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研制世界最小内存(硬盘) 每比特由原子构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20:51:18
据外国媒体周五报道,IBM公司纳米技术研究人员表示,已经发型了一种新方法,能够将1个比特(Bit,信息量单位)的内容存储在12个磁原子上。这项新发现有望使大容量存储器变得更小巧轻便。



IBM的这项研究成果被刊登在周四发布的《科学》(Science)杂志上。这一发现将可能有助于研发新一类型纳米材料,生产出比现有电脑更加轻便以及更加节能的产品,同时也可能为量子计算研究指明新的发展方向。

IBM指出,这是得以当今存储设备研究的一个极大的飞跃。目前大众使用的存储设备在存储1比特的内容需要100万个磁原子。对于关注科技发展的人而言,IBM的发现可能意味着存储同样的内容,未来存储器(例如硬盘)的大小将只有目前的1/83000

斯坦福大学磁性纳米科技中心(Center for Magnetic Nanotechnology)主任王善祥(Shan X. Wang)指出:“磁性材料的用处非常广泛,对许多产业都极为重要。但是这种材料非常少,开发出全新材料是非常令人兴奋的事,这一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虽然研究已经取得突破,但是IBM的研究人员并没有透露该技术的具体商用时间。研究人员表示,这项新的发现将有助于突破现有存储器存储容量的上限,大幅降低存储器尺寸,同时还可以提高运行速度并降低能耗。IBM将会以此作为未来存储器发展的一个方向。

IBM负责原子级存储研究的安得利斯·海恩瑞希(Andreas Heinrich)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是这个领域的先行者,我们会从原子出发,研究可能对IBM或对产业内其它项目中有用的构造。”

海恩瑞希领导的团队能够将1比特信息内容存储在12个磁原子上,这意味着在未来科学家可能能够应用“反铁磁性”(antiferromagnetism)的原理,大幅度提高硬盘、固态存储器芯片等存储设备的信息存储量。

据外国媒体周五报道,IBM公司纳米技术研究人员表示,已经发型了一种新方法,能够将1个比特(Bit,信息量单位)的内容存储在12个磁原子上。这项新发现有望使大容量存储器变得更小巧轻便。



IBM的这项研究成果被刊登在周四发布的《科学》(Science)杂志上。这一发现将可能有助于研发新一类型纳米材料,生产出比现有电脑更加轻便以及更加节能的产品,同时也可能为量子计算研究指明新的发展方向。

IBM指出,这是得以当今存储设备研究的一个极大的飞跃。目前大众使用的存储设备在存储1比特的内容需要100万个磁原子。对于关注科技发展的人而言,IBM的发现可能意味着存储同样的内容,未来存储器(例如硬盘)的大小将只有目前的1/83000

斯坦福大学磁性纳米科技中心(Center for Magnetic Nanotechnology)主任王善祥(Shan X. Wang)指出:“磁性材料的用处非常广泛,对许多产业都极为重要。但是这种材料非常少,开发出全新材料是非常令人兴奋的事,这一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虽然研究已经取得突破,但是IBM的研究人员并没有透露该技术的具体商用时间。研究人员表示,这项新的发现将有助于突破现有存储器存储容量的上限,大幅降低存储器尺寸,同时还可以提高运行速度并降低能耗。IBM将会以此作为未来存储器发展的一个方向。

IBM负责原子级存储研究的安得利斯·海恩瑞希(Andreas Heinrich)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是这个领域的先行者,我们会从原子出发,研究可能对IBM或对产业内其它项目中有用的构造。”

海恩瑞希领导的团队能够将1比特信息内容存储在12个磁原子上,这意味着在未来科学家可能能够应用“反铁磁性”(antiferromagnetism)的原理,大幅度提高硬盘、固态存储器芯片等存储设备的信息存储量。

概念研究,只能说证明了存在着相应的技术可行性

话说会在类似领域砸钱的企业,差不多也只有IBM了
对这方面研究的也就MD了
比《诗云》里的大牙文明差点,不知道的去问磁铁。
斯坦福大学磁性纳米科技中心(Center for Magnetic Nanotechnology)主任王善祥(Shan X. Wang):
华裔?访问学者?还是TG为MD培养的人才?
华裔教授、斯坦福磁性奈米科技中心(Stanford Center forMagnetic Nanotechnology)主任王善祥(Shan Xiang Wang)领军的研究团队研发出一种血液检测晶片装置(MagArray Biodetection Chips),可协助寻找血液流向的早期癌症所在,以此进行早期治疗、提高存活率。这项新研究成果本周登上《美国国家科学院期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线上版。
  这项以血液检测晶片装置系统,通过对血液样本的检测就可以诊断体内是否存在癌症相关蛋白,检测过程不到1小时即可完成,优于现存所有已商业化的检测装置。系统主要技术是通用磁性奈米技术(magnetic nanotechnology)以找到癌蛋白,比其他装置更敏锐,因为癌蛋白仅能在少数血液流中被发现。
  王善祥表示,研究证明此种晶片装置与检测可找到多种生化标记,效果于现存已商业化产品。他认为,这项研究将于2-3年内可用于检测早期癌症,协助医生选择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因为越早发现癌症,越有机会进行治疗,特别是在肺癌、卵巢癌和胰脏癌,这些癌症藏在身体内部、不易被发现。
  新晶片装置可同时检测不同种类癌蛋白,王善祥指出,研究人员目前仍不确定何种癌症标记是用于诊疗的最佳标记,此外,检测多种生化标记可让医生更容易诊断病人罹患何种特定癌症。这项癌蛋白读取装置也是全球现存手持装置中,体积最小的。
  他的研究团队通用磁性奈米技术,利用一般材料多半不带磁性的特点,寻找稀少的磁信号。这种搜索像夜空中搜寻清晰可见的烟花一样方便,而且更快、灵敏度更高,可以清楚检测出小单位的癌症蛋白。由于这项检测产品还须经过相关测试,包括临床试验等法令相关规定测试,必须在医院或私人诊疗实验室进行,王善祥在矽谷共同创办初创公司“MagArray”,将进行临床试验来检测癌蛋白。也将进行实验来测试此晶片装置未来是否能用于急诊室中病人因胸痛而须快速检测心脏病。因心脏病产生时,心脏细胞坏死与特定生化蛋白标记有关。2008-12-03
大狼芬里尔 发表于 2012-1-16 17:09
概念研究,只能说证明了存在着相应的技术可行性

话说会在类似领域砸钱的企业,差不多也只有IBM了
确实,IBM可谓地球上这方面最强大的企业了,值得尊敬。多少新技术都是IBM发明的啊
IBM研究的项目浪费的也不少。
难道即将达到磁存储的极限?
贝尔实验室都垮了,IBM还在坚持基础研究。
IBM现在淡出消费电子领域了,大众很难看到IBM的产品,他们现在专门做服务器和提供解决方案....
流韵壮东风 发表于 2012-1-31 14:53
IBM研究的项目浪费的也不少。
高科技本来就伴随着高风险。否则谁都可以去开发新技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