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纸车?】历史上德国人的E系列进行到什么程度了?(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7:48:15





7-100Z6113118429.jpg (162.52 KB, 下载次数: 3)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1-11-29 21:07 上传


7-100Z6112345404.jpg (182.09 KB, 下载次数: 1)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1-11-29 21:07 上传


7-100Z4153232704.jpg (194.12 KB, 下载次数: 1)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1-11-29 21:07 上传


7-100Z4152115680.jpg (170.48 KB, 下载次数: 1)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1-11-29 21:07 上传



那个TD是交错负重轮版的赫哲么?
貌似LZ是SC的,玩WOT才问这个问题的

E-10~E-25进展顺利 快有样车了

E-50/E-75处于示意图论证阶段,进度似乎还没IS-7快

E-90是后人YY的 E-100突击炮连示意图都木有 只有170MM的炮架子 自走E是毛子YY的

E系列之后其实还有IX,X(9,10)号坦克 那些还不如示意图
187工程 发表于 2011-11-29 21:20
貌似LZ是SC的,玩WOT才问这个问题的

E-10~E-25进展顺利 快有样车了
其实,偶更关心乃的ID,关于187工程车的详情,想请教一下。呵呵。。。
2011-11-29 21:54 上传

2011-11-29 22:00 上传

小方 发表于 2011-11-29 22:00
另外问问这个是啥
左上方的德文写着:
熊式突击炮
在豹式/虎王底盘上的蟋蟀(德国的SPG都是这个意思,也可以翻译成自行火炮)武器运载车
hangxing 发表于 2011-11-29 21:49
其实,偶更关心乃的ID,关于187工程车的详情,想请教一下。呵呵。。。
一看就识货,187工程是苏联4代坦克选型时候的一个方案,西方称为ST-1/2/3

1,2完成了,3刚刚开始苏联解体了

至于其他细节。。。等我灌水灌到能贴图再专门开个帖子吧

诶?E-10还能压低车身?是液压悬挂么?
谢谢楼主无私分享
187工程 发表于 2011-11-29 22:28
一看就识货,187工程是苏联4代坦克选型时候的一个方案,西方称为ST-1/2/3

1,2完成了,3刚刚开始 ...
第二条重坦线都是皮厚炮狠 [:a2:] 不过看ST1的图纸难道真是100mm炮加-4的车体??
E-10系列似乎已经造出底盘样车了
187工程 发表于 2011-11-29 22:28
一看就识货,187工程是苏联4代坦克选型时候的一个方案,西方称为ST-1/2/3

1,2完成了,3刚刚开始 ...
187是T-90A的焊接炮塔方案吧?貌似T-84也是这种炮塔
铁血烈鹰 发表于 2011-11-29 23:19
187是T-90A的焊接炮塔方案吧?貌似T-84也是这种炮塔
嗯 T-90A T-80UD都是这个炮塔设计
没事瞅瞅


e25似乎都已经开始量产了,还有照片,应该没有问题



e25似乎都已经开始量产了,还有照片,应该没有问题

4a36acaf2edda3ccea956f6801e93901213f9201.jpg (89.02 KB, 下载次数: 1)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1-11-29 23:54 上传


187工程 发表于 2011-11-29 22:28
一看就识货,187工程是苏联4代坦克选型时候的一个方案,西方称为ST-1/2/3

1,2完成了,3刚刚开始 ...
OK 。就不歪楼了,等待你的技术贴出炉,别忘了哟。。。

187工程 发表于 2011-11-29 22:18
左上方的德文写着:
熊式突击炮
在豹式/虎王底盘上的蟋蟀(德国的SPG都是这个意思,也可以翻译成自行火 ...
我觉得更类似于灰熊,强虎之类的强击火炮
E系列不就是发展出了二战后的豹1吗?
187工程 发表于 2011-11-29 23:39
嗯 T-90A T-80UD都是这个炮塔设计
UD貌似和U是一个炮塔,84才是187的炮塔,187的焊接炮塔夹层是碳化硅吗?
maggic92 发表于 2011-11-29 23:52
e25似乎都已经开始量产了,还有照片,应该没有问题
这个是用模型P的照片

除E-100的底盘有确切照片证据外,其它都是浮云,据传E-10/25的原型车毁于盟军轰炸.

