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升机旋翼预研排头兵:直11研制 他初试锋芒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23:48:24

直升机所旋翼动力学A级专家胡和平

在中航工业直升机所清幽宁静的山沟里,矗立着我国第一座旋翼组合吹风试验台,它记载着直升机所史上最高的技术荣誉——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它旁边是我国直升机行业目前唯一国家级实验室——直升机旋翼动力学重点实验室,胡和平就在这里工作。

胡和平现为直升机所旋翼动力学专业A级专家,研究员,直升机旋翼专业副总师,所级专业技术带头人。他平时话不多,但讲起科研来却滔滔不绝,眼神中透露出的是沉着严肃。

潜心科研硕果累累

直升机预研是指为研究新型直升机装(设)备而先期进行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活动的统称。如何缩短直升机研制周期,怎样为降低研制风险服务?这是胡和平常常思考的问题。

胡和平1989年研究生毕业后,一直从事着直升机旋翼系统设计、旋翼动力学分析工作。直11旋翼系统研制,他初试锋芒,某旋翼原理样机,他再立新功,项目对外合作,他如鱼得水……型号研制和预先研究兼顾,经过多年的历练,胡和平已经成为直升机旋翼动力学专业技术带头人。

旋翼技术是直升机发展的关键。胡和平担任组长的专业组,承担着相当于六套旋翼系统同时开展设计研制的艰巨任务,难度之大、压力之重从未有过。胡和平精心组织,合理调配力量,和全组一起人员出色地完成了一项又一项科研任务。

在国内首次开展的氟洛德数动力相似数模型旋翼研制中,他创新性解决了五支臂微小型桨毂的总体设计、小型扭转粘弹性阻尼器的设计以及双路传力复合材料桨叶的结构布置与相似参数处理等难题,在部级工程设计评审中获得专家好评。此外,在无轴承尾桨设计研究项目中,他提出并主导了三种方案柔性梁构型设计,并且将研究成果应用到直升机旋翼系统的尾桨研制上。这期间,他编制了国内第一份“旋翼动力学设计要求”国军标,获得集团公司奖和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他先后被授予“岗位创新能手”和“知识型标兵”等荣誉称号。

帮助后学耕耘有道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直升机预研特点决定了团队中不仅需要基础扎实、专业精深的技术骨干,同时也需要兢兢业业、熟悉业务的管理人员。作为预研战线的“老兵”,胡和平结合研究项目,组建了跨科室的无轴承旋翼技术研究团队和以重点实验室新人为主的旋翼气弹动力学研究团队,联合专业研究室,采用导师带徒、硕士培养、学术研讨等多种方式进行人才培养。

在胡和平的带领和指导下,新生代旋翼技术能手悄然冒尖。无轴承旋翼技术研究团队的熊绍海、陈伏船由于贡献突出,均破格晋升工程师。谈及“80后”的成长特点,胡和平说,社会发展节奏快,这与科技创新是相矛盾的,太强调时效性,这样使得部分“80后”年轻人存在浮躁心态。他认为而搞科研不能急于求成,要静得下心,沉得住气,甘坐冷板凳。他带的硕士研究生周云,仅仅两年里,不仅顺利完成了学业,还多次在《直升机技术》上发表文章,并完成了直升机第一个“973计划”项目中某专题的研究工作,更参与到“十二五”某预研项目研究中。这都得益于胡和平的信任和指导。

朴实无华淡泊明志

地处江西景德镇南山脚下的直升机所,没有大城市的喧嚣和繁华,倒让众多的直升机人保持着一种清静而简单的生活态度。作为直升机所A级技术专家,胡和平生活上已达到“小康”,但他几十年来依然安贫乐道,求简求静,对物质没有过高的追求。提起胡和平,人们印象最为深刻的恐怕是他戴着眼镜、头发花白、个头小巧、提着文件袋、骑辆破旧自行车的学者模样。

胡和平的一件衬衣往往要穿上好多年才舍得丢,一洗再洗直到不能穿为止。他喜欢思考,把时间都放在了事业上,先后荣获省部级奖两次,准部级奖六次,国防专利两项,参与出版直升机方面专著三本。

夜深人静的时候,胡和平经常还在办公室查阅资料、撰写材料。同事评价说,他不在加班就在加班的路上,是一个典型的“拼命三郎”。“首先应该是热爱它,将科研作为一种乐趣,再是有一份责任感,一种为国防干点事的责任心。”胡和平在接受采访中这样说到。(陈昱)
http://news.ifeng.com/mil/2/detail_2011_12/14/11318545_1.shtml

