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放弃对日索赔真相 宽大为怀或迫不得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2 06:18:14


http://news.hainan.net/newshtml08/2010w8r26/675991f0.htm

日本战败后,1947年10月25日,同盟各国向日本提出了索赔要求,总计金额为540亿美元。但在赔偿如何分配问题上,各国意见不一,英国要求占有赔偿总额的25%,美国要求34%,苏联要求14%,法国要求12%,澳大利亚要求28%,仅这几个国家,还未包括受害最重的中国的要求以及朝鲜、菲律宾、越南、缅甸等国的要求,分配比例总和已超过了100%。后来同意中国为30%,但各方争执不休,问题久而未决,一拖就是四年。这也反映出了当时国民党政府国际地位的低下。

  而实际上,这个数字也只是画饼充饥——日本一共只支付了22.3亿美元战争赔款,其中数额最大的是菲律宾和印尼,各8亿。中国、美国、英国、苏联、荷兰、澳大利亚都宣布放弃日本的战争赔款。那么这些国家为什么要放弃对日索赔呢?这就不能不提到美国在这其中的作用了。

  1945年日本投降后,以美国为首的盟军进驻日本。在怎样处置日本方面盟军制定了三大基本方针:1、日本非军事化;2、在保证日本国民最低生活标准的范围内进行战争赔款;3、日本在外国的资产交联合国处理。

  第1项和第3项的处置都顺利进行,但在日本赔款方面遇到了很大的难题。按照传统的战争赔款方法,有现金赔款和实物赔款两种。由于日本的国库早在战争中掏空了,所以向日本索要现金根本不现实。然而日本又是自然资源极其贫乏的国家,既没有石油煤炭等能源,也没有铁矿金矿等矿藏,以矿产等自然资源进行赔偿的方式也行不通。剩下的只有用机器设备等实物进行赔偿,可是日本工厂的机器大部份都在美军的战略轰炸中被炸毁,船舶也大部份被美军击沉,可以用于赔偿的实物也少得可怜。从1947年4月开始,盟军陆续从日本拆撤出40000余台机器,作为“中间赔偿”分给中国(54.1%),美国(菲律宾的宗主国,1946年菲律宾独立后转交菲律宾,19.0%),英国(缅甸、马来亚、香港的宗主国,15.4%),荷兰(印度尼西亚的宗主国,11.5%)。苏联则自行将“满洲国”的一些机器设备拆运回苏联。不过这些机器的价值总共才值400余万美元(当时价格),作为战争赔偿也太少了一些。然而当时的日本就象输得只剩下最后一条裤衩的赌徒,再敲也敲不出钱来。1949年5月,盟军最高司令部决定停止这种从日本拆撤机器的中间赔偿。

  由于日本没有自然资源,粮食也不能自给,必须向国外购买粮食和燃料等生活必需品。加之当时盟军的抑制日本政策,使日本的经济极度萧条,没有钱向国外购买粮食等生活必需品,迫使美国不得不每年拨出数亿美元的经费来为日本购买粮食和燃料等生活必需品,因为作为日本占领国的美国有义务保证日本国民维持最低水准的生活。由于日本人口多(当时近一亿人,大约为美国人口的一半),特别是缺乏自然资源,什么都要靠进口,所以维持日本国民的最低水准生活也要很大的开支,到1950年,美国已为日本补贴了20余亿美元,已成为美国财政的一大负担。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人意识到抑制日本的政策对于美国来说是得不偿失,有必要扶持日本在经济上独立来减轻美国的财政负担。而日本经济独立的前提就是解脱身上庞大的战争赔款包袱。

除了经济上的原因外,还有政治上的变化。1949年后发生的一系列大事更使日本战争赔款几乎不可能:新中国政府的成立,使中国在意识形态上与美日对立;而朝鲜战争更促使美国加快将日本建设为远东的盟友。1951年旧金山和会两岸均未参加,但在美国主导下,蒋政府不得不承认和会的结果,即中国民国放弃战争赔款。至此,日本战争赔款问题在法理上已经结束了。可以说,在朝鲜战争后,中国再无机会获得日本战争赔款。美英在二战后都放弃对德、日战争赔款。苏联强迫德国支付200亿美元赔偿,其中一半归苏联(考虑到苏联在占领德国部分领土的情况下也只得到100亿美元赔款,我们可以设想中国当时可以从日本得到多少)但美英对此拒绝同意。1946年5月,美国对德占领区副军事长官克莱将军宣布“除了先前已预支作为赔偿的工厂外,将不再从美占区提供一切赔偿”,这使苏联从西占区获得赔偿的无法实现。不久,西方不再向德国索赔。从其一贯的态度来看,美国既能拒绝从自己占领地区向苏联支付战争赔款,那么,比苏联更弱的意识形态对手中国,就更难从美国占领下的日本得到一分钱。

