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洋月刊》:西方的终结--美国独霸世界时代即将结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1:52:10
【译者按】库泊辰(Charles A. Kupchan)是美国乔治敦大学教授和对外关系理事会欧洲研究小组组长、高级研究员,他曾在克林顿政府时期的国家安全会议担任欧洲问题专家一职,这位专家在《大西洋月刊》2002年11月号上发表题为《西方的终结》的分析文章,作者认为美国独霸世界的时代即将结束,与之争锋的既不是伊斯兰世界或正在崛起的中国,而是逐渐统一、经济力量可与美国匹敌的欧洲。欧盟正在寻求与其经济实力相称的影响力,势必成为制衡美国的一大力量。目前美国与欧洲摩擦范围扩大到贸易以外领域,大西洋两岸数十年来的战略伙伴关系势演变成地缘政治相互竞争的新格局。最近作者又推出了一部名为《美国时代的终结:二十一世纪的美国外交政策与地缘政治学》的新作,进一步阐述了文章中的观点。

美国时代看来一帆风顺。美国经济规模比第二经济强国日本两倍还要多,美国军备开支超过了世界其他大国总和。中国习惯性地被视为美国的未来挑战者,但中国进入世界前列尚需数十年时间。恐怖分子对纽约与华盛顿的袭击肯定挫伤了由冷战结束与西方胜利所带来的安全感,但它们并不会危及到美国的霸主地位。的确,袭击事件已重新激起了美国参与全球性事务欲望。至少在可预见的将来,美国将继续占据至高无上的地位,它在对中国保持警觉同时将继续追击伊斯兰恐怖主义。

上述观点浓缩了目前的流行看法,可是这种看法与现实太离谱了。不但美国的统治地位并不如其外表那样稳固,而且这种地位已开始被削弱了。崛起的挑战者不是中国或伊斯兰世界,而是欧洲联盟。这个政治实体正处于将欧洲各个不同民族国家资源以及历史抱负集中整合过程之中。欧盟一年经济产值达到了八万亿美元左右,美国为十万亿美元。欧元将很快对美元的全球统治地位构成威胁。欧洲正在增强其集体意识与集体特征,并正在形成更为清晰的利益与价值意识,这些意识与美国的意识差异极大。欧盟各成员国正在就通过一部欧洲范围的宪法而展开辩论(欧盟人口中的三分之二赞同这部宪法)、正在建立一支不受美国军队控制、能够采取独立行动的武装力量,并尽力在外交舞台发出同一种声音。在欧盟加强管理机构并吸收新成员的时候,欧盟在世界舞台上将成为美国一大可怕抗衡力量,这样业已出现的跨大西洋对峙势必会激化。权力中心,就其本质而言,就是为了争夺地位、影响力以及威望。

美欧之间即将面临的冲突与冷战时期的那种僵局不一样。尽管军事对峙的前景依然极为遥远,可是美欧之间的竞争将远远超出贸易领域。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和欧洲央行注定要争夺国际货币体系控制权。华盛顿与布鲁塞尔在中东问题上极可能发生相互角斗。欧洲将抵制而不是支持美国的领导地位,这可能使世界银行、联合国以及其他自二战以来一直依靠跨大西洋合作而有效运转的机构陷于瘫痪。一个地位上升的欧盟将肯定会尝试挑战美国,尤其如果美国不放弃其对单边主义的外交政策这种嗜好的话。一个曾经团结一致的西方世界可能一分为二,成为竞争对手。目前,美国人对一个崛起欧洲所带来的挑战依然不很在意,华盛顿决策者往往将欧盟看作至多是个印象深刻的贸易集团、最差是个不负责任的盟友集体而已。即使欧盟国家并未承担起集体防御的责任,但它们却总是对美国插手抱怨不停。而且,大多数美国决策专家都假定,即使欧盟意识到其作为政治经济强国充分潜力的话,地缘政治的后果也将是微不足道的:大西洋民主国家之间的友好关系一直是个根深蒂固的活生生现实,这显然是共同历史与价值中一个无法改变的产物,欧盟与美国分道扬镳近乎不可想象。

