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狠泄愤奇招:康熙将吴三桂骸骨分发各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2 06:42:26


http://news.ifeng.com/history/zh ... /28/1844841_0.shtml

本文摘自《北京晚报》,作者:李国文,原题:《康熙将吴三桂骸骨分发各省 泄恨法堪称首创》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正月十九,玄烨谕令,将吴三桂骸骨分发各省。这种发泄仇恨的奇特做法,堪称首创。

对于死了四年之久的吴三桂,康熙竟如此地气急败坏、恨之入骨,因为这位皇帝差一点栽倒在吴三桂手下。

吴三桂为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汉奸之一,但是,康熙有相当一段时期,被这个吴三桂逼到墙根,康熙说什么也没想到局促在云南一隅的吴三桂,居然挥师北上,来势凶猛。广西、四川、贵州、湖南、福建、广东诸省响应,江西、陕西、甘肃等省波及;同时,他也没想不到八旗子弟兵“观望逗留,不思振旅遄进,竟尔营私适己希图便安,或诿兵甲之不全,或托舟楫之未具,借端引日,坐失时机……不知怎样应对?”《清通鉴》记载有康熙在永兴之战失利以后“忧心忡忡,现于词色”。

虽然,康熙最后险胜了。

吴三桂死时已七十四岁,这年玄烨刚二十五岁,两人相差四十九,康熙有足够的时间等到吴三桂自然死亡树倒猢狲散。何必打八年仗,生灵涂炭,满目疮痍?然而,年轻气盛的他,等不及。康熙非常自信:朕八岁登基。十四岁亲政。十六岁就不动声色地拿下辅臣鳌拜,独掌朝政大权。那么,朕二十岁了,还不撤除三藩,以去心腹之患,更待何时?

然而,康熙高估了自己,他以为能把拥有至高权力,如四辅臣,如鳌拜等统统拿下,吴三桂岂在话下?可他没有仔细思量,鳌拜之流固然在朝廷里有党羽,有耳目,可都在陛下的视线之内,掌控之中呀!而吴三桂却远在南疆,鞭长莫及,何况那是有地盘,有军队的实力派!现在,你一纸谕令,要他和他的部属,撤出经营了十年之久的云南、贵州,再去驻防山海关,再去拓荒垦边,分明是激其生变,促其反叛。

结果,这场仗,打了八年,吴三桂差不多打下了长江以南的半壁江山,这其间,双方进行过六次殊死决战,吴军胜四,清军胜二,吴是占上风的。几年的仗打下来,吴的总兵力为清军的两倍,无论数量和质量上,玄烨都不是吴的对手。因此,如果不是吴三桂病死,战争未必很快结束。既然战争还要进行下去,那么,他被吴三桂打败的可能是存在的。所以说,玄烨的赢,赢得有些忐忑。

“幸荷上天眷佑,祖宗福庇,逆贼遂尔荡平。倘复再延数年,将若之何?”这是发自他内心的话,说明他请得了神,而送不了神的尴尬,曾经使他六神无主过。

在中国历史上,撤藩,大多得付出代价。公元前154年,汉景帝刘启用晁错计,削夺诸侯国部分土地,归中央直接管理,吴王刘濞、楚王刘戊,与其他五位侯王,以“清君侧”的名义起兵反抗中央政府,史称“七国之乱”。刘启派太尉周亚夫、大将军窦婴率大军镇压,历时三月,叛乱平定。公元1399年,明惠帝朱允炆纳齐泰、黄子澄削藩之策,是年七月,驻北京的燕王朱棣,以诛齐、黄为名,举兵反。这一仗打了四年,朱棣攻入南京,惠帝自焚,叔叔夺了侄儿的江山。只有公元961年与969年的宋太祖赵匡胤的两次“杯酒释兵权”,算是一次成本极低的“削藩”行动。

