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工业集团公司自主创新:实现铀浓缩技术重大跨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2:26:43
2011年7月21日,中国实验快堆成功实现首次并网发电。这条后来入选2011年“中国十大科技新闻”的消息随着各种媒体迅速传向全球,在国内外产生不小的反响。

这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我国核工业自主创新取得的又一里程碑式的重大成就,从而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快堆技术的国家,再次提升了我国在该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自主创新成果迭出

快堆是继压水堆之后发展起来的先进核电堆型,是第四代核电技术的主力堆型。中国实验快堆目前已经申报专利165项,获得专利授权98项,获得部级以上科技奖65项,培养了一支400多人的高水平快堆技术研发团队,为我国跨过原型快堆而直接发展商用快堆电站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为国家战略性高科技产业,核工业是决定一个国家国际地位的重要因素。近年来,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继承和发扬核工业自主创新的优良传统,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就:军工科研生产取得了新的成绩;中国先进研究堆成功建成,主要技术指标位居世界前列、亚洲第一;铀矿勘查技术大幅提升,又探明了一处超大型铀矿床;研发了先进的铀浓缩技术并成功实现工业化,实现了铀浓缩技术的重大跨越;自主设计的我国第一座动力堆乏燃料后处理中试厂热试成功,并正在规划利用该技术自主建设我国首个乏燃料后处理工程,为实现我国核燃料闭式循环迈出了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步。

这些自主创新的科技成果,有力地保障了国家安全、能源安全和核安全。

以我为主领跑核电

在核电领域,中核集团积极实施国际核能发展“热堆—快堆—聚变堆”三步走战略,实现了核电技术“生产一代、开发一代、预研一代、贮备一代”的科学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不受制于国外、以我为主、保持世界先进水平的核电发展道路。

——2011年12月15日,中核集团自主设计的我国内地首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已安全运行20年,为我国核电实现自主发展奠定了基础、增强了信心,成为中国核电产业发展中无可争议的开拓者。

——中核集团自主设计、建造的巴基斯坦恰希玛1号、2号核电机组,实现安全稳定运行,积累了国际大型核电项目承包管理的经验。成为我国核电产业发展中第一个走出国门者。

——中核集团自主研发了大型商用核电站反应堆。二代改进型秦山二期核电工程,其4台机组260万千瓦全部投入运行,安全发电;近年来,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安全性更高的ACP100、ACP300、ACP600、ACP1000系列三代核电技术,有的已转入工程总体设计阶段,为开拓国际市场创造了基本条件,成为核电产业发展中的创新者。
  1 2   ——中核集团始终把握世界核电技术最新发展趋势,自主研发的中国试验快堆成功并网发电,使我国第四代先进核能系统技术实现重大突破;瞄准未来,组织专门的力量开展旨在解决人类能源终极问题、被称为“人造太阳”的聚变堆研究,并已取得积极成果,成为我国核电产业发展的领跑者。

人才强企联合创新

这些自主创新丰硕成果的取得,得益于中核集团拥有完整的核科技创新体系并不断完善提升。中核集团拥有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等17个综合性核科研基地和专业研究机构,建有3个国家能源研发中心、1个国家工程技术中心、5个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20个集团级重点实验室、11个集团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形成了门类齐全、专业配套的核科技创新体系,并在核产业链的每个环节都有科研做支撑,都有主体单位来承担自主创新任务。

中核集团还积极实施科技专项,科研投入目前每年以不低于20%的速度稳步增长,2011年自主研发投入达到17.5亿。

面对人才竞争的严峻挑战,中核集团实施了人才强企战略,实施了重点科技专项总指挥和总设计师“两总”制度,设立了首席专家、科技带头人、首席技师岗位,到2015年,中核集团的高水平科技领军人才将达到300人。目前,中核集团拥有两院院士18人,国家级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9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85万人,高级专业人才8700人,技术工人3.4万人。

