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照片看国军有多V5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8:17:06
今年影视,不仅仅有军装笔挺,貌美如花的女国军,男国军也越来越威武,越来越文明,
我不清楚的是,当年国运如此,哪里来的笔挺的制服?那种水平的国民教育,国军那里
来这么多小白脸知识分子?以前拍电影,国军都混到孟良崮顶上或者摩天岭底下了,
还有美国威士忌可以喝喝,那也是少数对高级(将领级)军官的夸张描写,现在笔挺V5的
中下级国军越来越多了,而且戴有伪装网的M1,野战部队,有时候还是抗战时期,整洁程度
远超《最长的一天》《遥远的桥》里面的美军。我找了一些照片,大家看看。今年影视,不仅仅有军装笔挺,貌美如花的女国军,男国军也越来越威武,越来越文明,
我不清楚的是,当年国运如此,哪里来的笔挺的制服?那种水平的国民教育,国军那里
来这么多小白脸知识分子?以前拍电影,国军都混到孟良崮顶上或者摩天岭底下了,
还有美国威士忌可以喝喝,那也是少数对高级(将领级)军官的夸张描写,现在笔挺V5的
中下级国军越来越多了,而且戴有伪装网的M1,野战部队,有时候还是抗战时期,整洁程度
远超《最长的一天》《遥远的桥》里面的美军。我找了一些照片,大家看看。
翻拍的?怎么也得把书页放平吧,有些人都变形了。有人要说楼主故意歪曲国军形象了。
腔开泻克和几个高级国军

常凯申的新译法?
SSG69 发表于 2011-11-5 17:42
常凯申的新译法?
我知道常凯申的“典故”,翻译者作为中国人颜面丢尽,
但能把Chiang kai shek翻成常凯申,也不知道他的英文是跟他那个师娘学的:D

当然这个k,是不发音的,对于很多语言,是短促音的标记,因为翻译给老外老蒋
名字的人,估计是江浙人,他不会像毛主席那样把石拖长音,听起来像蒋该死。
总之!纵观旧照片所示,国军在大陆期间就没配发过西服开领式样的军服,现在电视上那一水的开领西服样军装太过意淫!!!
导演们该好好的补习了
一看到国产片中国军女兵多如牛毛就没看的兴趣了!
行了吧,说起来影视里面服装算是错的最少的了,虽然不对但至少大体上过得去。
武装野狼 发表于 2011-11-5 20:45
行了吧,说起来影视里面服装算是错的最少的了,虽然不对但至少大体上过得去。
兄台的意思是那些穿越的各种机枪坦克

话说战争戏的功课是最多的戏了吧,道具的专业性太强
总不能让大长今穿露乳装出场吧?
{:soso_e140:}可以对历史剧进行一定程度的修正。关键问题是当前修正的过多了。
看看国军从徐州撤退时的着装……再看看杜总别俘虏时的着装……
总之!纵观旧照片所示,国军在大陆期间就没配发过西服开领式样的军服,现在电视上那一水的开领西服样军装太 ...
如今电视剧中清一色肩章……反正就我所知,换装后相当多的国军军官还是一直挂着领章
集结号 以后,咱们都美帝了,比国军还美帝。

我爱瑶瑶 发表于 2011-11-6 13:55
如今电视剧中清一色肩章……反正就我所知,换装后相当多的国军军官还是一直挂着领章


00188b8c070a07fbeadf2e.jpg

国军于1946年初开始换装美式新军服,当时配套的肩章式军衔还没有配发,所以上至蒋中正下至国军普通少尉都是用新式军服配旧式领章式军衔,直到1947年中旬才开始换新式肩章军衔,故此很多照片上国军的军衔是领章式的。
我爱瑶瑶 发表于 2011-11-6 13:55
如今电视剧中清一色肩章……反正就我所知,换装后相当多的国军军官还是一直挂着领章


00188b8c070a07fbeadf2e.jpg

国军于1946年初开始换装美式新军服,当时配套的肩章式军衔还没有配发,所以上至蒋中正下至国军普通少尉都是用新式军服配旧式领章式军衔,直到1947年中旬才开始换新式肩章军衔,故此很多照片上国军的军衔是领章式的。
卒 发表于 2011-11-6 14:19
集结号 以后,咱们都美帝了,比国军还美帝。
《集结号》中冯导为了突出视觉效果为此把国军的军装弄得相当华丽,其实当年美国军援是不包括除武器之外的琐碎的,至于围巾和美式作战靴更无从配起!
军事常识都没有的人,对军事术语的理解都是字面意思。以为美械师就是连军装都是美国发的,说不定如果出现MD的骑兵师,导演会让他们都骑马,呵呵。
败兵谁家的都不好看,比如



东风强劲 发表于 2011-11-6 14:59
《集结号》中冯导为了突出视觉效果为此把国军的军装弄得相当华丽,其实当年美国军援是不包括除武器之外的 ...


