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的励精图治换来的却是亡国之悲与自缢之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1:38:15
崇祯的励精图治换来的却是亡国之悲与自缢之痛

     
崇祯帝朱由检(资料图)
  本文摘自《历史学家茶座》第13辑,原标题“崇祯:励精图治的亡国之君”
  标题即一悖论。按照一般的常识,励精图治的总是那些圣明的帝王,如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康熙乾隆。而亡国之君,不用说,那自然要么昏庸,要么残暴,要么糊涂——要么竟然是兼具三种特色的人物。因此,将崇祯定位为“励精图治的亡国之君”,就好像说某人是个奸诈的老实人,某人勤奋地偷懒,某人辛苦地享受一样不合逻辑。但历史本身并不一定非要依照逻辑来行走,更不一定与我们的常识相吻合。历史所干出的勾当常常令人啼笑皆非,无法表情。
  一
  说崇祯励精图治,这在早些年姚雪垠奉命写《李自成》的时代自然是荒唐之论,少不了要被扣上为封建地主阶级歌功颂德的帽子。但是,即便是夺了大明江山的满人,在他们作为胜者来编撰的《明史》中,也给予了崇祯这位亡国之君相当高的评价:
  帝承神、熹之后,慨然有为。即位之初,沈机独断,刈除奸逆,天下想望治平。惜乎大势已倾,积习难挽。在廷则门户纠纷,疆场则将骄卒惰。兵荒四告,流寇蔓延,遂至溃烂而莫可救,可谓不幸也已。然在位十有七年,不迩声色,忧勤惕厉,殚心治理,临朝浩叹,慨然思得非常之材,而用匪其人,益以偾事。乃复信任宦官,布列要地,举措失当,制置乖方。祚讫运移,身罹祸变,岂非气数使然哉。
  粗略翻译如下:
  崇祯继承神宗和熹宗,慨然而有所作为。即位之初,他精明果断地铲除了魏忠贤这个奸臣,天下都希望他能带来承平。但可惜的是当时明朝大势已去,积重难返。朝廷里党派纷争,战场上兵疲将骄。四面战争不已,流寇四处蔓延,天下溃烂得不可救药,可谓是不幸之极。然而崇祯在位的十七年间,不溺于声色犬马之中,而是勤勉辛劳,励精图治,面对臣子时常感叹,希望能得到非常之材,却没能如愿,而所用非人,使时局更加艰难。到后来他重又信任宦官,将他们派到各个重要岗位上,这一举措非常地不合适。后来江山移人,他也自杀身死,这难道不是气运所导致的吗?
  崇祯的另一大敌李自成,在他向全国发布的彻底摧毁明王朝的檄文中也认为“君非甚暗” 。至于大明的遗老遗少们,更是把他认定为一代圣君,其中岭南派诗人屈大均在诗中写道:
  先帝宵衣久,忧勤为万方;
  捐躯酬赤子,披发见高皇。
  风雨迷神路,山河尽国殄;
  御袍留血诏,哀痛何能忘?
  这哪里是一位亡国之君,这分明是一位励精图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圣明天子啊。遗民歌颂前朝,自然带有不少感情因素,不免有夸大之辞。但考察历史,我们同样会发现,崇祯在位期间,的确做到了旰食宵衣,兢兢业业。他本人的素质在明代的帝王中也属上智之人,与他那个二十多年不上朝不与大臣见面的祖父和他那个纵情酒色、不会治理天下却做得一手好木工活的哥哥相比,崇祯之“敬业”,简直可以评为帝王中的“劳模”。但是,正是这么一位希望能够中兴帝国,并且为了这一希望而身体力行的青年才俊,他的努力,他的勤勉,他的执著和梦想,最后换来的不仅不是帝国的中兴,反而是帝国的覆亡。他本人也将在一个寒冷的春夜走投无路,只得杀妻、杀子再自杀。这样的前因与后果,委实让人捉摸不透历史老人究竟是何种心态。






