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妈相关的两个链接,没钱不能下载,期待高人下了共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6:32:11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FHLX201006003.htm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HKJJ201104014.htm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FHLX201006003.htm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HKJJ201104014.htm
某型飞机着舰拦阻动力学仿真与分析
引言
以航空母舰为活动基地的固定翼舰载机,如F -
18、Su - 25、Su - 33 等,均要通过拦阻系统进行着舰。
舰载机的着舰速度为200 ~ 300 km/h,对于只有100 ~
200 m 的甲板长度,整个着舰拦阻过程的危险性极高。
舰载机拦阻过程中的拦阻钩与拦阻索的刚柔碰撞问
题、拦阻索的大变形与颤振问题、起落架的碰撞问题等
等,与着舰安全性息息相关。因此,舰载机着舰拦阻的
动力学特性[1]一直是各国学者研究的重点。
国外研究主要是以实验为主,由于某些原因相关
成果公布极少。美国以实验数据为基础得到拦阻钩载
荷和拦阻系统的安装定位要求,并形成经验公式[2 - 3]。
国内的研究以理论分析为主,在动力学基本理论基础
上构建飞机拦阻的基本分析模型。金长江[4]等从飞行
力学角度来对舰载机的弹射起飞和着舰拦阻进行动力
学分析。高泽迥[5]从振动角度讨论了飞机拦阻钩的振
动及索- 钩动力学分析。柳刚等[6]基于能量法并建立
了飞机着陆拦阻动力学模型,并考虑了拦阻钩与道面
的碰撞问题。
由于拦阻过程的刚柔碰撞、大变形与颤振问题,动
力学数值仿真难度极大,目前为止,对于舰载机着舰拦
阻过程的仿真没有通用合适的数值方法。本文通过各
种有限元单元组建舰载机全机动力学分析模型,采用
有限元分析软件Pam-Crash 的冲击碰撞求解器对舰载
机着舰拦阻过程进行数值仿真,将关键着舰参数与
ADAMS 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7],重点考察着舰过程
起落架受载,为舰载机起落架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收稿日期: 2011 - 01 - 10 修订日期: 2011 - 07 - 07
作者简介: 刘瑜( 1985 - ) ,男,辽宁东港人,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飞行器气动与结构综合设计。
第41 卷第4 期航空计算技术Vol. 41 No. 4
2011 年7 月Aeronautical Computing Technique Jul. 2011
1 数学模型
飞机的运动方程可以以单元的运动方程为基础进
行组合及叠加而得到:
M¨δS + CδS + KδS = RS
( 1)
式中: δS
为结构整体所有结点位移的列向量; δ S
为δS
对时间一阶导数的列向量;¨δ S
为δS
对时间二阶导数的
列向量; M 为结构整体的质量矩阵; C 为结构整体的阻
尼矩阵; K 为结构整体的刚度矩阵; RS
为所有节点的
瞬变的结点力列向量。
根据有限元理论建立飞机结构质量矩阵M、阻尼
矩阵C 和刚度矩阵K 后即可求解( 1) 式。关于时间域
的离散采用显示积分算法,假设当前时间步为第n 步,
将( 1) 式改写为如下运动方程:
Man + Cvn + Kdn = Fext
n
( 2)
令Fext
n = Cvn + Kdn
,则( 2) 方程改写为
Man = Fext
n - Fint
n
( 3)
式中: an
为时间步n 时的加速度; vn
为时间步n 时的
速度; dn
为时间步n 的位移; Fext
n
为时间步n 时外载荷
矢量; Fint
n
为时间步n 时内力矢量。
如果将单元质量分布在节点上,则M 为对角阵,
线性方程组将成为一系列关于各个自由度的独立一元
一次方程,从而求出节点加速度。
假定加速度在整个时间步内恒定,然后在时域内
时间推进上应用中心差分法:
vn + 12
= vn - 12
+ an
( Δtn + 12
+ Δtn - 12
) /2 ( 4)
dn + 1 = dn + vn + 12
Δtn + 12
( 5)
在整个时域范围内,可由式( 4) 、式( 5) 积分递推
公式求得各个离散时间点出各离散节点的位移、速度
和加速度。
2 计算模型
坐标系采用地面坐标系,X 轴为飞机在甲板上的
运动方向,Z 轴在飞机对称面内向上,Y 轴由右手法则
确定。
舰体部分包括了甲板以及拦阻装置,拦阻装置简
化由拦阻索,变向滑轮以及根部2 个缓冲器组成。甲
板属性为刚体,拦阻索属性为2 节点的非线性拉伸梁。
舰体模型如图1 所示。