所有这些假定都是极为危险的幻想。虽然欧洲并不是一个中央化的联邦,其一体化过程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是,欧洲一直在尝试将以前分裂的各个国家联合成一个成形的政治实体。美国在1781年开始成为一个松散的邦联,在这种形式证明太软弱、难以维持这个邦联时,美国于1789年选择了更为紧密的联邦形式,随后美国又花了大约一百年时间增强管理机构、培育民族特征,并形成了一种有别与邻国的地缘政治声音。欧洲近五十年以来一直努力建立一个政治联盟,虽然它在今后面临着诸多障碍,但欧盟已成为一种集体力量。

正如拜占廷从其原统治者罗马帝国那里脱离后对后者所做的,欧盟正在追赶着美国。拜占廷人与罗马人在价值与利益上发生了分歧,欧洲人与美国人的情况也是如此。大西洋两岸所奉行的是不同社会模式,尽管欧洲各国最近放松了管理,但是美国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依然与欧洲较为集中的做法形成鲜明对比。美国人对起源于欧洲模式、在增长方面的限制做法予以谴责,欧洲人则对美国收入不平等性、消费主义以及其牺牲社会资本换取物质利益的倾向嗤之以鼻。双方在治国艺术方面也各不相同。美国人依然信奉实力政策法则,把军事威胁、高压与战争视为外交必要工具,而欧洲人大体上在近五十年中一直设法驯服国际政治,赞成法制而将枪搁在一边。七月一日,当欧盟正在庆贺国际刑事法庭成立时,布什政府却宣布,除非美军士兵获得国际刑事法庭管辖的豁免权,否则美国将准备撤出其在波斯尼亚的驻军。欧洲人认为美国人信奉武力的做法简单而自私,是其滥用武力的一个结果;美国人则认为欧盟对多边机构的坚定立场幼稚而虚伪,是其军事脆弱的一个结果。

基于历史联系以及民主传统,美国人与欧洲人之间的关系依然很密切,但现在即使连这点也在变得淡薄。作为一个多民族移民国家,美国对人口减少但却对移民依旧持敌视态度的欧洲人做法开始感到迷惑不解。反过来,欧洲人对枪支所有权与死刑联姻的美国人的做法抱着悲观的态度。从根本上讲,美国与欧洲受不同政治文化的驱使。文化差距看来正在扩大而不是缩小,这使得大西洋双方各自走上了不同社会道路。

随着欧洲继续崛起,其经济与政治利益极可能会与美国利益经常发生碰撞,从而强化了双方敌意。空中客车最近取代波音公司成为世界商用客机的主要供应厂家,诺基亚是手机最大的生产厂家,它们只是击败美国竞争对手的众多欧洲公司当中的两个代表。2000年,在企业国际采购值方面,英国和法国都领先于美国。德国公司也一直在扩展,1998年,贝特尔斯曼公司收购了兰登出版公司,奔驰买下了克莱斯勒公司。90年代支撑美国经济的投资中的很大部分近来不断流向大西洋对岸,使得欧元获得了抗衡美元的阵地,并增加了欧盟在不久之后实质性提高生产力并取得增长的可能性。欧盟这些经济上的成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但其经济上的成功远比人们所看到的更多。欧洲经济一体化从一开始就是一项大胆尝试,它旨在从政治上将欧洲大陆长期交战的国家联合在一起。原来设想的结果现在清晰可辨。驱车从德国边境去法国如同驱车从弗吉尼亚到马里兰一样便利:没有护照管理、没有海关和汇率。欧盟在1999年任命了其首位外交负责官员,即使在该官员推动在巴尔干、中东以及其他麻烦热点地区外交议程的时候,他也一直忙于监督欧盟新武装力量的组建工作。今年年初,欧盟决定建设其自己的卫星网络--高俐略计划,这个举动将会减少欧盟对美国技术的依赖性。所有这些倡议得到了公众强烈支持,例如,欧洲单一的安全政策在欧洲民众中的支持率超过了百分之七十。