冯导那是共军,他解释过M1的问题,说原来是打算用狗食盆子日本式的钢盔,为了“美观”用了
M1,开国大典上出现过M1阵列吗?好像都是日式的。
东风强劲 发表于 2011-11-6 14:59
《集结号》中冯导为了突出视觉效果为此把国军的军装弄得相当华丽,其实当年美国军援是不包括除武器之外的 ...


冯导那是共军,他解释过M1的问题,说原来是打算用狗食盆子日本式的钢盔,为了“美观”用了
M1,开国大典上出现过M1阵列吗?好像都是日式的。
楼主好帖子!顶!
我是一看到影视中国军那装孙子的劲,就全身起鸡皮疙瘩。


响应楼主的帖子,贴一篇本人博客里的老帖:
                        影视中国军的脸谱化倾向
    文革时的电影,是我军干部高大全,一个个不食人间烟火的百分百革命的脸谱,让你无法分出他们谁是谁来,让你感受不到他们还有侧面的形象。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银幕上荧屏上的国军变成脸谱化了。
    不信你看,随便找几部近二十年拍摄的影视作品,那里面的国军军官,全都只有一个造型,即不管是冬天夏天,不管是本应布衣布鞋的西北军还是本应草鞋斗笠的滇军,不管是重大礼仪场合还是战场上的血火拚杀,他们那一身将校昵总是那么一尘不染,身上佩戴又总是那么金光闪闪,就连那裤线熨的都总是那么棱棱角角,就连那马靴都象是刚刚上了油又一直踩在地毯上似的锃光瓦亮,这种舞台剧上的演法搬到以写实为主要手法的电视剧中,怎么看怎么令人恶心。
    再看那付德行呢,又全是嘴角紧紧闭着,眉头紧紧锁着,眼神中假装着自信,说话吐字节约到最低,似乎除了那驴唇不对马嘴的军语,除了那动不动就大声地咆啸,和那从翻译片中学来的主谓语倒着说的句子,就根本不懂生活中的语言,根本就不懂中国话该怎么说,根本就没长出笑的神经来,就象东施效颦一样的学着巴顿山本的模样。说实在的,每看到此,我是浑身都会起满鸡皮疙瘩。
    样板戏的时代,是极端地丑化国军军官,现在则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是极端的美化国军军官。这也好理解,矫枉过正,哗众取宠,历来是喜欢追风的导演们的拿手戏。可问题是他们又不懂如何地美化,所以就制造出众多的程式化的脸谱一般的国军军官的模子来,一用百用,结果不仅仅是错的离谱,其表现手法亦幼稚的可笑。
    历史中的国军军官,并不是那个样子。
    就说那套行头吧。解放战争时期的国军,特别是战场环境下的国军,从穿着上,除了军帽与帽徽外,与共军是没什么太大的差别的,也都是布衣布鞋,也都是一身中式的臃肿的二尺五。西北军、晋绥军是如此,就是中央军,也是如此。要是到了冬季,就是连军帽,从远景上也不好再看出区别。
    大概有的观众顽固地认为,国共双方的士兵可能从服装上没太大区别,国共双方的军官服装是一定有着天壤之别的。呵呵!也不尽然。艰苦朴素,土的掉渣,官兵一致,也并不仅仅是共军专用的典型符号。我不否认国军将校尉阶级区分森严,但单就穿着上讲,却未必象影视中表现的那个样。刘珍年称霸胶东时,就推崇节俭,并带头执行。他手下的师长旅长们,为讨他欢喜,也就故意地穿着打了补丁的衣服和打了包头的布鞋。韩复榘统治山东时,全身上下也总是布衣布鞋布军装布绑腿,其下的军民长官谁也不敢在他面前穿昵子制服。傅作义坐镇华北统率数十万大军时,其衣服鞋袜,始终和士兵全无任何差别。西北王胡宗南,不论走到哪里,不论视察还是参会,永远都是一身大兵服装,甚至连军衔都很少佩戴。其部下上至集团军总司令下至连排长,也全与士兵穿的军装一模一样。薜岳也一样,一年到头布军装布绑腿,住的是光板木床军用被,枕的是用布包裹着的几件换洗的旧军装,从里到外和士兵完全一个样。他是这副穿着,当时九战区也就没有谁敢穿将校昵军装,没有谁敢住豪华的居室。陈诚的节俭就更是出了名的,因他的影响,土木系军官布衣布鞋的现象十分的普遍,就连其夫人谭女士,亦绝少珠光宝气,多数场合,也是布衣布裙。
    当然,平时这样的穿着,也许并不代表全部的国军军官,但要是到了战时,特别是到了战地,到了一线,如果他不是故意的找死,不敢说百分百,至少百分之九十九的国军军官,不管他是怎么样的喜欢显摆,即便是最喜欢整洁的商震,怕也不会再愿意穿着那与士兵军装反差极强烈的将校昵,谁也不会再故意炫耀自己金光闪烁的将星和勋标了。因为什么?因为谁也不想成为对方狙击手的目标。
    再说国军将领为人处事的行为准则与言语气质吧。其实,国军军官,也是生长于灌溉了几千年儒家文化的土壤里的中国人,他们之中的绝大多数,并没有留过洋,他们从小接受到的,特别是到了国军队伍中所接受到的,恰恰是共军所摒弃和反对的忠孝节悌礼义廉耻等四维八德的东西。所以,和共军将领相比,他们更保守,更具民族特色,谦和、宽容、含蓄等等传统的东西在他们的身上体现的比共军将领更突出。换句话说,他们的言语、行为等比共军将领更象中国人。
