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火枪时代步兵战术的变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02:42:31
火枪时代步兵战术的变迁

编者的话


      这篇小文实际上是这是阵型三部曲的第三部,也就是最后一部。前两篇分别是《中国古代阵法》(链接:http://forum.defence.org.cn/viewthread.php?tid=13354)、《西方冷兵器时代的战阵》(链接: http://forum.defence.org.cn/viewthread.php?tid=13394)。这两篇小文早在五年前就已经完成,可是近些年由于时间以及心情关系,所以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篇火枪时代的战斗队形最近才完成。这篇小文主要目的是把火药以及火器时代的步兵战斗队形穿起来,形成一个有逻辑的整体,使人们看到在这个兵器与战术相互适应、调整、反复的发展过程中是否有一些启示。本来个人想画一些更加直观的草图,并把有价值的观点整理出来,放在篇末的,但是由于时间所限,非但草图没有画,没有结尾点睛,就是现代战争的步兵野战战术也一块个人为写的也不够好,不充实。不过留给读者慢慢咀嚼,也许比个人生拉硬套把观点拿出来强行灌输给他人更好,同样的事例,不同的人由于阅历、立场、角度、地位的不同,而得出的结论不同,同样一件事,千种人可能有万种想法。更何况,个人把观点都已经隐含在行文里了。

不可不看的前言


      谈到战争,人们总是津津乐道于将帅、战略、兵器,认为战争的胜负是名将所决定的。高深一点的能够谈论后勤,但是大都对最终决定战争胜负步兵的基本战术寥寥无言,对战术的基本组成部分队形队列涉及的就更少了。本文主要论述的各个时代的基本兵器——枪械的发展,以及战术队形之间的关系。

      火枪时代,随着火枪等兵器的不断发展完善,步兵战术也在不断的适应这种变化。步兵战术是按着如下脉络发展的,有长矛保护的火绳枪方阵——横队(即线式阵列,简称线阵)——纵队进攻+散兵线——战斗小组跃进交替进攻,其间还间杂散兵战术随着步兵所面对的火力不断增强,军队战术也应有所适应的发展,战术应随着技术的发展而发展,战术必须适应当时当地的技术水平,违背这个规律,则会带来战斗失利,受到更大人员伤亡,从而引起战役的失败。所以,先进的兵器要与军队征募训练、战术,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形成一个完善的战斗系统。这个成型战斗系统,往往会在这个时代战无不胜,这是值得军事研究者所借鉴的。下面,我们依照这一清晰的发展脉络,把各个时代的挑选特定的代表展现在大家面前。

      这里之所以不划定各个时期的具体年代,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因为各个时代当中,各个地区军事思想发展的不均衡,甚至战术可能出现倒退。例如美国独立战争时期就开始无意识的散兵战术了,之后拿破仑的军队就已经实现了纵队进攻+散兵线,可是在过了半个世纪之久的美国南北战争初期,作战双方还在采用已经落后于时代,落后于火器发展的线式战术。二是某些时期还有一些战术无法断代,例如表中没有显示的散兵战术,在美国独立战争时期就开始崭露头角,在布尔战争中也大放异彩,甚至在二战的中国战场上的抗日战争中游击战中,也有显现。三是还有一些技术由于发展的不完善,和与当时的战术不符,而发展缓慢,比如说线膛枪很早就出现了,但是由于装弹的不易,直到米尼弹的出现,才开始大规模使用,但是使用线膛枪在美国独立战争时期就已经大量使用了。

火绳枪与长矛火绳枪混合方阵

image001.jpg
日本火绳枪枪机结构


      早期的火绳枪近枪托后端有一金属弯钩,弯钩的一端固定在枪上,并可绕轴旋转,另一端夹持一燃烧的火绳(火绳是一根麻绳或捻紧的布条,放在硝酸钾或其他盐类溶液中浸泡后晾于的,能缓慢燃烧,燃速大约每小时80毫米~120 毫米),士兵发射时,用手将金属弯钩往火门里推压,使火绳点燃黑火药,进而将枪膛内装的弹丸发射出去,后来为了提高精度,简便操作,火绳枪上安装了一个扳机控制机构,这样一扣扳机,弯钩就会夹着火绳落下,点燃药池内的火药。
image003.jpg
火绳枪操作步骤图
 操作过程。
1、准备姿态
2、近距离观察火绳枪手的行头,主要是定量分装的发射火药瓶。
3、清理引火孔和引药锅。火药残渣阻塞引火孔,这是火枪常出现的毛病
4、将引药倒入引药锅,并合上引药锅盖。1 b0 I& ~7 B5 h: r+ ]7 ]$ G( s
5、拧开装发射药的小瓶,将发射药从枪口倒入
6、将预先含在嘴中的弹丸(当时火枪兵普遍习惯)从枪口装入;
7、从枪管下抽出通条,捣实弹丸和发射药;) K' J( x- c& C" B# D( l% U( Z
8、固定并点燃火绳:将火绳固定在火绳夹(后来发展成燧发枪的燧石,再后来就是火冒步枪的击锤,是现代枪械击锤的鼻祖)上。由于此时引药锅盖是关上的,所以不用担心火绳的火星引燃引药造成走火。点燃火绳,火绳需要吹亮,以便于点燃发射药。
9、扣动扳机,火绳落下的同时,引药锅盖打开。引药点燃发射药,弹丸发射~为了避免火药灼伤眼睛以及火光耀眼,在射击最后关头,枪手是闭眼的。
image005.jpg
50码(0.914*50=45.7米)距离上的射弹散步,其中还有部分弹脱靶。但是这是由现代技术制造的火绳枪在靶场这种理想环境下进行的射击的,当时的火绳枪枪管由于工艺落后制造质量更差,弹丸与枪管间隙更大,加上实战中士兵受到在战场环境的影响,命中率也会更低,所以,曾经几何时,枪毙犯人都是成排的士兵来执行,想来是很有道理的,因为一支枪很可能打不中

      火绳枪手必须手脚灵活便利,一般一分钟发射一发子弹,但即使是最好的射手每分钟也只能打二三发弹。所以,为了达到足够的射弹密度,达到遏制敌人冲锋,尤其是骑兵冲锋的目的。火绳枪手通常总是排成五六排,甚至是十排,前排开火后退到后面重新装弹,后排的枪手继续开火,这就是轮射反向装弹战法。但后来人们发现如果所有的火绳枪一起开火射弹更密集,更能有效的杀伤敌人,会取得更大的震撼效果。于是火绳枪手分成三组,每组排成三排,即九排,第一排跪着,第二排半蹲半站,第三排直立(也有的是两排三组,第一排跪着,第二排直立),用齐射的方式代替了旧式的轮射方式,为了达到具有一定的火力持续性,第一组射击完毕后退到后面装弹,第二组继续射击,如此三组反复,形成轮射反向装弹战术。日本赫赫有名的三段击实际上就是属于轮射反向装弹战法的一种。在日本,还发展了四个人共同装填一支枪以提高装填发射速度的战法,即所谓的组队击,但是只能用于守城,而且虽然装弹很快,但是一支枪很快就会由于枪管发热而无法射击。(至于一个人守在射击口处,其余人员装填弹药,射手射击完成后,把射击后的火枪传递给后面的装弹手,换一只装填好的火枪,这种战法只适合燧发枪,因为火绳枪的火绳一般是缠绕在射手的腕子上,所以无法传递。)虽然用这种轮射,但还是避免不了敌人冲到火枪手面前的情况发生。所以野战中火枪手必须和使用冷兵器的士兵混合编制,形成火绳枪远攻,长矛等冷兵器近战防御的作战方式。

      人们不断改善火绳枪射击,提高火绳枪装弹速度,从而提高火绳枪的发射速率。比如发射药定装,这在日本被称为吊瓶击。即用一个小瓶分装定量发射药,但是引火药较细,而发射药一般是粒状火药,所以引火药和发射药是分开存放的,引火药一般用类似牛角形状的药壶存放。而铅丸一般也是单独存放的。发射药定装不但提高了发射速度,还使得火药定量有准,在紧张的战斗中不至于多装药引起火枪炸膛,或者少装药致使弹丸无力,当时欧洲主要用的是金属小瓶(主要是锡瓶),而日本则用竹管。随着火绳枪的使用不断完善,作战效率的提高,火绳枪在方阵中的比例在不断增加,例如1571年,驻荷兰的西班牙军团的火枪手和长矛手的比例还是2:5,但到30年以后的1601年就变成了3:1。方阵中的长矛手也从原来的攻守兼备,到后来的主要承担防御任务。
西班牙大方阵


      早期的西班牙方阵还存在剑盾兵和戟兵,剑盾兵用于与突破长矛防线,欺入长矛手近身的敌军近战,戟兵用于保护火枪手,以及攻破敌人阵型后格斗,扩大战果。后期的西班牙方阵则是以长矛兵和火绳枪手组成。在16世纪下半叶,这种战斗组织几乎可以称霸整个欧洲战场。

image006.jpg

    如图所示,西班牙方阵长矛手排成密集方阵,方阵正面一般为50至60人,纵深为20列。在四个边角上是排成密集方队的火绳枪手。这种坚固而具有机动能力的密集队形其宽度约为150米,纵深100米。在长矛方阵的四边外侧各排列着一列火绳枪手。

火枪时代步兵战术的变迁
编者的话

      这篇小文实际上是这是阵型三部曲的第三部,也就是最后一部。前两篇分别是《中国古代阵法》(链接:http://forum.defence.org.cn/viewthread.php?tid=13354)、《西方冷兵器时代的战阵》(链接: http://forum.defence.org.cn/viewthread.php?tid=13394)。这两篇小文早在五年前就已经完成,可是近些年由于时间以及心情关系,所以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篇火枪时代的战斗队形最近才完成。这篇小文主要目的是把火药以及火器时代的步兵战斗队形穿起来,形成一个有逻辑的整体,使人们看到在这个兵器与战术相互适应、调整、反复的发展过程中是否有一些启示。本来个人想画一些更加直观的草图,并把有价值的观点整理出来,放在篇末的,但是由于时间所限,非但草图没有画,没有结尾点睛,就是现代战争的步兵野战战术也一块个人为写的也不够好,不充实。不过留给读者慢慢咀嚼,也许比个人生拉硬套把观点拿出来强行灌输给他人更好,同样的事例,不同的人由于阅历、立场、角度、地位的不同,而得出的结论不同,同样一件事,千种人可能有万种想法。更何况,个人把观点都已经隐含在行文里了。

不可不看的前言

      谈到战争,人们总是津津乐道于将帅、战略、兵器,认为战争的胜负是名将所决定的。高深一点的能够谈论后勤,但是大都对最终决定战争胜负步兵的基本战术寥寥无言,对战术的基本组成部分队形队列涉及的就更少了。本文主要论述的各个时代的基本兵器——枪械的发展,以及战术队形之间的关系。

      火枪时代,随着火枪等兵器的不断发展完善,步兵战术也在不断的适应这种变化。步兵战术是按着如下脉络发展的,有长矛保护的火绳枪方阵——横队(即线式阵列,简称线阵)——纵队进攻+散兵线——战斗小组跃进交替进攻,其间还间杂散兵战术随着步兵所面对的火力不断增强,军队战术也应有所适应的发展,战术应随着技术的发展而发展,战术必须适应当时当地的技术水平,违背这个规律,则会带来战斗失利,受到更大人员伤亡,从而引起战役的失败。所以,先进的兵器要与军队征募训练、战术,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形成一个完善的战斗系统。这个成型战斗系统,往往会在这个时代战无不胜,这是值得军事研究者所借鉴的。下面,我们依照这一清晰的发展脉络,把各个时代的挑选特定的代表展现在大家面前。

      这里之所以不划定各个时期的具体年代,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因为各个时代当中,各个地区军事思想发展的不均衡,甚至战术可能出现倒退。例如美国独立战争时期就开始无意识的散兵战术了,之后拿破仑的军队就已经实现了纵队进攻+散兵线,可是在过了半个世纪之久的美国南北战争初期,作战双方还在采用已经落后于时代,落后于火器发展的线式战术。二是某些时期还有一些战术无法断代,例如表中没有显示的散兵战术,在美国独立战争时期就开始崭露头角,在布尔战争中也大放异彩,甚至在二战的中国战场上的抗日战争中游击战中,也有显现。三是还有一些技术由于发展的不完善,和与当时的战术不符,而发展缓慢,比如说线膛枪很早就出现了,但是由于装弹的不易,直到米尼弹的出现,才开始大规模使用,但是使用线膛枪在美国独立战争时期就已经大量使用了。

火绳枪与长矛火绳枪混合方阵
image001.jpg
日本火绳枪枪机结构

      早期的火绳枪近枪托后端有一金属弯钩,弯钩的一端固定在枪上,并可绕轴旋转,另一端夹持一燃烧的火绳(火绳是一根麻绳或捻紧的布条,放在硝酸钾或其他盐类溶液中浸泡后晾于的,能缓慢燃烧,燃速大约每小时80毫米~120 毫米),士兵发射时,用手将金属弯钩往火门里推压,使火绳点燃黑火药,进而将枪膛内装的弹丸发射出去,后来为了提高精度,简便操作,火绳枪上安装了一个扳机控制机构,这样一扣扳机,弯钩就会夹着火绳落下,点燃药池内的火药。
image003.jpg
火绳枪操作步骤图
 操作过程。
1、准备姿态
2、近距离观察火绳枪手的行头,主要是定量分装的发射火药瓶。
3、清理引火孔和引药锅。火药残渣阻塞引火孔,这是火枪常出现的毛病
4、将引药倒入引药锅,并合上引药锅盖。1 b0 I& ~7 B5 h: r+ ]7 ]$ G( s
5、拧开装发射药的小瓶,将发射药从枪口倒入
6、将预先含在嘴中的弹丸(当时火枪兵普遍习惯)从枪口装入;
7、从枪管下抽出通条,捣实弹丸和发射药;) K' J( x- c& C" B# D( l% U( Z
8、固定并点燃火绳:将火绳固定在火绳夹(后来发展成燧发枪的燧石,再后来就是火冒步枪的击锤,是现代枪械击锤的鼻祖)上。由于此时引药锅盖是关上的,所以不用担心火绳的火星引燃引药造成走火。点燃火绳,火绳需要吹亮,以便于点燃发射药。
9、扣动扳机,火绳落下的同时,引药锅盖打开。引药点燃发射药,弹丸发射~为了避免火药灼伤眼睛以及火光耀眼,在射击最后关头,枪手是闭眼的。
image005.jpg
50码(0.914*50=45.7米)距离上的射弹散步,其中还有部分弹脱靶。但是这是由现代技术制造的火绳枪在靶场这种理想环境下进行的射击的,当时的火绳枪枪管由于工艺落后制造质量更差,弹丸与枪管间隙更大,加上实战中士兵受到在战场环境的影响,命中率也会更低,所以,曾经几何时,枪毙犯人都是成排的士兵来执行,想来是很有道理的,因为一支枪很可能打不中

      火绳枪手必须手脚灵活便利,一般一分钟发射一发子弹,但即使是最好的射手每分钟也只能打二三发弹。所以,为了达到足够的射弹密度,达到遏制敌人冲锋,尤其是骑兵冲锋的目的。火绳枪手通常总是排成五六排,甚至是十排,前排开火后退到后面重新装弹,后排的枪手继续开火,这就是轮射反向装弹战法。但后来人们发现如果所有的火绳枪一起开火射弹更密集,更能有效的杀伤敌人,会取得更大的震撼效果。于是火绳枪手分成三组,每组排成三排,即九排,第一排跪着,第二排半蹲半站,第三排直立(也有的是两排三组,第一排跪着,第二排直立),用齐射的方式代替了旧式的轮射方式,为了达到具有一定的火力持续性,第一组射击完毕后退到后面装弹,第二组继续射击,如此三组反复,形成轮射反向装弹战术。日本赫赫有名的三段击实际上就是属于轮射反向装弹战法的一种。在日本,还发展了四个人共同装填一支枪以提高装填发射速度的战法,即所谓的组队击,但是只能用于守城,而且虽然装弹很快,但是一支枪很快就会由于枪管发热而无法射击。(至于一个人守在射击口处,其余人员装填弹药,射手射击完成后,把射击后的火枪传递给后面的装弹手,换一只装填好的火枪,这种战法只适合燧发枪,因为火绳枪的火绳一般是缠绕在射手的腕子上,所以无法传递。)虽然用这种轮射,但还是避免不了敌人冲到火枪手面前的情况发生。所以野战中火枪手必须和使用冷兵器的士兵混合编制,形成火绳枪远攻,长矛等冷兵器近战防御的作战方式。

