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当前中国社会面临的两大矛盾和六大问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6 20:10:50
<P>(去年写的论文之一,凑合看吧)</P>
<P>当前我国将处于经济结构剧烈变化、各种矛盾集中呈现的发展阶段,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日益突出,各种经济问题和社会矛盾盘根错节。当前,扩大内需与利益格局调整的矛盾将进一步深化、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政府部门自我改革的矛盾等两大矛盾不容回避。同时,就业问题、三农问题、社会差别问题、社会秩序与公共安全问题、国有企业改革问题和教育体制改革问题等六大问题必须加以重视。</P>
<P>  而解决当前面临矛盾和问题须遵循四大原则,也是解决问题的途径:第一,真正把以人为本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指导思想;第二,推进整体改革,保证改革的公正性;第三,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更加注重社会公共服务;第四,建立各级危机管理机制。</P>
<P>  当前我国将处于经济结构剧烈变化、各种矛盾集中呈现的发展阶段,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日益突出。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在传统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进程中展开的,各种经济问题和社会矛盾盘根错节。这些变革都具有根本的性质,所涉及的规模之大和程度之深,无论在中国还是在世界的现代化历史上,可能都是空前的。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两大矛盾和六大问题。</P>
<P>  中国社会发展面临的两大矛盾</P>
<P>  1.当前扩大内需与利益格局调整的矛盾将进一步深化。扩大内需阻力来自诸多方面,其中社会差别是主要原因之一。利益格局改革的最大阻力来自利益集团。改革的本质是利益格局的重新调整,我国前期改革特别是90年代之前的改革也存在这一问题,只是当时社会各群体之间的利益差别不是很明显,并且改革能够普遍提高各群体的“收益”,因而改革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也能得以顺利进行。目前社会各群体之间的利益差别已经十分明显。改革的社会基础问题已经非常突出,而且会愈加突出。能否通过调整利益格局来扩大内需,形成健康持续发展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重大矛盾。</P>
<P>  2.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政府部门自我改革的矛盾。行政审批制改革,进展之大有目共睹,这一改革主要还是依靠政府部门自我申报、自我清理,在一些地方便出现避重就轻、避实就虚的现象,主要表现在:</P>
<P>  ——垄断行业的改革方案和相关法规,也主要由该行业和主管部门自己制定,往往难以超脱部门利益、集团利益的狭隘眼界。由于缺乏利益相关方(企业、行业协会、消费者)和利益超脱方(专家、社会公众、舆论媒介)的公共参与和评议,部门自我改革基本流于形式,甚至被既得利益集团扭曲。</P>
<P>  ——一些部门习惯于依赖行政手段对经济生活出现的问题实行“禁”和“堵”,不善于运用市场经济的办法加以调节,因而实际效果并不理想。一些执法部门的自由裁量权过大,在非常时期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过程中公共权力容易过度膨胀。</P>
<P>  ——政府干预经济活动的权力仍然缺乏有效监督和制约,对不当干预导致的后果缺乏责任追究,公权侵害私权、行政权侵害财产权等现象难以根绝。</P>
<P>  中国社会发展面临的六大难题</P>
<P>  1.就业问题。我国就业增长速度下降得越来越快:“八五”期间,经济增长每一个百分点,能够创造90多万个就业机会;而在“九五”期间,虽然GDP以每年近10%的速度递增,但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只能创造七、八十万个就业岗位。按照这种趋势,很容易就能感觉出当前我国就业形势的严峻。2006年,中国将全面履行WTO规则,入世后仅考虑3%的粮食进口,也将减少农业就业机会上千万个。从2000年开始到2010年还是我国中学生的毕业高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将不会是个短期问题。</P>
<P>  在现有思维模式和就业战略模式下,就业问题将成为我国未来发展中不太容易解开的结。目前的问题是失业率持续上升,一直居高不下,现行创造就业岗位政策不能奏效,但又没能提出新的有效对策。寻求新的就业政策和战略,将是我们面临的必须解决的问题。</P>
