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军新型鱼雷精确打击 从潜艇下方数米安全穿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03:37:13
南海某海区,海军某部正在进行一场特殊的试验,用最新研制的鱼雷去攻击真正的潜艇。

    此刻,潜艇内气氛格外紧张,空气凝固了一般。坚守战位的官兵心里直打鼓:这枚鱼雷按试验计划直奔潜艇下方而来,万一鱼雷偏离目标深度击中潜艇,会发生什么真难以预料。这如同一位神枪手让人举起环形靶来练实弹射击,纵使百步穿杨名不虚传,也会让人冒出一身冷汗。

    鱼雷水下攻击的声音由远而近,成功了!鱼雷从潜艇下方数米安全穿过,与设定的攻击深度完全一致。新型水中兵器打击精度实现新跃升的过程中,领衔监造新型鱼雷近10年的“雷人”军代表徐杏钦功不可没。

    鱼雷有“水中导弹”的美誉,其水下攻击主要依靠声音信号导引。由于水声环境复杂等因素,鱼雷打击精度的提升难度比在空中飞行的各种导弹高出一筹。为了锤炼新型鱼雷的精确打击能力,海军军代表徐杏钦力主打破常规,用鱼雷打真实潜艇,用我国自己生产的潜艇作靶标。

    此言一出,震惊各方。在鱼雷试验中,一向是采用声靶模拟潜艇特征这一安全有效的方法。毫无疑问,用活动潜艇替代固定声靶作为鱼雷攻击靶标,安全风险大,技术难度高。

    新型鱼雷正处在不断的研究、试验与改进中,离不开近似实战条件下的打靶试验来检验装备效能。徐杏钦坚持自己的观点:鱼雷水下攻击要打得着、打得准,这样才叫好雷。只有经过充分而严密的试验,才能保障今后部队训练最大限度地接近实战。

    徐杏钦的较真劲儿说服了新型鱼雷总设计师,却没想到最大难题还在部队官兵这边。选哪条潜艇作靶标,大家推三阻四。潜艇上的官兵一听说要拿鱼雷去打潜艇,头就摇得像拨浪鼓,坚决不同意。试验鱼雷显然不会爆炸,但万一鱼雷打偏了命中潜艇,后果不堪设想。

    没办法,徐杏钦领着总设计师跑到舰队首长的办公室,去要“尚方宝剑”。

    “试验方案安全系数能达到99%,我们有充分的安全技术措施,鱼雷是对着潜艇底下攻击,与艇体有一定距离。”

    “有没有意外和风险?”

    “有一定风险,但这个风险要冒。最坏的结果就是偏离目标航线误撞潜艇,不过鱼雷是试验雷,即使击中潜艇也能保证官兵生命安全。”

    “我同意你打,但你们要签军令状。”

    徐杏钦用真雷打潜艇成功的消息,让机关领导激动不已。一位将军亲自乘目标潜艇出海试验,体验潜艇鱼雷攻击的真实情况。试验取得成功,潜艇靠上码头,将军上岸后对徐杏钦说的第一句话是:“鱼雷打得很准,在潜艇内已经感受到它的威力了。”

据统计,两次世界大战中沉没的运输补给船,76%是鱼雷所为;高达41%的战舰不是被舰炮、航空炸弹等武器击中,而是被有着“水下幽灵”之称的鱼雷送进海底。然而多种条件的限制,使人民海军一度面临着鱼雷技术发展的“短板”局面。

    新型鱼雷研制项目时间紧、难度大、要求高,徐杏钦临危受命担任军方的项目负责人,可他却乐不起来,压力大啊,毕竟这是在研制我国最先进的鱼雷,这是在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盯着打了几十年交道的鱼雷,徐杏钦有自己的想法:“技不如人敢亮剑,那是被逼无奈。以劣胜优可以是奇迹,但绝不是赢得战争胜利的必然规律。作为军代表,我们一定要紧盯‘以优胜优’。”

    该型鱼雷的总设计师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院士,在这个领域的学术造诣无人能及,而徐杏钦是搞了多年工程实践的军代表。研制阶段的方案审查不断推倒重来,终于让总设计师大动肝火,觉得是徐杏钦在“设卡为难”,抵触情绪越来越大。

    徐杏钦与老院士推心置腹:“你们不信任我,可能是不了解我。我是学鱼雷的,考军校之前就对鱼雷有特殊的感情。军代表首先代表的是部队官兵,并不是代表单位和个人,我要保证这型鱼雷从起步阶段就更好更强。”

    那年冬天,进入试验阶段的新型鱼雷“出了问题”。其中一条鱼雷发射入水后,发动机很快就停止工作。回收后一检查,却查不清问题。

    尽管事出偶然,徐杏钦却比谁都清楚:可靠性对于武器装备具有重要意义,大家都查不出来的问题肯定是新问题、大问题,这个关口一定要把住。

    一天清晨,徐杏钦忽然想起了什么,他抓起衣服披在身上就向试验工房冲去。门没开,大家还没有来上班,徐杏钦在门外急得团团转。一抬头看到1米多高的窗户,徐杏钦想都没想就从窗户爬了进去,他要找“电爆活门”。

    “电爆活门”是动力系统的重要部件,起到点燃发动机的作用。徐杏钦翻箱倒柜,把用过的30多个“电爆活门”全部找了出来,经过仔细比对,徐杏钦发现有一个与其他“电爆活门”存在细微差别。于是,他顺藤摸瓜,根据“电爆活门”的编号找到对应的试验鱼雷,没错!就是这条鱼雷出了问题!