      人们不断改善火绳枪射击,提高火绳枪装弹速度,从而提高火绳枪的发射速率。比如发射药定装,这在日本被称为吊瓶击。即用一个小瓶分装定量发射药,但是引火药较细,而发射药一般是粒状火药,所以引火药和发射药是分开存放的,引火药一般用类似牛角形状的药壶存放。而铅丸一般也是单独存放的。发射药定装不但提高了发射速度,还使得火药定量有准,在紧张的战斗中不至于多装药引起火枪炸膛,或者少装药致使弹丸无力,当时欧洲主要用的是金属小瓶(主要是锡瓶),而日本则用竹管。随着火绳枪的使用不断完善,作战效率的提高,火绳枪在方阵中的比例在不断增加,例如1571年,驻荷兰的西班牙军团的火枪手和长矛手的比例还是2:5,但到30年以后的1601年就变成了3:1。方阵中的长矛手也从原来的攻守兼备,到后来的主要承担防御任务。
西班牙大方阵

      早期的西班牙方阵还存在剑盾兵和戟兵,剑盾兵用于与突破长矛防线,欺入长矛手近身的敌军近战,戟兵用于保护火枪手,以及攻破敌人阵型后格斗,扩大战果。后期的西班牙方阵则是以长矛兵和火绳枪手组成。在16世纪下半叶,这种战斗组织几乎可以称霸整个欧洲战场。

image006.jpg

    如图所示,西班牙方阵长矛手排成密集方阵,方阵正面一般为50至60人,纵深为20列。在四个边角上是排成密集方队的火绳枪手。这种坚固而具有机动能力的密集队形其宽度约为150米,纵深100米。在长矛方阵的四边外侧各排列着一列火绳枪手。



荷兰莫里斯方阵


      西班牙大方阵虽然将远攻的火枪手与近战防御的长矛手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但是西班牙大方阵这种四周平均分配火绳枪手的配置,虽然可以避免后方侧翼遭受袭击,但是如果敌人从某一个方向进攻的话,只有不到一半的火枪手能够发扬火力,大大浪费了兵力。而且西班牙方阵指挥控制起来也不容易,训练也费时费力。所以荷兰的莫里斯对西班牙大方阵加以改良。与西班牙方阵的显著区别是,莫里斯把火绳枪手一分为二,这样火绳枪手既可以配属于长矛手方阵的两侧,也可以后退至长矛手的后方结成一个新方阵,这个方阵也可配属在长矛手的一侧。这样增强了方阵正面的攻击力,使得全部士兵都能够向着方阵正面集中攻击力,在方阵正面上,火绳枪手可不受阻碍发扬火力,而如果敌军冲到近前,长矛手或前出防御,或原地坚守,火绳枪手则撤退至长矛方阵后方重新结为一个新方阵,这样变阵也更加容易简便了。为了避免侧翼和后方遭受袭击,莫里斯借鉴了古罗马军团的棋盘阵,多个长矛火绳枪混合方阵组合在一起呈棋盘方格状部署。

image008.jpg

      莫里斯方阵由5个横排组成,每排约有50名长矛兵,士兵间距约一米的战术队形。在这种队形的每个侧翼,约120人,这样两个侧翼共240人,这样火绳枪手与长矛手的比例约为1:1.。火绳枪手面对敌人编成12路纵队,每纵队10人,莫里斯方阵同西班牙方阵一样都是采用的的轮射反向装弹法,射击后从战友之间的空隙走到最后一排装弹,如此反复,形成持续不断的绵密火力。

古斯塔夫的战斗组织


      古斯塔夫•阿道夫的军事体系,是以莫里斯方阵为基础进行的革新。

image009.jpg

image010.jpg

古斯塔夫阵线


    瑞典军队的基本战术步兵单位是中队,由408人组成,其中长矛兵216人,滑膛枪士兵192人。长矛兵排成6列,居于编队的中心。滑膛枪士兵位于长矛兵的左右两翼,每边96人,也是排成6列。另外,每个中队通常还附加96名滑膛枪士兵,这样中队的正面共84人,宽约70米。很明显,这种中队跟荷兰莫里斯作战体制中的营很相似。但是如果不计附加的滑膛枪士兵,那末中队的规模略小一些。从战术上来说,瑞典的中队跟荷兰的营一样,基本上都是防御性的。

燧发枪时代与横队


      燧发枪(Flintlock)的名字来自它的燧发式枪机(法语fusil,火镰),燧发枪是在击锤的钳口上夹上一块燧石,药池的火门盖兼做打火镰,射击时,扣动扳机,在弹簧的作用下,将燧石与火门盖相互撞击,产生火星掉入火药池内,引燃点火药,这种击发机构称之为撞击式燧发机,装有撞击式隧发机构的枪械称为撞击式燧发枪。撞击式燧发枪大大简化了射击过程,提高了发火率和射击精度,使用方便,而且成本较低,便于大量生产。到16世纪80年代,许多国家的军队都装备了这种撞击式燧发枪。

      燧发枪都是前膛火枪,滑膛枪管,口径在16-22毫米之间,一般重4-6公斤,枪长 1200-1600毫米左右(龙骑兵用的要比步兵用的短一些)。滑膛的燧发枪最大射程可达600-700米,能够有效杀伤人体的射程能达到140-200米,但是燧发枪命中精度与火绳枪时代相比,并没有明显进步,与要想命中人体大小的目标,最好还是在50米以内射击,但这也是理想的靶场条件下的,最佳的命中率射击距离最好限制在20米以内。

      相对于带着大量危险点燃火绳的火绳枪,仅需要几小块打磨好的燧石片的燧发枪的显然优势巨大。火绳枪火绳点火问题多多,燃烧火绳的光和火绳独特的气味在夜晚容易暴露目标,射手必须小心的摆弄点燃的火绳,以免引燃身上的火药,并时时吹亮使火绳保持明亮的燃烧。而且火绳枪射击时的火绳被引火药的爆炸所弹开容易点燃战友和自己身上的火药,所以火绳枪手不得不拉开间距,射击阵列往往排的较为稀疏。而燧发枪虽然也有诸如燧石受潮,点火率不高(只有85%)等问题,但相对来说,优势是明显的,而且燧发枪操作不需像火绳枪那样较大的操作空间,阵列也可以排列的更为紧密,这意味着火力密度更大。同样是遏制骑兵冲击,火力密度更大的燧发枪则意味着更少的人,采用纵深更浅的队形。

image012.jpg

燧发枪枪机——燧石清晰可见


      燧发枪的不但火力密度逐渐增强,而且随着一个小发明——刺刀(Bayonet)的推广应用,用于近战防御的长矛手也变得可有可无了。刺刀的发明,有据可查的应该是马来人,他们得到火枪之后,把本民族的波纹剑(Kris)安在枪口处,这样射击后的火枪还当作短矛用于近战。荷兰殖民者把这种构想带回欧洲。1679年,真正意义上的刺刀在法国出现;早期刺刀是直接塞在枪口里的,需要用刺刀时将刺刀插在枪口上。到17世纪90年代,接近现代意义上的刺刀——卡座式刺刀被发明了。这样装备了刺刀的燧发枪手就同时具备了远射与近距离作战双重作战能力了。17世纪前半叶,三十年战争的时代,古斯塔夫在他的军队中仍然保留有三分之一以上的长矛兵,而在卡座式刺刀发明仅仅30年之后,就连最落后的俄军也在欧洲国家的军队中淘汰了长矛兵的编制,从此欧洲的步兵所使用的就完全是火枪了。

      如果说火绳枪时代的定量装填的发射药瓶是定装弹药的话,那么这个时代整装弹药萌芽出现了,这个时期的整装弹药为一个纸筒,纸筒顶部为铅丸,后部为火药,发射时,拿出纸筒,用嘴咬开纸筒尾部,先把引火孔的火药池填满(由于火药池容量一定,所以倒入枪管的发射药也是定量的),合上火门盖以免漏出,然后把剩下的火药倒入枪管,然后把纸筒直接塞入枪管,用通条压实,(这样被压扁的纸筒垫在弹丸与火药之间,形成类似现代猎枪弹的闭气弹托,发射时闭气性更好,可以更有效的利用或要能量,所以初速更高,精度更好。而且被压扁的纸筒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缓慢增压的作用,所以炸膛的危险也减少了)。然后举枪瞄准,扳开击锤的同时火门盖也会打开,这样扣动扳机就可以发射了。而可以看出如此装填过程要比滑膛枪简便很多,所以这个时期,一个普通的燧发枪手,一分钟可打2-3发,而腓特烈的精锐士兵一分钟居然可以发射5次,像英国陆军一名合格的红衣军士兵可以做到每分钟发射4次。

      由于刺刀的应用,不需要长矛兵作为近战防御,所以以前的长矛火枪混合方阵,向着单一的装备着带刺刀的燧发枪手方阵转变,而随着燧发枪射速的提高,以及燧发枪手阵列更密集所带来的火力密度增大,方阵越变越薄(个人认为,这个火力密度在当时应该是有一个定值的,应该是以当时的主要威胁骑兵为目标,以遏制骑兵冲锋为基本前提,个人估算为射弹数应至少达到每米宽幅11.4发/分以上,如果低于这个值则单依靠火枪是难于挡住敌军进攻的,需要长矛刺刀作为近战的补充),从原来的10列横排轮射,变为5排3排,甚至2排。这样同样数量的军团,从大纵深的方阵,变为阵线正面宽幅巨大的一字长蛇阵,这种阵列越长,越有利于发挥火力以及在侧翼延展包围敌军。于是火枪时代,最为经典的战斗阵型——横队产生了。因为这种阵型呈线形,所以又叫线形阵列,简称线阵。

      燧发枪虽然能够在150-200米的距离上有效的杀伤敌人,但是其精度却是十分悲剧,一般说来仅能即使是靶场这种理想的射击环境在100米处才能有效的打中人体大小的目标,而因为战场上,由于紧张烟雾声响的干扰,以及士兵的素质,命中率降低的更快,战争实践表明,燧发枪在30-40米发射效果最佳。例如拿破仑战争时期英军在西班牙的某一次战役中,平均每人打了60发子弹,全军共消耗弹药350万发。可是命中率却出奇的低,每450发才造成1名敌军伤亡。所以,为了增加命中率,排成整齐的队列到达足够近的距离上齐射才是有效的作战方式,近距离齐射不但可以最大程度的杀伤敌人,也可得到最大的精神震撼效果,齐射后借用火枪齐射获得的精神震撼效果再发动白刃冲锋冲垮敌人的阵列。所以横队作战时代,又被叫做排队枪毙,双方都排着整齐的队形相互靠近,相互齐射,最后发动白刃冲锋解决战斗。

      例如著名的英国陆军步兵——红衣军的作战操典作战时共分为八个步骤:1、士兵们听从号令装填滑膛枪;2、维持线形阵行军接近敌阵;3、与敌阵距离约100米处,减缓行军速度;4、与敌阵距离约50米处停止;5、听从号令用滑膛枪对准敌阵;6、每列向敌阵一齐射击、再装填、再一齐射击,如此反复;7、当敌阵十分混乱,阵形大乱之时,听从号令装刺刀冲锋。这个时代作战的秘诀就是谁的神经坚韧,谁能忍到最后时刻发动一次震撼的齐射,谁就能取得战斗的胜利。机械教条的普鲁士人和木讷呆板的英国人更适合这种排队枪毙的游戏,而相对热情的法国人意大利人则处于劣势地位。这种排队枪毙的战争规则纪律是第一位的,纪律高于一切,作战双方无论哪一方的的求生本能压过纪律,哪一方就要崩溃溃逃。越是缺乏纪律性的军队,越容易在这种比拼意志力,比拼神经坚韧程度,比拼纪律性的交战规则中溃散奔逃。

      要把这样一些人组成一支能够进行排队枪毙的部队,必须要有严格的纪律,而严格纪律的养成是依靠正规的教育和长期的训练。士兵的一切行动必须完全服从作战指挥,士兵要害怕军官军纪更甚于害怕死亡和敌人。要求士兵们能够排列成整齐的队列前进,并在枪林弹雨之下不断前进,没有指挥官的命令不准还击,只在指挥官的口令之下才发动齐射,这种战争模式把军人的勇气和纪律水平发挥到了极致。队列的前进、停止、射击等等动作必须整齐划一,保持一致,如果有少数士兵,甚至哪怕个别人,面对敌人的枪口产生了退缩或者逃跑,都会发生群体效应,动摇阵列,甚至引发整个阵列的崩溃。整齐的队列,也可使指挥官一目了然,谁怯战,谁想逃跑,一旦出现这种迹象,这马上实施战场纪律,制止阵列的动摇。

      为了达到整齐划一的效果,要求部队进行艰苦的训练,并执行严格的纪律。训练主要是要求训练士兵齐步前进,协调一致地进行射击,并能迅速装弹射击,相反,对于士兵的单兵技能射击的准确性反倒不那么关注,因为当时的燧发枪打不准才是正常的,打准了才是奇迹。这种听从命令的训练方式是渗透到各个层面的各个细节的,比如吃饭、睡觉、着装、礼仪、走路等日常生活细节,均列入考查范围,一旦违反则会遭到棍棒等体罚,在如此长期高压之下迫使你把服从命令当成一种本能。从立正、稍息、齐步走、向左向右转,到持枪、射击,士兵们反复操演,直到达到百人、千人整齐划一的效果。而我们今天,军训时的队列训练许多人认为没有实战意义,可是在燧发枪时代,却是完全从实战角度出发训练的,整齐即为战斗力。而我们现在的一些队列训练以及一些军队的生活习惯的最早来源也是在于此,现代人难于理解,比如被子叠成豆腐块、队列训练,认为这些对战斗力毫无影响,是在做无用功。可是这些看似无用的细节,正是决定军队战斗力的主要因素,因为横队作战不需要你有多高的作战技巧,却需要你能够严格的准守纪律,把服从命令当做一种本能。哪怕是面对枪林弹雨,身边的伙伴一个个的被击中倒下,你也要严格的遵守指挥官的命令,保持队列,面对死亡——缓步前进。而且这种严格的纪律养成也需要大量时间,一个基本合格的士兵至少需要半年的训练,而一个精锐的老兵则至少需要三年到五年的养成。

      之所以作战双方都采用这么一种现代人无法理解的作战方式。除了前面说过的燧发枪精度原因以外,再就是当时的社会环境。由于封建骑士传统,当时各国军队中骑兵的待遇很好,通常来自社会上层,其成员往往从童年时代就开始接受战斗训练。但随着火药兵器的大量使用,以及有组织的步兵复兴,使得骑兵再也不能主宰战场了。黑火药时代的初期步兵征集政策通常为两种方式:一是按照合同雇佣职业士兵;二是对本国强行征召的士兵进行严酷的训练灌输严格的纪律观念。使用雇佣兵作战在中世纪变得很平常,整支军队都可受雇于任何付得起钱的国家。其中最有名的是瑞士和南德的雇佣军,雇佣军与本国征召的步兵相比,可熟练使用武器,训练有素,随时可以紧急开拔。当某一王室、贵族、政府看到有麻烦发生,政府就会与一位有能力的雇佣军首领签订合同,确定所要征召和武装的部队人数、将要支付的报酬及第一次召集的时间和地点。但是这些雇佣军是没有信仰的,也无所谓忠诚与爱国主义,是“为钱而战的军队”。

      雇佣兵在16世纪风行一时,后来逐渐让位给本国征召士兵,到了18世纪,雇佣军就很少见了。而当时各国的步兵通常是被强征人伍的,根本不愿作战,他们往往一有机会就“开小差”,“兵变”也是家常便饭。有恒产的人宁可多缴税,也不会参加军队。为了控制军队,军官永远都是贵族,士兵永远也成不了军官,而且这些贵族并不屑于与出身平民的士兵直接打交道,他是通过从士兵中挑选的士官来管理士兵,士兵当兵最多只能升到士官(所以我曾说过把军官士官截然分开的,切断了由士兵到将军的阶梯,是欧洲军队遗留的糟粕制度,是一种倒退,当然,这种做法也是避免获取高位的士兵的造反)。士兵打仗是为了钱,为了糊口,而不是为了什么忠诚于国家忠诚于国王而战,也毫无事业前途而言,当然也不会打算为此而卖命。只要有一丝机会,这些兵痞就会开小差逃走,一有风吹草动,军队就可能崩溃。所以,不能给这些士兵以任何机会开小差的机会,要像管理囚犯一样管理士兵,采用横队这种密集的作战队形,再加上士官在队列外用军士戟辅助军官维持秩序和队列,士兵整整齐齐的站立在一起,军官对队列情况一目了然,这样九可以很容易的控制这些士兵作战。甚至不敢采用卧倒以躲避枪弹打击的战术,因为一旦趴下,天知道这些兵痞有多少还能够在命令下站起来作战,而不是趴在地上装死。所以,横队被采用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便于指挥官的指挥控制。在横队作战队形中不希望也不可能有什么个人的意志以及让士兵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地方,士兵最好是一部精密的机器,没有情感不畏惧死亡,精确地执行命令。

