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团级修理所纪实:令某新型导弹寿命延长20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8:11:26
中广网济南11月4日消息(记者魏国 通讯员许玉可)很难想象,这是一个小小的团级修理所创造的业绩。

十年来,他们围绕提高核心保障能力,着眼破解部队装备维修保障难题,先后研发了110多项科研成果获军队科技进步奖,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18项,7项获得国家技术专利,95%以上的成果得到转化应用;研制生产的5大类31种维修保障设备在全军推广17000多台(套),产生了重大军事经济效益。

十年来,他们在为部队精心修理装备的同时,还锻造出了一支覆盖火炮、雷达、导弹、弹药等陆军主战装备各专业的高素质技术保障人才队伍,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7人担任全军专家委员会委员,17人被总部、军区评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

十年来,他们赢得了“‘十一五’期间全军部队装备工作先进单位”、“全军装备维修保障工作先进单位”、“装备技术基础工作先进集体”、集体二等功等几十项荣誉。2010年底,还创历史地捧得了由中央军委批准、四总部联合表彰的军队科技界最高奖——“中国人民解放军科技创新群体奖”,成为全军部队通用装备保障领域第一个、也是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这就是济南军区某军械雷达修理所。

十年磨一剑。一串串成果见证了一支英雄团队探索创新的拼搏轨迹,一项项荣誉记录了一群保障尖兵历练打赢的辉煌历程。

装备保障中的难题,就是技术攻关的课题,一项项创新成果见证一种担当——
“只要部队用得上,无论项目大小都要搞”

到过这个军械雷达修理所的人,每当看到那一摞摞获奖证书和一张张国家专利证明,都不由发出这样的叹问:一个小小的团级修理机构,科技创新成果之多,转化率之高,在全军部队都属罕见,其奥妙从何而来?

所长刘福军总是这样幽默作答:“这些课题全都是从保障一线挖到的,从转型建设中嗅到的。”

实情确是这样。随着我军战斗力转型建设加速推进,大批新装备、新弹药不断列装部队,需要尽快形成作战保障能力,同时,一大批传统装备也需要进行信息化改造升级。这一特点需求既给部队装备保障带来了许多技术难题,也给创新研究带来了大机遇。

海岛洞库由于受潮渗水,许多弹药过早地锈蚀霉变,令人心疼不说,危险性更令人胆战心惊。常年执行弹药化试验和销毁任务的该所高工余朝辉、张余清等6名同志,经过几年攻关,研发了“海岛部队弹药仓库防潮技术”,彻底解决了海防部队弹药长期储存难的问题,使弹药储存寿命延长5至10年,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其中3项技术还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目前该成果已在全军海防部队推广应用,创造了8亿多元的军事经济效益

雷达修理站高工薛兰柱,在几次保障军区演习中发现部队使用的雷达装备型号多样,一种雷达一套故障检测设备,且功能单一、通用性差,很不方便。回来后他便带着几名年轻骨干,研制出了一种可检测各种陆军雷达故障的“雷达组合(分机)检测诊断系统”,一举替代了8种传统检测设备,大大提高了维修效率,在全军推广30多套,配发全军中继级以上修理机构和科研院所。科研如登山。作为一个非科研机构,要想解决高新技术越来越复杂的新装备保障难题并非易事。没有设备实验室,他们就到科研院所“借鸡下蛋”;没有参考资料,他们就到生产厂家跟产帮工,拿着笔记本把数据资料一点一点记下来;厂家不提供食宿条件,他们就在附近租民房、自己生火做饭;由于经常加班熬夜,不少同志还不同程度患上了胃病、肾结石等病症……
正是在这种攻坚克难精神支配下,近年来,该所官兵围绕“杀手锏”武器的效能发挥、新装备模拟训练手段开发应用、故障智能诊断等要素开展科技攻关,取得了一大批创新成果,为新装备作战能力快速生成提供了有力支撑。

其中,荣获全军科技进步一等奖的“某新型防空导弹网络化模拟训练系统”,不仅使该导弹使用寿命延长20倍,为部队节省了大量购置费、训练费,还使合格射手的培养时间缩短三分之二。开展的“子母弹子弹检测技术研究”课题,创造性运用动态仿真技术,解决了陆军现役子母弹储存性能检测无标准、无技术手段的难题,填补了该系列弹药检测技术的空白。

