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怛罗斯之战,我想起了高中课堂上那刺耳的哄堂大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7:06:08


高中历史课上,讲到唐朝和周边地区的关系,提了一下怛罗斯之战。

当时的原话是:“这个时期,唐朝和阿拉伯在中亚打了一仗,结果,唐军大败!”他特别把“大败”两字的音调说的又高又长——
紧接着,课堂里一阵哄堂大笑——

想起来,当时心里很不是滋味,因而记得清清楚楚。

这个历史老师和那些大笑的人,也许潜意识里觉得中国军队总是不堪一击的,和阿拉伯人作战那是自讨苦吃,大败一点都不奇怪!我不知道为什么这些人能如此轻松地嘲笑他们的祖先,又意味着什么?他们或许会很自然地成为带路党吧。

国人这种不自信的毒瘤,到什么时候才能清除?

--------------------
感谢提醒,我写别字了




高中历史课上,讲到唐朝和周边地区的关系,提了一下怛罗斯之战。

当时的原话是:“这个时期,唐朝和阿拉伯在中亚打了一仗,结果,唐军大败!”他特别把“大败”两字的音调说的又高又长——
紧接着,课堂里一阵哄堂大笑——

想起来,当时心里很不是滋味,因而记得清清楚楚。

这个历史老师和那些大笑的人,也许潜意识里觉得中国军队总是不堪一击的,和阿拉伯人作战那是自讨苦吃,大败一点都不奇怪!我不知道为什么这些人能如此轻松地嘲笑他们的祖先,又意味着什么?他们或许会很自然地成为带路党吧。

国人这种不自信的毒瘤,到什么时候才能清除?

--------------------
感谢提醒,我写别字了


是怛(da)罗斯之战。不是恒,也不是但。
所以也就只能当个历史老~~~师~~~了
楼主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啊
这老师有毛病吧。

这老师没我历史老师好。
小屁孩如果知道五千唐兵硬磕十万大军,就笑不出了。可惜当时唐军托大,又有高仙芝那样的棒子当大将,败亦是常理。
富贵不过三两代,记仇要记一千年……
这一仗阿拉伯军险胜以后反而不敢继续招惹唐了


1。高仙芝刚愎自用。
2。葛逻禄反水。
那什么,其实就算赢了,最后也还是输。安胖子一声大喊,长安都丢了。

1。高仙芝刚愎自用。
2。葛逻禄反水。
那什么,其实就算赢了,最后也还是输。安胖子一声大喊,长安都丢了。
anyingzhizi 发表于 2012-2-14 14:39
所以也就只能当个历史老~~~师~~~了
别小看人家了。LZ的历史老师是名人,叫做猿腾飞。
要不是唐朝的一个小盟国临阵叛变,中亚就是唐朝的地盘了。所以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学生不懂事也就算了,实在想不出为啥会有这样的老师~
现在有些带路党脑子里自动刷屏“中国人太次、中国人太次、中国人太次。。。”
力战而亡的四万英魂,就得到后人如此评论而已么?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要是没有安史之乱,这场子本来是可以找回来的
害人的政治 发表于 2012-2-14 14:47
要不是唐朝的一个小盟国临阵叛变,中亚就是唐朝的地盘了。所以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醒醒啊,安西四镇最强的时候只有2万兵。记住,是兵力最多的时候哦。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的明月出自天山而非东海。退到了葱岭这边,就永远丧失了驰骋中亚的欲望。下一次就要等到蒙古来推倒咱们了。
MD的道道对那些所谓的知识分子毒化很严重。

关键是我们的管理部门也麻痹、玩忽职守,随便举2个例子:色戒和袁腾飞,影响都非常坏。
笑点真奇特
猿老尸也教过高中吗?
醒醒啊,安西四镇最强的时候只有2万兵。记住,是兵力最多的时候哦。
都是父子相袭的职业军人,汉军为主体,还有各路仆从军。唐军的边军可是异常强悍,屡屡深入不毛,以少胜多的进攻型军队。
1万多唐朝军队,在平原地区敢于和近30万阿拉伯骑兵(自己号称200万)正面交战,这在西方是不可想象的!激战一个月,并取得优势,最后还是因为内部那几千雇佣兵被收买,战场反水,割断了唐军骑兵与步兵的联系,才导致战败。。。但虽败犹荣!

唐朝军队,无论是在后勤保障、武器装备、士气、战术、训练水平都是当时世界最强的。嘲笑这支军队,本身就是一种无知的表现。。。
当时唐朝军事力量已经是严重的外轻内重,中央无法有效制衡地方,就算没有安禄山,也会有张禄山,李禄山,唐朝势力退出中亚是迟早的。
所以这个世界上愚夫村氓是最多的
1万多唐朝军队,在平原地区敢于和近30万阿拉伯骑兵(自己号称200万)正面交战,这在西方是不可想象的!激战 ...
有资料可考的,大约交战是持续七天,两军参战人数有争议,也说唐军合四万甚至更多的。怛罗斯附近大食精兵也不多,多数是各路仆从军和后勤人员。
伊尔·伊斯卡 发表于 2012-2-14 14:55
1万多唐朝军队,在平原地区敢于和近30万阿拉伯骑兵(自己号称200万)正面交战,这在西方是不可想象的!激战 ...
开什么玩笑?