2010年11月,中核集团所属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联合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内蒙古兰太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等5家单位发起成立了快堆产业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共同推进快堆技术的商用化。截至2012年2月,联盟成员单位已发展到53家。联盟开展的战略创新,已经对我国核电发展体制探索,促进快堆自主化、产业化,树立快堆核电民族品牌等产生积极作用,也必将对我国核能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将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核集团党组书记、总经理孙勤指出,“十二五”期间,中核集团将秉承“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理念,深化改革、创新发展,努力实现做强做优、世界一流的远景目标,力争使中国核工业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http://news.ifeng.com/mil/2/detail_2012_02/23/12721043_1.shtml
2011年7月21日,中国实验快堆成功实现首次并网发电。这条后来入选2011年“中国十大科技新闻”的消息随着各种媒体迅速传向全球,在国内外产生不小的反响。

这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我国核工业自主创新取得的又一里程碑式的重大成就,从而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快堆技术的国家,再次提升了我国在该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自主创新成果迭出

快堆是继压水堆之后发展起来的先进核电堆型,是第四代核电技术的主力堆型。中国实验快堆目前已经申报专利165项,获得专利授权98项,获得部级以上科技奖65项,培养了一支400多人的高水平快堆技术研发团队,为我国跨过原型快堆而直接发展商用快堆电站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为国家战略性高科技产业,核工业是决定一个国家国际地位的重要因素。近年来,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继承和发扬核工业自主创新的优良传统,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就:军工科研生产取得了新的成绩;中国先进研究堆成功建成,主要技术指标位居世界前列、亚洲第一;铀矿勘查技术大幅提升,又探明了一处超大型铀矿床;研发了先进的铀浓缩技术并成功实现工业化,实现了铀浓缩技术的重大跨越;自主设计的我国第一座动力堆乏燃料后处理中试厂热试成功,并正在规划利用该技术自主建设我国首个乏燃料后处理工程,为实现我国核燃料闭式循环迈出了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步。

这些自主创新的科技成果,有力地保障了国家安全、能源安全和核安全。

以我为主领跑核电

在核电领域,中核集团积极实施国际核能发展“热堆—快堆—聚变堆”三步走战略,实现了核电技术“生产一代、开发一代、预研一代、贮备一代”的科学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不受制于国外、以我为主、保持世界先进水平的核电发展道路。

——2011年12月15日,中核集团自主设计的我国内地首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已安全运行20年,为我国核电实现自主发展奠定了基础、增强了信心,成为中国核电产业发展中无可争议的开拓者。

——中核集团自主设计、建造的巴基斯坦恰希玛1号、2号核电机组,实现安全稳定运行,积累了国际大型核电项目承包管理的经验。成为我国核电产业发展中第一个走出国门者。

——中核集团自主研发了大型商用核电站反应堆。二代改进型秦山二期核电工程,其4台机组260万千瓦全部投入运行,安全发电;近年来,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安全性更高的ACP100、ACP300、ACP600、ACP1000系列三代核电技术,有的已转入工程总体设计阶段,为开拓国际市场创造了基本条件,成为核电产业发展中的创新者。
  1 2   ——中核集团始终把握世界核电技术最新发展趋势,自主研发的中国试验快堆成功并网发电,使我国第四代先进核能系统技术实现重大突破;瞄准未来,组织专门的力量开展旨在解决人类能源终极问题、被称为“人造太阳”的聚变堆研究,并已取得积极成果,成为我国核电产业发展的领跑者。

人才强企联合创新

这些自主创新丰硕成果的取得,得益于中核集团拥有完整的核科技创新体系并不断完善提升。中核集团拥有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等17个综合性核科研基地和专业研究机构,建有3个国家能源研发中心、1个国家工程技术中心、5个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20个集团级重点实验室、11个集团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形成了门类齐全、专业配套的核科技创新体系,并在核产业链的每个环节都有科研做支撑,都有主体单位来承担自主创新任务。

中核集团还积极实施科技专项,科研投入目前每年以不低于20%的速度稳步增长,2011年自主研发投入达到17.5亿。

面对人才竞争的严峻挑战,中核集团实施了人才强企战略,实施了重点科技专项总指挥和总设计师“两总”制度,设立了首席专家、科技带头人、首席技师岗位,到2015年,中核集团的高水平科技领军人才将达到300人。目前,中核集团拥有两院院士18人,国家级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9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85万人,高级专业人才8700人,技术工人3.4万人。