http://www.cnr.cn/lishipindao/shouyetuijian2/201201/t20120131_509107939.shtml



崇祯的励精图治换来的却是亡国之悲与自缢之痛

     崇祯帝朱由检(资料图)  本文摘自《历史学家茶座》第13辑,原标题“崇祯:励精图治的亡国之君”
  标题即一悖论。按照一般的常识,励精图治的总是那些圣明的帝王,如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康熙乾隆。而亡国之君,不用说,那自然要么昏庸,要么残暴,要么糊涂——要么竟然是兼具三种特色的人物。因此,将崇祯定位为“励精图治的亡国之君”,就好像说某人是个奸诈的老实人,某人勤奋地偷懒,某人辛苦地享受一样不合逻辑。但历史本身并不一定非要依照逻辑来行走,更不一定与我们的常识相吻合。历史所干出的勾当常常令人啼笑皆非,无法表情。
  一
  说崇祯励精图治,这在早些年姚雪垠奉命写《李自成》的时代自然是荒唐之论,少不了要被扣上为封建地主阶级歌功颂德的帽子。但是,即便是夺了大明江山的满人,在他们作为胜者来编撰的《明史》中,也给予了崇祯这位亡国之君相当高的评价:
  帝承神、熹之后,慨然有为。即位之初,沈机独断,刈除奸逆,天下想望治平。惜乎大势已倾,积习难挽。在廷则门户纠纷,疆场则将骄卒惰。兵荒四告,流寇蔓延,遂至溃烂而莫可救,可谓不幸也已。然在位十有七年,不迩声色,忧勤惕厉,殚心治理,临朝浩叹,慨然思得非常之材,而用匪其人,益以偾事。乃复信任宦官,布列要地,举措失当,制置乖方。祚讫运移,身罹祸变,岂非气数使然哉。
  粗略翻译如下:
  崇祯继承神宗和熹宗,慨然而有所作为。即位之初,他精明果断地铲除了魏忠贤这个奸臣,天下都希望他能带来承平。但可惜的是当时明朝大势已去,积重难返。朝廷里党派纷争,战场上兵疲将骄。四面战争不已,流寇四处蔓延,天下溃烂得不可救药,可谓是不幸之极。然而崇祯在位的十七年间,不溺于声色犬马之中,而是勤勉辛劳,励精图治,面对臣子时常感叹,希望能得到非常之材,却没能如愿,而所用非人,使时局更加艰难。到后来他重又信任宦官,将他们派到各个重要岗位上,这一举措非常地不合适。后来江山移人,他也自杀身死,这难道不是气运所导致的吗?
  崇祯的另一大敌李自成,在他向全国发布的彻底摧毁明王朝的檄文中也认为“君非甚暗” 。至于大明的遗老遗少们,更是把他认定为一代圣君,其中岭南派诗人屈大均在诗中写道:
  先帝宵衣久,忧勤为万方;
  捐躯酬赤子,披发见高皇。
  风雨迷神路,山河尽国殄;
  御袍留血诏,哀痛何能忘?
  这哪里是一位亡国之君,这分明是一位励精图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圣明天子啊。遗民歌颂前朝,自然带有不少感情因素,不免有夸大之辞。但考察历史,我们同样会发现,崇祯在位期间,的确做到了旰食宵衣,兢兢业业。他本人的素质在明代的帝王中也属上智之人,与他那个二十多年不上朝不与大臣见面的祖父和他那个纵情酒色、不会治理天下却做得一手好木工活的哥哥相比,崇祯之“敬业”,简直可以评为帝王中的“劳模”。但是,正是这么一位希望能够中兴帝国,并且为了这一希望而身体力行的青年才俊,他的努力,他的勤勉,他的执著和梦想,最后换来的不仅不是帝国的中兴,反而是帝国的覆亡。他本人也将在一个寒冷的春夜走投无路,只得杀妻、杀子再自杀。这样的前因与后果,委实让人捉摸不透历史老人究竟是何种心态。






http://www.cnr.cn/lishipindao/shouyetuijian2/201201/t20120131_509107939.shtml



 崇祯之“敬业”,简直可以评为帝王中的“劳模”。但是,正是这么一位希望能够中兴帝国,并且为了这一希望而身体力行的青年才俊,他的努力,他的勤勉,他的执著和梦想,最后换来的不仅不是帝国的中兴,反而是帝国的覆亡。他本人也将在一个寒冷的春夜走投无路,只得杀妻、杀子再自杀。
  二

  一个人命运的悲剧其实就是他性格的悲剧。如果这一论断没错的话,那么,以崇祯的人生悲剧而言,这人生悲剧的确源自于他的性格悲剧。

  崇祯名朱由检,生于1610年的正月,系太子朱常洛(即后来的明光宗)之子。崇祯五岁即丧母,虽然贵为太子之子,但当时朱常洛的太子地位并不稳定,长年蒙在万历欲废其太子位而立郑贵妃之子的阴影中;再加上万历是一个淡漠于亲情的人(事实上历代帝王因为子孙众多,往往亲情平淡如水),因而崇祯几乎从小就没享受过平民家庭那种天伦之乐。万历既不喜欢崇祯的父亲,当然也就更不喜欢木讷内向的崇祯。后来,他的生父历尽坎坷而位尊九五,却在即位的当年就因纵欲过度病死。皇位传给了崇祯的哥哥朱由校。这个年轻的皇帝对治理天下基本没有兴趣,把大权一股脑儿地交给了太监魏忠贤。在这个皇帝眼里,连大明的江山也可以如此漠不关心,何况是崇祯这个同父异母的兄弟。因此,崇祯的童年和少年时代,完全没有享受到原本再平常不过的父母之爱、兄弟之情,反倒是目睹和亲历了红丸案和移宫案等骇人听闻的政治阴谋。