经常听别人说什么E系列如果造出来会如何神器云云,莫非M26 T-44 百夫长都是纸糊的?
这么纷繁复杂的型号,不通用的底盘,怎么能不被拖垮。

森理萤一 发表于 2011-11-30 02:33
这个是用模型P的照片

除E-100的底盘有确切照片证据外,其它都是浮云,据传E-10/25的原型车毁于盟军轰炸. ...


网上流传的那个介绍E系列的德棍文流毒甚深.竟然拿图纸上的东西为参照,对比毛子实际造出来的各种实验车的缺陷,得出汉斯技术全面领先的荒谬结论,实在是误人子弟.不过,天朝向来同情战败者,要不然德棍也不会有市场,引用几段关于E系列德棍文:

 E-50车体每侧6个负重轮。悬挂系统为莱恩博士设计的外置盘式螺旋悬挂装置,不占用车内空间。它和E-75一样采用动力系统后置,节约了近一吨的重量,另外取消车体传动轴后,车高也降为2.60米。发动机为HL-234型,最高输出功率为900马力/3200转。因此E-50可以达到60KM的公路时速!!这甚至已经超过了60年代的战后二代坦克的水平了。(这种HL-234发动机的改良型HL234+型,比以前的HL234有大幅度的技术跃进,同时采用先进的燃油喷射和涡轮增压技术以及特种冷却液。最大输出功率竟达到与后世挑战者坦克帕金斯发动机相当的1100~1200马力!!这又是当年德国的一项绝活,包括苏联 美国在内的其它国家坦克发动机到了70年代才达到如此水平,比德国又晚了20多年.(提外话:无论汉斯当年的理论再天花乱坠,问题是当时的生产力能否将理论变为现实?事实上汉斯自己也是70年代才达到如此水平.爱因斯坦1915年就提出相对论,怎么原子弹到45年才造出来?凡尔纳还幻想过用炮弹把人送上月球,在理论上也说得通,现实中谁敢试试?)

 E-50的正面上车体装甲为90毫米/30度(而且上车体装甲没有任何开口,)连机枪都没有,防御力相当不错),下车体装甲为70毫米/40度。车体侧装甲与虎王相同,为80毫米/75度。E-50的炮塔外形基本与黑豹F相当,不过加厚了侧甲厚度。E-50的炮塔前甲厚130毫米,筒形火炮防盾厚120毫米。炮塔侧甲 后甲均厚70毫米。

 平心而论,E-50在火力 机动等方面都超过了苏联战争末期的T-44坦克,其整车装甲防御力除了正面上车体装甲稍弱外(T-44正面上车体装甲为120毫米/30度)外,其它也基本与T-44相当(T-44车体侧装甲为75毫米垂直装甲,炮塔前甲厚90毫米),综合战斗能力E-50更优。(E-50还装有体视式测距仪和红外夜视瞄准具,其火炮精度比黑豹还高)   对与在1947年才出现的T-54,E-50在火力上与其持平,机动占优,而装甲上有较大差距(开什么玩笑,T-54正面上车体装甲为120毫米/30度,炮塔前甲厚200毫米以上,和此文上面提到的E-50比比谁更优秀?),这就需要进一步改进加强了。不过,由于设计合理,E-50是拥有提升到60吨级的潜力的,所以它的装甲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都60吨了,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难道只准备一直在高速公路上打仗?)
 二战后期,E系列的开发者们意识到必须对德国坦克(传动装置前置)的传统布局进行革新,否则很难在坦克总体设计上取得突破,于是,他们将传动装置重新设计并使之紧凑化,再与动力装置结合在一起,统统后置(突破?毛子几年前就知道驱动后置,汉斯到要战败了才知道要借鉴别人这一优秀经验?)传动装置可靠性低一直是德国重型坦克的一大顽疾,不过从1945年初的黑豹开始,这个问题终于解决了,(解决了?豹F同样一台也没造出来,空想中的解决了也能当真?而且不同的车型有不同的问题,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别的车型解决其问题只能提供参考,哪有什么能包治百病解决一切技术问题的万能方案?)E系列这样做的背后证明德国重型坦克终于成熟了。驱动轮也跟着“搬家”,发动机也引入了涡轮增压和新式冷却技术,大大提高了发动机功率,这又是德国重型坦克成熟的一种表现.(还是那句话以当时的生产力能实现吗?汉斯实际造出这种幻想中的动力组在哪?)。