    长期同生共死形成的那种官兵亲密无间的血肉情感,在民国时期的许多军队中都始终存在着,而并不仅仅体现在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中。举几个例子吧,川军范绍增的部队中,稍老一点的士兵都可以在平时称范的绰号“哈儿”,都可以到他的衣兜里抢烟抽;军阀孙殿英部队中,一般士兵都可以称孙“麻子哥”,不客气的甚至可以称他“孙大麻子”。其实,在那个下级依靠上级升官发财,上级依靠下级玩命打仗的年代,即是中央部队,也讲究这么一个怀柔下级的方式方法的。比如陈诚任军长时,曾在一次会议上当众训斥了一名有不同意见的团长,会后陈感觉不妥,便主动打电话给这名团长,但该团长因受到委曲,竟称病不接电话,陈便又单人独骑连夜赶到这个团长的驻地,与其促膝交谈,当晚便达成谅解。另外,为了拢络,或为了攀拉关系,军衔高的对军衔低的,也未必就一定都是趾高气扬。比如北洋精锐的第六师师长、苏皖赣巡阅使李纯,每与下级官兵谈话,总要问到家中疾苦,问到缺不缺钱,并客气地留其在自家用餐。比如汤恩伯任战区副长官时,每遇上级或友邻长官来访,对长官的随从,即是校尉级参谋副官,也往往施以深鞠躬礼。这些例子,有的是可取的,有的未必可取,有的则不免虚伪,但却都是民国军队所特有的东西,而且相当的普遍,绝非个别现象。
    上面说的都是平时,而即使在战时,由于国军特殊的形成历史,使得构成上下级的将领们之间,总不免有这样那样复杂的派系或隶属背景,因此在布置战斗任务时,“拜托XX兄务必坚守XX阵地到X时X分……”、“请XX兄给兄弟捧个场,在X时X分前务必拿下XX要点……”等谦词也是太普遍不过的例子。这些,都是极富中国特色极富民国军队特色的东西,美军中是不存在的,日军中是不存在的,共军中也是不存在的,但可惜的是,因为《巴顿将军》里没这么表现,因为《山本五十六》里没这么表现,所以今天的编导,人家根本不用。人家说他们拍的那叫艺术。
    说到艺术,就更不敢恭维,因为我看这些泡沫艺术家们所推崇的千人一面的表现手法,实在是过于的浅薄与低俗。
    退一万步说,即便认为国军全是一身洋装一身洋气,那也总得尊重艺术的表现规律吧。可你看吧,画面上是满布了硝烟烈火血水泥水的激战场景,置身于此景下的人却是一身舞台剧的扮相,将校昵笔挺,马靴锃亮,白手套耀眼,腰板倍直,那就不象那么回事了。因为电影电视剧与舞台剧有着截然的不同。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中的娘子军们那样的扮相,是美的,但要是将那样的着装放到电影电视剧中,就不再是美了。
    再退一万步说,由于多年的以讹传讹,塑造八路尽量地土,塑造国军尽量地洋,似乎已经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这也罢了,但要是几十部上百部电影电视剧中成百上千的人物全都是一个模样,作为艺术,那就只能是彻底失败了。因为按艺术规律讲,即使你要塑造的角色真的本来就什么什么都一样,为了突出人物个性,也要有意的将其错落开来加以区别,也要和已有过的艺术形象加以区别,何况当年的国军将领,即使是同样的出身,同样的阅历,也或是粗犷狂放,或是温文尔雅,或是幽默风趣,或是冷静深沉,各不一样的。
    其实在塑造国军军官这方面,文革前的老电影中,不乏成功的例子。比如电影《东进序曲》,那里面光是有名有姓的国军军官就有八个:老谋深算又圆滑世故的刘司令;狂暴骄横又粗中有细的刘大麻子;面容丑陋、凶恶又无知的贺老五;法西斯派头十足、自高自傲的石中柱;奸滑阴险、瘸腿的军人政客段处长;老成持重、含而不露的周明哲;高大英俊、年轻气盛的林副司令;东北流亡学生出身、腼腆而又略带书生气的李副官。八个人,不论外形还是气质,还是行为、言语,就哪个和哪个也不一样,活灵活现地站立在我们眼前,令人拍案叫绝。
    可惜的是,老一代艺人那种对历史负责的创作态度,那种基于原生态的的创作途径与手法,那种十几年几十年磨一剑的执著精神,在今天的泡沫文化人眼中,对赚取票房是太慢太不划算了,因而没人再愿意去费那傻劲了。于是,象什么《红日》(电视剧)中的张灵甫呀、《浴血羊山》中的宋瑞珂呀、《亮剑》中的楚云飞呀、《女子别动队》中那个教官呀、《绝密1950》中那个什么长呀,《大决战》、《大追歼》中那些个有名字没名字的国军军官呀一大堆,就也都象用标准化模具批量生产出的木偶和脸谱一样,让人分不出他们谁是谁来。似这种概念化平面化的表现手法,称之为艺术,实在为之汗颜。