殖民时代英国陆军——红衣军


      例如燧发枪时代的英国陆军——红衣军的士兵几乎全部来自于社会底层,而军官则大都是贵族出身。士兵中的主体是生活无着的失业者,其中一半是失业的农场工人、纺织厂工人以及商店学徒。出身的差异造成士兵与军官之间无法逾越的鸿沟,威灵顿曾轻蔑的把他的军队称作 “地球上的渣滓”中招募的。红衣军的的战斗力来自于在于高标准的军事训练。红衣军从入伍到走上战场,至少要经过半年时间的严格训练,一个普通的英国列兵,就可以在一分钟时间内完成4次射击。同期的法国士兵,也就是拿破仑的军队通常只能接受两周时间的训练,甚至还没有掌握射击和队列的要领,就匆匆踏入战场。在战场上,英军线列可以承受50%以上的伤亡保持阵线不被动摇,而滑铁卢战役中拿破仑的老禁卫军在同等情况下却彻底崩溃,这种战斗力对于其他国家的步兵而言是难以想像的。

      红衣军的战斗力来自于在于对士兵行为的严格管束,并一直保持着残酷的体罚。在威灵顿公爵看来,鞭子和棍棒是将这群“渣滓”调教成自觉服从管束的合格战士的最好工具,“没有挨过鞭子的士兵,简直就是亵渎神灵一样的存在。”英国军队中的体罚种类同样也是花样翻新的,棍击、鞭打,将受刑者被绑在尖顶的木马上,并在其四肢绑上重物以加剧痛苦。这种惩罚通常是在公开场合下进行,以起到杀鸡儆猴的效果。只有到了拿破仑战争之后,由于由纵队发起进攻的散兵战术的冲击,英国军队不得不开始重视了轻装步兵的散兵战术,才开始 变 革 ,逐渐废除了许多粗暴蛮横的体罚。将正当而有力的纪律制裁跟严格的训练结合起来,并开始培养部队注重团队、注重荣誉的精神。下面是一场典型的排队枪毙的战斗规则下的场景——亚伯拉罕平原会战。

      亚伯拉罕平原会战决定了英法两国对加拿大殖民地的归属,于1759年9月13日上午10时开始。法国军队所能集中的兵力不足4000人(包括正规军、民兵和印第安土著部队),英军全部兵力约为4800人。英军不仅在数量上略占优势,更重要的是素质上明显高于法军。

      在法军踏着鼓声前进时,英军各方阵悄然地等待着。1门英军的火炮开始速射,打乱了穿白色军服的法军纵队,但法军又重新集合,继续前进,在离英军180米的时候,法军就迫不及待地发射了第一次排枪,其效果不尽人意可以想象(热情的法国人总是沉不住气)。

      法国人继续向前推进,每前进十二三米就向英军发射一次排枪,而英军始终没有任何反击。因为沃尔夫在会战开始时,已经明确地训示下面的各级指挥官--“必须等到法军进入18米(就是20码)之内,才可以命令射击,违者军法处置!(看只有18米)”此时法军以3个近乎平行的纵队,一路喊杀着冲向英军,其中2个纵队攻向英军的左翼,另一个则趋向右翼。此时的英军仍旧顽强地站立着,既不后退也不射击。甚至当法军进入36米的距离时,他们仍保持着惊人的忍耐力,不少部队此时已有近四分之一的人被击倒(这就是燧发枪的精度),但是他们还是屹立不动。

      当法军在30米的距离上发射了又一次的排枪后,沃尔夫命令英军开始向前移动,而此时的法军正在重新装弹。在到了18米距离时,英国军官们抽出战刀下达命令:“开火!”这一刻被历史所记载:1759年9月13日上午10点55分。
全线英军突然发射了他们的第一次排枪,如同震耳欲聋的炮响。法军总指挥德蒙卡尔姆当时的反应就是--“这是我在战场上从未见过的,想来也是有史以来,最可怖的排枪!” 在燧发枪齐射下,成片的法国士兵中弹倒地。英国步兵按照严格的作战操典,有条不紊的装弹——射击,当法国人还没来得及从第一次所受打击的惊恐中恢复过来时,再次遭到猛烈齐射。

    10分钟内,英军连续实施了3次排枪齐射,就是这10分钟彻底决定了这次会战的命运。法军在第一次排枪中被击倒了530人,后2次中又被击倒了700-800人。法军战线开始崩溃,陷入了空前的混乱。当风笛声响起时,英军开始上刺刀发起冲击,慌乱的法国士兵完全丧失了斗志,在旷野上四处溃逃。





荷兰莫里斯方阵

      西班牙大方阵虽然将远攻的火枪手与近战防御的长矛手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但是西班牙大方阵这种四周平均分配火绳枪手的配置,虽然可以避免后方侧翼遭受袭击,但是如果敌人从某一个方向进攻的话,只有不到一半的火枪手能够发扬火力,大大浪费了兵力。而且西班牙方阵指挥控制起来也不容易,训练也费时费力。所以荷兰的莫里斯对西班牙大方阵加以改良。与西班牙方阵的显著区别是,莫里斯把火绳枪手一分为二,这样火绳枪手既可以配属于长矛手方阵的两侧,也可以后退至长矛手的后方结成一个新方阵,这个方阵也可配属在长矛手的一侧。这样增强了方阵正面的攻击力,使得全部士兵都能够向着方阵正面集中攻击力,在方阵正面上,火绳枪手可不受阻碍发扬火力,而如果敌军冲到近前,长矛手或前出防御,或原地坚守,火绳枪手则撤退至长矛方阵后方重新结为一个新方阵,这样变阵也更加容易简便了。为了避免侧翼和后方遭受袭击,莫里斯借鉴了古罗马军团的棋盘阵,多个长矛火绳枪混合方阵组合在一起呈棋盘方格状部署。

image008.jpg

      莫里斯方阵由5个横排组成,每排约有50名长矛兵,士兵间距约一米的战术队形。在这种队形的每个侧翼,约120人,这样两个侧翼共240人,这样火绳枪手与长矛手的比例约为1:1.。火绳枪手面对敌人编成12路纵队,每纵队10人,莫里斯方阵同西班牙方阵一样都是采用的的轮射反向装弹法,射击后从战友之间的空隙走到最后一排装弹,如此反复,形成持续不断的绵密火力。

古斯塔夫的战斗组织

      古斯塔夫•阿道夫的军事体系,是以莫里斯方阵为基础进行的革新。

image009.jpg

image010.jpg

古斯塔夫阵线

    瑞典军队的基本战术步兵单位是中队,由408人组成,其中长矛兵216人,滑膛枪士兵192人。长矛兵排成6列,居于编队的中心。滑膛枪士兵位于长矛兵的左右两翼,每边96人,也是排成6列。另外,每个中队通常还附加96名滑膛枪士兵,这样中队的正面共84人,宽约70米。很明显,这种中队跟荷兰莫里斯作战体制中的营很相似。但是如果不计附加的滑膛枪士兵,那末中队的规模略小一些。从战术上来说,瑞典的中队跟荷兰的营一样,基本上都是防御性的。

燧发枪时代与横队

      燧发枪(Flintlock)的名字来自它的燧发式枪机(法语fusil,火镰),燧发枪是在击锤的钳口上夹上一块燧石,药池的火门盖兼做打火镰,射击时,扣动扳机,在弹簧的作用下,将燧石与火门盖相互撞击,产生火星掉入火药池内,引燃点火药,这种击发机构称之为撞击式燧发机,装有撞击式隧发机构的枪械称为撞击式燧发枪。撞击式燧发枪大大简化了射击过程,提高了发火率和射击精度,使用方便,而且成本较低,便于大量生产。到16世纪80年代,许多国家的军队都装备了这种撞击式燧发枪。

      燧发枪都是前膛火枪,滑膛枪管,口径在16-22毫米之间,一般重4-6公斤,枪长 1200-1600毫米左右(龙骑兵用的要比步兵用的短一些)。滑膛的燧发枪最大射程可达600-700米,能够有效杀伤人体的射程能达到140-200米,但是燧发枪命中精度与火绳枪时代相比,并没有明显进步,与要想命中人体大小的目标,最好还是在50米以内射击,但这也是理想的靶场条件下的,最佳的命中率射击距离最好限制在20米以内。

      相对于带着大量危险点燃火绳的火绳枪,仅需要几小块打磨好的燧石片的燧发枪的显然优势巨大。火绳枪火绳点火问题多多,燃烧火绳的光和火绳独特的气味在夜晚容易暴露目标,射手必须小心的摆弄点燃的火绳,以免引燃身上的火药,并时时吹亮使火绳保持明亮的燃烧。而且火绳枪射击时的火绳被引火药的爆炸所弹开容易点燃战友和自己身上的火药,所以火绳枪手不得不拉开间距,射击阵列往往排的较为稀疏。而燧发枪虽然也有诸如燧石受潮,点火率不高(只有85%)等问题,但相对来说,优势是明显的,而且燧发枪操作不需像火绳枪那样较大的操作空间,阵列也可以排列的更为紧密,这意味着火力密度更大。同样是遏制骑兵冲击,火力密度更大的燧发枪则意味着更少的人,采用纵深更浅的队形。

image012.jpg

燧发枪枪机——燧石清晰可见

      燧发枪的不但火力密度逐渐增强,而且随着一个小发明——刺刀(Bayonet)的推广应用,用于近战防御的长矛手也变得可有可无了。刺刀的发明,有据可查的应该是马来人,他们得到火枪之后,把本民族的波纹剑(Kris)安在枪口处,这样射击后的火枪还当作短矛用于近战。荷兰殖民者把这种构想带回欧洲。1679年,真正意义上的刺刀在法国出现;早期刺刀是直接塞在枪口里的,需要用刺刀时将刺刀插在枪口上。到17世纪90年代,接近现代意义上的刺刀——卡座式刺刀被发明了。这样装备了刺刀的燧发枪手就同时具备了远射与近距离作战双重作战能力了。17世纪前半叶,三十年战争的时代,古斯塔夫在他的军队中仍然保留有三分之一以上的长矛兵,而在卡座式刺刀发明仅仅30年之后,就连最落后的俄军也在欧洲国家的军队中淘汰了长矛兵的编制,从此欧洲的步兵所使用的就完全是火枪了。

      如果说火绳枪时代的定量装填的发射药瓶是定装弹药的话,那么这个时代整装弹药萌芽出现了,这个时期的整装弹药为一个纸筒,纸筒顶部为铅丸,后部为火药,发射时,拿出纸筒,用嘴咬开纸筒尾部,先把引火孔的火药池填满(由于火药池容量一定,所以倒入枪管的发射药也是定量的),合上火门盖以免漏出,然后把剩下的火药倒入枪管,然后把纸筒直接塞入枪管,用通条压实,(这样被压扁的纸筒垫在弹丸与火药之间,形成类似现代猎枪弹的闭气弹托,发射时闭气性更好,可以更有效的利用或要能量,所以初速更高,精度更好。而且被压扁的纸筒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缓慢增压的作用,所以炸膛的危险也减少了)。然后举枪瞄准,扳开击锤的同时火门盖也会打开,这样扣动扳机就可以发射了。而可以看出如此装填过程要比滑膛枪简便很多,所以这个时期,一个普通的燧发枪手,一分钟可打2-3发,而腓特烈的精锐士兵一分钟居然可以发射5次,像英国陆军一名合格的红衣军士兵可以做到每分钟发射4次。

      由于刺刀的应用,不需要长矛兵作为近战防御,所以以前的长矛火枪混合方阵,向着单一的装备着带刺刀的燧发枪手方阵转变,而随着燧发枪射速的提高,以及燧发枪手阵列更密集所带来的火力密度增大,方阵越变越薄(个人认为,这个火力密度在当时应该是有一个定值的,应该是以当时的主要威胁骑兵为目标,以遏制骑兵冲锋为基本前提,个人估算为射弹数应至少达到每米宽幅11.4发/分以上,如果低于这个值则单依靠火枪是难于挡住敌军进攻的,需要长矛刺刀作为近战的补充),从原来的10列横排轮射,变为5排3排,甚至2排。这样同样数量的军团,从大纵深的方阵,变为阵线正面宽幅巨大的一字长蛇阵,这种阵列越长,越有利于发挥火力以及在侧翼延展包围敌军。于是火枪时代,最为经典的战斗阵型——横队产生了。因为这种阵型呈线形,所以又叫线形阵列,简称线阵。

      燧发枪虽然能够在150-200米的距离上有效的杀伤敌人,但是其精度却是十分悲剧,一般说来仅能即使是靶场这种理想的射击环境在100米处才能有效的打中人体大小的目标,而因为战场上,由于紧张烟雾声响的干扰,以及士兵的素质,命中率降低的更快,战争实践表明,燧发枪在30-40米发射效果最佳。例如拿破仑战争时期英军在西班牙的某一次战役中,平均每人打了60发子弹,全军共消耗弹药350万发。可是命中率却出奇的低,每450发才造成1名敌军伤亡。所以,为了增加命中率,排成整齐的队列到达足够近的距离上齐射才是有效的作战方式,近距离齐射不但可以最大程度的杀伤敌人,也可得到最大的精神震撼效果,齐射后借用火枪齐射获得的精神震撼效果再发动白刃冲锋冲垮敌人的阵列。所以横队作战时代,又被叫做排队枪毙,双方都排着整齐的队形相互靠近,相互齐射,最后发动白刃冲锋解决战斗。

      例如著名的英国陆军步兵——红衣军的作战操典作战时共分为八个步骤:1、士兵们听从号令装填滑膛枪;2、维持线形阵行军接近敌阵;3、与敌阵距离约100米处,减缓行军速度;4、与敌阵距离约50米处停止;5、听从号令用滑膛枪对准敌阵;6、每列向敌阵一齐射击、再装填、再一齐射击,如此反复;7、当敌阵十分混乱,阵形大乱之时,听从号令装刺刀冲锋。这个时代作战的秘诀就是谁的神经坚韧,谁能忍到最后时刻发动一次震撼的齐射,谁就能取得战斗的胜利。机械教条的普鲁士人和木讷呆板的英国人更适合这种排队枪毙的游戏,而相对热情的法国人意大利人则处于劣势地位。这种排队枪毙的战争规则纪律是第一位的,纪律高于一切,作战双方无论哪一方的的求生本能压过纪律,哪一方就要崩溃溃逃。越是缺乏纪律性的军队,越容易在这种比拼意志力,比拼神经坚韧程度,比拼纪律性的交战规则中溃散奔逃。

      要把这样一些人组成一支能够进行排队枪毙的部队,必须要有严格的纪律,而严格纪律的养成是依靠正规的教育和长期的训练。士兵的一切行动必须完全服从作战指挥,士兵要害怕军官军纪更甚于害怕死亡和敌人。要求士兵们能够排列成整齐的队列前进,并在枪林弹雨之下不断前进,没有指挥官的命令不准还击,只在指挥官的口令之下才发动齐射,这种战争模式把军人的勇气和纪律水平发挥到了极致。队列的前进、停止、射击等等动作必须整齐划一,保持一致,如果有少数士兵,甚至哪怕个别人,面对敌人的枪口产生了退缩或者逃跑,都会发生群体效应,动摇阵列,甚至引发整个阵列的崩溃。整齐的队列,也可使指挥官一目了然,谁怯战,谁想逃跑,一旦出现这种迹象,这马上实施战场纪律,制止阵列的动摇。