2010年11月,中核集团所属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联合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内蒙古兰太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等5家单位发起成立了快堆产业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共同推进快堆技术的商用化。截至2012年2月,联盟成员单位已发展到53家。联盟开展的战略创新,已经对我国核电发展体制探索,促进快堆自主化、产业化,树立快堆核电民族品牌等产生积极作用,也必将对我国核能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将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核集团党组书记、总经理孙勤指出,“十二五”期间,中核集团将秉承“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理念,深化改革、创新发展,努力实现做强做优、世界一流的远景目标,力争使中国核工业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http://news.ifeng.com/mil/2/detail_2012_02/23/12721043_1.shtml
勘探目前重点在北部(以往了解比较少,但按照周边储量分布情况,可能存在大型超大型可开采矿床),尤其是边境地区,投入队伍不大,先在地图上画圈圈,详细勘探不急迫。
南部的暂时不需要进行勘探,资料比北部丰富,长江和珠江之间的山脉,直到云贵和川藏,都是圈圈密布。
相对来说,北部不在水源地,地形(开采条件和交通)也没南部复杂,更适于近期大规模开采和冶炼。
燃料生产和后处理,这个是核电自我发展、参与国际竞争的基础,有和核电规模相适应的规划(包括快堆)。
热堆可以满足眼前电力需要并积累资金、经验、技术和人才,核电可预期的出路在快堆(聚变堆时间上来不及),商业快堆技术成熟后,核电的规模会直线上升(以亿千瓦为单位)。
三代核电,AP1000山寨完毕,高温气冷也正在搞,即使快堆最薄弱了,需要加强
到底是大国,伊朗宣布铀浓缩 西方沸腾,我们宣布 没人敢问
到底是大国,伊朗宣布铀浓缩 西方沸腾,我们宣布 没人敢问
中国要想国际沸腾,很好办,宣布明天恢复核试验…而且是巨浪2载核弹头的核试验(全射程)…保证全球开锅……
转得更快更长更爽更欢
上次看到类似的新闻就沸腾过,可后来有人出来说核燃料利用的技术我们连印度都赶不上。。。。。信谁的啊
早几年说核燃料循环上印度做的好一些还说的过去(不是指技术,主要是我们量上的晚,这个要和核电规模相适应;印度一直运行着大量的重水堆,也一直想搞铀钍循环,刷锅刷了好多年了,恨不得把锅底都刷穿),现在印度人恐怕没有太多可说的了。
印度的铀储量不大,品位也不高,在开采和冶炼上乏善可陈。
现在印度核工业,在得到国际民用核技术和核材料便利的同时,也要接受严格监管,军用和民用必须严格划分开来,这和其目前的体制冲突不小。
但其国内一堆内部问题还没解决好,就开始了雄心勃勃的大规模核电计划;不说凭借其薄弱的工业基础如何实现万国牌反应堆国产化,核燃料供应上也是个大大的短板,对这点印度人也有自知之明(也有穷怕了的成分,以往核原料取得艰难,说起来都是血泪),在引进反应堆的同时往往都附送几十年的燃料供应合同。
比较着说来,他们现在在快堆燃料生产上的经验是个亮点,使用的技术倒不是多高深,但起码自己做出来了。
不说他那些宝贝的重水反应堆,在轻水堆的设计和制造上,印度是缺乏基础的;在运行上,也是缺乏经验的(五花八门的堆型让人想着就头疼);在核监管上,更是一个巨大隐患,不说各种监管法规的缺失和经验的缺乏,在一个刑不上大夫的国度,那些五花八门的核电站背后站着的都是真正的大夫啊!
superdirex 发表于 2012-2-24 21:28
早几年说核燃料循环上印度做的好一些还说的过去(不是指技术,主要是我们量上的晚,这个要和核电规模相适应 ...
怎么不对比一下80年代90年代中印两国核工业投资力度,这比任何其他客观原因更说明问题

印度的效费比很高吗?