1.jpg (22.9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1-12-14 14:20 上传


直升机所旋翼动力学A级专家胡和平

在中航工业直升机所清幽宁静的山沟里,矗立着我国第一座旋翼组合吹风试验台,它记载着直升机所史上最高的技术荣誉——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它旁边是我国直升机行业目前唯一国家级实验室——直升机旋翼动力学重点实验室,胡和平就在这里工作。

胡和平现为直升机所旋翼动力学专业A级专家,研究员,直升机旋翼专业副总师,所级专业技术带头人。他平时话不多,但讲起科研来却滔滔不绝,眼神中透露出的是沉着严肃。

潜心科研硕果累累

直升机预研是指为研究新型直升机装(设)备而先期进行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活动的统称。如何缩短直升机研制周期,怎样为降低研制风险服务?这是胡和平常常思考的问题。

胡和平1989年研究生毕业后,一直从事着直升机旋翼系统设计、旋翼动力学分析工作。直11旋翼系统研制,他初试锋芒,某旋翼原理样机,他再立新功,项目对外合作,他如鱼得水……型号研制和预先研究兼顾,经过多年的历练,胡和平已经成为直升机旋翼动力学专业技术带头人。

旋翼技术是直升机发展的关键。胡和平担任组长的专业组,承担着相当于六套旋翼系统同时开展设计研制的艰巨任务,难度之大、压力之重从未有过。胡和平精心组织,合理调配力量,和全组一起人员出色地完成了一项又一项科研任务。

在国内首次开展的氟洛德数动力相似数模型旋翼研制中,他创新性解决了五支臂微小型桨毂的总体设计、小型扭转粘弹性阻尼器的设计以及双路传力复合材料桨叶的结构布置与相似参数处理等难题,在部级工程设计评审中获得专家好评。此外,在无轴承尾桨设计研究项目中,他提出并主导了三种方案柔性梁构型设计,并且将研究成果应用到直升机旋翼系统的尾桨研制上。这期间,他编制了国内第一份“旋翼动力学设计要求”国军标,获得集团公司奖和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他先后被授予“岗位创新能手”和“知识型标兵”等荣誉称号。

帮助后学耕耘有道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直升机预研特点决定了团队中不仅需要基础扎实、专业精深的技术骨干,同时也需要兢兢业业、熟悉业务的管理人员。作为预研战线的“老兵”,胡和平结合研究项目,组建了跨科室的无轴承旋翼技术研究团队和以重点实验室新人为主的旋翼气弹动力学研究团队,联合专业研究室,采用导师带徒、硕士培养、学术研讨等多种方式进行人才培养。

在胡和平的带领和指导下,新生代旋翼技术能手悄然冒尖。无轴承旋翼技术研究团队的熊绍海、陈伏船由于贡献突出,均破格晋升工程师。谈及“80后”的成长特点,胡和平说,社会发展节奏快,这与科技创新是相矛盾的,太强调时效性,这样使得部分“80后”年轻人存在浮躁心态。他认为而搞科研不能急于求成,要静得下心,沉得住气,甘坐冷板凳。他带的硕士研究生周云,仅仅两年里,不仅顺利完成了学业,还多次在《直升机技术》上发表文章,并完成了直升机第一个“973计划”项目中某专题的研究工作,更参与到“十二五”某预研项目研究中。这都得益于胡和平的信任和指导。

朴实无华淡泊明志

地处江西景德镇南山脚下的直升机所,没有大城市的喧嚣和繁华,倒让众多的直升机人保持着一种清静而简单的生活态度。作为直升机所A级技术专家,胡和平生活上已达到“小康”,但他几十年来依然安贫乐道,求简求静,对物质没有过高的追求。提起胡和平,人们印象最为深刻的恐怕是他戴着眼镜、头发花白、个头小巧、提着文件袋、骑辆破旧自行车的学者模样。

胡和平的一件衬衣往往要穿上好多年才舍得丢,一洗再洗直到不能穿为止。他喜欢思考,把时间都放在了事业上,先后荣获省部级奖两次,准部级奖六次,国防专利两项,参与出版直升机方面专著三本。

夜深人静的时候,胡和平经常还在办公室查阅资料、撰写材料。同事评价说,他不在加班就在加班的路上,是一个典型的“拼命三郎”。“首先应该是热爱它,将科研作为一种乐趣,再是有一份责任感,一种为国防干点事的责任心。”胡和平在接受采访中这样说到。(陈昱)
http://news.ifeng.com/mil/2/detail_2011_12/14/11318545_1.shtml
中国航空的骄傲
老一辈干劲十足。。。年轻的要迎头赶上了啊
好样的!!!
Z-11也要充当许多设备的试验机平台,成本低呀;
有点类似当年J-8II。
要提高待遇,多发奖金啊。
不服输的兔子精神
人才培养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