家在作技术支撑,有上千名技术人员在同一时间内做一件事。这对许多人来说,是很具有神秘感的,而事实上这又是很有使命感的一件事。”正是这神秘感和使命感,给了王小勇在专业领域不断创新的动力。

思路开阔、勇于创新是同事们对王小勇的一致评价。

“目前,卫星光学遥感主要向‘三高’方向发展,高时间分辨率、高空间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多年的精深研究,王小勇对专业的发展方向有准确的把握。

2002年,王小勇担任了研究所某背景型号预研项目的负责人和主任研究师,全面负责项目研制工作。该项目相机是国家急需的产品,相机镜头研发的指标要求高,相机机身又要实现轻小型化,这是矛盾的焦点,也是技术上的大难题。同时,还要解决相机多体运动学问题,国际上通常采用增加补偿机构的方案,但这样将会使得相机体积庞大,无法实现轻小型化。怎么办?他另辟蹊径,针对在有效扫描角内,运动矢量相对线性关系的特点,制定出运动自补偿技术方案,巧妙解决了难题。

2004年,该项目通过了专家验收。相机的研制成功,不仅解决了国家对宽覆盖相机产品的迫切需求,更重要的是创造出扫描型TDICCD相机这一新的相机产品类型,并解决了扫描型相机像移补偿和力矩补偿等技术难题,这标志着研究所为我国扫描型可见光遥感相机的技术发展奠定了基础。

突破

遥感二号卫星系列工程是我国首个对地观测的卫星星座,其四颗卫星星载多款空间光学遥感相机是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首批工程相机换代升级产品,它们的成功研制和出色的在轨应用效果标志着研究所在空间光学有效载荷专业领域的技术实力有了突破性发展。身为相机研制指挥和主任设计师,王小勇回忆起当年艰辛的攻关岁月,不无感慨地说:“真是遇上了一道道难以穿越的屏障啊!”

2004年,王小勇接手遥感二号工程系列首颗星载相机的研制任务,他发现总有一个困扰无法解决——光学镜头主反射镜对外界应力过于敏感,使相机装调过程异常困难。

为了啃下这根“硬骨头”,王小勇带领研制队伍不辞辛苦,加班加点,反复调试。多少个日夜,王小勇和他的团队坚守在实验室,多少次试验,王小勇和他的团队都不敢丝毫马虎,直到每一个问题都解决为止。正是这样的协同攻关,保证了相机研制的质量和进度。最终,遥感二号卫星相机按时交付并成功应用。

2007年5月,遥感二号卫星成功发射,卫星上装载的两台研究所研制的TDICCD相机成像清晰、细节丰富,标志着我国对地观测能力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研究所长焦距高分辨率相机研制水平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当大家都沉浸在喜悦中时,王小勇又开始了新的思考。其实,更早在遥感二号相机研制后期,他已经在琢磨其换代产品遥感四号卫星相机的技术升级工作了。

如他所料,遥感四号星载相机任务的研制周期非常短,质量要求又很高,好在有了超前的谋划,才使得他在后面的道路上指挥若定。

王小勇始终认为:航天产品没有尽善尽美,只有再探索、再进步、再突破。而研究所“为用户提供最优产品”的研制理念,恰恰成为他不懈追求的思想支撑。他不断鼓励团队成员:“研制航天产品,不能停留在已有成功的光环里,不能束缚在成熟经验的条条框框中,一定要学会发现,敢于尝试,这样才会有新的突破,我们的产品升级才不是纸上谈兵。”于是,他带领队伍瞄准遥感四号卫星相机相对于遥感二号卫星相机的质量提升空间,经过周密的思考和机理分析后,王小勇明确了缩短周期、技术升级工作的突破点。接下来,讨教光学专家,组织技术人员开展分析计算,跑光学加工外协单位研究新设计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大量试验、验证等工作便挤满了他的生活日历。由于考虑周全,定位准确,试验充分,操作方法巧妙,各项突破方案的进展比想象中顺利,连老资格的航天专家都由衷地佩服王小勇——“小伙子肯动脑,在决策上有年轻人的魄力,问题找得准不说,还总能想出破解办法。”
辛劳的付出收获了成功的果实。技术升级后,以往难度较大、动辄耗时一年多的相机系统装调工作,如今都是一次成功,周期缩短为2到3个月。更令人兴奋的是,2008年12月4日,遥感四号星上相机不负众望,从太空传回了第一幅卫星图,赢得了用户的一致好评。

发展

谈到发展,王小勇笑着说:“有了创新才会发展,而工程创新的落脚点是应用,无法像理论创新那样天马行空,我们的创新,更多的是在不断解决新问题中积累经验。正如遥感二号卫星系列工程相机的研制,经历了10多年的历程,破解了一个个难题,形成了独特的先进技术与方法,推动了研究所的光学技术发展,并为我国长焦距高分辨率相机研制探索出了一条正确的道路。”当然,王小勇也深刻认识到,要发展,基础研究非常重要。