印度后端还行,前端太悲摧
我写的这些东西很难理解么?没觉得和你的疑问有冲突么,呵呵。
superdirex 发表于 2012-2-24 21:48
我写的这些东西很难理解么?没觉得和你的疑问有冲突么,呵呵。
没冲突,补充一下罢了。印度的后处理和快堆还是可以羞辱一下TG的

不过不能总和跟印度比吧,这是比烂。希望跟韩国比较一下,特别是轻水堆、快堆方面
好像3哥搞那个钍盐堆很先进,TG没有搞
原来TG根本瞧不上南棒核工业,现在要清醒清醒了
务实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就是了,事实永远胜于雄辩。
韩国的核工业,实质就是无本之木,比较早地建立了反应堆工程制造体系而已,核工业全过程中的短板不是一个两个,至于核能相关的科学研究,比印度都不如,更不要提日本和中国,不需要高看他。
chinafirst 发表于 2012-2-24 22:11
没冲突,补充一下罢了。印度的后处理和快堆还是可以羞辱一下TG的

不过不能总和跟印度比吧,这是比烂。 ...
韩国也有快堆
zhj0551 发表于 2012-2-25 11:04
韩国也有快堆
确实,克里马快堆
心在云阁 发表于 2012-2-24 17:29
中国要想国际沸腾,很好办,宣布明天恢复核试验…而且是巨浪2载核弹头的核试验(全射程)…保证全球开锅… ...
神州行,我看行。
superdirex 发表于 2012-2-25 09:53
务实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就是了,事实永远胜于雄辩。
韩国的核工业,实质就是无本之木,比较早地建立了反应堆 ...
事实是南棒70年代中期起步的国家,在反应堆技术上吃透二代堆,击败法国出口阿联酋,在搞150兆瓦快堆

TG是70年核潜艇下水的国家,军用堆BKC不说,民用反应堆搞万国牌,弄得现在还在买,笑南棒笑得出来吗?南棒倒是笑得出来
了解的人都知道,棒子技术引进花了多大代价,消化吸收到现在又做的如何。
OPR1000和原型的变化有多少?改名字的事情棒子又不是第一次做,吃透是说不上的,依葫芦画瓢而已,实质并不比我们现有的几个自主堆型强,要说技术先进性可能还差一筹,但人家敢上而且上了,这个比我们决心大。
至于APR1400,这东西很多性能号称国际领先,具体如何我们还是走着瞧的好,起码先把认证拿到了再说,至于棒子在建的几个,明后年就准备投入运行了,也可以看看。就已知的情况对比着看,和EPR差距不小。
棒子大型设备出口的秘诀是----低价,APR1400的神奇也在建造经济性,这东西可是要用60年的,拭目以待吧。
另外,对于棒子公布的各种数据,大家还是持谨慎一点的态度好,比如总发电量严重超出机组出力上限的事情,就时有发生;再比如核电的成本,在几乎所有燃料外购的情况下保持如此低廉,确实是奇迹,鬼子一直对此耿耿于怀。
再多说一句,核潜艇可是当年铁桶包围下中国人自己搞出来的,棒子的反应堆图纸和工艺以及制造设备都是花钱买的,了解历史的人应该不会拿这个来说事。
而且,就那个年代来说,中国有上核电的需求么?上世纪90年代初,国内20万千瓦的火电机组就是大机组了;真要回顾历史,就会回归到一点----对改革开放的英明决策再次表示敬意。
如果说买,鬼子的和棒子的都是买的,比我们买的多买的彻底,都是现实需求和承受力决定的。
万国牌的实质是什么?迫切的需求,加上现实的条件造成的,中国到现在有几个堆型?有什么共同性?数量呢?要说万国牌是说不通的。
如果不是为了适应日益提高的安全性要求,国产二代改反应堆已经遍地开花结果了,这个其实正是中国比棒子和鬼子强但很多人看不到的地方,不是嚷嚷的多了就是对人民负责,甚至不是电价低了就是爱民,这点和资本家是有区别的。
superdirex 发表于 2012-2-25 15:02
了解的人都知道,棒子技术引进花了多大代价,消化吸收到现在又做的如何。
OPR1000和原型的变化有多少?改名 ...
1、TG引进的堆型比南棒多,法国、毛子货南棒没买,到底谁统一堆型更彻底?

2、TG买的数量比韩国大,现在还在买MD 的AP1000,法国的EPR1700,到底谁花的钱多?

