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美国报告起草人透露 《中国军力报告》出台内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5:07:30
美国报告起草人透露 《中国军力报告》出台内幕
丁刚  
<P>  不久前,美国外交关系协会推出的《中国军力报告》引起各界的关注。报告出台之时,正是伊拉克战争刚结束,大国关系面临调整之际。中美关系下
一步将走向何方?人们希望从这份报告里得到更多的信息。为此,本报记者特地采访了外交关系协会研究员、该报告的起草人史国力(AdamSegal)等专家。
<P>  
几乎所有美国主要的中国军事问题专家都参与了进去
<P>  史国力告诉记者,为了完成这份报告,外交关系协会组织了一个独立的研究团队,由前任国防部长布朗和前驻华大使普理赫"领衔",由45名成员和15位观察员组成。他们当中有前任驻华大使、美中商会、美中关系委员会负责人等,几乎囊括了全部主要的中国问题专家,既有所谓鹰派人士,也有所谓鸽派人士。华盛顿大学的中国安全问题专家沈大伟教授是独立课题小组的成员之一。他在发给记者的电子邮件中强调,记者应"非常仔细地"读读报告后面的那个名录,因为那几乎是一个美国著名中国问题专家、前任驻华大使和主管中国事务官员的"名人录"。沈大伟认为,几乎所有美国主要的中国军事问题专家都参与了报告的起草,因此这份报告代表了这批人对中国军力的共同看法。
<P>
  《中国军力报告》的研究是从2002年2月开始的。报告于今年5月22日推出,这一年多的时间里,研究团队共举行了10次研讨会,每次大约两个半小时。每次会议都有一些成员就中国人民解放军各兵种的发展状况、战略思想,以及台海两岸的军力对比等专题发言,而后展开讨论,最后由史国力将这些观点整理成文。
<P>  为了对中国军力发展的动机作出更深入的分析,他们还设立了三个不同的下属委员会来专门研究技术、经济和政治因素的影响。史国力认为,搞这样一个有广泛代表性的报告,目的不仅是想影响政府的决策者,也希望能够影响普通的民众,特别是那些越来越关注"中国带来的安全问题"的人士。
<P>  报告校正了以前的过激反应
<P>  外交关系协会在推出这份报告时,特意为新闻稿设计了一个引人注目的标题:"中国军队至少要比作为对手的美国军队落后20年"。史国力见到记者便开门见山地说,报告的基调是,既不要对中国军力的发展作出过激反应,也不应反应不足。
<P>  史国力告诉记者,搞这样一份报告的设想是外交关系协会主席吉尔伯提出的。吉尔伯认为,美国对中国军力的评估有可能会陷入忽而过于紧张,忽而过于乐观的摇摆不定的状态中,就像冷战时对苏联军力的争论一样。因此他认为需要搞一份符合实际,更具广泛代表性的报告。
<P>  史国力说,中国军事力量的发展并不必然导致中美冲突,使中美关系恶化。 最重要的是中国领导人使用军力和发展军力的意图是什么。他强调,报告并没有说中美未来必然会发生冲突。
<P>  就在记者采写这篇报道时,《新闻周刊》刊登了著名学者扎卡里亚题为《夸大威胁》的文章。文章认为,布什政府为战争寻找借口而夸大了萨达姆的威胁。冷战时期,中情局的评估就大幅夸大了苏联构成的威胁。到20世纪90年代,这些保守派人士又相信中国将是美国的新敌人。他们对中国军队的规模进行毫无边际的猜测,并据此对中国进行各式各样的指责,到1999年《考克斯报告》的发表而达到顶峰。伊拉克不过是同一模式中的又一例而已。当记者向史国力提及这篇文章时,他认为,中国军力报告就是对这种过激反应的"校正",但他同时也强调,报告也"校正"了反应不足。
<P>  美国科盖特大学政治学教授郝雨凡认为,这个报告的态度看上去似乎是中立的。但是考虑到中美关系近年来的发展,特别是保守派不断提出"中国威胁论",报告强调的"不应过激反应"应该说比"不要反应不足"更值得关注。中国不是美国的威胁,起码现在不是。从这一点看,这个报告还是比较客观的。
<P>  报告承认,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军力必然会不断增强。美国对中国军力发展的影响十分有限。同时,报告也承认,时间越久越难以作出准确的估计。现在可以相对准确地估计中国人民解放军2008年的军力,对2018年猜测的成分就多了一些。而要想比较2028年中国军力与美国军力的差距就更难了。