就算是柏杨这种吹牛大王,也只敢说唐军3万打阿拉伯20万。1万对30万,这个数据是从哪冒出来的?
信号与系统 发表于 2012-2-14 14:53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的明月出自天山而非东海。退到了葱岭这边,就永远丧失了驰骋中亚的欲望。下一 ...
以当时的生产力条件,中央王朝控制西域已经是非常勉强。进军中亚除非是出现类似藩国的情况。就算没有安胖子,中央直接控制中亚也不可能。
现实派 发表于 2012-2-14 14:55
MD的道道对那些所谓的知识分子毒化很严重。

关键是我们的管理部门也麻痹、玩忽职守,随便举2个例子:色戒 ...
对 知识分子西化的很厉害 特别是所谓名校 民主底下的好吃懒做

中华飞刀 发表于 2012-2-14 15:00
开什么玩笑?

就算是柏杨这种吹牛大王,也只敢说唐军3万打阿拉伯20万。1万对30万,这个数据是从哪冒出 ...


唐军那里有三万,正经的一万多点。仆从军不少。

安西四镇最膨胀的时候只有2万兵。不是不想征兵,正经的是因为养不活。高仙芝出战的时候只带了1万多点。留下的还要守备地方。真要有3万兵,这仗不会输这么惨。
中华飞刀 发表于 2012-2-14 15:00
开什么玩笑?

就算是柏杨这种吹牛大王,也只敢说唐军3万打阿拉伯20万。1万对30万,这个数据是从哪冒出 ...


唐军那里有三万,正经的一万多点。仆从军不少。

安西四镇最膨胀的时候只有2万兵。不是不想征兵,正经的是因为养不活。高仙芝出战的时候只带了1万多点。留下的还要守备地方。真要有3万兵,这仗不会输这么惨。
开什么玩笑? 就算是柏杨这种吹牛大王,也只敢说唐军3万打阿拉伯20万。1万对30万,这个数据是从哪冒出 ...
在当时条件下翻越葱岭,和蕃属国隔绝,后援缺乏的情况下前出河中,孤军和后援源源不断的驴教军交战,伤员都难以得到有效救治,可想战况之惨烈。无论如何,祖辈敢于拔刀催马冲锋死敌的壮烈值得我们肃然起敬!
中华飞刀 发表于 2012-2-14 15:00
开什么玩笑?

就算是柏杨这种吹牛大王,也只敢说唐军3万打阿拉伯20万。1万对30万,这个数据是从哪冒出 ...
央视播过相关的纪录片,唐军步骑兵总计1万5千人,5000雇佣兵,阿拉伯26万人,基本全是骑兵
唉……有什么样的老师 就有什么样子的学生。
话说,笑点在哪里?
不论怛罗斯胜败,安史之乱后,大唐只能无奈退出中亚。
这老师。。。建议校长让他去图书馆
真想骂我们的文化宣传部门,这么好的爱国主义历史题材,为什么不投入资金拍一部好电影呢?不正可以从唐军士兵视角出发宣扬我中华仁义忠烈文化么?缺乏宣传倒也罢了,好好保护民族正确史观也没做好………哎
伊尔·伊斯卡 发表于 2012-2-14 14:55
1万多唐朝军队,在平原地区敢于和近30万阿拉伯骑兵(自己号称200万)正面交战,这在西方是不可想象的!激战 ...
另外在那里作战属于外线,败了很正常,败了也没什么。美国就搞不掂中国和越南。
爱无限 发表于 2012-2-14 15:03
唐军那里有三万,正经的一万多点。仆从军不少。

安西四镇最膨胀的时候只有2万兵。不是不想征兵,正经 ...
关于此战唐军的人数,阿拉伯史籍说是10万,杜佑的《通典》记载唐军为7万人,段秀实别传是六万人,旧唐书是3万,通鉴是2万,众说纷纭,所以充满争议。

但神马阿拉伯军队20万这种鬼话,除了一个在监狱跳大神的柏杨外,就没有任何史实根据可言。
唐军伤亡有几说,一说兵两万,损一半;一说兵七万,损五万。可以肯定的是,此役把唐军在安西主力给打没了。此役就算是打胜了,之后的安史之乱也会如期爆发,之后的西域失守也是必然。有趣的是,此役双方的主将都死于非命,可见兵者凶也。
不奇怪啊,现在一些老师上课最喜欢把自己对社会的不满带入讲课之中,我在高中还没遇到过这样的老师,不过在大学就多了,尤其是教经济,法律的老师。我们以前有个教证劵的老师,讲课的特点就是,一节课45分钟,90%以上的时间用来骂TG,10%的时间用来讲知识点,而讲知识点的时候就是把内容念一遍,然后开始对知识点进行发散,所谓的发散,就是继续骂TG,后来有节课他公开鼓吹支持西藏,台湾,内蒙古,新疆独立后,我就再也没去上过他的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