非线性拉伸梁的应变张力曲线影响了飞机的拦阻
距离,并决定了拦阻钩与拦阻索碰撞的时候是否会发
生脱钩。应变张力曲线由拦阻力与拦阻距离两个条件
确定。拦阻力与拦阻距离曲线在拦阻装置性能要求基
础上,由某型飞机设计要求给出。机体模型与拦阻钩
模型属性为刚体,之间通过转动运动副进行约束。主
起与前起落架分析模型考虑了摇臂以及轮胎压缩问
题。摇臂属性为梁单元,轮胎压缩通过弹簧单元模
拟[8]。起落架缓冲器是为了考虑空气弹簧和油液阻尼
而采用弹簧阻尼单元模拟,其中油液阻尼力采用了变
油液阻尼孔考虑。缓冲器、摇臂和轮胎各单元之间通
过平动副和转动副进行连接。全机模型如图2 所示。
图1 舰体甲板模型
图2 舰载机模型
3 仿真计算
飞机着舰基本参数: 着舰速度240 km/h; 下滑角
4°; 姿态角为0°、2°、4°、6°、8°、10°、12°、14° 共8 种工
况。飞机着舰过程中载荷: 重力载荷7 110 kg; 发动机
推力5 000 kg( 双发) ,作用在对称面内; 气动升力、阻
力以及俯仰力矩按曲线由某型飞机设计要求给出。主
要数据的仿真结果如下表所示。
总体上,各仿真方法中起落架行程峰值的变化与
起落架轴向载荷峰值的变化趋势一致。随着着舰姿态
角的变大,飞机Y 向过载峰值呈现了先变小后变大的
趋势,飞机俯仰角的变化范围则越来越大。
参考现有各种资料认为,美国舰载机着舰姿态角
为8°左右。同时,姿态角为8°时,起落架受载反映了
各种工况下起落架载荷的平均水平,具有代表性。其
他工况仿真结果略。
两种仿真方法得到的前起落架轴向载荷峰值分别
为8. 7 t 与7. 7 t。Pam-Crash 结果显示前起落架对过
载吸收较快,ADAMS 仿真中前起落架载荷振荡时间较
长。如图3 所示。
·50· 航空计算技术第41 卷第4 期
主要计算结果列表
姿态
角/°
Pam-Crash 结果ADAMS 结果前起轴向峰值载荷
前起轴向峰
值载荷/t
主起轴向峰
值载荷/t
前起行程
峰值/mm
主起行程
峰值/mm
Y 向峰值
过载/g
前起轴向峰
值载荷/t
主起轴向峰
值载荷/t
前起行程
峰值/mm
主起行程
峰值/mm
飞机俯仰
角峰值/°
0 6. 5 10. 7 85 161 4. 2 8. 5 10. 8 127 144 - 4. 8
2 5. 7 11. 7 89 161 4. 3 7. 1 11. 2 126 142 - 5. 00
4 3. 9 12. 4 91 159 3. 9 5. 4 11. 1 125 140 - 5. 4
6 5. 8 13. 1 105 150 4. 4 5. 9 10. 8 126 142 - 6. 1
8 8. 7 13. 1 116 141 4. 5 7. 7 10. 6 127 142 - 6. 2
10 14. 4 13. 2 121 148 4. 7 9. 2 10. 6 135 136 - 6. 6
12 19. 4 12. 7 122 150 6. 0 10. 0 10. 6 136 132 - 7. 1
14 23. 8 11. 8 124 162 7. 1 12. 1 10. 6 137 126 - 7. 6
图3 前起落架轴向载荷仿真结果
由于Pam-Crash 仿真初始时刻在起落架碰撞甲板
之前,因此主起落架轴向载荷峰值略有延迟。两种仿
真方法的主起落架轴向载荷峰值分别为13. 1 t 与
10. 6 t,载荷变化吻合,结果一致性好。主起落架轴向
载荷稳态值均稳定在3 t 左右。如图4 所示。
图4 主起落架轴向载荷Pam-Crash 仿真结果
起落架的轴向地面载荷是关系到着舰安全性的关
键因素,是起落架设计的重要参数,因此,将前起落架
与主起落架轴向地面载荷在不同姿态角下的两种仿真
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两种仿真方法对于不同的姿态角着舰,前起落架
的地面载荷都呈现了先变小后变大的趋势,并且在4°
时为最小。如图5 所示。
飞机的着舰姿态角主要通过气动力和惯性力两个
因素影响前起落架着舰载荷。气动力随着姿态角的增
大对前起落架的着舰过载起到减弱的作用。前起落架
随机身绕主起落架旋转产生的加速度引起的惯性力越
大,它对前起落架的着舰载荷产生增强作用。两种影
响因素的综合作用造成了前起落架轴向载荷随姿态角
先变小后变大的趋势。
图5 前起落架轴向峰值载荷
图6 主起落架轴向峰值载荷
姿态角小于8°时两种计算数据差距相对较小,当
姿态角大于8°时,Pam- Crash 计算结果明显大于ADAMS
计算数据。主要原因为Pam- Crash 计算考虑了
挂索与着舰的先后顺序。经过某研究所研究与实验发
现,在飞机实际着舰过程中,当姿态角较大时,会出现
( 下转第55 页)
2011 年7 月刘瑜等: 某型飞机着舰拦阻动力学仿真与分析·51·
性研究,对这种特殊的流动情况的计算应注意的细节
有了初步认识,得出了矩形埋入式进气口的基本流量
规律如下:
1) 角度越小,越利于流量的获取;
2) 导流板的长度与矩形开口的长度应大致相当。
考虑到飞机结构的承受能力和引气量的大小等问
题,推荐用于发动机舱通风冷却系统比较合适的矩形
埋入式进气口导流板角度为15°左右。
直接粘过来的,其他不会啊,图贴不出来!