  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蒋介石当即发表了中国对日本“以德报怨”的著名讲话。蒋介石虽然没有提到战争赔款一事,但确定了中国对日本宽大处理的方针。1949年菲律宾派特使访问蒋介石,商讨共同对日索取赔款之事。蒋介石却说:“要对这次战争负责任的是日本军阀,而不是日本人民。要求日本人民负担战争赔偿的做法是不公平的。”这初步表明蒋介石有放弃日本战争赔款的意思。1946年“国民政府”发表的抗戰期间的损失是:军人死伤321万,财产损失133亿美元。日本在旧金山讲和会议以后,在究竟与哪个中国政府打交道问题上踌躇不定,但美国却要求日本和台灣的“国民党政府”谈判。在美国的督促下,日本和台灣“国民党政府”在1952年2月开始谈判,4月28日结束,签定了“华日和平条约”。在“华日和平条约”中表明“中华民国政府”放弃要求日本进行战争赔款的权力。

  台灣的“国民党政府”之所以放弃日本的战争赔款,其原因主要有三个:第一是蒋介石的“以德报怨”对日政策;第二是“国民党政府”退居台灣后“国际地位”大大降低,希望以放弃战争赔款为代价换取日本对台灣在政治经济上的支持;第三是大中华思想的影响,别的大国都放弃了日本的战争赔款,中国人也应该有个大国的样子,不应该像小国那样斤斤计较战争赔款。

  退一步说,即使没有美国的卵翼,中国仍然很难得到这笔钱。因为,问题在于日本是否存在赔偿的意愿;如果这一战争赔款几百年也还不清,那么很可能像一战后的德国那样,拖延、拒绝赔款,煽动民众的悲情,结果是为下一次战争作准备。

  苛刻的战争赔款提出不难,难在执行。中国当时虽是战胜国,但如果日本采取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姿态,中国是无力派兵去日本强行索取赔偿的——即使派了兵,最终不但付出大笔驻军费,还可能一无所获,法国一战后占领鲁尔区的失败就是前车之鉴。一战后德国仅支付了不到30%的赔款(360亿马克,总额为1320亿),同时却从海外借入330亿马克,这些贷款大部分都没有归还。也就是说,一个破产的德国毫无赔款意愿,只是拿贷款去还。出于历史和现实的考虑,新中国建立后,执政党继续了国民党的政策,放弃对日索赔。1965年5月,廖承志在会见日本客人时说∶“中国不准备靠他国的战争赔款来建设国家,而且要求没有战争责任的一代人为前人支付战争赔款是不合理的”。这一姿态在当时仍是感人的,但在政治上来说,不如说是对历史现实的一种被迫追认。
1972年,在田中访华之前,他曾表示,如果对方提出赔偿,只要数额适当,他打算赔!当时周恩来总理就放弃战争赔偿问题作了下述指示:第一,中日邦交恢复以前,台灣的蒋介石已经先于我们放弃了赔偿要求,***的肚量不能比蒋介石还小。第二,日本为了与我国恢复邦交,必须与台灣断交。中央关于日本与台灣的关系,在赔偿问题上采取宽容态度,有利于使日本靠近我们。第三,如果要求日本对华赔偿,其负担最终将落在广大日本人民头上,这样,为了支付对中国的赔偿,他们将长期被迫过着艰难的生活。这不符合中央提出的与日本人民友好下去的愿望。