  更重要的是E系列的设计者们还就如何使坦克内部空间分配更趋合理展开了探讨:现代坦克的内部空间分配是,   动力和传动装置占38%   乘员和内部物品(包括燃油)占48%   弹药占6%   火炮的活动空间占8%   令人惊讶而又钦佩的是,60年前的E系列的内部空间分配与上述指标仅仅只是略有差异,十分接近。(若设计坦克都必须遵循这所谓的分配比例,那干脆都造个模板,大家一起模仿算了,还要什么坦克设计师?)它们是当之无愧的现代主战坦克的真正雏型,这一点上它们远远超越了同时代的美苏坦克.(一张空想的图纸就当了后世典范,科幻小说看多了吧?真当这是什么外星人遗留或者上古文明遗传下来的神器设计图?)  

请大家注意的是:机动 火力 防护 这三大性能只是坦克的外表,而合理的内部空间分配却是坦克的内涵,这一点对坦克来说同样不容忽视。一辆真正优秀的坦克应该是表里合一的.二战中的各国坦克。苏军只做到了第一点,而美军只做到了第二点。而德国则在一定程度上兼顾了这两点。。(片面追求所有性能的全面提升,不懂得适当放弃,水多加面面多加水地不断硬塞进更重的炮,更大的发动机,更厚重的装甲,以及各种乱七八糟的新实验室技术,就是汉斯坦克重型化走火入魔的思想根源.E系列60-150吨,战场适应力就是扯淡,当汉斯的后勤都是超人?)

  苏联坦克战场受制的一个主要原因其实就是:它们那狭小 糟糕的内部空间配置严重制约了坦克真正实力的发挥。由此,我们也不难理解,为什么苏德战争初期,性能优良的T-34/76却会被3号坦克击败(技术原因很简单,T-34/76虽在机动 火力 防护 这三大性能上超越了3号坦克。但它却没有电台,也没有车长指挥塔,内涵的缺陷使T-34的车长很难指挥作战,而苏军的坦克部队之间竟要靠旗语联络,其群战能力极差。(技术缺陷容易弥补,而设计缺陷却很难弥补,没有电台,难道是很难解决的问题?再者T-34危机就这么被遗忘了?要是3号4号打得过T-34,还要虎豹干嘛?)而苏军的这些致命弱点,却正是3号坦克的优点,这比表面上的三大性能更为重要(那还要什么坦克,直接用房车塞满各种战斗部件通讯设备和娱乐设施,不是更加完美的战争机器?孰本孰末要先搞清楚)。同理,战争后期以制胜虎1为设计目标的IS-2走上战场才发现新锐的自己竟无法完全压制老旧的虎1,原因也正是IS-2的“内涵”出了问题。   二战中的苏联坦克没有一种达到其纸上的设计指标。而从二战中期开始,其坦克技术优势被战争初期技术劣势的德国全面赶超,随着德国新型坦克的不断开发,苏联再也没有扳回天平——因为双方同级别的坦克较量中,全部都是德国占优。(毛子各种实验车造了一台又一台,实验证明不可靠就放弃,而汉斯却是连实验车都不得不开上战场,于是各种问题直接在战场上暴露.E系列这些仅仅只是画在图纸上的幻想,和真实存在的实验车有什么可比性?竟然拿幻想中的完美性能对比真实实现的实验车的缺陷,就得出汉斯全面占优的可笑结论,某些德棍脸皮之厚实在超呼想象)

{:soso_e120:}
森理萤一 发表于 2011-11-30 02:33
这个是用模型P的照片

除E-100的底盘有确切照片证据外,其它都是浮云,据传E-10/25的原型车毁于盟军轰炸. ...