      为了达到整齐划一的效果,要求部队进行艰苦的训练,并执行严格的纪律。训练主要是要求训练士兵齐步前进,协调一致地进行射击,并能迅速装弹射击,相反,对于士兵的单兵技能射击的准确性反倒不那么关注,因为当时的燧发枪打不准才是正常的,打准了才是奇迹。这种听从命令的训练方式是渗透到各个层面的各个细节的,比如吃饭、睡觉、着装、礼仪、走路等日常生活细节,均列入考查范围,一旦违反则会遭到棍棒等体罚,在如此长期高压之下迫使你把服从命令当成一种本能。从立正、稍息、齐步走、向左向右转,到持枪、射击,士兵们反复操演,直到达到百人、千人整齐划一的效果。而我们今天,军训时的队列训练许多人认为没有实战意义,可是在燧发枪时代,却是完全从实战角度出发训练的,整齐即为战斗力。而我们现在的一些队列训练以及一些军队的生活习惯的最早来源也是在于此,现代人难于理解,比如被子叠成豆腐块、队列训练,认为这些对战斗力毫无影响,是在做无用功。可是这些看似无用的细节,正是决定军队战斗力的主要因素,因为横队作战不需要你有多高的作战技巧,却需要你能够严格的准守纪律,把服从命令当做一种本能。哪怕是面对枪林弹雨,身边的伙伴一个个的被击中倒下,你也要严格的遵守指挥官的命令,保持队列,面对死亡——缓步前进。而且这种严格的纪律养成也需要大量时间,一个基本合格的士兵至少需要半年的训练,而一个精锐的老兵则至少需要三年到五年的养成。

      之所以作战双方都采用这么一种现代人无法理解的作战方式。除了前面说过的燧发枪精度原因以外,再就是当时的社会环境。由于封建骑士传统,当时各国军队中骑兵的待遇很好,通常来自社会上层,其成员往往从童年时代就开始接受战斗训练。但随着火药兵器的大量使用,以及有组织的步兵复兴,使得骑兵再也不能主宰战场了。黑火药时代的初期步兵征集政策通常为两种方式:一是按照合同雇佣职业士兵;二是对本国强行征召的士兵进行严酷的训练灌输严格的纪律观念。使用雇佣兵作战在中世纪变得很平常,整支军队都可受雇于任何付得起钱的国家。其中最有名的是瑞士和南德的雇佣军,雇佣军与本国征召的步兵相比,可熟练使用武器,训练有素,随时可以紧急开拔。当某一王室、贵族、政府看到有麻烦发生,政府就会与一位有能力的雇佣军首领签订合同,确定所要征召和武装的部队人数、将要支付的报酬及第一次召集的时间和地点。但是这些雇佣军是没有信仰的,也无所谓忠诚与爱国主义,是“为钱而战的军队”。

      雇佣兵在16世纪风行一时,后来逐渐让位给本国征召士兵,到了18世纪,雇佣军就很少见了。而当时各国的步兵通常是被强征人伍的,根本不愿作战,他们往往一有机会就“开小差”,“兵变”也是家常便饭。有恒产的人宁可多缴税,也不会参加军队。为了控制军队,军官永远都是贵族,士兵永远也成不了军官,而且这些贵族并不屑于与出身平民的士兵直接打交道,他是通过从士兵中挑选的士官来管理士兵,士兵当兵最多只能升到士官(所以我曾说过把军官士官截然分开的,切断了由士兵到将军的阶梯,是欧洲军队遗留的糟粕制度,是一种倒退,当然,这种做法也是避免获取高位的士兵的造反)。士兵打仗是为了钱,为了糊口,而不是为了什么忠诚于国家忠诚于国王而战,也毫无事业前途而言,当然也不会打算为此而卖命。只要有一丝机会,这些兵痞就会开小差逃走,一有风吹草动,军队就可能崩溃。所以,不能给这些士兵以任何机会开小差的机会,要像管理囚犯一样管理士兵,采用横队这种密集的作战队形,再加上士官在队列外用军士戟辅助军官维持秩序和队列,士兵整整齐齐的站立在一起,军官对队列情况一目了然,这样九可以很容易的控制这些士兵作战。甚至不敢采用卧倒以躲避枪弹打击的战术,因为一旦趴下,天知道这些兵痞有多少还能够在命令下站起来作战,而不是趴在地上装死。所以,横队被采用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便于指挥官的指挥控制。在横队作战队形中不希望也不可能有什么个人的意志以及让士兵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地方,士兵最好是一部精密的机器,没有情感不畏惧死亡,精确地执行命令。

殖民时代英国陆军——红衣军

      例如燧发枪时代的英国陆军——红衣军的士兵几乎全部来自于社会底层,而军官则大都是贵族出身。士兵中的主体是生活无着的失业者,其中一半是失业的农场工人、纺织厂工人以及商店学徒。出身的差异造成士兵与军官之间无法逾越的鸿沟,威灵顿曾轻蔑的把他的军队称作 “地球上的渣滓”中招募的。红衣军的的战斗力来自于在于高标准的军事训练。红衣军从入伍到走上战场,至少要经过半年时间的严格训练,一个普通的英国列兵,就可以在一分钟时间内完成4次射击。同期的法国士兵,也就是拿破仑的军队通常只能接受两周时间的训练,甚至还没有掌握射击和队列的要领,就匆匆踏入战场。在战场上,英军线列可以承受50%以上的伤亡保持阵线不被动摇,而滑铁卢战役中拿破仑的老禁卫军在同等情况下却彻底崩溃,这种战斗力对于其他国家的步兵而言是难以想像的。

      红衣军的战斗力来自于在于对士兵行为的严格管束,并一直保持着残酷的体罚。在威灵顿公爵看来,鞭子和棍棒是将这群“渣滓”调教成自觉服从管束的合格战士的最好工具,“没有挨过鞭子的士兵,简直就是亵渎神灵一样的存在。”英国军队中的体罚种类同样也是花样翻新的,棍击、鞭打,将受刑者被绑在尖顶的木马上,并在其四肢绑上重物以加剧痛苦。这种惩罚通常是在公开场合下进行,以起到杀鸡儆猴的效果。只有到了拿破仑战争之后,由于由纵队发起进攻的散兵战术的冲击,英国军队不得不开始重视了轻装步兵的散兵战术,才开始 变 革 ,逐渐废除了许多粗暴蛮横的体罚。将正当而有力的纪律制裁跟严格的训练结合起来,并开始培养部队注重团队、注重荣誉的精神。下面是一场典型的排队枪毙的战斗规则下的场景——亚伯拉罕平原会战。

      亚伯拉罕平原会战决定了英法两国对加拿大殖民地的归属,于1759年9月13日上午10时开始。法国军队所能集中的兵力不足4000人(包括正规军、民兵和印第安土著部队),英军全部兵力约为4800人。英军不仅在数量上略占优势,更重要的是素质上明显高于法军。

      在法军踏着鼓声前进时,英军各方阵悄然地等待着。1门英军的火炮开始速射,打乱了穿白色军服的法军纵队,但法军又重新集合,继续前进,在离英军180米的时候,法军就迫不及待地发射了第一次排枪,其效果不尽人意可以想象(热情的法国人总是沉不住气)。

      法国人继续向前推进,每前进十二三米就向英军发射一次排枪,而英军始终没有任何反击。因为沃尔夫在会战开始时,已经明确地训示下面的各级指挥官--“必须等到法军进入18米(就是20码)之内,才可以命令射击,违者军法处置!(看只有18米)”此时法军以3个近乎平行的纵队,一路喊杀着冲向英军,其中2个纵队攻向英军的左翼,另一个则趋向右翼。此时的英军仍旧顽强地站立着,既不后退也不射击。甚至当法军进入36米的距离时,他们仍保持着惊人的忍耐力,不少部队此时已有近四分之一的人被击倒(这就是燧发枪的精度),但是他们还是屹立不动。

      当法军在30米的距离上发射了又一次的排枪后,沃尔夫命令英军开始向前移动,而此时的法军正在重新装弹。在到了18米距离时,英国军官们抽出战刀下达命令:“开火!”这一刻被历史所记载:1759年9月13日上午10点55分。
全线英军突然发射了他们的第一次排枪,如同震耳欲聋的炮响。法军总指挥德蒙卡尔姆当时的反应就是--“这是我在战场上从未见过的,想来也是有史以来,最可怖的排枪!” 在燧发枪齐射下,成片的法国士兵中弹倒地。英国步兵按照严格的作战操典,有条不紊的装弹——射击,当法国人还没来得及从第一次所受打击的惊恐中恢复过来时,再次遭到猛烈齐射。

    10分钟内,英军连续实施了3次排枪齐射,就是这10分钟彻底决定了这次会战的命运。法军在第一次排枪中被击倒了530人,后2次中又被击倒了700-800人。法军战线开始崩溃,陷入了空前的混乱。当风笛声响起时,英军开始上刺刀发起冲击,慌乱的法国士兵完全丧失了斗志,在旷野上四处溃逃。





腓特烈大帝的斜行战斗序列


      腓特烈大帝的斜行战斗序列是值得大书一笔的。因为这虽然是以横队为基础的战术改良,但是却是巧妙的运用了纵队横队转换以取得战术优势的典范,或可作为纯粹的横队战术与拿破仑的由纵队发起散兵突击战术的特殊形式,或中间体。腓特烈大帝的士兵和当时各国军队一样都是从社会的最下层征募来的,贵族无法信赖这些士兵,所以严格限制士兵的行动,决不允许让他们离开大部队去单独执行任务,甚至不允许士兵抢劫以补充军需(不是因为思想高尚,怕士兵抢劫扰乱民间,而是怕士兵抢劫之后带着财物一去不复返,这个理由可笑吧),因为他们会想法设法寻找机会开小差,甚至为了这个问题腓特烈大帝建立了一整套的后勤供应体系。由于担心士兵开小差,因此行军速度不能太快,也不能把部队散开进行散兵游击作战或跟踪追击溃败的敌军。即使如此,普鲁士军队中士兵的逃跑现象仍然超过其他各国的军队。如果战斗失败,逃散的人数往往要三倍于战斗伤亡数。  

  作战时普鲁士步兵横队踩着鼓点以缓慢的节奏齐步行进。三列紧密靠在一起的纵队,行军纵队很容易将队形变换成进攻的横队。而且三列纵队的排头宽度正好适合当时普通道路的宽窄。在开战之前,部队是以纵队投入战斗的,象现代我们新兵和学生军训的队列训练一样,采取立定转向,行进间转向,队列转弯前进或排头变成横队等口令可以实施队形转换。而我军的队列训练最早也是起源于此。

      腓特烈大帝善用的“斜行战斗序列”。这种战术就是步兵纵队快速行军,迅速插入到敌军侧翼,只需几个简单的口令“立定”、“向左转”,即可转变为横队发起进攻,如此就形成了战列舰时代中所追求的最有利于发扬己方火力,抑制敌军火力发扬的的作战态势“T”字,己方为T字横头,便于发扬火力,而敌人为T字一竖,在措不及防下被强大火力所压制。要有效地运用这种队形,指挥官首先必须了解敌军的部署,并等待机会在敌人还来不及加强其侧翼力量的时候,出其不意地向敌人斜向插入。因而部队必须加强侦察和情报搜集,并利用所有能够增加战斗突然性效果的条件——如气候、地形和夜暗等。此外,还要派一支前卫部队营造一种庞大的进攻压力,把敌人牵制在原来的位置上,防止它临时调动兵力对抗插入侧翼的主攻部队。  
鲁滕战役


image013.jpg

      鲁滕战役可以称得上是历史上一次巧妙地运用斜行战斗序列的杰作。公元1757年,腓特烈大帝的普鲁士军队总兵力达3万6千人。而洛林的查尔斯亲王率领的奥地利军队则在布雷斯劳部署了两倍于普军的兵力,约8万人。

  当腓特烈从布雷斯劳出发东进时,发现奥地利军队集结在一条长达5英里的战线上。周围是地势起伏的乡村,一部分部队隐蔽在一片低矮的丘陵后面(奥军尽管在兵力上处于二比一的优势,但仍然决定打防御战,没办法谁让腓特烈百战百胜,名气太大)。奥军的右边是一片沼泽地,左边是森林密布的山脉,两翼都部署了骑兵。另外,左翼还挖了一些战壕,让后备队隐蔽在内,以对付普军可能向侧翼发动的进攻。但是,跟奥军的预料相反,腓特烈却是将主力部队向奥军的中部和右翼运动。

  根据普军的动向,查尔斯亲王匆忙调动后备队以对付普军对其左翼的威胁。但是,正当普军在低矮丘陵的隐蔽下不为奥军所知向前推进的时候,腓特烈将其部队主力的前进方向改为向右斜插,而让敌人能够看得见的一部分左翼骑兵纵队开始向奥军的右侧佯动。普军的一个步兵纵队避开奥军的视线,越过了敌人的正面防线,它的骑兵(由于左侧骑兵的佯攻行动)警戒着自己部队的侧翼,同时掩护着步兵纵队的尾部。

  普军纵队在丘陵掩护下继续向前推进,这时已经开始踏上奥军的左翼阵地。腓特烈突然命令步兵向左转,从右向左排成两个横梯队,以有名的斜行战斗序列向前推进。普军的炮兵迅速冲过山丘,立即投入了战斗。正好在普军先头步兵营袭击惊慌失措的奥地利军队的时候,以密集的炮火,V字形的落点射向奥军左翼阵地。随着普鲁士步兵营一个接一个向奥军左翼逼近,奥军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整个战线终于开始动摇。这时位于步兵两翼的普军骑兵也向奥军左翼发起冲锋,从中间将奥军向后驱赶。

      查尔斯亲王企图组织一条新的防线来抵抗普军进攻。他将右翼骑兵调去对付普军的左翼进攻部队,但奥军的骑兵炮队与早已守候着的普军骑兵遭遇并被冲散。普军骑兵接着又向奥军右翼发起冲锋。由于两翼失去平衡,奥军再也无法重新集结。虽然夜幕的降临帮助了溃败的奥军残部向布雷斯劳逃跑,但整个军队彻底崩溃了,大约只有一半士兵回到了布雷斯劳和他们的冬季营房。

线膛枪与散兵战术


      这里之所以把散兵战术很突兀的单独提出来的缘故,是因为散兵战术很早就出现了。他曾经对横队战术是一种巨大挑战。而散兵战术与线膛枪的出现是分不开的。线膛枪又叫来复枪(英语音译),与滑膛枪光滑的枪管内壁不同,它的枪管内的有膛线,这种膛线能使弹头旋转,使出膛的子弹像陀螺一样自旋,而弹道稳定,所以射击更精准,射程更远。

      在美洲大陆的东海岸,殖民者往往需要独立面对野兽、强盗、印第安人等威胁,往往在数量上处于劣势的殖民者面对这种小规模的,零星的目标,无法实施像欧洲正规战那种集火射击,而是需要更加精准的射击。而宾夕法尼亚的德裔造枪工匠生产了大量的线膛枪,因此在北美殖民地线膛枪大规模推广开来。

      初期的线膛枪发射速度比滑膛枪慢得多,当时滑膛枪能够做到每分钟3-4发,而线膛枪往往三四分钟才能射击一次。主要是因为子弹需要借助木锤慢慢敲到枪管里去,费时费力,后来北美殖民者改进了装弹方法:用浸油脂的亚麻布或鹿皮包紧紧裹住弹丸,用通条捅入枪口。这样做不但减少了减少摩擦,使装弹更容易,提高装填速度,也得到了良好的闭气效果,进一步的提高了步枪的射程和精度,但即使这样,线膛枪的装填也至少需要一分钟之久。线膛枪上不装刺刀,因为装上刺刀后就可能降低射击的精确性,所以射手不能使用线膛枪进行近距离格斗。而且来复枪的造价高,加之发射速度又比较慢,因此,直到19世纪之后,在欧洲正规部队中还有选择地配备到少数部队中,即轻装部队。但是这些轻装步兵与普通的线阵普通士兵不同,是分列的,薪金待遇甚至团队氛围都是不同的,轻装步兵薪金更高,待遇更好,刑罚纪律要求也不是那么严格,但是要求单兵做战技能好,作战主动性强。这与后来的拿破仑法军散兵就是普通部队是不同的。

     当然,大陆军只有一部分在使用燧发枪,但华盛顿命令,使用滑膛枪的士兵,应配用加了鹿弹的子弹,这样命中率会增大,虽然鹿弹打中人体后,不一定会杀死这个人,但是却也要比打不中好得多。

      最早面对手持线膛前散兵战术威胁的是英军,那是在美国独立战争中。美国大陆军实行募兵制,其兵员主要来自各州的民兵和志愿人员;服役期少则几个月,多则至战争结束,一般为1~3年。战争期间,先后约有10万人加入过大陆军(其中黑人5000、外国志愿者7000);兵力最多时达2万余人,最少时约4000人。在整个战争中,大陆军始终面临着管理不善、制度混乱、补给困难等问题。最困难的时候,战士们几个人合用一枝枪,三人只有一条被子;十几个人才能分到一双鞋子;后勤供应不上,五六天吃不上面包和肉,天冷穿不上棉衣,挨饿受冻是家常便饭。但官兵们作战目的明确、士气高昂。