  其实,早在六十年代前期毛泽東、周恩来研究对日建交时,便感到若索赔只有两种可能,一无所获或仅得到象征性赔偿,若宣布放弃日本民众还会对华有负疚感。出于战胜国的面子,1972年恢复邦交时,中国领导人对外以显示宽宏公开声明放弃,对内解释是为了不加重日本人民负担。此举确得到回报,七十年代末日本国会通过对华长期无息贷款和少量无偿援助,便说明是对中国放弃索赔的补偿。二十多年间,中国得到三百亿美元的无息贷款(偿还期达四十年)和十亿美元无偿援助,虽远抵不上抗战期间日本对华造成的一千亿美元直接损失(间接损失更多),毕竟得到了人情和部分实惠.
  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所以放弃对日索赔,客观上,是因为日本战后一片狼籍,没有力量支付这笔钱这笔;主观上,则是因为国家积弱积贫,且内战频仍,没有力量也没有资格要到这钱。

  目前,国人对日本战争赔款问题,已经成为一种不断自我证实的循环:在这个过程中,国人越来越相信自己的善良被利用了,同时进一步证实日本人的可恨。这种民族悲情在政治上是有用的,只要它像目前一样,处于可控制的程度之内。但是,正如俾斯麦曾说的:“我认为令世人相信,我国政策并非注定要导致与法国关系紧张,对我方有利。”如果不幸走到了理智的反面,成了为反日而反日,那么,最终我们自己也将成为这一情绪的受害者。


http://news.hainan.net/newshtml08/2010w8r26/675991f0.htm

日本战败后,1947年10月25日,同盟各国向日本提出了索赔要求,总计金额为540亿美元。但在赔偿如何分配问题上,各国意见不一,英国要求占有赔偿总额的25%,美国要求34%,苏联要求14%,法国要求12%,澳大利亚要求28%,仅这几个国家,还未包括受害最重的中国的要求以及朝鲜、菲律宾、越南、缅甸等国的要求,分配比例总和已超过了100%。后来同意中国为30%,但各方争执不休,问题久而未决,一拖就是四年。这也反映出了当时国民党政府国际地位的低下。

  而实际上,这个数字也只是画饼充饥——日本一共只支付了22.3亿美元战争赔款,其中数额最大的是菲律宾和印尼,各8亿。中国、美国、英国、苏联、荷兰、澳大利亚都宣布放弃日本的战争赔款。那么这些国家为什么要放弃对日索赔呢?这就不能不提到美国在这其中的作用了。

  1945年日本投降后,以美国为首的盟军进驻日本。在怎样处置日本方面盟军制定了三大基本方针:1、日本非军事化;2、在保证日本国民最低生活标准的范围内进行战争赔款;3、日本在外国的资产交联合国处理。

  第1项和第3项的处置都顺利进行,但在日本赔款方面遇到了很大的难题。按照传统的战争赔款方法,有现金赔款和实物赔款两种。由于日本的国库早在战争中掏空了,所以向日本索要现金根本不现实。然而日本又是自然资源极其贫乏的国家,既没有石油煤炭等能源,也没有铁矿金矿等矿藏,以矿产等自然资源进行赔偿的方式也行不通。剩下的只有用机器设备等实物进行赔偿,可是日本工厂的机器大部份都在美军的战略轰炸中被炸毁,船舶也大部份被美军击沉,可以用于赔偿的实物也少得可怜。从1947年4月开始,盟军陆续从日本拆撤出40000余台机器,作为“中间赔偿”分给中国(54.1%),美国(菲律宾的宗主国,1946年菲律宾独立后转交菲律宾,19.0%),英国(缅甸、马来亚、香港的宗主国,15.4%),荷兰(印度尼西亚的宗主国,11.5%)。苏联则自行将“满洲国”的一些机器设备拆运回苏联。不过这些机器的价值总共才值400余万美元(当时价格),作为战争赔偿也太少了一些。然而当时的日本就象输得只剩下最后一条裤衩的赌徒,再敲也敲不出钱来。1949年5月,盟军最高司令部决定停止这种从日本拆撤机器的中间赔偿。

  由于日本没有自然资源,粮食也不能自给,必须向国外购买粮食和燃料等生活必需品。加之当时盟军的抑制日本政策,使日本的经济极度萧条,没有钱向国外购买粮食等生活必需品,迫使美国不得不每年拨出数亿美元的经费来为日本购买粮食和燃料等生活必需品,因为作为日本占领国的美国有义务保证日本国民维持最低水准的生活。由于日本人口多(当时近一亿人,大约为美国人口的一半),特别是缺乏自然资源,什么都要靠进口,所以维持日本国民的最低水准生活也要很大的开支,到1950年,美国已为日本补贴了20余亿美元,已成为美国财政的一大负担。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人意识到抑制日本的政策对于美国来说是得不偿失,有必要扶持日本在经济上独立来减轻美国的财政负担。而日本经济独立的前提就是解脱身上庞大的战争赔款包袱。