网上流传的那个介绍E系列的德棍文流毒甚深.竟然拿图纸上的东西为参照,对比毛子实际造出来的各种实验车的缺陷,得出汉斯技术全面领先的荒谬结论,实在是误人子弟.不过,天朝向来同情战败者,要不然德棍也不会有市场,引用几段关于E系列德棍文:

 E-50车体每侧6个负重轮。悬挂系统为莱恩博士设计的外置盘式螺旋悬挂装置,不占用车内空间。它和E-75一样采用动力系统后置,节约了近一吨的重量,另外取消车体传动轴后,车高也降为2.60米。发动机为HL-234型,最高输出功率为900马力/3200转。因此E-50可以达到60KM的公路时速!!这甚至已经超过了60年代的战后二代坦克的水平了。(这种HL-234发动机的改良型HL234+型,比以前的HL234有大幅度的技术跃进,同时采用先进的燃油喷射和涡轮增压技术以及特种冷却液。最大输出功率竟达到与后世挑战者坦克帕金斯发动机相当的1100~1200马力!!这又是当年德国的一项绝活,包括苏联 美国在内的其它国家坦克发动机到了70年代才达到如此水平,比德国又晚了20多年.(提外话:无论汉斯当年的理论再天花乱坠,问题是当时的生产力能否将理论变为现实?事实上汉斯自己也是70年代才达到如此水平.爱因斯坦1915年就提出相对论,怎么原子弹到45年才造出来?凡尔纳还幻想过用炮弹把人送上月球,在理论上也说得通,现实中谁敢试试?)

 E-50的正面上车体装甲为90毫米/30度(而且上车体装甲没有任何开口,)连机枪都没有,防御力相当不错),下车体装甲为70毫米/40度。车体侧装甲与虎王相同,为80毫米/75度。E-50的炮塔外形基本与黑豹F相当,不过加厚了侧甲厚度。E-50的炮塔前甲厚130毫米,筒形火炮防盾厚120毫米。炮塔侧甲 后甲均厚70毫米。

 平心而论,E-50在火力 机动等方面都超过了苏联战争末期的T-44坦克,其整车装甲防御力除了正面上车体装甲稍弱外(T-44正面上车体装甲为120毫米/30度)外,其它也基本与T-44相当(T-44车体侧装甲为75毫米垂直装甲,炮塔前甲厚90毫米),综合战斗能力E-50更优。(E-50还装有体视式测距仪和红外夜视瞄准具,其火炮精度比黑豹还高)   对与在1947年才出现的T-54,E-50在火力上与其持平,机动占优,而装甲上有较大差距(开什么玩笑,T-54正面上车体装甲为120毫米/30度,炮塔前甲厚200毫米以上,和此文上面提到的E-50比比谁更优秀?),这就需要进一步改进加强了。不过,由于设计合理,E-50是拥有提升到60吨级的潜力的,所以它的装甲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都60吨了,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难道只准备一直在高速公路上打仗?)
 二战后期,E系列的开发者们意识到必须对德国坦克(传动装置前置)的传统布局进行革新,否则很难在坦克总体设计上取得突破,于是,他们将传动装置重新设计并使之紧凑化,再与动力装置结合在一起,统统后置(突破?毛子几年前就知道驱动后置,汉斯到要战败了才知道要借鉴别人这一优秀经验?)传动装置可靠性低一直是德国重型坦克的一大顽疾,不过从1945年初的黑豹开始,这个问题终于解决了,(解决了?豹F同样一台也没造出来,空想中的解决了也能当真?而且不同的车型有不同的问题,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别的车型解决其问题只能提供参考,哪有什么能包治百病解决一切技术问题的万能方案?)E系列这样做的背后证明德国重型坦克终于成熟了。驱动轮也跟着“搬家”,发动机也引入了涡轮增压和新式冷却技术,大大提高了发动机功率,这又是德国重型坦克成熟的一种表现.(还是那句话以当时的生产力能实现吗?汉斯实际造出这种幻想中的动力组在哪?)。

  更重要的是E系列的设计者们还就如何使坦克内部空间分配更趋合理展开了探讨:现代坦克的内部空间分配是,   动力和传动装置占38%   乘员和内部物品(包括燃油)占48%   弹药占6%   火炮的活动空间占8%   令人惊讶而又钦佩的是,60年前的E系列的内部空间分配与上述指标仅仅只是略有差异,十分接近。(若设计坦克都必须遵循这所谓的分配比例,那干脆都造个模板,大家一起模仿算了,还要什么坦克设计师?)它们是当之无愧的现代主战坦克的真正雏型,这一点上它们远远超越了同时代的美苏坦克.(一张空想的图纸就当了后世典范,科幻小说看多了吧?真当这是什么外星人遗留或者上古文明遗传下来的神器设计图?)  