  崇祯少年时所经历的这些政治阴谋和他长年与世隔绝而又亲情寡淡的深宫生活无疑是一条条噬心的小蛇,它们撕咬着崇祯,并使崇祯在这种命运的无常与超乎寻常的冷漠中,渐渐养成了他一生典型的人格分裂式的双重性格:一方面,他身为位尊爵重的亲王,当然可以呼奴唤仆,形成了他性格中严急而刻薄,既对手下人薄情寡义而又自以为是的一面;另一方面,自幼的孤独寂寞和难以主宰自己命运的无奈又使他敏感、多疑,从而因内心深处的过分软弱和自恋造成极度的自尊,一意孤行而完全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后来,他在重大关头常常首鼠两端,既怨天尤人又怀疑自我,最后则是毫无主见地把一切交给命运安排。这种性格对普通人来说也是灾难性的,何况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帝王呢?

  三

  崇祯和他的祖父万历一样,生性吝啬。他小时候用仿影的方式练字,如果纸张较大而范本的字较小的话,他一定会先将纸的一边对齐范本,写完后再把剩下的地方都写满,以免浪费。尽管身为帝王,他无法随意出入民间,但为了节约,他常派人到宫外采买物品,然后仔细询问价格。

  这种平民生活方式当然也可看做是节俭和朴素,甚至可以把它看做是崇祯皇帝美德的象征。尤其是在奢侈成风的帝王族里,这种节俭大约只有那位嗜好穿补丁衣服的道光皇帝差可比拟。但令人沮丧的是,就像道光皇帝常常从某位大臣穿的是否是补丁衣服这一表面现象来断定他清廉与否,然后决定是否提拔,从而导致了北京城里旧官服比新官服更贵的荒唐结果一样,崇祯这种近乎于守财奴式的节俭,对于他的中兴帝国之梦,也是致命一击。或者说,这种节俭有如一剂慢性毒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浸入了崇祯和整个大明帝国的血脉中,并最终引发了一场灾难性和毁灭性的不治之症。

  崇祯十七年(1645)正月,这时的“流贼”李自成已在西安建立了农民政权,他的百万大军怀着必得天下之志从西安出发,此后又从军事要地宣府、大同进逼北京,并相继攻陷了平阳和太原,大明帝国的心脏北京城已指日可下,大明的局势可以说到了火烧眉毛的窘状。无计可施的崇祯特地召见了吴三桂的父亲吴襄和户部、兵部的官员们,讨论放弃宁远,紧急调吴三桂部入卫北京。吴襄提出,如果吴三桂进卫北京,大约需要100万两银子的军需。100万两银子在毕生俭朴的崇祯眼里,是一笔庞大得令他肉痛的数字。他不能忍受一下子付出这么多的银子,为此,崇祯只得放弃了这一原本还算不错的计划,然后坐困城中。

  为了坚守京师,筹饷是一件大事。召见吴襄之后,崇祯多次向户部提出要解决这一问题,但此时的大明王朝已是灯油将尽,国库的存储竟然仅有40万两。户部的官员面对崇祯严厉的责骂仍然无计可施,而与此同时,崇祯个人的财产却丰厚无比。为此,大臣们反复上疏恳请,希望崇祯能拿出属于他个人的内帑以充军饷。但这无疑像是要崇祯的命,他向大臣哭穷说“内帑业已用尽”。左都御史李邦华大概着急了,也顾不得是否当众顶撞圣上了,他说社稷已危,皇上还吝惜那些身外之物吗?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话已说得再明白不过了,崇祯却顾左右而言他,始终不肯拿出一分一厘来保卫他的江山。到了李自成攻占北京,从他的宫内搜出的白银即多达3700多万两,黄金和其他珠宝还不在内。为了节省100万而丢掉了3700万、乃至根本无法估价的万里江山,这本是一笔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账,可自幼聪明好学的崇祯到死也没有算清楚。

