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玮华:中国新型火箭滑车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3:01:51
王玮华,在中航工业航宇提起这个名字也许有的人并不熟悉,但是在军品科研部门,他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年轻有为、他认真负责、他勤奋踏实……”几句简单朴实的评价却透露出领导和同事们对他的肯定和钦佩。作为公司试验部五室的滑车主管设计师,西北工业大学硕士毕业的王玮华虽然才30出头,但他却在多个重点型号火箭橇的研制、多个型号的外场试验以及各种技术和进度协调过程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让不可能成为可能

2011年6月,王玮华接到申报国家重点项目的任务,上级要求他在一周之内将论证报告提交到机电公司。项目属总装重点工程,申报难度非常大,对项目的论证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一般至少需要半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完成相关项目的调研、材料的搜集和初步论证,才能完成项目论证报告。接手任务后,王玮华没日没夜地整理材料。通过严密的思考和反复的修改,王玮华最终按时完成了《基于地面主动运动的高速飞行器气动试验方法基础问题研究》的项目论证报告,该报告在机电公司重点项目初评中获得了好评,评委们一致认为项目定位合理,对项目研究的重大科学问题提炼到位,突出了项目的针对性、基础性、创新性和实效性,有望顺利通过终审。

为了战鹰冲天啸

2010年初,试验部接到某型火箭滑车研制任务,考虑到火箭滑车研制任务重、时间紧、难度大等特点,试验部领导安排王玮华为该型火箭滑车的主管设计师,如何控制滑车结构质量降低研制及试验成本;合理分配载荷,确保试验安全;滑车变形控制,确保总装精度成为王玮华一直攻克的难关和思索的问题。从接到任务起,王玮华带领技术团队针对技术难点问题主动加班加点进行攻克,并在总体结构设计过程中及时与主机所技术人员沟通解决前机身与车体接口技术难点,提出了创新的滑车总体结构方案,在短短的两个月内就完成了设计出图和技术报告的归档工作。经过不懈地努力,火箭滑车在研制过程中出现的关键技术问题均得到了满意的解决。

在火箭滑车研制期间,王玮华带领技术人员协同车间工艺分别针对铆接件和焊接件制定了合理的工艺方案,确保了滑车零部件的加工生产。在跟产HC220滑车前车体铆接过程中,他发现铆接工人因技术能力有限导致铆接的零部件存在一定质量问题,在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情况以后,他立即与相关单位协调外聘请了两位资深的铆接高级技术工,从而确保了后续HC220滑车前车体的铆接质量。他还针对实际生产情况,对铆接工艺不合理的地方进行现场更改,使得滑车变形得到了有效控制。该型飞机火箭滑车于2010年11月、12月期间完成了三发试验,试验取得了圆满成功。试验期间,空军副司令员景文春亲临试验场指导并观看了试验。该项目的成功研制为我国新型战机弹射救生系统的验证提供了试验基础,为最终研制定型做出了贡献,并为公司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不需扬鞭自奋蹄

由于工作需要,王玮华一年之中有近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外试验、出差,尤其是在襄北做试验,他经常一去就是一两个月。有时王玮华感慨地说:“孩子从出生到现在,我几乎都没怎么管过,家里的事情我也没有太多的精力去过问,我已经很对不起她们了,如果我再不努力工作的话就更对不起她们了!”

艰苦的努力和付出成就了王玮华的精彩人生,他的成功源于他在工作中的坚韧执着;也源于他在试验中的从容镇定;更源于他成功后的理智平和。记者相信:他的这种心态、这种精神会在他的事业道路上一直伴随着他,而在今后也将有助于他成就更多更美好的人生梦想!(邱唯)http://news.ifeng.com/mil/2/detail_2011_12/28/11625173_0.shtml王玮华,在中航工业航宇提起这个名字也许有的人并不熟悉,但是在军品科研部门,他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年轻有为、他认真负责、他勤奋踏实……”几句简单朴实的评价却透露出领导和同事们对他的肯定和钦佩。作为公司试验部五室的滑车主管设计师,西北工业大学硕士毕业的王玮华虽然才30出头,但他却在多个重点型号火箭橇的研制、多个型号的外场试验以及各种技术和进度协调过程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让不可能成为可能