请大家注意的是:机动 火力 防护 这三大性能只是坦克的外表,而合理的内部空间分配却是坦克的内涵,这一点对坦克来说同样不容忽视。一辆真正优秀的坦克应该是表里合一的.二战中的各国坦克。苏军只做到了第一点,而美军只做到了第二点。而德国则在一定程度上兼顾了这两点。。(片面追求所有性能的全面提升,不懂得适当放弃,水多加面面多加水地不断硬塞进更重的炮,更大的发动机,更厚重的装甲,以及各种乱七八糟的新实验室技术,就是汉斯坦克重型化走火入魔的思想根源.E系列60-150吨,战场适应力就是扯淡,当汉斯的后勤都是超人?)

  苏联坦克战场受制的一个主要原因其实就是:它们那狭小 糟糕的内部空间配置严重制约了坦克真正实力的发挥。由此,我们也不难理解,为什么苏德战争初期,性能优良的T-34/76却会被3号坦克击败(技术原因很简单,T-34/76虽在机动 火力 防护 这三大性能上超越了3号坦克。但它却没有电台,也没有车长指挥塔,内涵的缺陷使T-34的车长很难指挥作战,而苏军的坦克部队之间竟要靠旗语联络,其群战能力极差。(技术缺陷容易弥补,而设计缺陷却很难弥补,没有电台,难道是很难解决的问题?再者T-34危机就这么被遗忘了?要是3号4号打得过T-34,还要虎豹干嘛?)而苏军的这些致命弱点,却正是3号坦克的优点,这比表面上的三大性能更为重要(那还要什么坦克,直接用房车塞满各种战斗部件通讯设备和娱乐设施,不是更加完美的战争机器?孰本孰末要先搞清楚)。同理,战争后期以制胜虎1为设计目标的IS-2走上战场才发现新锐的自己竟无法完全压制老旧的虎1,原因也正是IS-2的“内涵”出了问题。   二战中的苏联坦克没有一种达到其纸上的设计指标。而从二战中期开始,其坦克技术优势被战争初期技术劣势的德国全面赶超,随着德国新型坦克的不断开发,苏联再也没有扳回天平——因为双方同级别的坦克较量中,全部都是德国占优。(毛子各种实验车造了一台又一台,实验证明不可靠就放弃,而汉斯却是连实验车都不得不开上战场,于是各种问题直接在战场上暴露.E系列这些仅仅只是画在图纸上的幻想,和真实存在的实验车有什么可比性?竟然拿幻想中的完美性能对比真实实现的实验车的缺陷,就得出汉斯全面占优的可笑结论,某些德棍脸皮之厚实在超呼想象)

{:soso_e120:}
maggic92 发表于 2011-11-29 23:52
e25似乎都已经开始量产了,还有照片,应该没有问题
其实这是模型图拍的,你上当了
都是图纸货,战斗力大约能比得上一付扑克牌。
呃,前提如果德国人能找到飞图纸的高手的话。。。。
铁血烈鹰 发表于 2011-11-30 02:26
UD貌似和U是一个炮塔,84才是187的炮塔,187的焊接炮塔夹层是碳化硅吗?
严格意义上讲不是焊接炮塔的UD只是换了发动机的U。。。。
影霜 发表于 2011-11-30 04:25
网上流传的那个介绍E系列的德棍文流毒甚深.竟然拿图纸上的东西为参照,对比毛子实际造出来的各种实验车的 ...
强大的红字, 顶.   [:a15:]
德国发展E系列的整体思路是正确的, 首先是想办法把德军生产的五花八门的东西都标准化、系列化起来, 可以大大提高产能。 (但是能不能实现是另一回事, 因为德国的几大工业托拉斯矛盾比较大, 才是造成德国武器五花八门的根源。) 现代的重型通用底盘设想就来自E系列。 但是原来看E系列仍然使用汽油机, 这是一种落后, 也跟战时来不及研制新发动机有关。
187工程 发表于 2011-11-30 10:03
严格意义上讲不是焊接炮塔的UD只是换了发动机的U。。。。
187的炮塔貌似不会给列宁格勒那帮人用吧?
乌拉尔和哈尔科夫貌似都是听莫洛佐夫指挥,车里雅宾斯克和列宁格勒都是听科京指挥。