  国库没有钱,皇帝有钱不想出,想再杀鸡取卵或是竭泽而渔地从老百姓头上搜刮,也已经既没有充足的时间,也没有充足的地盘了。这时,崇祯皇帝万般无奈,只得要求文武百官无偿捐助。但天下最富的皇帝对拿钱来保自己的家天下都不乐意,又有几个官员肯拿出他们手里的钱呢?崇祯无奈,只得密令他的岳父周奎,要求他捐10万两,以便起个表率作用。老丈人周奎年岁虽大了些,可对自己的口袋一点也不含糊,你皇上都不出钱,哪里又该我们这些当臣子的出呢?只是这话他不敢说出来,而是一个劲儿地哭穷,声称即使勒紧裤带也只能捐1万两。崇祯认为1万两委实太少了些,你至少得2万才够意思吧。周奎不敢再讨价还价,却暗地里进宫向女儿求援,于是周皇后背着崇祯从自己的体己银中拿出5千两给了他,可就是这本身出自崇祯的5千两,周奎也只捐了3千两,余下的2千两反成了他的外快。其他后台不如周奎那么硬的大臣们,尽管个个富可敌国,却纷纷装穷,甚至在自家的大门上贴上“此房急售”的字样,表示他们家里已穷得只能卖房子过日子了。自天子到大臣集体哭穷,这大约是大明王朝上演的最后一幕闹剧,闹剧的导演竟然是天子崇祯。
 四

  崇祯初年,为了节省帝国开支,崇祯下令大幅度裁撤驿站。他认为驿站的存在,既让来往的官员揩了国家的油,同时还得养活大量驿卒。裁撤的结果是导致大批因失业而无法生存的驿卒纷纷加入到农民起义的行列。这些默默无闻的驿卒中,有一个就是后来名闻天下的李自成。而崇祯裁撤驿站,据统计,所节约的开支仅仅为30万两银子,大约相当于皇宫一个月的支出。

  其实,崇祯的“节俭”美德不仅是在帝国将亡时才雪上加霜,从他即位之初到帝国灭亡——也就是他坐在龙椅上的十七年里,他的节俭品德一直像一把无形的剑,把他的帝国砍得鲜血淋漓。他和他的大臣们始终无法建立正常的感情和正常的关系,很大程度上便和这有关。

  众所周知,明朝官员薪水之低为历朝所罕见。一个知县的月薪是7.5石,约折价10两银子左右。即使是正二品的尚书,也只不过区区61石,还不到100两银子。但一个官员要维持正常的开支——远远不是花天酒地、穷奢极欲,这点薪水连杯水车薪也算不上。大清官海瑞生活在比崇祯早几十年的万历年间,他为其母祝寿时,只能“市肉二斤”。等到海瑞晚年东山再起,被任命为正二品的南京右都御史时,为了置办一身官服,竟然不得不变卖家产。

  这种超级低薪的前提下,官员们如果不集体贪污受贿,绝对无法生存下去。而明朝的官僚制度,似乎对一定程度的受贿是默许的——如地方官员向京官例行的炭敬、冰敬,以及官员出差时成了惯例的打秋风等等均被视为正常。因而在明代,各个州县在征收上缴国家的正税以外还得向老百姓多征多少钱粮,一个下级地方官每年应该向上司进几次贡,每次的数额大约是多少,都有一定的潜规则可循,这本身也成为明代官僚体制的一部分。

  但崇祯除了是个节俭主义者外,还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本身拥有丰厚的内帑,然后可以大谈节俭,同时也要求所有官员不但要节俭,而且要廉洁。这本来是一个明君的确该有的品德,但是,理想主义者的错误往往是无视现实的可能性而急于求成、急于求完美,崇祯即是如此。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崇祯本人不清楚帝国里这种集体受贿的深层原因,简单地企图用儒家道德来约束和要求大臣,屡屡宣讲“文官不爱钱”的古训。这不但毫无作用,反而显得圣上如同腐儒一样不解世事、迂阔可笑,反过来,崇祯则自觉有充足的理由认定手下的官员都是一帮酒囊饭袋、蛀虫败类。君臣关系之紧张,历朝历代无过于崇祯年间。

  崇祯元年(1628)七月,户科给事中韩一良不知出于什么原因,上疏给崇祯说,当今世上,干什么事不用钱?哪个官员又不爱钱?做官是花钱买来的,这些官员上任后,为了收回成本当然就得贪污受贿。因此,说到害民,就将这归咎于知府和知县等地方官的不廉洁上是不公平的,因为这些人没法廉洁。他们薪水极低,而上司却想方设法要勒索,过往官员要打秋风,进京一次至少要花三四千两银子,这些钱又不能从天而降,叫他们如何廉洁呢?韩一良举证说,州县的官员进京,京城的御史和给事中们号称开市,是一个捞钱的好机会。他本人两个月以来拒收的赠金就有500两。末了,韩一良认为,他淡交尚且如此,其他人就可想而知了。因此他建议,只有严惩少数罪大恶极的贪污受贿者,让大臣们把钱当做祸水,才有可能出现廉洁爱民的良性循环。