他们还结合实践运用,着眼新列装的大型复杂高技术装备、“杀手锏”装备,从保障资源要素、维修保障工艺流程、战场抢修抢救方法和相关标准入手,系统制定了5大类28种新型军械装备维修保障规划,编制了8种国军标、41种部军标和102种技术资料,为部队新装备维修保障提供了有力技术理论支撑。

“只要部队用得上,再硬的技术骨头我们也要啃,再小的技术革新我们也要搞。”在修理所官兵眼中,开展技术创新完全是为解决维修技术难题服务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为保证科研成果的质量和转化率,所党委制定了严格的立项把关制度,先后砍掉60多个推广价值不大的项目,一批叫好又叫座的创新成果被推广使用。他们革新的“大口径火炮大架连接轴补油器”、“自行火炮底盘液压悬挂系统测试仪”等成果,项目小,科技含量低,但短平快、管用实用,深受部队欢迎。其中,“野战雷达维修器材集装化箱组”,集成的都是许多小革新技术,却使战时装备维修器材存贮供应速度大幅提高,在全军推广近14000套,产生2500多万元的经济效益。

修竣装备无一返修,任务保障人到病除,一个个部队褒奖折射一种能力——
“营区能精修,野外能快修,战时能抢修”

这个所常年担负着军区部队火炮、导弹、雷达、弹药等7大门类、55个专业岗位的军械装备维修和应急支援保障任务,是军区平时军械装备维修的“总医院”和战时保障的“主力军”。

近年来,他们紧贴装备保障急需,始终把为部队提供技术保障服务和遂行重大任务保障作为“中心”和“主业”不动摇,围绕“营区精修、野外快修、战时抢修”能力的打造,为部队装备维修保障做出了应有贡献。

训练场上,他们是装备维修的“120”。2004年10月,某炮兵旅在实弹打靶中,突然炮兵雷达油机电站工罢,急坏了部队,他们就拨通了军区“电站神医”、该所雷达修理站工程师赵志东的电话。然而赵工程师正在另一部队保障,无法赶来,就让部队通过电话让他听听发动机声音,没想到部队通过他的听诊指导,十几分钟后雷达电站就恢复正常了。从此,赵志东“千里听诊”的故事不胫而走。

类似一个电话排除一个故障,一个点子救活一批装备的故事在这个所官兵的“修理记录簿”中屡见不鲜。2004年来,他们常年有2/3的人员、近一半的时间战斗在部队维修一线,累计为部队高质量维修各类装备40余种型号约7000余套,提供技术咨询5400次、排除大项装备故障1700多起。

重大演习,他们是作战指挥的“铁后盾”。由于执行部队重大演训任务比较多,该所修理人员过硬的技术本领和强烈的责任心,赢得了军区各级指挥员的赞誉,只要有他们在,指挥作战好比吃了颗“定心丸”。

2006年秋,军区在莱州湾举行实兵检验性演习。某团在打一种新型照明弹时,却怎么也装订不上引信,担任军区技术保障专家的该所张余清高工闻讯赶来,一眼看出问题所在:引信装订器出现了问题。情急之下,张高工立即联系最近的弹药仓库,火速支援,确保了弹药正常发射。

无独有偶。2005年中俄联演中,俄军一枚便携式反坦克导弹发射失败,遗弃在即将开始的伞降演习场,当时导弹保险机构已经解除,随时有起爆的可能,关键时刻,该所年轻工程师赵天峰挺身而出,将“哑火”导弹成功转移引爆,确保了演习顺利进行,受到导演组高度评价。

近年来,该所承担了“铁拳—2004”、“和平使命—2005”、“跨越—2009”等10余次军内外重大演习的保障任务,次次圆满完成,还探索了部队、修理厂、民兵预备役“三位一体”战时维修保障单元编组模式,军民一体化联合巡修模式,海岛装备现地修理等10余种保障模式,总结了30多种装备野战快速抢修方法。

新装备保障,他们是排解难题的“及时雨”。某新型自行高炮配发部队后,野外条件下出现故障后难以拆装检测,制约了战斗力发挥,该所及时研制了一套体积小、重量轻、携行方便的拆装检测工具,成为全军首家能够在野战条件下对该型高炮系统进行拆卸、检修的单位。