      美国的大陆军、民兵没有经过任何队列训练,所以也就无法结成坚固的横队,甚至连组成纵队都有些困难。但是由于平日自卫,打猎,且大都所以枪法都很不错,单兵作战技能好,而且这些民兵的由于追求美国独立,所以求战、敢战的意识强烈。他们往往依靠对地形的熟悉,以散乱分散的队形与敌密集队形的英军作战。例如邦克山战役中,2500名英军分三批,以肩并肩的线列队形向美国民兵进攻,其中的大多数人在进入射击距离之前,就被来复枪射杀。最终民兵撤出战斗的原因,居然是子弹告罄。要知道在线形战术时代,胜负在往往在5轮射击以内就可以决出,根本就不可能出现把子弹都打光这种情况。而发生在1777年的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萨拉托加战役中,以农庄为掩护的民兵向暴露在开阔地中的英军发动突然袭击,统帅弗雷泽被当场击毙,英军铩羽而归。也标志着精准射击的散兵战术完全可以对线性战术造成威胁。

      华盛顿指挥这样一支人数不多、经验不足、物资短缺、武器杂乱的军队,采用散兵战术和游击战术,依靠法国支援、民众支持和各州民兵的配合,先后在萨拉托加、约克敦等战役中击败以线列为主要作战作战方式的英军,尽管在大多数正面作战中,民兵、大陆军都无法与红衣军相抗衡,但正是大陆军以及州民兵们以散兵的精确射击给予英军不断杀伤,,让兵员数量本身就严重不足的英军不断减员,而红衣军被局限于线列之中无法做到有效反击而且北美殖民地地幅辽阔,人员有限的英军无法控制,疲于奔命,最终英国政府不得不认可了美国的独立地位。

      不过在接受散兵战术的挑战之后,英军开始发展轻装步兵,用于对付散兵战术,给每个旅配备都配备有三个轻装的来复枪连,用于掩护线列部队。这在反法战争后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除了北美独立战争,英国的红衣军在南非的布尔战争中也被这种战术骚扰的焦头烂额。拿破仑的法军在西班牙也曾陷入这种战术的泥潭。但这种散兵战术实际上可以纳入正规战的游击战范畴,与我军游击战中所倡导的麻雀战有大同小异指出。所以,这是把独立战争、布尔战争、以及西班牙抗击拿破仑军队所代表的散兵战术单独列出的主要原因。



腓特烈大帝的斜行战斗序列

      腓特烈大帝的斜行战斗序列是值得大书一笔的。因为这虽然是以横队为基础的战术改良,但是却是巧妙的运用了纵队横队转换以取得战术优势的典范,或可作为纯粹的横队战术与拿破仑的由纵队发起散兵突击战术的特殊形式,或中间体。腓特烈大帝的士兵和当时各国军队一样都是从社会的最下层征募来的,贵族无法信赖这些士兵,所以严格限制士兵的行动,决不允许让他们离开大部队去单独执行任务,甚至不允许士兵抢劫以补充军需(不是因为思想高尚,怕士兵抢劫扰乱民间,而是怕士兵抢劫之后带着财物一去不复返,这个理由可笑吧),因为他们会想法设法寻找机会开小差,甚至为了这个问题腓特烈大帝建立了一整套的后勤供应体系。由于担心士兵开小差,因此行军速度不能太快,也不能把部队散开进行散兵游击作战或跟踪追击溃败的敌军。即使如此,普鲁士军队中士兵的逃跑现象仍然超过其他各国的军队。如果战斗失败,逃散的人数往往要三倍于战斗伤亡数。  

  作战时普鲁士步兵横队踩着鼓点以缓慢的节奏齐步行进。三列紧密靠在一起的纵队,行军纵队很容易将队形变换成进攻的横队。而且三列纵队的排头宽度正好适合当时普通道路的宽窄。在开战之前,部队是以纵队投入战斗的,象现代我们新兵和学生军训的队列训练一样,采取立定转向,行进间转向,队列转弯前进或排头变成横队等口令可以实施队形转换。而我军的队列训练最早也是起源于此。

      腓特烈大帝善用的“斜行战斗序列”。这种战术就是步兵纵队快速行军,迅速插入到敌军侧翼,只需几个简单的口令“立定”、“向左转”,即可转变为横队发起进攻,如此就形成了战列舰时代中所追求的最有利于发扬己方火力,抑制敌军火力发扬的的作战态势“T”字,己方为T字横头,便于发扬火力,而敌人为T字一竖,在措不及防下被强大火力所压制。要有效地运用这种队形,指挥官首先必须了解敌军的部署,并等待机会在敌人还来不及加强其侧翼力量的时候,出其不意地向敌人斜向插入。因而部队必须加强侦察和情报搜集,并利用所有能够增加战斗突然性效果的条件——如气候、地形和夜暗等。此外,还要派一支前卫部队营造一种庞大的进攻压力,把敌人牵制在原来的位置上,防止它临时调动兵力对抗插入侧翼的主攻部队。  
鲁滕战役

image013.jpg

      鲁滕战役可以称得上是历史上一次巧妙地运用斜行战斗序列的杰作。公元1757年,腓特烈大帝的普鲁士军队总兵力达3万6千人。而洛林的查尔斯亲王率领的奥地利军队则在布雷斯劳部署了两倍于普军的兵力,约8万人。

  当腓特烈从布雷斯劳出发东进时,发现奥地利军队集结在一条长达5英里的战线上。周围是地势起伏的乡村,一部分部队隐蔽在一片低矮的丘陵后面(奥军尽管在兵力上处于二比一的优势,但仍然决定打防御战,没办法谁让腓特烈百战百胜,名气太大)。奥军的右边是一片沼泽地,左边是森林密布的山脉,两翼都部署了骑兵。另外,左翼还挖了一些战壕,让后备队隐蔽在内,以对付普军可能向侧翼发动的进攻。但是,跟奥军的预料相反,腓特烈却是将主力部队向奥军的中部和右翼运动。

  根据普军的动向,查尔斯亲王匆忙调动后备队以对付普军对其左翼的威胁。但是,正当普军在低矮丘陵的隐蔽下不为奥军所知向前推进的时候,腓特烈将其部队主力的前进方向改为向右斜插,而让敌人能够看得见的一部分左翼骑兵纵队开始向奥军的右侧佯动。普军的一个步兵纵队避开奥军的视线,越过了敌人的正面防线,它的骑兵(由于左侧骑兵的佯攻行动)警戒着自己部队的侧翼,同时掩护着步兵纵队的尾部。

  普军纵队在丘陵掩护下继续向前推进,这时已经开始踏上奥军的左翼阵地。腓特烈突然命令步兵向左转,从右向左排成两个横梯队,以有名的斜行战斗序列向前推进。普军的炮兵迅速冲过山丘,立即投入了战斗。正好在普军先头步兵营袭击惊慌失措的奥地利军队的时候,以密集的炮火,V字形的落点射向奥军左翼阵地。随着普鲁士步兵营一个接一个向奥军左翼逼近,奥军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整个战线终于开始动摇。这时位于步兵两翼的普军骑兵也向奥军左翼发起冲锋,从中间将奥军向后驱赶。

      查尔斯亲王企图组织一条新的防线来抵抗普军进攻。他将右翼骑兵调去对付普军的左翼进攻部队,但奥军的骑兵炮队与早已守候着的普军骑兵遭遇并被冲散。普军骑兵接着又向奥军右翼发起冲锋。由于两翼失去平衡,奥军再也无法重新集结。虽然夜幕的降临帮助了溃败的奥军残部向布雷斯劳逃跑,但整个军队彻底崩溃了,大约只有一半士兵回到了布雷斯劳和他们的冬季营房。

线膛枪与散兵战术

      这里之所以把散兵战术很突兀的单独提出来的缘故,是因为散兵战术很早就出现了。他曾经对横队战术是一种巨大挑战。而散兵战术与线膛枪的出现是分不开的。线膛枪又叫来复枪(英语音译),与滑膛枪光滑的枪管内壁不同,它的枪管内的有膛线,这种膛线能使弹头旋转,使出膛的子弹像陀螺一样自旋,而弹道稳定,所以射击更精准,射程更远。

      在美洲大陆的东海岸,殖民者往往需要独立面对野兽、强盗、印第安人等威胁,往往在数量上处于劣势的殖民者面对这种小规模的,零星的目标,无法实施像欧洲正规战那种集火射击,而是需要更加精准的射击。而宾夕法尼亚的德裔造枪工匠生产了大量的线膛枪,因此在北美殖民地线膛枪大规模推广开来。

      初期的线膛枪发射速度比滑膛枪慢得多,当时滑膛枪能够做到每分钟3-4发,而线膛枪往往三四分钟才能射击一次。主要是因为子弹需要借助木锤慢慢敲到枪管里去,费时费力,后来北美殖民者改进了装弹方法:用浸油脂的亚麻布或鹿皮包紧紧裹住弹丸,用通条捅入枪口。这样做不但减少了减少摩擦,使装弹更容易,提高装填速度,也得到了良好的闭气效果,进一步的提高了步枪的射程和精度,但即使这样,线膛枪的装填也至少需要一分钟之久。线膛枪上不装刺刀,因为装上刺刀后就可能降低射击的精确性,所以射手不能使用线膛枪进行近距离格斗。而且来复枪的造价高,加之发射速度又比较慢,因此,直到19世纪之后,在欧洲正规部队中还有选择地配备到少数部队中,即轻装部队。但是这些轻装步兵与普通的线阵普通士兵不同,是分列的,薪金待遇甚至团队氛围都是不同的,轻装步兵薪金更高,待遇更好,刑罚纪律要求也不是那么严格,但是要求单兵做战技能好,作战主动性强。这与后来的拿破仑法军散兵就是普通部队是不同的。

     当然,大陆军只有一部分在使用燧发枪,但华盛顿命令,使用滑膛枪的士兵,应配用加了鹿弹的子弹,这样命中率会增大,虽然鹿弹打中人体后,不一定会杀死这个人,但是却也要比打不中好得多。

      最早面对手持线膛前散兵战术威胁的是英军,那是在美国独立战争中。美国大陆军实行募兵制,其兵员主要来自各州的民兵和志愿人员;服役期少则几个月,多则至战争结束,一般为1~3年。战争期间,先后约有10万人加入过大陆军(其中黑人5000、外国志愿者7000);兵力最多时达2万余人,最少时约4000人。在整个战争中,大陆军始终面临着管理不善、制度混乱、补给困难等问题。最困难的时候,战士们几个人合用一枝枪,三人只有一条被子;十几个人才能分到一双鞋子;后勤供应不上,五六天吃不上面包和肉,天冷穿不上棉衣,挨饿受冻是家常便饭。但官兵们作战目的明确、士气高昂。

      美国的大陆军、民兵没有经过任何队列训练,所以也就无法结成坚固的横队,甚至连组成纵队都有些困难。但是由于平日自卫,打猎,且大都所以枪法都很不错,单兵作战技能好,而且这些民兵的由于追求美国独立,所以求战、敢战的意识强烈。他们往往依靠对地形的熟悉,以散乱分散的队形与敌密集队形的英军作战。例如邦克山战役中,2500名英军分三批,以肩并肩的线列队形向美国民兵进攻,其中的大多数人在进入射击距离之前,就被来复枪射杀。最终民兵撤出战斗的原因,居然是子弹告罄。要知道在线形战术时代,胜负在往往在5轮射击以内就可以决出,根本就不可能出现把子弹都打光这种情况。而发生在1777年的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萨拉托加战役中,以农庄为掩护的民兵向暴露在开阔地中的英军发动突然袭击,统帅弗雷泽被当场击毙,英军铩羽而归。也标志着精准射击的散兵战术完全可以对线性战术造成威胁。

      华盛顿指挥这样一支人数不多、经验不足、物资短缺、武器杂乱的军队,采用散兵战术和游击战术,依靠法国支援、民众支持和各州民兵的配合,先后在萨拉托加、约克敦等战役中击败以线列为主要作战作战方式的英军,尽管在大多数正面作战中,民兵、大陆军都无法与红衣军相抗衡,但正是大陆军以及州民兵们以散兵的精确射击给予英军不断杀伤,,让兵员数量本身就严重不足的英军不断减员,而红衣军被局限于线列之中无法做到有效反击而且北美殖民地地幅辽阔,人员有限的英军无法控制,疲于奔命,最终英国政府不得不认可了美国的独立地位。

      不过在接受散兵战术的挑战之后,英军开始发展轻装步兵,用于对付散兵战术,给每个旅配备都配备有三个轻装的来复枪连,用于掩护线列部队。这在反法战争后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除了北美独立战争,英国的红衣军在南非的布尔战争中也被这种战术骚扰的焦头烂额。拿破仑的法军在西班牙也曾陷入这种战术的泥潭。但这种散兵战术实际上可以纳入正规战的游击战范畴,与我军游击战中所倡导的麻雀战有大同小异指出。所以,这是把独立战争、布尔战争、以及西班牙抗击拿破仑军队所代表的散兵战术单独列出的主要原因。



由纵队发起攻击战术


      线性战术统治了欧洲战场很长时间。但横队的机动能力十分低下,即使胜利胜利者也很难组织起有效的追击,这是因为怕队形散乱,士兵会开小差溜走。因此,在线阵时代,基本都是击溃战,很少有歼灭战。当然这也和当时欧洲列强之间流行的有限战争外交战争有很大关系。热情的法国人在横队排队枪毙中作战规则中不占优势,所以法国人开始研究由“纵队”发起突击这样的战术。在17世纪下半叶,这种战术的一些细节问题纠缠不清,例如支援火力应该提前多久,在何种程度上来支援纵阵进攻,进攻的火力是采用横队、横队与散兵袭击相结合还是密集的散兵袭击等问题上,法国军事家们发生了争论和分歧,导致这一时期法军的战术很是摇摆不定。

      法国大革命的初期,普遍运用的作战队形是“纵队”。所谓纵队,也就是将以前呈横向排列的线形分队(通常为营)改为改为纵深排列。由于正面小,所以,在并不精确的火枪横队以及火炮面前伤亡较小。纵队的机动性非常强,可以使大量的士兵以密集阵型快速的接近敌人,并且纵队调动部队更加方便快捷,而相比之下横队机动性极慢,因为他需要顾及整条阵线的连贯性,不能出现断裂,因为断裂处会成为对手的主要突击对象,连绵的阵线一旦被突破某一点则往往会引起整条阵线的崩溃,所以横队越接近敌军,反倒速度越慢,越要保持阵线的连续与完整,但是缓慢移动的目标是最好的枪靶,所以,随着枪械射击命中率不断地提高,以及射速火力密度的增加,缓慢移动的横队已经不再适合战场环境了(当然,此时横队作为防御还是有一定战术价值)。而相反纵队由于各个队伍之间是独立的,几乎不需要顾及相邻纵队,所以可以以最快的速度接近敌军阵线,从而减少部队在火力下暴露的时间,从而降低了部队的伤亡。而且与横队相比,纵阵的地形适应能力很强,尤其在在多山的地形上。纵队也可以很容易地变换成种类不同的队形,尤其是可以由行军纵队不需改变队形直接以纵队发起攻击,从行军转为进攻几乎不需要时间来转换队形,这十分有利于突然爆发的遭遇战。拿破仑战争时期有不少此种获得成功的战例。相对于横队基本训练需要半年,三到五年才能训练出一个精锐老兵来说,纵队对士兵的训练程度也较低,在法国大革命时期,那些群众产生的军队往往只经过数星期的训练,即投入实战了。

  与腓特烈大帝的斜行侧插攻击敌军侧翼的战术不同,法国的纵队主要从正面发起进攻。但是由于纵队的正面小,发挥的火力有限,所以纵队必须要依靠炮兵来掩护纵队接敌,而由于法国人的热情跳脱的性格因素,在接近到敌人到威胁距离上,纵队的前端会自然散开成为散兵集群,这样通过散兵和炮兵动摇敌军阵线。

      进攻纵阵可以排成多层。先头纵阵会散为散兵线把战斗打响,与炮兵一起给予排列成横队的敌人以重大杀伤,如果敌人阵线松动,后续纵队会选择敌人阵线薄弱处直接以纵队队形发起冲击。如果前方的散兵与敌交火占不了便宜,那么后续纵队则会展开成横队对已经饱受炮火和散兵折磨的敌军横队用齐射的方式继续进行震撼性打击。