  崇祯对韩一良的说法深以为然,专门为此开了一次现场会。崇祯令韩一良站在大臣面前摇头晃脑地朗读了这一奏折,然后又让大臣们互相传阅,并决定要破格提拔此人,当场就要任命他为右佥都御史。负责官员升迁的吏部尚书一面连连称善,一面却别有用心地说:韩一良所奏一定是有所指的,请皇上命他挑出最严重的贪污受贿案例来,以便以此为例进行重处。

  这明明是跟韩一良过不去。韩一良本来不过是要在崇祯面前表明他的忠心与干练,又哪敢真举出哪个官员贪污哪个官员受贿呢?他只得支吾着说折中所言俱是风闻,并没有一个准确的事实。这下崇祯不高兴了:“难道连一个贪污受贿者你也不知道就写了这个奏折吗?限五日内奏明。”

  五天后,韩一良只得纠弹了几个已被打倒的阉党死老虎交差,崇祯看出他在打马虎眼,再次令他当着众臣朗读那本奏折。当韩读到他两个月收到赠金500两时,崇祯立即打断他,厉声追问这500两银子到底是谁送的,韩一良推说记不清了。崇祯龙颜大怒,韩一良的右都佥御史没做成不说,还差点丢了性命。

  韩一良事件的结果是,崇祯越发对整个帝国的文官系统感到不满,对大臣们的从政能力和品德人格也持怀疑态度。此后,他在用人上总是颇多猜疑,甚至只得自己一个人去干。就像一个勤快的笨蛋总是要比一般的笨蛋干出更多不可收拾的蠢事一样,一个自以为是而又事必躬亲的专制君主给这个千疮百孔的帝国造成的伤害,远远要大过一个平庸、惰怠、无所事事的皇帝。

  纵观崇祯一生,他的内心深处肯定潜藏着一种极大程度的不自信,因此他才会对他人的评价特别敏感,有时候简直就是一种病态。这病态的表现形式之一就是对身边的所有人都抱有一种深刻的怀疑和猜忌。皇帝的这种病态心理在他统治后期尤其明显,往往使朝臣们处于一种两难的境地不能自拔:如果大臣们表现得平庸无能,这当然会让自以为高明的皇帝十二万分地看不起,其结果肯定无法得到皇帝的欢心;而表现得精明能干却又颇易遭到神经过敏的皇帝的猜忌,以至于让他怀疑大臣们是看不起他,那样的后果将更为严重。

  崇祯朝的17年中,崇祯一共任用过50位内阁大学士,六部和都察院的首长更换也同样频繁,走马灯似的令人眼花缭乱:他共用过吏部尚书13人,户部尚书8人,兵部尚书17人,刑部尚书16人,工部尚书13人,都察院左都御史132人。换来换去,仍然没有换出任何一个令崇祯满意的官员。真不知是大明气数已尽,老天故意不降贤臣于当世,还是崇祯自己脑袋出了问题。

  朝中大臣走马灯似的换,也许还有些说词,但崇祯对前线领兵作战的高级将领,同样是怀疑加猜忌,不能不说是兵家之大忌。他先后用过袁崇焕、杨嗣昌、孙传庭、卢象升、洪承畴、熊文灿、陈新甲等人率兵分别同后金以及农民起义军作战,这些人却几乎没有一个得到了善终:不是被崇祯处死就是孤军被围而无人过问,最后只得坐守孤城被敌生俘,或者被逼仓促上阵战死。一代名将袁崇焕因为擅杀总兵毛文龙,于是被崇祯所疑忌,皇太极仅用了一个从《三国演义》中学来的拙劣的反间计,就使生性多疑的崇祯相信袁真的与后金有密约,立即将其逮捕下狱并凌迟处死。
  五

  崇祯的失误还在于他当政之际,总是企图用空洞的儒家道德来约束文武百官。晚明时期,士大夫虽然满口仁义道德,道德水准却惊人地低下,包括一批闻名遐迩的理学大师。即便是后人称道的东林党人,事实上也不是我们曾经认定的那样光明磊落,相反,他们往往打着光明磊落的旗号行卑劣下流之事。正如北岛诗歌所说的那样:以太阳的名义/黑暗在公开地掠夺。

  整个社会对享乐的贪图,拜金主义的风行,官员的贪婪,军队的低能,政治的黑暗与经济的凋敝,整个晚明社会呈现出一幅犬儒主义的百丑图。大批高级官员为了保住头上的乌纱,不惜拜宦官魏忠贤为干爹,这位文盲的生祠建得富丽堂皇,直到称颂他为九千岁。——这个事件深深地说明了我们这个帝国的执政者们到底有多么无耻和下作。