新装备新弹药列装初期,部队官兵不会打、不敢打的现象比较普遍,他们先后投入经费180余万元,举办各类装备维修培训班31期,为部队培训技术骨干1100余人;制作教学片120余套,编写的《新装备新弹药知识手册》被全军推广;他们还常年组派专家下部队巡回教学,手把手传教帮带,为新装备新弹药尽快形成战斗力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持。

他们还积极发挥官兵身处装备保障一线,熟悉装备使用情况的优势,把部队对装备的设计缺陷和相关诉求反馈给科研院所和生产厂家,提供合理化建议上千条。该所弹药检验站高工李隆瑞,从事弹药工作43年,常年与弹药打交道,积累了一肚子弹药保障经验,被称为军区弹药专业的“活档案”,临退休将上百个弹药事故案例精编成册,成为全区弹药保管员培训的必学教材;他建起的弹药室、引信室、案例警示室,不但成为军械工程学院的教学点,还引起总部机关的关注,称其填补了全军弹药系统的一项空白。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创新潜能竞相迸发,一条条育才良策托起一个方阵——

“人人有成果,个个善维修,岗岗有备份”

随着科研创新成果的增多和保障能力的提升,这个修理所的“名声”越来越大,所获荣誉越来越多,有人说他们赢就赢在“成果”和“能力”上。但该所政委孙少军却不这么认为,他说这些年他们最大的优势和最大的成绩是为军区打造了一支精维修、善保障、能创新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他还拿1和0的关系形象作比:人才是1,成果是0,科研创新成果和荣誉再多,没有人才做支撑,永远是个0。

近年来,这个所一直把技术人才作为装备保障力的第一要素来打造,作为最丰厚的家底财富来积攒,着眼装备发展和保障对人才建设提出的新标准,按照“人装同步、层次规划、个性培养、融合发展”的思路,出台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科学独特的育才良策。

——名师规划、个性设计,人人都有“成长路线图”。他们先后聘请中国工程院、南京理工大学、军械工程学院等知名科研院所的院士、教授,来所帮助规划设计人才培养大计,为有发展潜力的技术骨干“量身”制订个性化培养方案和“成长路线图”,并建立了一对一培养传授关系,使一大批年轻技术干部走上了成才“快车道”,很快由数量上的“主体”变成了任务中的“主力”。

2010年,在全军新装备保障资源建设中,该所有4名“80后”技术骨干担任了项目组组长,牵头研制的维修工装和技术资料在全军“两成两力”建设10周年大会上进行了展示,制定的维修任务分配表作为模板推广全军。

——超前培养,超前储备,抢占人才培养“制高点”。为防止“装备等人才”的窘境,他们按照“定人员、定装备、定目标、定时限”的办法,对全区即将列装的数十种新型装备保障人才进行超前培养和储备。某型远程火箭炮武器系统还处在试验定性阶段时,他们就选派技术骨干到生产厂家全程跟线学习,不但在全军率先形成作战保障能力,还制定出了一整套维修规程和保养规范。去年,该装备在列装军区后首次进行远程实弹打靶,该所受命派人伴随保障,取得了发发命中的好成绩。

他们还针对新装备技术构成复杂、列装后保障资源建设滞后的问题,打破专业界限、整合人才力量,于2003年,成立了“新型军械装备维修保障工程研究课题组”,着眼解决制约新装备形成战斗力的“瓶颈”难题,集智攻关,先后突破40余项技术难题,取得了70余项创新成果,还培养出了10多名全军、军区级拔尖人才和专家骨干。 近年来,平均每年都有十余种新装备新弹药列装军区部队,由于该所在技术人才上进行了超前储备,目前已对全区90%以上的新装备形成了维修保障能力,而且每个专业都有1-2名尖子备份人才。

——军地联合、专家帮带,形成立体培养“大格局”。积极借用装备承研单位和生产厂家技术力量强、相关设施配套、技术资源丰富等有利条件,他们先后与20多个科研院所和装备生产厂家建立起“技术资料共享、保障信息互通、培训人员互派”的军地联合培养机制,使跟踪学习的设计室、生产线和协同保障的训练场成了培养历练人才的大课堂。