即使欧盟军事计划进展顺利,但其防卫能力与美国相比依然很弱小。欧盟成员对在全球范围内行使军事力量并不感兴趣。相应地,正在形成一种分工。欧盟管理欧洲地区安全,而美国军队则集中负责世界其他地方。这不是巨人之间相互摊牌的一种良方,而是意味着欧洲依附美国保护者的终结以及北约的可能解散。英国作出的增强其在欧洲作用的决定正在推动欧盟更加迅速地走向自主。多年来,伦敦一直与欧洲大陆保持着距离,但英国首相布莱尔已改变了方向的行程,他将欧盟在防务方面推进与将英国带入欧元区两者巧妙结合在一起。布莱尔在去年曾告诉英国人:"我们必须全心全意而不是半心半意地成为欧洲伙伴。"他提醒国人:"英国在欧洲之外没有经济前途。"类似地,德国对自身在增强欧盟政治意愿方面上的领导地位越来越感到心安理得。作为其战后安全保证与和解政策的组成部分,波恩数十年来小心处理外交与防务问题。可是,自从1999年德国政府重新迁都回柏林(这象征着恢复自信)以来,德国在指引欧盟变革、设计建立一个联邦欧洲道路方面一直扮演着很活跃角色。

对欧洲集体事业所焕发的这种新热情部分是内政的一个结果。在战后大多数年代,政治家们向选民们兜售一体化计划,他们认为这将是欧洲避免以往流血历史唯一途径。但是较为年轻的一代欧洲人既未经历过二次大战也未曾经历过冷战时期,因此不存在避免以往历史的情况。因此,欧洲正在形成一种新的政治说教。这种观点认为,一体化是提高欧洲实力和获得而不是阻止欧洲国际雄心的一个工具。虽然法国过去一直是唯一一个将欧盟视为抗衡美国手段的国家,但现在其他成员国也开始加入进来。布莱尔曾断言:"不管其起源如何,欧洲今日不再只是有关和平的问题,现在其所关注的是规划集体力量。"德国总理施罗德呼吁建立一个"更加统一的欧洲和扩大的欧洲,以抵制美国的霸权。"根据欧洲委员会主席普罗迪的说法,欧洲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在欧洲大陆建立一个"能与美国平起平坐的超级大国"。瑞典首相佩尔森最近表示,"欧盟是为数不多的我们能形成对美国世界统治地位相抗衡的机构之一。"瑞典长期以来一直摈弃权力政治。

如同克林顿政府一样,布什政府对欧洲不断增加的果断意愿自然表示不悦,但是,迄今为止华盛顿对欧盟盛气凌人的态度只是增强了欧洲的勇气与决心。布什对单边主义的嗜好尤其引起了欧洲人的不快。当布什不愿签署有关全球气候变暖的《京都议定书》、不再遵守反导条约以及美国与不少多边机构关系疏远时,欧洲越来越相信它必须既挑战美国又必须绘制自己蓝图。九一一后,欧洲人希望面对恐怖主义威胁的美国也许能重新发现多边主义的优点,但是不久,布什就单方面宣布伊拉克、伊朗以及朝鲜是"邪恶的轴心",并暗示,不管其盟友是否同意,美国都准备推翻伊拉克萨达姆政权。德国外长当时提醒华盛顿"同盟的伙伴不是卫星国"。柏林一家报纸不单单否定美国这种单干做法,它还哀叹美国一直利用机会增强其自私超级大国地位,"从来没有一个美国总统与我们如此的不相干"。该报在其社论中称:"从来没有一个德国公民对他们最为强大盟友表示过如此程度的怀疑。"由于美国与欧洲在恐怖主义根源以及如何最好进行反恐上发生争执,所以这种新的威胁看来在加剧而不是修补不断拉大的跨洋分歧。

美欧之间不断增加的分歧后果正变得相当明显,双方在中东问题上看法极为不同:欧盟反对美国对以色列这种坚定不变的支持以及其所坚持的孤立而不是吸收伊拉克与伊朗的做法。贸易争端不断升级,尤其围绕着钢铁与农业。尽管美国不愿遵守《京都议定书》,但是欧盟与一百多个国家一起加入了该协议,使得华盛顿成为对环境不负责任的一个孤独的旁观者。去年欧盟成员带头投票将美国赶出了联合国两个委员会,作为对美国单边处事方式的报复。在欧洲日益坚持其自身立场、美国继续不屑于妥协的时候,自二战以来一直帮助促进和平与繁荣的国际制度将势必会发生动荡。当欧盟东扩时,它将会统治欧亚地缘政治,逐渐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战略心脏地带的裁决者。随着资本流向欧洲,崛起的欧元与美国争夺储备货币地位,近数十年来的货币稳定将让位于使人联想起三十年代出于自我利益的那种自欺欺人做法。