<P>  2.三农问题。近年来,农民收入的增幅大大滑坡,1996年曾达9.0%,但1997年骤减为4.6%此后几年连年下滑,2001年跌入谷底,为2.1%。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我国“三农”问题的严峻形势不能根本消除。当前,不能期望有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大部分农村人口将继续滞留在农村,农业生产经营规模难以显著扩大。农民收入增加困难重重。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任务相当艰巨。在入世情况下,国内大部分农产品价格将远远高于国际市场价格,通过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价格来提高农民收入是不可能的。离开农村进入城市寻找工作是农民摆脱困境的基本选择。由于农村人口众多,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将是一项长期的任务。</P>
<P>  3.社会差别问题。大量事实表明,我国地区差别非但没有缩小,反而在扩大。地区差别不仅表现在GDP增长上,也表现在社会发展,特别是教育、卫生和文化方面。我国的贫富差距已经在国际预警范围之内,而且地区差距与贫富差距、城乡差距相互交叉、重叠。虽然国家实施了一些措施(包括减轻农民负担、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强收入调节)来抑制收入差距拉大,但是收入差距问题似乎日益严重。缩小社会差别将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无法回避的问题。</P>
<P>  4.社会秩序与公共安全问题。联合国和兰德公司2003年以来相继发表报告,认为除非中国采取有效措施,否则,五、六年后,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中国人将远远超过目前预计的1000万人,可能会高达3000万人,如果那样,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感染艾滋病病毒人数最多的国家。根据国际经验,艾滋病对于经济的成长所造成的影响要比过去预料的严重得多。我们要谨防艾滋病的失控引发公共危机。</P>
<P>  5.国有企业改革问题。国有企业改革继续推进,其实质性进展并不大,企业效率低下,大部分资源不能用于生产的局面并不会从根本上得到解决。面对国际压力,我国要在当前摆脱金融风险,国有企业改革深化就成了绕不过的结。</P>
<P>  6.教育体制改革问题。我国的教育体制面临挑战,这些挑战来自于教育扩展、科技快速发展、社会全面平衡发展、教育适度动态发展,这些挑战对当前的发展将产生深刻影响。最近几年的高等院校扩招的学生,并没有按照产业结构调整和需要来培养,这样培养的大学生就很难在整体上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相反,可能会加重一般就业压力,并使原有的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人力资源短缺是限制我国经济增长的因素之一,未来可能会影响增长率。</P>
<P>  解决当前面临矛盾和问题的四大途径</P>
<P>  1.真正把以人为本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指导思想。</P>
<P>  要从具体措施上解决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问题,这也是保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增加医疗卫生投入、完善医疗卫生制度、完善教育体制改革、实现义务教育的公平性、完善户籍制度和劳动制度、完善养老体系和人口政策,等等。</P>
<P>  ——加快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应当成为当前改革重点。收入分配改革的目的是不断增强改革动力,为社会发展提供基础。收入分配改革应当成为当前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最基本的内容之一。</P>
<P>  ——把重建社会信用放在重要位置。政府、企业、个人的信用体系的完善将成为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重大动力。</P>
<P>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弥补国有企业老职工的原有欠账;扩大医疗、失业和养老保险金的覆盖面;建立可靠的社会保障资金来源;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降低社会保障管理成本。</P>
<P>  ——统筹城乡发展,在实现城市化过程中保护农民的利益,实现工业对农业的反哺,完善土地制度。进一步消除城乡分割的体制性障碍,废除对农民工的歧视性政策(包括就业、子女入学、户口、社会保障等方面)。</P>
<P>  2.推进整体改革,保证改革的公正性。</P>