3、南棒知道花钱买图纸,改革开放英明决策的TG买图纸技术了吗,怎么买容量去了,被法国人狠狠地宰?现在还要从头买技术

4、大型压水堆,南棒能完整出口了,TG万国牌的技术哪里去了,不能搞半天只有小巴来买吧
当年棒子大干快上,一下子买了10几个堆,有西屋的,也有法马通的,还有燃工的以及CANDU的堆型,法马通就是后来的阿海珐,不知道算不算法国的?
棒子引进的数量可比我们多(AP1000先不说),而且这些反应堆中,很多是所谓的交钥匙工程,全寿命零部件和维护依旧得依赖外方,核燃料供应更不用说了,这个价钱高不高?
加上购买设计制造图纸、制造设备乃至材料,又是个什么价钱了?
然后才有了棒子的“改进型”OPR1000,并投入了大批量建造,改进的的东西有多少?----“evollved a little”,然后05年定名为OPR1000。
从我国引进民用核电上看,自身的底子还是起了不小的作用的,每一个引进都包含了这个成分,然后每一个引进为下一个引进增加了筹码,有兴趣的可以去比照时间,看看引进的条件,被谁谁宰这说法没依据。
成熟二代反应堆的消化吸收以及改进,我们做的比棒子好,所以我们能改而不是COPY甚至删节,这个也成为了EPR、AP1000引进谈判的底气所在,EPR、AP1000的引进,时间上是国际核电发展的停滞期,所以说被宰那是以讹传讹。
如果和OPR1000或者APR1400比较着看,EPR和AP1000在可靠性和安全性上更有保证,棒子的货一厢情愿的东西不少,他有胆子用我们可不敢这么做。
superdirex 发表于 2012-2-25 17:52
当年棒子大干快上,一下子买了10几个堆,有西屋的,也有法马通的,还有燃工的以及CANDU的堆型,法马通就是后 ...
还是不要比烂为好,看看别人的优点自己的缺点,人家怎么从零开始的。

1、算一下南棒引进14个机组,美法加三家(当时不是西屋,是燃工系统80),交钥匙和给技术的都算上,其后没有再进口。KSNP,APR1400算是自己搞的。

TG买了法国M310、EPR1700,加拿大坎杜,美国AP1000,俄罗斯VVER……,是不是超过了14个堆?可以好好算一算,因为还在继续买个没完。

2、南棒买的时候核工业基础是零,TG买的时候核潜艇下水十年了。棒子买14个堆,TG也非要买那么多?怎么不比比脚盆,更无地自容。

3、棒子买得早,买的种类集中,花的钱肯定少于TG,挨宰不挨宰,AP1000,EPR1700的价格可以算一算

4、消化吸收效果,南棒出口合同签了,广核消化出来的CPR1000能出口吗?
说这些,不是要抬高自己贬低棒子,只是一个大概的情况。
在很多领域,现在经常提到的所谓的“山寨",棒子其实也是这么过来的,时间比我们早,在他的之前的是鬼子。
在核电上,棒子比鬼子好的一点是选择了PWR为发展方向,但相关的产业主要集中在制造领域,其他方面涉及的不多也不深。
棒子在核电设备制造上投入了巨大的资金,不仅仅是资本家的,还有政府的(棒子现在大企业财团对政治的影响,和”追捕“那个电影反映的鬼子的时代类似),从其很多企业的资产和销售收入的比值可以看的出来,装备利用率不高,闲置的产能不小(比如80年代的韩国现代集团,资产在世界工业200强里名列前茅,但销售收入就远远落后了)。
从棒子为我们提供的部件价格上看,价格很可能没有多少利润,主要还是把设备折旧拿回来,这也是棒子重工业中普遍的现象,也导致了其对外报价很有竞争力。
象反应堆的国际竞争,价格是一个重要方面,其他相关的东西也很多,客户的着眼点差异很大;就棒子的出口来说,美法的燃料供应商是其天然的盟友(棒子自身不产),当然,也从其中得到了最大的利益。
作为反应堆的主要供应商,美法现在在制造上逐渐淡化了存在,其盈利主要不来自设备制造,这也是我们能够通过引进快速建立起设备制造基础的原因,和棒子不同的是,我们国内的市场潜力巨大,在可预见的未来都会充满活力,就国内核电设备制造企业来说,满足国内需求为主,暂时是无力拓展海外市场的(中小型除外)。
不多说了,有兴趣的对照着看,自己分析吧。
superdirex 发表于 2012-2-25 19:25
说这些,不是要抬高自己贬低棒子,只是一个大概的情况。
在很多领域,现在经常提到的所谓的“山寨",棒子其 ...
1、你的话说明棒子的国家扶植意图很明显,政府想得远、看得准、算得精,政府企业一盘棋,没搞万国牌。

2、出口大型机组就是一国能力的标志,棒子做到了,因为棒子有自己专利。专利在人家手里,能出口吗?