历史正在轮回。在脱离了大英帝国之后,美国成为一个单一联邦,成为一个世界主要国家,最后它使得欧洲列强黯然失色。现在轮到欧洲上台并摆脱一个拒绝交出其至高无上特权的美国的时候了。欧洲将势必崛起为美国的主要竞争者。如果华盛顿和布鲁塞尔开始意识到它们之间不断增加的分歧的话,那么它们也许能够遏止它们刚刚出现的对抗。可是,如果它们未能为美国强权之下的世界和平作好准备的话,那么即将到来的冲突将肯定不是西方与其他地方之间的冲突,而是分裂的西方自身内部之间的冲突。【译者按】库泊辰(Charles A. Kupchan)是美国乔治敦大学教授和对外关系理事会欧洲研究小组组长、高级研究员,他曾在克林顿政府时期的国家安全会议担任欧洲问题专家一职,这位专家在《大西洋月刊》2002年11月号上发表题为《西方的终结》的分析文章,作者认为美国独霸世界的时代即将结束,与之争锋的既不是伊斯兰世界或正在崛起的中国,而是逐渐统一、经济力量可与美国匹敌的欧洲。欧盟正在寻求与其经济实力相称的影响力,势必成为制衡美国的一大力量。目前美国与欧洲摩擦范围扩大到贸易以外领域,大西洋两岸数十年来的战略伙伴关系势演变成地缘政治相互竞争的新格局。最近作者又推出了一部名为《美国时代的终结:二十一世纪的美国外交政策与地缘政治学》的新作,进一步阐述了文章中的观点。

美国时代看来一帆风顺。美国经济规模比第二经济强国日本两倍还要多,美国军备开支超过了世界其他大国总和。中国习惯性地被视为美国的未来挑战者,但中国进入世界前列尚需数十年时间。恐怖分子对纽约与华盛顿的袭击肯定挫伤了由冷战结束与西方胜利所带来的安全感,但它们并不会危及到美国的霸主地位。的确,袭击事件已重新激起了美国参与全球性事务欲望。至少在可预见的将来,美国将继续占据至高无上的地位,它在对中国保持警觉同时将继续追击伊斯兰恐怖主义。

上述观点浓缩了目前的流行看法,可是这种看法与现实太离谱了。不但美国的统治地位并不如其外表那样稳固,而且这种地位已开始被削弱了。崛起的挑战者不是中国或伊斯兰世界,而是欧洲联盟。这个政治实体正处于将欧洲各个不同民族国家资源以及历史抱负集中整合过程之中。欧盟一年经济产值达到了八万亿美元左右,美国为十万亿美元。欧元将很快对美元的全球统治地位构成威胁。欧洲正在增强其集体意识与集体特征,并正在形成更为清晰的利益与价值意识,这些意识与美国的意识差异极大。欧盟各成员国正在就通过一部欧洲范围的宪法而展开辩论(欧盟人口中的三分之二赞同这部宪法)、正在建立一支不受美国军队控制、能够采取独立行动的武装力量,并尽力在外交舞台发出同一种声音。在欧盟加强管理机构并吸收新成员的时候,欧盟在世界舞台上将成为美国一大可怕抗衡力量,这样业已出现的跨大西洋对峙势必会激化。权力中心,就其本质而言,就是为了争夺地位、影响力以及威望。

美欧之间即将面临的冲突与冷战时期的那种僵局不一样。尽管军事对峙的前景依然极为遥远,可是美欧之间的竞争将远远超出贸易领域。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和欧洲央行注定要争夺国际货币体系控制权。华盛顿与布鲁塞尔在中东问题上极可能发生相互角斗。欧洲将抵制而不是支持美国的领导地位,这可能使世界银行、联合国以及其他自二战以来一直依靠跨大西洋合作而有效运转的机构陷于瘫痪。一个地位上升的欧盟将肯定会尝试挑战美国,尤其如果美国不放弃其对单边主义的外交政策这种嗜好的话。一个曾经团结一致的西方世界可能一分为二,成为竞争对手。目前,美国人对一个崛起欧洲所带来的挑战依然不很在意,华盛顿决策者往往将欧盟看作至多是个印象深刻的贸易集团、最差是个不负责任的盟友集体而已。即使欧盟国家并未承担起集体防御的责任,但它们却总是对美国插手抱怨不停。而且,大多数美国决策专家都假定,即使欧盟意识到其作为政治经济强国充分潜力的话,地缘政治的后果也将是微不足道的:大西洋民主国家之间的友好关系一直是个根深蒂固的活生生现实,这显然是共同历史与价值中一个无法改变的产物,欧盟与美国分道扬镳近乎不可想象。