响应楼主的帖子,贴一篇本人博客里的老帖:
                        影视中国军的脸谱化倾向
    文革时的电影,是我军干部高大全,一个个不食人间烟火的百分百革命的脸谱,让你无法分出他们谁是谁来,让你感受不到他们还有侧面的形象。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银幕上荧屏上的国军变成脸谱化了。
    不信你看,随便找几部近二十年拍摄的影视作品,那里面的国军军官,全都只有一个造型,即不管是冬天夏天,不管是本应布衣布鞋的西北军还是本应草鞋斗笠的滇军,不管是重大礼仪场合还是战场上的血火拚杀,他们那一身将校昵总是那么一尘不染,身上佩戴又总是那么金光闪闪,就连那裤线熨的都总是那么棱棱角角,就连那马靴都象是刚刚上了油又一直踩在地毯上似的锃光瓦亮,这种舞台剧上的演法搬到以写实为主要手法的电视剧中,怎么看怎么令人恶心。
    再看那付德行呢,又全是嘴角紧紧闭着,眉头紧紧锁着,眼神中假装着自信,说话吐字节约到最低,似乎除了那驴唇不对马嘴的军语,除了那动不动就大声地咆啸,和那从翻译片中学来的主谓语倒着说的句子,就根本不懂生活中的语言,根本就不懂中国话该怎么说,根本就没长出笑的神经来,就象东施效颦一样的学着巴顿山本的模样。说实在的,每看到此,我是浑身都会起满鸡皮疙瘩。
    样板戏的时代,是极端地丑化国军军官,现在则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是极端的美化国军军官。这也好理解,矫枉过正,哗众取宠,历来是喜欢追风的导演们的拿手戏。可问题是他们又不懂如何地美化,所以就制造出众多的程式化的脸谱一般的国军军官的模子来,一用百用,结果不仅仅是错的离谱,其表现手法亦幼稚的可笑。
    历史中的国军军官,并不是那个样子。
    就说那套行头吧。解放战争时期的国军,特别是战场环境下的国军,从穿着上,除了军帽与帽徽外,与共军是没什么太大的差别的,也都是布衣布鞋,也都是一身中式的臃肿的二尺五。西北军、晋绥军是如此,就是中央军,也是如此。要是到了冬季,就是连军帽,从远景上也不好再看出区别。
    大概有的观众顽固地认为,国共双方的士兵可能从服装上没太大区别,国共双方的军官服装是一定有着天壤之别的。呵呵!也不尽然。艰苦朴素,土的掉渣,官兵一致,也并不仅仅是共军专用的典型符号。我不否认国军将校尉阶级区分森严,但单就穿着上讲,却未必象影视中表现的那个样。刘珍年称霸胶东时,就推崇节俭,并带头执行。他手下的师长旅长们,为讨他欢喜,也就故意地穿着打了补丁的衣服和打了包头的布鞋。韩复榘统治山东时,全身上下也总是布衣布鞋布军装布绑腿,其下的军民长官谁也不敢在他面前穿昵子制服。傅作义坐镇华北统率数十万大军时,其衣服鞋袜,始终和士兵全无任何差别。西北王胡宗南,不论走到哪里,不论视察还是参会,永远都是一身大兵服装,甚至连军衔都很少佩戴。其部下上至集团军总司令下至连排长,也全与士兵穿的军装一模一样。薜岳也一样,一年到头布军装布绑腿,住的是光板木床军用被,枕的是用布包裹着的几件换洗的旧军装,从里到外和士兵完全一个样。他是这副穿着,当时九战区也就没有谁敢穿将校昵军装,没有谁敢住豪华的居室。陈诚的节俭就更是出了名的,因他的影响,土木系军官布衣布鞋的现象十分的普遍,就连其夫人谭女士,亦绝少珠光宝气,多数场合,也是布衣布裙。