王小勇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多年空缺,主要原因是对基础研究不重视。拿我们相机研制来说,随着应用的进一步发展,对新材料、新器件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这些事实上是要通过基础研究来实现的。此外,没有基础理论的深厚功底,工程技术研究的功底就不会扎实,思路就不会开阔。我们现在鼓励学生在进入项目前,就扎实学好基础知识。所里非常提倡他们就相关基础理论作深入研究。”

而今,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已成为我国空间光学遥感领域的主力军,研制的近百台套空间光学相机成功在轨应用,在国土普查、资源开发、环境监测等各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特别是在最新成功发射的资源一号02C卫星和资源三号卫星上,研究所研制的多台空间光学遥感相机因其传回的高质量遥感图像,获得了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多名院士的高度评价,指出:“资源一号02C星和资源三号卫星的成功在轨运行是卫星载荷研制、数据处理等单位共同努力的结果,标志着我国民用遥感研制工作步入了新台阶,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是我国民用遥感领域的转折点。”

这些是研究所几代航天人自主创新的发展成果,我们相信,承载着新时期航天使命的王小勇及其研制团队的创新之路将会越走越宽。(记者 郑金武 通讯员 刘海英
http://news.ifeng.com/mil/2/detail_2012_03/13/13164949_2.shtml黑框大眼镜后面,闪烁着王小勇沉着、睿智的眼神。采访时爽朗的笑声和平易近人的话语,让记者如沐春风。

王小勇是吉林长春人,开朗率直的性格透露着东北汉子的本色,思路开阔、条理分明的谈风彰显着航天人特有的工作作风。在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里,王小勇被大家称为“攻关专家”,因为不论遇到怎样的难题,王小勇都能创新思路,寻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使问题迎刃而解。

“我其实个性挺强的,认准的事都要坚持去做。”说这话的时候,王小勇有些内敛,但旋即又变得兴奋,“好在我们所长和其他所领导都是对人信任、敢于放手的人,我作的技术决策,他们都能完全支持。正是因为有着宽松的环境,我们科研人员的创新思维才尤为活跃,型号系列产品的更新换代与技术升级才会顺利实现。”

这样的信任和氛围,使王小勇这位“攻关专家”在自己的创新道路上,走得顺畅而充满张力。

成长

王小勇的父亲是大学老师,母亲是中学老师。“他们都在各自的岗位上成绩优秀,做事严格。他们的严格赢得了学生的尊敬,每年节假日,我家都有许多学生上门拜访父母。许多学生已经毕业十多年了,也仍然跟我父母有联系。”谈及父母,王小勇至今仍不乏敬佩之情。而父母那“严谨做事,严格做人”的工作作风,也深深影响着王小勇,并成为他成就事业的思想基石。

上大学时,王小勇进入了当时唯一一所对口航天单位的重点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1993年,王小勇从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毕业,进入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工作,当得知这个自己即将展开职业生涯的地方,因多年来在光学遥感领域取得的卓越成就,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空间光学遥感技术的国家,他不禁欣喜万分,并暗下决心:一定要在这里干出个名堂来!

于是,凭借着一股冲劲,王小勇用心学习、苦心摸索、尽心钻研,先后承担了资源二号、遥感二号、资源一号02B、遥感四号、实践九号A卫星等一系列空间光学遥感相机的研制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工程经验,光学有效载荷专业理论水平有了质的提升。在研究所良好的成长环境中,王小勇逐渐走到了科研队伍的前端,成为遥感技术领域的领军人。这些年王小勇获得的荣誉便是对他在航天攻关路上成长的褒奖,他曾荣获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2005年、2008年,王小勇分别获得国防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07年度获得中国航天基金奖个人奖,2009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果说,当年吸引王小勇的是研究所亮眼的科研成果、卓越的创新能力、厚实的航天文化底蕴,那么,在经历了型号研制的历练后,那份吸引早已转化为创造的激情和对岗位的热爱。

攻关

航天工程是系统工程,王小勇说:“比如卫星做整星测试,前面有几十名技术人员一线作战,后面许多专家在作技术支撑,有上千名技术人员在同一时间内做一件事。这对许多人来说,是很具有神秘感的,而事实上这又是很有使命感的一件事。”正是这神秘感和使命感,给了王小勇在专业领域不断创新的动力。

思路开阔、勇于创新是同事们对王小勇的一致评价。

“目前,卫星光学遥感主要向‘三高’方向发展,高时间分辨率、高空间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多年的精深研究,王小勇对专业的发展方向有准确的把握。

2002年,王小勇担任了研究所某背景型号预研项目的负责人和主任研究师,全面负责项目研制工作。该项目相机是国家急需的产品,相机镜头研发的指标要求高,相机机身又要实现轻小型化,这是矛盾的焦点,也是技术上的大难题。同时,还要解决相机多体运动学问题,国际上通常采用增加补偿机构的方案,但这样将会使得相机体积庞大,无法实现轻小型化。怎么办?他另辟蹊径,针对在有效扫描角内,运动矢量相对线性关系的特点,制定出运动自补偿技术方案,巧妙解决了难题。

2004年,该项目通过了专家验收。相机的研制成功,不仅解决了国家对宽覆盖相机产品的迫切需求,更重要的是创造出扫描型TDICCD相机这一新的相机产品类型,并解决了扫描型相机像移补偿和力矩补偿等技术难题,这标志着研究所为我国扫描型可见光遥感相机的技术发展奠定了基础。

突破

遥感二号卫星系列工程是我国首个对地观测的卫星星座,其四颗卫星星载多款空间光学遥感相机是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首批工程相机换代升级产品,它们的成功研制和出色的在轨应用效果标志着研究所在空间光学有效载荷专业领域的技术实力有了突破性发展。身为相机研制指挥和主任设计师,王小勇回忆起当年艰辛的攻关岁月,不无感慨地说:“真是遇上了一道道难以穿越的屏障啊!”