某型飞机着舰拦阻动力学仿真与分析.rar(164.67 KB, 下载次数: 13)

另外一个文件大了 权限不够



某型飞机着舰拦阻动力学仿真与分析.rar(164.67 KB, 下载次数: 13)2011-11-27 15:02 上传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阅读权限: 10
下载积分: 金钱 -2 元


另外一个文件大了 权限不够

我也下不了。求高人办理。
dhai 发表于 2011-11-27 15:04
另外一个文件大了 权限不够
去ishare.iask.sina.com.cn开个帐户吧,哪里可以上大的


http://115.com/file/dnel8pnh#
某型飞机着舰拦阻动力学仿真与分析.rar
http://115.com/file/aq19xq8o#
近舰区风场建模与着舰仿真分析.rar

http://115.com/file/dnel8pnh#
某型飞机着舰拦阻动力学仿真与分析.rar
http://115.com/file/aq19xq8o#
近舰区风场建模与着舰仿真分析.rar
没有新鲜的东西、、、
还要钱啊?
dhai 发表于 2011-11-27 15:42
近舰区风场建模与着舰仿真分析   http://115.com/file/aq19xq8o
大哥,你上载115的文件,还没有开放共享。
没有新鲜的东西
maico 发表于 2011-11-27 18:44
大哥,你上载115的文件,还没有开放共享。
http://115.com/file/dnel8pnh#
某型飞机着舰拦阻动力学仿真与分析.rar
http://115.com/file/aq19xq8o#
近舰区风场建模与着舰仿真分析.rar

不好意思  第一次用
看不懂啊。。。以后得多学习。。。
dhai 发表于 2011-11-27 19:13
http://115.com/file/dnel8pnh#
某型飞机着舰拦阻动力学仿真与分析.rar
http://115.com/file/aq19xq8o# ...
十分感谢
难道有大料
神马东东呢?
完全看不懂,不过好像很厉害的样子。
这信息透露出,好像我们着舰拦阻模拟已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