<P>  评估中国军力应该注意五个指标
<P>  前任驻华大使普理赫不久前在记者招待会上谈到,他认为报告中最有意义的部分是提出了评估中国军力未来发展时应注意的五个指标:C4ISR(即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情报、监控和侦察);联合作战的能力;精确打击;作战支持和训练。而史国力则对记者强调,报告建议改善与中国军方的关系也具有重要意义。
<P>  当记者问他,是不是可以通过中美军事合作来改善中美关系?史国力强调说,应该是"军事接触",而不是"军事合作"。中国不是美国的盟国。由于政治体制的原因,中美军事合作不可能在未来5到10年出现大的变化。双方现在还没有走到建立信任那一步,首先应该减少误解。这个目标更现实一些。史国力谈到,报告提出了一些建议,比如美国应同中国开展更广泛的军事对话,促使中国增加国防预算的透明度,与中国开展导弹防御和核武器现代化的战略对话等。他们还建议邀请有影响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作者来美国访问,因为这些人经常在解放军的报纸和刊物中解释美国的意图,所以加强与这些人的交流会有助于减少误解。
<P>  在采访中,史国力多次强调了台湾问题。他认为,台湾问题是最可能引发中美冲突的问题。这既是一个军事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他说,报告强调,如果美国继续保持一种维持平衡的政策,就可以避免台海出现冲突。
<P>  史国力说,他们的报告与五角大楼和兰德公司的研究重点不同,五角大楼和兰德更侧重于分析军力,特别是更关注中国军队在台海使用武力的问题。而他们的报告认为,中国发展军力的动机不只是台湾问题,还有其他一些重要的政治考虑。
<P>  美国千方百计延缓中国军事现代化的进程
<P>  从1996年台海危机以来,美国的军事、情报、智库和媒体对中国军力的发展就越来越关注。沈大伟教授认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力不断增强,对亚太地区安全的影响加大,所以对中国军力感兴趣的专家才会越来越多。但是,从近年来美国有关中国军力的分析中,可以明显地感觉到保守派反华人士推波助澜,"中国威胁论"占了上风。2001年4月,南海撞机事件发生后,一些媒体更是热炒中国军力的威胁。有位美国军事作者甚至就此产生灵感,开始撰写五卷本的长篇小说《神龙怒吼动天地》,幻想中美冲突引发了第三次世界大战。目前这部小说已经出版了三卷。
<P>  去年,美国国防部也发表了中国军力评估报告,美国国会的美中安全评估委员会也在一份报告中谈及了中国军力。这两份报告的基调都是把中国军力的发展视为美国面临的威胁。两份报告出台后,一些专家便表达了不同看法。凯托研究所国防政策专家艾万·艾兰德今年年初发表了题为《中国军队现代化是美国的威胁吗?》的政策分析。分析认为,前述两个报告夸大了中国军队的威胁。分析说,美国每年要花费400多亿美元用于武器的研制和发展,仅这一项就差不多相当于中国的年军费开支,更不用说美国用于购买新武器的开支高达600亿美元。
<P>  
  不久前,沈大伟教授也发表了他10年来的研究成果《中国军队现代化---进步、问题和前景》。《外交》杂志对此评论说,这部长达414页的著作向布什政府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保持观察与接触,不要惊慌。在不久前的一次研讨会上,沈大伟说,书中所用资料几乎全部来自中国公开发表的文章,还有他对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进行的50次访谈。这本身就足以证明,"中国军队缺乏透明度"的看法是错误的。
<P>
<P>  从这些中国军事问题专家的分析看,他们与外交关系协会的报告大体有两个共同点,一是认为中国军力与美国相差10年到20年,比如沈大伟就谈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地面部队与北约军队1990年的水平相当,海军和空军则相差20到25年;二是他们大都强调,美国在保持现有军事优势的同时,应该继续坚持在国防技术和武器方面对中国的出口限制。郝雨凡教授认为,可以肯定的是,美国会千方百计防止中国得到更多的先进武器,延缓中国军事现代化的进程</P>美国报告起草人透露 《中国军力报告》出台内幕