<P>  经济增长的前提是要解决目前存在银行不良资产和国有企业低效率问题。推进整体改革,通过改革来促进发展。当前宏观经济体制改革更加强调“重在建设”,以制度创新为主要内容。</P>
<P>  ——以政府职能转变为中心的改革,将在大规模国有经济战略布局的调整的基础上,对社会整个公共部门与管理部门进行全面的综合改革,使政府的宏观管理和调控建立在规范的制度约束基础上,从根本上改进和完善政府的决策和执行机制,形成政府与市场的良性互动。</P>
<P>  ——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是当前一个相当重要的课题。财政收入和支出结构要充分反映现实经济结构的重大变化和要求,对非国有经济作为“纳税人”的利益应给予足够重视。</P>
<P>  ——金融问题往往具有突发性和全局性,所以,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建立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健全的金融体制,是保证经济健康发展和体制改革成功的关键之一。</P>
<P>  ——采取措施保证改革的公正性,扩大改革的受益面。</P>
<P>  3.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更加注重社会公共服务。</P>
<P>  ——尽快建立新的治理模式,并加强政府的某些新功能,政府要着力解决好失业问题、社会保障问题、社会秩序问题等,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持续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P>
<P>  ——在产业结构朝工业化的方向前进的同时,政府要对劳动条件、产品质量等加以规范。</P>
<P>  ——在第三产业的发展,尤其是远距离贸易、金融、保险、咨询、保健等行业在国民经济中份额的扩大的同时,政府需要提高监管水平。</P>
<P>  ——政府把职能重心转向公共服务,也是经济持续增长对新阶段政府改革的基本要求。</P>
<P>  4.建立各级危机管理机制。</P>
<P>  毫无疑问,我们可以通过预测和预警等方法来防止危机事件的发生,或将危机造成的危害降低到最小程度。但是,应对危机的最根本的方法是强化全社会和政府部门的危机意识,建立危机管理机制。</P>
<P>  鉴于当前面临的严峻挑战,我国需尽快建立现代危机管理机制。要在国家层面上尽快建立具有会商决策功能的综合体系和常设性危机管理机制,协同各方面专家,对各类危机进行分类、预测,制定长期的反危机战略和应急计划,同时加强各地区、各部门以及各级政府之间的协同运作能力。</P><P>(去年写的论文之一,凑合看吧)</P>
<P>当前我国将处于经济结构剧烈变化、各种矛盾集中呈现的发展阶段,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日益突出,各种经济问题和社会矛盾盘根错节。当前,扩大内需与利益格局调整的矛盾将进一步深化、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政府部门自我改革的矛盾等两大矛盾不容回避。同时,就业问题、三农问题、社会差别问题、社会秩序与公共安全问题、国有企业改革问题和教育体制改革问题等六大问题必须加以重视。</P>
<P>  而解决当前面临矛盾和问题须遵循四大原则,也是解决问题的途径:第一,真正把以人为本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指导思想;第二,推进整体改革,保证改革的公正性;第三,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更加注重社会公共服务;第四,建立各级危机管理机制。</P>
<P>  当前我国将处于经济结构剧烈变化、各种矛盾集中呈现的发展阶段,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日益突出。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在传统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进程中展开的,各种经济问题和社会矛盾盘根错节。这些变革都具有根本的性质,所涉及的规模之大和程度之深,无论在中国还是在世界的现代化历史上,可能都是空前的。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两大矛盾和六大问题。</P>
<P>  中国社会发展面临的两大矛盾</P>
<P>  1.当前扩大内需与利益格局调整的矛盾将进一步深化。扩大内需阻力来自诸多方面,其中社会差别是主要原因之一。利益格局改革的最大阻力来自利益集团。改革的本质是利益格局的重新调整,我国前期改革特别是90年代之前的改革也存在这一问题,只是当时社会各群体之间的利益差别不是很明显,并且改革能够普遍提高各群体的“收益”,因而改革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也能得以顺利进行。目前社会各群体之间的利益差别已经十分明显。改革的社会基础问题已经非常突出,而且会愈加突出。能否通过调整利益格局来扩大内需,形成健康持续发展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重大矛盾。</P>