看来,作为少年天子的康熙,并没有从中国历史中汲取教训,而是一意孤行,非要逼吴三桂就范。结果,他自己也承认这场险胜,与失败无异。“伪檄一传,在在响应,八年之间,兵疲民困。”但康熙并不责备自己,却仍振振有词地反问大家:“忆尔时惟有莫洛、米思翰、明珠、苏拜、塞克特等言应迁移,其余并未明言迁移吴三桂必致反叛。议事之人至今尚多,试问当日曾有言吴三桂必反者否?”(以上均见章开沅主编的《清通鉴》)



http://news.ifeng.com/history/zh ... /28/1844841_0.shtml

本文摘自《北京晚报》,作者:李国文,原题:《康熙将吴三桂骸骨分发各省 泄恨法堪称首创》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正月十九,玄烨谕令,将吴三桂骸骨分发各省。这种发泄仇恨的奇特做法,堪称首创。

对于死了四年之久的吴三桂,康熙竟如此地气急败坏、恨之入骨,因为这位皇帝差一点栽倒在吴三桂手下。

吴三桂为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汉奸之一,但是,康熙有相当一段时期,被这个吴三桂逼到墙根,康熙说什么也没想到局促在云南一隅的吴三桂,居然挥师北上,来势凶猛。广西、四川、贵州、湖南、福建、广东诸省响应,江西、陕西、甘肃等省波及;同时,他也没想不到八旗子弟兵“观望逗留,不思振旅遄进,竟尔营私适己希图便安,或诿兵甲之不全,或托舟楫之未具,借端引日,坐失时机……不知怎样应对?”《清通鉴》记载有康熙在永兴之战失利以后“忧心忡忡,现于词色”。

虽然,康熙最后险胜了。

吴三桂死时已七十四岁,这年玄烨刚二十五岁,两人相差四十九,康熙有足够的时间等到吴三桂自然死亡树倒猢狲散。何必打八年仗,生灵涂炭,满目疮痍?然而,年轻气盛的他,等不及。康熙非常自信:朕八岁登基。十四岁亲政。十六岁就不动声色地拿下辅臣鳌拜,独掌朝政大权。那么,朕二十岁了,还不撤除三藩,以去心腹之患,更待何时?

然而,康熙高估了自己,他以为能把拥有至高权力,如四辅臣,如鳌拜等统统拿下,吴三桂岂在话下?可他没有仔细思量,鳌拜之流固然在朝廷里有党羽,有耳目,可都在陛下的视线之内,掌控之中呀!而吴三桂却远在南疆,鞭长莫及,何况那是有地盘,有军队的实力派!现在,你一纸谕令,要他和他的部属,撤出经营了十年之久的云南、贵州,再去驻防山海关,再去拓荒垦边,分明是激其生变,促其反叛。

结果,这场仗,打了八年,吴三桂差不多打下了长江以南的半壁江山,这其间,双方进行过六次殊死决战,吴军胜四,清军胜二,吴是占上风的。几年的仗打下来,吴的总兵力为清军的两倍,无论数量和质量上,玄烨都不是吴的对手。因此,如果不是吴三桂病死,战争未必很快结束。既然战争还要进行下去,那么,他被吴三桂打败的可能是存在的。所以说,玄烨的赢,赢得有些忐忑。

“幸荷上天眷佑,祖宗福庇,逆贼遂尔荡平。倘复再延数年,将若之何?”这是发自他内心的话,说明他请得了神,而送不了神的尴尬,曾经使他六神无主过。

在中国历史上,撤藩,大多得付出代价。公元前154年,汉景帝刘启用晁错计,削夺诸侯国部分土地,归中央直接管理,吴王刘濞、楚王刘戊,与其他五位侯王,以“清君侧”的名义起兵反抗中央政府,史称“七国之乱”。刘启派太尉周亚夫、大将军窦婴率大军镇压,历时三月,叛乱平定。公元1399年,明惠帝朱允炆纳齐泰、黄子澄削藩之策,是年七月,驻北京的燕王朱棣,以诛齐、黄为名,举兵反。这一仗打了四年,朱棣攻入南京,惠帝自焚,叔叔夺了侄儿的江山。只有公元961年与969年的宋太祖赵匡胤的两次“杯酒释兵权”,算是一次成本极低的“削藩”行动。