2004年,王小勇接手遥感二号工程系列首颗星载相机的研制任务,他发现总有一个困扰无法解决——光学镜头主反射镜对外界应力过于敏感,使相机装调过程异常困难。

为了啃下这根“硬骨头”,王小勇带领研制队伍不辞辛苦,加班加点,反复调试。多少个日夜,王小勇和他的团队坚守在实验室,多少次试验,王小勇和他的团队都不敢丝毫马虎,直到每一个问题都解决为止。正是这样的协同攻关,保证了相机研制的质量和进度。最终,遥感二号卫星相机按时交付并成功应用。

2007年5月,遥感二号卫星成功发射,卫星上装载的两台研究所研制的TDICCD相机成像清晰、细节丰富,标志着我国对地观测能力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研究所长焦距高分辨率相机研制水平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当大家都沉浸在喜悦中时,王小勇又开始了新的思考。其实,更早在遥感二号相机研制后期,他已经在琢磨其换代产品遥感四号卫星相机的技术升级工作了。

如他所料,遥感四号星载相机任务的研制周期非常短,质量要求又很高,好在有了超前的谋划,才使得他在后面的道路上指挥若定。

王小勇始终认为:航天产品没有尽善尽美,只有再探索、再进步、再突破。而研究所“为用户提供最优产品”的研制理念,恰恰成为他不懈追求的思想支撑。他不断鼓励团队成员:“研制航天产品,不能停留在已有成功的光环里,不能束缚在成熟经验的条条框框中,一定要学会发现,敢于尝试,这样才会有新的突破,我们的产品升级才不是纸上谈兵。”于是,他带领队伍瞄准遥感四号卫星相机相对于遥感二号卫星相机的质量提升空间,经过周密的思考和机理分析后,王小勇明确了缩短周期、技术升级工作的突破点。接下来,讨教光学专家,组织技术人员开展分析计算,跑光学加工外协单位研究新设计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大量试验、验证等工作便挤满了他的生活日历。由于考虑周全,定位准确,试验充分,操作方法巧妙,各项突破方案的进展比想象中顺利,连老资格的航天专家都由衷地佩服王小勇——“小伙子肯动脑,在决策上有年轻人的魄力,问题找得准不说,还总能想出破解办法。”
辛劳的付出收获了成功的果实。技术升级后,以往难度较大、动辄耗时一年多的相机系统装调工作,如今都是一次成功,周期缩短为2到3个月。更令人兴奋的是,2008年12月4日,遥感四号星上相机不负众望,从太空传回了第一幅卫星图,赢得了用户的一致好评。

发展

谈到发展,王小勇笑着说:“有了创新才会发展,而工程创新的落脚点是应用,无法像理论创新那样天马行空,我们的创新,更多的是在不断解决新问题中积累经验。正如遥感二号卫星系列工程相机的研制,经历了10多年的历程,破解了一个个难题,形成了独特的先进技术与方法,推动了研究所的光学技术发展,并为我国长焦距高分辨率相机研制探索出了一条正确的道路。”当然,王小勇也深刻认识到,要发展,基础研究非常重要。

王小勇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多年空缺,主要原因是对基础研究不重视。拿我们相机研制来说,随着应用的进一步发展,对新材料、新器件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这些事实上是要通过基础研究来实现的。此外,没有基础理论的深厚功底,工程技术研究的功底就不会扎实,思路就不会开阔。我们现在鼓励学生在进入项目前,就扎实学好基础知识。所里非常提倡他们就相关基础理论作深入研究。”

而今,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已成为我国空间光学遥感领域的主力军,研制的近百台套空间光学相机成功在轨应用,在国土普查、资源开发、环境监测等各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特别是在最新成功发射的资源一号02C卫星和资源三号卫星上,研究所研制的多台空间光学遥感相机因其传回的高质量遥感图像,获得了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多名院士的高度评价,指出:“资源一号02C星和资源三号卫星的成功在轨运行是卫星载荷研制、数据处理等单位共同努力的结果,标志着我国民用遥感研制工作步入了新台阶,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是我国民用遥感领域的转折点。”

这些是研究所几代航天人自主创新的发展成果,我们相信,承载着新时期航天使命的王小勇及其研制团队的创新之路将会越走越宽。(记者 郑金武 通讯员 刘海英
http://news.ifeng.com/mil/2/detail_2012_03/13/13164949_2.shtml
在国土普查、资源开发、环境监测等各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兔纸总是这么热爱农业
kao,4米口径的大遥感什么时候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