某新型重型导弹保障资源建设中,他们选派相关技术人员到装备生产工厂跟产跟修,把该装备1万多页的设计生产图纸转化为400多页的维修图册,把工厂生产线上200多台调试工装整合研制出15台维修工装,在较短的时间内培养出一批型号专家。

他们注重发挥本所技术专家的辐射和“酵母”作用,从2007年开始,建立了专家帮带责任制,1名专家对口帮带1-2名年轻干部,让优势技术资源顺利传承,使年轻技术人才的培养周期由过去的5至7年缩短为2至3年。

——营造氛围、倾心扶持,搭建人人成才“大舞台”。先后投入100多万元支持技术骨干学习深造,设立科研革新和装备保障基金,投入40万元奖励取得重大科研成果的人员;每年还拿出10余万元,支持年轻干部开展“小革新、小案例、小经验”活动,并制定了《创新人才奖励办法》,对创新型干部优先推荐使用,营造了“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创新潜能竞相迸发”的良好局面。所领导还带头学习成才和开展科研创新,所长刘福军不但攻读了硕士、博士研究生,还领衔研制了10多项科研成果获军队科技进步奖。

一个个成才之举,一项项育才良策,激活了人才建设的一池春水,也为核心装备保障能力的快速生成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目前,这个所参加工作2年以上的技术干部,人人有科研成果,个个能独立执行装备保障任务。其中,1人被表彰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人被表彰为全军“爱军精武标兵”,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7人担任全军专家委员会委员,17人被总部和军区确定为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一支覆盖军区军械装备各专业,老中青、高中初梯次配备,富有朝气活力的创新型技术保障人才方阵已经形成。
http://news.ifeng.com/mil/2/detail_2011_11/05/10440025_0.shtml


中广网济南11月4日消息(记者魏国 通讯员许玉可)很难想象,这是一个小小的团级修理所创造的业绩。

十年来,他们围绕提高核心保障能力,着眼破解部队装备维修保障难题,先后研发了110多项科研成果获军队科技进步奖,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18项,7项获得国家技术专利,95%以上的成果得到转化应用;研制生产的5大类31种维修保障设备在全军推广17000多台(套),产生了重大军事经济效益。

十年来,他们在为部队精心修理装备的同时,还锻造出了一支覆盖火炮、雷达、导弹、弹药等陆军主战装备各专业的高素质技术保障人才队伍,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7人担任全军专家委员会委员,17人被总部、军区评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

十年来,他们赢得了“‘十一五’期间全军部队装备工作先进单位”、“全军装备维修保障工作先进单位”、“装备技术基础工作先进集体”、集体二等功等几十项荣誉。2010年底,还创历史地捧得了由中央军委批准、四总部联合表彰的军队科技界最高奖——“中国人民解放军科技创新群体奖”,成为全军部队通用装备保障领域第一个、也是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这就是济南军区某军械雷达修理所。

十年磨一剑。一串串成果见证了一支英雄团队探索创新的拼搏轨迹,一项项荣誉记录了一群保障尖兵历练打赢的辉煌历程。

装备保障中的难题,就是技术攻关的课题,一项项创新成果见证一种担当——
“只要部队用得上,无论项目大小都要搞”

到过这个军械雷达修理所的人,每当看到那一摞摞获奖证书和一张张国家专利证明,都不由发出这样的叹问:一个小小的团级修理机构,科技创新成果之多,转化率之高,在全军部队都属罕见,其奥妙从何而来?

所长刘福军总是这样幽默作答:“这些课题全都是从保障一线挖到的,从转型建设中嗅到的。”

实情确是这样。随着我军战斗力转型建设加速推进,大批新装备、新弹药不断列装部队,需要尽快形成作战保障能力,同时,一大批传统装备也需要进行信息化改造升级。这一特点需求既给部队装备保障带来了许多技术难题,也给创新研究带来了大机遇。

海岛洞库由于受潮渗水,许多弹药过早地锈蚀霉变,令人心疼不说,危险性更令人胆战心惊。常年执行弹药化试验和销毁任务的该所高工余朝辉、张余清等6名同志,经过几年攻关,研发了“海岛部队弹药仓库防潮技术”,彻底解决了海防部队弹药长期储存难的问题,使弹药储存寿命延长5至10年,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其中3项技术还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目前该成果已在全军海防部队推广应用,创造了8亿多元的军事经济效益