    当然,平时这样的穿着,也许并不代表全部的国军军官,但要是到了战时,特别是到了战地,到了一线,如果他不是故意的找死,不敢说百分百,至少百分之九十九的国军军官,不管他是怎么样的喜欢显摆,即便是最喜欢整洁的商震,怕也不会再愿意穿着那与士兵军装反差极强烈的将校昵,谁也不会再故意炫耀自己金光闪烁的将星和勋标了。因为什么?因为谁也不想成为对方狙击手的目标。
    再说国军将领为人处事的行为准则与言语气质吧。其实,国军军官,也是生长于灌溉了几千年儒家文化的土壤里的中国人,他们之中的绝大多数,并没有留过洋,他们从小接受到的,特别是到了国军队伍中所接受到的,恰恰是共军所摒弃和反对的忠孝节悌礼义廉耻等四维八德的东西。所以,和共军将领相比,他们更保守,更具民族特色,谦和、宽容、含蓄等等传统的东西在他们的身上体现的比共军将领更突出。换句话说,他们的言语、行为等比共军将领更象中国人。
    长期同生共死形成的那种官兵亲密无间的血肉情感,在民国时期的许多军队中都始终存在着,而并不仅仅体现在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中。举几个例子吧,川军范绍增的部队中,稍老一点的士兵都可以在平时称范的绰号“哈儿”,都可以到他的衣兜里抢烟抽;军阀孙殿英部队中,一般士兵都可以称孙“麻子哥”,不客气的甚至可以称他“孙大麻子”。其实,在那个下级依靠上级升官发财,上级依靠下级玩命打仗的年代,即是中央部队,也讲究这么一个怀柔下级的方式方法的。比如陈诚任军长时,曾在一次会议上当众训斥了一名有不同意见的团长,会后陈感觉不妥,便主动打电话给这名团长,但该团长因受到委曲,竟称病不接电话,陈便又单人独骑连夜赶到这个团长的驻地,与其促膝交谈,当晚便达成谅解。另外,为了拢络,或为了攀拉关系,军衔高的对军衔低的,也未必就一定都是趾高气扬。比如北洋精锐的第六师师长、苏皖赣巡阅使李纯,每与下级官兵谈话,总要问到家中疾苦,问到缺不缺钱,并客气地留其在自家用餐。比如汤恩伯任战区副长官时,每遇上级或友邻长官来访,对长官的随从,即是校尉级参谋副官,也往往施以深鞠躬礼。这些例子,有的是可取的,有的未必可取,有的则不免虚伪,但却都是民国军队所特有的东西,而且相当的普遍,绝非个别现象。
    上面说的都是平时,而即使在战时,由于国军特殊的形成历史,使得构成上下级的将领们之间,总不免有这样那样复杂的派系或隶属背景,因此在布置战斗任务时,“拜托XX兄务必坚守XX阵地到X时X分……”、“请XX兄给兄弟捧个场,在X时X分前务必拿下XX要点……”等谦词也是太普遍不过的例子。这些,都是极富中国特色极富民国军队特色的东西,美军中是不存在的,日军中是不存在的,共军中也是不存在的,但可惜的是,因为《巴顿将军》里没这么表现,因为《山本五十六》里没这么表现,所以今天的编导,人家根本不用。人家说他们拍的那叫艺术。
    说到艺术,就更不敢恭维,因为我看这些泡沫艺术家们所推崇的千人一面的表现手法,实在是过于的浅薄与低俗。