  当崇祯道德济世的理念无法实施,而内忧外患反而更加激烈时,他认定“朕非亡国之君,诸臣尽亡国之臣”。对亡国之臣谈何客气呢?因此崇祯晚年便带着一种说不出的阴损刻薄来看待手下的臣子们,“在崇祯执政的最后一两年里,他一直处在对朝臣的刻毒怨恨和对自己怀疑、自责两种情绪中。两种情绪交替在他身上起作用,就表现为一时对朝臣痛下毒手,一时态度又相当温和谦虚。这种双重人格交替呈现的情况不但使得群臣摸不着头脑,也加深了他本人的心理苦痛。刻毒的报复引起进一步的自责,自责刺伤了自尊心,又导致更刻毒的报复。恶性循环,他的心中永无宁日”(苗棣《崇祯帝》)。

  崇祯在位期间,死于他手下的高级官员共计有:辅臣(相当于总理)1人、尚书4人、总督(督师)7人、巡抚11人,侍郎以下的官员则难以计数。到了崇祯后期,一向渴望仕途通达的官员们甚至也认为出将入相乃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因为说不定哪一天就会因某一件事情得罪了这位喜怒越来越无常的天子,转瞬之间从位极人臣到脑袋搬家。

  六

  1644年,即崇祯十七年,该年三月十八日,李自成大军将北京围得水泄不通。李自成派人告诉崇祯,如果他宣布退位,尚可保住身家性命。这对心性甚高的崇祯来说,简直不可思议。为此,他在这一天下了最后一道圣旨,一方面痛骂诸臣误国,一方面轻描淡写地作了自我批评,最后却无异于痴人说梦似的宣布,他赦免除李自成以外的所有农民起义人员,而如果有谁能将李自成生擒或杀死,则封万户侯。

  当天,崇祯还想照例召开御前会议,但已没有大臣到会了。晚上,他知道大限将至,命太监为他和家人准备了最后的晚餐。酒至微醺,这位风华正茂的皇帝拔出剑来,当场杀死了妻子。在杀女儿时,他长叹道:谁让你生在帝王家呢?然后,他带着一个老太监登上了煤山。从煤山山顶望过去,可以看到北京城外李自成军队的营帐里灯火通明,宵鼓阵阵。明天,他们就要攻城了。崇祯叹了口气,用衣带草草地写好遗书,遗书中,他再次强调他不是亡国之君,只因他的臣子们皆是亡国之臣。

  凌晨时分,崇祯恨恨地上吊自杀。

  想来,崇祯在临死之时一定会不甘心地发问:为什么我的励精图治换来的却是亡国之悲与自缢之痛?

  以崇祯的个人素质和励精图治的志气,如果生在和平时期,未尝不是一位可以位列明君的帝王,因为和平年代里,崇祯个人的性格尽管有各种弱点,但不会是致命的。惜乎他显然生错了时代,在那样一个大厦将倾的季世,他的悲剧性格加上他的求治甚急,这样的励精图治只会加快王朝的灭亡。崇祯事实上成了他的祖父万历和哥哥熹宗的替罪羊。尽管他比这两位亲人要英明得多,勤勉得多,但他的祖父和哥哥可以在宫中花天酒地过一生,他虽说旰食宵衣,却免不了背上亡国之君的耻辱。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历史的无情总是令人扼腕长叹。
大厦将倾,独木难友
     哎,“励精图治的亡国之君”是悖论?果然满清遗毒害死人,,,连君主应该怎么治国都

不知道了?

   那“隋文帝:励精图治导致的亡国之君”这个标题是不是更吸引人呢?这个是唐太宗的观点。

   
为什么不是励精图治延寿了几年?
崇祯仅仅是勤政,却没能力解决社会的主要矛盾,越是勤政,就越是糟糕。
博望侯 发表于 2012-1-31 22:05
崇祯仅仅是勤政,却没能力解决社会的主要矛盾,越是勤政,就越是糟糕。
     不适当的勤政本身就是破坏。满清君王就是典型,他们当中,没有一个人配得上称人的,他们仅仅

是以荒山野狼的心和眼在看待这个世界。当然,他们比野狼有个巨大的优势,他们有人的身体。不过也

就仅仅如此了。
monuorui 发表于 2012-1-31 23:57
不适当的勤政本身就是破坏。满清君王就是典型,他们当中,没有一个人配得上称人的,他们仅仅

是以 ...
真是高论
管中窥豹来讲,光就不舍得花钱,不会花钱来说,丫就死定了,不折腾是等死,折腾是找死!
monuorui 发表于 2012-1-31 23:57
不适当的勤政本身就是破坏。满清君王就是典型,他们当中,没有一个人配得上称人的,他们仅仅