<P>  2.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政府部门自我改革的矛盾。行政审批制改革,进展之大有目共睹,这一改革主要还是依靠政府部门自我申报、自我清理,在一些地方便出现避重就轻、避实就虚的现象,主要表现在:</P>
<P>  ——垄断行业的改革方案和相关法规,也主要由该行业和主管部门自己制定,往往难以超脱部门利益、集团利益的狭隘眼界。由于缺乏利益相关方(企业、行业协会、消费者)和利益超脱方(专家、社会公众、舆论媒介)的公共参与和评议,部门自我改革基本流于形式,甚至被既得利益集团扭曲。</P>
<P>  ——一些部门习惯于依赖行政手段对经济生活出现的问题实行“禁”和“堵”,不善于运用市场经济的办法加以调节,因而实际效果并不理想。一些执法部门的自由裁量权过大,在非常时期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过程中公共权力容易过度膨胀。</P>
<P>  ——政府干预经济活动的权力仍然缺乏有效监督和制约,对不当干预导致的后果缺乏责任追究,公权侵害私权、行政权侵害财产权等现象难以根绝。</P>
<P>  中国社会发展面临的六大难题</P>
<P>  1.就业问题。我国就业增长速度下降得越来越快:“八五”期间,经济增长每一个百分点,能够创造90多万个就业机会;而在“九五”期间,虽然GDP以每年近10%的速度递增,但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只能创造七、八十万个就业岗位。按照这种趋势,很容易就能感觉出当前我国就业形势的严峻。2006年,中国将全面履行WTO规则,入世后仅考虑3%的粮食进口,也将减少农业就业机会上千万个。从2000年开始到2010年还是我国中学生的毕业高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将不会是个短期问题。</P>
<P>  在现有思维模式和就业战略模式下,就业问题将成为我国未来发展中不太容易解开的结。目前的问题是失业率持续上升,一直居高不下,现行创造就业岗位政策不能奏效,但又没能提出新的有效对策。寻求新的就业政策和战略,将是我们面临的必须解决的问题。</P>
<P>  2.三农问题。近年来,农民收入的增幅大大滑坡,1996年曾达9.0%,但1997年骤减为4.6%此后几年连年下滑,2001年跌入谷底,为2.1%。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我国“三农”问题的严峻形势不能根本消除。当前,不能期望有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大部分农村人口将继续滞留在农村,农业生产经营规模难以显著扩大。农民收入增加困难重重。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任务相当艰巨。在入世情况下,国内大部分农产品价格将远远高于国际市场价格,通过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价格来提高农民收入是不可能的。离开农村进入城市寻找工作是农民摆脱困境的基本选择。由于农村人口众多,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将是一项长期的任务。</P>
<P>  3.社会差别问题。大量事实表明,我国地区差别非但没有缩小,反而在扩大。地区差别不仅表现在GDP增长上,也表现在社会发展,特别是教育、卫生和文化方面。我国的贫富差距已经在国际预警范围之内,而且地区差距与贫富差距、城乡差距相互交叉、重叠。虽然国家实施了一些措施(包括减轻农民负担、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强收入调节)来抑制收入差距拉大,但是收入差距问题似乎日益严重。缩小社会差别将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无法回避的问题。</P>
<P>  4.社会秩序与公共安全问题。联合国和兰德公司2003年以来相继发表报告,认为除非中国采取有效措施,否则,五、六年后,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中国人将远远超过目前预计的1000万人,可能会高达3000万人,如果那样,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感染艾滋病病毒人数最多的国家。根据国际经验,艾滋病对于经济的成长所造成的影响要比过去预料的严重得多。我们要谨防艾滋病的失控引发公共危机。</P>
<P>  5.国有企业改革问题。国有企业改革继续推进,其实质性进展并不大,企业效率低下,大部分资源不能用于生产的局面并不会从根本上得到解决。面对国际压力,我国要在当前摆脱金融风险,国有企业改革深化就成了绕不过的结。</P>