所有这些假定都是极为危险的幻想。虽然欧洲并不是一个中央化的联邦,其一体化过程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是,欧洲一直在尝试将以前分裂的各个国家联合成一个成形的政治实体。美国在1781年开始成为一个松散的邦联,在这种形式证明太软弱、难以维持这个邦联时,美国于1789年选择了更为紧密的联邦形式,随后美国又花了大约一百年时间增强管理机构、培育民族特征,并形成了一种有别与邻国的地缘政治声音。欧洲近五十年以来一直努力建立一个政治联盟,虽然它在今后面临着诸多障碍,但欧盟已成为一种集体力量。

正如拜占廷从其原统治者罗马帝国那里脱离后对后者所做的,欧盟正在追赶着美国。拜占廷人与罗马人在价值与利益上发生了分歧,欧洲人与美国人的情况也是如此。大西洋两岸所奉行的是不同社会模式,尽管欧洲各国最近放松了管理,但是美国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依然与欧洲较为集中的做法形成鲜明对比。美国人对起源于欧洲模式、在增长方面的限制做法予以谴责,欧洲人则对美国收入不平等性、消费主义以及其牺牲社会资本换取物质利益的倾向嗤之以鼻。双方在治国艺术方面也各不相同。美国人依然信奉实力政策法则,把军事威胁、高压与战争视为外交必要工具,而欧洲人大体上在近五十年中一直设法驯服国际政治,赞成法制而将枪搁在一边。七月一日,当欧盟正在庆贺国际刑事法庭成立时,布什政府却宣布,除非美军士兵获得国际刑事法庭管辖的豁免权,否则美国将准备撤出其在波斯尼亚的驻军。欧洲人认为美国人信奉武力的做法简单而自私,是其滥用武力的一个结果;美国人则认为欧盟对多边机构的坚定立场幼稚而虚伪,是其军事脆弱的一个结果。

基于历史联系以及民主传统,美国人与欧洲人之间的关系依然很密切,但现在即使连这点也在变得淡薄。作为一个多民族移民国家,美国对人口减少但却对移民依旧持敌视态度的欧洲人做法开始感到迷惑不解。反过来,欧洲人对枪支所有权与死刑联姻的美国人的做法抱着悲观的态度。从根本上讲,美国与欧洲受不同政治文化的驱使。文化差距看来正在扩大而不是缩小,这使得大西洋双方各自走上了不同社会道路。

随着欧洲继续崛起,其经济与政治利益极可能会与美国利益经常发生碰撞,从而强化了双方敌意。空中客车最近取代波音公司成为世界商用客机的主要供应厂家,诺基亚是手机最大的生产厂家,它们只是击败美国竞争对手的众多欧洲公司当中的两个代表。2000年,在企业国际采购值方面,英国和法国都领先于美国。德国公司也一直在扩展,1998年,贝特尔斯曼公司收购了兰登出版公司,奔驰买下了克莱斯勒公司。90年代支撑美国经济的投资中的很大部分近来不断流向大西洋对岸,使得欧元获得了抗衡美元的阵地,并增加了欧盟在不久之后实质性提高生产力并取得增长的可能性。欧盟这些经济上的成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但其经济上的成功远比人们所看到的更多。欧洲经济一体化从一开始就是一项大胆尝试,它旨在从政治上将欧洲大陆长期交战的国家联合在一起。原来设想的结果现在清晰可辨。驱车从德国边境去法国如同驱车从弗吉尼亚到马里兰一样便利:没有护照管理、没有海关和汇率。欧盟在1999年任命了其首位外交负责官员,即使在该官员推动在巴尔干、中东以及其他麻烦热点地区外交议程的时候,他也一直忙于监督欧盟新武装力量的组建工作。今年年初,欧盟决定建设其自己的卫星网络--高俐略计划,这个举动将会减少欧盟对美国技术的依赖性。所有这些倡议得到了公众强烈支持,例如,欧洲单一的安全政策在欧洲民众中的支持率超过了百分之七十。

