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大师王国维遗嘱77年后现身 揭开自杀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3 00:10:59
国际在线11日消息:中国20世纪杰出学术大师———王国维自杀之谜,近80年来久悬未解。昨日记者获悉,在学术界广为流传至今却几无人亲睹过的“王国维遗嘱”于日前“现身”广州,并从今天起至13日,在广州博物馆首度向世人公开展出。
77年后遗嘱终面世

  据广州博物馆馆长程存洁介绍:王国维遗嘱是他在自杀前一天,写给其三子王贞明的书信。遗嘱在遗体被打捞出水后于内衣中发现,发现时有信封,上面写着“西院十八号王贞明先生收”。程馆长称:“看过遗书的人却屈指可数,估计只有他本人和家属、容庚、陈寅恪、吴宓、罗振玉等,之后的77年它没有再出现过。”

  昨日,记者前往广州博物馆探营时,有幸成为目睹王国维遗嘱的第一批观众。只见遗嘱是写在纵24.8厘米,横15.5厘米的信纸上,已被装裱起来,行文竖写,共8行,全文如下:

  “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我死后,当草草棺敛,即行槁葬于清华茔地,汝/等不能南归,亦可暂于城内居住。汝兄亦不必/奔丧,因道路不通,渠又曾出门故也。书籍可/托陈(陈寅恪)、吴(吴宓)二先生处理。家人自有人料理,必不至不能/南归。我虽无财产分文遗汝等,然苟/谨慎勤俭,亦必不至饿死也。/五月初二日父字”。

遗书由中大名学者容庚珍藏

  据程馆长介绍,遗书一直由已故中山大学著名学者容庚收藏着。容庚是上世纪20年代清华园中王国维先生的学生,容庚也是当时办理恩师后事的当事人,先生的遗书,由他珍藏了长达半个世纪之久。1983年容庚去世后,遗书继续由其家人收藏。1994年8月,容庚家属将遗书连同100多件商周时期的国宝级青铜器,一并捐献给了广州博物馆。

  遗书怎么到现在才展出呢?对此,程馆长表示,馆方之所以选择此时展出,是因为“11月11日至13日正值中大80周年校庆,许多海内外著名的学术专家、学识泰斗云集广州,而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研究王国维的专家,遗书对他们的研究将大有帮助”。

王国维应为“文化殉节”

  1927年6月2日上午,正值学术生涯巅峰之际的王国维,却悄然自沉于北京颐和园昆明湖内,享年51岁。消息传出后,举国震惊。后世对他的自杀原因臆测大致分几种:一为“愚忠殉清”说;二为“逼债”说(王曾与人合作做生意亏本,欠下巨债);三为“惊惧”说(王国维自杀是怕自己这个前清遗老落入北伐军手中,蒙受耻辱);四为“谏阻”说(以“尸谏”劝阻溥仪东渡日本避难);五为“文化殉节”说。

  程馆长称:现在从王国维遗书上的“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16字,可以看出,他的死正如陈寅恪所说的那样“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现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则其所受之苦痛亦愈甚;迨既达极深之度,殆非出于自杀无以求一己之心安而义尽也”。

王国维简介

  王国维,字伯隅、静安,号观堂、永观,浙江海宁人。近代中国著名学者,杰出的古文字、古器物、古史地学家,诗人、文艺理论家、哲学家。生平著述62种,批校的古籍逾200种。梁启超称他是“学界重镇”,郭沫若誉之为中国现代文化的“金字塔”,鲁迅说“要谈国学,他才可以算作一个研究国学的人物”。(记者陈琦钿 实习生吴燕燕 通讯员程存洁 黄庆昌 邢照华)国际在线11日消息:中国20世纪杰出学术大师———王国维自杀之谜,近80年来久悬未解。昨日记者获悉,在学术界广为流传至今却几无人亲睹过的“王国维遗嘱”于日前“现身”广州,并从今天起至13日,在广州博物馆首度向世人公开展出。
77年后遗嘱终面世

  据广州博物馆馆长程存洁介绍:王国维遗嘱是他在自杀前一天,写给其三子王贞明的书信。遗嘱在遗体被打捞出水后于内衣中发现,发现时有信封,上面写着“西院十八号王贞明先生收”。程馆长称:“看过遗书的人却屈指可数,估计只有他本人和家属、容庚、陈寅恪、吴宓、罗振玉等,之后的77年它没有再出现过。”