丁刚  
<P>  不久前,美国外交关系协会推出的《中国军力报告》引起各界的关注。报告出台之时,正是伊拉克战争刚结束,大国关系面临调整之际。中美关系下
一步将走向何方?人们希望从这份报告里得到更多的信息。为此,本报记者特地采访了外交关系协会研究员、该报告的起草人史国力(AdamSegal)等专家。
<P>  
几乎所有美国主要的中国军事问题专家都参与了进去
<P>  史国力告诉记者,为了完成这份报告,外交关系协会组织了一个独立的研究团队,由前任国防部长布朗和前驻华大使普理赫"领衔",由45名成员和15位观察员组成。他们当中有前任驻华大使、美中商会、美中关系委员会负责人等,几乎囊括了全部主要的中国问题专家,既有所谓鹰派人士,也有所谓鸽派人士。华盛顿大学的中国安全问题专家沈大伟教授是独立课题小组的成员之一。他在发给记者的电子邮件中强调,记者应"非常仔细地"读读报告后面的那个名录,因为那几乎是一个美国著名中国问题专家、前任驻华大使和主管中国事务官员的"名人录"。沈大伟认为,几乎所有美国主要的中国军事问题专家都参与了报告的起草,因此这份报告代表了这批人对中国军力的共同看法。
<P>
  《中国军力报告》的研究是从2002年2月开始的。报告于今年5月22日推出,这一年多的时间里,研究团队共举行了10次研讨会,每次大约两个半小时。每次会议都有一些成员就中国人民解放军各兵种的发展状况、战略思想,以及台海两岸的军力对比等专题发言,而后展开讨论,最后由史国力将这些观点整理成文。
<P>  为了对中国军力发展的动机作出更深入的分析,他们还设立了三个不同的下属委员会来专门研究技术、经济和政治因素的影响。史国力认为,搞这样一个有广泛代表性的报告,目的不仅是想影响政府的决策者,也希望能够影响普通的民众,特别是那些越来越关注"中国带来的安全问题"的人士。
<P>  报告校正了以前的过激反应
<P>  外交关系协会在推出这份报告时,特意为新闻稿设计了一个引人注目的标题:"中国军队至少要比作为对手的美国军队落后20年"。史国力见到记者便开门见山地说,报告的基调是,既不要对中国军力的发展作出过激反应,也不应反应不足。
<P>  史国力告诉记者,搞这样一份报告的设想是外交关系协会主席吉尔伯提出的。吉尔伯认为,美国对中国军力的评估有可能会陷入忽而过于紧张,忽而过于乐观的摇摆不定的状态中,就像冷战时对苏联军力的争论一样。因此他认为需要搞一份符合实际,更具广泛代表性的报告。
<P>  史国力说,中国军事力量的发展并不必然导致中美冲突,使中美关系恶化。 最重要的是中国领导人使用军力和发展军力的意图是什么。他强调,报告并没有说中美未来必然会发生冲突。
<P>  就在记者采写这篇报道时,《新闻周刊》刊登了著名学者扎卡里亚题为《夸大威胁》的文章。文章认为,布什政府为战争寻找借口而夸大了萨达姆的威胁。冷战时期,中情局的评估就大幅夸大了苏联构成的威胁。到20世纪90年代,这些保守派人士又相信中国将是美国的新敌人。他们对中国军队的规模进行毫无边际的猜测,并据此对中国进行各式各样的指责,到1999年《考克斯报告》的发表而达到顶峰。伊拉克不过是同一模式中的又一例而已。当记者向史国力提及这篇文章时,他认为,中国军力报告就是对这种过激反应的"校正",但他同时也强调,报告也"校正"了反应不足。
<P>  美国科盖特大学政治学教授郝雨凡认为,这个报告的态度看上去似乎是中立的。但是考虑到中美关系近年来的发展,特别是保守派不断提出"中国威胁论",报告强调的"不应过激反应"应该说比"不要反应不足"更值得关注。中国不是美国的威胁,起码现在不是。从这一点看,这个报告还是比较客观的。
<P>  报告承认,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军力必然会不断增强。美国对中国军力发展的影响十分有限。同时,报告也承认,时间越久越难以作出准确的估计。现在可以相对准确地估计中国人民解放军2008年的军力,对2018年猜测的成分就多了一些。而要想比较2028年中国军力与美国军力的差距就更难了。
<P>  评估中国军力应该注意五个指标