即使欧盟军事计划进展顺利,但其防卫能力与美国相比依然很弱小。欧盟成员对在全球范围内行使军事力量并不感兴趣。相应地,正在形成一种分工。欧盟管理欧洲地区安全,而美国军队则集中负责世界其他地方。这不是巨人之间相互摊牌的一种良方,而是意味着欧洲依附美国保护者的终结以及北约的可能解散。英国作出的增强其在欧洲作用的决定正在推动欧盟更加迅速地走向自主。多年来,伦敦一直与欧洲大陆保持着距离,但英国首相布莱尔已改变了方向的行程,他将欧盟在防务方面推进与将英国带入欧元区两者巧妙结合在一起。布莱尔在去年曾告诉英国人:"我们必须全心全意而不是半心半意地成为欧洲伙伴。"他提醒国人:"英国在欧洲之外没有经济前途。"类似地,德国对自身在增强欧盟政治意愿方面上的领导地位越来越感到心安理得。作为其战后安全保证与和解政策的组成部分,波恩数十年来小心处理外交与防务问题。可是,自从1999年德国政府重新迁都回柏林(这象征着恢复自信)以来,德国在指引欧盟变革、设计建立一个联邦欧洲道路方面一直扮演着很活跃角色。

对欧洲集体事业所焕发的这种新热情部分是内政的一个结果。在战后大多数年代,政治家们向选民们兜售一体化计划,他们认为这将是欧洲避免以往流血历史唯一途径。但是较为年轻的一代欧洲人既未经历过二次大战也未曾经历过冷战时期,因此不存在避免以往历史的情况。因此,欧洲正在形成一种新的政治说教。这种观点认为,一体化是提高欧洲实力和获得而不是阻止欧洲国际雄心的一个工具。虽然法国过去一直是唯一一个将欧盟视为抗衡美国手段的国家,但现在其他成员国也开始加入进来。布莱尔曾断言:"不管其起源如何,欧洲今日不再只是有关和平的问题,现在其所关注的是规划集体力量。"德国总理施罗德呼吁建立一个"更加统一的欧洲和扩大的欧洲,以抵制美国的霸权。"根据欧洲委员会主席普罗迪的说法,欧洲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在欧洲大陆建立一个"能与美国平起平坐的超级大国"。瑞典首相佩尔森最近表示,"欧盟是为数不多的我们能形成对美国世界统治地位相抗衡的机构之一。"瑞典长期以来一直摈弃权力政治。

如同克林顿政府一样,布什政府对欧洲不断增加的果断意愿自然表示不悦,但是,迄今为止华盛顿对欧盟盛气凌人的态度只是增强了欧洲的勇气与决心。布什对单边主义的嗜好尤其引起了欧洲人的不快。当布什不愿签署有关全球气候变暖的《京都议定书》、不再遵守反导条约以及美国与不少多边机构关系疏远时,欧洲越来越相信它必须既挑战美国又必须绘制自己蓝图。九一一后,欧洲人希望面对恐怖主义威胁的美国也许能重新发现多边主义的优点,但是不久,布什就单方面宣布伊拉克、伊朗以及朝鲜是"邪恶的轴心",并暗示,不管其盟友是否同意,美国都准备推翻伊拉克萨达姆政权。德国外长当时提醒华盛顿"同盟的伙伴不是卫星国"。柏林一家报纸不单单否定美国这种单干做法,它还哀叹美国一直利用机会增强其自私超级大国地位,"从来没有一个美国总统与我们如此的不相干"。该报在其社论中称:"从来没有一个德国公民对他们最为强大盟友表示过如此程度的怀疑。"由于美国与欧洲在恐怖主义根源以及如何最好进行反恐上发生争执,所以这种新的威胁看来在加剧而不是修补不断拉大的跨洋分歧。

美欧之间不断增加的分歧后果正变得相当明显,双方在中东问题上看法极为不同:欧盟反对美国对以色列这种坚定不变的支持以及其所坚持的孤立而不是吸收伊拉克与伊朗的做法。贸易争端不断升级,尤其围绕着钢铁与农业。尽管美国不愿遵守《京都议定书》,但是欧盟与一百多个国家一起加入了该协议,使得华盛顿成为对环境不负责任的一个孤独的旁观者。去年欧盟成员带头投票将美国赶出了联合国两个委员会,作为对美国单边处事方式的报复。在欧洲日益坚持其自身立场、美国继续不屑于妥协的时候,自二战以来一直帮助促进和平与繁荣的国际制度将势必会发生动荡。当欧盟东扩时,它将会统治欧亚地缘政治,逐渐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战略心脏地带的裁决者。随着资本流向欧洲,崛起的欧元与美国争夺储备货币地位,近数十年来的货币稳定将让位于使人联想起三十年代出于自我利益的那种自欺欺人做法。