雷达修理站高工薛兰柱,在几次保障军区演习中发现部队使用的雷达装备型号多样,一种雷达一套故障检测设备,且功能单一、通用性差,很不方便。回来后他便带着几名年轻骨干,研制出了一种可检测各种陆军雷达故障的“雷达组合(分机)检测诊断系统”,一举替代了8种传统检测设备,大大提高了维修效率,在全军推广30多套,配发全军中继级以上修理机构和科研院所。科研如登山。作为一个非科研机构,要想解决高新技术越来越复杂的新装备保障难题并非易事。没有设备实验室,他们就到科研院所“借鸡下蛋”;没有参考资料,他们就到生产厂家跟产帮工,拿着笔记本把数据资料一点一点记下来;厂家不提供食宿条件,他们就在附近租民房、自己生火做饭;由于经常加班熬夜,不少同志还不同程度患上了胃病、肾结石等病症……
正是在这种攻坚克难精神支配下,近年来,该所官兵围绕“杀手锏”武器的效能发挥、新装备模拟训练手段开发应用、故障智能诊断等要素开展科技攻关,取得了一大批创新成果,为新装备作战能力快速生成提供了有力支撑。

其中,荣获全军科技进步一等奖的“某新型防空导弹网络化模拟训练系统”,不仅使该导弹使用寿命延长20倍,为部队节省了大量购置费、训练费,还使合格射手的培养时间缩短三分之二。开展的“子母弹子弹检测技术研究”课题,创造性运用动态仿真技术,解决了陆军现役子母弹储存性能检测无标准、无技术手段的难题,填补了该系列弹药检测技术的空白。

他们还结合实践运用,着眼新列装的大型复杂高技术装备、“杀手锏”装备,从保障资源要素、维修保障工艺流程、战场抢修抢救方法和相关标准入手,系统制定了5大类28种新型军械装备维修保障规划,编制了8种国军标、41种部军标和102种技术资料,为部队新装备维修保障提供了有力技术理论支撑。

“只要部队用得上,再硬的技术骨头我们也要啃,再小的技术革新我们也要搞。”在修理所官兵眼中,开展技术创新完全是为解决维修技术难题服务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为保证科研成果的质量和转化率,所党委制定了严格的立项把关制度,先后砍掉60多个推广价值不大的项目,一批叫好又叫座的创新成果被推广使用。他们革新的“大口径火炮大架连接轴补油器”、“自行火炮底盘液压悬挂系统测试仪”等成果,项目小,科技含量低,但短平快、管用实用,深受部队欢迎。其中,“野战雷达维修器材集装化箱组”,集成的都是许多小革新技术,却使战时装备维修器材存贮供应速度大幅提高,在全军推广近14000套,产生2500多万元的经济效益。

修竣装备无一返修,任务保障人到病除,一个个部队褒奖折射一种能力——
“营区能精修,野外能快修,战时能抢修”

这个所常年担负着军区部队火炮、导弹、雷达、弹药等7大门类、55个专业岗位的军械装备维修和应急支援保障任务,是军区平时军械装备维修的“总医院”和战时保障的“主力军”。

近年来,他们紧贴装备保障急需,始终把为部队提供技术保障服务和遂行重大任务保障作为“中心”和“主业”不动摇,围绕“营区精修、野外快修、战时抢修”能力的打造,为部队装备维修保障做出了应有贡献。

训练场上,他们是装备维修的“120”。2004年10月,某炮兵旅在实弹打靶中,突然炮兵雷达油机电站工罢,急坏了部队,他们就拨通了军区“电站神医”、该所雷达修理站工程师赵志东的电话。然而赵工程师正在另一部队保障,无法赶来,就让部队通过电话让他听听发动机声音,没想到部队通过他的听诊指导,十几分钟后雷达电站就恢复正常了。从此,赵志东“千里听诊”的故事不胫而走。

类似一个电话排除一个故障,一个点子救活一批装备的故事在这个所官兵的“修理记录簿”中屡见不鲜。2004年来,他们常年有2/3的人员、近一半的时间战斗在部队维修一线,累计为部队高质量维修各类装备40余种型号约7000余套,提供技术咨询5400次、排除大项装备故障1700多起。