      这种由纵队发起突击的战术,也是跟当时法国社会环境有关,法国 大 革 命 初期,由于旧军官大量叛逃,军队中增加了大量的义勇军和武装民众,虽然士气高昂,但是没有经过足够的训练,纪律性涣散,原地不动防御时尚能结成传统的三列横队,进攻时则根本无法形成有效的横队作战,没办法指挥官们只好增加散兵的规模,甚至有时整营的士兵都放羊成了“散兵”。随着法军训练水平的不断提高,队形的作用也逐渐受到重视,通常会把营级规模纵队跟在散兵线后面给予支持,这种战术当时收效很好。

纵队进攻VS横队


      面对拿破仑统领的法国军队,欧洲各国王室军队屡战屡败,不得不引入了纵队作战以及散兵战术,但担任散兵的主要是精锐的待遇更高的轻装步兵(light infantry)来担任,但作为战斗的主体普通士兵还是排列成密集队形,轻装步兵部署在密集队形周围或者前方,用于与进攻的法国散兵进行对抗。1806年,奥军采用了类似法军的攻击纵队。1807年的普军、1810年的俄军也相继进行了类似的改革。但是作战效果并不好,这种东施效颦的行为在法军面前屡屡碰壁,至于原因,后面会提及。

      唯一保持横队的是英国,并且最终用横队击败了法军,英国的作战条令规定的是三列横队,可是惠灵顿等英国将领常常采用的是两列横队。理由是:这样可以保持较宽正面,更好地发扬火力。但是横队在由纵队发起进攻的战术面前显得力不从心,惠灵顿不得步给横队加以层层保护:一是在战斗开始前不轻易暴露横队,避免遭受战斗早期炮兵火力的杀伤,其最常用的做法,就是将横队部署在山坡的反斜面上;二是将轻步兵部署横队的周围,与横队形成相互呼应,抵抗敌散兵进攻;三是利用骑兵和地形来保护部队的侧翼,防止法国骑兵从侧后方向发动突袭。但是这种战术限制很大,必须在有会战意愿时挑选好战场的借助地形,而且只能原地防御消极等待敌人的进攻,而事实上惠灵顿也很少会对敌人采取主动进攻,而是挑选好战场,摆好阵势,引诱对方主力部队前来进攻。

      体现这些战术原则的经典范例,莫过于滑铁卢之战。但滑铁卢的胜利也说明不了横队还适合当时的兵器发展水平。反倒是横队因为重重保护而失去了活力,只能消极等待敌人主动进攻。这里也可看出落后的作战体系在面对先进的作战,只要利用得当,不见得就一定失败。但也说明了代价高昂的陈旧落后作战体系施加重重保护,虽然可以暂时对抗新作战体系的威胁,甚至取得胜利,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新作战体系的逐渐成熟,会被时间所淘汰(而在今天的信息化时代,有什么是代价高昂且需要重重保护的作战系统呢???很明显,航母与坦克)。

      由于敌军精锐轻装步兵的散兵干扰,法国散兵线无法动摇敌军的横队,所以动摇敌方阵线的任务更多的由炮兵来完成。因此,散兵的作用被削弱了,则不得不加强攻击纵队,拿破仑后期的战役甚至动用整师的兵力形成攻击纵队冲击敌方防御阵地(滑铁卢就用过)。但无论结成横队还是纵队,当时欧洲的王室军队也不敢抛弃密集阵型,像法军一样,把普通的士兵都变成散兵,因为这样他们对军队的控制力度会大大下降,如果普通士兵呈散兵线散开,那么指挥官对部队的控制力度将十分有限,指挥官也就无法对战斗进程施加影响。只能寄望于分散开来的士兵本身了,所以散兵战术,作战经验丰富的老兵和班长将其中起到中坚作用。所以,拿破仑说:班长是军中之父。就是因为拿破仑看出了散兵作战中班长和老兵将在散兵作战中决定战争走向,而对于分散开来的部队指挥官的影响力将大大削弱。所以横队还是纵队,这些密集队形就更容易指挥控制,只需要一个贵族指挥官以及几个士官控制住队列就可以了,散兵作战中起到主要作用的单兵主观能动性和单兵作战技巧在密集队形里将变得微乎其微,而主观能动性和单兵作战技巧这正是当时欧洲王室军队所缺乏的品质。

      而作战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取决于信念,取决于士气,法国 大 革 命 的结果是拿破仑拥有了一只“由群众组成的军队”,这支军队以“自由、平等、博爱”为信念,而且打破了平民与贵族之间的桎梏,如果作战勇敢,谋略出众,平民也可能成为将军元帅,拿破仑说过:“每个士兵的背包里面都有一根元帅的指挥棒”。拿破仑的高级将领许多都出身微寒之中。而这在当时的欧洲王室军队中是不可能。所以在拿破仑称帝前,他的军队有爱国主义热情,有荣誉感,有光明的前途,所以求战敢战。拿破仑的成功实际上是建立在此种基础之上的。但最终拿破仑背叛了他的士兵,用这支军队来对抗当时欧洲王室的封建军队,达到自己当皇帝的野心。可以说是拿破仑窃取了法国 大 革 命 所带来的唯一成果。拿破仑登基后,法国人民看出了拿破仑的本来面目,自然也就放弃了拿破仑,拿破仑复辟后虽然集结了不少军队,但是这些军队是毫无信念的,和其他欧洲王室军队没有不同,各个高级将领为了自己的权势、财富,产生私心分崩离析,而作为最底层士兵除了一身伤疤以外无法在战争中获得任何东西。在拿破仑称帝之前,他的士兵把军队看做是一项事业,而在拿破仑称帝之后,把军队看作是一种职业,仅仅是为了糊口为了权势为了财富而战,显然,这些东西都不及生命来的宝贵。实际上,这才是自从拿破仑称帝前战无不胜,称帝后反倒是从一个失败走向另一个失败的更深层次的原因。军队没有追求,没有理想,没有士气,在短兵相接的战斗中很难呢坚持下来,一旦部队展开为散兵,没有理想、信念、士气的支撑,散开的部队缺乏长官士官与同僚的监督示范,他们往往会不作为、原地不动、跟在大队后面缓慢移动、后退、甚至掉头就跑。这也是为什么拿破仑在战争的后期不得不重新采用线形的密集阵列,甚至使用师级规模的纵队密集队形冲击敌军阵地的深层原因,而在强大的火力面前,这种密集阵型的必然遭受重大损失而导致失败。所以拿破仑的军神地位的基础是法国 革 命 群众组成的军队,如果让拿破仑指挥一只欧洲王室的封建军队,最多也不过就是一个比较出色的将军而已。

                              
散兵队形的发展


      拿破仑时期的而由纵队变为散兵进攻的战术直到现代应用也极为广泛,虽然由于火力射程的延伸,散为散兵线的距离越来越远,从原来的间隔2-3米,逐步扩大至5-6米。但是以可控制的纵队进入到进攻出发线,然后再转变为散兵冲击也是极为应用广泛的战术,甚至就连现在的装甲步兵乘装甲输送车在敌轻火力有效杀伤射程之外下车,然后转为散兵冲击的战术,也可找到由纵队发起进攻,并转为散兵线战术的影子。只不过由纵队进入阵地变为装甲输送车运送罢了。

      1840年直到1900年期间,这个时间段,是步枪技术发展最迅速的一段时间,技术更新之快令人目不暇接。米尼弹、后装枪、火帽步枪、火帽步枪、连珠枪、现代意义上的整装弹、弹仓步枪一个接一个的被发明创造出来。在这个期间由于技术走在了战术的前面,使得战术往往不适应技术的快速发展。但从总的趋势来看,步兵的战斗队形还是按着着密集队形的线阵、纵队向着松散的散兵线转变。

      前面提到的法军由纵队发起进攻,在接近到射程范围之内时自动散为分散队形,但是这种分散是毫无规律性可言的,只能说是人在面临危险时自我保护的本能促使下的行为。在拿破仑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欧洲各国军队又回到了王室控制之下,所以,此后一段时间里各国的军队还是以横队、纵队等密集队形为主,但是增加了更多的轻装步兵来承担散兵的任务。在拿破仑战争之后的克里米亚战争时期,进攻主要采用的是密集的纵队队形,使用密集的纵队/横队队形进行刺刀冲锋,从而击垮敌军野战队形战例在这个时期非常常见。但是步枪的精度与射速的提高以及野战炮的大量使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已经开始运用散兵战术,防御也开始注重构筑野战工事。而日俄战争反倒是一种倒退,再次证明了在机枪、速射炮和防御工事面前步兵进行密集队形集群冲锋无异于是驱使自己的士兵去送死。

      到一战时,欧洲列强的步兵进攻队形已经普遍过渡到多道疏开的散兵线。散兵线通常以连为单位,班排成一字队形,单兵间隔2~3m(主要是避免机枪的杀伤,随着炮火杀伤力的增强,比如说到了二战时期,疏开距离增至5-6米,避免一发迫击炮弹杀伤多名士兵)。多个连、营级单位还能组成多道散兵线,散兵线横队之后往往跟着成纵队连、排,一待有合适机会,即行密集队形冲锋,突破敌军线性防御,这种战术实际上与一百年前的拿破仑的法军在战争初期的战术非常类似,不过当时是士兵自发的的行动,而这时是有意识的开始运用散兵线,而再投入战斗前大都是以纵队的形式将部队带到进攻出发阵地的,然后排成散兵线,这个进攻出发阵地到敌人前沿的距离为当时轻武器的有效杀伤距离。到了二战时苏军的散兵线最多可达16到,第一道到最后一道散兵线纵深可达800~900m。

      其典型的进攻方式是,步兵首先要运动至出发阵地或者隐蔽集结地域;如有装甲运兵车或者汽车运输,通常是距敌前沿5000米外下车,展开成徒步行军队形(如果是徒步队形,你就直接走过去了好了),开设营基本指挥所,隐蔽近敌到500-1000米左右时开设营前沿指挥所,同时展开营支援火力,步兵展开为进攻队形;进入到敌前沿200-400米左右时,展开冲击。我们所了解的五公里武装越野,200米冲刺什么的也就是根据以上这些战术条例所制定的训练科目。

      我军和世界上大部分军队将徒步步兵冲击发起距离定在400m甚至200m,其主要考虑因素有三个。其一是冲击发起距离要在敌密集火力杀伤区以外。这个和靶场所产生的武器参数是两码事,例如56式半自动步枪,有效射程400米,但经过两山轮战期间的战争实践表明,一般在150米内会取得较好的杀伤效果,例如56冲锋枪有效射程也定为400米,但是连续射击时,也就能保持几十米的压制距离。当然重机枪、通用机枪的压制距离可控制在400m以上距离。但在冲击时对于变换发射阵位较为困难的机枪是进攻者火力压制的重点对象,一旦开火必然被进攻方的迫击炮、重机枪等压制。一般把其他轻武器的有效射击距离定为冲击发起距离,也就是150m以内。

      二是考虑到进攻者必须考虑到己方火力准备时的误伤,考虑将冲击发起距离定在200~400m之间,主要是考虑规避敌方密集火力杀伤区。同时也要考虑到己方大口径压制火炮的危险距离,54式122mm榴弹炮危险距离为200m,演习中步兵与弹着点之间距离最多可以缩小到100m。122mm榴弹炮则与之类同,弹着点与步兵距离应该控制在不小于100m。当步兵冲击至敌防御阵地一定距离时,压制火炮必须停止射击或者火力延伸,否则难免误伤。

      三是影响冲击发起距离的另一个因素是体力。一般说来,我军的战斗负重限制在15公斤以后,加上敌火力威胁,各种地形,各种障碍物,士兵不断做出各种战术动作,在进入敌人防御阵地时,还要进行艰苦的搏斗,体力消耗是非常大的。所以冲击距离越长,所消耗的时间不是线性增加的,而是以近似几何级数的形式增长。冲击耗时越长暴露在敌火下时间也就越长,这个危害不用笔者多说了吧。只有缩短冲击时间,尽量减少炮兵转移火力后敌人的反应时间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小伤亡。

      可见,冲击发起距离过短有可能被己方支援火力误伤并被迫在敌步兵武器密集火力杀伤区内展开战斗队形,过远则体力消耗过大,难以完成既定任务。

      但是以连排为单位而展开的狭长散兵线,是很难指挥控制的。连展开成散兵线正面宽度达五六百米,排展开散兵线宽度达150-200米,寥寥几个连排军官无法对每个士兵进行有效的监督,一旦己方士兵的士气低下,毫无献身意识,加上敌军精确射手以及狙击手的威胁,军官的生命也在敌人收割范畴之内,那么做一些小动作是无法监督的,例如趴下之后既不开枪也不后退,或者趴下之后,向着天空乱开枪等等,所以进攻往往失利。这也是为什么二战后美军山地进攻固定防御阵地作战鲜有成功的主要原因,例如朝鲜战争中,我军守不住的阵地往往是因为敌人火力太猛,在进攻前我军人员就伤亡惨重,或者是因为弹药消耗殆尽而没有援军而失守,而在敌人冲击下而崩溃失守的情况几乎没有。但是火力的不断增强导致散兵线的疏开距离不能缩短,反倒有继续扩大的趋势,于是小集群散兵战术的运用越来越多。所谓小集群是指步兵不在以连排为单位展开狭长的散兵线,而是以班排为单位,形成小的作战集群;若干班排集群组成连级集群,在这个连级集群中,各个班排集群在军官班长以及老兵为核心组成队形并不规则的战术小型集团向敌发起冲击。但是随着战争检验表明,班排战术集群还是太大了,一旦被炮火覆盖,一颗炮弹足可报销重创整个战术集群。

      于是更小的战术集群出现了,即班下面继续细划分成战术小组,每个班分为三组,每个小组由班长、经验丰富的老兵担任组长,带领两三个个战士,这样老战士、新战士、解放战士(即原国民党军转化过来的战士)结合配置构成最基本的战术单位。每个作战小组各有分担任务。比如把一个班的人员分成突击组、掩护组、爆破组、火力组,然后把这些小组组成一队(也有人把一队认为是由民兵组成的救护队的),这就是我们在解放战争出现的,林彪总结出来的“三三制”“四组一队”。各组各司其职,相互掩护跃进。得到了很好的作战效果。

      冲击时,每个班都要选定好冲击路线,选定的冲击路线上,要有多个掩蔽物,大都是土丘、断壁残垣、弹坑等等,各个掩蔽物之间距离不超过20-30米。冲击前要根据地形地貌策划好每段地形要如何利用,要如何用战术动作有效的利用地形,跃进时要果断不能有任何犹豫,一旦听到掩护枪声响起,每个小组从一个掩蔽物冲出,通过一连串的战术动作跃进到下一掩体,到达下一掩体后,立即选好射击阵位,进行瞄准射击,必要时可投掷发射烟雾弹,在解放战争中,我们没有烟雾弹,基本上都是依靠手榴弹来进行掩护的。如此,各小组交替掩护跃进,在防御者看来,任何时候都有敌人的火力向你射击,你不但要和敌人对射,而且敌人还不断投出各种烟雾弹手榴弹的烟雾干扰你,使你无法有效地瞄准射击。而冲击中敌人的身影每小撮也就三四个人,身形借助地形掩蔽,暴露极小,运动极快,短短的一瞬间就消失在下一掩蔽物后面。等到进攻者进入到手榴弹攻击距离(20-30米),则进行手榴弹大战,或手榴弹齐投后,发动最后的冲击,冲入敌军阵地展开短兵相接的肉搏作战,占领阵地。而我军的细分突击组,主要执行的就是通过跃进,冲击敌军阵地,而掩护组火力较强则是为突击组提供火力掩护,与突击组相互交替跃进,而爆破组则是跟在突击组掩护组后方,一旦遭受敌未被火力摧毁的碉堡、暗堡火力点,则进行爆破摧毁火力点,而火力组火力较为强大提供不间断的火力压制。等先头部队的作战小组扫清了阵地阻碍后,后续的大部队发动集团的冲击。实际上步兵攻坚,如果步兵训练到位的话,伤亡不会很大,在我军的历次战斗的数据来看,往往一次成功的攻坚战斗,伤亡率不会超过30%,因为攻坚部队一旦攻入阵地,还要进行清剿作战,清剿之后,还要驻守巩固阵地,而如果伤亡率超过50%的话,这只连队基本上就是丧失战斗力,无法巩固固守阵地了。