除了经济上的原因外,还有政治上的变化。1949年后发生的一系列大事更使日本战争赔款几乎不可能:新中国政府的成立,使中国在意识形态上与美日对立;而朝鲜战争更促使美国加快将日本建设为远东的盟友。1951年旧金山和会两岸均未参加,但在美国主导下,蒋政府不得不承认和会的结果,即中国民国放弃战争赔款。至此,日本战争赔款问题在法理上已经结束了。可以说,在朝鲜战争后,中国再无机会获得日本战争赔款。美英在二战后都放弃对德、日战争赔款。苏联强迫德国支付200亿美元赔偿,其中一半归苏联(考虑到苏联在占领德国部分领土的情况下也只得到100亿美元赔款,我们可以设想中国当时可以从日本得到多少)但美英对此拒绝同意。1946年5月,美国对德占领区副军事长官克莱将军宣布“除了先前已预支作为赔偿的工厂外,将不再从美占区提供一切赔偿”,这使苏联从西占区获得赔偿的无法实现。不久,西方不再向德国索赔。从其一贯的态度来看,美国既能拒绝从自己占领地区向苏联支付战争赔款,那么,比苏联更弱的意识形态对手中国,就更难从美国占领下的日本得到一分钱。

  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蒋介石当即发表了中国对日本“以德报怨”的著名讲话。蒋介石虽然没有提到战争赔款一事,但确定了中国对日本宽大处理的方针。1949年菲律宾派特使访问蒋介石,商讨共同对日索取赔款之事。蒋介石却说:“要对这次战争负责任的是日本军阀,而不是日本人民。要求日本人民负担战争赔偿的做法是不公平的。”这初步表明蒋介石有放弃日本战争赔款的意思。1946年“国民政府”发表的抗戰期间的损失是:军人死伤321万,财产损失133亿美元。日本在旧金山讲和会议以后,在究竟与哪个中国政府打交道问题上踌躇不定,但美国却要求日本和台灣的“国民党政府”谈判。在美国的督促下,日本和台灣“国民党政府”在1952年2月开始谈判,4月28日结束,签定了“华日和平条约”。在“华日和平条约”中表明“中华民国政府”放弃要求日本进行战争赔款的权力。

  台灣的“国民党政府”之所以放弃日本的战争赔款,其原因主要有三个:第一是蒋介石的“以德报怨”对日政策;第二是“国民党政府”退居台灣后“国际地位”大大降低,希望以放弃战争赔款为代价换取日本对台灣在政治经济上的支持;第三是大中华思想的影响,别的大国都放弃了日本的战争赔款,中国人也应该有个大国的样子,不应该像小国那样斤斤计较战争赔款。

  退一步说,即使没有美国的卵翼,中国仍然很难得到这笔钱。因为,问题在于日本是否存在赔偿的意愿;如果这一战争赔款几百年也还不清,那么很可能像一战后的德国那样,拖延、拒绝赔款,煽动民众的悲情,结果是为下一次战争作准备。

  苛刻的战争赔款提出不难,难在执行。中国当时虽是战胜国,但如果日本采取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姿态,中国是无力派兵去日本强行索取赔偿的——即使派了兵,最终不但付出大笔驻军费,还可能一无所获,法国一战后占领鲁尔区的失败就是前车之鉴。一战后德国仅支付了不到30%的赔款(360亿马克,总额为1320亿),同时却从海外借入330亿马克,这些贷款大部分都没有归还。也就是说,一个破产的德国毫无赔款意愿,只是拿贷款去还。出于历史和现实的考虑,新中国建立后,执政党继续了国民党的政策,放弃对日索赔。1965年5月,廖承志在会见日本客人时说∶“中国不准备靠他国的战争赔款来建设国家,而且要求没有战争责任的一代人为前人支付战争赔款是不合理的”。这一姿态在当时仍是感人的,但在政治上来说,不如说是对历史现实的一种被迫追认。
1972年,在田中访华之前,他曾表示,如果对方提出赔偿,只要数额适当,他打算赔!当时周恩来总理就放弃战争赔偿问题作了下述指示:第一,中日邦交恢复以前,台灣的蒋介石已经先于我们放弃了赔偿要求,***的肚量不能比蒋介石还小。第二,日本为了与我国恢复邦交,必须与台灣断交。中央关于日本与台灣的关系,在赔偿问题上采取宽容态度,有利于使日本靠近我们。第三,如果要求日本对华赔偿,其负担最终将落在广大日本人民头上,这样,为了支付对中国的赔偿,他们将长期被迫过着艰难的生活。这不符合中央提出的与日本人民友好下去的愿望。