重大演习,他们是作战指挥的“铁后盾”。由于执行部队重大演训任务比较多,该所修理人员过硬的技术本领和强烈的责任心,赢得了军区各级指挥员的赞誉,只要有他们在,指挥作战好比吃了颗“定心丸”。

2006年秋,军区在莱州湾举行实兵检验性演习。某团在打一种新型照明弹时,却怎么也装订不上引信,担任军区技术保障专家的该所张余清高工闻讯赶来,一眼看出问题所在:引信装订器出现了问题。情急之下,张高工立即联系最近的弹药仓库,火速支援,确保了弹药正常发射。

无独有偶。2005年中俄联演中,俄军一枚便携式反坦克导弹发射失败,遗弃在即将开始的伞降演习场,当时导弹保险机构已经解除,随时有起爆的可能,关键时刻,该所年轻工程师赵天峰挺身而出,将“哑火”导弹成功转移引爆,确保了演习顺利进行,受到导演组高度评价。

近年来,该所承担了“铁拳—2004”、“和平使命—2005”、“跨越—2009”等10余次军内外重大演习的保障任务,次次圆满完成,还探索了部队、修理厂、民兵预备役“三位一体”战时维修保障单元编组模式,军民一体化联合巡修模式,海岛装备现地修理等10余种保障模式,总结了30多种装备野战快速抢修方法。

新装备保障,他们是排解难题的“及时雨”。某新型自行高炮配发部队后,野外条件下出现故障后难以拆装检测,制约了战斗力发挥,该所及时研制了一套体积小、重量轻、携行方便的拆装检测工具,成为全军首家能够在野战条件下对该型高炮系统进行拆卸、检修的单位。

新装备新弹药列装初期,部队官兵不会打、不敢打的现象比较普遍,他们先后投入经费180余万元,举办各类装备维修培训班31期,为部队培训技术骨干1100余人;制作教学片120余套,编写的《新装备新弹药知识手册》被全军推广;他们还常年组派专家下部队巡回教学,手把手传教帮带,为新装备新弹药尽快形成战斗力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持。

他们还积极发挥官兵身处装备保障一线,熟悉装备使用情况的优势,把部队对装备的设计缺陷和相关诉求反馈给科研院所和生产厂家,提供合理化建议上千条。该所弹药检验站高工李隆瑞,从事弹药工作43年,常年与弹药打交道,积累了一肚子弹药保障经验,被称为军区弹药专业的“活档案”,临退休将上百个弹药事故案例精编成册,成为全区弹药保管员培训的必学教材;他建起的弹药室、引信室、案例警示室,不但成为军械工程学院的教学点,还引起总部机关的关注,称其填补了全军弹药系统的一项空白。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创新潜能竞相迸发,一条条育才良策托起一个方阵——

“人人有成果,个个善维修,岗岗有备份”

随着科研创新成果的增多和保障能力的提升,这个修理所的“名声”越来越大,所获荣誉越来越多,有人说他们赢就赢在“成果”和“能力”上。但该所政委孙少军却不这么认为,他说这些年他们最大的优势和最大的成绩是为军区打造了一支精维修、善保障、能创新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他还拿1和0的关系形象作比:人才是1,成果是0,科研创新成果和荣誉再多,没有人才做支撑,永远是个0。

近年来,这个所一直把技术人才作为装备保障力的第一要素来打造,作为最丰厚的家底财富来积攒,着眼装备发展和保障对人才建设提出的新标准,按照“人装同步、层次规划、个性培养、融合发展”的思路,出台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科学独特的育才良策。

——名师规划、个性设计,人人都有“成长路线图”。他们先后聘请中国工程院、南京理工大学、军械工程学院等知名科研院所的院士、教授,来所帮助规划设计人才培养大计,为有发展潜力的技术骨干“量身”制订个性化培养方案和“成长路线图”,并建立了一对一培养传授关系,使一大批年轻技术干部走上了成才“快车道”,很快由数量上的“主体”变成了任务中的“主力”。

2010年,在全军新装备保障资源建设中,该所有4名“80后”技术骨干担任了项目组组长,牵头研制的维修工装和技术资料在全军“两成两力”建设10周年大会上进行了展示,制定的维修任务分配表作为模板推广全军。