3、消化吸收了30年以后,TG还在进口,自己的市场潜力巨大,但被别人占领,国内的反应堆供应商们怎么想?
chinafirst 发表于 2012-2-25 16:55
1、TG引进的堆型比南棒多,法国、毛子货南棒没买,到底谁统一堆型更彻底?

2、TG买的数量比韩国大,现 ...
被宰?脑子锈透了~
棒子的技术引进环境还是比我们好太多,别忘了我们现在还被巴统封锁了在!
楼上说的实在话。
国内大型民用核电的研究开发,很多时候提到都是30年、20年,可是要是了解30年、20年前国内的状况,就不会这么确信了,那时候核工业系统吃饭都成问题,哪有余粮来搞不存在近期现实需求的东西(也只有情况相对好一些的广核在进行研究)。
再就是研究开发工作是需要相应工业基础支撑的,这个不解决了,工程化都是纸上谈兵。
90年代初,是我们开始了解现在大型民用核电技术的开始,窗口就是大亚湾;直到90年代中后期,真正的开发设计工作才展开,这个是和国内重型制造业的发展是匹配的,时间上略有提前量。
所以说,我们吃透二代并拿出二代改,时间并不长,期间国产化工作做的是比较好的(这个还是纠结于国内制造能力而不是其他);广核批量建造CPR1000,除了满足现实电力需求,也是建立国内核电制造工业的需要(目标是利用核电滚动积累,消化投资成本,完全实现低成本的国产化),国内目前的设计制造基础和这个是有关的。
广核这个路线图现在回过头来看,仍然经得起检验,国产二代改不但满足了国内核电发展的需求,也成为了三代引进的重要筹码;而且从现实和发展的角度看,国产二代改的经济性在三代大潮中具有相当优势,并具备利用三代技术进一步改造提升的空间(比如关键设备),CPR1000的三代发展ACPR1000就是一个代表,所以说我们的发展和棒子比虽然起步晚、条件有限,但速度是不慢的;而随着国内制造业的快速提升,中国核电产业的未来是可以预期的。
上世纪90年代,“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可以作为一个写照,人才的断档,经历过那个时期的人会有深刻体会,WG十年、然后是核工业企业大批下马,各矿冶局地勘局转民,开房地产(在深圳有几个先前是开采石场供应建筑材料的----因为自己有采矿和运输能力,后来山炸平了,平白得了一大片地,结果是采石头没赚钱,卖地发的不清不楚)、物资公司(国家调配的物资,那时候钢材水泥化肥汽油都紧缺,这个来钱容易)、机修厂(那时候修理汽车是技术行当,设备技术和零部件是优势),压力容器厂生产液化石油气钢瓶(比如523厂),能纠合起来的除了老就是少(老的中最年轻的是60年代毕业的老疙瘩,年轻的是我们这些初出校门的嫩瓜,至于中间的,工农兵大学出来的,能指望他们懂多少?),面对西洋景除了感叹还是感叹----我们什么时候能造出自己的大核电(不是不明白,可是脑子里的东西,谁来做?)?
多了解当时的情况,就不会产生“何不食肉糜?”的想法了。
和现在能坐在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里、喝着清茶敲键盘不同,当年就那么几条枪,安排的工作却永远做不完;除了脑子不能停,手脚也不能停,采集分析数据、比对计算结果、建立基本模型等这些用脑子的事情要做,安排实验的全过程乃至跑上几千公里、求爹爹告奶奶地寻求协作也是要亲力亲为的,现在做梦都还会有东北大冬天在火车上抱着热水桶取暖、西北某边陲小站独自在守车上凄风苦雨饥寒交迫的情景。
和干活比起来,更加难的是钱;当时条件实在有限,需要的各种仪器设备材料都很缺乏,并且价格昂贵,一块标准白板价格数万,所以各种计划里是能省就省,否则就只能停留在纸面上;因此编制各种计划和申请报告也是重要的工作,好在合作方对此比较通融,还提供了不少帮助。
金神大赌场 发表于 2012-2-24 22:13
好像3哥搞那个钍盐堆很先进,TG没有搞
那得看三哥搞出来以后再说,总是将将的,你以为下象棋呢
superdirex 发表于 2012-2-28 12:44
多了解当时的情况,就不会产生“何不食肉糜?”的想法了。
和现在能坐在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里、喝着清茶敲键 ...
1、80、90年代国家投资少是事实,但花钱买万国牌恰恰是80、90年代的产物,不是自相矛盾吗?