  其实,早在六十年代前期毛泽東、周恩来研究对日建交时,便感到若索赔只有两种可能,一无所获或仅得到象征性赔偿,若宣布放弃日本民众还会对华有负疚感。出于战胜国的面子,1972年恢复邦交时,中国领导人对外以显示宽宏公开声明放弃,对内解释是为了不加重日本人民负担。此举确得到回报,七十年代末日本国会通过对华长期无息贷款和少量无偿援助,便说明是对中国放弃索赔的补偿。二十多年间,中国得到三百亿美元的无息贷款(偿还期达四十年)和十亿美元无偿援助,虽远抵不上抗战期间日本对华造成的一千亿美元直接损失(间接损失更多),毕竟得到了人情和部分实惠.
  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所以放弃对日索赔,客观上,是因为日本战后一片狼籍,没有力量支付这笔钱这笔;主观上,则是因为国家积弱积贫,且内战频仍,没有力量也没有资格要到这钱。

  目前,国人对日本战争赔款问题,已经成为一种不断自我证实的循环:在这个过程中,国人越来越相信自己的善良被利用了,同时进一步证实日本人的可恨。这种民族悲情在政治上是有用的,只要它像目前一样,处于可控制的程度之内。但是,正如俾斯麦曾说的:“我认为令世人相信,我国政策并非注定要导致与法国关系紧张,对我方有利。”如果不幸走到了理智的反面,成了为反日而反日,那么,最终我们自己也将成为这一情绪的受害者。
我认为是政治上的交换。。。
长期日元贷款是战争赔款的另一种形式而已
“如果不幸走到了理智的反面,成了为反日而反日,那么,最终我们自己也将成为这一情绪的受害者。”
说这话的人,是根本没有意识到中国跟德国不同。中国有十三亿人,而德国只有几千万。中国如果要反什么,对方才会成为受害者。
其次,“如果这一战争赔款几百年也还不清,那么很可能像一战后的德国那样,拖延、拒绝赔款,煽动民众的悲情,结果是为下一次战争作准备。”如果是这样就太好了,赶快要那笔赔款,然后让日本人快点发动战争吧,正愁没借口呢。
中国人反日,不仅是仇恨,更重要的是出于为子孙彻底解决威胁的原因。日本人唐朝时就侵入朝鲜,想以此为跳板再入侵中国,结果被唐军击败。如果那时就有彻底解决的意识,则不会有后世的国人劫难。西域、蒙古、土蕃、高句丽,这些在历史上威胁过中原的地方,现在都成了中国的领土,都不会再形成威胁。日本也应照此解决。

日本真是走了狗屎运,还是关键的狗屎运,中国那近百年老踩狗屎,赔款时赔死,到追债时不仅没有,还搭上琉球
{:soso_e140:}中国当时拿到了一部分赔款的,蒋介石拿到的,当然只是所有赔偿的一部分。而且蒋介石作为中国合法政府的时候也宣布放弃赔偿。
这时候民国的继承者,新中国就是宣布要赔偿,到底要那部分赔偿呢?如果只算八路军那部分,真的很少,还不如不要算了。
中国在赔偿的时候没有发言权,才是真的,最大毕竟是美帝,美帝享有分赃权。

我只是不明白为什么苏联竟然也要求分享大笔的日本赔偿呢?二战时日本自始至终都没有给苏联的财产造成任何伤害啊?即使诺门坎战役也是在蒙古人民共和国的边界上进行的。
我们当时还不是大强盗,没资格跟大强盗们分赃。
关键是美国不希望日本过分衰弱,要将它培养成在东亚的走狗和打手,保留其牵制中苏的实力。不久铁幕降落冷战开始,尤其是朝鲜战争爆发后,倭寇更是得到千载难逢的机遇,从大量的军事订货之中,迅速复兴。