——超前培养,超前储备,抢占人才培养“制高点”。为防止“装备等人才”的窘境,他们按照“定人员、定装备、定目标、定时限”的办法,对全区即将列装的数十种新型装备保障人才进行超前培养和储备。某型远程火箭炮武器系统还处在试验定性阶段时,他们就选派技术骨干到生产厂家全程跟线学习,不但在全军率先形成作战保障能力,还制定出了一整套维修规程和保养规范。去年,该装备在列装军区后首次进行远程实弹打靶,该所受命派人伴随保障,取得了发发命中的好成绩。

他们还针对新装备技术构成复杂、列装后保障资源建设滞后的问题,打破专业界限、整合人才力量,于2003年,成立了“新型军械装备维修保障工程研究课题组”,着眼解决制约新装备形成战斗力的“瓶颈”难题,集智攻关,先后突破40余项技术难题,取得了70余项创新成果,还培养出了10多名全军、军区级拔尖人才和专家骨干。 近年来,平均每年都有十余种新装备新弹药列装军区部队,由于该所在技术人才上进行了超前储备,目前已对全区90%以上的新装备形成了维修保障能力,而且每个专业都有1-2名尖子备份人才。

——军地联合、专家帮带,形成立体培养“大格局”。积极借用装备承研单位和生产厂家技术力量强、相关设施配套、技术资源丰富等有利条件,他们先后与20多个科研院所和装备生产厂家建立起“技术资料共享、保障信息互通、培训人员互派”的军地联合培养机制,使跟踪学习的设计室、生产线和协同保障的训练场成了培养历练人才的大课堂。

某新型重型导弹保障资源建设中,他们选派相关技术人员到装备生产工厂跟产跟修,把该装备1万多页的设计生产图纸转化为400多页的维修图册,把工厂生产线上200多台调试工装整合研制出15台维修工装,在较短的时间内培养出一批型号专家。

他们注重发挥本所技术专家的辐射和“酵母”作用,从2007年开始,建立了专家帮带责任制,1名专家对口帮带1-2名年轻干部,让优势技术资源顺利传承,使年轻技术人才的培养周期由过去的5至7年缩短为2至3年。

——营造氛围、倾心扶持,搭建人人成才“大舞台”。先后投入100多万元支持技术骨干学习深造,设立科研革新和装备保障基金,投入40万元奖励取得重大科研成果的人员;每年还拿出10余万元,支持年轻干部开展“小革新、小案例、小经验”活动,并制定了《创新人才奖励办法》,对创新型干部优先推荐使用,营造了“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创新潜能竞相迸发”的良好局面。所领导还带头学习成才和开展科研创新,所长刘福军不但攻读了硕士、博士研究生,还领衔研制了10多项科研成果获军队科技进步奖。

一个个成才之举,一项项育才良策,激活了人才建设的一池春水,也为核心装备保障能力的快速生成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目前,这个所参加工作2年以上的技术干部,人人有科研成果,个个能独立执行装备保障任务。其中,1人被表彰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人被表彰为全军“爱军精武标兵”,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7人担任全军专家委员会委员,17人被总部和军区确定为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一支覆盖军区军械装备各专业,老中青、高中初梯次配备,富有朝气活力的创新型技术保障人才方阵已经形成。
http://news.ifeng.com/mil/2/detail_2011_11/05/10440025_0.shtml




鬼!
吹!
蹬!

成果肯定有,这文风真是不掰了。

还寿命提高20倍,不知所云。

鬼!
吹!
蹬!

成果肯定有,这文风真是不掰了。

还寿命提高20倍,不知所云。
那TG以前的导弹寿命得悲剧到什么程度?
这文章写得够差,要是一个修理所解决的问题都能延长寿命20倍,原来的设计得有多大缺陷?
楼上的头像。。。。难道是PUPU的仇人?
如果是真的,那原设计制造单位,负责技术支持的,可以解散回家睡觉了。
呵呵,用模拟系统来代替实际操作而已。
看样子是单兵便携防空蛋
kvw3000 发表于 2011-11-7 07:03
这文章写得够差,要是一个修理所解决的问题都能延长寿命20倍,原来的设计得有多大缺陷?
一个修理所可以延长导弹寿命20倍,导弹的研究所还是关门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