      包括目前的美军也使用这种作战思想,在班以下划分作战小组。而在格罗兹尼的抵抗武装的编制手法如出一辙。反倒是前苏军步兵战术较为粗犷,失之细腻,沿承与于前苏军的作战条令对班组以下涉及很少,而苏军更重视在集成在坦克装甲车兵团中的大兵团作战,而在这种大兵团作战中,步兵大都以班展开为散兵线或形成散兵集群。而其在近年来的历次战争中步兵作战表现并不出彩,其恐怕也是原因之一。


由纵队发起攻击战术

      线性战术统治了欧洲战场很长时间。但横队的机动能力十分低下,即使胜利胜利者也很难组织起有效的追击,这是因为怕队形散乱,士兵会开小差溜走。因此,在线阵时代,基本都是击溃战,很少有歼灭战。当然这也和当时欧洲列强之间流行的有限战争外交战争有很大关系。热情的法国人在横队排队枪毙中作战规则中不占优势,所以法国人开始研究由“纵队”发起突击这样的战术。在17世纪下半叶,这种战术的一些细节问题纠缠不清,例如支援火力应该提前多久,在何种程度上来支援纵阵进攻,进攻的火力是采用横队、横队与散兵袭击相结合还是密集的散兵袭击等问题上,法国军事家们发生了争论和分歧,导致这一时期法军的战术很是摇摆不定。

      法国大革命的初期,普遍运用的作战队形是“纵队”。所谓纵队,也就是将以前呈横向排列的线形分队(通常为营)改为改为纵深排列。由于正面小,所以,在并不精确的火枪横队以及火炮面前伤亡较小。纵队的机动性非常强,可以使大量的士兵以密集阵型快速的接近敌人,并且纵队调动部队更加方便快捷,而相比之下横队机动性极慢,因为他需要顾及整条阵线的连贯性,不能出现断裂,因为断裂处会成为对手的主要突击对象,连绵的阵线一旦被突破某一点则往往会引起整条阵线的崩溃,所以横队越接近敌军,反倒速度越慢,越要保持阵线的连续与完整,但是缓慢移动的目标是最好的枪靶,所以,随着枪械射击命中率不断地提高,以及射速火力密度的增加,缓慢移动的横队已经不再适合战场环境了(当然,此时横队作为防御还是有一定战术价值)。而相反纵队由于各个队伍之间是独立的,几乎不需要顾及相邻纵队,所以可以以最快的速度接近敌军阵线,从而减少部队在火力下暴露的时间,从而降低了部队的伤亡。而且与横队相比,纵阵的地形适应能力很强,尤其在在多山的地形上。纵队也可以很容易地变换成种类不同的队形,尤其是可以由行军纵队不需改变队形直接以纵队发起攻击,从行军转为进攻几乎不需要时间来转换队形,这十分有利于突然爆发的遭遇战。拿破仑战争时期有不少此种获得成功的战例。相对于横队基本训练需要半年,三到五年才能训练出一个精锐老兵来说,纵队对士兵的训练程度也较低,在法国大革命时期,那些群众产生的军队往往只经过数星期的训练,即投入实战了。

  与腓特烈大帝的斜行侧插攻击敌军侧翼的战术不同,法国的纵队主要从正面发起进攻。但是由于纵队的正面小,发挥的火力有限,所以纵队必须要依靠炮兵来掩护纵队接敌,而由于法国人的热情跳脱的性格因素,在接近到敌人到威胁距离上,纵队的前端会自然散开成为散兵集群,这样通过散兵和炮兵动摇敌军阵线。

      进攻纵阵可以排成多层。先头纵阵会散为散兵线把战斗打响,与炮兵一起给予排列成横队的敌人以重大杀伤,如果敌人阵线松动,后续纵队会选择敌人阵线薄弱处直接以纵队队形发起冲击。如果前方的散兵与敌交火占不了便宜,那么后续纵队则会展开成横队对已经饱受炮火和散兵折磨的敌军横队用齐射的方式继续进行震撼性打击。

      这种由纵队发起突击的战术,也是跟当时法国社会环境有关,法国 大 革 命 初期,由于旧军官大量叛逃,军队中增加了大量的义勇军和武装民众,虽然士气高昂,但是没有经过足够的训练,纪律性涣散,原地不动防御时尚能结成传统的三列横队,进攻时则根本无法形成有效的横队作战,没办法指挥官们只好增加散兵的规模,甚至有时整营的士兵都放羊成了“散兵”。随着法军训练水平的不断提高,队形的作用也逐渐受到重视,通常会把营级规模纵队跟在散兵线后面给予支持,这种战术当时收效很好。

纵队进攻VS横队

      面对拿破仑统领的法国军队,欧洲各国王室军队屡战屡败,不得不引入了纵队作战以及散兵战术,但担任散兵的主要是精锐的待遇更高的轻装步兵(light infantry)来担任,但作为战斗的主体普通士兵还是排列成密集队形,轻装步兵部署在密集队形周围或者前方,用于与进攻的法国散兵进行对抗。1806年,奥军采用了类似法军的攻击纵队。1807年的普军、1810年的俄军也相继进行了类似的改革。但是作战效果并不好,这种东施效颦的行为在法军面前屡屡碰壁,至于原因,后面会提及。

      唯一保持横队的是英国,并且最终用横队击败了法军,英国的作战条令规定的是三列横队,可是惠灵顿等英国将领常常采用的是两列横队。理由是:这样可以保持较宽正面,更好地发扬火力。但是横队在由纵队发起进攻的战术面前显得力不从心,惠灵顿不得步给横队加以层层保护:一是在战斗开始前不轻易暴露横队,避免遭受战斗早期炮兵火力的杀伤,其最常用的做法,就是将横队部署在山坡的反斜面上;二是将轻步兵部署横队的周围,与横队形成相互呼应,抵抗敌散兵进攻;三是利用骑兵和地形来保护部队的侧翼,防止法国骑兵从侧后方向发动突袭。但是这种战术限制很大,必须在有会战意愿时挑选好战场的借助地形,而且只能原地防御消极等待敌人的进攻,而事实上惠灵顿也很少会对敌人采取主动进攻,而是挑选好战场,摆好阵势,引诱对方主力部队前来进攻。

      体现这些战术原则的经典范例,莫过于滑铁卢之战。但滑铁卢的胜利也说明不了横队还适合当时的兵器发展水平。反倒是横队因为重重保护而失去了活力,只能消极等待敌人主动进攻。这里也可看出落后的作战体系在面对先进的作战,只要利用得当,不见得就一定失败。但也说明了代价高昂的陈旧落后作战体系施加重重保护,虽然可以暂时对抗新作战体系的威胁,甚至取得胜利,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新作战体系的逐渐成熟,会被时间所淘汰(而在今天的信息化时代,有什么是代价高昂且需要重重保护的作战系统呢???很明显,航母与坦克)。

      由于敌军精锐轻装步兵的散兵干扰,法国散兵线无法动摇敌军的横队,所以动摇敌方阵线的任务更多的由炮兵来完成。因此,散兵的作用被削弱了,则不得不加强攻击纵队,拿破仑后期的战役甚至动用整师的兵力形成攻击纵队冲击敌方防御阵地(滑铁卢就用过)。但无论结成横队还是纵队,当时欧洲的王室军队也不敢抛弃密集阵型,像法军一样,把普通的士兵都变成散兵,因为这样他们对军队的控制力度会大大下降,如果普通士兵呈散兵线散开,那么指挥官对部队的控制力度将十分有限,指挥官也就无法对战斗进程施加影响。只能寄望于分散开来的士兵本身了,所以散兵战术,作战经验丰富的老兵和班长将其中起到中坚作用。所以,拿破仑说:班长是军中之父。就是因为拿破仑看出了散兵作战中班长和老兵将在散兵作战中决定战争走向,而对于分散开来的部队指挥官的影响力将大大削弱。所以横队还是纵队,这些密集队形就更容易指挥控制,只需要一个贵族指挥官以及几个士官控制住队列就可以了,散兵作战中起到主要作用的单兵主观能动性和单兵作战技巧在密集队形里将变得微乎其微,而主观能动性和单兵作战技巧这正是当时欧洲王室军队所缺乏的品质。

      而作战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取决于信念,取决于士气,法国 大 革 命 的结果是拿破仑拥有了一只“由群众组成的军队”,这支军队以“自由、平等、博爱”为信念,而且打破了平民与贵族之间的桎梏,如果作战勇敢,谋略出众,平民也可能成为将军元帅,拿破仑说过:“每个士兵的背包里面都有一根元帅的指挥棒”。拿破仑的高级将领许多都出身微寒之中。而这在当时的欧洲王室军队中是不可能。所以在拿破仑称帝前,他的军队有爱国主义热情,有荣誉感,有光明的前途,所以求战敢战。拿破仑的成功实际上是建立在此种基础之上的。但最终拿破仑背叛了他的士兵,用这支军队来对抗当时欧洲王室的封建军队,达到自己当皇帝的野心。可以说是拿破仑窃取了法国 大 革 命 所带来的唯一成果。拿破仑登基后,法国人民看出了拿破仑的本来面目,自然也就放弃了拿破仑,拿破仑复辟后虽然集结了不少军队,但是这些军队是毫无信念的,和其他欧洲王室军队没有不同,各个高级将领为了自己的权势、财富,产生私心分崩离析,而作为最底层士兵除了一身伤疤以外无法在战争中获得任何东西。在拿破仑称帝之前,他的士兵把军队看做是一项事业,而在拿破仑称帝之后,把军队看作是一种职业,仅仅是为了糊口为了权势为了财富而战,显然,这些东西都不及生命来的宝贵。实际上,这才是自从拿破仑称帝前战无不胜,称帝后反倒是从一个失败走向另一个失败的更深层次的原因。军队没有追求,没有理想,没有士气,在短兵相接的战斗中很难呢坚持下来,一旦部队展开为散兵,没有理想、信念、士气的支撑,散开的部队缺乏长官士官与同僚的监督示范,他们往往会不作为、原地不动、跟在大队后面缓慢移动、后退、甚至掉头就跑。这也是为什么拿破仑在战争的后期不得不重新采用线形的密集阵列,甚至使用师级规模的纵队密集队形冲击敌军阵地的深层原因,而在强大的火力面前,这种密集阵型的必然遭受重大损失而导致失败。所以拿破仑的军神地位的基础是法国 革 命 群众组成的军队,如果让拿破仑指挥一只欧洲王室的封建军队,最多也不过就是一个比较出色的将军而已。

                               散兵队形的发展

      拿破仑时期的而由纵队变为散兵进攻的战术直到现代应用也极为广泛,虽然由于火力射程的延伸,散为散兵线的距离越来越远,从原来的间隔2-3米,逐步扩大至5-6米。但是以可控制的纵队进入到进攻出发线,然后再转变为散兵冲击也是极为应用广泛的战术,甚至就连现在的装甲步兵乘装甲输送车在敌轻火力有效杀伤射程之外下车,然后转为散兵冲击的战术,也可找到由纵队发起进攻,并转为散兵线战术的影子。只不过由纵队进入阵地变为装甲输送车运送罢了。

      1840年直到1900年期间,这个时间段,是步枪技术发展最迅速的一段时间,技术更新之快令人目不暇接。米尼弹、后装枪、火帽步枪、火帽步枪、连珠枪、现代意义上的整装弹、弹仓步枪一个接一个的被发明创造出来。在这个期间由于技术走在了战术的前面,使得战术往往不适应技术的快速发展。但从总的趋势来看,步兵的战斗队形还是按着着密集队形的线阵、纵队向着松散的散兵线转变。

      前面提到的法军由纵队发起进攻,在接近到射程范围之内时自动散为分散队形,但是这种分散是毫无规律性可言的,只能说是人在面临危险时自我保护的本能促使下的行为。在拿破仑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欧洲各国军队又回到了王室控制之下,所以,此后一段时间里各国的军队还是以横队、纵队等密集队形为主,但是增加了更多的轻装步兵来承担散兵的任务。在拿破仑战争之后的克里米亚战争时期,进攻主要采用的是密集的纵队队形,使用密集的纵队/横队队形进行刺刀冲锋,从而击垮敌军野战队形战例在这个时期非常常见。但是步枪的精度与射速的提高以及野战炮的大量使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已经开始运用散兵战术,防御也开始注重构筑野战工事。而日俄战争反倒是一种倒退,再次证明了在机枪、速射炮和防御工事面前步兵进行密集队形集群冲锋无异于是驱使自己的士兵去送死。

      到一战时,欧洲列强的步兵进攻队形已经普遍过渡到多道疏开的散兵线。散兵线通常以连为单位,班排成一字队形,单兵间隔2~3m(主要是避免机枪的杀伤,随着炮火杀伤力的增强,比如说到了二战时期,疏开距离增至5-6米,避免一发迫击炮弹杀伤多名士兵)。多个连、营级单位还能组成多道散兵线,散兵线横队之后往往跟着成纵队连、排,一待有合适机会,即行密集队形冲锋,突破敌军线性防御,这种战术实际上与一百年前的拿破仑的法军在战争初期的战术非常类似,不过当时是士兵自发的的行动,而这时是有意识的开始运用散兵线,而再投入战斗前大都是以纵队的形式将部队带到进攻出发阵地的,然后排成散兵线,这个进攻出发阵地到敌人前沿的距离为当时轻武器的有效杀伤距离。到了二战时苏军的散兵线最多可达16到,第一道到最后一道散兵线纵深可达800~900m。

      其典型的进攻方式是,步兵首先要运动至出发阵地或者隐蔽集结地域;如有装甲运兵车或者汽车运输,通常是距敌前沿5000米外下车,展开成徒步行军队形(如果是徒步队形,你就直接走过去了好了),开设营基本指挥所,隐蔽近敌到500-1000米左右时开设营前沿指挥所,同时展开营支援火力,步兵展开为进攻队形;进入到敌前沿200-400米左右时,展开冲击。我们所了解的五公里武装越野,200米冲刺什么的也就是根据以上这些战术条例所制定的训练科目。

      我军和世界上大部分军队将徒步步兵冲击发起距离定在400m甚至200m,其主要考虑因素有三个。其一是冲击发起距离要在敌密集火力杀伤区以外。这个和靶场所产生的武器参数是两码事,例如56式半自动步枪,有效射程400米,但经过两山轮战期间的战争实践表明,一般在150米内会取得较好的杀伤效果,例如56冲锋枪有效射程也定为400米,但是连续射击时,也就能保持几十米的压制距离。当然重机枪、通用机枪的压制距离可控制在400m以上距离。但在冲击时对于变换发射阵位较为困难的机枪是进攻者火力压制的重点对象,一旦开火必然被进攻方的迫击炮、重机枪等压制。一般把其他轻武器的有效射击距离定为冲击发起距离,也就是150m以内。

      二是考虑到进攻者必须考虑到己方火力准备时的误伤,考虑将冲击发起距离定在200~400m之间,主要是考虑规避敌方密集火力杀伤区。同时也要考虑到己方大口径压制火炮的危险距离,54式122mm榴弹炮危险距离为200m,演习中步兵与弹着点之间距离最多可以缩小到100m。122mm榴弹炮则与之类同,弹着点与步兵距离应该控制在不小于100m。当步兵冲击至敌防御阵地一定距离时,压制火炮必须停止射击或者火力延伸,否则难免误伤。

      三是影响冲击发起距离的另一个因素是体力。一般说来,我军的战斗负重限制在15公斤以后,加上敌火力威胁,各种地形,各种障碍物,士兵不断做出各种战术动作,在进入敌人防御阵地时,还要进行艰苦的搏斗,体力消耗是非常大的。所以冲击距离越长,所消耗的时间不是线性增加的,而是以近似几何级数的形式增长。冲击耗时越长暴露在敌火下时间也就越长,这个危害不用笔者多说了吧。只有缩短冲击时间,尽量减少炮兵转移火力后敌人的反应时间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小伤亡。

