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高倬: 确保ARJ21研制进度和质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6 07:27:55
<P> </P>http://www.avic1.com.cn  2004/11/12</P>
本报讯  11月9日,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总经理刘高倬到中航第一飞机研究院上海分院检查工作,他在认真听取了一飞院ARJ21飞机项目工作汇报后,在院党委书记刘乾酉、民机总师陈俊章、副院长彭小忠的陪同下来到第四研究室等部门进行实地检查。</P>
刘高倬对一飞院职工顽强拼搏、艰苦工作表示慰问和感谢,要求各级领导认真组织、提高效率。勉励大家为创造民机产业的创业历史而奋斗。他说,一飞院的成立是生产关系的重大调整,虽然两地的文化磨合还需要时间,但已经显示出了优势。ARJ21是中国民机产业的最后一次机遇,历史意义非常深远,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他强调ARJ21要在加紧研制进度的同时,做好质保体系方面的工作,保证研制的质量;要做好新支线项目各兄弟单位之间的诚信,要坚守“信任、沟通、合作、协作”。</P>
刘高倬着重指出,飞机研制节点一定要保住。所有员工都要以能参与新支线项目为荣,要有事业感、自豪感,通过战胜困难,真正感受到成功的荣耀。他还要求在加紧研制进度的同时,做好质保体系工作,保证研制质量。</P>
随同刘高倬前来检查工作的还有中国一航总经理助理兼中航商飞公司总经理郑强、上海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沈焕生。在沪期间,刘高倬总经理还考察了上航集团、六一五所和中航商飞等单位。       (袁成富 白仁建</P><P> </P>http://www.avic1.com.cn  2004/11/12</P>
本报讯  11月9日,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总经理刘高倬到中航第一飞机研究院上海分院检查工作,他在认真听取了一飞院ARJ21飞机项目工作汇报后,在院党委书记刘乾酉、民机总师陈俊章、副院长彭小忠的陪同下来到第四研究室等部门进行实地检查。</P>
刘高倬对一飞院职工顽强拼搏、艰苦工作表示慰问和感谢,要求各级领导认真组织、提高效率。勉励大家为创造民机产业的创业历史而奋斗。他说,一飞院的成立是生产关系的重大调整,虽然两地的文化磨合还需要时间,但已经显示出了优势。ARJ21是中国民机产业的最后一次机遇,历史意义非常深远,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他强调ARJ21要在加紧研制进度的同时,做好质保体系方面的工作,保证研制的质量;要做好新支线项目各兄弟单位之间的诚信,要坚守“信任、沟通、合作、协作”。</P>
刘高倬着重指出,飞机研制节点一定要保住。所有员工都要以能参与新支线项目为荣,要有事业感、自豪感,通过战胜困难,真正感受到成功的荣耀。他还要求在加紧研制进度的同时,做好质保体系工作,保证研制质量。</P>
随同刘高倬前来检查工作的还有中国一航总经理助理兼中航商飞公司总经理郑强、上海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沈焕生。在沪期间,刘高倬总经理还考察了上航集团、六一五所和中航商飞等单位。       (袁成富 白仁建</P>
<P>呵呵``沙发`</P><P>  ARJ意义深远`</P>
希望要踏踏实实地搞出来啊!
在民机的基础上,还应该发展出军用的型号,这样既可以为军用领域提供了一个中等的空中平台,又可以加快国内配套产业的发展提高,比如像发动机与机载设备等方面.
<P>已经说是"最后一次机遇"了,而且还要"坚守“信任、沟通、合作、协作”",说明一集团内部还是有人的问题.......................</P><P>ARJ21看来是不大乐观........................</P>
发动机不是我们的,应该没有国产化项目
是啊,就连一些风洞试验也是在国外做的.
<P>还可以了</P>
<P>最好是发展出自己的大运</P><P>另外还可以发展电子战型</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1-13 19:42:12编辑过]
<B>以下是引用<I>xacyzk</I>在2004-11-13 19:31:00的发言:</B>
ARJ21?呵呵,深远意义无非就是他是中国人造出来的,或者中国有了自己的新支线


不能这么说,它如果成功了,应该是我国在现代客机方面的一个突破,更重要的是它使我们又重新找回了当年已经失去的信心.
<P>ARJ21?呵呵</P><P>主要是完成国内新支线民用这块,争夺民用航空市场为主的东西。关于这个,参照一集团对民用航空发展的预测就知道了;)</P>
<B>以下是引用<I>丝路花雨</I>在2004-11-14 7:14:00的发言:</B>


不能这么说,它如果成功了,应该是我国在现代客机方面的一个突破,更重要的是它使我们又重新找回了当年已经失去的信心.


所谓突破就是独立生产、组装了一个东西,至于信心,这就要问问一团的领导,当年信心是如何失去的
<B>以下是引用<I>xacyzk</I>在2004-11-14 13:38:00的发言:</B>
.

所谓突破就是独立生产、组装了一个东西,至于信心,这就要问问一团的领导,当年信心是如何失去的

<P>这与MD82和90的生产不一样,这次是我们自主设计的产物,产权归自己所有,国外厂家仅仅作为零部件供应商的身份出现,其意义当然不言自明,作为民用产品,这样的发展道路是没问题的,像巴西与加拿大也都是走的这样的道路,谁也不能否认他们是航空工业大国.当然,如果要讲军用领域,这样的做法就不行了,它要求必须实现完全的自主设计开发和配套,不然就会有被卡脖子的可能了.
<P>       说到失去的信心,我们都清楚,指的是运十,它的下马与我们的航空战线本身关系并不大,不是我们自己所能决定的东西.</P>
这个ARJ-21跟MD80\90肯定有什么关系的啊!!
<B>以下是引用<i>我是谁</i>在2004-11-14 15:59:00的发言:</B>
这个ARJ-21跟MD80\90肯定有什么关系的啊!!
<p>
<B>以下是引用<I>丝路花雨</I>在2004-11-14 15:11:00的发言:</B>


<P>这与MD82和90的生产不一样,这次是我们自主设计的产物,产权归自己所有,国外厂家仅仅作为零部件供应商的身份出现,其意义当然不言自明,作为民用产品,这样的发展道路是没问题的,像巴西与加拿大也都是走的这样的道路,谁也不能否认他们是航空工业大国.当然,如果要讲军用领域,这样的做法就不行了,它要求必须实现完全的自主设计开发和配套,不然就会有被卡脖子的可能了.

<P>       说到失去的信心,我们都清楚,指的是运十,它的下马与我们的航空战线本身关系并不大,不是我们自己所能决定的东西.</P>

<P>
<P>同意你的观点,民机应该走大协作的模式</P>
<P>至于信心失去不光是指Y10,Y10是否应该下马现在众说纷纭,谁是谁非观点众多,另外还有当时的100座,还有干线机,这些项目的失败真正的原因是什么?是不是决策失误?另外,国内航空公司、乘客对国产飞机是什么观点?为什么会有宁可等也不要国产机?这些都需要大家去思考。其实失去信心的应该是航空公司对中国航空工业失去信心,是广大航空人对领导机关的决策能力失去信心</P>
<P>但愿ARJ21能让大家找回失去的信心</P>
不是国产的发动机,技术引进,与其说是一个技术突破,不如说是为生产赢利的民用飞机趟个路子,毕竟航空工业被民航骗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