  昨日,记者前往广州博物馆探营时,有幸成为目睹王国维遗嘱的第一批观众。只见遗嘱是写在纵24.8厘米,横15.5厘米的信纸上,已被装裱起来,行文竖写,共8行,全文如下:

  “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我死后,当草草棺敛,即行槁葬于清华茔地,汝/等不能南归,亦可暂于城内居住。汝兄亦不必/奔丧,因道路不通,渠又曾出门故也。书籍可/托陈(陈寅恪)、吴(吴宓)二先生处理。家人自有人料理,必不至不能/南归。我虽无财产分文遗汝等,然苟/谨慎勤俭,亦必不至饿死也。/五月初二日父字”。

遗书由中大名学者容庚珍藏

  据程馆长介绍,遗书一直由已故中山大学著名学者容庚收藏着。容庚是上世纪20年代清华园中王国维先生的学生,容庚也是当时办理恩师后事的当事人,先生的遗书,由他珍藏了长达半个世纪之久。1983年容庚去世后,遗书继续由其家人收藏。1994年8月,容庚家属将遗书连同100多件商周时期的国宝级青铜器,一并捐献给了广州博物馆。

  遗书怎么到现在才展出呢?对此,程馆长表示,馆方之所以选择此时展出,是因为“11月11日至13日正值中大80周年校庆,许多海内外著名的学术专家、学识泰斗云集广州,而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研究王国维的专家,遗书对他们的研究将大有帮助”。

王国维应为“文化殉节”

  1927年6月2日上午,正值学术生涯巅峰之际的王国维,却悄然自沉于北京颐和园昆明湖内,享年51岁。消息传出后,举国震惊。后世对他的自杀原因臆测大致分几种:一为“愚忠殉清”说;二为“逼债”说(王曾与人合作做生意亏本,欠下巨债);三为“惊惧”说(王国维自杀是怕自己这个前清遗老落入北伐军手中,蒙受耻辱);四为“谏阻”说(以“尸谏”劝阻溥仪东渡日本避难);五为“文化殉节”说。

  程馆长称:现在从王国维遗书上的“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16字,可以看出,他的死正如陈寅恪所说的那样“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现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则其所受之苦痛亦愈甚;迨既达极深之度,殆非出于自杀无以求一己之心安而义尽也”。

王国维简介

  王国维,字伯隅、静安,号观堂、永观,浙江海宁人。近代中国著名学者,杰出的古文字、古器物、古史地学家,诗人、文艺理论家、哲学家。生平著述62种,批校的古籍逾200种。梁启超称他是“学界重镇”,郭沫若誉之为中国现代文化的“金字塔”,鲁迅说“要谈国学,他才可以算作一个研究国学的人物”。(记者陈琦钿 实习生吴燕燕 通讯员程存洁 黄庆昌 邢照华)
王国维的著作我还没看过,惭愧!
我没感觉
考历史时的试卷上有关于他的解析题,就分析过他的死因,今天才解,那近十年前的试卷答案哪里来的。[em06][em06][em06]
殉道!!氣節可嘆!!現在中國人早已經把道德抛得一乾二淨拉..別説氣節,哎!!!!
我们忘记了国学太久.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1-13 0:19:34编辑过]
中国现在就缺这样的人,想到上海要用英语教学、学术论坛不许说国语。哎!!
<P>同情中,但我不惭愧,打死不学英语,外语</P><P>(本人学历,研究生)中国人有自己的文化,为什么一定要学外语,如果教委不把学位和外语挂钩,也许我会学但强迫的我就是不学,不学我照样考研)妈的,我就不怕,靠</P>
<P>百家讲坛曾经说过他。</P><P>我也仔细的看了看。</P><P>这个人很可怜。</P><P>正想找他的书就是评论红楼梦的那本。</P><P>典型的唯意志论。这人特悲观。</P>
嘿嘿,他殉的可不是“国学”!
<P>殉“清”而已!</P>
<P>王老的国学造诣的确罕有人比。。。</P>
在西学东渐,国学渐危的时刻,他站在国学最高峰,为国学的发展重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