    激动的徐杏钦没有急于下结论,而是拿着去做试验,结果真是“电爆活门”出现工艺质量问题。问题找到了,一向严肃的总设计师紧紧握着徐杏钦的手感动地说:“谢谢你!”

    “这型鱼雷的诞生,使中国高性能主战鱼雷一跃跻身世界先进行列。”鱼雷定型之日,徐杏钦与总设计师紧紧相拥在一起。一位领导该项目多年的国家领导人闻知试验成功的消息,写下8个大字:十年铸剑,终成大器。(陆文强 李翊)

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12-02/10/c_122681594_2.htm
---------------------------------------------------------------------------------------------

究竟这鱼雷行不行,有没有人研判一下南海某海区,海军某部正在进行一场特殊的试验,用最新研制的鱼雷去攻击真正的潜艇。

    此刻,潜艇内气氛格外紧张,空气凝固了一般。坚守战位的官兵心里直打鼓:这枚鱼雷按试验计划直奔潜艇下方而来,万一鱼雷偏离目标深度击中潜艇,会发生什么真难以预料。这如同一位神枪手让人举起环形靶来练实弹射击,纵使百步穿杨名不虚传,也会让人冒出一身冷汗。

    鱼雷水下攻击的声音由远而近,成功了!鱼雷从潜艇下方数米安全穿过,与设定的攻击深度完全一致。新型水中兵器打击精度实现新跃升的过程中,领衔监造新型鱼雷近10年的“雷人”军代表徐杏钦功不可没。

    鱼雷有“水中导弹”的美誉,其水下攻击主要依靠声音信号导引。由于水声环境复杂等因素,鱼雷打击精度的提升难度比在空中飞行的各种导弹高出一筹。为了锤炼新型鱼雷的精确打击能力,海军军代表徐杏钦力主打破常规,用鱼雷打真实潜艇,用我国自己生产的潜艇作靶标。

    此言一出,震惊各方。在鱼雷试验中,一向是采用声靶模拟潜艇特征这一安全有效的方法。毫无疑问,用活动潜艇替代固定声靶作为鱼雷攻击靶标,安全风险大,技术难度高。

    新型鱼雷正处在不断的研究、试验与改进中,离不开近似实战条件下的打靶试验来检验装备效能。徐杏钦坚持自己的观点:鱼雷水下攻击要打得着、打得准,这样才叫好雷。只有经过充分而严密的试验,才能保障今后部队训练最大限度地接近实战。

    徐杏钦的较真劲儿说服了新型鱼雷总设计师,却没想到最大难题还在部队官兵这边。选哪条潜艇作靶标,大家推三阻四。潜艇上的官兵一听说要拿鱼雷去打潜艇,头就摇得像拨浪鼓,坚决不同意。试验鱼雷显然不会爆炸,但万一鱼雷打偏了命中潜艇,后果不堪设想。

    没办法,徐杏钦领着总设计师跑到舰队首长的办公室,去要“尚方宝剑”。

    “试验方案安全系数能达到99%,我们有充分的安全技术措施,鱼雷是对着潜艇底下攻击,与艇体有一定距离。”

    “有没有意外和风险?”

    “有一定风险,但这个风险要冒。最坏的结果就是偏离目标航线误撞潜艇,不过鱼雷是试验雷,即使击中潜艇也能保证官兵生命安全。”

    “我同意你打,但你们要签军令状。”

    徐杏钦用真雷打潜艇成功的消息,让机关领导激动不已。一位将军亲自乘目标潜艇出海试验,体验潜艇鱼雷攻击的真实情况。试验取得成功,潜艇靠上码头,将军上岸后对徐杏钦说的第一句话是:“鱼雷打得很准,在潜艇内已经感受到它的威力了。”

据统计,两次世界大战中沉没的运输补给船,76%是鱼雷所为;高达41%的战舰不是被舰炮、航空炸弹等武器击中,而是被有着“水下幽灵”之称的鱼雷送进海底。然而多种条件的限制,使人民海军一度面临着鱼雷技术发展的“短板”局面。

    新型鱼雷研制项目时间紧、难度大、要求高,徐杏钦临危受命担任军方的项目负责人,可他却乐不起来,压力大啊,毕竟这是在研制我国最先进的鱼雷,这是在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盯着打了几十年交道的鱼雷,徐杏钦有自己的想法:“技不如人敢亮剑,那是被逼无奈。以劣胜优可以是奇迹,但绝不是赢得战争胜利的必然规律。作为军代表,我们一定要紧盯‘以优胜优’。”