    退一万步说,即便认为国军全是一身洋装一身洋气,那也总得尊重艺术的表现规律吧。可你看吧,画面上是满布了硝烟烈火血水泥水的激战场景,置身于此景下的人却是一身舞台剧的扮相,将校昵笔挺,马靴锃亮,白手套耀眼,腰板倍直,那就不象那么回事了。因为电影电视剧与舞台剧有着截然的不同。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中的娘子军们那样的扮相,是美的,但要是将那样的着装放到电影电视剧中,就不再是美了。
    再退一万步说,由于多年的以讹传讹,塑造八路尽量地土,塑造国军尽量地洋,似乎已经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这也罢了,但要是几十部上百部电影电视剧中成百上千的人物全都是一个模样,作为艺术,那就只能是彻底失败了。因为按艺术规律讲,即使你要塑造的角色真的本来就什么什么都一样,为了突出人物个性,也要有意的将其错落开来加以区别,也要和已有过的艺术形象加以区别,何况当年的国军将领,即使是同样的出身,同样的阅历,也或是粗犷狂放,或是温文尔雅,或是幽默风趣,或是冷静深沉,各不一样的。
    其实在塑造国军军官这方面,文革前的老电影中,不乏成功的例子。比如电影《东进序曲》,那里面光是有名有姓的国军军官就有八个:老谋深算又圆滑世故的刘司令;狂暴骄横又粗中有细的刘大麻子;面容丑陋、凶恶又无知的贺老五;法西斯派头十足、自高自傲的石中柱;奸滑阴险、瘸腿的军人政客段处长;老成持重、含而不露的周明哲;高大英俊、年轻气盛的林副司令;东北流亡学生出身、腼腆而又略带书生气的李副官。八个人,不论外形还是气质,还是行为、言语,就哪个和哪个也不一样,活灵活现地站立在我们眼前,令人拍案叫绝。
    可惜的是,老一代艺人那种对历史负责的创作态度,那种基于原生态的的创作途径与手法,那种十几年几十年磨一剑的执著精神,在今天的泡沫文化人眼中,对赚取票房是太慢太不划算了,因而没人再愿意去费那傻劲了。于是,象什么《红日》(电视剧)中的张灵甫呀、《浴血羊山》中的宋瑞珂呀、《亮剑》中的楚云飞呀、《女子别动队》中那个教官呀、《绝密1950》中那个什么长呀,《大决战》、《大追歼》中那些个有名字没名字的国军军官呀一大堆,就也都象用标准化模具批量生产出的木偶和脸谱一样,让人分不出他们谁是谁来。似这种概念化平面化的表现手法,称之为艺术,实在为之汗颜。
牛一戈 发表于 2011-11-7 07:15
响应楼主的帖子,贴一篇本人博客里的老帖:
                        影视中国军的脸谱化倾向
    文革时 ...
老牛现身啊![:a5:]膜拜!!!
造汽 发表于 2011-11-6 23:18
冯导那是共军,他解释过M1的问题,说原来是打算用狗食盆子日本式的钢盔,为了“美观”用了
M1,开国大 ...
M1头盔当时国军美援装备中到是有的,不过装备量不是很多!
从照片看,红军最不威武,但就是能打胜仗。
东风强劲 发表于 2011-11-7 08:58
M1头盔当时国军美援装备中到是有的,不过装备量不是很多!
M1国军是很多,缴获的也不少,油画占领总统府,爬到门楼上摘旗的
解放军,就有几个戴M1,但是戴钢盔长期以来作为反面形象和政治不正确的,
所以在油画里,主角,站在中间挂红旗的,没有戴。