是以 ...
高!
有道理!
当在二楼!
1644年,即崇祯十七年,该年三月十八日,李自成大军将北京围得水泄不通。李自成派人告诉崇祯,如果他宣布退位,尚可保住身家性命。这对心性甚高的崇祯来说,简直不可思议。为此,他在这一天下了最后一道圣旨,一方面痛骂诸臣误国,一方面轻描淡写地作了自我批评,最后却无异于痴人说梦似的宣布,他赦免除李自成以外的所有农民起义人员,而如果有谁能将李自成生擒或杀死,则封万户侯。

  当天,崇祯还想照例召开御前会议,但已没有大臣到会了。晚上,他知道大限将至,命太监为他和家人准备了最后的晚餐。酒至微醺,这位风华正茂的皇帝拔出剑来,当场杀死了妻子。在杀女儿时,他长叹道:谁让你生在帝王家呢?然后,他带着一个老太监登上了煤山。从煤山山顶望过去,可以看到北京城外李自成军队的营帐里灯火通明,宵鼓阵阵。明天,他们就要攻城了。崇祯叹了口气,用衣带草草地写好遗书,遗书中,他再次强调他不是亡国之君,只因他的臣子们皆是亡国之臣。

最后这个结局好似小说 和历史记载出入很大
崇祯跟空一格某种程度上很相似 瞎指挥 任人唯亲 耳根子软 所以都搞不过人家
一是幼稚,二是水平有限,三是积重难返。
有以上三点,光勤政有什么用处!亡定的
ok_lunker 发表于 2012-2-1 16:24
崇祯跟空一格某种程度上很相似 瞎指挥 任人唯亲 耳根子软 所以都搞不过人家
不算任人唯亲。。。。人家连阉党的废了,还有比太监更亲近皇帝的么,用阉党搞不好还能多熬两年

主要是容易被忽悠,吹牛B吹得越响,越能忽悠就信谁,比如啥5年平辽。。。牛B吹破了,皇帝都下不了台
还有太好面子,在军事上能挽救帝国的唯一途径无非与满人议和全力镇压流寇,满人本也没那么大野心的,可惜丫下不了决心总是忽悠皇太极们,攘外而不安内自取灭亡
ecosong 发表于 2012-2-2 12:41
还有太好面子,在军事上能挽救帝国的唯一途径无非与满人议和全力镇压流寇,满人本也没那么大野心的,可惜丫 ...
这个主意不是引狼入室么
zhepro 发表于 2012-2-2 12:45
这个主意不是引狼入室么
军事上讲,和清议和、北守西攻还是可行的,清当时其实没有打破长城防线的能力,偶尔依靠骑兵的机动性长途迂回到北京,没有什么决定性的意义,缺少后援不能持久,相反,李自成这块,不处理是不行的。

但是,西攻应该是军事为辅,如何妥善处理流民问题,其实也就是处理东南富裕阶层财富过度集中的问题是要考验治国手段的,张居正可能算是尝试了一下吧,人亡政息了。这些富裕阶层,其实财富不能为国所用,对财富的挤占又恶化流民对明统治的影响,很麻烦。

李自成进北京的路线很逗的,破大同,出燕山山脉,然后走居庸关、昌平入北京,典型的明朝廷自己无能——连老祖宗定下的两京制都没用上。其实李自成没有什么治国大略,一路进兵,连根据地都没有,军事、政治风险都很高,结果北京一丢,大势去矣,从这个角度,明朝本来是可以瓦解流民起义军的,问题是没有张居正那样的治国人才了。

一句话,崇祯就是无能,勤政根本不顶用。
博望侯 发表于 2012-2-2 12:56
军事上讲,和清议和、北守西攻还是可行的,清当时其实没有打破长城防线的能力,偶尔依靠骑兵的机动性长途 ...
     真要说有什么主意的话,我倒发散性思维下:

   下书招安李自成,让他去接管江南的工厂去?反正你们这帮资本家都是不要命的,那就早死早超生吧。
上台先把检查机关给废了,打算靠贪官良心发现啊?
其后情况不对头,换宰相比换衣服还勤快,当治国可以用sl大法啊?
就这废材再努力也没用。
那100万两,是崇祯有钱舍不得出,还是确实没钱?
我觉得崇祯还是有点能力和魄力的,但最终大厦将倾,积重难返啊。

博望侯 发表于 2012-2-2 12:56
军事上讲,和清议和、北守西攻还是可行的,清当时其实没有打破长城防线的能力,偶尔依靠骑兵的机动性长途 ...


清当时其实没有打破长城防线的能力 这句话值得商榷

每次入寇 杀掠十数万 抢夺财物无数 自身没什么损失 纵然不能攻克北京 明朝也承受不了的

不过说到底 最后南明还是承认了满清政权的
史可法给多尔衮的信这么开头: 大明国督师 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史可法顿首谨启大清国摄政王殿下 ...
博望侯 发表于 2012-2-2 12:56
军事上讲,和清议和、北守西攻还是可行的,清当时其实没有打破长城防线的能力,偶尔依靠骑兵的机动性长途 ...