<P>  6.教育体制改革问题。我国的教育体制面临挑战,这些挑战来自于教育扩展、科技快速发展、社会全面平衡发展、教育适度动态发展,这些挑战对当前的发展将产生深刻影响。最近几年的高等院校扩招的学生,并没有按照产业结构调整和需要来培养,这样培养的大学生就很难在整体上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相反,可能会加重一般就业压力,并使原有的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人力资源短缺是限制我国经济增长的因素之一,未来可能会影响增长率。</P>
<P>  解决当前面临矛盾和问题的四大途径</P>
<P>  1.真正把以人为本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指导思想。</P>
<P>  要从具体措施上解决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问题,这也是保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增加医疗卫生投入、完善医疗卫生制度、完善教育体制改革、实现义务教育的公平性、完善户籍制度和劳动制度、完善养老体系和人口政策,等等。</P>
<P>  ——加快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应当成为当前改革重点。收入分配改革的目的是不断增强改革动力,为社会发展提供基础。收入分配改革应当成为当前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最基本的内容之一。</P>
<P>  ——把重建社会信用放在重要位置。政府、企业、个人的信用体系的完善将成为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重大动力。</P>
<P>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弥补国有企业老职工的原有欠账;扩大医疗、失业和养老保险金的覆盖面;建立可靠的社会保障资金来源;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降低社会保障管理成本。</P>
<P>  ——统筹城乡发展,在实现城市化过程中保护农民的利益,实现工业对农业的反哺,完善土地制度。进一步消除城乡分割的体制性障碍,废除对农民工的歧视性政策(包括就业、子女入学、户口、社会保障等方面)。</P>
<P>  2.推进整体改革,保证改革的公正性。</P>
<P>  经济增长的前提是要解决目前存在银行不良资产和国有企业低效率问题。推进整体改革,通过改革来促进发展。当前宏观经济体制改革更加强调“重在建设”,以制度创新为主要内容。</P>
<P>  ——以政府职能转变为中心的改革,将在大规模国有经济战略布局的调整的基础上,对社会整个公共部门与管理部门进行全面的综合改革,使政府的宏观管理和调控建立在规范的制度约束基础上,从根本上改进和完善政府的决策和执行机制,形成政府与市场的良性互动。</P>
<P>  ——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是当前一个相当重要的课题。财政收入和支出结构要充分反映现实经济结构的重大变化和要求,对非国有经济作为“纳税人”的利益应给予足够重视。</P>
<P>  ——金融问题往往具有突发性和全局性,所以,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建立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健全的金融体制,是保证经济健康发展和体制改革成功的关键之一。</P>
<P>  ——采取措施保证改革的公正性,扩大改革的受益面。</P>
<P>  3.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更加注重社会公共服务。</P>
<P>  ——尽快建立新的治理模式,并加强政府的某些新功能,政府要着力解决好失业问题、社会保障问题、社会秩序问题等,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持续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P>
<P>  ——在产业结构朝工业化的方向前进的同时,政府要对劳动条件、产品质量等加以规范。</P>
<P>  ——在第三产业的发展,尤其是远距离贸易、金融、保险、咨询、保健等行业在国民经济中份额的扩大的同时,政府需要提高监管水平。</P>
<P>  ——政府把职能重心转向公共服务,也是经济持续增长对新阶段政府改革的基本要求。</P>
<P>  4.建立各级危机管理机制。</P>
<P>  毫无疑问,我们可以通过预测和预警等方法来防止危机事件的发生,或将危机造成的危害降低到最小程度。但是,应对危机的最根本的方法是强化全社会和政府部门的危机意识,建立危机管理机制。</P>
<P>  鉴于当前面临的严峻挑战,我国需尽快建立现代危机管理机制。要在国家层面上尽快建立具有会商决策功能的综合体系和常设性危机管理机制,协同各方面专家,对各类危机进行分类、预测,制定长期的反危机战略和应急计划,同时加强各地区、各部门以及各级政府之间的协同运作能力。</P>
够专业!不知是不是真是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