威武不威武,也不完全看打扮,甚至不看长相。解放前夕上海枪毙地下党的照片很多,有一张,
里面的被捕地下党用贬义词讲就是獐头鼠目,但是跟旁边两个警察比,器宇轩昂,
并不比王孝和差,更不要说聂曦上校。
胸怀六国志 发表于 2011-11-5 18:56
导演们该好好的补习了
导演们都忙着体验性生活去了,服装道具什么的在脑子里补习就行了。
屁股决定脑袋 发表于 2011-11-7 15:21
导演们都忙着体验性生活去了,服装道具什么的在脑子里补习就行了。
国军当年要是拥有,56冲,初教6和运五的生产能力,是不是可以打得像样一点?

歪楼了,这里谈国军之V5,上次有一个帖子专讲女国军和女特务和历史照片里的差异,
差异很大的。现在我看到锥子脸(其实是纸杯脸),船帽,笔挺的料子美式军装的
女国军就喷菜

屁股决定脑袋 发表于 2011-11-7 15:21
导演们都忙着体验性生活去了,服装道具什么的在脑子里补习就行了。


胡说!导演说了不是你想被潜就能潜地!
屁股决定脑袋 发表于 2011-11-7 15:21
导演们都忙着体验性生活去了,服装道具什么的在脑子里补习就行了。


胡说!导演说了不是你想被潜就能潜地!


给大家看一群特务。
里面有一个著名配音演员,
我的偶像。

给大家看一群特务。
里面有一个著名配音演员,
我的偶像。
所以美式军装之女国军不是现在才有的,只不过那时候没有纸杯脸
造汽 发表于 2011-11-7 16:02
所以美式军装之女国军不是现在才有的,只不过那时候没有纸杯脸
兄弟能否明示,那位偶像是哪一位?
我还是比较喜欢《永不消逝的电波》的里的妮娜
记得前几年有个讲抗战时期中日谍战的电视剧,好像叫《对手》,居然把国军的军帽弄成了近似现在宾馆门童戴的帽子的造型,实在是天雷滚滚鸟!
最近这些个片子实在不能看
youngyang_xzz 发表于 2011-11-7 22:15
兄弟能否明示,那位偶像是哪一位?
我还是比较喜欢《永不消逝的电波》的里的妮娜
男特务,戴礼帽长脸的,毕克!《51号兵站》演一个不大不小的狗特务

妮娜骂姚纬的时候及其凶恶。那个《铁道卫士》里的列车员特务,年轻时应该比较漂亮。
《寂静的山林》那个女特务演得十分风骚。其实王晓棠那个阿兰不算特务,也不算政经国军,
是个土匪。最后那个我也不认识,呕吐
地方军阀部队是这样,蒋介石的嫡系部队也不例外。以胡宗南第7兵团为例,据该部士兵揭发,一些军官虐待、残杀士兵达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其430团的副营长陈××当机一连连长时,士兵刘炎春开小差被抓回,陈××将刘炎春吊起来毒打,打死后,尸体扔到野外喂狗,再把死者的双耳割下来,悬挂在墙上,然后集合全连宣布:“你们看这是什么东西?以后谁再逃跑,就这样办!”

  其351团士兵岳全福揭发:他16岁时被保长抓了壮丁,村里与他同时被抓去当兵的有10人。这10人中,有2人被枪毙,有1人被打跌死崖下,还有1人因为解手没请假,被军官活活剥了皮!

  其473团副营长王××接新兵的时候,遇见几位病号走不动路了,就欺骗他们说:“谁走不动了,说一声,我放你们回家。”有4名士兵刚扭头往回走,被王××叫住,他让4名病号跪在四五丈高的崖边,抄起一根棍子,一棍子一个,全把他们打到沟底,然后,扬长而去。

  其158师军官邓××揭发,他当排长的时候,一次跟着迫击炮连连长到四川接新兵,亲眼看见这位连长杀死了20多名开小差的新兵。有一位新兵跑了,他带人到新兵家里去抓,没抓到,就放火把新兵家里的房子烧了。还有一次,没抓到逃兵,就下令让4名士兵抬起逃兵的家属放在火上烧死。