      可见,冲击发起距离过短有可能被己方支援火力误伤并被迫在敌步兵武器密集火力杀伤区内展开战斗队形,过远则体力消耗过大,难以完成既定任务。

      但是以连排为单位而展开的狭长散兵线,是很难指挥控制的。连展开成散兵线正面宽度达五六百米,排展开散兵线宽度达150-200米,寥寥几个连排军官无法对每个士兵进行有效的监督,一旦己方士兵的士气低下,毫无献身意识,加上敌军精确射手以及狙击手的威胁,军官的生命也在敌人收割范畴之内,那么做一些小动作是无法监督的,例如趴下之后既不开枪也不后退,或者趴下之后,向着天空乱开枪等等,所以进攻往往失利。这也是为什么二战后美军山地进攻固定防御阵地作战鲜有成功的主要原因,例如朝鲜战争中,我军守不住的阵地往往是因为敌人火力太猛,在进攻前我军人员就伤亡惨重,或者是因为弹药消耗殆尽而没有援军而失守,而在敌人冲击下而崩溃失守的情况几乎没有。但是火力的不断增强导致散兵线的疏开距离不能缩短,反倒有继续扩大的趋势,于是小集群散兵战术的运用越来越多。所谓小集群是指步兵不在以连排为单位展开狭长的散兵线,而是以班排为单位,形成小的作战集群;若干班排集群组成连级集群,在这个连级集群中,各个班排集群在军官班长以及老兵为核心组成队形并不规则的战术小型集团向敌发起冲击。但是随着战争检验表明,班排战术集群还是太大了,一旦被炮火覆盖,一颗炮弹足可报销重创整个战术集群。

      于是更小的战术集群出现了,即班下面继续细划分成战术小组,每个班分为三组,每个小组由班长、经验丰富的老兵担任组长,带领两三个个战士,这样老战士、新战士、解放战士(即原国民党军转化过来的战士)结合配置构成最基本的战术单位。每个作战小组各有分担任务。比如把一个班的人员分成突击组、掩护组、爆破组、火力组,然后把这些小组组成一队(也有人把一队认为是由民兵组成的救护队的),这就是我们在解放战争出现的,林彪总结出来的“三三制”“四组一队”。各组各司其职,相互掩护跃进。得到了很好的作战效果。

      冲击时,每个班都要选定好冲击路线,选定的冲击路线上,要有多个掩蔽物,大都是土丘、断壁残垣、弹坑等等,各个掩蔽物之间距离不超过20-30米。冲击前要根据地形地貌策划好每段地形要如何利用,要如何用战术动作有效的利用地形,跃进时要果断不能有任何犹豫,一旦听到掩护枪声响起,每个小组从一个掩蔽物冲出,通过一连串的战术动作跃进到下一掩体,到达下一掩体后,立即选好射击阵位,进行瞄准射击,必要时可投掷发射烟雾弹,在解放战争中,我们没有烟雾弹,基本上都是依靠手榴弹来进行掩护的。如此,各小组交替掩护跃进,在防御者看来,任何时候都有敌人的火力向你射击,你不但要和敌人对射,而且敌人还不断投出各种烟雾弹手榴弹的烟雾干扰你,使你无法有效地瞄准射击。而冲击中敌人的身影每小撮也就三四个人,身形借助地形掩蔽,暴露极小,运动极快,短短的一瞬间就消失在下一掩蔽物后面。等到进攻者进入到手榴弹攻击距离(20-30米),则进行手榴弹大战,或手榴弹齐投后,发动最后的冲击,冲入敌军阵地展开短兵相接的肉搏作战,占领阵地。而我军的细分突击组,主要执行的就是通过跃进,冲击敌军阵地,而掩护组火力较强则是为突击组提供火力掩护,与突击组相互交替跃进,而爆破组则是跟在突击组掩护组后方,一旦遭受敌未被火力摧毁的碉堡、暗堡火力点,则进行爆破摧毁火力点,而火力组火力较为强大提供不间断的火力压制。等先头部队的作战小组扫清了阵地阻碍后,后续的大部队发动集团的冲击。实际上步兵攻坚,如果步兵训练到位的话,伤亡不会很大,在我军的历次战斗的数据来看,往往一次成功的攻坚战斗,伤亡率不会超过30%,因为攻坚部队一旦攻入阵地,还要进行清剿作战,清剿之后,还要驻守巩固阵地,而如果伤亡率超过50%的话,这只连队基本上就是丧失战斗力,无法巩固固守阵地了。

      包括目前的美军也使用这种作战思想,在班以下划分作战小组。而在格罗兹尼的抵抗武装的编制手法如出一辙。反倒是前苏军步兵战术较为粗犷,失之细腻,沿承与于前苏军的作战条令对班组以下涉及很少,而苏军更重视在集成在坦克装甲车兵团中的大兵团作战,而在这种大兵团作战中,步兵大都以班展开为散兵线或形成散兵集群。而其在近年来的历次战争中步兵作战表现并不出彩,其恐怕也是原因之一。
楼主加油,俺就喜欢你这种帖子。
50米 连现在手枪的精度都不如
真的很详细,谢谢了
要打印存档!
阳光效应 发表于 2012-2-6 20:55
50米 连现在手枪的精度都不如
现在的手枪哪有50米啊..................
这篇文章应该授精!!
“17世纪前半叶,三十年战争的时代,古斯塔夫在他的军队中仍然保留有三分之一以上的长矛兵,而在卡座式刺刀发明仅仅30年之后,就连最落后的俄军也在欧洲国家的军队中淘汰了长矛兵的编制,从此欧洲的步兵所使用的就完全是火枪了。”

清军为什么还用红樱枪?
“甚至不敢采用卧倒以躲避枪弹打击的战术,因为一旦趴下,天知道这些兵痞有多少还能够在命令下站起来作战,而不是趴在地上装死。所以,横队被采用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便于指挥官的指挥控制。在横队作战队形中不希望也不可能有什么个人的意志以及让士兵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地方,士兵最好是一部精密的机器,没有情感不畏惧死亡,精确地执行命令。”
这是楼主对为什么不爬着的解释
非常感谢楼主的科普。
楼主原创?了不起
路过不行吗 发表于 2012-2-6 22:38
现在的手枪哪有50米啊..................
手枪打靶好像是25米打人型靶吧,这还是靶场呢,真到了实战中估计10米开外能打中就不错了...
akmd 发表于 2012-2-6 22:49
“甚至不敢采用卧倒以躲避枪弹打击的战术,因为一旦趴下,天知道这些兵痞有多少还能够在命令下站起来作战, ...
线性战术里没有卧倒这一项还有一个原因,需要跳出步兵战术本身来考虑,即需要考虑当时骑兵和炮兵的情况,当时的炮兵对步兵杀伤很有限,实心弹的杀伤力主要体现在对骑兵的杀伤力,对步兵一发炮弹能伤到两个人以上就不错了,而卧倒其实主要是针对炮火急袭的,还有,线性战术的一个针对的对象是骑兵,要是你的兵都卧倒了,对方骑兵一个冲锋就突破阵线了,要知道当时滑膛枪的有效射程也就50米,对骑兵来说也就是2-3秒的事...
楼主对散兵战术始终纠结在阶级斗争的意识里。
散兵战术没那么伟大,能用线列战术的谁敢用散兵。散兵战术的使用用三个缺点:
1、命中率低,那个年代滑膛枪还是线膛枪不靠集火发射根本没法保证命中率。
2、装填速度慢,装填速度比不上滑膛枪。
3、无法有效面对骑兵,没法集中成方针。及时轻骑兵也能有效对付。
所以在拿破仑时代,散兵只是骚扰性的,一般作战的时候都是从部队中抽调出精英组成散兵线作战而很少有独立的散兵部队。而且散兵要发挥威力一般在复杂地形,像滑铁卢这种平原散兵就是渣,骑兵一轮冲锋就完蛋。在整个滑铁卢战役里,拿破仑也没有使用独立的散兵战术。
再说纵队,拿破仑时代的野战炮可以轻松打穿十几排阵列。
威灵顿的背坡战术似乎怎么回事楼主自己去学习吧。
其实与其说这么多,玩两轮《全面战争,拿破仑》就都知道了。
关于现代战争的部分,楼主显然把解放战争时期的事和现代战争相混淆了。
解放军班排作战现在哪里还有爆破组?近距离投掷手榴弹这是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活力不足所采取的战术,现在有榴弹发射器和迫击炮,那个不负责的连长敢采取这种战术?
而且美军的作战思想和解放军明显不同,美军一个班有两挺机枪,怎么分组?
柴旭大王 发表于 2012-2-7 00:04
楼主对散兵战术始终纠结在阶级斗争的意识里。
散兵战术没那么伟大,能用线列战术的谁敢用散兵。散兵战术的 ...
自己看原文。。。

柴旭大王 发表于 2012-2-7 00:13
关于现代战争的部分,楼主显然把解放战争时期的事和现代战争相混淆了。
解放军班排作战现在哪里还有爆破组 ...
自己找资料去看。。。
renfeng037 发表于 2012-2-7 00:18
自己看原文。。。
看不看原文,历史放在那里,你看历史上那次战争拿破仑用散兵战术决定胜负了?
解放军现在那里还有爆破组的说法?那种特定历史时期下的产物并不是公认常识。
柴旭大王 发表于 2012-2-6 17:21
看不看原文,历史放在那里,你看历史上那次战争拿破仑用散兵战术决定胜负了?
解放军现在那里还有爆破组 ...
原文都不看,你确定你说的东西楼主没有提及?倘若您看过原文……

另,玩全战从日本出发转了一圈回到日本,俺只能说全战离史实还是差得远。
散兵不算进步,因为一直就有。而且缺点很明显,惧怕骑兵(士气低的时候看见远处有骑马的就直接溃散了),法国猎兵被骑兵到处追杀,惨啊。。。。到后期拿破仑都很少用猎兵了还是集中人员一起排队上


我觉得到现代子弹(带弹壳的子弹)及后膛装弹来复枪出现后,才是散兵取代步兵阵型的时代。。独立战争时英军骑兵并不多。所以米军散兵还活得比较潇洒。。火枪时代靠散兵打打游击还可以,想真正取胜还是得组队。。。

我觉得到现代子弹(带弹壳的子弹)及后膛装弹来复枪出现后,才是散兵取代步兵阵型的时代。。独立战争时英军骑兵并不多。所以米军散兵还活得比较潇洒。。火枪时代靠散兵打打游击还可以,想真正取胜还是得组队。。。
英军不能一概而论。。英格兰的团发挥不稳定,可以被土著轻易击溃,也可以抗住强敌。。。苏格兰的团发挥稳定,战斗力强,滑铁卢发威的也是苏格兰的团。。。至于法国老禁卫军溃散的主要原因是战前拿破仑突发奇想,想恢复老禁卫军的规模,所以扩编了很多新兵进去,战斗时那些新兵承受不了如此的压力,率先溃散,在火枪时代队形里有人溃散,这种效果是灾难性的,你懂的
又看到了航妈无用论和坦克无用论,作者夹带私货,瞬间拉低了其姿势水平呀~

路过不行吗 发表于 2012-2-6 22:38
现在的手枪哪有50米啊..................


当年用54打25米靶,,,5发31环给部队的朋友震惊坏了,有些警友竟然全脱靶,,观看我们打靶的驻军部队团长(据说是沈阳军区最年轻的团长)说,,这天气风速我打不上37环我就把帽子扔了,,,看来手枪确实难打,,尤其是54大黑星
路过不行吗 发表于 2012-2-6 22:38
现在的手枪哪有50米啊..................


当年用54打25米靶,,,5发31环给部队的朋友震惊坏了,有些警友竟然全脱靶,,观看我们打靶的驻军部队团长(据说是沈阳军区最年轻的团长)说,,这天气风速我打不上37环我就把帽子扔了,,,看来手枪确实难打,,尤其是54大黑星
柴旭大王 发表于 2012-2-7 00:13
关于现代战争的部分,楼主显然把解放战争时期的事和现代战争相混淆了。
解放军班排作战现在哪里还有爆破组 ...
MD步兵班还真是分两组的...
jiangnanjita 发表于 2012-2-7 08:17
当年用54打25米靶,,,5发31环给部队的朋友震惊坏了,有些警友竟然全脱靶,,观看我们打靶的驻军部队团长(据 ...
不会吧。。31环就震惊了??一般室内靶场25米手枪射击要45环以上才是优秀射手。45环以上也不是什么稀奇事,而且是打64 77,比54还难用点
插枪管的刺刀也算数的话,那么刺刀的发明者是郑合同时代的太监亦失哈。
cardo 发表于 2012-2-7 08:35
MD步兵班还真是分两组的...
你看楼主最后一段话,说什么突击组、火力组、爆破组的是美军也是用的作战思想完全是扯淡。这种分类法是解放战争中解放军和国军火力不足所采用的针对性战术。现代火器正规化装备部队后,那个国家还这么分?
很详细啊的技术型资料
eagleknight 发表于 2012-2-7 00:45
原文都不看,你确定你说的东西楼主没有提及?倘若您看过原文……

另,玩全战从日本出发转了一圈回到日 ...
那你把楼主说的东西给我找出来。
从KB的现代步兵战术,到以前讨论线列战术的贴里子,楼主不止一次的把那套阶级意识的东西灌输到战术领域里。
“与腓特烈大帝的斜行侧插攻击敌军侧翼的战术不同,法国的纵队主要从正面发起进攻。但是由于纵队的正面小,发挥的火力有限,所以纵队必须要依靠炮兵来掩护纵队接敌,而由于法国人的热情跳脱的性格因素,在接近到敌人到威胁距离上,纵队的前端会自然散开成为散兵集群,这样通过散兵和炮兵动摇敌军阵线。 ”

这段完全是扯淡,敢情任何部队接敌的时候因为性格原因自动形成散兵线?别说是正规军,就是皇协军作战也不敢这么玩。

当时法国人的步兵营由掷弹兵连,猎兵连、和线列兵连三个兵种构成,掷弹兵一般在线连末尾压阵,有时也走在第一线,在前端散开。需要集中散兵的时候将各营的猎兵抽调出去集中使用。
哪儿时代猎兵就是骚扰性的,在金字塔战役里,拿破仑用大炮方阵打骑兵,没听说过猎兵打骑兵的。

“过在接受散兵战术的挑战之后,英军开始发展轻装步兵,用于对付散兵战术,给每个旅配备都配备有三个轻装的来复枪连,”

先说法国,1807年拿破仑就下令禁止使用线膛枪,而英国在那个时候也只有60和95步兵团两个线膛枪部队。英国那每个旅的三个来复枪团是怎么来的?
cardo 发表于 2012-2-6 23:31
线性战术里没有卧倒这一项还有一个原因,需要跳出步兵战术本身来考虑,即需要考虑当时骑兵和炮兵的情况, ...
你确定?炮兵对步兵的杀伤小?好吧如果是排成2~3列的线性阵型的步兵那算了,可问题是当时的骑兵也是排成横队发起冲击的啊,你这个“实心弹的杀伤力主要体现在对骑兵的杀伤力”又从何说起?更何况排队枪毙时代炮兵无论是战术还是装备都是在不断发展的,交叉射击超越射击、榴弹霰弹啥的都逐渐出现了(当然,有局限性),你的那个论点实在站不住脚啊
另外,线性阵线哪里是用来对付骑兵的,火枪时代步兵对抗骑兵要摆方阵这是个众所周知的事情吧
飞翔的轰炸机 发表于 2012-2-7 09:23
你确定?炮兵对步兵的杀伤小?好吧如果是排成2~3列的线性阵型的步兵那算了,可问题是当时的骑兵也是排成横 ...
线型阵,害怕骑兵侧面突破。。就算正面迎战骑兵,骑兵一个突然转向,步兵来不及变向组阵
kkyyhg 发表于 2012-2-7 09:41
线型阵,害怕骑兵侧面突破。。就算正面迎战骑兵,骑兵一个突然转向,步兵来不及变向组阵
都不用冲侧翼,阵线步兵稍微渣一点直接就冲破了{:chan:}
kkyyhg 发表于 2012-2-7 09:41
线型阵,害怕骑兵侧面突破。。就算正面迎战骑兵,骑兵一个突然转向,步兵来不及变向组阵
嘿嘿,别说侧面了,就是拿骑兵正面突击,步兵不结成方阵也照样完蛋。
对于战马来说既是中了两枪也不影响作战,解放战争事情既是由轻机枪了,解放军和青马作战依然不能占太大的便宜。18世纪更是如此,悲催的步枪精度对骑兵能有多大的杀伤。大炮对骑兵的杀伤力不是直接杀伤,高速奔跑的战马在爆炸声面前容易受精。
科普贴啊
建议给楼主受精
柴旭大王 发表于 2012-2-7 09:48
嘿嘿,别说侧面了,就是拿骑兵正面突击,步兵不结成方阵也照样完蛋。
对于战马来说既是中了两枪也不影响 ...
这还真不一定,详情请见克里米亚战争,细细的红线...
好帖子,能给很多人普及一下近代战术的是知识,让人更懂得战术战法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