    该型鱼雷的总设计师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院士,在这个领域的学术造诣无人能及,而徐杏钦是搞了多年工程实践的军代表。研制阶段的方案审查不断推倒重来,终于让总设计师大动肝火,觉得是徐杏钦在“设卡为难”,抵触情绪越来越大。

    徐杏钦与老院士推心置腹:“你们不信任我,可能是不了解我。我是学鱼雷的,考军校之前就对鱼雷有特殊的感情。军代表首先代表的是部队官兵,并不是代表单位和个人,我要保证这型鱼雷从起步阶段就更好更强。”

    那年冬天,进入试验阶段的新型鱼雷“出了问题”。其中一条鱼雷发射入水后,发动机很快就停止工作。回收后一检查,却查不清问题。

    尽管事出偶然,徐杏钦却比谁都清楚:可靠性对于武器装备具有重要意义,大家都查不出来的问题肯定是新问题、大问题,这个关口一定要把住。

    一天清晨,徐杏钦忽然想起了什么,他抓起衣服披在身上就向试验工房冲去。门没开,大家还没有来上班,徐杏钦在门外急得团团转。一抬头看到1米多高的窗户,徐杏钦想都没想就从窗户爬了进去,他要找“电爆活门”。

    “电爆活门”是动力系统的重要部件,起到点燃发动机的作用。徐杏钦翻箱倒柜,把用过的30多个“电爆活门”全部找了出来,经过仔细比对,徐杏钦发现有一个与其他“电爆活门”存在细微差别。于是,他顺藤摸瓜,根据“电爆活门”的编号找到对应的试验鱼雷,没错!就是这条鱼雷出了问题!

    激动的徐杏钦没有急于下结论,而是拿着去做试验,结果真是“电爆活门”出现工艺质量问题。问题找到了,一向严肃的总设计师紧紧握着徐杏钦的手感动地说:“谢谢你!”

    “这型鱼雷的诞生,使中国高性能主战鱼雷一跃跻身世界先进行列。”鱼雷定型之日,徐杏钦与总设计师紧紧相拥在一起。一位领导该项目多年的国家领导人闻知试验成功的消息,写下8个大字:十年铸剑,终成大器。(陆文强 李翊)

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12-02/10/c_122681594_2.htm
---------------------------------------------------------------------------------------------

究竟这鱼雷行不行,有没有人研判一下
这个看着文字也感到紧张,拿真潜艇去试验
最佩服的是那位将军
操雷表示淡定!战雷表示火星!捞雷船表示无语!不过这个八股到底要说明什么呢?
不过鱼雷是试验雷,即使击中潜艇也能保证官兵生命安全
现在的某些记者啊,能学点东西不?


难道说的是鱼-6?共军这十年以内已公开的自主研制并装备部队的热动雷基本就是大型鱼-6和小型鱼-7,鱼-7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就已经列装部队,个人估计这篇东西说的就是鱼-6了。

难道说的是鱼-6?共军这十年以内已公开的自主研制并装备部队的热动雷基本就是大型鱼-6和小型鱼-7,鱼-7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就已经列装部队,个人估计这篇东西说的就是鱼-6了。

          训练用的鱼雷又不装爆炸战斗部,命中了也没什么,两者体积差大了,真撞上了估计也是鱼雷粉身碎骨
         
“电爆活门”出现工艺质量问题
即便没有战斗部 真撞上了还是很危险的
这个消息是不是说给北约跟美国大兵的?警告他们中国会将此雷卖给伊叙?
操雷也是有装药的。。。高速撞上去即便不爆。。。艇也是要受损的。。。。参见毛子的例子。。。实艇机动基本等同于实战了。。。一个项目从开始就以实战姿态实验恐怕比较少见。。。
将军很猛啊,佩服
暴露出我国水下兵器试验技术能力的落后啊
这位国家领导人是谁?
这个有什么奇怪的,打水面舰艇一直都是用实船来做的,早就该搞的东西到了部队居然成了难题
好事 嘿嘿
rsw1986 发表于 2012-2-10 12:47
这个有什么奇怪的,打水面舰艇一直都是用实船来做的,早就该搞的东西到了部队居然成了难题
大哥,这是用现役装备试验
133143 发表于 2012-2-10 12:49
大哥,这是用现役装备试验
验证试验的时候全都是实船,服役以后反倒成了难题,这个也太怪了
rsw1986 发表于 2012-2-10 12:51
验证试验的时候全都是实船,服役以后反倒成了难题,这个也太怪了

请恕我无法理解你的思维,对不起[:a12:]
rsw1986 发表于 2012-2-10 12:51
验证试验的时候全都是实船,服役以后反倒成了难题,这个也太怪了
这次打的不是出了事儿也容易救援善后的水面舰艇,而是出了事儿都不好救的潜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