  其55师参谋主任朱×,曾命令直属连连长:“凡是士兵犯了错误,一律活埋!”此人曾在一次处罚士兵时,当场挖出士兵的心脏,挂了两大串。士兵揭发他“常有吃不完的人心”。

  据统计,在第144师的2451名士兵中,母亲被强奸有107人,被霸占的有21人,被迫改嫁的有185人;妻子被强奸的有57人,被霸占的有53人,被迫改嫁的有93人;士兵被强奸、霸占的姐妹有159人,被强奸、霸占以及被迫改嫁的嫂嫂有175人;士兵的母亲、姐妹、嫂嫂被强奸、霸占以及被迫改嫁的,总计达850人。
ppl 发表于 2011-11-7 23:38
地方军阀部队是这样,蒋介石的嫡系部队也不例外。以胡宗南第7兵团为例,据该部士兵揭发,一些军官虐待、残杀 ...
失败主义盛行的军队是没有军纪的,也绝不会做露宿在上海湿马路上的奉献,因为那种奉献来自自信和自豪。
所以只要一开诉苦会,内牛一满面,军帽上面蓝的圆疙瘩一拔,马上调转枪口,打起仗来说不定比老红军老八路还要狠。
东风强劲 发表于 2011-11-6 14:57
国军于1946年初开始换装美式新军服,当时配套的肩章式军衔还没有配发,所以上至蒋中正下至国军普通 ...
美式好像是小西装领吧。这还是老式制服,腰带新式了。
牛一戈 发表于 2011-11-7 07:15
响应楼主的帖子,贴一篇本人博客里的老帖:
                        影视中国军的脸谱化倾向
    文革时 ...
我补充一点,兄言之国军做派,确有受礼义廉耻熏陶的儒将,但是也要看到八百万国军,
又是一直打仗打下来的,军官中,受教育程度很低,粗鲁军汉,甚至沾有匪气的兵痞,成分远较共军
复杂,更不要说士兵与团营以下的军官士官,文盲也是多的,这跟中国当时的国情有关。《三毛
从军记》倒是在幽默中表现了国军中下层的状态。留过学或者是洋学生土学生的军官能有多少?
所以不能一概说,国军做派文邹邹,相对而言,共军成分虽土,但是严格的纪律与作风,压制了
农民士兵中的痞气,除了有关四野的一些出格的事情,还未见太多不文明的记载。倒是国军军官
一上台,一开口:“弟兄们,兄弟我...”没有“同志们”有用。
造汽 发表于 2011-11-8 00:31
我补充一点,兄言之国军做派,确有受礼义廉耻熏陶的儒将,但是也要看到八百万国军,
又是一直打仗打下来 ...
您误解了。我可不是说国军军官就应该万人一面的文绉绉的。我说的是现今影视中那种脸谱化的恶俗表现实在令人作呕。实际上任何部队中(当然包括国军)都有文雅也有粗鲁各不相同的,我拿《东进序曲》中的八个国军军官做例,也就是这个意思。
牛一戈 发表于 2011-11-8 06:28
您误解了。我可不是说国军军官就应该万人一面的文绉绉的。我说的是现今影视中那种脸谱化的恶俗表现实在令 ...
明白。东进序曲我有DVD,是拍得不错,唯一瑕疵是那个东北军官一点东北口音也没有。
《兵临城下》也是描写国军很多的,里面嫡系国军是美式军装(牛师长的),杂牌儿(赵崇武的)是老军装。
这个时期,制式衬衫已经不是抗战时期的白衬衫了,而是浅军绿的。
大决战拍的时候还是比较严谨的(当然还是出了T34和AK),问题是现在的电视剧越来越夸张了,到最后会成为一个时期的创作风格。比如60,70年代的西方战争电影,道具其实不讲究,尤其是德国方面,因为德国空军和陆军装备损失殆尽,除了《不列颠空战》(69)得到了佛朗哥空军的德制战机的支持(主要是换了英国发动机的109和He111,头大,但是至少还是原机),其它都不讲究,影星一大批,但是也不讲究“像”(跟同时期苏联二战电影完全不同,苏联电影很要求“像”),现在西方的道具讲究起来,但是人还是不像。中国自从出了《建国大业》,打破了中国要求“像”的传统(当然只是电影里的中国人,外国角色也是添上胡子就是张飞),所以以后姜文真的会演毛主席: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