历史正在轮回。在脱离了大英帝国之后,美国成为一个单一联邦,成为一个世界主要国家,最后它使得欧洲列强黯然失色。现在轮到欧洲上台并摆脱一个拒绝交出其至高无上特权的美国的时候了。欧洲将势必崛起为美国的主要竞争者。如果华盛顿和布鲁塞尔开始意识到它们之间不断增加的分歧的话,那么它们也许能够遏止它们刚刚出现的对抗。可是,如果它们未能为美国强权之下的世界和平作好准备的话,那么即将到来的冲突将肯定不是西方与其他地方之间的冲突,而是分裂的西方自身内部之间的冲突。
<P>不知道大家看过没有,这是大概两年前文章了,现在再拿出来看还是有点启发的,文中不少预言都已经被证实。</P><P>贴错地方,麻烦版主帮忙移动到“大战略”版。谢谢!</P>
不错啊 要是真的老美意识到欧洲方面的战略竞争的话  中国的压力就会小很多 而且在中国的力量还不是很强的时候 可以在两个方面得到利益
<P>更早就有人预测到了美国会向中东产油国家和部分非洲国家动手。主要目标就是欧盟和它的欧元。当时还没有发生911事件</P><P>其实从欧元一出现美国人就开始在对付欧盟国家了。</P><P>我在各BBS潜水多年,见到过几个真正的高人的分析文章,而且时间证明了他们的分析是正确的。</P>
分析猜测的不错呀!
<P>其实有时有想想,国家的概念是很宽泛的,今天所在的这块地方是这个国家的,我就是这个国家的人,效忠于这个国家。明天这块地方易主了,我也将换了国籍。</P><P>虽然总不怎么情愿承认,但事实如此</P><P>有种感觉,现在的世界就象战国,终有日会统一</P><P>经济的全球化将加速这种统一</P>
卖出美元债券,增加欧元储备。让美国佬感觉到不爽,扩大美国与欧盟的分歧。春秋战国时期的联横合纵金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P>通天塔建不起来的原因是人类的语言不通。</P><P>没有统一语言的欧洲不可能在政府效率这方面超越美国。</P><P>语言统一的困难极大,欧洲用了几千年都没有统一。</P><P>希特勒差一点就完成了统一欧洲的使命,但是美国人为了自己的霸权,联合了欧洲所有的反对派打败了希特勒。</P><P>综上所述,文章没有涉及语言文字,所以分析不充分,结果不可信。</P>
<P>只能说这个作者低估了美国的国家生存力和韧性,以及美国对世界的把握。</P><P>美国能在如此竞争激烈的世界继续生存和发展,并且保持百年的强盛(相对而言),不是一两句话就能概括的。总得来说,对美国,我们不能低估和轻视,自己该干什么就干什么!我们相对美国来言,走的路还很多,很长!不要妄自尊大,也不要妄自菲薄!</P><P>现在这个世界由于中国和欧洲的重新崛起,正在经历一个资源重新整合和分配的过程,这个过程注定是此消彼长的,因为资源是一定的,谁都想分得一杯羹。这个过程同样也是痛苦的,相对来言,站在浪口的更能深切的感受到切肤之痛。这就是这篇文章产生的根本原因。</P><P>他痛苦,不意味着必然崩溃,可能有止痛药,也可能他们会找到治疗措施。这些我们都要警惕。世界大国之间的博弈必须建立在本国的实力基础上的,这一点我们应该自重,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P><P>美国有问题,这是必然的,没有没有问题的事物产生,关键是问题有多大,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和后果。我们也有问题,我们现在更应该关心的如何有效的解决我们的问题,让我们发展和壮大,以在世界资源分配的过程中有强力的手段来争取最大化的利益。</P><P>看到别人的问题的时候,也要深刻的认识和反省自己,然后对自己在这些方面有可能产生的问题未雨绸缪,才是关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