2、CNP300,CNP600的单位投资比外国堆低得多,既然国家没钱,为什么当时不求最好,只求最贵?

3、既然决定花更多钱买“技术先进”的外国堆,为什么不早点买技术,要一直拖到AP1000?




要找理由,比烂还不容易,总是一大堆。苏联还被整个西方世界封锁呢,比中国更严,它的压水堆哪儿来的?

superdirex 发表于 2012-2-28 11:55
上世纪90年代,“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可以作为一个写照,人才的断档,经历过那个时期的人会有深刻体会 ...


话说当年(1987)我差一点就报考核电运行管理的中专了,那个录取线超过所有重点中学啊。
那时真的是一腔热血呀,可惜最后还是在父母的情感攻势下败下阵来。
superdirex 发表于 2012-2-28 11:55
上世纪90年代,“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可以作为一个写照,人才的断档,经历过那个时期的人会有深刻体会 ...


话说当年(1987)我差一点就报考核电运行管理的中专了,那个录取线超过所有重点中学啊。
那时真的是一腔热血呀,可惜最后还是在父母的情感攻势下败下阵来。
不打算说服任何人,有心的可以自己看,这些情况远比网上的准确一些。
悠游的鱼 发表于 2012-2-29 09:28
话说当年(1987)我差一点就报考核电运行管理的中专了,那个录取线超过所有重点中学啊。
那时候还是不见一点曙光啊,不比现在,呵呵。
superdirex 发表于 2012-2-29 09:29
不打算说服任何人,有心的可以自己看,这些情况远比网上的准确一些。
他对国内的核工业完全是自己先定论了的,你说服不了他的。
非常感谢superdirex 和 chinafirst 的精彩辩论 ,一个是抱着理解中国的心态,另外一个则是既然不否定中国那就更应该高看韩国的心态。

CD的畅谈呈现一边倒的倾向,感觉这种风气不应在其它分支蔓延。 倾向于chinafirst的看法,大国崛起需要的不是否定别国来抬高自己,恰恰相反,把对方看的更高更能有效的鞭笞自己。人性如此,一群人聚会时三八他人是,贬低他人的话语可以连绵不绝,赞誉别人的话语则不多见。

中国以往走了不少弯路,这是事实,没有必要藏着掩着,韩国在不少方面的确不俗,不少东东很有竞争力,这些事实不会因为我们的否定而让我们的竞争力上去。


据我所知,中国的CPR1000核心的东西还是法国的,中国进行了安全性的强化和局部方面的改进吧。山东石岛(华能建的吧)那边有个最新技术的机组,但也仅作为演示的(目前这台机组基本不对经济效益方面有所要求,只是作为展示技术实力的机组),导致的的结果是这台机组的运行人员工资和其他机组人员工资差了不少,毕竟其他机组才是赚钱的。从侧面也说明最新技术的机组的实用性和推广方面还是需要经过时间的检验的。(说错勿怪,技术方面其实我这个列兵是个门外汉)
讨论就是畅所欲言,尊重别人的同时对自己的发言负责就好,呵呵。
在这里发言基本不去抓犄角,辩论似乎也说不上,只对核心问题就自己知道的情况大概说说,不一定要有什么结论,毕竟不是研究论文不是?
个人来说,已经过了那个非红即白的年龄了,而且搞工程技术的,客观是基础。
俺觉得现在的风气很不好。谈论历史事件时却不在当时历史环境下谈论,而是把几十年前的事情放到当前的背景下谈论,仿佛中国没有过去的环境经历、只有过去的事件似的。很多非专业人士非常喜欢端着咖啡指点江山
俺随便说说,不针对任何人,不针对任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