看来,作为少年天子的康熙,并没有从中国历史中汲取教训,而是一意孤行,非要逼吴三桂就范。结果,他自己也承认这场险胜,与失败无异。“伪檄一传,在在响应,八年之间,兵疲民困。”但康熙并不责备自己,却仍振振有词地反问大家:“忆尔时惟有莫洛、米思翰、明珠、苏拜、塞克特等言应迁移,其余并未明言迁移吴三桂必致反叛。议事之人至今尚多,试问当日曾有言吴三桂必反者否?”(以上均见章开沅主编的《清通鉴》)

当时三藩的封地占大清多少?有木有图给看看。
带路党的下场
吴三桂死时已七十四岁


吴三桂没有那么长命
这篇文章通篇扯淡
现在的历史学家都是研究的什么毛课题啊,不好意思,我讲粗口了,
苏武牧羊 发表于 2012-3-30 15:22
现在的历史学家都是研究的什么毛课题啊,不好意思,我讲粗口了,
李国文是作家,《花园街五号》、《冬天里的春天》等的作者。
爱新觉罗玄烨就是一死要面子的狗皇帝
fanzl1984 发表于 2012-2-27 12:58
当时三藩的封地占大清多少?有木有图给看看。
吴三桂 云南,但是贵州也是其管辖地区
尚可喜 广东,那时候广东包含海南
耿精忠  福建
另外广西还有个孔四贞不过是个女的。
吴三桂并不是接到诏书后就叛乱的,而是足足犹豫了半年,期间清廷多次催促
简单来说,三藩就是被逼反的

应当说清廷在之前也做了大量的准备,但是吴三桂一路打到岳阳,主动停止进攻,企图和康熙划江而治。这是吴三桂最大的失策。

历史上有云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
三藩之乱时,满洲入关不过几十年,八旗精锐还不至于沦落到嘉庆,道光时期的纨绔子弟;但是仍旧被打得一败涂地
话说历史上最能打部队有不少都是类似吴军这样的,本朝也有一支,其中不少是伪军出身,一路打到海南。
抗日战争是鬼子拿着鬼子的武器杀中国人
后来是中国人拿着鬼子和米国人的武器杀中国人
怎么不查查传首九边得典故?
有木有关于这场战争的详细资料呢?
蒋某人也想削藩,可惜文治武功还不及清帝,落得个客死孤岛的下场。
结果,这场仗,打了八年,吴三桂差不多打下了长江以南的半壁江山

荆州和宁杭都没拿到,算哪门子的“长江以南的半壁江山”?
另外,彭越的肉酱被分送各诸侯王,比这个还狠吧。
现在的学着静搞些没营养的
fanzl1984 发表于 2012-2-27 12:58
当时三藩的封地占大清多少?有木有图给看看。
云贵两广福建
这算什么,汉高祖诛彭越还把用彭越做的肉酱分赐给诸侯呢
SSN19 发表于 2012-7-20 08:21
云贵两广福建
没有贵州和广西吧
感情以前传首九边都是发面粉给九边军将吗?吴三桂三姓家奴当年做的恶可比康熙恐怖的多。
kwcdyx 发表于 2012-7-20 09:45
没有贵州和广西吧
广西的确没有,不过贵州是吴三桂的地盘吧
SSN19 发表于 2012-7-20 10:10
广西的确没有,不过贵州是吴三桂的地盘吧
这个还真不知道,不过我看顾诚的南明史只说吴三桂想继承沐氏在云南的地位,没说贵州什么事
三藩就是被逼反的
明亡,实在可惜!
好像历史上从南往北打唯一成功的就是朱元璋。
好像历史上从南往北打唯一成功的就是朱元璋。
我朝军不也起于南么……不过方向就复杂了些
晕,这都什么跟什么啊?研究这个有价值?
胭脂雪 发表于 2012-7-24 12:07
我朝军不也起于南么……不过方向就复杂了些
最终阶段还是北打南
wxever 发表于 2012-7-20 11:26
三藩就是被逼反的
实际上也正常,清廷是不可能信任这些藩王的
SSN19 发表于 2012-7-25 08:56
最终阶段还是北打南
嗯,中间比较复杂,不过最后还是南下。
自己灭亡的自己,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