i6y6 发表于 2011-11-30 10:47
德国发展E系列的整体思路是正确的, 首先是想办法把德军生产的五花八门的东西都标准化、系列化起来, 可以大 ...


别人都在向主战坦克方向跑了,T-54,M26,百夫长45年都搞出来实车了。德国人还在设计N种底盘的坦克+坦歼系列,这个叫方向正确?
实际上德国人自己都对E系列没什么指望,从42年拖到45年就E100拖了一个底盘出来,其他图纸都没有画完,可见重视程度如何,而且那个底盘也不能让人满意,结果44年希特勒就下令停止E100开发。
i6y6 发表于 2011-11-30 10:47
德国发展E系列的整体思路是正确的, 首先是想办法把德军生产的五花八门的东西都标准化、系列化起来, 可以大 ...


别人都在向主战坦克方向跑了,T-54,M26,百夫长45年都搞出来实车了。德国人还在设计N种底盘的坦克+坦歼系列,这个叫方向正确?
实际上德国人自己都对E系列没什么指望,从42年拖到45年就E100拖了一个底盘出来,其他图纸都没有画完,可见重视程度如何,而且那个底盘也不能让人满意,结果44年希特勒就下令停止E100开发。
从我见过的资料,E50在德国投降前正在设计底盘负重轮,至于其他部分基本没搞,至于E75没看到搞过,不过E75本来和和E50接近的,所以也算负重轮设计了部分。
E10和E25,那就不太清楚,好像基本都停留在概念状态。
至于所谓的E50,E75,E100的TD,那些连影子都没有。
E90现实中根本不存在,连计划都没有,就不说了。
问下,真红有当年那期兵器(就是让E79坑死不少人的那期)的PDF没
yikecat 发表于 2011-11-30 01:34
E系列不就是发展出了二战后的豹1吗?
豹1和E系列有传承关系么?这个说法首见
另外,据说WOT开发组已经不准备让E系列顶级突击炮装170炮了,理论是塞不下,另外还有,据说要塞下155长身管的话也必须是斐迪南造型
铁血烈鹰 发表于 2011-11-30 10:56
187的炮塔貌似不会给列宁格勒那帮人用吧?
乌拉尔和哈尔科夫貌似都是听莫洛佐夫指挥,车里雅宾斯克和列宁 ...
:L 可能是技术交流的结果吧
小方 发表于 2011-11-29 22:51
第二条重坦线都是皮厚炮狠  不过看ST1的图纸难道真是100mm炮加-4的车体??
:L 我写错了 是FST-1/2 让人弄迷糊了

:L ST-1是加厚的-4的车体(据说是加厚),加一门122MM D-30/D-25T/D-25TS/BL-9/D-49T
ST-2和ST-1的区别是。。。 ST-2是并列2门 ST-1是一门 :D

其实ST是超级坦克的意思,似乎开发还在IS-4前面
damo56030 发表于 2011-11-30 11:16
豹1和E系列有传承关系么?这个说法首见
{:chan:}它还不如说法国那几个车靠谱点。。。。。。
187工程 发表于 2011-11-29 22:28
一看就识货,187工程是苏联4代坦克选型时候的一个方案,西方称为ST-1/2/3

1,2完成了,3刚刚开始 ...
头像的车是啥?貌似54?
Spica 发表于 2011-11-30 12:38
头像的车是啥?貌似54?
ID同图片。。。
187工程 发表于 2011-11-30 12:59
ID同图片。。。
完全看不出是HT的样子,ST-1/2的炮塔都很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