2011年6月,王玮华接到申报国家重点项目的任务,上级要求他在一周之内将论证报告提交到机电公司。项目属总装重点工程,申报难度非常大,对项目的论证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一般至少需要半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完成相关项目的调研、材料的搜集和初步论证,才能完成项目论证报告。接手任务后,王玮华没日没夜地整理材料。通过严密的思考和反复的修改,王玮华最终按时完成了《基于地面主动运动的高速飞行器气动试验方法基础问题研究》的项目论证报告,该报告在机电公司重点项目初评中获得了好评,评委们一致认为项目定位合理,对项目研究的重大科学问题提炼到位,突出了项目的针对性、基础性、创新性和实效性,有望顺利通过终审。

为了战鹰冲天啸

2010年初,试验部接到某型火箭滑车研制任务,考虑到火箭滑车研制任务重、时间紧、难度大等特点,试验部领导安排王玮华为该型火箭滑车的主管设计师,如何控制滑车结构质量降低研制及试验成本;合理分配载荷,确保试验安全;滑车变形控制,确保总装精度成为王玮华一直攻克的难关和思索的问题。从接到任务起,王玮华带领技术团队针对技术难点问题主动加班加点进行攻克,并在总体结构设计过程中及时与主机所技术人员沟通解决前机身与车体接口技术难点,提出了创新的滑车总体结构方案,在短短的两个月内就完成了设计出图和技术报告的归档工作。经过不懈地努力,火箭滑车在研制过程中出现的关键技术问题均得到了满意的解决。

在火箭滑车研制期间,王玮华带领技术人员协同车间工艺分别针对铆接件和焊接件制定了合理的工艺方案,确保了滑车零部件的加工生产。在跟产HC220滑车前车体铆接过程中,他发现铆接工人因技术能力有限导致铆接的零部件存在一定质量问题,在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情况以后,他立即与相关单位协调外聘请了两位资深的铆接高级技术工,从而确保了后续HC220滑车前车体的铆接质量。他还针对实际生产情况,对铆接工艺不合理的地方进行现场更改,使得滑车变形得到了有效控制。该型飞机火箭滑车于2010年11月、12月期间完成了三发试验,试验取得了圆满成功。试验期间,空军副司令员景文春亲临试验场指导并观看了试验。该项目的成功研制为我国新型战机弹射救生系统的验证提供了试验基础,为最终研制定型做出了贡献,并为公司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不需扬鞭自奋蹄

由于工作需要,王玮华一年之中有近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外试验、出差,尤其是在襄北做试验,他经常一去就是一两个月。有时王玮华感慨地说:“孩子从出生到现在,我几乎都没怎么管过,家里的事情我也没有太多的精力去过问,我已经很对不起她们了,如果我再不努力工作的话就更对不起她们了!”

艰苦的努力和付出成就了王玮华的精彩人生,他的成功源于他在工作中的坚韧执着;也源于他在试验中的从容镇定;更源于他成功后的理智平和。记者相信:他的这种心态、这种精神会在他的事业道路上一直伴随着他,而在今后也将有助于他成就更多更美好的人生梦想!(邱唯)http://news.ifeng.com/mil/2/detail_2011_12/28/11625173_0.shtml
等待一飞冲天
实验弹射座椅用的?
绿林奸汉 发表于 2011-12-28 12:46
实验弹射座椅用的?
貌似一些战斗部的试验也要用。
钻地弹实验也用的上吧
飞豹的的事故说明弹射救生仍需发展
看得起不起眼,其实都是各项重大领域里面很重要的一环啊
中航工业航宇,太熟悉的地方了。中航工业这么多单位,我只熟悉这个。
一代更比一代强
读这类八股文章还是要水平……
不知道火箭功率怎么样,估计可以给地地导弹用
原来是研制滑车的?!
我表示金兀术早就用过了
不知道是不是超音速的呢?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