<P>  前任驻华大使普理赫不久前在记者招待会上谈到,他认为报告中最有意义的部分是提出了评估中国军力未来发展时应注意的五个指标:C4ISR(即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情报、监控和侦察);联合作战的能力;精确打击;作战支持和训练。而史国力则对记者强调,报告建议改善与中国军方的关系也具有重要意义。
<P>  当记者问他,是不是可以通过中美军事合作来改善中美关系?史国力强调说,应该是"军事接触",而不是"军事合作"。中国不是美国的盟国。由于政治体制的原因,中美军事合作不可能在未来5到10年出现大的变化。双方现在还没有走到建立信任那一步,首先应该减少误解。这个目标更现实一些。史国力谈到,报告提出了一些建议,比如美国应同中国开展更广泛的军事对话,促使中国增加国防预算的透明度,与中国开展导弹防御和核武器现代化的战略对话等。他们还建议邀请有影响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作者来美国访问,因为这些人经常在解放军的报纸和刊物中解释美国的意图,所以加强与这些人的交流会有助于减少误解。
<P>  在采访中,史国力多次强调了台湾问题。他认为,台湾问题是最可能引发中美冲突的问题。这既是一个军事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他说,报告强调,如果美国继续保持一种维持平衡的政策,就可以避免台海出现冲突。
<P>  史国力说,他们的报告与五角大楼和兰德公司的研究重点不同,五角大楼和兰德更侧重于分析军力,特别是更关注中国军队在台海使用武力的问题。而他们的报告认为,中国发展军力的动机不只是台湾问题,还有其他一些重要的政治考虑。
<P>  美国千方百计延缓中国军事现代化的进程
<P>  从1996年台海危机以来,美国的军事、情报、智库和媒体对中国军力的发展就越来越关注。沈大伟教授认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力不断增强,对亚太地区安全的影响加大,所以对中国军力感兴趣的专家才会越来越多。但是,从近年来美国有关中国军力的分析中,可以明显地感觉到保守派反华人士推波助澜,"中国威胁论"占了上风。2001年4月,南海撞机事件发生后,一些媒体更是热炒中国军力的威胁。有位美国军事作者甚至就此产生灵感,开始撰写五卷本的长篇小说《神龙怒吼动天地》,幻想中美冲突引发了第三次世界大战。目前这部小说已经出版了三卷。
<P>  去年,美国国防部也发表了中国军力评估报告,美国国会的美中安全评估委员会也在一份报告中谈及了中国军力。这两份报告的基调都是把中国军力的发展视为美国面临的威胁。两份报告出台后,一些专家便表达了不同看法。凯托研究所国防政策专家艾万·艾兰德今年年初发表了题为《中国军队现代化是美国的威胁吗?》的政策分析。分析认为,前述两个报告夸大了中国军队的威胁。分析说,美国每年要花费400多亿美元用于武器的研制和发展,仅这一项就差不多相当于中国的年军费开支,更不用说美国用于购买新武器的开支高达600亿美元。
<P>  
  不久前,沈大伟教授也发表了他10年来的研究成果《中国军队现代化---进步、问题和前景》。《外交》杂志对此评论说,这部长达414页的著作向布什政府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保持观察与接触,不要惊慌。在不久前的一次研讨会上,沈大伟说,书中所用资料几乎全部来自中国公开发表的文章,还有他对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进行的50次访谈。这本身就足以证明,"中国军队缺乏透明度"的看法是错误的。
<P>
<P>  从这些中国军事问题专家的分析看,他们与外交关系协会的报告大体有两个共同点,一是认为中国军力与美国相差10年到20年,比如沈大伟就谈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地面部队与北约军队1990年的水平相当,海军和空军则相差20到25年;二是他们大都强调,美国在保持现有军事优势的同时,应该继续坚持在国防技术和武器方面对中国的出口限制。郝雨凡教授认为,可以肯定的是,美国会千方百计防止中国得到更多的先进武器,延缓中国军事现代化的进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