还是那句话 兄弟相争 外人得利 鬼子在战后充分利用了冷战及国共内战的局面 左右逢源 最终逃脱了对华赔款的义务

当然了 如果有下次中日战争的话 鬼子绝没这么好运了

还是那句话 兄弟相争 外人得利 鬼子在战后充分利用了冷战及国共内战的局面 左右逢源 最终逃脱了对华赔款的义务

当然了 如果有下次中日战争的话 鬼子绝没这么好运了
将中日博弈彻底铲除日本的威胁上升到两个国家两个民族长久的生存斗争高度不因为一战一役之成败而有所倦怠,不懈的贯彻这种国家意志,倭奴何愁不得灭?
阿凡特 发表于 2011-10-26 14:28
我只是不明白为什么苏联竟然也要求分享大笔的日本赔偿呢?二战时日本自始至终都没有给苏联的财产造成任何伤 ...
赔偿的原则不一定是因为对谁的损害最大为原则,而是谁出力更多,谁说话更算数为原则。
简单的说这是分赃,而不是经济纠纷案件。
yyz2008 发表于 2011-10-30 17:34
关键是美国不希望日本过分衰弱,要将它培养成在东亚的走狗和打手,保留其牵制中苏的实力。不久铁幕降落冷战 ...
没有吧一开始MD把日本给整惨了,差点连天皇都要给送去审判,后来因为朝鲜战争才改变的。
但是,正如俾斯麦曾说的:“我认为令世人相信,我国政策并非注定要导致与法国关系紧张,对我方有利。”如果不幸走到了理智的反面,成了为反日而反日,那么,最终我们自己也将成为这一情绪的受害者。
武装野狼 发表于 2011-11-3 11:11
没有吧一开始MD把日本给整惨了,差点连天皇都要给送去审判,后来因为朝鲜战争才改变的。
不对吧。
美国打朝鲜战争的直接目的是为了保护日本。
pinglee 发表于 2011-10-20 17:36
长期日元贷款是战争赔款的另一种形式而已
查查日元贷款时人民币对日元汇率是多少?还贷时又是多少?
东城二混子 发表于 2011-12-9 10:42
不对吧。
美国打朝鲜战争的直接目的是为了保护日本。
;funk第一次听到这说法
武装野狼 发表于 2011-12-9 21:39
第一次听到这说法
应该说那是间接保护了。[:a1:]
zzz6688 发表于 2011-12-9 22:31
应该说那是间接保护了。
直接目的就是在东亚大陆上保持存在了 也就是保护日本 并没有错


放弃对日本的索赔 第一是无可赔 第二是要不到
后来中国的姿态换到十多年和日本相当好的关系 长期的日本贷款也为改开后的建设出了很大力
中日关系急转直下 也是80年代末期的事情 苏鳖大势去定 中日领土摩擦就露出了苗头
80年代最后一年以后 日本国内对中国的右翼势力就开始上台
老鸨叫你接客 你有大姨妈也得憋住 日本也是没办法

放弃对日本的索赔 第一是无可赔 第二是要不到
后来中国的姿态换到十多年和日本相当好的关系 长期的日本贷款也为改开后的建设出了很大力
中日关系急转直下 也是80年代末期的事情 苏鳖大势去定 中日领土摩擦就露出了苗头
80年代最后一年以后 日本国内对中国的右翼势力就开始上台
老鸨叫你接客 你有大姨妈也得憋住 日本也是没办法
阿凡特 发表于 2011-10-26 14:28
我只是不明白为什么苏联竟然也要求分享大笔的日本赔偿呢?二战时日本自始至终都没有给苏联的财产造成任何伤 ...
那不是法律意义上的赔偿,而是分赃会,是按照贡献分赃,而不是按照损失赔偿。
明明是想靠近 发表于 2011-12-10 02:05
直接目的就是在东亚大陆上保持存在了 也就是保护日本 并没有错
说是美国不想让日本也被共产主义推到,所以放弃了对日本的改造,转而扶持了。
中国所以放弃对日索赔,客观上,是因为日本战后一片狼籍,没有力量支付这笔钱这笔;主观上,则是因为国家积弱积贫,且内战频仍,没有力量也没有资格要到这钱。