清当时其实没有打破长城防线的能力 这句话值得商榷

每次入寇 杀掠十数万 抢夺财物无数 自身没什么损失 纵然不能攻克北京 明朝也承受不了的

不过说到底 最后南明还是承认了满清政权的
史可法给多尔衮的信这么开头: 大明国督师 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史可法顿首谨启大清国摄政王殿下 ...
就算把老毛替换成崇祯,结局也不会有什么变化,最多拖延些年头。
到了李自成攻占北京,从他的宫内搜出的白银即多达3700多万两,黄金和其他珠宝还不在内
{:soso_e126:}
看到这里,顿时明白了,这篇玩意是来浪费老子宝贵时间的
生不逢时,遇到大饥荒和清入侵,内忧外患。还加粮税,死得更快。如果不加粮,保证农民打清就有饭食结果会不同。
博望侯 发表于 2012-2-2 12:56
军事上讲,和清议和、北守西攻还是可行的,清当时其实没有打破长城防线的能力,偶尔依靠骑兵的机动性长途 ...
问题是没有张居正那样的治国人才了
----------
世间张居正多了,但没有了当时的哪个小皇帝。:sleepy:
ok_lunker 发表于 2012-2-1 16:24
崇祯跟空一格某种程度上很相似 瞎指挥 任人唯亲 耳根子软 所以都搞不过人家
兄台所言甚是,空一格也甚勤勉,事必躬亲、手令治国,指挥作战喜欢控制到班排一级,控制欲之强与宋太宗有一拼!
sever2003 发表于 2012-2-2 23:05
到了李自成攻占北京,从他的宫内搜出的白银即多达3700多万两,黄金和其他珠宝还不在内

看到 ...
那不是崇祯的钱,都是贪官和外戚的
ok_lunker 发表于 2012-2-3 16:27
那不是崇祯的钱,都是贪官和外戚的
这个说法的来源并不可靠 具体描述也五花八门 到现在我也不知道最初的原话是啥样的
能给崇祯做事的都被他砍了,破城时连个护驾的大臣都没
zhepro 发表于 2012-2-3 17:57
这个说法的来源并不可靠 具体描述也五花八门 到现在我也不知道最初的原话是啥样的
看看李闯说崇祯“君非甚暗”的登极诏是什么时候发表的就知道了,如果真从宫里搜出的白银即多达3700多万两,黄金和其他珠宝还不在内的话,李闯不会说这话
国亡不在君暗,大明的政权已经腐朽得无法挽救,崇祯跟当代的戈尔巴乔夫都是如此,虽然算得上一个称职的船长,但所驾的大船已经千疮百孔,沉船已经不是换个船长就能避免地。
问题是没有张居正那样的治国人才了
----------
世间张居正多了,但没有了当时的哪个小皇帝。
要不是那个小皇帝,说不定就没大清什么事了。
北京城门是将军开的,宫门是太监开的,三位皇子是太监献出的,皇帝到底怎么的不明真相,清朝太监一落千丈,说明与太监脱不了干系,清朝也有皇帝,所以要给崇祯面子的。
明亡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只不过  明朝最后摊上了这么一位皇帝 更具悲剧色彩
他确实是一位想励精图治 想有所作为的皇帝
但志大才疏  心胸狭窄  猜忌心重
是其性格的缺陷  大大的加快了明的灭亡

杀袁崇焕  是他一生最大的一次错误  悲剧在那一刻就不可逆转
大明之亡 始于万历 崇祯若能在万历之后上台 未必不能力挽狂澜 如即位于天启之后 则必亡而已
ecosong 发表于 2012-2-2 12:41
还有太好面子,在军事上能挽救帝国的唯一途径无非与满人议和全力镇压流寇,满人本也没那么大野心的,可惜丫 ...
崇祯以为有北宋的教训在前 谁还敢在崇祯面前提 议和 两字
ycyc1972 发表于 2012-2-6 18:49
明亡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只不过  明朝最后摊上了这么一位皇帝 更具悲剧色彩
他确实是一位想励精图治 想有所 ...
最大的失误是杀袁太迟,如果没有袁的五年平辽策,明也不会亡的这么快。
隼鹰 发表于 2012-2-8 01:00
大明之亡 始于万历 崇祯若能在万历之后上台 未必不能力挽狂澜 如即位于天启之后 则必亡而已
万历怎么了,万历如果再活几年后金都被熊廷弼给平了,可惜东林那帮人上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